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4菏泽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生物含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4菏泽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生物含解析01
    2024菏泽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生物含解析02
    2024菏泽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生物含解析03
    还剩3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4菏泽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生物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4菏泽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生物含解析,共3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7, 大麦, 性染色体上携带着许多个基因, 鸡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 当细菌在慢生长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07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班级等个人信息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孟德尔利用假说—演绎法发现了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称为遗传学的“奠基人”。随后有许多科学家也利用假说一演绎法开展了有关研究。下列实验使用了假说一演绎法,且相关描述为“演绎推理”步骤的是( )
    A. 孟德尔提出:Dd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B. 萨顿提出: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即基因在染色体上
    C. 摩尔根推测:F1中红眼雌雄果蝇自由交配后,子代中白眼果蝇全为雄性
    D. 梅塞尔森和斯塔尔推测:若DNA是半保留复制,则转移培养后第二代在试管中出现两条带
    2. 兔子的白毛和灰毛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多对纯合灰毛兔与白毛兔杂交,F1代全为灰毛兔,让 F1代的灰毛兔自由交配,F2代灰毛兔:白毛兔=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F2代出现1/3白毛兔说明了兔子毛色基因的遗传不遵循基因分离定律
    B. F2代白毛兔出现1/3的原因可能是含显性基因的雄配子一半致死
    C. F2代白毛兔出现1/3的原因可能是控制毛色的基因发生显性纯合致死
    D. F2代灰毛雌、雄兔各一只相互交配,其子代一定会出现性状分离现象
    3. 一种禾本科植物的颖果颜色有黑色、黄色、白色,由两对基因A、a,B、b控制。基因A控制黑色素的产生,基因B控制黄色素的产生;有黑色素时,黄色素不能表现出来。现有两个杂交实验,杂交组合一:P黑颖×黑颖→F1黑颖:黄颖:白颖=12:3:1;杂交组合二:P黑颖×黄颖→F1黑颖:黄颖:白颖=4:3: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基因对颖果颜色的控制说明一个性状可以受多个基因的控制
    B. 杂交组合一F1代黑颖中纯合子占1/6
    C. 杂交组合二亲本产生的雌雄配子有8种结合方式,子代基因型有5种
    D. F1黄颖自交,后代中白颖所占比为1/6
    4. 下图表示某动物生殖器官中的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染色体异常分裂的情况(图中染色体均为常染色体),下列说法正确是( )
    A. 该细胞在减数分裂Ⅰ中期发生了染色体互换
    B. 该细胞最终产生的配子基因型是ABb或aBb
    C. 该细胞初级精母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Ⅰ后期
    D. 该细胞分裂后形成的子细胞中均没有同源染色体
    5. 大麦(2n=14)的雄性可育(Ms)对雄性不育(ms)为显性,茶褐色种皮(R)对黄色种皮(r)为显性。下图为甲、乙两种品系中这两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不考虑染色体互换。甲品系的大麦减数分裂时,额外染色体在减数分裂Ⅰ后期随机移向一极,其他染色体都能正常配对,产生的配子均可正常受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控制大麦雄性育性和种皮颜色的基因在遗传时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 甲品系大麦细胞在减数分裂II后期细胞内的染色体数为14或16
    C. 甲、乙品系杂交时,乙品系做母本,子代黄色种皮且雄性不育占比为1/4
    D. 甲品系大麦自花受粉后,子代雄性可育个体的种皮颜色均为茶褐色
    6. 性染色体上携带着许多个基因。下列说法错误是( )
    A. 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在遗传时表现出伴性遗传的特点
    B. 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C. 位于Y染色体非同源区段的基因在体细胞中不存在等位基因
    D. 位于X或Y染色体上的基因,其控制的性状与性别的形成都有一定的关系
    7. 鸡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某品种家鸡毛腿与光腿、体型正常与矮小分别由基因A/a、B/b控制。现有一群毛腿正常体型雌雄鸡随机交配,F1雄鸡表型及比例为毛腿正常型:光腿正常型=3:1,F1雌鸡表型及比例为毛腿正常型:光腿正常型:毛腿矮小型:光腿矮小型=9:3:3:1,不考虑Z、W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和基因突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控制毛腿与光腿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毛腿为显性性状
    B. 控制体型正常与矮小的基因仅位于Z染色体上,且体型矮小为隐性性状
    C. 亲本雄鸡有2种基因型,其基因型及比例为AaZBZB:AaZBZb=2:1
    D. 若F1中某毛腿正常体型雌鸡产生了含wa的卵细胞,可能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
    8. 某实验小组模拟“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做了如下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离心后,32P主要出现在上清液中,35S主要出现在沉淀物中
    B. 若用3H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检测沉淀物和上清液中均有放射性
    C. 该实验过程中,搅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
    D. 该实验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9. 当细菌在慢生长(慢复制)时,其环状DNA从起点开始进行正常的双向复制。当进入快生长(快复制)时,细菌内DNA复制到一半以上时,在模板DNA和新合成的一半DNA这两段DNA的中间同时开始复制,与此同时,已经复制了一半以上的DNA继续完成复制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环状DNA分子中A—T碱基对与G—C碱基对具有不同的形状和直径
    B. 细菌环状DNA分子中含有两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C. 细菌快生长时,其环形DNA上最多有4处正在发生解螺旋
    D. 细菌慢生长、快生长过程都会形成 DNA—蛋白质复合物
    10. 图示为遗传信息传递和表达的途径,表中为几种抗生素抑制细菌生长的作用机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红霉素和利福平分别抑制③和②过程
    B. ④、⑤过程只发生细菌细胞内
    C. 环丙沙星抑制①过程,从而使细胞无法分裂
    D. ③过程一个mRNA分子上可以相继结合多个核糖体
    11. 下列关于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亚硝酸盐、碱基类似物能改变核酸的碱基,从而诱发基因突变
    B. 抑癌基因一旦突变或过量表达,就可能引起细胞癌变
    C. 基因突变可发生在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体现了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
    D. 非等位基因只能通过自由组合实现基因重组,使配子种类实现多样化
    12. 生物体的体细胞或生殖细胞内染色体数目或结构的变化,称为染色体变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染色体增加某一片段可提高基因表达水平,是有利变异
    B. 三倍体西瓜植株的高度不育与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联会异常有关
    C. 秋水仙素可通过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引起染色体数目变异
