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期中]广西钦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解析版)
展开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苏教版必修第二册专题6~专题7。
5.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Cu:64 Pb:207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陶瓷的主要原料是黏土,陶瓷可用于生产绝缘材料、卫生洁具等
B. “天和”核心舱腔体使用的氮化硼陶瓷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C. 风力发电可以减少对化石燃料依赖,发电时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热能
D. 废旧电池中含有重金属,属于有害垃圾,故采用深挖填埋的方式处理
【答案】D
【解析】
【详解】A.陶瓷的主要原料是黏土、石英等物质,陶瓷可用于生产绝缘材料、卫生洁具等,A正确;
B.氮化硼陶瓷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B正确;
C.风力发电可减少火力发电的量,从而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风力发电时风吹动叶片,叶片旋转发电,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热能,C正确;
D.废旧电池中含有重金属,深埋会污染土壤,应集中交给专门的处理部门处理,D错误;
故答案选D。
2. 水体中部分含氮物质的循环过程如图所示。其中属于氮的固定的是( )
A. ①B. ②C. ③D. 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氮的固定是指游离态的氮转化为化合态的氮,根据反应过程,①②④均为化合物转化为其他物质,只有③为氮气转化为,属于氮的固定,C项符合题意。
答案选C。
3. 下列气体中,既有颜色又有毒性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没有颜色又没有毒性,A错误;
B.没有颜色有毒性,B错误;
C.是红棕色气体,有颜色又有毒性,C正确;
D.没有颜色有毒性,D错误;
故选C。
4. 下列反应中,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且反应前后能量变化如图所示的是( )
A. 生石灰溶于水 B. 高温条件下碳粉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C. 食物腐败变质 D. 盐酸和碳酸氢钠的反应
【答案】D
【解析】
【分析】因为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所以是吸热反应。
【详解】A.生石灰溶于水,放出热量,没有元素化合价改变,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A错误;
B.高温条件下碳粉与二氧化碳的反应是吸热反应,有元素化合价改变,属于氧化还原反应,B错误;
C.食物腐败变质,属于食物的缓慢氧化,反应放热,C错误;
D.盐酸和碳酸氢钠的反应是吸热反应,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D正确;
故选D。
5. 用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22.4L中含有的分子数目为
B. 与反应生成的数目小于
C. 溶液中含有的数目为
D. 64g与足量浓硝酸反应时得到电子数目为
【答案】B
【解析】
【详解】A.未注明标准状况,且标准状况下水不是气体,无法计算,A错误;
B.与无法完全转化为2,该反应为可逆反应,故生成的数目小于,B正确;
C.溶液体积未知,不能计算数目,C错误;
D.在反应中失去电子,D错误;
答案选B。
6.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B. 少量与氨水反应:
C. 与稀硝酸反应:
D. 与足量反应:
【答案】A
【解析】
【详解】A.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硅酸钠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A正确;
B.少量与氨水反应生成硫酸铵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B错误;
C.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铁、一氧化氮、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C错误;
D. 与足量反应生成一水合氨、四羟基合铝酸钡、硫酸钡,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D错误;
选A。
7. 中国载人登月初步飞行方案公布,计划2030年前实现登月。登月发射使用的火箭是长征9号火箭,火箭采用煤油、液氢、液氧等无毒无污染推进剂。水碳催化制氢的反应为,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缩小容器体积能减慢化学反应速率
B. 合适的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
