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第四章陆地水与洋流第一节陆地水体间的相互关系练习含答案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6001486/0-172161838326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第四章陆地水与洋流第一节陆地水体间的相互关系练习含答案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6001486/0-17216183833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第四章陆地水与洋流第一节陆地水体间的相互关系练习含答案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6001486/0-1721618383354/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全套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课时课件+练习含答案
地理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四章 陆地水与洋流第一节 陆地水体间的相互关系综合训练题
展开
这是一份地理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四章 陆地水与洋流第一节 陆地水体间的相互关系综合训练题,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该湖泊最可能位于,“一日一汛”反映了当地,该河的主要补给来源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 相互联系的陆地水体
(2022安徽名校联考)地下水的水位和水量变化主要取决于补给来源和补给量。在高纬度或高海拔地区,地下冻土层会明显影响地下水的补给过程和补给量。下图为小兴安岭北麓清溪站冻土区水文特征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关于该区域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说法正确的是( )
A.春季融雪补给
B.夏秋降雨补给
C.冬季降雪补给
D.高山冰川融水补给
2.图中冻土层对潜水补给的影响表现为( )
A.封冻期,潜水位上升幅度较大
B.封冻期,下渗量最大
C.融冻期,土壤含水量减少
D.融冻期,潜水补给时间滞后
(2024山东师大附中期中)呼伦湖位于呼伦贝尔草原的中部,其湖水补充来源除湖面直接接受大气降水外,主要依靠地下水和地表径流的补给。呼伦湖湖底为火山岩构造,有30多处泉眼,提供地下水补给。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3.地下水成为呼伦湖重要的补给水源,其必备条件有( )
①岩体多气孔 ②火山岩埋藏浅
③断裂带发育 ④向斜构造发育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推测由地下水形成的流入呼伦湖的支流( )
A.水温较低 B.含沙量大
C.汛期较长 D.终年不冻
(2024河北石家庄期中)我国某湖泊与河流相通,下图为相通处附近两水文站水量季节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5.该湖泊与河流的位置关系最有可能是( )
A.湖泊位于河流源头
B.河流最终注入湖泊
C.湖泊位于河流中下游
D.无法判断
6.河湖相通处河湖之间水流速度最快的时间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7.该湖泊最可能位于( )
A.江淮地区 B.华北平原
C.渭河平原 D.松嫩平原
题组二 河流的补给类型
(2024河北唐山期中)每年4—6月,我国新疆阿勒泰地区的河流常常发生洪灾,其特征为“一日一汛”,即白天河流径流量很大,夜晚则洪峰消退。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8.每年4—6月,阿勒泰地区洪水的直接补给水源主要是( )
A.大气降水 B.冰川融水
C.季节性积雪融水 D.湖泊水
9.“一日一汛”反映了当地( )
A.冰雪融化迅速
B.昼夜温差大
C.降水变率很大
D.自然灾害频繁
(2024河南名校期中调研)下图为世界某著名河流流域内气温和降水量统计图,下表为该河流流量季节分配统计表。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0.该河的主要补给来源为( )
A.雨水 B.冰雪融水
C.湖泊水 D.地下水
11.该河流( )
A.径流量季节变化小
B.下游水量比上游大
C.枯水期含沙量较小
D.径流量与降水量同步增减
