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生物]贵州省安顺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考试(解析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生物]贵州省安顺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考试(解析版)第1页
    [生物]贵州省安顺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考试(解析版)第2页
    [生物]贵州省安顺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考试(解析版)第3页
    还剩1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生物]贵州省安顺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考试(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生物]贵州省安顺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考试(解析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次考试为闭卷笔试, 丙型肝炎由丙型肝炎病毒, 艾滋病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本次考试为闭卷笔试。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答卷前,考生务必将信息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填涂框涂黑。回答非选择题时,用黑色钢笔、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构成了细胞生命大厦的基本框架,它们既是生命赖以生存的物质,也是生命活动的产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大分子蛋白质和核酸均是由许多单体连接而形成的多聚体
    B. 蛋白质和核酸的变性分别与肽键和磷酸二酯键的断裂有关
    C. 蛋白质可与核酸结合形成复杂的结构,如核糖体和溶酶体
    D. 核酸能控制蛋白质合成,但核酸的合成不需要蛋白质参与
    【答案】A
    【分析】蛋白质的变性是蛋白质在某些物理和化学因素作用下其特定的空间构象被破坏,从而导致其理化性质的改变和生物活性丧失的现象。DNA的变性是指在某些理化因素作用下,DNA分子互补碱基对之间的氢键断裂,使双链DNA解聚为单链。
    【详解】A、大分子蛋白质和核酸均是由许多单体连接而形成的多聚体,A正确;
    B、蛋白质变性破坏的是其空间结构,肽键未断裂,DNA的变性是DNA分子互补碱基对之间的氢键断裂,与磷酸二酯键无关,B错误;
    C、核糖体由RNA和蛋白质组成的,有蛋白质与核酸结合形成复杂的结构,溶酶体没有核酸,C错误;
    D、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蛋白质的合成受核酸控制,核酸的合成需要酶的参与,绝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D错误。
    故选A。
    2. 细胞膜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一般来说,细胞需要的营养物质可以从外界进入细胞,细胞不需要的物质不容易进入细胞。下列有关人体内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甘油、脂肪酸等脂溶性小分子有机物较易通过自由扩散进出细胞
    B. 水分子主要借助细胞膜上水通道蛋白以协助扩散的方式进出细胞
    C. 转运蛋白参与的物质运输方式需要细胞代谢产生的ATP为其供能
    D. 胞吞离不开磷脂双分子层的流动性,也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有关
    【答案】C
    【分析】(1)有些小分子物质,很容易自由地通过细胞膜的磷脂双分子层,如氧和二氧化碳、甘油、乙醇 、苯等脂溶性的小分子有机物也较易通过自由扩散进出细胞。像这样,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出细胞的方式,叫作自由扩散,也叫简单扩散。(2)镶嵌在膜上的一些特殊的蛋白质,能够协助这些物质顺浓度梯度跨膜运输,这些蛋白质称为转运蛋白。这种借助膜上的转运蛋白进出细胞的物质扩散方式,叫作协助扩散,也叫易化扩散。(3)大分子物质和细菌、病毒等通过胞吞和胞吐方式出入细胞,需要消耗线粒体提供的能量。
    【详解】A、有些小分子物质,很容易自由地通过细胞膜的磷脂双分子层,如氧和二氧化碳、甘油、乙醇 、苯等脂溶性的小分子有机物也较易通过自由扩散进出细胞。像这样,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出细胞的方式,叫作自由扩散,A正确;
    B、过去人们普遍认为,水分子都是通过自由扩散进出细胞的,但后来的研究表明,水分更多的是借助细胞膜上的水通道蛋白协助扩散方式进出细胞的,B正确;
    C、转运蛋白参与的物质运输方式若为协助扩散,则不需要细胞代谢产生的ATP为其供能,C错误;
    D、当细胞摄取大分子如蛋白质时,首先是大分子与膜上的蛋白质结合,从而引起这部分细胞膜内陷形成小囊,包围着大分子,然后小囊从膜上分离下来,形成囊泡,进入细胞内部,这种现象叫胞吞,该过程需要消耗细胞呼吸所释放的能量,胞吞离不开磷脂双分子层的流动性,也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有关,D正确。
    故选C。
    3. 芽孢杆菌一般可以起到维持肠道菌群、抑制病菌滋生、提高免疫力等作用,其原因是芽孢杆菌会在动物肠道内消耗大量氧气以维持肠道内的低氧环境,从而促进双歧杆菌等厌氧益生菌的生长,抑制致病菌的生长。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芽孢杆菌是好氧菌,消耗O2的同时产生大量NADH
    B. 芽孢杆菌在肠道中的活动有利于双歧杆菌的大量繁殖
    C. 芽孢杆菌与双歧杆菌消耗等量葡萄糖释放的能量相同
    D. 芽孢杆菌细胞中线粒体内膜的N元素含量高于其外膜
    【答案】B