C. 增大水蒸气的浓度能减慢化学反应速率
D. 化学达到平衡时,能全部转化为
【答案】B
【解析】
【详解】A.缩小容器体积,气态物质浓度增大,反应物和产物的浓度都增大,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A错误;
B.催化剂能降低反应活化能,从而加快化学反应速率,B正确;
C.增大水蒸气的浓度,反应物浓度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增大,C错误;
D.该反应为可逆反应,反应物不能完全转化为产物,D错误;
故答案选B。
8. 氮是自然界各种生物体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下列关于氮及其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雷雨天气,的过程属于氮的固定
B. NO、均为大气污染气体,在大气中可稳定存在
C. 可用浓盐酸检测输送的管道是否发生泄漏
D. 常温下,可用铁罐储存浓硝酸
【答案】B
【解析】
【详解】A.氮的固定是将游离态的氮转化为化合态的氮,雷雨天气,N2和O2在放电条件下反应生成NO的过程属于氮的固定,A正确;
B.、均为大气污染气体,其中很容易与结合生成,不能稳定存在,B错误;
C.浓盐酸易挥发,挥发出来的HCl与氨气反应生成氯化铵,可以看到白烟,可用浓盐酸检测输送的管道是否发生泄漏,C正确;
D.常温下,铁遇浓硝酸会发生钝化,铁表面会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阻止进一步反应,故可用铁罐储存浓硝酸,D正确;
故答案选B
9.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答案】B
【解析】
【详解】A.稀释浓硫酸,应将浓硫酸沿烧杯壁缓慢倒入水中,并不断搅拌,故A错误;
B.中混有将混合气通入饱和溶液中,与反应生成,再通过浓硫酸干燥气体,故B正确;
C.受热分解生成和HCl,但和HCl易再次化合生成,应该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混合物制取氨气,故C错误;
D.NO难溶于水也不与NaOH反应,不能形成喷泉,故D错误;
选B。
10. X、Y、Z、W、M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W的原子序数是Y的两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X、Y形成的化合物会产生酸雨、光化学烟雾等
B. 最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
C. Z的最高价氧化物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D.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
【答案】A
【解析】
【分析】由图推断,W的原子序数是Y的两倍,则Y为O,W为S,X为N、Z为、M为。
【详解】A.会形成酸雨,臭氧、氮氧化物和一些碳氢化合物在紫外线照射下会产生光化学烟雾,A正确;
B.最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即,B错误;
C.Z的最高价氧化物为,不具有良好的导电性,,C错误;
D.的非金属性比S的强,所以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S的强,D错误;
答案选A。
11. 用一定浓度的硝酸溶解铜片并用通有的溶液吸收尾气,将氮氧化物完全转化为。若吸收尾气时消耗22.4L(标准状况下),则理论上溶解铜片的质量为( )
A. 64gB. 96gC. 128gD. 160g
【答案】C
【解析】
【详解】反应中铜失去电子,硝酸中氮元素得到电子生成和,和再与、反应生成。失去电子数目等于得到电子数目,标准状况下22.4L的物质的量为,得到,失去生成,溶解铜片128g,C项正确。
答案选C。
12. 电池因能提供持久稳定的电力支持,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故应用广泛。如图为铁—碳原电池的装置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铁片是原电池的正极 B. 该装置能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C. 电子由铁片流出经过电流计流向碳棒 D. 碳棒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答案】C
【解析】
【分析】铁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铁发生氧化反应,铁是负极、碳是正极。
【详解】A.铁失电子生成Fe2+,铁片是原电池的负极,碳棒是原电池的正极,故A错误;
B.该装置属于原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B错误;
C.在原电池中,电子从负极沿导线流入正极,所以该原电池中,铁是负极、碳是正极,电子由铁片流出经过电流计流向碳棒,故C正确;
D.碳棒是原电池的正极,电极反应式为,故D错误;
选C。
13. 下列有关离子的检验结论正确的是( )
A.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稀NaOH溶液后,将湿润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若不变蓝,则该溶液一定不含
B.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再加入溶液,溶液变为红色,该溶液中含有