(2023河北迁西期中改编)下图为我国某河流补给状况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12.该河流最可能位于( )
A.海南岛 B.三江平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华北平原
13.与b补给类型补给水量关系最紧密的是( )
A.春季降水 B.春季气温
C.冬季降水 D.冬季气温
(2024江苏南通如皋期中)近年来,青藏高原气候呈暖湿化趋势。在暖湿化的背景下,青藏高原北部湖泊年平均水温下降,南部湖泊年平均水温上升。研究表明,青藏高原南部受印度季风控制,北部受干燥的高原西风控制。完成下面两题。
14.在暖湿化的背景下,青藏高原北部湖泊年平均水温下降,南部湖泊年平均水温上升,主要是因为( )
①北部湖泊多冻土消融补给
②北部湖泊多降水补给
③南部湖泊冰封期较短
④南部湖泊位于低纬度地区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5.若不考虑冰湖溃决等短期事件,近年来青藏高原北部湖泊( )
A.数量减少 B.面积扩张
C.补给减少 D.水深下降
能力提升练
题组一 陆地水体的相互补给
(2022湖北荆门期中)长江与鄱阳湖的相互作用(图中a、b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长江对鄱阳湖的作用(简称长江作用),包括顶托和倒灌作用等;另一方面是鄱阳湖对长江的作用(简称鄱阳湖作用),即鄱阳湖水流入长江。下图为某时段长江作用与鄱阳湖作用的频次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1.该时段鄱阳湖作用频次较高的月份是( )
A.3月 B.5月
C.7月 D.9月
2.若洞庭湖面积比现在扩大一倍,受此影响7月鄱阳湖与长江的相互作用中( )
A.a、b两作用都减弱
B.a作用增强,b作用减弱
C.a、b两作用都增强
D.a作用减弱,b作用增强
(2024河北衡水质检)近些年来,人们在黄河下游河岸滩地上打井开采地下水,取代了直接从河流取水的取水方式。下图示意黄河下游某河段傍河开采地下水的范围。完成下面两题。
3.该河段傍河开采地下水的独特优势条件是( )
A.河床地势较高 B.河流径流量大
C.河流流速较快 D.河水结冰期长
4.与直接从河流取水相比,傍河开采地下水主要是为了( )
①提高取水水质 ②增大取水规模
③降低取水成本 ④减轻生态干扰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题组二 河流的补给类型
(2024河南省实验中学期中,)河流流域面积指河流流经的整个地理区域的面积,即流域周围分水线与出流断面所包围的面积。下图为某地一河流流域示意图和该河流甲、乙两点多年平均流量变化示意图。该河流流域面积约400平方千米。完成下面两题。
5.该河流流域面积较小,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年降水量 B.地形地势
C.汛期水位 D.人类活动
6.该河甲、乙两点所在河段的主要补给类型分别是( )
A.冰川融水、雨水
B.湖泊水、雨水
C.雨水、季节性积雪融水
D.雨水、地下水
(2024浙江绍兴期中,)锡尔河位于中亚地区,其水源主要来源于雨水、融雪和冰川融化,上游集水区的高度介于2 000~5 400米,下图为该河流三种水量供应来源的每月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7.该流域的雨水、融雪和冰川融化的水量依次对应的图例是( )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乙、甲、丙 D.丙、乙、甲
8.随着全球变暖,近些年补给水量会明显增加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不一定
题组三 河流的特征
9.(2024河北邢台期中)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高韦里河是印度南部第四大河流,发源于西高止山脉东坡,向东南流经高原后从东高止山脉下降至广阔的三角洲平原,最终注入孟加拉湾。高韦里河上游和中游多峡谷、瀑布,下游河流分成许多岔流。下图示意高韦里河地理位置。
(1)概括高韦里河的主要水文特征。(8分)
(2)比较恒河与高韦里河的径流量差异,并从自然角度说明理由。(8分)
(3)说明高韦里河下游岔流的形成原因。(4分)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基础过关练
1.B 读图可知,春季融雪补给因冻土层的阻挡难以下渗补给地下水,A错;8—10月该地处于雨季和无冻期,雨水可以补给地下水,且此时段潜水位明显上升,故夏秋降雨补给是该区域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B对;小兴安岭冬季气候寒冷,积雪不易融化,不会补给地下水,C错;小兴安岭海拔较低,没有高山冰川,D错。
