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上册识字3口耳目教学反思1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6019537/0-172225525390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还剩1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部编五四版语文一年级上册教学反思全册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 一年级语文上册识字2金木水火土教学反思2 教案 0 次下载
- 一年级语文上册识字2金木水火土教学反思3 教案 0 次下载
- 一年级语文上册识字3口耳目教学反思2 教案 0 次下载
- 一年级语文上册识字3口耳目教学反思3 教案 0 次下载
- 一年级语文上册识字4日月水火教学反思1 教案 0 次下载
一年级上册3 口耳目优质课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一年级上册3 口耳目优质课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效果,不足之处,改进措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教学效果
本节课围绕着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效果:
识字。看图说话正音。引导学生看图,说说图画的意思。教师引导学生说说图中人物在干什么,如,“两个小女孩站在花丛边欣赏美丽的花。”“一位小女孩用手指着一朵花说:‘这朵花也要开放了!’”“小男孩走过来挥着手和她们打招呼。”随机出示生字“口、耳、目、手、足”,引导学生用上生字说一句话。组词正音。如“手”的读音是翘舌音,要重点正音。教师让学生举起手,边指手的各部位边说词语,如“手心、手掌、手背、手指、手腕”。充分利用身体部位和生活经验理解字义,识记字形。
写字。这是学生第二次练习写字,教学时仍然重视写字习惯的培养:要求学生在动笔前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写得不端正,就在后面写字时改进,养成少用橡皮擦的习惯。结合“口、目、耳、手”的书写,认识横折、撇、弯钩3个笔画。教师运用折铁丝的方法来教新笔画横折、弯钩。将形状类似横折、弯钩的铁丝伸直成一直线,再弯曲成横折、弯钩,让学生形象地感知这两个笔画,应一笔写完。学生在练写时,大部分学生书写认真,规范。
朗读指导。课文以两句大家耳熟能详的俗语,分别指向人的立坐行卧,告诉学生要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朗读指导时重点指导读准字音,在朗读中体会句子的含义。“站”和“松”处于同一句,前者是翘舌音,后者是平舌音;“坐”和“钟”处于同一句,前者是平舌音,后者是翘舌音。这两处连起来读时学生有一定的难度,由于学生还没有学拼音,因此教师多示范,指名带读,在读中模仿并注意连读和停顿。
成功之处
教师抓住了一年级的小朋友喜欢当小老师的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在朗读教学时,请小老师带领大家朗读。
三、不足之处
虽然说,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了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但是反观整节课堂,在教学实践中还是有一些遗憾:
教师在课上对课文的理解讲解不到位,如:站如松、坐如钟,坐、立、行的规范指导。
四、改进措施
如果我再重新来上这节课的话,我会这样做:在语境中理解课文。让学生看图读句子,借助课文插图,想想说说“站如松”“坐如钟”的意思,同时理解“如”就是“像”的意思。再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来感受,如,让学生观察松树树干的笔直挺拔、挺立不动的样子,再回忆在生活中见过哪些人“站如松”,如,“解放军叔叔站岗,双手握着枪昂首挺胸"”,也可以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在参加升旗仪式时曾经一动不动地望着国旗的样子。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选择仿说“坐、行、卧”。
一、教学效果
本节课围绕着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效果:
识字。看图说话正音。引导学生看图,说说图画的意思。教师引导学生说说图中人物在干什么,如,“两个小女孩站在花丛边欣赏美丽的花。”“一位小女孩用手指着一朵花说:‘这朵花也要开放了!’”“小男孩走过来挥着手和她们打招呼。”随机出示生字“口、耳、目、手、足”,引导学生用上生字说一句话。组词正音。如“手”的读音是翘舌音,要重点正音。教师让学生举起手,边指手的各部位边说词语,如“手心、手掌、手背、手指、手腕”。充分利用身体部位和生活经验理解字义,识记字形。
写字。这是学生第二次练习写字,教学时仍然重视写字习惯的培养:要求学生在动笔前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写得不端正,就在后面写字时改进,养成少用橡皮擦的习惯。结合“口、目、耳、手”的书写,认识横折、撇、弯钩3个笔画。教师运用折铁丝的方法来教新笔画横折、弯钩。将形状类似横折、弯钩的铁丝伸直成一直线,再弯曲成横折、弯钩,让学生形象地感知这两个笔画,应一笔写完。学生在练写时,大部分学生书写认真,规范。
朗读指导。课文以两句大家耳熟能详的俗语,分别指向人的立坐行卧,告诉学生要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朗读指导时重点指导读准字音,在朗读中体会句子的含义。“站”和“松”处于同一句,前者是翘舌音,后者是平舌音;“坐”和“钟”处于同一句,前者是平舌音,后者是翘舌音。这两处连起来读时学生有一定的难度,由于学生还没有学拼音,因此教师多示范,指名带读,在读中模仿并注意连读和停顿。
成功之处
教师抓住了一年级的小朋友喜欢当小老师的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在朗读教学时,请小老师带领大家朗读。
三、不足之处
虽然说,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了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但是反观整节课堂,在教学实践中还是有一些遗憾:
教师在课上对课文的理解讲解不到位,如:站如松、坐如钟,坐、立、行的规范指导。
四、改进措施
如果我再重新来上这节课的话,我会这样做:在语境中理解课文。让学生看图读句子,借助课文插图,想想说说“站如松”“坐如钟”的意思,同时理解“如”就是“像”的意思。再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来感受,如,让学生观察松树树干的笔直挺拔、挺立不动的样子,再回忆在生活中见过哪些人“站如松”,如,“解放军叔叔站岗,双手握着枪昂首挺胸"”,也可以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在参加升旗仪式时曾经一动不动地望着国旗的样子。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选择仿说“坐、行、卧”。
相关教案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3 口耳目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3 口耳目教案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3 口耳目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3 口耳目教案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3 口耳目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3 口耳目教案
![语文朗读宝](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5dd06cfaa1fe0fadf633abb41c796edd.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