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5版高考历史全程一轮复习版块一中国古代史 课题17古代中国文化交流与文化传承课件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5版高考历史全程一轮复习版块一中国古代史 课题17古代中国文化交流与文化传承课件第1页
    2025版高考历史全程一轮复习版块一中国古代史 课题17古代中国文化交流与文化传承课件第2页
    2025版高考历史全程一轮复习版块一中国古代史 课题17古代中国文化交流与文化传承课件第3页
    2025版高考历史全程一轮复习版块一中国古代史 课题17古代中国文化交流与文化传承课件第4页
    2025版高考历史全程一轮复习版块一中国古代史 课题17古代中国文化交流与文化传承课件第5页
    2025版高考历史全程一轮复习版块一中国古代史 课题17古代中国文化交流与文化传承课件第6页
    2025版高考历史全程一轮复习版块一中国古代史 课题17古代中国文化交流与文化传承课件第7页
    2025版高考历史全程一轮复习版块一中国古代史 课题17古代中国文化交流与文化传承课件第8页
    还剩5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5版高考历史全程一轮复习版块一中国古代史 课题17古代中国文化交流与文化传承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2025版高考历史全程一轮复习版块一中国古代史 课题17古代中国文化交流与文化传承课件,共5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必备知识·自主排查,关键能力·素养提升,命题研析·聚焦高考,西南地区,成吉思汗,国子监,科举考试,莫高窟,通法悟道,答案C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认识人口迁徙对亚欧大陆各主要区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的影响。2.理解商路与区域文化圈之间的关系。3.理解战争对人类文化的破坏,及其在人类文明碰撞与交汇过程中所起的桥梁作用。4.了解历史上学校教育、留学、书刊出版、翻译事业以及图书馆、博物馆在文化传承与传播中的作用。5.通过万里长城、故宫、京剧等,认识文化遗产保护对传承民族文化、维护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具有的重要意义。
    知识点一 3~6世纪人口大迁徙与区域文化发展1.大迁徙(1)匈奴人逐步内迁,转向________生活,并在中原地区建立政权。(2)鲜卑人、氐人和羌人等也逐渐迁徙到中原,形成中国北方的民族大交融。(3)部分北方人民因战乱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2.影响:改变了政治格局,促进了区域文化的发展;各民族在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基础上促进了本民族文化的发展。
    知识点二 古代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1.丝绸之路(1)概念:经由中国西北和中亚连通欧亚大陆的商路。丝绸之路是东西方经济和文化交流的重要象征。(2)发展
    2.欧亚大陆其他重要商路(1)“草原丝绸之路”:从漠北草原或南西伯利亚西行,经由咸海、里海以北通往________或小亚细亚的商路。匈奴、突厥等游牧民族的西迁,很多是沿着这条商路进行的。(2)“西南丝绸之路”:从关中平原入蜀至成都平原,沿横断山麓南下,跨越澜沧江、怒江,向西进入缅甸和印度,再通往中亚、西亚等地的商路。它在沟通古代中国________与东南亚、南亚的联系上,长期发挥着重要作用。
    (3)“海上丝绸之路”
    3.古代商路上的中西文化交流(1)中国文明向西方传播①随着中国丝绸的不断向西出口,养蚕和缫丝技术逐渐传到东罗马帝国。②漆器及其制造技术、铁器及冶铁技术,也很早经由中亚向西传播。③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经由陆路和海路传到西方。④从8世纪起,陶瓷特别是________成为中国大宗出口商品。⑤西亚和北非工匠大量仿制中国各类瓷器,器形、色彩、花纹都与中国瓷器类似。