    【分析】(1)有氧呼吸的第一、二、三阶段的场所依次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有氧呼吸第一 阶段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合成少量ATP;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H],合成少量ATP;第三阶段是氧气和[H]反应生成水,合成大量ATP。
    (2)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和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相同。无氧呼吸由于不同生物体中相关的酶不同,在植物细胞和酵母菌中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在动物细胞和乳酸菌中产生乳酸。
    【详解】A、芽孢杆菌是好氧菌,其消耗O2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此时伴随NADH的利用,不是大量产生NADH,A错误;
    B、据题意可知,芽孢杆菌会在动物肠道内消耗大量氧气以维持肠道内的低氧环境,从而促进双歧杆菌等厌氧益生菌的生长,B正确;
    C、芽孢杆菌进行有氧呼吸,三个阶段都释放出能量;双歧杆菌进行无氧呼吸,只在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释放出少量能量,因此消耗等量葡萄糖,芽孢杆菌释放的能量更多,C错误;
    D、芽孢杆菌属于原核生物,没有线粒体,D错误。
    故选B。
    4. 在高等植物体内,有丝分裂常见于根尖、芽尖等分生区细胞。通过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内染色体的存在状态,可判断细胞所在细胞周期中的时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制作装片的一般流程是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B. 观察各时期染色体的形态时,需用甲紫溶液染色
    C. 高倍显微镜观察时,应首先找出分裂中期的细胞
    D. 染色体呈细长盘曲的丝状时即判断该时期为末期
    【答案】D
    【分析】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步骤:解离(解离液由盐酸和酒精组成,目的是使细胞分散开来)、漂洗(洗去解离液,便于染色)、染色(用醋酸洋红等碱性染料)、制片(该过程中压片是为了将根尖细胞压成薄层,使之不相互重叠影响观察)和观察(先低倍镜观察,后高倍镜观察)。
    【详解】A、制作洋葱根尖临时装片的制作流程是:解离→漂洗→染色→制片,A正确;
    B、观察各时期染色体的形态时,需用甲紫溶液等碱性染料染色,B正确;
    C、制成的装片现在低倍镜下观察,再换成高倍镜观察,由于中期时染色体形态稳定,数目清晰,故观察时,需在高倍镜下找出中期的细胞,再找其它时期的细胞,C正确;
    D、间期染色体也呈细长盘曲的丝状,D错误。
    故选D。
    5. 某个基因的启动子区域的一些碱基被甲基化后,会抑制该基因的转录,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DNA发生的甲基化修饰有可能遗传给后代
    B. 启动子区域的甲基化可能会影响细胞的分化
    C. 抑癌基因的甲基化有可能导致细胞发生癌变
    D. 染色体的组蛋白发生甲基化不影响基因表达
    【答案】D
    【分析】(1)基因通过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来控制性状,这一过程称为基因的表达。基因的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阶段。转录是指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翻译是指游离在细胞质中的各种氨基酸,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2)细胞癌变的原因:①外因:主要是三类致癌因子,即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和病毒致癌因子;②内因: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原癌基因主要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
    【详解】A、DNA的甲基化修饰可以通过减数分裂遗传给后代,A正确;
    B、从图中可以看出,基因包括启动子、转录区域、终止子等部分,启动子和转录区域为基因中不同的区段,基因启动子区域被甲基化后,会抑制该基因的转录,因此甲基化的启动子区不利于暴露转录模板链的碱基序列,B正确;
    C、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因此抑癌基因的甲基化有可能导致细胞发生癌变,C正确;
    D、染色体的组蛋白发生甲基化会影响基因表达,D错误。
    故选D。
    6. 图是某种二倍体生物精巢中一个正常分裂的细胞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形成该细胞的过程中发生的基因重组使后代发生性状重组
    B. 该细胞随后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中相同
    C. 通过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使后代继承双亲全部的表型
    D. 该细胞在前一时期发生联会时会观察到形成2个四分体
    【答案】A
    【分析】题图分析:图中取自二倍体的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故应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此时染色体散乱排布,属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
    【详解】A、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互换)和后期(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而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故形成的过程中发生了基因重组,使后代发生性状重组,A正确;
