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Unit 1 How can I get there? Part A教案
展开1. 学生能够理解并使用基本的方位介词(如n,in,t等)描述位置关系。
2. 学生能够用英语表达如何到达某个地点,如:walk,take the bus,ride a bike等。
3. 学生能够用英语进行简单的对话,表达需求和解答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和使用基本的方位介词,能够用英语表达如何到达某个地点。
2. 难点:学生能够在实际情境中灵活运用英语进行对话,表达需求和解答问题。
三、教学准备:
1. 准备教学PPT,包含各种地点的图片,如学校、公园、家等,以及相关的对话示例。
2. 准备教学视频,包含一些实际的交通场景,帮助学生理解不同的交通方式。
3. 准备一些基础词汇和句型的卡片,供课堂使用。
4. 提前与学生家长沟通,确保家长了解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以便更好的配合教学。
四、教学过程:
1. 热身/复习(Warm-up/Revisin)
* 播放一首简单的歌曲,让学生跟唱,活跃课堂气氛。
* 复习一些基本的问路用语,例如:Where is the pst ffice? Hw can I get t the park? 等。
* 让学生进行小组对话,练习问路和指路的表达方式。
2. 介绍新词(Presentatin)
* 介绍新词:hspital, bank, bkstre, cinema, restaurant, park, schl。
* 讲解新词的意思和用法,并让学生进行简单的对话练习。
* 介绍一些表示地点的名词,例如:street, rad, bridge等。
3. 听力训练(Listening practice)
* 播放一段简单的录音,介绍如何问路和指路。
* 让学生根据录音内容进行对话练习,模拟真实的问路场景。
* 教师进行示范,引导学生进行对话,纠正发音和语法错误。
4. 阅读理解(Reading cmprehensin)
* 教师准备一些相关的阅读材料,让学生进行阅读,理解其中的内容。
* 学生可以从中获取有关如何问路和指路的更多信息,同时增强阅读能力。
* 教师根据阅读材料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问题。
5. 小组活动(Grup wrk)
* 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进行问路和指路的对话练习。
* 教师提供一些场景和地点,让学生进行对话练习,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 学生可以互相纠正发音和语法错误,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6. 家庭作业(Hmewrk)
* 让学生回家后继续练习问路和指路的表达方式,与家人和朋友进行对话练习。
* 写一篇短文,介绍自己曾经问路的经历和体验,描述当时的情况和感受。
7. 教学反思(Teaching reflectin)
* 教师课后对本次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总结优点和不足之处。
* 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调整教学计划和方案,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和期望。
教学设计方案(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使用英语描述如何到达某个地方,包括步行、骑车、开车等。
2. 学生能够使用英语询问并回答路线问题,如“Hw can I get there?”
3. 学生能够使用英语表达方向,如“G straight, then turn left/right”。
4. 学生能够根据路线图或实景使用英语进行询问和回答。
二、教学重难点
1. 培养学生用英语描述如何到达某地的表达能力。
2. 提高学生根据地图或实景进行英语询问和回答路线的技能。
3. 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
三、教学准备
1. 准备一些简单的地图或路线图,以便学生练习。
2. 准备一些与路线和方向相关的实物或图片。
3. 准备一些与课程相关的英语歌曲和动画视频,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4. 复习上一节课所学内容,为新课做好铺垫。
四、教学过程:
1. 热身环节:通过播放英文歌曲《Where is my car?》进行热身,帮助学生复习身体部位的词汇,同时活跃课堂气氛,为接下来的教学做好准备。
2. 新课导入: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些地标性建筑和交通工具的图片,引导学生用英语描述如何到达这些地方。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3. 课文学习:教师带领学生阅读课文,强调重点词汇和句型。学生跟读、模仿发音,并尝试自己朗读。教师对学生的发音和语调进行纠正,确保学生能够正确发音。
4. 小组活动: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角色扮演活动。学生分别扮演问路人和指路者,用英语询问和回答路线问题。教师提供一些示例问题,引导学生发散思维,自主创编对话。小组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5. 拓展延伸:教师提出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英语描述不同的到达方式。鼓励学生利用网络、书籍等资源,拓展自己的知识面。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课时的重点内容,帮助学生回顾所学知识。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收获和感受,增强自信心。
7. 作业布置:学生回家后用英语描述如何到达某个地方,并与家长进行交流。通过实践应用,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
课后,教师需要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总结优点和不足,以便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同时,教师还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总体较好,大部分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描述如何到达某个地方,但是仍有部分学生存在理解困难,需要加强辅导。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和教学方法还有待提高,需要不断学习和探索更加适合小学生的教学方法。同时,我也注意到学生在实际运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加强实践训练,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今后,我将继续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小学Unit 1 How can I get there? Part B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a href="/yy/tb_c98908_t8/?tag_id=27" target="_blank">Unit 1 How can I get there? Part B教学设计</a>,共14页。
人教版 (PEP)六年级上册Unit 1 How can I get there? Part A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版 (PEP)六年级上册<a href="/yy/tb_c98907_t8/?tag_id=27" target="_blank">Unit 1 How can I get there? Part A教学设计及反思</a>,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语言能力目标,文化意识目标,思维品质目标,学习能力目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英语人教版 (PEP)六年级上册Unit 1 How can I get there? Part B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英语人教版 (PEP)六年级上册Unit 1 How can I get there? Part B教案设计,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