    D. 染色体结构变异会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
    13. 某二倍体两性花植物的花色、茎高和籽粒的颜色3种性状的遗传只涉及2对等位基因,且每种性状只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研究发现,若让紫花矮茎黄粒和红花高茎绿粒杂交,则F1紫花高茎黄粒:红花高茎绿粒:紫花矮茎黄粒:红花矮茎绿粒=1:1:1: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花色和籽粒颜色这2种性状由同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B. 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一个错综复杂的调控网络
    C. 排除环境干扰,只需研究染色体上的基因,就能确定基因与性状之间的关系
    D. 一个基因可以转录出不同的mRNA,进而控制生物体的不同性状
    14. 为探究青霉素对细菌的选择作用,某研究小组将涂满大肠杆菌的琼脂平板分成四个区域依次为Ⅰ-Ⅳ。在I处贴不含青霉素的圆形滤纸片作为对照组,将含有相同且适宜浓度青霉素的圆形滤纸片分别贴在Ⅱ-Ⅳ,在适宜条件下培养16个小时,结果如图。后续实验选择抑菌圈处合适的细菌,多次重复以上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注:抑菌圈为图中阴影部分
    A. 进行后续实验时,应挑取抑菌圈边缘的细菌继续培养
    B. 测量和记录Ⅱ-Ⅳ三个抑菌圈的直径,并取平均值
    C. 随重复实验次数增加,青霉素抑菌的直径会变小
    D. 青霉素的使用导致大肠杆菌发生了耐药性变异
    15. 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主要由两大学说组成:共同由来学说和自然选择学说,后来形成了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比较解剖学证据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最重要证据
    B. 群体中出现可遗传的有利变异和环境的定向选择是适应形成的必要条件
    C. 协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D. 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种群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二、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为正确选项,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对得1分,错选得0分。
    16. 下图甲表示某生物(2n=10)减数分裂过程中的一条染色体(质)的变化过程,图乙表示该生物减数分裂时有关物质或结构数量的相关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图甲也可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的一条染色体(质)的变化过程
    B. 若图乙曲线表示减数分裂中染色单体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n=5
    C. 若图乙表示每条染色体的DNA数量变化,则图乙ab段可表示图甲3过程
    D. 图乙b时可能发生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17. 下表为果蝇的几种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其中e基因所在染色体位置未知,不考虑X 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随机交配的群体中 a 的基因频率等于该群体雄果蝇中白眼果蝇所占的比例
    B. 用基因型分别为VvBb和vvbb的雌雄果蝇杂交可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C. 纯合无眼雌果蝇与纯合白眼雄果蝇杂交,子代可能会出现红眼雌果蝇
    D. 用短触角和长触角的纯合果蝇进行正反交实验可判断E/e基因是否位于常染色体上
    18. 小鼠毛色的黄色和灰色是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研究发现用甲基化饲料饲喂小鼠,会导致其后代毛色改变。现利用小鼠进行下列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实验1:黄色×灰色→F1为灰色(孕鼠只喂标准饲料)
    实验2:黄色×黄色→F1为黄色(孕鼠只喂标准饲料)
    实验3:黄色×黄色→F1为棕褐色(孕鼠除喂标准饲料外,受孕前两周起还添加甲基化叶酸、甲基化乙酰胆碱等补充饲料)( )
    A. 基因 A、a 的根本区别为碱基的排列顺序不同
    B. 根据实验1可推断灰色为显性性状
    C. 实验3小鼠为棕褐色的原因是a基因发生甲基化,导致该基因的碱基序列发生改变
    D. 棕褐色小鼠相互交配,孕期只饲喂标准饲料,可探究甲基化饲料引起的性状改变是否遗传
    19. 根据S型肺炎链球菌荚膜多糖的差异,将其分为SⅠ、SⅡ、SⅢ……等类型,不同类型的S型发生变异后失去荚膜,成为相应类型的R型(RⅠ、RⅡ、RⅢ)。S型的荚膜能阻止外源DNA 进入细胞,R型只可回复突变为相应类型的S型。为探究S型菌的形成机制,将加热杀死的甲菌破碎后获得提取物,将冷却后的提取物加入至乙菌培养液中混合均匀,经培养后检测子代细菌的类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实验中的甲菌应为R型菌,乙菌应为S型菌
    B. 自然状态下,S型菌变异的类型可能发生了基因突变也可能发生了染色体变异
    C. 若甲菌为SⅢ,乙菌为RⅡ,子代细菌为SⅢ和RⅡ,则能说明S 型菌可通过转化而来
    D. 若甲菌为SⅢ,乙菌为RⅢ,子代细菌为SⅢ和RⅢ,则不能排除基因突变的可能
    20. 下图为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甲病由 A、a 基因控制,乙病由 B、b 基因控制,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且Ⅲ-4不携带甲、乙病的致病基因,不考虑基因突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病为伴X隐性遗传病,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 Ⅱ-2 基因型为AaXBXb概率为1
    C. 若Ⅱ-1的性染色体为XBXbXb,则可能是Ⅱ-2 在减数分裂Ⅱ时出现了问题
    D. 可通过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等手段对遗传病进行检测和预防
    三、简答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21. 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植物,其籽粒甜与非甜由基因A、a控制,糯性与非糯性由基因B、b控制,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纯合非甜糯性玉米(K株)与纯合甜非糯性玉米(L株)间行种植,收获时发现,K株果穗上既有非甜糯性玉米的籽粒又有非甜非糯性玉米的籽粒,L株果穗上既有甜非糯性玉米的籽粒又有非甜非糯性玉米的籽粒。
    (1)对玉米进行杂交育种时,人工异花传粉的过程为______。
    (2)甜与非甜这一对相对性状,显性性状为______。L株上的甜非糯性玉米籽粒的基因型为______。
    (3)利用题干中提供的材料,设计实验证明A、a与B、b在遗传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写出实验设计思路并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实验设计思路:_______________。
    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______________。
    22. 图甲、乙、丙是某哺乳动物(基因型为AaBb)体内三个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示意图,图丁表示该二倍体生物不同细胞分裂时期染色体、染色单体和核DNA分子的含量,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互换。
    (1)图乙细胞的名称是______;细胞甲、乙、丙在分裂时,能发生等位基因分离的细胞是______.
    (2)细胞丙中含有______个染色体组,请在方框内画出丙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组数目的变化曲线图______。
    (3)甲、乙、丙图分别对应丁图______;丁图Ⅱ对应的时期为______。
    (4)若精原细胞(2n=4)中的DNA分子全部用14C标记,然后在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得到精子E,E与不含标记的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G,G在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得到的子细胞中含4C 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可能是______。
    23. 某些细菌在繁殖过程中会分泌信号分子如 AHL,可检测其浓度从而感知种群密度的变化,当种群密度超过一定限度时会启动某些基因表达,这一过程称为群体感应(QS)。一种发光细菌甲的宿主利用甲发出的光寻觅食物或配偶,细菌甲的QS 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LuxR为一种受体蛋白