2.D 封冻期,受冻土层阻挡,地表水难以下渗,地下水得不到地表水的补给,潜水位下降,A、B错。融冻期,表层冻土融化时,地表水开始渗入表层土壤,土壤含水量会增加,C错。融冻期,潜水位较低,需待冻土不断融化,水分进一步下渗,潜水才能得到大量补给,即潜水补给时间滞后,D对。
3.A 地下水补给需要岩体透水性强,岩体多气孔符合要求,①正确;地下水可以通过断裂带运移,与火山岩埋藏深度关系不大,②错误、③正确;向斜构造为沉积岩形成的构造,呼伦湖湖底为火山岩,④错误。故选A。
4.D 表解如下:
拓展延伸 地下水的特点
(1)地下水补给水量较稳定;(2)地下水水温较稳定,夏季较河水凉,冬季较河水暖;(3)地下水含沙量小。
5.C 该湖泊与河流相通,且两水体水位高低对比存在时间转换,大部分时段河流水位高于湖泊水位,河水会补给湖水,9—12月以及2月,湖泊水位高于河流水位,湖水补给河水;河水和湖水存在互补关系,湖泊最可能位于河流中下游地区。
拓展延伸 不同的河湖补给关系
6.C 河流与湖泊之间的水位差越大,水流速度越快。选项四个时间点中,③处河流和湖泊之间的水位差最大,水流速度最快。
7.A 该区域河湖6—8(或9)月水位高,处于汛期,但其中7月水位相对偏低,符合江淮地区的情况。夏季,江淮地区为雨季,河湖水位升高,但是7月前后会出现伏旱天气,导致河湖水位相对较低。
8.C 新疆阿勒泰地区4—6月,河流主要受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4—6月当地昼夜温差大,晚上气温依然较低甚至在0℃以下;白天气温高,融雪多,出现洪峰,晚上气温低,积雪不再融化,洪峰消退。
9.B 结合上题分析可知,“一日一汛”反映了当地昼夜温差大的特征。
10.B 读图可知,该地区全年总降水量较小,只有夏季降水量稍大,故雨水补给占比应较少;4—6月径流量占比明显大于1—3月,说明此时段有了新的补给来源,但该流域4—6月降水量少,应是气温回升,冰雪融化补给河流;材料显示该河流径流量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地下水和湖泊水补给不会出现明显的季节变化。
11.C 根据该河流流量季节分配统计表可知,该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大,A错误;根据上题分析可知,该河流主要依靠冰雪融水补给,应位于干旱地区,故该河流从上游到下游水量会逐渐减少,B错误;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冬季为枯水期,枯水期河流径流量较小,搬运作用弱,河流含沙量较小,C正确;根据图表可知,4—6月降水量较小,但是河流径流量较大,故径流量与降水量并非同步增减,D错误。
12.B 图中c补给类型补给量全年稳定,应为地下水补给;b补给类型出现在春季,应为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a补给类型出现在夏季,应为雨水补给。我国东北地区的河流春季有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夏季有雨水补给,符合图示情况,四个选项中只有三江平原位于我国东北地区,B正确。
13.C 由上题分析可知,b补给类型为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其水量多少取决于冬季降水。
14.A 北部湖泊受干燥的高原西风控制,降水少,主要靠冻土消融补给,随着高原气候暖湿化的发展,冻土消融补给水量增多,冻土融水水温低,故湖泊水温也随之降低;南部湖泊所处纬度较低,冰封期较短,随着气候暖湿化的发展,其冰封期进一步缩短,湖水得到的太阳辐射量增加,故南部湖泊年平均水温会升高;青藏高原的绝大多数湖泊位于30°N以北,属于中纬度地区。故选A。
15.B 结合上题分析可知,随着高原气候暖湿化的发展,高原北部湖泊的水量补给会增加,因而湖泊数量会增加,面积会扩张,水深会增大。
能力提升练
1.B 读图可知,鄱阳湖位于长江南侧,因我国雨带自南向北移动,故鄱阳湖先于长江进入雨季,此时鄱阳湖水会补给长江水,即鄱阳湖作用先出现,故b作用为鄱阳湖作用,a作用为长江作用。读图可知,四选项中5月鄱阳湖作用频次较高,B对。
2.D 若洞庭湖面积比现在扩大一倍,其对长江的调节作用会明显增强。7月为长江汛期,此时洞庭湖河段长江水位会有所下降,则长江对鄱阳湖的顶托和倒灌作用会减弱,即长江作用减弱,而鄱阳湖水相对更容易流入长江,即鄱阳湖作用增强。D正确。
3.A 该河段黄河为“地上河”,河床地势高,河水始终补给地下水,地下水资源丰富;黄河下游段径流量比中上游小;黄河下游地势平坦,河流流速较慢;河水结冰期长短对地下水影响小,且该河段结冰期也不长。
4.B 黄河下游河流含沙量大且水质一般,傍河开采地下水,通过沉积层的过滤与净化,水质更好,①正确;傍河采地下水比直接从河流取水规模偏小,成本偏高,②③错误;直接从河流取水会使河道的水量减少,河流水文特征和生态发生变化,从而影响河流生态环境,傍河开采地下水可以减轻生态干扰,④正确。
5.B 流域面积是流域周围分水线与出流断面所包围的面积,分水线多为山地山脊线,故流域面积大小受山脉位置影响,即地形地势会影响流域面积。
6.A 读图可知,该河流域位于(44°N,10°E)附近,位于地中海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冬季(12月至次年2月前后)为雨季。该河流有明显的汛期,可排除地下水补给、湖泊水补给。