    B、该细胞随后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的一半,B错误;
    C、通过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使后代继承双亲部分的表型,C错误;
    D、该细胞在前一时期发生联会时会观察到形成4个四分体,D错误。
    故选A。
    7. 线虫的npr-1基因编码一种G蛋白偶联受体,该基因突变后(突变基因NPR-1),其编码的蛋白质第215位氨基酸残基由缬氨酸变为苯丙氨酸,导致线虫觅食行为由“独立觅食”变为“聚集觅食”。觅食行为的改变,在食物匮乏时,使线虫活动范围受限,能量消耗减少,有利于交配,对线虫生存有利。针对以上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npr-1基因发生的上述突变属于碱基替换
    B. 食物匮乏时,npr-1基因频率会提高
    C. 新基因的产生为线虫的进化提供了原(始)材料
    D. 这两种觅食行为的存在有利于线虫适应变化的环境
    【答案】B
    【分析】基因突变是可遗传变异的三大来源之一,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为生物进化提供原始材料。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基因突变的特征有:普遍性、随机性、低频性、不定向性、多害少利性。
    【详解】A、该基因突变后(突变基因 NPR-1),其编码的蛋白质第215位氨基酸残基由缬氨酸变为苯丙氨酸,可见NPR-1基因发生了碱基对的替换,A正确;
    B、npr-1基因控制的是“独立觅食”,在食物匮乏时,使线虫活动范围大,能量消耗多,不有利于交配,对线虫生存有害,基因频率会下降;而NPR-1,基因控制的是“聚集觅食”,在食物匮乏时,对线虫生存有利,该基因频率会上升,B错误;
    C、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为生物进化提供原始材料,故新基因的产生(属于基因突变)为线虫的进化提供了原始材料,C正确;
    D、两种觅食行为,有利于线虫在不同的食物环境中觅食,有利于线虫适应环境,D正确。
    故选B。
    8. 丙型肝炎由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引起,患者大部分在感染期伴有血浆中高水平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主要存在于肝细胞)和因肝脏组织液增多而引起的轻度肝水肿等症状。临床上还需对患者的血氧饱和度指标和水、无机盐的平衡等进行监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组织液的组成成分来源于毛细淋巴管壁渗出物和细胞的代谢产物
    B. HCV导致肝细胞受损,ALT释放到血液中使其含量超出正常范围
    C. 血氧饱和度正常为机体细胞呼吸提供充足O2,避免能量供应不足
    D. 监测患者的Na+、Cl-等无机盐含量,可了解其内环境渗透压状况
    【答案】A
    【分析】组织水肿是由于组织液增多造成的,其水分可以从血浆、细胞内液渗透而来。
    【详解】A、组织液的组成成分来源于血浆和细胞代谢产物,A错误;
    B、由题干信息可知,丙型肝炎患者在感染期伴有血浆中高水平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说明HCV导致肝细胞受损,ALT释放到血液中使其含量超出正常范围,B正确;
    C、血氧饱和度正常为机体细胞呼吸提供充足O2,避免能量供应不足,C正确;
    D、Na+、Cl-等无机盐含量可影响内环境渗透压,因此监测患者的Na+、Cl-等无机盐含量,可了解其内环境渗透压状况,D正确。
    故选A。
    9. 麻醉药可使机体或机体局部暂时可逆性失去知觉及痛觉,便于顺利进行外科手术。全麻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而局麻药作用于神经末梢。研究证实,局麻药分子在体液中存在两种形式:未解离的碱基和解离的阳离子,阳离子与带负电的受体结合关闭钠离子通道,阻止钠离子内流从而阻止兴奋传导。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分布有调控特定功能的神经中枢
    B. 构成神经末梢的树突末端细小分支越多,越利于充分接收信息
    C. 当膜上钠离子通道关闭时,神经纤维的膜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
    D. 钠离子经通道内流时需要与膜通道蛋白结合,不需要消耗能量
    【答案】D
    【分析】(1)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钠离子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
    (2)兴奋以电流的形式传导到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化学信号),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产生膜电位(电信号),从而将兴奋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
    (3)转运蛋白可以分为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两种类型。载体蛋白只容许与自身结合部位相适应的分子或离子通过,而且每次转运时都会发生自身构象的改变;通道蛋白只容许与自身通道的直径和形状相适配、大小和电荷相适宜的分子或离子通过。分子或离子通过通道蛋白时,不需要与通道蛋白结合。
    【详解】A、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大量神经细胞聚集在一起,形成许多不同的神经中枢,分别负责调控某一特定的生理功能,A正确;
    B、神经元中的树突是胞体向外伸出的树枝状的突起,通常短而粗,用来接收信息并将其传导到胞体,因此,树突末端细小分支越多,越利于充分接收信息,B正确;
    C、神经纤维处于静息状态时,膜上Na+通道关闭,Na+无法内流,由于K+外流导致膜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C正确;