    (2)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影响①西瓜和中国古代文献中带有“________”字的物种,原产自西亚、中亚、南亚等地,它们基本都是通过西域传入的。②中亚和西亚的服饰、饮食对隋唐社会产生重大影响。③________从陆、海两个渠道逐渐传入中国,在宋元时期发展为重要的经济作物。④香料、珠宝、金银器皿等外来商品,早期多从陆路输入,自宋代起基本来自海路。
    (3)文化交流①________在汉朝从印度经中亚传入中国,此后逐渐中国化,深刻影响了中国的思想、文学和艺术创作。丝绸之路沿线保存下来的著名佛教石窟,融汇东西艺术风格,是人类文化史上的瑰宝。②继佛教之后,祆教、摩尼教、犹太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陆续传到中国。③中亚和西亚的杂技、魔术、音乐、舞蹈在汉唐王朝广受欢迎。④中医药知识也随着炼丹术传到阿拉伯地区。
    知识点三 蒙古西征与东西方交流1.蒙古西征(1)第一次西征:1218年,中亚的花剌子模国扣留蒙古商队,杀害蒙古使臣。不久,________以复仇为由,灭掉花剌子模国,蒙古军队直抵黑海北岸。(2)第二次西征:灭亡金朝后,蒙古征服今俄罗斯、乌克兰地区的诸多公国和部族,一直打到今德国、匈牙利和巴尔干半岛。(3)第三次西征:13世纪中叶,蒙古以西亚地区为目标,攻占巴格达。
    2.东西方交流(1)蒙古的三次西征,给被征服地区的社会经济带来严重破坏,但客观上推动了东西方的交流。①第二次西征后,两位欧洲传教士分别受教皇和法国国王派遣,到达漠北与蒙古进行交涉,他们撰写的出使报告流传至今。②根据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口述记录的《马可·波罗行纪》,展示了一个富庶而神奇的东方世界,对以后的欧洲航海、探险活动产生了很大影响。③畏兀儿人列班·扫马经由耶路撒冷到欧洲访问,见到了教皇和英、法国王。
    (2)蒙古的西征引发了较大规模的民族迁徙,使亚欧内陆的民族分布产生了变化,一些被征服地区的文化面貌有所改变。①由东向西:主要是西征的蒙古军队。14世纪后,逐渐与当地居民融合。②自西东迁:移民进入中国中原地区,大部分后来融入汉族和蒙古族。
    知识点四 古代文化的传承与保护1.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的发展(1)主要形式:官学与私学。(2)古代官学
    (3)古代私学(4)影响:保存和传播了古代文化,古代典籍依托于此得以传承。________的推行,也有赖于官学与私学的支撑。
    2.古代印刷书的诞生(1)春秋战国至秦汉①最早的书籍是________和帛书。②东汉蔡伦制成“蔡侯纸”。(2)隋唐以来①唐朝已有________印刷品。②北宋毕昇发明胶泥活字印刷术,是印刷技术的一次飞跃。3.古代中国图书馆(1)朝廷设有专门掌管典籍的史官,并建有“府”“阁”“堂”“室”等藏书之所。(2)私家藏书伴随私学的出现也得到发展。明清两代尤其突出,出现了一批著名的藏书家和藏书楼。
    4.中国文化遗产(1)历史遗迹:中国第一批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有长城、________、明清皇宫、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五项世界文化遗产,以及作为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的泰山。(2)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是目前世界上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
    1.概念阐释——丝绸之路(1)张骞通西域开辟的是从长安(今西安)经甘肃、新疆,至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是狭义的丝绸之路。(2)广义的丝绸之路指从上古开始陆续形成的、遍及欧亚大陆甚至包括北非和东非在内的长途商业贸易和文化交流路线的总称。
    2.学术情境——丝绸之路的开通第一个提出“丝绸之路”概念的是19世纪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近代以来的丝绸之路研究中,外国探险家或考古学家、地理学家扮演了重要角色。思考:汉朝的张骞为此作出了什么贡献?