    ②启动子是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部位,驱动转录出mRNA
    (1)Lux1基因转录与复制相比,转录特有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是______:Lux1基因合成 mRNA 利用的原料为______。
    (2)Lux1基因翻译出Lux1酶时需要______种 RNA 参与,______(填“存在”或“不存在”)碱基互补配对。
    (3)据图分析,信号分子AHL促进Lux1基因和发光基因表达的机制是______,驱动这两种基因转录出 mRNA,进而翻译出蛋白质。
    24. 单体是指某对染色体缺失一条的个体,其染色体数目可以用2n-1来表示。某植物(2n=20,染色体编号1~10)果穗上的每一个籽粒都由受精卵发育而来,已知籽粒正常和干瘪(由A、a基因控制)这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甲品系植物自交后的果穗上出现严重干瘪且无发芽能力的籽粒,这种异常籽粒约占1/4。
    (1)从可遗传变异的类型来看,单体属于______,鉴定此种变异最简便的方法是______。
    (2)研究发现A基因突变是导致籽粒干瘪的原因,分析碱基序列得知a基因是A基因中插入了一段DNA序列,打乱了编码淀粉分支酶的基因,使A基因功能丧失,该实例反映了基因表达产物与性状的关系:______。
    (3)现有纯合籽粒正常玉米的一整套单体体系,分别编号 1~10 的单体品系;利用甲品系植物,设计杂交实验探究A、a在几号染色体上,简要写出实验方案并预测实验结果。
    实验方案:__________。
    预测实验结果:___________。
    25. 达尔文在加拉帕戈斯群岛发现有许多种的地雀,后被统称为达尔文地雀。经研究表明,各个岛上的地雀原先属于同一个物种,经过逐渐演变才形成现在这样的许多不同物种。
    (1)图1表示群岛上地雀进化的基本过程,X、Y、Z表示生物进化中的基本环节。则X、Y、Z分别表示的是______。
    (2)伯劳是地雀的天敌,伯劳往往捕食地雀中个体数量多的物种,由此反映出自然界中捕食者存在的意义是______。
    (3)科研人员比较不同种地雀的DNA序列,分析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图2为编码甲、乙、丙三种地雀呼吸酶的部分基因片段、DNA单链以及DNA单链中的碱基序列。
    图2
    ①如果让c´链和b´链分别与a链混合,根据实验结果可推测:与甲亲缘关系较近的地雀是______,依据是______。
    ②该研究为判断甲、乙、丙三种地雀间的亲缘关系,提供了______水平的证据。药物
    抗菌机制
    红霉素
    能与核糖体结合,抑制肽链的延伸
    环丙沙星
    抑制细菌DNA的复制
    利福平
    抑制细菌RNA聚合酶的活性
    隐性性状
    残翅
    白眼
    无眼
    黑檀体
    短触角
    控制基因
    v
    a
    d
    b
    e
    基因所在染色体

    X


    未知
    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
    生物试题
    2024.07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班级等个人信息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孟德尔利用假说—演绎法发现了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称为遗传学的“奠基人”。随后有许多科学家也利用假说一演绎法开展了有关研究。下列实验使用了假说一演绎法,且相关描述为“演绎推理”步骤的是( )
    A. 孟德尔提出:Dd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B. 萨顿提出: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即基因在染色体上
    C. 摩尔根推测:F1中红眼雌雄果蝇自由交配后,子代中白眼果蝇全为雄性
    D. 梅塞尔森和斯塔尔推测:若DNA是半保留复制,则转移培养后第二代在试管中出现两条带
    【答案】D
    【解析】
    【分析】假说—演绎法是指在观察和分析基础上提出问题以后,通过推理和想象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检验演绎推理的结论。
    【详解】A、孟德尔提出:Dd 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这属于提出假说,A错误;
    B、萨顿提出: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即基因在染色体上,这是运用类比推理法,B错误;
    C、摩尔根推测:中红眼雌雄果蝇自由交配后,子代中白眼果蝇全为雄性,这属于提出假说,C错误;
    D、梅塞尔森和斯塔尔推测:若 DNA 是半保留复制,则转移培养后第二代在试管中出现两条带,这属于演绎推理。因为他们先提出了 DNA 半保留复制的假说,然后根据这个假说推测出实验结果,即第二代在试管中出现两条带,D正确。
    故选D。
    2. 兔子的白毛和灰毛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多对纯合灰毛兔与白毛兔杂交,F1代全为灰毛兔,让 F1代的灰毛兔自由交配,F2代灰毛兔:白毛兔=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F2代出现1/3白毛兔说明了兔子毛色基因的遗传不遵循基因分离定律
    B. F2代白毛兔出现1/3的原因可能是含显性基因的雄配子一半致死
    C. F2代白毛兔出现1/3的原因可能是控制毛色的基因发生显性纯合致死
    D. F2代灰毛雌、雄兔各一只相互交配,其子代一定会出现性状分离现象
    【答案】B
    【解析】
    【分析】亲本为相对性状的个体杂交,子代只有一种表现型,则子代表现的性状即为显性性状。
    【详解】AC、兔子的白毛和灰毛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因此遵循基因分离定律,多对纯合灰毛兔与白毛兔杂交,F1代全为灰毛兔,说明灰毛兔为显性性状,设由A控制,则亲本为AA×aa,子一代基因型均为Aa,子一代灰毛兔自由交配,子二代灰毛兔∶白毛兔=2∶1,由于亲本存在纯合的灰毛兔,因此不可能是AA致死,AC错误;
    B、若含显性基因的雄配子一半致死,则雄配子A∶a=1∶2,雌配子A∶a=1∶1,则子二代白毛兔所占比例为2/3×1/2=1/3,符合题意,B正确;
    D、子一代基因型均为Aa,子二代灰毛兔的基因型为AA、Aa,若AA和AA交配或AA和Aa交配,子代不会出现性状分离,D错误。
    故选B。
    3. 一种禾本科植物的颖果颜色有黑色、黄色、白色,由两对基因A、a,B、b控制。基因A控制黑色素的产生,基因B控制黄色素的产生;有黑色素时,黄色素不能表现出来。现有两个杂交实验,杂交组合一:P黑颖×黑颖→F1黑颖:黄颖:白颖=12:3:1;杂交组合二:P黑颖×黄颖→F1黑颖:黄颖:白颖=4:3: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基因对颖果颜色的控制说明一个性状可以受多个基因的控制
    B. 杂交组合一F1代黑颖中纯合子占1/6
    C. 杂交组合二亲本产生的雌雄配子有8种结合方式,子代基因型有5种
    D. F1黄颖自交,后代中白颖所占比为1/6
    【答案】C
    【解析】
    【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 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详解】A、依据题干信息可推知,黑颖为A_B_、A_bb,黄颖为aaB_,白颖为aabb,说明基因对颖果颜色的控制,即一个性状(植物的颖果颜色)可以受多个基因的控制,A正确;
    B、杂交组合一:P:黑颖×黑颖→F1黑颖:黄颖:白颖=12:3:1,可知亲本黑颖的基因型均为AaBb,F1:黑颖(A_B_、A_bb):黄颖(aaB_):白颖(aabb)=12:3:1,黑颖中纯合子有AABB、AAbb两种,各占1份,故杂交组合一F1代黑颖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212=1/6,B正确;
    C、杂交组合二:P黑颖×黄颖→F1黑颖:黄颖:白颖=4:3:1,可知亲本产生的雌雄配子的结合方式有8种(4+3+1=8),也可推知,亲本中黑颖的基因型为AaBb,黄颖的基因型为aaBb,按照拆分法可知,子代的基因型有23=6种,C错误;
    D、F1黄颖的基因型为aaB_,其中包括1/3aaBB、2/3aaBb,则F1黄颖自交,产生的白颖所占的比例为2/31/4=1/6,D正确。
    故选C。
    4. 下图表示某动物生殖器官中的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染色体异常分裂的情况(图中染色体均为常染色体),下列说法正确是( )
    A. 该细胞在减数分裂Ⅰ中期发生了染色体互换
    B. 该细胞最终产生配子基因型是ABb或aBb
    C. 该细胞是初级精母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Ⅰ后期
    D. 该细胞分裂后形成的子细胞中均没有同源染色体
    【答案】B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图示细胞中同源染色体正在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该细胞的细胞质不均等分裂,称为次级卵母细胞。
    【详解】A、由图可知A/a这对同源染色体发生了互换,但互换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A错误;
    B、该细胞最终只产生一个卵细胞,所以只有一种基因型,据图可推知,其基因型可能为ABb或aBb,B正确;
    C、该细胞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故该细胞为初级卵母细胞,处于处于减数分裂Ⅰ后期,C错误;
    D、据图可知,该细胞发生了同源染色体没有正常分离的现象,故该细胞分裂后形成的子细胞中,次级卵母细胞中有同源染色体,D错误。