    D、通道蛋白只容许与自身通道的直径和形状相适配、大小和电荷相适宜的分子或离子通过。分子或离子通过通道蛋白时,不需要与通道蛋白结合,D错误。
    故选D。
    10. 艾滋病(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HIV感染机体后可损伤多种免疫细胞,并通过多种机制逃避免疫系统识别和攻击(免疫逃逸)。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艾滋病患者出现症状后,体内辅助性T细胞数量减少
    B. 由于HIV具有高度变异性,致使疫苗的效果难以持久
    C. HIV攻击免疫系统时由于未产生浆细胞,不能通过检测抗体来诊断HIV感染
    D. 引起免疫逃逸的原因可能是HIV感染的宿主细胞膜表面某些分子未发生变化
    【答案】C
    【分析】(1)艾滋病的中文名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其病原体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2)艾滋病的致病原理:HIV病毒进入人体后,与人体的T细胞结合,破坏T细胞,使免疫调节受到抑制,使人的免疫系统瘫痪,最后使人无法抵抗其他细菌、病毒的入侵,让人死亡。(3)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包括: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
    【详解】A、HIV破坏免疫系统,主要攻击辅助性T细胞,因此艾滋病患者出现症状后,体内辅助性T细胞数量减少,A正确;
    B、HIV的遗传物质为单链RNA,不稳定,具有高度变异性,致使疫苗效果难以持久,B正确;
    C、HIV破坏免疫系统,但机体仍存在部分体液免疫应答,因此能通过检测抗体来诊断HIV感染,C错误;
    D、HIV感染机体后可损伤多种免疫细胞,并通过多种机制逃避免疫系统识别和攻击,可推测引起免疫逃逸的原因可能是HIV感染的宿主细胞膜表面某些分子未发生变化,D正确。
    故选C。
    11. 某研究小组发现;番茄中低浓度油菜素内酯(BR)可促进气孔张开,但高浓度BR可通过促进脱落酸(ABA)的合成而诱导气孔关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BR被认定为第六类植物激素,能促进细胞分裂与抑制种子萌发
    B. 高浓度BR促进脱落酸(ABA)的合成有利于番茄植株抵抗干旱
    C. 若番茄在低浓度BR情况下,则番茄的光合作用强度可能会减弱
    D. BR和ABA二者表现出协同作用,共同调控番茄叶片气孔的开闭
    【答案】B
    【分析】(1)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内产生的,能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2)BR 作为植物激素,具有促进细胞伸长和分裂、促进维管束分化、促进花粉管伸长而保持雄性育性、加速组织衰老、促进根的横向发育、顶端优势的维持、促进种子萌发等生理作用。
    【详解】A、BR被认定为第六类植物激素,能促进细胞分裂,但是不能抑制种子萌发,A错误;
    B、高浓度BR促进脱落酸(ABA)的合成而诱导气孔关闭,减弱蒸腾作用有利于番茄植株抵抗干旱,B正确;
    C、若番茄在低浓度BR情况下可促进气孔张开,则番茄的光合作用强度可能会增强,C错误;
    D、在番茄中低浓度BR可促进气孔张开,但高浓度BR可通过促进ABA的合成从而诱导气孔关闭,所以对于番茄二者不完全是协同作用,D错误。
    故选B。
    12. 蚜虫的发育和繁殖与温度密切相关。一般来说,温度越高,蚜虫的生长速度越快,繁殖数量也会增加,但过高温度也会对蚜虫造成不利影响。某地区5月初立夏以来,气温逐渐升高,进入6月气温持续在30℃左右,8月初立秋后气温有所降低。下图为该地区不同月份蚜虫种群个体数量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随蚜虫种群数量增加,温度对种群的作用强度增大
    B. 高温可能是引起BC段种群数量急剧下降的原因之一
    C. 温度可通过影响出生率、死亡率影响蚜虫种群数量
    D. 对该地区生活的蚜虫来说不同季节的环境容纳量不同
    【答案】A
    【分析】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分两类,一类是密度制约因素,即影响程度与种群密度有密切关系的因素,如食物、流行性传染病等;另一类是非密度制约因素,即影响程度与种群密度无关的因素,气候、季节、降水等的变化,影响程度与种群密度没有关系,属于非密度制约因素。
    【详解】A、AB段是4~6月,此时段种群数量急剧上升,BC段是6~7月,此时段种群数量急剧下降,CD段是7~9月,此时段种群数量变化不大,由此可以得出该蚜虫种群数量的变化往往会呈现季节性波动,不能得出随着蚜虫种群数量增加,温度对种群的作用强度增大,A错误;
    B、BC段出现在6~7月,此时段温度较高,由此可知BC段种群数量急剧下降的主要原因是高温,B正确;
    C、由题干信息可知:温度既能影响蚜虫的出生率,也能影响蚜虫的死亡率。因此,温度可通过影响出生率、死亡率影响蚜虫的种群数量,C正确;
    D、环境容纳量是指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 AB段是4~6月,此时段种群数量急剧上升,BC段是6~7月,此时段种群数量急剧下降,CD段是7~9月,此时段种群数量变化不大,由此可以得出该地区生活的蚜虫来说不同季节的环境容纳量不同,D正确。
    故选A。
    13. 为了研究校园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某学习小组在校园的不同地点、不同深度进行取样,然后进行土壤动物的分类和统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个体较大的土壤小动物可用记名计算法统计物种相对数量
    B. 同一地点不同深度动物种类不同,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C. 土壤中各小动物占据相对稳定的生态位利于充分利用资源
    D. 统计土壤动物丰富度,即可全面了解校园土壤群落的结构
    【答案】D