    提示:出使西域,大大推进了丝绸之路的畅通和贸易的繁荣。
    3.思维点拨——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
    4.深化拓展——古代商路上贸易与文化交流的启示(1)对外进行经济文化交流有助于促进社会进步,闭关锁国只能造成国家、民族的落后。(2)加强联系、互相学习、互相促进是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3)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是对外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条件。(4)自古以来我国人民就爱好和平,崇尚友好。和平友好交往是我国人民同外国交往的主流。 
    5.学习情境——汉志商道的衰落汉志商道,亦称“香料之路”。自东方从海路来的商品先运抵也门,然后用骆驼沿汉志商道转运到巴勒斯坦和叙利亚,再进入欧洲。(摘自选择性必修3教材)思考:后来,汉志商道衰落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兴盛导致陆上贸易减少;明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导致东西方交流的减少;近代新航路的开辟使东西方的贸易以海上为主。
    6.归纳总结——古代中国人口迁徙的五种类型(1)自北而南的生存型转移。(2)以行政或军事手段推行的强制性移民。(3)从平原到山区、从内地到边疆的开发性移民。(4)非华夏族的向内和向西迁移。(5)东南沿海地区向海外迁移。 7.易错陷阱——古代中国丝绸之路贸易商品的演变汉唐时期,东西方贸易的主要商品为丝绸,故横跨欧亚的贸易通道被称作“丝绸之路”。唐宋以后,东西方贸易主要商品转变为瓷器和茶叶。
    8.深化拓展——蒙古西征的客观进步性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成吉思汗的西征拉开了人类近代史的帷幕。蒙古人带着东方的先进文化和科技,踏碎了黑暗时代的欧洲中世纪美梦,唤起了全球性的人类觉醒。正是在这种军事征服的推动和刺激下欧洲开始了空前的技术、贸易和思想革命,找到通向“现代”的发展方向。 
    9.生活情境——从“青花瓷”看中西文化交流元代的对外文化交流侧重于西方,主要是中国文化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这两大先进文化之间的交流。这正是元代青花瓷大量出现的时代背景,因此人们看到了元代青花瓷器上的异域风格,器型庞大,装饰繁缛,它在整个亚洲都获得了喜爱,并通过陆地和海洋两种途径从景德镇向西方传播。思考:青花瓷出现的时代背景是什么?
    提示:元朝疆域辽阔,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交流扩大。
    10.概念阐释——书院书院是东亚古代教育制度,有别于官学的教育系统,是唐宋至明清出现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是私人或官府所设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
    11.学术情境——宋代书院教育朱熹在《白鹿洞书院揭示》中明确了教育的目的,阐明了教育教学的过程,提出了修身、处事、接物的基本要求。思考:《白鹿洞书院揭示》的性质是什么?你如何理解白鹿洞书院的历史价值?
    提示:性质:为了培养人才而制定的教育方针和学生守则。价值:①它对中国古代文化的保存和传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使中国的儒家经典得以传承。②有利于普及大众教育,提高民众素质。③阻碍了对各种自然学科和物理、化学等知识的研究和吸收,不利于教育的全面发展。
    探究点 交流互鉴——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与文化遗产的保护01 史料实证——丝绸之路与东西方文化交流史料 从长安开始的这条向西绵延伸展的古代陆路交通线,成为联结东西方的古代交通大动脉。这条大道,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沿着这条大道,我国大量独步世界的丝织品源源不绝地运往中亚、西亚以及更遥远的西方……西方的物产以及西域的音乐、舞蹈也接踵东来,丰富了我国人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汉朝使节到安息时,安息王派大将率领两万人马出迎数千里,并派使臣随汉使到长安,献给汉武帝大鸟卵和“黎轩善眩人”(是指埃及、叙利亚一带的魔术师)。随着丝绸之路的正式开通,远在地中海地区的人们现在也可以辗转来到中国了。——摘编自任继愈《古代中西文化交流史话》
    【探究】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代丝绸之路对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作用。