    故选B。
    5. 大麦(2n=14)的雄性可育(Ms)对雄性不育(ms)为显性,茶褐色种皮(R)对黄色种皮(r)为显性。下图为甲、乙两种品系中这两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不考虑染色体互换。甲品系的大麦减数分裂时,额外染色体在减数分裂Ⅰ后期随机移向一极,其他染色体都能正常配对,产生的配子均可正常受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控制大麦雄性育性和种皮颜色的基因在遗传时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 甲品系大麦细胞在减数分裂II后期细胞内的染色体数为14或16
    C. 甲、乙品系杂交时,乙品系做母本,子代黄色种皮且雄性不育占比为1/4
    D. 甲品系大麦自花受粉后,子代雄性可育个体的种皮颜色均为茶褐色
    【答案】C
    【解析】
    【分析】在遗传学中,自由组合定律是指当两对或多 对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 色体上时,它们在形成配子时会独立地分离 和组合。 对于本题,大麦的两对基因分别是控制雄性 育性的Ms和ms,以及控制种皮颜色的R和 r。
    【详解】 A、甲品系中控制雄性育性和种皮颜色的基因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不满足位于不同对同源染色体的条件,所以在遗传时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
    B、甲品系的大麦减数分裂时,额外染色体在减数分裂Ⅰ后期随机移向一极。正常情况下,减数分裂Ⅰ结束后,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减半为7条。在减数分裂Ⅱ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如果额外染色体移向了细胞的一极,那么这一极的染色体数为8条,另一极为7条;所以甲品系大麦细胞在减数分裂Ⅱ后期细胞内的染色体数为14或16,B正确。
    C、甲品系(MsRmsr)和乙品系(msrmsr) 杂 交,乙品系做母本,产生的配子为msr,甲品系产生的配子为MsR、msr,比例为1:1,所以子代黄色种皮且雄性不育(msrmsr)占 比为1/2,C错误;
    D、甲品系大麦自花受粉,雄性可育个体的基因型为MsRmsr,种皮颜色由母本决定,母本也是MsRmsr,所以子代雄性可育个体的种皮颜色均为茶褐色,D正确。
    故选C。
    6. 性染色体上携带着许多个基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在遗传时表现出伴性遗传的特点
    B. 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C. 位于Y染色体非同源区段的基因在体细胞中不存在等位基因
    D. 位于X或Y染色体上的基因,其控制的性状与性别的形成都有一定的关系
    【答案】D
    【解析】
    【分析】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在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这种现象叫作伴性遗传。X和Y是一对性染色体,也是一对同源染色体。位于X或Y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上的基因,在Y或X染色体上没有其相应的等位基因;位于性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基因,在与其同源的另一条性染色体上有相应的等位基因。
    【详解】A、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在遗传时表现出伴性遗传的特点,A正确;
    B、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少数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因此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B正确;
    C、位于Y染色体非同源区段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不含有其等位基因,所以在体细胞中不存在等位基因,C正确;
    D、位于X或Y染色体上的基因,其控制的性状与性别的形成不一定有关系,但其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往往与性别相关联,D错误。
    故选D。
    7. 鸡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某品种家鸡毛腿与光腿、体型正常与矮小分别由基因A/a、B/b控制。现有一群毛腿正常体型雌雄鸡随机交配,F1雄鸡表型及比例为毛腿正常型:光腿正常型=3:1,F1雌鸡表型及比例为毛腿正常型:光腿正常型:毛腿矮小型:光腿矮小型=9:3:3:1,不考虑Z、W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和基因突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控制毛腿与光腿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毛腿为显性性状
    B. 控制体型正常与矮小的基因仅位于Z染色体上,且体型矮小为隐性性状
    C. 亲本雄鸡有2种基因型,其基因型及比例为AaZBZB:AaZBZb=2:1
    D. 若F1中某毛腿正常体型雌鸡产生了含wa的卵细胞,可能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
    【答案】C
    【解析】
    【分析】一群毛腿正常体型雌雄鸡随机交配,F1中出现光腿、矮小型,说明毛腿、正常体型均为显性性状。F1雌雄鸡中毛腿∶光腿均为3∶1,说明A、a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F1雄鸡全为正常型,雌鸡中正常型∶矮小型=3∶1,说明B、b基因位于Z染色体。可见,等位基因A、a与B、b在遗传上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亲本雌鸡的基因型为AaZBW,亲本雄鸡的基因型为1/2AaZBZB、1/2AaZBZb。
    【详解】AB、根据题意可知,亲本为一群毛腿正常体型雌雄鸡,子代出现了光腿、矮小型,说明毛腿、正常体型均为显性性状,子一代无论雌雄都是毛腿∶光腿均为3∶1,说明A、a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子一代雄鸡均为正常型,而雌鸡中有正常型和矮小型,即雌雄表型存在差异,说明基因仅在Z染色体上(不考虑Z、W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和基因突变),AB正确;
    C、根据子一代无论雌雄都是毛腿∶光腿均为3∶1,可知亲本均为Aa,根据子代雄鸡均为正常型,可知亲本雌性基因型为ZBW,根据子代雌鸡正常型∶矮小型=(9+3)∶(3+1)=3∶1,可知亲本雄性产生的配子ZB∶Zb=3∶1,即亲本雄性基因型和比例为ZBZB∶ZBZb=1∶1,两对基因综合考虑,亲本雄鸡有2种基因型,其基因型及比例为AaZBZB∶AaZBZb=1∶1,C错误;
    D、亲本基因型为AaZBW,AaZBZB、AaZBZb,子代毛腿正常体型雌鸡基因型应为A-ZBW,若某毛腿正常体型雌鸡产生了含Wa的卵细胞,说明常染色体上的a基因所在的片段转移到了W染色体上,即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D正确。
    故选C。
    8. 某实验小组模拟“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做了如下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离心后,32P主要出现在上清液中,35S主要出现在沉淀物中
    B. 若用3H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检测沉淀物和上清液中均有放射性
    C. 该实验过程中,搅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
    D. 该实验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答案】A
    【解析】
    【分析】在“T₂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噬菌体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核酸(DNA)组成。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 DNA 进入细菌,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
    【详解】A、标记的是噬菌体的 DNA,DNA 会进入细菌,离心后主要出现在沉淀物中,而不是上清液中,A错误;
    B、若用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 可以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和 DNA,所以检测沉淀物和上清液中均有放射性,B正确;
    C、该实验过程中,搅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C正确;
    D、该实验只是分别标记了噬菌体的蛋白质和 DNA,观察它们在侵染过程中的去向,但不能直接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D正确。
    故选A。
    9. 当细菌在慢生长(慢复制)时,其环状DNA从起点开始进行正常的双向复制。当进入快生长(快复制)时,细菌内DNA复制到一半以上时,在模板DNA和新合成的一半DNA这两段DNA的中间同时开始复制,与此同时,已经复制了一半以上的DNA继续完成复制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环状DNA分子中A—T碱基对与G—C碱基对具有不同的形状和直径
