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人教部编版第六单元写作 学习改写评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第六单元写作 学习改写评课ppt课件,共5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第1课时,关于改写,改写的基本要领,第2课时,改写的方法,尝试名篇的改写,古诗改写的秘诀,改写技巧有二“致”,改写古代寓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了解改写的常见形式及基本特点。能够依据文章的基本内容和自己的合理想象进行改写,把握改写的基本方法。明确改写前后文章的风格、角度、顺序一致等基本原则。
改写,就是在忠于原作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改变文体、语体和叙述角度等,进行“再创作”,以服务于特定的需要。 改写有助于培养文体意识,提高写作能力,
还有助于加深对原文的理解,以及对不同文体写法的体会,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 郭沫若曾经将《楚辞》中的《九歌·礼魂》改写成现代诗,算是名人改写的经典一例。
《石壕吏》课本剧 [759年,唐军四处抽丁补充兵力,老百姓不得不四处躲避抓丁,偷偷摸摸地过活,男子们大都白天不敢在家,晚上才悄悄回到家中休
息。这天傍晚,杜甫独自行走在路上,疲惫交加的他想尽快找户人家借宿一宿。于是他加快了脚步。过了一会儿,他的眼前出现了一块石牌,上面刻着“石壕村”三个大字。他走到一户人家门前,敲响了这户人家的门。门开了,他见到的是一位面色沧桑的老婆婆。]
杜甫:老人家,外面天色已晚,在下路经此地,可否借宿一晚?老妇人:(热情)当然可以!如果不嫌弃,那就请进吧!杜甫:多谢老人家!
[老妇人一家盛情款待了杜甫,并跟他讲述了这几年来老百姓过着怎样生不如死的日子。突然,户外传来一阵脚步声,紧接着就是一阵粗暴的敲门声。]
老翁:(紧张)抓丁的来了!(说罢抓起杜甫的手就逃)快走,不然就完了!杜甫:(指着老妇人及其儿媳和孙子)那她们呢?老翁:她们不会有事的!
[老翁和杜甫躲到了离家不远处的柴垛后。而此时,隔壁却遭受着飞来横祸,一对正用着晚餐的父子遭遇了官役捉人。]官役头:(指着男人)你!跟我们走!(两个小差役抓起男人向外拖去)小孩:(扯着男人的衣角,流泪状)爹!
男人:(难舍难分)儿啊!爹要走了,你要好好过啊!小孩:(死死抓住男人的衣角不放)爹!别丢下我!爹!差役:(用脚踹开小孩)呸!去你的! [这几个人又来到老妇人家里,敲开了大门。]
官役:(扫视了一下院子,吼道)男人呢!把人给我交出来!小差役:(随声附和)快!把人交出来!老妇人:(揩泪状)我的三个儿子都到邺城防守去了,一个前不久才寄了家书回来,另外两个都战死了……
官役:(打断老妇人的话)少啰唆!家里还有什么人?老妇人:家里还有一个正在吃奶的孙子,因为孙子在,所以他的母亲没有改嫁。 官役:带出来瞧瞧!老妇人:不行啊!她连件完整的衣服都没有,怎么能出来见人呢?
官役:(不耐烦)你今天必须交个人出来!老妇人:(无奈地叹口气)唉……如果你们真的要人,就把我这老婆子带走吧。我还能帮你们做饭呢。官役:那还不快走![待官役走后,老翁和杜甫回到家中。]
老翁:(懊悔)早知道就应该带着她们一起逃的!唉……现在说什么都没用了!儿媳:(悲痛欲绝)娘啊! [第二天天刚亮,杜甫便收拾好行李,与老翁告别后,又踏上了路途。老翁伫立在门口,望着杜甫越走越远,最后消失在视线中……]
诗歌改写成剧本要注意:
(1)要有着眼点:改写只是改变文章的表达形式,基本上不改变原文的内容;即便可以对原作酌情改动,也要始终体现原作的精神实质。
(2)要思路清晰:改写思路依从改写的具体要求来确定,主旨要完全忠实于原文,有时可以增加新的内容,这就与扩写结合在一起了。
1.改写有形式参照 (1)可以改变文体。对原作的思想内容基本上不作改动,只侧重于改变原作的体裁形式:①将古诗改写成散文;②将现代诗改写成记叙文;③将记叙文改写成说明文;④将小说改写成剧本。
(2)可以改变语体。①将文言文改写成现代白话文;②将书面语改成口语。 (3)改变叙述角度。①将第一人称改为第三人称,或者将第三人称改为第一人称;②将顺叙改为倒叙插叙,或者将倒叙改为顺叙。
2.改写有原则遵循 (1)有章可依。这里的章法是指命题对改写的要求。改写之前应当先明确具体要求,再按具体要求行文,切不可过分地自我发挥。 (2)忠于原作。要把握原文精神,原文的主旨、主要内容和具体写法等是改写构
思的依据。要深入领会原作,真正把握原作的基本内容、思想内涵和情感倾向,在此基础上认真构思,根据改写的目的,确定内容增删和结构安排。比如,把古典名著改成通俗的少儿读物,就要选择恰当内容,简化故事情节,用浅显易懂的语言来讲述。
(3)通晓题旨。要明确中心与标题,如有的文章原本是记事的,改写时要求改成写人的,那么就要相应地改变文章的中心,标题自然也不能用原来的,要按照改写的要求重新确定中心,再按中心重新确定标题。
3.改写有试题演练 (1)将下面的话改写成一个陈述语气的单句。 这柳,这陕北的柳,这迎着漠风的柳,这晕染出一片苍凉的柳,千百年来,是在等谁呢?
