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2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第三课时走进科学探究课件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2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第三课时走进科学探究课件第1页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2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第三课时走进科学探究课件第2页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2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第三课时走进科学探究课件第3页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2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第三课时走进科学探究课件第4页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2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第三课时走进科学探究课件第5页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2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第三课时走进科学探究课件第6页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2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第三课时走进科学探究课件第7页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2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第三课时走进科学探究课件第8页
    还剩1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2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第三课时走进科学探究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2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第三课时走进科学探究课件,共21页。
    第3课时 走进科学探究知识点5 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基础过关全练1.(新独家原创)每年的9月16日为“国际臭氧层保护日”,臭 氧层遭到破坏是当前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之一。某同学 查阅资料后提出“臭氧层遭到破坏可能与人类过多地使用 氟氯烃类物质有关”,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提出问题    B.猜想与假设C.进行实验    D.交流评价B解析 “臭氧层遭到破坏可能与人类过多地使用氟氯烃类 物质有关”属于科学探究中的猜想与假设。2.(2024江苏常州钟楼期中)家中的天然气燃烧时释放的热量 是做饭所用的能量来源之一,小明同学发现铁锅底部有一层 黑色的物质,他想知道黑色物质的成分是什么。通过查阅资 料,猜测可能是炭黑,于是,小明用小刀刮下少量黑色粉末,进 行点燃。以上过程没有涉及的科学探究环节是 (     )A.提出问题    B.猜想与假设C.收集证据    D.反思与评价D解析 “黑色物质的成分是什么”属于提出问题环节;“通 过查阅资料,猜测可能是炭黑”属于猜想与假设环节;“用小 刀刮下少量黑色粉末,进行点燃”属于收集证据环节。3.(学科素养·科学态度与责任)著名科学家波义耳在一次实 验中,不小心将浓盐酸溅到紫罗兰花瓣上,过一会儿,他惊奇 地发现,紫色的花瓣变红了。波义耳对这一意外的发现,作出 了各种假设,经过多次实验验证,探究普遍规律,终于获得了 成功。从波义耳获得成功的过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答案 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追求真知,永不疲倦是 进行科学探究应有的品质。(合理即可)解析 可以从观察、实验、假设、科学态度、顽强意志等 方面回答。知识点6 观察与描述蜡烛及其燃烧4.(2024广西河池罗城期末)小明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 究,得出如下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     )A.蜡烛燃烧仅生成二氧化碳B.蜡烛火焰的外焰温度最高C.燃烧时火焰分成三层D.燃烧时既发生物理变化又发生化学变化A解析 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蜡烛燃烧时火焰的外焰 温度最高;蜡烛燃烧时火焰分成外焰、内焰、焰心三层;蜡烛 燃烧时蜡烛受热熔化,发生物理变化,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和水,发生化学变化。5.(创新装置)(2024北京海淀期中)实验小组用小刀切取一段 蜡烛,用如图装置探究蜡烛燃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能用小刀切取蜡烛,说明蜡 烛硬度较小B.注射器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产生二氧化碳C.玻璃导管口处的白烟能被点燃,说明此白烟具有可燃性D.蜡烛的熔化和燃烧都是化学变化D解析 蜡烛熔化发生的是物理变化。6.(教材变式)某同学对蜡烛的燃烧进行了以下探究。 图1 图2 图3(1)进行图1所示操作,约1 s后取出,会观察到木条处于外焰的 部分变黑,由此可知外焰的温度最       。高(2)如图2所示,烧杯内壁会有       出现,说明蜡烛燃烧生 成了       。将用澄清石灰水润湿内壁的烧杯罩在蜡烛 火焰的上方,观察到            ,说明蜡烛燃烧还生成了二氧化碳。(3)蜡烛刚熄灭时会产生一缕白烟,用火柴可以将其点燃,说 明其具有可燃性,据此猜想白烟是                                    。水雾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石蜡蒸气冷却形成的固体小颗粒能力提升全练7.(2023福建中考,6,★☆☆)国家规定教室内空气中二氧化碳 的最高允许浓度为0.15%。下列是某学习小组对教室内二氧 化碳浓度的检测和相应结果处理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    )A.从教室不同位置多点采集空气样品B.将盛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置于教室一段时间进行测定C.测得二氧化碳浓度为0.28%,说明二氧化碳浓度超标D.为避免二氧化碳浓度超标,教室应多通风换气B解析 从教室不同位置多点采集空气样品可避免偶然性;将 盛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置于教室一段时间无法测定教室内 二氧化碳的浓度;国家规定教室内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最高允 许浓度为0.15%,测得二氧化碳浓度为0.28%,说明二氧化碳 浓度超标;为避免二氧化碳浓度超标,教室应多通风换气。8.(学科素养·科学探究与实践)(2023湖南永州中考改编,34,★ ★☆)小红同学借助U形管对蜡烛燃烧产物进行创新实验探 究,实验装置图(夹持装置略去)如图。 实验操作步骤是:①准备一个干燥的U形管备用;②点燃固定在桌面的蜡烛,将U形管的一端罩在蜡烛火焰的 中上部,观察U形管内壁的实验现象;③蜡烛燃烧10秒后,将U形管快速倒过来,立即向U形管中注 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实验现象。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②中,可以观察到U形管内壁的实验现象是           。出现水雾(2)步骤③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对应得到的结论是                    。(3)小红同学用U形管代替小烧杯做实验,你认为这样做的优 点有       (填选项)。A.便于实验操作B.实验现象明显C.产物浓度较低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AB解析    (1)蜡烛燃烧有水生成,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小水滴, 因此步骤②中,可以观察到U形管内壁的实验现象是出现水 雾。(2)步骤③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生成 二氧化碳。(3)用U形管代替小烧杯做实验,具有便于实验操 作、实验现象明显的优点。素养探究全练9.(学科素养·科学探究与实践)《蜡烛的化学史》是英国科 学家法拉第的传世科普经典。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沿着 大师的足迹,对蜡烛的燃烧过程进行了探究。【查阅资料】硫酸铜是一种白色粉末,具有吸水性,吸水后变 为蓝色。【进行实验】           (1)如图A,点燃蜡烛,取一片铁纱窗罩在火焰中心,观察到外 焰处的铁纱窗出现红热的环,内焰及焰心处的铁纱窗无明显 变化,该实验结论为                  。(2)如图B,取一支导管,将其中一端伸入焰心,另一端导管口有 白烟出现时,将燃着的火柴放在导管口,观察到的现象为                  ,证明焰心中的可燃物质是“气态”的石蜡。蜡烛火焰的外焰部分温度最高白烟燃烧(3)如图C,用一个大烧杯罩住一支点燃的小蜡烛,并在烧杯内 靠近顶部的位置放置适量的硫酸铜粉末和澄清石灰水,一段时间后,蜡烛熄灭,观察到                 ,说明石蜡燃烧的产物中含有水;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的产物中含有       。硫酸铜粉末由白色变为蓝色二氧化碳解析    (3)蜡烛燃烧生成了水,硫酸铜是一种白色粉末,具有 吸水性,吸水后变为蓝色,则观察到的现象为硫酸铜粉末由白 色变为蓝色;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 的产物中含有二氧化碳。

    英语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