    B. 细菌环状DNA分子中含有两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C. 细菌快生长时,其环形DNA上最多有4处正在发生解螺旋
    D. 细菌慢生长、快生长过程都会形成 DNA—蛋白质复合物
    【答案】D
    【解析】
    【分析】DNA分子是由两条链组成的,这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DNA复制是以亲代DNA的两条链为模板合成子代DNA的过程。新形成的每个DNA分子中都保留了原来DNA分子中的一条链,因此DNA分子复制又称为半保留复制。
    【详解】A、环状DNA分子中A—T碱基对与G—C碱基对具有相同的形状和直径,A错误;
    B、细菌环状DNA分子中不含游离的磷酸基团,B错误;
    C、当细菌进入快生长(快复制)时,细菌内DNA复制到一半以上时,在模板DNA和新合成的一半DNA这两段DNA的中间同时开始复制,与此同时,已经复制了一半以上的DNA继续完成复制过程,所以细菌快生长时其拟核DNA上最多有3处正在发生解螺旋,C错误;
    D、DNA复制需要酶的参与,所以细菌慢生长、快生长过程都会形成蛋白质—DNA复合物,D正确。
    故选D。
    10. 图示为遗传信息传递和表达的途径,表中为几种抗生素抑制细菌生长的作用机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红霉素和利福平分别抑制③和②过程
    B. ④、⑤过程只发生在细菌细胞内
    C. 环丙沙星抑制①过程,从而使细胞无法分裂
    D. ③过程一个mRNA分子上可以相继结合多个核糖体
    【答案】B
    【解析】
    【分析】1、根据题干分析,红霉素能与核糖体结合,抑制翻译过程;环丙沙星抑制细菌DNA的复制;利福平抑制细菌RNA聚合酶的活性,进而抑制转录过程。2、根据生物的遗传信息传递过程图分析,①是DNA复制,②是转录,③是翻译,④是RNA复制,⑤是转录过程,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详解】A 、红霉素能与核糖体结合,抑制肽链的延伸,即抑制翻译过程③;利福平抑制细菌 RNA 聚合酶的活性,从而抑制转录过程②,A正确;
    B 、④RNA 复制、⑤逆转录过程不是细菌特有的现象,在其他生物被特定病毒感染时也会出现,B错误;
    C 、环丙沙星抑制细菌 DNA 的复制,即①过程,细胞无法完成 DNA 复制就不能进行分裂,C正确;
    D 、③翻译过程中一个 mRNA 分子上可以相继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进行多条肽链的合成,提高翻译的效率,D正确。
    故选B。
    11. 下列关于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亚硝酸盐、碱基类似物能改变核酸的碱基,从而诱发基因突变
    B. 抑癌基因一旦突变或过量表达,就可能引起细胞癌变
    C. 基因突变可发生在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体现了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
    D. 非等位基因只能通过自由组合实现基因重组,使配子种类实现多样化
    【答案】A
    【解析】
    【分析】基因突变:DNA分子中发生碱基的替换、增添或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碱基序列的改变,叫做基因突变。
    【详解】A、亚硝酸盐、碱基类似物作为诱发基因突变的化学因素,能通过改变核酸的碱基,而诱发基因突变,A正确;
    B、抑癌基因表达的蛋白质能抑制细胞的增殖或生长,或者促进细胞凋亡,这类基因一旦突变而导致相应蛋白质活性减弱或失去活性,就可能引起细胞癌变,B错误;
    C、基因突变可发生在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体现了基因突变具有随机性,C错误;
    D、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可以通过通过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实现基因重组,使配子种类实现多样化,D错误。
    故选A。
    12. 生物体的体细胞或生殖细胞内染色体数目或结构的变化,称为染色体变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染色体增加某一片段可提高基因表达水平,是有利变异
    B. 三倍体西瓜植株的高度不育与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联会异常有关
    C. 秋水仙素可通过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引起染色体数目变异
    D. 染色体结构变异会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
    【答案】A
    【解析】
    【分析】1、染色体变异包括:①染色体结构的变异:缺失、增添、倒位、易位;②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包括细胞内的个别染色体增加或减少和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减少。
    2、单倍体通常是由配子直接发育而来的个体,不论含有几个染色体组的配子发育成的个体都为单倍体;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个体,含有几个染色体组就为几倍体。
    【详解】A 、染色体增加某一片段不一定是有利变异,变异的有利或有害取决于其对生物生存和繁殖的影响。虽然增加某一片段可能会增加某些基因的数量,但不一定能提高基因表达水平,也不一定对生物有利,A错误;
    B、三倍体西瓜植株由于在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联会紊乱,难以产生正常的配子,导致高度不育,B正确;
    C、秋水仙素能抑制纺锤体形成,使得染色体复制后不能分离到两个子细胞中,从而引起染色体数目加倍,C正确;
    D、染色体结构变异,如缺失、重复、倒位、易位等,会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D正确。
    故选A。
    13. 某二倍体两性花植物的花色、茎高和籽粒的颜色3种性状的遗传只涉及2对等位基因,且每种性状只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研究发现,若让紫花矮茎黄粒和红花高茎绿粒杂交,则F1紫花高茎黄粒:红花高茎绿粒:紫花矮茎黄粒:红花矮茎绿粒=1:1:1: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花色和籽粒颜色这2种性状由同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B. 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一个错综复杂的调控网络
    C. 排除环境干扰,只需研究染色体上的基因,就能确定基因与性状之间的关系
    D. 一个基因可以转录出不同的mRNA,进而控制生物体的不同性状
    【答案】C
    【解析】
    【分析】基因与性状的关系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通常情况下基因与性状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一个性状也可以由多个基因控制一个基因也可以与多个性状有关。
    【详解】A、依据题干信息,紫花矮茎黄粒和红花高茎绿粒杂交,所产生的子代中,紫花的同时都表现为黄粒,红花的同时都表现为绿粒,和亲本一致,说明花色和籽粒颜色这2种性状由同一对等位基因控制,A正确;
    B、基因与性状的关系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通常情况下基因与性状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一个性状也可以由多个基因控制,一个基因也可以与多个性状有关,是一个错综复杂的调控网络,B正确;
    C、基因除了位于染色体上,还位于线粒体、叶绿体等上,因此排除环境干扰,只研究染色体上的基因,无法确定基因与性状之间的关系,C错误;
    D、一个基因若是DNA由两条链,以不同的链作为模板,可以产生不同的mRNA,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D正确。
    故选C。
    14. 为探究青霉素对细菌的选择作用,某研究小组将涂满大肠杆菌的琼脂平板分成四个区域依次为Ⅰ-Ⅳ。在I处贴不含青霉素的圆形滤纸片作为对照组,将含有相同且适宜浓度青霉素的圆形滤纸片分别贴在Ⅱ-Ⅳ,在适宜条件下培养16个小时,结果如图。后续实验选择抑菌圈处合适的细菌,多次重复以上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注:抑菌圈为图中阴影部分
    A. 进行后续实验时,应挑取抑菌圈边缘的细菌继续培养
    B. 测量和记录Ⅱ-Ⅳ三个抑菌圈的直径,并取平均值
    C. 随重复实验次数增加,青霉素抑菌的直径会变小
    D. 青霉素的使用导致大肠杆菌发生了耐药性变异
    【答案】D
    【解析】
    【分析】本实验的思路为:将含青霉素的滤纸片放到接种了大肠杆菌的平板培养基上,滤纸片周围会出现抑菌圈,在抑菌圈边缘生长的细菌可能是耐药菌;若青霉素对细菌起选择作用,则随着培养次数增多,耐药菌的比例增大,在连续培养几代后,抑菌圈的平均直径变小。
    【详解】A、抑菌圈边缘的菌落可能是耐药菌,所以抑菌圈边缘的菌落上挑取的细菌抗药性较强,则进行后续实验应挑取抑菌圈边缘的细菌继续培养,A正确;
    B、测量和记录Ⅱ-Ⅳ三个抑菌圈的直径并计算平均值,使实验结果更准确,减小实验的偶然误差,B正确;
    C、随重复实验次数增加,抗药菌株的比例增加,青霉素抑菌的直径会变小,C正确;
    D、在使用青霉素之前大肠杆菌就已经发生了变异,青霉素起选择作用,D错误。