    [提示] 连接了东西方交通线;有利于东西方物产、技术、文艺等交流;互派使节,加强了官方之间的来往;商贸和人员往来频繁,促进东西方经济的发展。
    【史论形成】 丝绸之路的现实意义(1)文化意义:丝绸之路把古代的中华文化、印度文化、波斯文化、阿拉伯文化和古罗马文化联系起来,对当今世界各国间的文化与交流有重要的研究、借鉴意义。(2)世界意义:当今世界各国为谋求自身的经济发展,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和交通合作,因此丝绸之路也被赋予了更加丰富的内涵,成为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的亚欧陆上经济文化纽带。(3)经济意义①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有利于拓展中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空间,推动西部经济社会发展。②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有利于西部地区更好地发挥区位、资源优势,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实现我国东、西部经济的平衡发展。(4)民族意义:通过丝绸之路,我国中原与西域各族之间经济与文化的交流增多,加快了民族交融的趋势,对维护中华文明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02 分析说明——明代长城文化遗产价值的评估史料 明代长城是历代长城中体系最严密、留存最完整的长城军事防御系统。长城防御体系包括长城本体和沿线的军事聚落,军事聚落包括驻防合一的卫所、堡寨,驿传(烽传)运输系统中的驿站、烽燧、墩台。明长城军事防御体系包括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内的完整构成要素。明长城防御体系内在价值的评估,是对其文物价值的具体解释,是长城保护与修复工作的前提与基础,也为其今后修复设计与展示利用的工作提供了研究和发展方向。对于明长城防御体系的内在价值,也可以分为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以及社会价值进行具体的分析与评估。——摘编自徐凌玉、张玉坤、李严《明长城防御体系文化遗产价值评估研究》【史料导读】 史料是对明代长城的介绍,包括长城军事防御体系、军事防御体系的构成要素及防御体系的内在价值。
    【探究】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明长城军事防御体系中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构成要素。
    [提示] 物质:本体建筑、军事聚落、公共建筑、遗迹遗存。非物质:防御编制、屯田贸易、民俗文化、历史人物事件。
    【史论拓展】 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方法和保护原则(1)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方法①保护世界文化遗产要切实保护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②明确管理主体,加快遗产保护立法。③合理开发,适度利用;提高保护技术。④加强研究,扩大宣传教育;做好后备项目的申遗准备工作。(2)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原则①文化遗产的真实性:是指遗产产生时以及后来形成的各种特征,包括形式与设计、材料与实施、利用与影响、传统与技术、位置与环境、精神与感受。②文化遗产的完整性:一是范围上的完整性,要尽可能地保持遗产组织与结构及其周围环境的完整。二是文化概念上的完整性,要尽可能地保持遗产地理位置上互相连接的相关部分,完整地体现其文化价值,这是无形的。
    03 探究论证——古代中国对“西方”的认知史料 
    ——摘编自欧阳哲生《中西交通史上的“西方”概念之探源》
    【史料导读】 从“西域”到“西洋”再到“西方”的变迁,反映了古代中国对“西方”空间认识的扩大和变化,其背后反映的是中外经济文化交流范围和途径的变化。可从材料中的整体变迁进行宏观解读。据材料可从中外交流的范围提炼观点:关于“西方”的名称变迁反映了中外交流的不断扩大,结合张骞通西域、玄奘西行、郑和下西洋、新航路开辟等历史史实论述;也可就其中的具体变迁进行局部论述。或据材料可从对外交流的路线提炼观点:从“西域”到“西洋”,反映了对外交流路线的变迁,结合古代中国朝代的更替、经济重心的南移使对外交流的主要路线由陆上丝绸之路变迁为海上丝绸之路进行论述。
    【探究】上表为古代中国关于“西方”名称变迁的主要历程。从中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提示] 示例一观点:关于“西方”的名称变迁反映了中外交流的不断扩大。阐述:自张骞通西域后,“西域”成为汉唐王朝对外交流的主要通道,而用“西天”指称印度则反映了佛教传入中国后对外交流范围的扩大。“西洋”这一称呼的出现,反映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起和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国同东南亚、西亚、东非及印度洋周围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明末,“西洋”范围的变化和“西方”“泰西”等词的出现,反映了新航路开辟后中国与欧洲的联系加强。