这千百年来迎着漠风晕染出一片苍凉的陕北的柳,不知在等待谁。
(2)根据要求改写下面这段话,但不得改变原意。要求:①结构上先分后总;②语体色彩上平白如话,通俗易懂;③语句通顺流畅。
学生的成长要有跃动的节拍和流畅的旋律,教育要合着这种节拍。老师对学生教育,有时,不能等一下:等一下,会错过转瞬即逝的美景;等一下,会浇灭学生满怀的期待。有时,老师对学生教育却又要等一下:等一下,能让学生更专注地欣赏文本;等一下,会让孩子更细心地体味生活。
教师在对学生的教育中,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加以引导,则很容易丧失教育良机,严重挫伤学生的期待;当然,教师教学生时,也要有充分的耐心,以有效地引导学生更深入、更细心地学习知识,体会生活。总之,科学的教育要善于顺应学生成长中的心理认知规律。
(1)熟悉原作品。根据改写要求,故事和人物形象基本符合原作,这就要求同学们首先要理解原作内容,准确把握原作中的人物形象和主要情节、主题思想等。
(2)艺术再加工。尤其要注意人物形象的刻画,原作中着墨较多的生活场景和儿女情态,在改写时不妨借助想象合理发挥,适当补充细节加以充实,让改写的内容充满生活气息。
(3)成自家之言。改写出来的文章一定要是自己的语言,切忌对照原文直译,务必用自己的话语进行叙述和描写,语言尽可能明快、生动。 (4)视情况伸缩。根据需要灵活选用扩写和缩写辅助改写。
蒹葭《诗经》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金秋之季,拂晓之时,芦花泛白,清露为霜,瑟瑟秋风,苇丛起伏,茫茫秋水,清澈澄明。水上烟波万顷,空中雾霭迷蒙,弯曲的河道,水中的小洲,宛然在目。此时,一位痴情的恋者,踯躅水畔,他热烈而急切
地追寻着心上的恋人。那恋人好像在水一方,但一水盈盈河道阻隔。他含情脉脉地痴想着,直到太阳快把晶莹的露水晒干……
(1)要仔细研读原诗,弄懂诗句意思及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2)根据原诗意思确立文章记叙、描写的主题,改写的文章要能体现原诗词的意境、主题;
(3)在读懂原诗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实际,展开合理的想象,可以想象作者写作时所行、所思、所说,越详细越好,在脑海中形成一幅幅画面或一组流动的镜头,让诗句中静止的画面活起来,自己根据画面进行改写,使文章的表达更准确、更生动。
(1)文章风格要一致。不要各种文体、语体混杂。比如,文章主体部分是现代书面语,中间就不要随意夹杂文言或半文半白的句子,也不要随意混入口语甚至方言。
(2)叙述方式要一致。避免人称不统一和叙述上的混乱。比如,改写后的文章是用第三人称写的,就要避免混入第一人称的叙述;如果改变了原文的记叙顺序,就要精心安排叙事结构,还要有适当的过渡。
【一】选取一则古代寓言,用现代汉语改写成一篇小故事。 300字左右。
选材寓言:《穿井得一人》《拔苗助长》《杞人忧天》……
《穿井得一人》:不要道听途说,不能以讹传讹《杞人忧天》:不要为没有必要或毫无根据的事情担忧……
《穿井得一人》:丁家所处的地理环境、国君的心理描写等《杞人忧天》:杞人的身份背景、开导者的表情动作等……
改写《穿井得一人》 春秋时期,宋国地处中原腹地,缺少江河湖泽,而且干旱少雨。农民种植的作物,主要靠井水浇灌。 当时有一户姓丁的农家,种了一些旱地。因为他们家地里没有水井,浇地十分困难。于是,丁家一家人决定打一口水井。当他们成功地打出一口井后,全家人欢天喜地。从此以后,他们家再也不用总是派一个人风餐露宿、为运水浇地而劳苦奔波了。他们逢人便说:“我家里打了一口井,还得了一个人哩!”
