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高教版(2023)中国历史第二单元 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学 科
中国历史
授课类型
新授课
课 题
第二单元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教 学
目 标
认知目标:知道秦的统一,认识秦始皇建立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确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意义知道汉朝巩固统一的措施和经济繁荣的主要表现。
能力目标:了解秦末农民起义的原因及历史作用;认识丝绸之路开通的意义;了解秦汉时期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和科技文化成就。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了解这一时期历史的基础上,学生能了解秦朝大一统的意义,激发学生对伟大祖国历史文化的认同。
学情分析
学习态度:总体来说,学习态度积极上进,渴望能够获取深层的知识,部分学生学习知
识基础不牢固,有厌学的情绪。
已掌握的知识: 初中七年级已经学过该知识,但由于长时间不复习很多知识点印象不深。
教学重点
知道秦始皇创立的中央集权制度
教学难点
如何理解秦朝大一统格局的建立
教具准备
PPT、视频影像、微课
教学方法
讲授法、图示法
教 学 过 程
(教学进程、教学时间分配、教师学生活动、教学工具资源利用、教学评价方式等)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活动意图
一、课堂导入(10分钟)
1.考勤,复习上次课内容,讲解课后作业
2.导入:李白《古风》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提问: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学生思考并回答
引起学生兴趣,以提问地方式启发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与讨论。
二、课堂展开活动一(8分钟):
第3课 秦朝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一、秦的统一”
(一)秦灭六国的历史条件
1.春秋战国时期,列国争霸兼并,各国彼此接触,人员交往和文化交融的步伐加快,出现了“四海之内若一家”的观念。(社会基础)
2.饱受战乱之苦的百姓希望“天下定于一”。
3.秦孝公支持商鞅变法,使得国势强盛。(坚实基础)
4.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
(二)秦王嬴政灭六国的策略
1.“连横”(分化离间)
2.“远交近攻”
前后用了十年时间,相继攻克韩、赵、魏、楚、燕、齐
(三)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分裂的政治局面,初步建立了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提问:思考:秦灭六国的历史条件有哪些?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引起学生兴趣,以提问地方式启发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与讨论。
出示秦灭六国路线图,提问:
秦王嬴政是如何灭六国的?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秦灭六国统一全国有什么意义?
三、课堂展开活动二(12分钟):
第3课秦朝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二、 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与巩固
在政治方面,嬴政首创皇帝制度,在中央设三公九卿,地方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
郡县长官均由皇帝任免,随时调动。郡县制的推行有利于中央集权巩固和统一。
经济方面,秦始皇推行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等措施。
在文化方面,秦始皇统一文字。
措施:秦始皇令李斯订定文字,统一小篆,即秦篆。
影响:文字的统一对多民族国家内部的经济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问题:为了巩固统治,秦始皇颁布了哪些重要措施?
学生阅读课文进行回答
通过他们耳熟能详的史实,让学生理解知识点
三、课堂展开活动三(10分钟):
第3课 秦朝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三、秦的灭亡
来自秦朝一位农民的告白
我家有三子:
老大修长城,多年未相逢;
老二戍边关,至今未归还;
老三忙耕田,租税沉甸甸;
饭菜不得饱,一家难团圆;
敢怒不敢言,惟恐遭劫难。
史料一:繁重的徭役
秦朝法律规定,男子17岁就需要到官府登记户籍,从此开始服徭役,直到60岁才能免除。据估计,当时全当时全国人口有2000万,秦始皇北筑长城征调三十万,南戍五岭又五十余万,修建阿房宫、骊山陵又七十余万,加上修驰道等其他徭役,每年征调服役的不下三百万人。
史料二:沉重的赋税
秦朝的赋税,主要有田租、口赋、杂赋三种。这些赋税加在一起,要占到农民收获物的三分之二。
史料三:残酷的刑罚
当时在秦国市场上,有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鞋子没人买,拐杖却是抢手货。
史料四:秦二世的统治暴虐有加
秦二世即位后下令将秦始皇无子的妃嫔全部陪葬,把修骊山墓地里机弩的工匠全部活埋在墓中,诛杀兄弟、姊妹22人,杀害蒙恬等大臣不计其数,不断增加赋税和徭役。
材料:来自秦朝一位农民的告白
请思考:这反映了秦朝的什么现象?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出示图片和材料,提问:改材料反应当时的当时的什么问题
四、课堂展开
活动三(40分钟):
第4课两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自秦朝灭亡后,西楚霸王项羽和汉王刘邦两大势力集团为了争夺政权,进行了时达四年的战争,史称“楚汉之争”。
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定都长安,国号汉,史称“西汉”。刘邦即汉高祖。
崇尚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继续休养生息。按照功绩给军士分配土地宅屋;废除秦朝苛政,轻徭薄赋。史称“文景之治”