C.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用玻璃棒蘸取该溶液,灼烧,观察火焰焰色呈黄色,该溶液中含有
D.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入硝酸酸化的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溶液中一定含
【答案】B
【解析】
【详解】A.应该向待测溶液中加入适量浓NaOH溶液,加热,生成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说明有,不能用稀NaOH溶液,并且不加热,A错误;
B.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说明无,再加入溶液,溶液变为红色,则溶液中含有,B正确;
C.应该用洁净铂丝蘸取该溶液,不能用玻璃棒,C错误;
D.如果溶液中含有,滴入硝酸酸化的溶液,也有白色沉淀产生,因为硝酸可以氧化生成,D错误;
故选B。
14. 化学兴趣小组按如图所示装置,用过量的铜分别与等物质的量的浓硝酸、稀硝酸反应(实验前原试管中充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实验①②生成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
B. 实验②左侧试管中有红棕色气体生成
C. 实验②停止反应后,向左侧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硫酸,铜片继续溶解
D. 将实验中所用铜片换成铁片,两实验中现象均不变
【答案】C
【解析】
【分析】用过量的铜分别与等物质的量的浓硝酸、稀硝酸反应,发生的反应分别为:、,据此作答。
【详解】A.由题知此时为铜过量,加入的酸可以反应完,因此根据反应可知,当加入的酸的物质的量相同时,生成气体的物质的量:浓硝酸稀硝酸,A项错误;
B.实验②是铜片与稀硝酸反应,生成,为无色气体,实验前原试管中充满,此时NO不会被氧化,不能生成NO2,B项错误;
C.实验②反应完全,向左侧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硫酸,补充,与溶液中剩余的一起与铜片作用,铜片继续溶解,C项正确;
D.将实验中所用铜片换成铁片,常温下,铁片遇浓硝酸“钝化”,实验现象不同,D项错误;
故答案选C。
15. 一定条件下,在某恒容密闭容器中,A、B、C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 反应达到平衡时,的转化率为
C. 内,的平均反应速率是
D. 反应达到平衡后,向反应容器内充入氦气,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答案】B
【解析】
【详解】A.内,∆c(A)=0.8ml/L、∆c(B)=0.4ml/L、∆c(C)=1.2ml/L,根据反应速率之比等于系数比,A、B、C的系数比,0.8:0.4:1.2=2:1: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项错误;
B.反应达到平衡时,的转化率,B项正确;
C.内,的平均反应速率是,C项错误;
D.反应达到平衡后,向反应容器内充入氦气,恒容容器内气体浓度不变,故化学反应速率不变,D项错误;
故选B。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
16. 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海水淡化与化工生产、能源开发等相结合已经成为海水综合利用的重要方向。通过海水晒盐可制得粗盐,粗盐精制后可制成饱和食盐①水,然后通入②和③,使溶解度小的④从溶液中析出,加热晶体即可获得⑤。我国化学家侯德榜于1941年提出了著名的侯氏制碱法,食盐利用率可达98%,并可以与⑥、⑦合成氨工业联合生产,因此也称为“联合制碱法”。侯氏制碱法对我国纯碱工业和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至今仍是我国纯碱生产的主要方法之一。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短文标有序号的物质中,其水溶液显碱性的是______(填序号,下同);能与溶液反应的是_______。
(2)工业合成氨属于_____(填“自然固氮”或“人工固氮”)。
(3)工业利用氨的催化氧化制备生产硝酸所需原料,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单线桥标注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
(4)某同学积极思考喷泉原理的应用、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
①如果关闭活塞c,打开活塞a、b,再挤压胶头滴管。则可能出现的现象为_______。
②在①操作的基础上,若要在该装置中产生双喷现象,其操作方法是________。
(5)“侯氏制碱法”得到的碳酸钠产品中会含少量碳酸氢钠。某兴趣小组称量10.0g固体样品,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产品纯度,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装置A中生成的和被装置B中的全部吸收后,测得固体增重0.3g,该碳酸钠产品的纯度为_____%。
【答案】(1)①. ②④⑤ ②. ③④
(2)人工固氮
(3)
(4)①. 盛有的集气瓶中产生大量的白烟 ②. 打开活塞c