    示例二观点:从“西域”到“西洋”,反映了对外交流路线的变迁。阐述:汉唐时期,经济和文化重心在黄河流域,长安、洛阳长期作为政治中心,沟通“西域”的陆上丝绸之路成为当时对外交流的主要路线。唐宋以后,由于经济和文化重心的南移,长安、洛阳失去政治中心地位,以及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崛起,沟通与东南亚、西亚、东非或印度洋周围国家等“西洋”区域联系的海上丝绸之路,成为当时对外交流的一条重要路线,“西洋”的称呼日渐流行。
    【史论深化】 古代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全人类的共同财富(1)中国文化的三次交融①第一次是本土内部文化的交融:汉代学者对先秦文化进行了整理和发挥,实现了中国文化的多元综合,确立了儒学的主流地位。②第二次是中国文化与佛教文化的交融:属于东方文化的局部交流。随着佛教文化的渗入,特别是唐代玄奘从印度带回佛教经典,开辟了传统中华文化与佛教文化的交融的时代。由此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佛教哲学,它对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影响深远。③第三次是中西方文化的交融:明末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在传播西方宗教的同时,也带来了某些科学技艺。
    (2)外来文化丰富发展了中华文明①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哲学观念、逻辑思维、文学艺术、绘画建筑、音乐和礼仪习俗等方面都产生了深刻影响。②明末以来尤其是鸦片战争以后的西学东渐对中华文化影响巨大,中华传统文化在遭受严重冲击的同时也借鉴吸收西方文化,以中西结合实现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3)中华文化丰富发展了域外文明 ①中华文化源源不断地向外进行着辐射和传播,对朝鲜、日本和东南亚产生了深远影响,形成中华文化圈。②四大发明的传播推动欧洲发生革命性变化、走出黑暗的中世纪。③欧洲的“中国热”影响了法国的启蒙运动,推动了西方的现代化进程。
    真题引领——在体验中品悟真谛【示例】 [2022·湖北卷,1]1978年,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出土了一件精美的漆箱,箱盖上绘有按星空方位标注的二十八星宿图,其中的星宿名称多数与《石氏星表》中的记载相同。这表明(  )A.图像比文献记载更可靠 B.西周重视天文观测C.文物与文献可相互印证 D.楚国制漆工艺精湛
    【演练1】 命题点:宋代的文化教育[2023·海南卷]有学者认为,宋代的识字率相对较高。真定府的一处摩崖石刻显示,山区牧羊人也有能读会写者;南方农村的文化教育水平高于北方,如建州“耕且读者十家而五六”,邵武军的许多村落“皆聚徒教授”。这一现象表明当时 (  )A.书院制度日趋完备 B.雕版印刷相当普及C.崇文兴教渐成风尚 D.文化重心已经南移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宋代识字率较高,即便是农村地区,文化风气依然浓厚,因此可以推断宋代整个社会形成崇文风气,C项正确;材料仅显示宋代形成崇文风气,没有体现书院制度日趋完备,排除A项;根据材料无法得出宋代雕版印刷术相当普及,排除B项;材料中虽然有“南方农村的文化教育水平高于北方”的信息,但是材料重点不是强调宋代南方文化重心南移,排除D项。
    【演练2】 命题点:中国古代的商路驿站与商贸文化交流[2022·海南高考,2]敦煌悬泉置遗址(驿站)出土的汉简记载,该驿站有官卒徒御37人、传马40匹和传车10多辆。在当时敦煌郡东西300千米的地面上有9座类似的机构。简文中有“郡当西域空道,案厩置九所……”的记录。这反映了(  )A.亭传邮驿是古代官方的交通机构B.丝绸之路是中外交往的主要通道C.边疆稳定是基层治理的有效成果D.道路畅通是政令统一的重要基础
    解析:据材料“郡当西域空道,案厩置九所……”可知,汉代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理,为此设置了一系列的驿站和类似的管理机构,以便确保国家政令在基层的畅通,故选D项;亭传邮驿是古代的文书传递系统,排除A项;丝绸之路是当时民间对外贸易的主要通道,排除B项;边疆稳定是中央政府加强对边疆治理的结果,基层治理主要针对的是地方乡里组织,排除C项。
    【演练3】 命题点:世界文化遗产秦兵马俑所反映的历史状况[2021·浙江6月选考,2]秦兵马俑造型精美,比例匀称,神态逼真,威武雄壮的军阵生动再现了秦统一中国的磅礴气势。秦兵马俑大型艺术群塑体现了(  )A.和当地的自然环境和谐地融为一体B.实用性与装饰性精确巧妙地结合C.鲜明的民本意识和高超的表现技巧D.高度概括和细腻写实的艺术手法