交代“穿井得一人”故事发生的背景,为下文写丁家穿井一事做铺垫。
记叙穿井过程,引出“穿井得一人”的说法。
没多久,村里便有人说:“丁家在打井的时候从地底下挖出了一个人!”之后,大家你传我,我传你,这件事竟然传到了宋国国君的耳朵里。宋国国君想:“从地底下能挖出活人?世上怎么会有如此荒谬的事?百姓竟然也都信以为真。这件事非调查个水落石出不可!”为了查明事实真相,宋国国君特地派人去丁家查问。丁家人回答说:“我家打的那口井给浇地带来了很大方便。过去总要派一个人常年在外运水浇地,现在可以不用了,因此家里多了一个空闲的人手,但这个人并不是从井里挖出来的。”
交代“穿井得一人”说法的误传及澄清误会的过程。
原文: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名师总评】本文将古代寓言故事《穿井得一人》做了精彩的改写,整体上忠实原文及寓意,且故事情节完整,又大胆运用了联想。作者先补写丁家所处的地理环境,交代了穿井的必要性;又增加宋君听到传言后的心理描写,增强了故事的生动性。
【二】从学过的小说中选择一篇,改变原来的叙事视角,换成另一个人物的口吻来讲述这个故事。不少于600字。
改写小说《智取生辰纲》《刘姥姥进大观园》……
改写《智取生辰纲》 且说此时正是晴明的五月天,我们一群人收到风声:杨志受梁中书的派遣,将于近日押送生辰纲前往东京,赶在六月十五蔡太师生辰前送到,为他祝寿。得知这一消息,我们便起念夺下那生辰纲。却是如何去夺?我想得一计谋:下蒙汗药。我与晁盖等人精心谋划,考虑再三,最后决定与刘唐等人扮作枣贩子在杨志一行的必经之地——黄泥冈等候,再与白胜演一出好戏,将那一行人制服。
开篇暗示叙述人物视角:吴用。
发挥想象,交代如何布局,但未详细叙述,设下悬念。
六月初四那天中午,杨志一行赶至黄泥冈,那十几个军汉累得在松阴树下睡倒,任凭杨志打骂也不起,那老都管也与他起了争执。我们派人在松林里躲藏着观察他们,不料却被杨志瞥见,闪进来,问:“你等是甚么人?”我等回道:“你是甚么人?”又问答几番,杨志方回。我正疑着莫不是他看出了什么,却见杨志也坐树下歇息了。我们料到天热难当,众军汉定是口干舌燥,便叫白胜稍候便上。 没半碗饭时,白胜扮作酒贩唱上冈子来,在松林里头歇下担桶,坐地乘凉。众军汉看见,果然问道:“你桶里是甚么东西?”白胜依计应道:“是白酒。”
语言虽简练,但情节波澜起伏,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众军汉欲买酒,却被杨志阻拦。这时,我们依计上前买酒,并在杨志一行人面前将一桶酒吃尽。刘唐从另一桶里兜了一瓢,故意拿上便吃。白胜欲赶上夺回,追入松林。我趁机去松林里取药抖在瓢中,便去桶中舀酒。回来的白胜劈手夺过椰瓢,顺势将酒和药倾在了桶里。眼见剩下的一桶酒已被吃过,杨志才同意众军汉买酒,自己也吃了半瓢。 我们几人等在一旁,心下暗喜,指着这十五个人说:“倒也,倒也!”只见这十五个人,个个面面厮觑,都软倒了。接着,我们一行人从林中推出那运枣的七辆江州车儿,将枣子丢在一旁,将十一担金珠宝
言简意赅,将情节概括得明白流畅。
贝都装在车上,叫声:“聒噪!”就往那黄泥冈下推去了。估计杨志心里叫苦,但软了身体,挣扎不得,说不得,只得眼睁睁看着我们押着这生辰纲远去,却不知我们都是何人。
最后用简练的语言交代故事结局。
【名师总评】作者在改写时,略去了原文中杨志与众人之间矛盾逐渐激化的情节,而抓住了主要人物和主要情节来写;开篇即暗示叙事视角变成了吴用,在细节处理方面人称保持了一致;同时,线索清晰,结构完整,语言简明流畅,突出了人物形象特点。
【三】本单元的课文,情节富于戏剧色彩,人物形象也很鲜明。从中选择一篇改写成课本剧。
《智取生辰纲》《范进中举》《三顾茅庐》《刘姥姥进大观园》
心理描写改为自白或旁白,环境描写、人物的动作神态改为舞台说明,添加服装、道具、背景、上下场的说明。
《智取生辰纲》:出场人物:杨志一行、吴用一行。时间:六月初四正午。地点:黄泥冈松树林。《范进中举》:出场人物:范进、范母、范妻、胡屠户、乡邻等。时间:放榜日。地点:集市上。《三顾茅庐》:出场人物:刘备、诸葛亮、关羽、张飞、童子。时间:东汉末年的一天。地点:刘备家、诸葛亮家。《刘姥姥进大观园》:出场人物:刘姥姥、贾母一行。时间:早饭时。地点:潇湘馆、紫菱洲、晓翠堂。
《三顾茅庐》课本剧时间:东汉末年的一天。地点:刘备家、诸葛亮家。人物:刘备、诸葛亮、关羽、张飞、童子。(旁白: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四起,刘备也聚义起兵,但屡战屡败。经人推荐,刘备决定请诸葛亮做军师。可是,刘备两次去拜访诸葛亮,都没见着,他准备第三次去拜访……)张 飞:(不耐烦地)大哥,诸葛亮不过是一个小小 的草民,何必哥哥亲自去,我只要用一根麻 绳就把他捆来了。