(5)①. ②. 83.2
【解析】装置A中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和水在装置B中和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氧气,据此解答。
(1)NH3溶于水显碱性;的水溶液显碱性;的水溶液显碱性;故水溶液显碱性的有②④⑤;和都能与NaOH反应,即③④能与NaOH反应;
(2)工业合成氨属于人工固氮;
(3)NH3与O2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生成NO和水,反应方程式为:4NH3+5O24NO+6H2O,N元素失去电子转移给O,转移20个电子,单线桥表示为:;
(4)①如果关闭活塞c,打开活塞a、b,再挤压胶头滴管,有氨气的瓶内气压减小,HCl与氨气结合生成氯化铵,则观察到HCl气体进入到盛有NH3的集气瓶,产生大量的白烟;
②在①操作的基础上,打开活塞c,瓶内气体减少,外压大于内压,形成喷泉,则①②两烧瓶同时产生喷泉;
(5)装置A中碳酸氢钠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2和H2O按照1:1与过氧化钠反应,增加的质量是相同物质的量的一氧化碳和氢气的物质的量,所以设一氧化碳和氢气的物质的量分别是xml,则28x+2x=0.3,解的x=0.01,即碳酸氢钠的物质的量为0.02ml,质量为1.68g,故碳酸钠质量为10g-1.68g=8.32g,碳酸钠的质量分数;=83.2%。
17. 已知X、Y和Z为中学化学中的常见元素,根据如图所示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及部分产物已略去)。回答下列问题:
(1)若A、B、C、D均为含X的化合物。A常用作制冷剂,D是一种强酸,则
①反应Ⅲ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②常温下,C的颜色为_______色。
③足量的铜与一定量的D的浓溶液充分反应,向所得溶液中加入溶液,恰好沉淀完全。则消耗铜的质量为______g。
(2)若A、B、C、D均为含Y的化合物。A是一元强碱且焰色为黄色,E是“碳中和”的主角,则B的化学式为_____;C的用途有______(任写一种);E的空间结构为________。
(3)若A、B、C、D均为含Z的化合物。A为黄铁矿的主要成分,D为强酸,则
①A在空气中煅烧生成氧化铁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②C→D的过程中选择用98.3%的浓硫酸吸收而不用吸收的原因是________。
【答案】(1)①. ②. 红棕 ③. 12.8
(2)①. ②. 焙制蛋糕 ③. 直线形
(3)①. ②. 与反应放热,会产生大量酸雾,不利于吸收且会腐蚀设备
【解析】(1)若A、B、C、D均为含X的化合物,且A常作制冷剂,E为单质,D是一种强酸,则A为NH3、E为O2、B为NO、C为NO2、F为H2O、D为HNO3,故X为N元素;
①反应Ⅲ为NO2与水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②C为NO2,为红棕色气体;
③向所得硝酸铜溶液中加入100mL 4ml•L-1NaOH溶液,则Cu2+恰好完全沉淀,铜离子的物质的量=n(NaOH)=×0.1L×4ml/L=0.2ml,则该反应中铜的质量是0.1ml×64g/ml=12.8g;
(2)若A、B、C、D均为含Y的化合物,其中A是一元强碱且焰色为黄色,则A为NaOH,E是“碳中和”的主角,则E为CO2,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碳酸碳与二氧化碳、水反应转化为碳硫酸氢钠,故B为Na2CO3、C为NaHCO3,碳酸氢钠可以用于焙制蛋糕,CO2的空间结构为直线形;
(3)若A、B、C、D均为含Z的化合物。A为黄铁矿的主要成分,A为,E为O2,B为SO2,C为SO3,D为硫酸;
①在空气中煅烧生成氧化铁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吸收SO3的过程中选择用98.3%的浓硫酸吸收而不用吸收的原因是与反应放热,会产生大量酸雾,不利于吸收且会腐蚀设备。
18. 我国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回答下列问题:
Ⅰ.以为催化剂的光热化学循环分解反应为温室气体减排提供了一个新途径,该反应的机理及各分子化学键完全断裂时的能量变化如图1所示。
(1)上述过程中,能量的变化形式是由______转化为______。
(2)二氧化碳催化加氢制甲醇[反应为],有利于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排放。某温度下,向2L的恒容密闭容器充入6ml 和8ml ,测得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2所示。
0~2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4 min时,______(填“>”“<”或“=”)。
(3)平衡时,的转化率为______(保留一位小数)。
(4)下列能表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填字母)。
A. B. 保持不变
C. 压强保持不变 D. 容器中浓度与浓度之比为1∶1
Ⅱ.二氧化碳催化加氢制得的甲醇()是优质的清洁燃料,可制作碱性燃料电池,工作原理如图3所示。
(5)A电极为燃料电池的______(填“正”或“负”)极,B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