7.A 锡尔河发源于天山山脉,源头处应以高山冰川融水为主,冰川融水多在夏季出现,持续时间较短,且气温高时融水量大,对应图中丙;锡尔河流域多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且雨水补给只能出现在气温高于0℃时,图中甲符合雨水补给的特征;结合材料知,锡尔河上游集水区高度介于2 000~5 400米,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夏季气温高,该高度范围内大部分地区不存在终年冰川,冬季气温低,该区域多积雪,所以积雪融化量大,且随着海拔升高依次融化,积雪融水持续时间长,对应图中乙。
8.C 影响冰川融水量的因素是气温,结合上题分析可知,丙为冰川融水,随着全球变暖,近些年冰川融水会明显增加。影响雨水和融雪量的因素都是大气降水量,它们与全球变暖关系不大。
拓展延伸 全球变暖对冰川融水的影响
9.答案 (1)以雨水补给为主,径流量季节变化较大;含沙量较大;上游流速较快,下游流速较慢;无结冰期。
(2)径流量差异:高韦里河径流量小于恒河。理由:高韦里河流域面积较恒河小,汇水面积较小;东、西高止山脉及德干高原海拔相对较低,对水汽的抬升和拦截作用有限,降水量较少,对河流的补给量较少;高韦里河纬度较低,蒸发量较恒河大。
(3)下游地形较为平坦,河流流速减缓,洪水期河流水位较高,挟带大量泥沙沉积于下游,淤高河床;枯水期河流水位下降,河流受河床淤积泥沙阻挡,分成多条岔流。
解析 (1)水文特征可主要从径流量、水位变化、含沙量、结冰期、流速等方面分析。
(2)影响径流量的因素主要有蒸发量、降水量和流域面积等。读图可知,高韦里河流域面积小于恒河,所处纬度低于恒河,蒸发量大于恒河;高韦里河周边山脉海拔相对较低,对水汽抬升作用有限,降水量少于恒河。综上可得,高韦里河径流量小于恒河。
(3)
拓展延伸 影响地表径流的因素
时间
1—3月
4—6月
7—9月
10—12月
流量占全年比例
7%
31%
54%
8%
推理过程
结论
地下水埋藏于地下,受外界气温影响较小
地下水水温较高,出露后形成的支流会终年不冻
A错误
湖底为火山岩,可能有地热
D正确
火山岩气孔中的地下水,含沙量少
地下水含沙量小,出露后对地表冲刷弱,支流含沙量小
B错误
地表植被以草原为主,且地势平坦
地下水补给较稳定
雨季支流水量明显上升,为汛期,降水集中,河流汛期较短
C错误
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主要分布在夏季
位置
补给方向
典例
源头
湖泊补给河流
长白山天池为松花江源头
中下游
互补
长江中下游的湖泊
终点
河流补给湖泊
乌拉尔河注入里海
地点
处于河段位置
补给类型推理过程
甲点
河流源头
①若为雨水补给,冬季应为汛期,读图可知实际该处冬季流量小,且出现断流,夏季为汛期,故该推导思路可排除。
②甲点位于河流源头,若源头海拔足够高,可能有冰川融水,与实际流量图相符,此思路正确
乙点
河流终点
若为雨水补给,冬季应为汛期,读图可知实际该处冬季流量大,为汛期,夏季水量明显减少,与假设相符
短期来看
冰川融化量增多,冰川融水增多,补给河湖水量增大
长期来看
冰川数量减少,冰川融水减少,补给河湖水量减少
区域分析
水文特征
地处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季节变化大
径流量季节变化较大,汛期在夏季
河流发源于西高止山脉东坡,向东南流经高原后从东高止山脉下降至广阔的三角洲平原,冲刷作用明显
河流含沙量大
上游地势较为陡峭,下游地势较为平坦
上游流速快,下游流速慢
河流所处纬度较低
无结冰期
影响因素
对地表径流的影响
年降水量
决定地表径流大小最主要的因素
流域面积(支流多少)
同地表径流量呈正相关
植被
涵养水源,起到“削峰补枯”的作用
地质条件(土壤条件)
河流流经喀斯特地貌区、沙质土壤时,河水易渗漏,减少了地表径流的流量
蒸发
减少地表径流,尤其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影响较大
人类活动
沿岸取水会导致河流下游径流量减少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第一节 陆地水体间的相互关系巩固练习,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木扎提河流域的融雪主要发生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苏木吉林湖的主要补给水源来自,苏木吉林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四章 陆地水与洋流第一节 陆地水体间的相互关系复习练习题,共9页。
这是一份地理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陆地水体间的相互关系课堂检测,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