    【分析】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采用取样器取样法,因为活动能力强(不适合样方法)、身体微小(不适合标志/标记重捕法);计算方法:①记名计算法—直接数个体数;②目测估计法—分等级估测,如非常多、多、较多、较少、少、很少等。
    【详解】A、当动物个体较大且种群数量有限时,可用记名计算法进行丰富度统计,若比较小且数目较多,可用目测估计法进行统计,A正确;
    B、同一地点不同深度动物种类不同,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B正确;
    C、土壤中各小动物占据相对稳定的生态位利于充分利用资源,C正确;
    D、统计土壤动物丰富度,只是校园土壤群落的结构一个方面,还有空间结构等,D错误。
    故选D。
    14. DDT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有机氯杀虫剂,不易分解,易溶于脂肪并积累在动物脂肪中。下表所示为某一水域DDT在不同水生动物体内的生物富集系数(BCF),BCF表示生物体中某种物质的浓度与环境中同种物质浓度的比值。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水域中的鱼类在食物链中的营养级较高
    B. DDT参与的物质循环与碳循环的过程相同
    C. BCF的大小与DDT在生物体内分解的难易程度相关
    D. 减少有机氯类杀虫剂的使用可以降低生物富集系数
    【答案】B
    【分析】在生态系统中,某些重金属盐类和难于分解的有机物等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
    【详解】A、有机氯农药DDT属于难以降解的化学物质,可以随捕食关系在食物链中进行富集,在最高营养级鱼类的含量最高,A正确;
    B、DDT会导致生物富集,因此DDT参与的物质循环与碳循环的过程不相同,B错误;
    C、BCF表示生物体中某种物质的浓度与环境中同种物质浓度的比值,根据DDT在不同水生动物体内的生物富集系数大小可知BCF的大小与DDT在生物体内分解的难易程度相关,C正确;
    D、减少杀虫剂的使用可以降低该生态系统的生物富集现象,D正确。
    故选B。
    15. 刺梨是贵州主要特产水果,富含超氧化物歧化酶和大量的维生素C、花青素等,可用于制作刺梨果酒和刺梨果醋。利用发酵工程生产刺梨果酒和果醋的主要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培养基和发酵设备都必须经过严格的灭菌
    B. 发酵I和发酵Ⅱ利用的微生物代谢类型不同
    C. 利用刺梨表面的微生物即可进行发酵I和Ⅱ过程
    D. 发酵的不同时期要严格控制发酵温度、pH和溶氧量等
    【答案】C
    【分析】果酒制作菌种是酵母菌,代谢类型是异养兼性厌氧型真菌,属于真核细胞,果酒制作的前期需氧,后期不需氧。果醋制作菌种是醋酸菌,属于原核细胞,适宜温度为30~35℃,需要持续通入氧气。
    【详解】A、培养基和发酵设备都必须经过严格的灭菌,A正确;
    B、发酵过程Ⅰ利用酵母菌进行酒精发酵,酵母菌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发酵过程Ⅱ是醋酸菌利用酒精生产醋酸的过程,醋酸菌代谢类型为异养好氧,B正确;
    C、发酵工程需要单一菌种,不能利用刺梨表面的微生物,C错误;
    D、发酵的不同时期要严格控制发酵温度、pH和溶氧量等,D正确。
    故选C。
    16. 科学家们利用细胞核移植培养获得转基因猪,在供体猪身上进行了10次不同的基因编辑,以使供体猪的免疫系统能够接受人类心脏。外科医生成功将一颗转基因猪心脏移植到患有晚期心脏病的病人体内,但遗憾的是病人存活40天后由于免疫排斥而死亡。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上述基因编辑中可能包含导入了某种调节因子、除去抗原决定基因等
    B. 细胞核移植过程中卵母细胞去核真正除去的是“纺锤体-染色体复合物”
    C. 转基因猪培育过程中胚胎移植时的囊胚具有外胚层、中胚层和内胚层
    D. 器官移植已经成为多种疾病治疗的有效手段,但依然面临着很多问题
    【答案】C
    【分析】由题意可知,在供体猪身上进行的基因编辑可能包括导入了某种调节因子(以抑制抗原决定基因的表达)、除去抗原决定基因等,防止器官移植后发生排异反应。
    【详解】A、上述基因编辑中可能包含导入了某种调节因子(以抑制抗原决定基因的表达)、除去抗原决定基因等,防止器官移植后发生排异反应,A正确;
    B、细胞核移植过程中卵母细胞去核真正除去的是“纺锤体-染色体复合物”,而非细胞核,B正确;
    C、转基因猪培育过程中胚胎移植一般选择桑葚胚或囊胚,外胚层、中胚层和内胚层是原肠胚才具有的结构,C错误;
    D、器官移植已经成为多种疾病治疗的有效手段,但依然面临着很多问题(如器官来源问题和排斥问题等),D正确。
    故选C。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2分。
    17. 研究发现,水稻叶片淀粉积累过多会导致叶片过早黄化衰老,叶绿素降解,影响水稻产量;若淀粉分解为可溶性糖,则避免了因淀粉在叶绿体中积累而导致光合速率下降的问题。现对不同条件下叶绿体中的淀粉含量进行研究,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捕获光能的色素除叶绿素外,还有_______,这些色素分布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该膜的基本支架是_____________。
    (2)叶绿素降解会影响水稻产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3)图示相关研究的实验目的是:探究一定时间内适当提升______________。
    (4)研究表明,单独增施CO2不能持续提高水稻的光合作用效率,而增施CO2下适当提高温度则能有效增强水稻的光合作用效率。上述实验仅检测淀粉含量指标不能说明该结论,结合题干信息,需再检测______________指标,预测检测结果为____________。
    【答案】(1)①. 类胡萝卜素(胡萝卜素和叶黄素) ②. 磷脂双分子层
    (2)叶绿素降解,光合作用光反应速率下降,产生的ATP和NADPH减少,暗反应合成有机物减少,进而影响种子的形成
    (3)温度和CO2浓度对水稻叶绿体中淀粉含量的影响
    (4)①. 检测指标:叶绿体中可溶性糖的含量 ②. 检测结果:增施CO2下适当提高温度时,(叶绿体中淀粉含量下降)可溶性糖含量上升
