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微专题小练习专练83两极地区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6008134/0-172180732691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5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微专题小练习专练(98份)
2025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微专题小练习专练83两极地区
展开
这是一份2025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微专题小练习专练83两极地区,共3页。
[2024·河北唐山高三模拟]下图所示河流入海径流量占北冰洋入海径流总量的约60%。近年来,这些河流春季径流量明显增加而夏季径流量有所减少。据此完成1~3题。
1.图示河流( )
A.入海口三角洲发育速度快
B.入海口渔业资源丰富
C.流域南部比北部气候湿润
D.流域内有苔原带分布
答案:D
解析:图示地区河流流经亚寒带针叶林带,植被覆盖率较好,泥沙含量少,入海口三角洲发育速度慢,A错误。入海口纬度高、水温低,河流带来的营养物质较少,不是寒暖流交汇处或上升补偿流处,因此渔业资源少,B错误。流域南部深居内陆,降水少,气候比北部气候干,C错误。流域内北部纬度高,有苔原带分布,D正确。故选D。
2.图示河流的入海径流可促使北冰洋( )
A.海水深度加大 B.海面结冰面积增大
C.海水盐度上升 D.海水垂直运动加快
答案:B
解析:图示河流的入海径流泥沙含量少,且海底地壳比较稳定,不会导致海水深度加大,A错误。入海径流汇入大量淡水,海水盐度减低,易结冰,入海径流可促使北冰洋海面结冰面积增大,B正确,C错误。海水垂直运动往往和离岸风有关,和入海径流关系不大,D错误。故选B。
3.近年来,图示河流春季径流量明显增加而夏季径流量有所减少,原因可能是各河流域( )
A.植被覆盖率季节变化增大
B.积雪(冰)融化提前
C.水土流失程度和面积增大
D.大气降水集中期提前
答案:B
解析:图示地区河流源头以高原山地为主,季节性积雪融水是最主要水源,春季气温回升,积雪融化,河流形成汛期。位于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区,全年降水少。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气温上升,积雪(冰)融化提前,季节性积雪基本在春季融化完,春季径流量明显增加而夏季径流量有所减少,B正确。河流流经亚寒带针叶林带,植被覆盖率较好且季节变化不大,水土流失不严重,A、C错误。位于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区,全年降水少,春季径流量明显增加而夏季径流量有所减少与大气降水集中期提前关系不大,D错误。故选B。
[2024·安徽芜湖四校联考]南极辐合带是一条海洋地理界线,它是向北流动的寒冷海水与向南流动的温暖海水相遇的地方。南极辐合带中,向北流动的寒冷海水下沉至向南流动的较温暖的海水层之下,南界为南极洲的海岸线,北界则是一条变动于50 °S和60 °S之间的假想线。下图是南极辐合带示意图。据此完成4~6题。
4.与南极辐合带成因类似的气压带是( )
A.赤道低压带 B.副热带高压带
C.副极地低压带 D.极地高压带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南极辐合带是向北流动的寒冷海水与向南流动的较温暖的海水相遇而形成的,副极地低压带是从高纬度地区上空向低纬度地区上空运动的冷空气(极地东风)与从低纬度地区上空向高纬度地区上空运动的暖空气(西风)相遇形成的。故选C。
5.南极辐合带的存在( )
A.使南极比北极地区更温暖
B.造就了庞大的海洋生物量
C.使辐合带以北冬季有海冰覆盖
D.使辐合带以南海水含盐量大
答案:B
解析:南极辐合带中向北流动的寒冷海水下沉至向南流动的较温暖的海水层之下,导致暖海水上升,把海底营养物质挟带到海洋表层,造就了庞大的海洋生物量;南极比北极地区更寒冷;南极辐合带以北冬季有海冰覆盖,与南极辐合带无太大关系;南极辐合带以南温度低、蒸发少,海水含盐量小。
6.南极辐合带是西风漂流的一部分,西风漂流的特征是( )
A.被陆地分割成几部分
B.由盛行西南风吹拂而成
C.受温暖西风影响为暖流
D.绕南极洲由西向东环流
答案:D
解析:西风漂流是绕南极洲由西向东环流的,并没有被陆地分割成几部分;西风漂流由盛行西北风吹拂而成;由于受到极地冷海水等影响,西风漂流为寒流。
[2024·广东佛山二模]2024年2月7日,我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秦岭站正式开站,科考人员在这个南极新家度过了龙年春节。下表示意我国五个南极科考站的经纬度信息(各科考站在日常生活中均使用当地的区时)。据此完成7~8题。
7.当龙年春节联欢晚会零点钟声敲响时,已进入农历新年的南极科考站点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答案:A
解析:龙年春节联欢晚会零点钟声敲响时,说明东八区区时为0时,从东八区向东到东十二区进入新年,长城站(58°58′W)西四区,中山站(76°22′E)东五区,昆仑站(76°58′E)东五区,泰山站(76°58′E)东五区,秦岭站(163°42′E)东十一区,只有秦岭站进入农历新年,A正确,B、C、D错误。故选A。
8.为保障供电,秦岭站安装的是双面均能发电的太阳能电池片,主要是考虑当地( )
A.日照时间长 B.地面冰雪多
C.天气变化大 D.太阳辐射强
答案:B
解析:双面均能发电的太阳能电池片主要是因为南极地区地面多冰雪,反射率高,能够更充足的利用太阳能,B正确;日照时间长主要影响电池板的旋转角度(依据太阳方位旋转),A错误;天气变化大与安装双面均能发电的太阳能电池片关系不大,C错误;极地地区太阳高度角小,太阳辐射较弱,D错误。故选B。
科考站点
经纬度
长城站
(62°13′S,58°58′W)
中山站
(69°22′S,76°22′E)
昆仑站
(80°25′S,77°07′E)
泰山站
(73°51′S,76°58′E)
秦岭站
(74°56′S,163°42′E)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微专题小练习专练92中国西北地区,共5页。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微专题小练习专练61地区产业结构变化,共5页。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微专题小练习专练61地区产业结构变化,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