    故选D。
    15. 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主要由两大学说组成:共同由来学说和自然选择学说,后来形成了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比较解剖学证据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
    B. 群体中出现可遗传的有利变异和环境的定向选择是适应形成的必要条件
    C. 协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D. 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种群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答案】B
    【解析】
    【分析】1、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是: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2、现代进化理论的基本内容是:①进化是以种群为基本单位,进化的实质是种群的基因频率的改变。②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③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④隔离导致物种形成。3、共同进化是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详解】A 、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而比较解剖学证据是生物进化的重要证据之一,但不是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A错误;
    B、群体中出现可遗传的有利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环境的定向选择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两者共同作用是适应形成的必要条件,B正确;
    C、协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不只是不同物种之间,C错误;
    D、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而不是种群多样性,D错误。
    故选B。
    二、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为正确选项,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对得1分,错选得0分。
    16. 下图甲表示某生物(2n=10)减数分裂过程中的一条染色体(质)的变化过程,图乙表示该生物减数分裂时有关物质或结构数量的相关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图甲也可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的一条染色体(质)的变化过程
    B. 若图乙曲线表示减数分裂中染色单体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n=5
    C. 若图乙表示每条染色体的DNA数量变化,则图乙ab段可表示图甲3过程
    D. 图乙b时可能发生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答案】BD
    【解析】
    【分析】分析图甲:图示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一条染色体(染色质)的系列变化过程。若该图表示减数分裂过程,则①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②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③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分析图乙:图示表示细胞分裂时有关物质和结构数量变化的相关曲线片段。
    【详解】A、图甲表示一条染色体(质)在分裂过程中复制、分配的过程,有丝分裂也会发生上述变化,若该图表示有丝分裂过程,则①表示染色体的复制,发生在间期;②表示染色质螺旋化、缩短变粗形成染色体,发生在前期;③表示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发生在后期,A正确;
    B、若图乙曲线表示减数分裂中染色单体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根据2n=10,可知该生物体细胞含有5对同源染色体,经复制后含有20条染色单体,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形成的细胞内含有5条染色体,10条染色单体,故n=10,B错误;
    C、若图乙表示每条染色体的DNA数量变化,则图乙ab段表示每条染色体含有两个DNA变为含有一个DNA,为着丝粒断裂的过程,可表示图甲③过程,C正确;
    D、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结束相关物质或结构才会减半,因此b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不会发生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D错误。
    故选BD。
    17. 下表为果蝇的几种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其中e基因所在染色体位置未知,不考虑X 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随机交配的群体中 a 的基因频率等于该群体雄果蝇中白眼果蝇所占的比例
    B. 用基因型分别为VvBb和vvbb的雌雄果蝇杂交可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C. 纯合无眼雌果蝇与纯合白眼雄果蝇杂交,子代可能会出现红眼雌果蝇
    D. 用短触角和长触角的纯合果蝇进行正反交实验可判断E/e基因是否位于常染色体上
    【答案】ACD
    【解析】
    【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详解】A、由于a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因此随机交配的群体中a的基因频率等于该群体雄果蝇中白眼果蝇所占的比例,A正确;
    B、V/v基因和B/b基因都位于Ⅱ号染色体上,用基因型分别为VvBb和vvbb的雌雄果蝇杂交无法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错误;
    C、纯合无眼雌果蝇的基因型为ddXAXA,纯合白眼雄果蝇DDXaY,子代雌果蝇的基因型为DdXAXa,可能为红眼,C正确;
    D、用短触角和长触角纯合果蝇进行正反交实验可判断E/e基因是否位于常染色体上,若正反交结果一致,说明E/e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反之,则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D正确。
    故选ACD。
    18. 小鼠毛色的黄色和灰色是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研究发现用甲基化饲料饲喂小鼠,会导致其后代毛色改变。现利用小鼠进行下列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实验1:黄色×灰色→F1为灰色(孕鼠只喂标准饲料)
    实验2:黄色×黄色→F1为黄色(孕鼠只喂标准饲料)
    实验3:黄色×黄色→F1为棕褐色(孕鼠除喂标准饲料外,受孕前两周起还添加甲基化叶酸、甲基化乙酰胆碱等补充饲料)( )
    A. 基因 A、a 的根本区别为碱基的排列顺序不同
    B. 根据实验1可推断灰色为显性性状
    C. 实验3小鼠为棕褐色的原因是a基因发生甲基化,导致该基因的碱基序列发生改变
    D. 棕褐色小鼠相互交配,孕期只饲喂标准饲料,可探究甲基化饲料引起的性状改变是否遗传
    【答案】C
    【解析】
    【分析】1、生物体基因的碱基序列保持不变,但基因表达和表型发生可遗传变化的现象,叫做表观遗传。
    2、具有相对性状的两纯合亲本杂交,子一代表现出的性状为显性性状。
    【详解】A、基因 A、a是等位基因,两者的根本区别为碱基的排列顺序不同,A正确;
    B、实验1中亲本为黄色和灰色,F1都为为灰色,说明灰色是显性性状,B正确;
    C、基因发生甲基化属于表观遗传,不会改变基因中碱基的序列,C错误;
    D、棕褐色小鼠相互交配,孕期只饲喂标准饲料,若后代出现棕色鼠,说明甲基化饲料引起的性状改变可以遗传,若后代无棕色鼠,说明甲基化饲料引起的性状改变不能遗传,D正确;
    故选C。
    19. 根据S型肺炎链球菌荚膜多糖的差异,将其分为SⅠ、SⅡ、SⅢ……等类型,不同类型的S型发生变异后失去荚膜,成为相应类型的R型(RⅠ、RⅡ、RⅢ)。S型的荚膜能阻止外源DNA 进入细胞,R型只可回复突变为相应类型的S型。为探究S型菌的形成机制,将加热杀死的甲菌破碎后获得提取物,将冷却后的提取物加入至乙菌培养液中混合均匀,经培养后检测子代细菌的类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实验中的甲菌应为R型菌,乙菌应为S型菌
    B. 自然状态下,S型菌变异的类型可能发生了基因突变也可能发生了染色体变异
    C. 若甲菌为SⅢ,乙菌为RⅡ,子代细菌为SⅢ和RⅡ,则能说明S 型菌可通过转化而来
    D. 若甲菌为SⅢ,乙菌为RⅢ,子代细菌为SⅢ和RⅢ,则不能排除基因突变的可能
    【答案】CD
    【解析】
    【分析】题意分析:由题干信息可知,该实验目的是探究S型菌的形成机制。S型菌在结构上比R型菌多了荚膜,根据荚膜多糖的不同,分为不同类型。但无论哪种S型菌类型,只要发生基因突变,就会失去荚膜而成为相应类型的R型菌。S型菌的荚膜会阻止外源DNA进入细胞,R型菌可回复突变为相应类型的S型菌。