时间、地点、人物都交代得十分清楚。
通过旁白,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和起因,引出下面剧情。
刘 备:(有一点生气)胡说!诸葛先生乃旷世奇才, 怎么能随便派人去抓?你如此无礼,今天不 必跟我去了。 关 羽:大哥莫要生气,三弟只是担心你太过劳累罢了。刘 备:三弟,你若要去,就得答应我不再无礼。张 飞:听大哥的。 (三人骑马前往隆中,离庄还有半里路时,刘 备便下马步行。三人来到庄前,轻轻叩门,童 子出来开门)刘备:请问诸葛先生在家吗?
刘备与张飞的对话,既符合人物性格特点,又凸显刘备的礼贤下士。
童 子:我家先生正在草堂午睡,您稍等,我这就去通报。刘 备:(压低声音,摇手)不用了,等先生醒了再通报 吧。(回头对关羽、张飞)你俩在门口等候,我 先进去。 (关羽、张飞下。刘备轻轻走进去,恭敬地站在 草堂的台阶下等候。等了半晌工夫,诸葛亮翻了 一个身,又朝里睡着了。又等了一个时辰,诸葛 亮才悠然醒来)诸葛亮: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 外日迟迟。(伸个懒腰,翻了个身。问童子) 有俗客来了吗?
对不合适舞台表演的情节用舞台说明来处理,很巧妙。
童 子:刘皇叔来此等候多时了。诸葛亮:(责备童子)有贵客来,怎么不早叫醒我?容 我先更衣。 (诸葛亮转入后堂整理衣冠,半晌方出)刘 备:(对着诸葛亮下拜)在下刘备,诸葛先生,我 已仰慕您多时了。前两次来访,都不得一见。 今能一见,真是快慰平生。诸葛亮:将军请起,我乃山野之人,疏懒性成,蒙将军 三顾茅庐,真是惭愧。不知将军找我有何事?刘 备:我想请先生出山助我完成大业。诸葛亮:我仅是一介乡野村夫,恐怕会误了您的大事。
体现了诸葛亮谦逊的态度。
刘 备:不,先生可是世上有德高人,徐庶、司马先生 多次提及先生,说我若能得先生相助,一定能 完成大业,为苍生谋福。请先生不吝赐教。诸葛亮:(拿出一张地图)好吧,咱们来看看。曹操挟 天子以令诸侯,在北面占了天时;孙权拥有江 东之险,在南部占了地利;而皇叔信义著于四 海,天下英雄贤才欲投奔于你已久。将军可以 先取荆州为家,再取益州建基业,以荆、益之 地,内修政治,外结孙权,这样天下就会形成 三足鼎立之势,将军图霸中原之业可兴矣!
对隆中对策部分内容做了精简,重点更突出。
刘 备:(犹疑地)但荆州是刘表的,益州是刘璋的。 他们和我一样都是汉室宗亲,我怎么忍心夺他 们的地盘呢?诸葛亮:我观察了天象,刘表将不久于人世,而刘璋 软弱无能,不是一个明君,两地以后必将归 于将军。刘 备:先生的话,使我茅塞顿开,如同拨开云雾见青 天。希望先生能出山帮我。(俯身再拜)诸葛亮:(回拜)承将军看重,我愿效犬马之劳。刘 备:(大喜)现在好了,我有了诸葛先生相助,真是 如虎添翼、如鱼得水呀!从今天开始,诸葛先生 就是我的军师。
精简后面情节,条理清晰,结构完整。
【名师总评】改写后的课本剧以人物对话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场景设置符合课本剧的特点,人物形象鲜明,故事情节集中。作者在人物的对话中,将刘备、诸葛亮、张飞的性格特征展现得淋漓尽致。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写作 学习改写课堂教学ppt课件,共3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写作实践一,写作实践二,例文展示,写作实践三,改写范例范进中举,改写的常见形式,改写的基本要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写作 学习改写课文课件ppt,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写作学习改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写作 学习改写集体备课ppt课件,共1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言简意赅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