    【分析】光合作用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进行,光合作用在叶绿体中进行,光反应的场所位于类囊体膜,暗反应的场所在叶绿体基质。光反应的发生需要叶绿体类囊体膜上的色素和酶参与。
    【小问1详解】光合色素包含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其中类胡萝卜素包含胡萝卜素和叶黄素;类囊体膜属于细胞中的生物膜,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基本骨架。
    【小问2详解】叶绿素具有吸收、传递、转化光能的作用,直接参与光合作用的光反应过程,光反应和暗反应相互联系,彼此影响,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ATP和NADPH,暗反应为光反应提供ADP、Pi、NADP+,因此叶绿素降解,光合作用光反应速率下降,产生的ATP和NADPH减少,暗反应合成有机物减少,进而影响种子的形成。
    【小问3详解】一般实验目的为探究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本实验的自变量为温度、CO2浓度、处理天数,因变量为淀粉含量,因此实验目的为探究一定时间内适当提升温度和CO2浓度对水稻叶绿体中淀粉含量的影响。
    【小问4详解】根据题意,为避免避免了因淀粉在叶绿体中积累而导致光合速率下降的问题,淀粉会分解为可溶性糖,因此仅淀粉含量不能作为光合作用强度的检测指标,需要同时测量叶绿体中淀粉分解产物可溶性糖的含量,因增施CO2下适当提高温度则能有效增强水稻的光合作用效率,则说明单位时间内光合作用产物淀粉含量增加,但因避免淀粉积累导致光合作用下降,淀粉会水解为可溶性糖,因此预检测结果增施CO2下适当提高温度时,叶绿体中淀粉含量下降,可溶性糖含量上升。
    18. 已知果蝇卷翅和正常翅由Ⅱ号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a)控制,卷翅对正常翅为显性且存在纯合致死现象,红眼和紫眼由等位基因(B/b)控制。根据下列杂交实验回答问题:
    (1)红眼与紫眼的显隐性关系是__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
    (2)由杂交实验结果判断控制眼色的基因不在X染色体上,依据是___________。
    (3)从F1中选取合适的材料,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控制眼色的基因不在Ⅱ号染色体上。
    杂交组合为___________。
    预期结果为___________。
    (4)研究发现果蝇正常翅对残翅为显性。残翅果蝇相互交配后,将孵化出的幼虫置于25℃的环境中培养,得到的果蝇全为残翅;而将幼虫置于31℃的环境中培养,得到正常翅的果蝇(M果蝇)。若将31℃环境中培养的M果蝇与残翅果蝇杂交,后代在25℃下培养仍为残翅。从基因、酶和环境关系的角度,对高温下培养的残翅果蝇幼虫得到正常翅的M果蝇成虫的原因进行解释_______。
    【答案】(1)①. 红眼对紫眼为显性 ②. 亲本为红眼和紫眼,后代均表现红眼(后代只出现红眼亲本的性状表现)
    (2)如果在X染色体上,F1雄蝇都为紫眼(或F1雌雄蝇都为红眼,且雌性红眼:雄性红眼比例为1∶1,与性别无关)
    (3)①. 杂交组合一:卷翅红眼雄果蝇与卷翅红眼雌果蝇杂交;组合二:卷翅红眼果蝇与正常翅红眼果蝇 ②. 卷翅红眼∶卷翅紫眼∶正常翅红眼∶正常翅紫眼=6∶2∶3∶1(卷翅红眼∶卷翅紫眼∶正常翅红眼∶正常翅紫眼=3∶1∶3∶1)
    (4)果蝇翅的发育需要经过酶催化的反应,而酶是在基因控制下合成的,酶的活性受温度、pH等条件的影响
    【分析】分析题文描述和题图:卷翅对正常翅为显性且存在纯合(AA)致死现象,纯合正常翅雄果蝇与卷翅雌果蝇杂交,F1正常翅∶卷翅果=1∶1,说明亲本纯合正常翅雄果蝇与卷翅雌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aa与Aa。蝇卷翅和正常翅由Ⅱ号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a)控制,红眼和紫眼由等位基因(B/b)控制。红眼雄果蝇与紫眼雌果蝇杂交,F1均为红眼,且雌雄个体比例接近于1∶1,与性别无关联,说明红眼对紫眼为显性,且控制眼色的等位基因(B/b)位于常染色体上,亲本红眼雄果蝇与紫眼雌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BB与bb。
    【小问1详解】题图显示:亲本红眼与紫眼果蝇杂交,F1均为红眼,说明红眼对紫眼为显性。
    【小问2详解】题图显示:F1雌雄蝇都为红眼,且雌性红眼∶雄性红眼的比例约为1∶1,与性别无关(或如果在X染色体上,则F1雄蝇应都为紫眼,与题图不符),说明控制眼色的基因不在X染色体上。
    【小问3详解】分析题意和题图可知:亲本正常翅红眼雄果蝇与卷翅紫眼雌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与Aabb,二者杂交,F1的基因型为AaBb与aaBb,表型为卷翅红眼与正常翅红眼。若从F1中选取合适的材料,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控制眼色的基因不在Ⅱ号染色体上,则其实验方案为:让卷翅红眼雄果蝇与卷翅红眼雌果蝇杂交,也可以让卷翅红眼果蝇与正常翅红眼果蝇杂交,观察并统计子代的表型及比例。若控制眼色的基因不在Ⅱ号染色体上,则A/a和B/b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让卷翅红眼雄果蝇(AaBb)与卷翅红眼雌果蝇(AaBb),因AA致死,所以子代的表型及其比例为卷翅红眼(AaB_)∶卷翅紫眼(Aabb)∶正常翅红眼(aaB_)∶正常翅紫眼(aabb)=6∶2∶3∶1。让卷翅红眼果蝇(AaBb)与正常翅红眼果蝇(aaBb)杂交,子代的表型及其比例为卷翅红眼(AaB_)∶卷翅紫眼(Aabb)∶正常翅红眼(aaB_)∶正常翅紫眼(aabb)=3∶1∶3∶1。
    【小问4详解】由题意可知:残翅果蝇为隐性纯合子,其后代置于31℃的环境中培养得到正常翅的M果蝇。将M果蝇与残翅果蝇杂交,后代在25℃下培养仍为残翅,说明M果蝇的正常翅仅由环境引起,相应的遗传物质并没有改变。可见,正常翅的M果蝇成虫出现的原因是:果蝇翅的发育需要经过酶催化的反应,而酶是在基因控制下合成的,酶的活性受温度、pH等条件的影响。