    【详解】A、实验的目的是探究S型菌的形成机制,则R型菌为实验对象,S型菌的成分为自变量。因此甲菌应为S型菌,乙菌应为R型菌,A错误;
    B、S型菌是原核生物,不会发生染色体变异,B错误;
    C、若甲菌为SⅢ,乙菌为RⅡ,RⅡ经转化得到SⅢ,繁殖所得子代细菌为SⅢ和RⅡ;RⅡ经回复突变得到SⅡ,繁殖所得子代细菌为SⅡ和RⅡ。所以若甲菌为SⅢ,乙菌为RⅡ,子代细菌为SⅢ和RⅡ,则能说明S型菌是转化而来,C正确;
    D、、若甲菌为SⅢ,乙菌为RⅢ,RⅢ经转化形成的S菌为SⅢ,RⅢ经回复突变形成的S菌也是SⅢ,繁殖后形成的子代细菌都为SⅢ和RⅢ,不能排除基因突变的可能,D正确。
    故选CD。
    20. 下图为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甲病由 A、a 基因控制,乙病由 B、b 基因控制,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且Ⅲ-4不携带甲、乙病的致病基因,不考虑基因突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病为伴X隐性遗传病,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 Ⅱ-2 基因型为AaXBXb概率为1
    C. 若Ⅱ-1的性染色体为XBXbXb,则可能是Ⅱ-2 在减数分裂Ⅱ时出现了问题
    D. 可通过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等手段对遗传病进行检测和预防
    【答案】BCD
    【解析】
    【分析】1、分析甲病:题图遗传系谱图正常的Ⅱ-1、Ⅱ-2的子代Ⅲ-2患病,可知甲病属于隐性遗传病;假如甲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特点:女患其父亲和儿子一定患病),则Ⅰ-1的子代Ⅱ-3一定患病,这与题图不符,故甲病不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而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Ⅲ-2,Ⅰ-1的基因型均为aa,Ⅱ-1、Ⅱ-2的基因型均为Aa。
    2、分析乙病:题图遗传系谱图正常的Ⅲ-3、Ⅲ-4的子代Ⅳ-2、Ⅳ-3均患病,可知乙病属于隐性遗传病,若乙病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Ⅲ-携带乙病致病基因,这与题干信息不符,故乙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Ⅳ-2、Ⅳ-3的基因型均为XBY;Ⅲ-3的基因型为XBXb。
    【详解】A、题图正常的Ⅱ-1、Ⅱ-2的子代Ⅲ-2患甲病,正常的Ⅲ-3、Ⅲ-4的子代Ⅳ-2、Ⅳ-3均患乙病,由“无中生有”可以判断出甲乙两种病都是隐性遗传病;如果甲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依据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遗传特点,则Ⅱ-3一定患甲病,这与题图不符,故甲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Ⅲ-4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但子代有患病个体,故乙病为伴X隐性遗传病,A错误;
    B、甲病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病属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根据遗传系谱图,只看甲病,Ⅱ-2基因型为Aa,只看乙病,Ⅳ-2、Ⅳ-3的致病基因来自Ⅲ-3,Ⅲ-3的致病基因来自于Ⅱ-2,故Ⅳ-2、Ⅳ-3及基因型为XbY,则Ⅲ-3的基因型为XBXb,Ⅱ-2的基因型为XBXb,因此Ⅱ-2基因型为AaXBXb概率为1,B正确;
    C、Ⅱ-1的基因型为XBY,Ⅱ-2的基因型为XBXb,若Ⅲ-1的性染色体为XBXBXb,则可能是Ⅱ-1提供了正常精子XB,Ⅱ-2提供异常卵细胞XBXb,异常卵细胞形成的原因是减数分裂Ⅰ时同源染色体非分离,C正确;
    D、为了响应国家优生优育政策,可通过传咨询和产前诊断等手段,对遗传病进行检测和预防,可有效降低遗传病发病率,D正确。
    故选BCD 。
    三、简答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21. 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植物,其籽粒甜与非甜由基因A、a控制,糯性与非糯性由基因B、b控制,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纯合非甜糯性玉米(K株)与纯合甜非糯性玉米(L株)间行种植,收获时发现,K株果穗上既有非甜糯性玉米的籽粒又有非甜非糯性玉米的籽粒,L株果穗上既有甜非糯性玉米的籽粒又有非甜非糯性玉米的籽粒。
    (1)对玉米进行杂交育种时,人工异花传粉的过程为______。
    (2)甜与非甜这一对相对性状,显性性状为______。L株上的甜非糯性玉米籽粒的基因型为______。
    (3)利用题干中提供的材料,设计实验证明A、a与B、b在遗传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写出实验设计思路并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实验设计思路:_______________。
    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______________。
    【答案】(1)雌花套袋-人工传粉-雌花再套袋
    (2) ①. 非甜 ②. aaBB
    (3) ①. 种植K株(或L株)上非甜非糯玉米籽粒,长成植株后自交,统计植株上籽粒的性状及比例 ②. 籽粒非甜非糯性:非甜糯性:甜非糯性:甜糯性=9:3:3:1,证明 A、a与B、b 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解析】
    【分析】1、自由组合定律是遗传学中的重要定律。 当具有两对(或更多对)相对性状的亲本进行杂交,在子一代产生配子时,在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2、人工异花传粉的过程为:去雄(在花粉未成熟时去除母本的雄蕊)→套袋(防止外来花粉干扰)→人工授粉(将父本的花粉撒在母本的柱头上)→套袋(保证授粉成功及防止其他花粉干扰)。
    【小问1详解】
    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植物,因此对玉米进行杂交育种时,人工异花传粉时无需去雄,过程为:雌花套袋(防止外来花粉干扰)→人工授粉(将父本的花粉撒在母本的柱头上)→雌花套袋(保证授粉成功及防止其他花粉干扰)。
    【小问2详解】
    纯合非甜糯性玉米(K 株,基因型为 AAbb)与纯合甜非糯性玉米(L 株,基因型为 aaBB)间行种植,K 株果穗上出现了非甜非糯性玉米的籽粒,说明非甜为显性性状。L 株上的甜非糯性玉米籽粒的基因型为 aaBb 。
    【小问3详解】
    常见的设计实验证明 A、a 与 B、b 在遗传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方法: 方法一: 实验设计思路:选择基因型为 AaBb 的个体自交,观察并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若子代出现 9 种基因型,表现型比例为 9∶3∶3∶1(即双显性∶一显一隐∶一隐一显∶双隐性 = 9∶3∶3∶1),则说明 A、a 与 B、b 在遗传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方法二: 实验设计思路:选择基因型为 AaBb 的个体与基因型为 aabb 的个体进行测交,观察并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若子代出现 4 种表现型,且比例为 1∶1∶1∶1,则说明 A、a 与 B、b 在遗传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结合题意实验设计思路:种植K株(或L株)上非甜非糯玉米籽粒,长成植株后自交,统计植株上籽粒的性状及比例。
    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籽粒非甜非糯性:非甜糯性:甜非糯性:甜糯性=9:3:3:1,证明 A、a与B、b 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2. 图甲、乙、丙是某哺乳动物(基因型为AaBb)体内三个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示意图,图丁表示该二倍体生物不同细胞分裂时期染色体、染色单体和核DNA分子的含量,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互换。
    (1)图乙细胞的名称是______;细胞甲、乙、丙在分裂时,能发生等位基因分离的细胞是______.
    (2)细胞丙中含有______个染色体组,请在方框内画出丙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组数目的变化曲线图______。
    (3)甲、乙、丙图分别对应丁图______;丁图Ⅱ对应的时期为______。
    (4)若精原细胞(2n=4)中的DNA分子全部用14C标记,然后在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得到精子E,E与不含标记的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G,G在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得到的子细胞中含4C 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可能是______。
    【答案】(1) ①. 次级精母细胞 ②. 丙
    (2) ①. 2 ②.