(6)该燃料电池每消耗标准状况下11.2 L 时,外电路中通过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ml。
【答案】(1)①. 光能 ②. 化学能
(2)①. 0.5 ②. >
(3)33.3%
(4)ABC
(5)①. 负 ②. O2+4e-+2H2O=4OH-
(6)2
【解析】(1)由图1知,光能通过整个过程最终使CO2转化为CO,即转化为化学能,故能量变化的形式是由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2)由a点知,2min时,氢气物质的量为6ml,故v(H2)=,由图4min后氢气物质的量继续减小,说明4 min时,反还是应正向进行,故v正(H2)>v逆(H2);
(3)平衡时,氢气反应了6ml,根据化学计量数,CO2反应了2ml,故CO2转化率为;
(4)A.根据各物质表达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v正(CO2)=3v逆(H2),转化为同一物质表达即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平衡状态,A正确;
B.由于起始物质的量之比不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故n(CO2):n(H2)保持不变,则各组分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反应达平衡状态,B正确;
C.反应是气体体积数减小的反应,容器恒容,正向反应压强减小,压强不变说明反应达平衡状态,C正确;
D.CH3OH与H2O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1,且起物质的量为0,故浓度之比一定是1:1,无法判断反应是否达平衡状态,D错误;
故选ABC;
(5)通入甲醇的电极A为负极,甲醇失电子被氧化生成二氧化碳,由于电解质溶液为碱性,二氧化碳以碳酸根存在,则B电极为正极,通氧气,得电子生成氢氧根,电极反应式为O2+4e-+2H2O=4OH-;
(6)标准状况下,11.2 L O2物质的量为0.5ml,由电极反应式可知,转移电子2ml。
19. 铅酸蓄电池由于其技术成熟、安全性高、电压稳定及价格低廉等优势,在电池市场占据主导地位。以方铅可矿(PbS,含少量)为原料制取的流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酸浸”时温度一般控制在65~90℃,理由是___________,酸浸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从“酸浸”所得滤渣中回收的,可用于___________(任写两种)。
(3)“氧化”时参加反应的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
(4)若以100kg方铅矿(PbS的质量分数为70%)为原料,最终制得59.75kg(假设反应过程中Pb无损失),则的产率(产率)为___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
(5)铅酸蓄电池为可充电电池,充放电时反应为。
①放电时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②充电时电极发生___________(填“氧化”或“还原”)反应。
【答案】(1)①. 低于65℃,化学反应速率慢,高于90℃,硝酸受热分解 ②.
(2)制玻璃、制光导纤维
(3)1:1
(4)85.4%
(5)①. ②. 氧化
【解析】方铅矿(PbS,含少量SiO2)加入硝酸酸化转化为Pb(NO3)2,滤渣中为氧化生成的S和未反应的SiO2,Pb(NO3)2继续加入H2SO4转化为硫酸铅沉淀和滤液,加入碳酸钠溶液,硫酸铅转化为碳酸铅,碳酸铅分解得到氧化铅,加入次氯酸钠氧化得到二氧化铅,据此回答。
(1)“酸浸”时温度一般控制在65~90℃,理由是:低于65℃,化学反应速率慢,高于90℃,硝酸受热分解;酸浸时发生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2)从“酸浸”所得滤渣中回收的SiO2,可用于制玻璃、制光导纤维;
(3)氧化时Pb从+2价到+4价,升了2价,Cl从+1价变为-1价,降了2价,所以参加反应的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4)根据Pb守恒,则100kg方铅矿(PbS的质量分数为70%)为原料,理论上生成的PbO2的质量为,则PbO2的产率=;
(5)①PbO2为正极,放电时PbO2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②充电时PbO2电极为阳极,发生氧化反应。
A.稀释浓硫酸
B.除去中混有的
C.制取、收集
D.演示喷泉实验
X
Y
Z
W
M
广西钦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这是一份广西钦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共4页。
广西钦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广西钦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化学试题,共8页。
广西钦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广西钦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本卷命题范围,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