    19. 碳酸饮料因其含有大量果糖、葡萄糖等甜味成分深受年轻人的喜爱。长期饮用碳酸饮料,会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人体细胞糖代谢的部分过程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胰岛素是由__________细胞分泌的能够__________的激素。
    (2)喝碳酸饮料没有喝白开水解渴,原因是_____________。
    (3)结合图信息和相关知识分析:碳酸饮料含有大量果糖和葡萄糖,吸收进入人体后,胰岛素与__________结合激活IRS活性,促进葡萄糖转化为_________。如长期大量喝碳酸饮料,葡萄糖、果糖含量多,转化的脂肪酸在细胞内大量积累,脂肪酸含量多会__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IRS活性,导致细胞葡萄糖转化减弱,血糖升高,增加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
    【答案】(1)①. 胰岛B ②. 降低血糖浓度
    (2)碳酸饮料含有大量果糖和葡萄糖,经消化后道吸收进入人体,使血浆渗透压升高渴感加剧
    (3)①. 人体细胞膜上受体 ②. 脂肪酸 ③. 抑制
    【分析】血糖平衡调节:①当血糖浓度升高时,血糖会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引起胰岛素的合成并释放,同时也会引起下丘脑的某区域的兴奋发出神经支配胰岛B细胞的活动,使胰岛B细胞合成并释放胰岛素,胰岛素促进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贮存,从而使血糖下降。②当血糖下降时,血糖会直接刺激胰岛A细胞引起胰高血糖素的合成和释放,同时也会引起下丘脑的另一区域的兴奋发出神经支配胰岛A细胞的活动,使胰高血糖素合成并分泌,胰高血糖素通过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的转化从而使血糖上升,并且下丘脑在这种情况下也会发出神经支配肾上腺的活动,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强,肾上腺素也能促进血糖上升。
    【小问1详解】胰岛素是由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促进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贮存,从而使血糖下降。
    【小问2详解】碳酸饮料含有大量果糖和葡萄糖,经消化道吸收进入人体,使血浆渗透压升高渴感加剧,因此喝碳酸饮料没有喝白开水解渴。
    【小问3详解】由图可知,碳酸饮料含有大量果糖和葡萄糖,吸收进入人体后,使血糖含量上升,血糖升高的刺激会使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增多,胰岛素与细胞膜上受体结合激活IRS活性,促进葡萄糖转化为脂肪酸。如长期大量喝碳酸饮料,葡萄糖果糖含量多,转化为脂肪酸后在细胞内大量积累,脂肪酸含量多会抑制IRS活性,导致葡萄糖转化减弱,引起血液中葡萄糖含量升高,进而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
    20. 为研究全球气候变暖对亚高山草甸的影响,科研人员在五台山采用模拟增温的方式开展了相关实验。在植被生长旺盛的8月,科研人员在五台山亚高山草甸设置了1个观测样地,开展增温实验。经统计,对照组和增温组各物种的重要值(物种重要值能反映某物种在群落中的优势程度)如下表1和表2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表1 对照组各物种的重要值
    表2 增温组各物种的重要值
    (1)根据群落的外貌和__________等方面的差异,可以将陆地的群落大致分为荒漠、草原、森林等类型,亚高山草甸就是一种地处高寒地带的草原群落。
    (2)矮生嵩草拥有庞大的根系,极耐牲畜践踏,对草甸的水土保持有重要作用,是亚高山草甸的主要优势种,也是牲畜喜食的一种牧草。增温处理下其在群落中的优势程度__________(填“下降”或“上升”)。分析可知,增温可以从__________两方面影响群落的结构。
    (3)亚高山草甸作为一种特殊的草地类型,不仅在调节气候、保持水土、维持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重要的生态功能,还可以为牲畜提供食物来源,极具经济价值。结合上述信息,分析全球气候变暖对亚高山草甸的影响有____________(答出两点)。
    【答案】(1)物种组成
    (2)①. 下降 ②. 物种组成(或物种数目、丰富度)和优势种类别
    (3)改变了亚高山草甸物种组成和优势种,导致矮生嵩草等物种种群数量减少,进而导致牲畜食物减少;使植物根系生长受抑制而造成水土流失
    【分析】生物群落:相同时间聚集在同一区域或环境内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它虽由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各种生物有机体构成,但仍是一个具有一定成分和外貌比较一致的组合体。
    【小问1详解】根据群落的外貌和物种组成等方面的差异,可以将陆地的群落大致分为荒漠、草原、森林等类型,亚高山草甸就是一种地处高寒地带的草原群落。
    【小问2详解】矮生嵩草是亚高山草甸的主要优势种,也是牲畜喜食的一种牧草。拥有庞大的根系,极耐牲畜践踏,对草甸的水土保持有重要作用。增温处理下其在群落中的重要值由0.31降低至0.08,则优势程度明显下降。由表可知,增温组种群丰富度高于对照组,且优势种类发生了变化,所以增温至少可以从物种组成(或物种数目、丰富度)和优势种类别两方面影响到群落的结构。
    【小问3详解】亚高山草甸作为一种特殊的草地类型,不仅在调节气候、保持水土、维持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重要的生态功能,而且可以为牲畜提供食物来源,极具经济价值。依此推测,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亚高山草甸物种组成和优势种改变,导致矮生嵩草等物种种群数量减少,进而导致牲畜食物减少;同时会由于植物根系生长受抑制而造成水土流失。
    21. 盐胁迫对作物的生长和产量影响较大,培育耐盐作物对盐碱地的利用、修复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人员将耐盐碱基因OsMYB56导入不耐盐碱水稻品种,培育耐盐碱水稻新品种,操作流程如图所示,其中bar为抗除草剂基因,Tetr为四环素抗性基因,Ampr为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①~⑥表示操作过程。