    解析:材料“造型精美,比例匀称,神态逼真”体现了秦始皇陵兵马俑大型艺术群塑高度概括和细腻写实的艺术手法,故选D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兵马俑并没有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和谐地融为一体,故排除A项;紫禁城里的装饰品堪称实用性与装饰性巧妙结合的典范,故排除B项;秦始皇陵兵马俑大型艺术群塑是秦始皇滥用民力打造的,体现了秦始皇的暴政,不能体现民本意识,故排除C项。
    创新应用——在训练中提升能力1.[2024·安徽天一大联考高三下]汉代,“书皆竹简,得之甚难”,以致“若不从师,无从写录”。五代以后,“学者无笔札之劳,(即可)获睹古人全书”,不仅“购买极易”,且可通过租借方式获得,“无汉以前耳受之艰,无唐以前手抄之勤”。这反映出(  )A.印刷术拓展了知识流传方式B.儒家思想传播渠道得以扩大C.书籍商业化推动了文化发展D.文化的大众化倾向不断增强
    解析:据材料“五代以后,‘学者无笔札之劳,(即可)获睹古人全书’,不仅‘购买极易’,且可通过租借方式获得”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唐时期出现雕版印刷术,印刷术的发明和使用,使得书籍便于购买和租借,促进了文化的传播,故选A项;从竹简到纸书皆属于书籍传播,只是受众范围更广,材料并未涉及其他传播渠道,不能说明“渠道扩大”,排除B项;材料体现了从汉到五代书籍从竹简到印刷的变化,且并未说明汉代竹书没有商业化,“书籍商业化”不能概括材料变化,排除C项;印刷书籍出现于隋唐时期,其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但其流传范围依然不大,“大众化”的说法不符合实际,排除D项。
    2.[2024·安徽模拟]忽必烈定国号为大元,承继蒙古汗国本部,以大都为首都所在。在其他征服地区,则先后形成了四大汗国。四大汗国内部民族庞杂,语言、宗教、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差异明显,但它们仍尊元为宗主国。这一局面(  )A.为中外文明交流创造了条件B.改变了欧亚内陆的文化格局C.给被征服地区带来深重灾难D.基本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版图
    解析:据材料可知,蒙古西征在其他征服地区形成了四大汗国,民族庞杂,但它们仍尊元为宗主国,这客观上推动了东西方文化交流,故选A项;蒙古西征使亚欧内陆的民族分布产生了变化,一些被征服地区的文化面貌有所改变,“改变文化格局”说法有些夸大,且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蒙古的三次西征,给被征服地区的社会经济带来严重破坏,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清朝基本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版图,排除D项。
    3.[2024·湖北武昌检测]1973年发掘的大冶铜绿山古铜矿遗址,证明商周时期长江中游的先民们已成功采用了竖井、平巷、斜巷的联合开采方法,随同出土了大量古炼铜炉。据遗存的古矿渣推算,累计产铜量达12万吨。这一古代遗迹(  )A.说明大冶为春秋时最大青铜器产地B.反映了王室对地方控制松弛C.缺乏出土文献对史学研究作用有限D.是值得重点保护的文化遗产

    相关课件

    2025版高考历史全程一轮复习版块一中国古代史 微讲座一中国古代史大题突破技法点拨高分导练课件:

    这是一份2025版高考历史全程一轮复习版块一中国古代史 微讲座一中国古代史大题突破技法点拨高分导练课件,共4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据《明实录》,解题指导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5版高考历史全程一轮复习单元提升版块二中国近现代史 第十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国家制度社会生活与文化交流课件:

    这是一份2025版高考历史全程一轮复习单元提升版块二中国近现代史 第十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国家制度社会生活与文化交流课件,共14页。

    2025版高考历史全程一轮复习单元提升版块一中国古代史 第六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生活与文化传承交流课件:

    这是一份2025版高考历史全程一轮复习单元提升版块一中国古代史 第六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生活与文化传承交流课件,共15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