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5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微专题小练习专练18影响酶活性的条件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5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微专题小练习专练18影响酶活性的条件第1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5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微专题小练习专练18影响酶活性的条件

    展开

    这是一份2025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微专题小练习专练18影响酶活性的条件,共3页。
    A.合理设定实验温度属于控制实验的自变量
    B.淀粉与淀粉酶应分别达到设定温度后再混合
    C.可选用碘液或斐林试剂对实验结果进行检测
    D.淀粉的用量和保温时间均可能影响实验结果
    答案:C
    解析:温度会影响酶的活性,属于实验的自变量,A正确;探究温度影响淀粉酶活性实验,应先调控温度,再将淀粉与淀粉酶两溶液混合,B正确;斐林试剂使用时要加热,会影响酶的活性,因此不可用做对实验结果的检测,C错误;淀粉的用量和保温时间均可能影响实验结果,D正确。
    2.某种酶P由RNA和蛋白质组成,可催化底物转化为相应的产物。为探究该酶不同组分催化反应所需的条件,某同学进行了下列5组实验(表中“+”表示有,“-”表示无)。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
    A.酶P必须在高浓度Mg2+条件下才具有催化活性
    B.蛋白质组分的催化活性随Mg2+浓度升高而升高
    C.在高浓度Mg2+条件下RNA组分具有催化活性
    D.在高浓度Mg2+条件下蛋白质组分具有催化活性
    答案:C
    解析:实验①结果表明在低浓度Mg2+条件下,酶P具有催化活性,A错误;实验③⑤的结果表明,不论在低浓度Mg2+还是在高浓度Mg2+条件下,蛋白质组分都无催化活性,B错误;实验④⑤的结果表明,在高浓度Mg2+条件下,酶P中的RNA组分具有催化活性,而蛋白质组分没有催化活性,C正确,D错误。
    3.以下关于探究酶促反应影响因素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
    A.探究温度对酶促反应速率影响的实验中有空白对照
    B.改变酶的浓度可通过改变酶与底物的接触几率来影响酶促反应速率
    C.以蔗糖和蔗糖酶为材料探究温度对酶促反应速率影响的实验,可选用斐林试剂作为检测试剂
    D.探究pH对酶促反应速率影响实验中将酶与底物混合后迅速置于相应pH缓冲溶液中处理
    答案:B
    解析:探究温度对酶促反应速率影响的实验中没有空白对照,每组互为对照,A错误;酶的浓度越高,底物与酶接触的几率越大,酶的浓度可通过改变酶与底物的接触几率来影响酶促反应速率,B正确;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时,需要水浴加热,会改变实验的自变量,故不宜选用斐林试剂作为检测试剂,C错误;探究pH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应先调节pH,再让底物与酶结合,D错误。
    4.[2024·浙江1月]红豆杉细胞内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能催化苯丙氨酸生成桂皮酸,进而促进紫杉醇的合成。低温条件下提取PAL酶液,测定PAL的活性,测定过程如表。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低温提取以避免PAL失活
    B.30℃水浴1小时使苯丙氨酸完全消耗
    C.④加H2O补齐反应体系体积
    D.⑤加入HCl溶液是为了终止酶促反应
    答案:B
    解析:温度过高会使酶失活,因此本实验应在低温条件下对PAL进行提取,以避免PAL失活,A正确;因为试管2在步骤②中加入了HCl溶液,PAL已经变性失活,故试管②底物苯丙氨酸不会被PAL催化消耗,B错误;④加0.2 mL H2O,补齐了步骤②试管1中没有加入的液体(0.2 mL HCl溶液)的体积,故C正确;pH过低或过高酶均会失活,故步骤⑤加入HCl溶液是为了终止酶促反应,D正确。
    5.某校学习小组要研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做了以下实验:①将某种玉米籽粒浸种发芽后研磨匀浆、过滤,得到提取液。②取6支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溶液后,分为3组并分别调整到不同温度,如图所示。③然后在每支试管中加入少许等量的玉米籽粒提取液,保持各组温度30分钟。④继续进行实验(提取液中还原物质忽略不计):
    (1)若向A、C、E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适量的斐林试剂,水浴一段时间,观察三支试管,其中液体颜色呈砖红色的试管是____________;砖红色较深的试管是____________,颜色较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变色的试管是____________,不变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向B、D、F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碘液,观察三支试管,发现液体的颜色都是蓝色,产生该颜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以上实验的三种处理温度不一定是玉米籽粒提取液促使淀粉分解的最适温度。你怎样设计实验才能确定最适温度?(只要求写出设计思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A和C C 淀粉酶在40 ℃时活性相对较高,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产生的还原糖多 E 100 ℃条件下酶失活 (2)剩余的淀粉遇碘变蓝 (3)在20 ℃和100 ℃之间每隔一定温度设置一个实验组,其他实验条件保持一致,以反应液和上述试剂(或答碘液或答斐林试剂)发生颜色反应的程度为指标确定最适温度
    解析:发芽的玉米籽粒提取液中含有淀粉酶,可催化淀粉水解成麦芽糖,麦芽糖与斐林试剂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砖红色沉淀,根据颜色深浅可判断酶活性的高低;在20 ℃、40 ℃和100 ℃三个温度条件下,40 ℃是酶的较适宜温度;若要探究使淀粉酶水解的最适温度,需在20 ℃和100 ℃之间多设置温度梯度重复上述实验操作。
    实验组





    底物





    RNA组分





    蛋白质组分





    低浓度Mg2+





    高浓度Mg2+





    产物





    步骤
    处理
    试管1
    试管2

    苯丙氨酸
    1.0 mL
    1.0 mL

    HCl溶液(6 ml/L)

    0.2 mL

    PAL酶液
    1.0 mL
    1.0 mL

    试管1加0.2 mL H2O。2支试管置于30℃水浴1小时

    HCl溶液(6 ml/L)
    0.2 mL


    试管2加0.2 mL H2O。测定2支试管中的产物量

    相关试卷

    新高考2024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微专题小练习专练97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这是一份新高考2024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微专题小练习专练97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共3页。

    新高考2024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微专题小练习专练86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

    这是一份新高考2024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微专题小练习专练86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神仙传·王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2024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微专题小练习专练75免疫失调:

    这是一份新高考2024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微专题小练习专练75免疫失调,共3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