二、西汉的强盛
汉高祖推行的“郡国制”为以后诸王叛乱埋下了隐患。
公元前141年,汉武帝刘彻即位。国家从“无为”向“有为”转变。
政治措施:改革官制,加强皇权。颁布推恩令,分解诸侯王国;创立刺史制度监察诸侯王和地方官;确立察举制选拔人才。
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兴办太学
经济措施: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将盐铁资源收归国有;由朝廷统一铸造五铢钱。
军事措施:对匈奴展开数十年的军事进攻;收服西南夷和百越。
提问: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
学生认真思考回答问题
提问国家从“无为”向“有为”转变的措施。
第4课两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三、东汉的兴衰
东汉的建立和光武中兴
25年,刘秀建立东汉王朝,定都洛阳。刘秀即东汉光武帝,年号“建武”。
裁减官员,整顿吏治,减轻赋税,释放奴婢并允许边疆民族内迁,缓和社会矛盾,出现“光武中兴”的局面。
东汉的衰亡
朝政日益黑暗,史称“戚宦之争”。
公元184年,“黄巾起义”。虽然以失败告终,但是极大动摇了东汉王朝的统治,为三国割据局面的最终出现做了铺垫。
曹丕篡汉,东汉灭亡。
提问:
1、什么是“甲骨文”?在哪发现甲骨文的?
2、占卜的结果由谁来解释?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通过直观的图片展示,让学生理解知识点
出示青铜器图片,让学生思考青铜器的用处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五、课堂展开
活动四(20分钟):
第4课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与思想文化
四、丝绸之路与两汉对西域的管辖
背景:西汉初的西域,小国林立,收到匈奴的控制和奴役,大月氏被匈奴一步步向西驱赶。
匈奴从西域不断向中原发动进攻,使汉王朝十分被动。
丝绸之路的作用(意义)为中原和西域关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开启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
提问:出使西域的背景
学生回答
通过他们耳熟能详的史实,让学生理解知识点
展示丝绸之路路线图
学生认真听讲
问:丝绸之路的作用(意义)
学生回答
六、课堂展开活动五(10分钟):
第5课秦汉时期的经济、科技与文化
一、秦汉经济
铁犁农具和牛耕技术的创新与推广
水利兴修与水害治理
农作物的演变及栽培技术的提高
手工业繁荣
商业和城市的发展
提问:秦汉经济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学生认真思考并回答问题
七、课堂展开活动五(10分钟):
第5课秦汉时期的经济、科技与文化
二、秦汉科技
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
《黄帝内经》
《神农本草经》
《伤寒杂病论》
《九章算术》《太初历》
教师讲述秦汉科技的内容
医学成就——名医扁鹊“四诊法”,《黄帝内经》内容、地位
学生对主要思想进行表格式归纳
八、课堂展开活动一(5分钟):
第5课秦汉时期的经济、科技与文化
三、秦汉文化
《论衡》《史记》《汉书》佛教道教
《史记》的影响
学生回答
.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
学生阅读课文进行回答
九课堂展示活动四(25分
练习题
出题
做练习
课堂检验学习情况
十、成果展示及评价(5分钟)
展示练习的成绩
讲解题目并进行整体分析评价
学生自我评价
十一、小结
本章知识小结
教师总结本章内容的知识点
和教师一起总结本章内容的知识点
让学生了解本章所学内容,并进一步加深印象
课后任务布置
课后思考与练习
布置作业
完成相对应作业
作业巩固
中职历史第3课 秦朝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教案: 这是一份中职历史<a href="/ls/tb_c4037299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3课 秦朝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教案</a>,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与巩固,秦的灭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部编高教版(2023)中国历史第二单元 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3课 秦朝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教案: 这是一份部编高教版(2023)中国历史<a href="/ls/tb_c4037299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二单元 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3课 秦朝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教案</a>,共1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图片:嬴政,地图:秦灭六国形势图,地图:秦朝疆域图,图片:蒙恬,图片:孟姜女哭长城,图片:秦始皇,图片:三皇五帝,三公九卿结构示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历史中国历史第二单元 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3课 秦朝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历史中国历史<a href="/ls/tb_c4037299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二单元 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3课 秦朝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教学设计</a>,共1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秦朝的暴政,重难点,教学过程,课后评价与教学反思,参考书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