    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PCR技术从DNA片段中获取OsMYB56基因时,需要添加____________种引物。引物的长度通常为20~30个核苷酸,根据图中已知的碱基序列,合成的引物DNA的碱基序列是____________(标明5'和3'方向)。
    (2)根据基因表达载体的结构组成分析,Ti质粒中的CaMV35S功能可能是____________。
    (3)过程④将水稻愈伤组织和根瘤农杆菌共同培养,同时需在培养基中添加四环素和除草剂。以上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过程⑤可通过调整培养基中_____________的比例诱导愈伤组织生根、长芽,得到水稻幼苗。
    (4)若要鉴定OsMYB56基因是否转录出mRNA,写出检测过程____________。
    【答案】(1)①. 2 ②. 5'-CTTGGATGAT-3' 5'-TCTGTTGAAT-3'
    (2)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部位,驱动基因转录出mRNA
    (3)①. 将目的基因导入水稻愈伤组织,并筛选出含有目的基因(耐盐基因)的水稻愈伤组织 ②. 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
    (4)提取细胞的mRNA,逆转录得到cDNA后进行PCR扩增,检测扩增产物中是否有OsMYB56基因
    【分析】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样。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分子水平上的检测:①DNA分子杂交技术: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②分子杂交技术: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③抗原—抗体杂交技术: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
    【小问1详解】PCR技术需要根据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人工合成两段短的单链DNA,即引物,分别可以与两条DNA模板链复制起始端互补配对成小段双链,因此利用PCR技术从DNA片段中获取OsMYB56基因时,需要添加2种引物。DNA复制时从模板链的3'开始,据图分析可知,其中一条链的模板链3'AGACAACTTA5',DNA的两条链互补配对,另一条链的模板链3'CAACCTACTA5',引物分别与模板链两端互补配对,引起引物分别是5'-CTTGGATGAT-3' 5'-TCTGTTGAAT-3'。
    【小问2详解】据图分析,Ti质粒含有终止子,CaMV35S为启动部位(启动子),是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部位,驱动基因转录出mRNA。
    【小问3详解】目的基因插入到Ti质粒中,导致表达载体Ampr被破坏,因此表达载体中含有四环素抗性基因以及抗除草剂基因,过程④将水稻愈伤组织和根瘤农杆菌共同培养,同时需在培养基中添加四环素和除草剂的目的是将目的基因导入水稻愈伤组织,并筛选出含有目的基因(耐盐基因)的水稻愈伤组织。过程⑤为水稻愈伤组织细胞经植物组织培养获得水稻幼苗,需要调整培养基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比例诱导愈伤组织生根、长芽,得到水稻幼苗。
    【小问4详解】要鉴定OsMYB56基因是否转录出mRNA,需要先提取细胞的mRNA,逆转录得到cDNA后进行PCR扩增,检测扩增产物中是否有OsMYB56基因。
    水生动物
    贻贝
    海螺
    浮游动物
    鱼类
    牡蛎
    BCF
    1.71
    0.54
    2.84
    26.95
    1.52
    种群
    矮生
    嵩草
    高山唐
    松草
    华北马
    先蒿
    蓝花
    棘豆
    毛茛
    紫苞风
    毛菊
    点地

    翻白

    梅花

    珠芽

    重要值
    0.31
    0.06
    0.03
    0.07
    0.03
    0.03
    0.04
    0.07
    0.02
    0.13
    种群
    矮生嵩草
    高山唐松草
    蓝花棘豆
    紫苞风毛

    高山早熟禾
    点地梅
    翻白草
    珠芽蓼
    火绒草
    铃铃
    香青
    紫花
    地丁
    梅花草
    重要值
    0.08
    0.02
    0.08
    0.05
    0.06
    0.01
    0.11
    0.15
    0.06
    0.04
    0.09
    0.01

    相关试卷

    [生物]贵州省安顺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考试(解析版):

    这是一份[生物]贵州省安顺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考试(解析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次考试为闭卷笔试, 丙型肝炎由丙型肝炎病毒, 艾滋病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贵州省安顺市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2024届贵州省安顺市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生物试题,共6页。

    2024届贵州省安顺市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2024届贵州省安顺市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生物试题,共12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