    (3) ①. Ⅰ、Ⅲ、Ⅰ ②. 减数分裂II的前期、中期
    (4)0 或 1 或 2
    【解析】
    【分析】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在减数分裂前,染色体复制一次,而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连续分裂两次。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减少一半。
    【小问1详解】
    依据题干信息,图甲、乙、丙是某哺乳动物体内三个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图丙中,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且细胞质均等凹陷,故该细胞为初级精母细胞,该哺乳动物为雄性,图丙,不具有同源染色体,着丝粒分裂,故为次级精母细胞。细胞甲、乙、丙在分裂时,能发生等位基因分离的细胞是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细胞,即图丙。
    【小问2详解】
    图丙中,相同形态的染色体有2个,所以有2个染色体组,图丙细胞是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细胞,在其所经历的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组数的变化为:2121,即。
    【小问3详解】
    图甲中含有4个着丝粒,故含有4条染色体,每个着丝粒上含有2条姐妹染色单体,故含有8个单体,8个DNA,即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核DNA分子数=2:4:4,对应于图丁中的Ⅰ;同理可知,图乙中,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核DNA分子数=2:0:2,对应图丁中的Ⅲ,图丙中,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核DNA分子数=2:4:4,对应于图丁中的Ⅰ。图丁中,Ⅱ阶段,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核DNA分子数=1:2:2,对应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和中期。
    【小问4详解】
    依据题意,精原细胞(2n=4)中的DNA分子全部用14C标记,进行减数分裂,则产生的精细胞中被标记的染色体数为2个,与不含标记的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G中被标记的染色体数为2个,G在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由于其在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粒分裂,形成的被标记的染色体与不被标记的染色体随机结合,故得到的子细胞中含4C 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可能为0 或 1 或 2。
    23. 某些细菌在繁殖过程中会分泌信号分子如 AHL,可检测其浓度从而感知种群密度的变化,当种群密度超过一定限度时会启动某些基因表达,这一过程称为群体感应(QS)。一种发光细菌甲的宿主利用甲发出的光寻觅食物或配偶,细菌甲的QS 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LuxR为一种受体蛋白
    ②启动子是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部位,驱动转录出mRNA
    (1)Lux1基因转录与复制相比,转录特有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是______:Lux1基因合成 mRNA 利用的原料为______。
    (2)Lux1基因翻译出Lux1酶时需要______种 RNA 参与,______(填“存在”或“不存在”)碱基互补配对。
    (3)据图分析,信号分子AHL促进Lux1基因和发光基因表达的机制是______,驱动这两种基因转录出 mRNA,进而翻译出蛋白质。
    【答案】(1) ①. 碱基 A 和U 配对 ②. 四种游离的核糖核苷酸
    (2) ①. 3 ②. 存在
    (3)AHL 与 LuxR 结合形成复合物,复合物与启动子结合,促进 RNA 聚合酶与启动子结合
    【解析】
    【分析】由图可知,AHL促进图中基因表达的机制是与LuxR结合形成复合物,与相应启动子结合,从而启动转录,图中当AHL增多,会促进Lux1基因表达出Lux1酶,促进AHL的合成,因此存在正反馈调节。
    【小问1详解】
    DNA复制过程中碱基互补配对的方式是A-T,G-C,转录中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是A-U,G-C,T-A,特有的是A-U配对;Lux1基因合成 mRNA 利用的原料为四种游离的核糖核苷酸。
    【小问2详解】
    Lux1基因翻译出Lux1酶时需要tRNA、rRNA、mRNA3种 RNA 参与,转录,翻译过程均存在碱基互补配对。
    【小问3详解】
    据图分析,信号分子AHL促进Lux1基因和发光基因表达的机制是AHL 与 LuxR 结合形成复合物,复合物与启动子结合,促进 RNA 聚合酶与启动子结合,驱动这两种基因转录出 mRNA,进而翻译出蛋白质。
    24. 单体是指某对染色体缺失一条的个体,其染色体数目可以用2n-1来表示。某植物(2n=20,染色体编号1~10)果穗上的每一个籽粒都由受精卵发育而来,已知籽粒正常和干瘪(由A、a基因控制)这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甲品系植物自交后的果穗上出现严重干瘪且无发芽能力的籽粒,这种异常籽粒约占1/4。
    (1)从可遗传变异的类型来看,单体属于______,鉴定此种变异最简便的方法是______。
    (2)研究发现A基因突变是导致籽粒干瘪的原因,分析碱基序列得知a基因是A基因中插入了一段DNA序列,打乱了编码淀粉分支酶的基因,使A基因功能丧失,该实例反映了基因表达产物与性状的关系:______。
    (3)现有纯合籽粒正常玉米的一整套单体体系,分别编号 1~10 的单体品系;利用甲品系植物,设计杂交实验探究A、a在几号染色体上,简要写出实验方案并预测实验结果。
    实验方案:__________。
    预测实验结果:___________。
    【答案】(1) ①. 染色体数目变异##染色体变异 ②. 用显微镜直接观察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
    (2)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3) ①. 甲品系分别与1~10号单体品系杂交,统计果穗上籽粒的表型 ②. 若籽粒全正常,则该基因不在该单体品系对应的染色体上;若异常籽粒约占1/4,则该基因在该单体品系对应的染色体上
    【解析】
    【分析】①染色体变异在光学显微镜下能够观察到。②基因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基因还能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③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体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小问1详解】
    染色体变异在光学显微镜下能够观察到。单体是指某对染色体缺失一条的个体,从可遗传变异的类型来看,单体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鉴定此种变异最简便的方法是:用显微镜直接观察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
    【小问2详解】
    由题意可知:编码淀粉分支酶的基因发生突变,导致籽粒干瘪,该实例反映了基因表达产物与性状的关系: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小问3详解】
    甲品系植物自交后的果穗上出现严重干瘪且无发芽能力的籽粒,这种异常籽粒约占1/4,即自交后代出现的性状分离比为籽粒正常∶干瘪=3∶1,说明甲品系籽粒正常,且籽粒正常是显性性状,甲品系的基因型为Aa。现有纯合籽粒正常玉米的一整套单体体系,分别编号 1~10 的单体品系,欲利用甲品系植物设计杂交实验来探究A、a在几号染色体上,
    则实验方案为:让甲品系分别与1~10号单体品系杂交,统计果穗上籽粒的表型。若该基因不在该单体品系对应的染色体上,则双亲的杂交组合为Aa×AA,子代所有个体都含有基因A,所以果穗上的籽粒全正常。该基因在该单体品系对应的染色体上,则双亲的杂交组合为Aa×A0(“0”表示缺失的染色体),子代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AA∶A0∶Aa∶a0(异常籽粒)=1∶1∶1∶1,所以果穗上的异常籽粒约占1/4。
    25. 达尔文在加拉帕戈斯群岛发现有许多种的地雀,后被统称为达尔文地雀。经研究表明,各个岛上的地雀原先属于同一个物种,经过逐渐演变才形成现在这样的许多不同物种。
    (1)图1表示群岛上地雀进化的基本过程,X、Y、Z表示生物进化中的基本环节。则X、Y、Z分别表示的是______。
    (2)伯劳是地雀的天敌,伯劳往往捕食地雀中个体数量多的物种,由此反映出自然界中捕食者存在的意义是______。
    (3)科研人员比较不同种地雀的DNA序列,分析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图2为编码甲、乙、丙三种地雀呼吸酶的部分基因片段、DNA单链以及DNA单链中的碱基序列。
    图2
    ①如果让c´链和b´链分别与a链混合,根据实验结果可推测:与甲的亲缘关系较近的地雀是______,依据是______。
    ②该研究为判断甲、乙、丙三种地雀间的亲缘关系,提供了______水平的证据。
    【答案】(1)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隔离
    (2)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
    (3) ①. 丙 ②. c’链与a链发生互补配对碱基数目多于b’链与a链 ③. 分子
    【解析】
    【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小问1详解】
    图中经过X、Y、Z环节形成了地雀新种,X是突变和基因重组(变异),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Y表示自然选择,保存有利变异,淘汰不利变异,从而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Z表示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小问2详解】
    伯劳往往捕食地雀中个体数量多的物种,这就避免了出现一种或少数几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占绝对优势的局面,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
    【小问3详解】
    ①根据图示碱基序列可知,c´链与a链发生互补配对的碱基数目多于b´链与a链,说明丙的DNA中碱基序列与甲的DNA碱基序列相同的更多,因此与甲的亲缘关系较近的地雀是丙。
    ②图示研究的是不同地雀的DNA分子中碱基序列的差异,属于研究进化的分子水平的证据。药物
    抗菌机制
    红霉素
    能与核糖体结合,抑制肽链的延伸
    环丙沙星
    抑制细菌DNA的复制
    利福平
    抑制细菌RNA聚合酶的活性
    隐性性状
    残翅
    白眼
    无眼
    黑檀体
    短触角
    控制基因
    v
    a
    d
    b
    e
    基因所在染色体

    X


    未知
    相关试卷

    2024东营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东营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含解析,共36页。

    2024菏泽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生物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菏泽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生物含解析,共3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钦州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钦州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含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 基因甲基化可引起表观遗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2024菏泽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生物含解析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