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人物轶事类文言文阅读 答题技巧(含练习题及答案)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人物轶事类文言文阅读 答题技巧(含练习题及答案)第1页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人物轶事类文言文阅读 答题技巧(含练习题及答案)第2页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人物轶事类文言文阅读 答题技巧(含练习题及答案)第3页
    还剩1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人物轶事类文言文阅读 答题技巧(含练习题及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人物轶事类文言文阅读 答题技巧(含练习题及答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文言文人物传记答题技巧】,专题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物轶事以写人为中心,作者通过人物的言行和典型事例来塑造人物形象。
    人物轶事类的文言文,所选文章的内容都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一般肯定赞扬所记人物,弘扬正义,贬斥邪恶。选文后一般有一定量的注释,这给阅读提供一定的信息。
    (一)把握时间的词语,串起人物的一生经历
    古代用以表明时间的,有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等的专用术语。
    还有表明时间转换的一些词语,如“少时、初、先、尝、及、既而、俄而、已而、少顷、顷之、久之、未几、须臾”等。
    (二)根据官职升贬的词,分析事情的前因后果
    古代的人物传记所写的人物大多是朝廷重臣,所记的事迹也大多与治国安民有关,所以以在记述人物时,往往以担任某某官职始,以升为或贬为某某官职止。人物传记中官位的升迁或贬谪,表明了这件事情最后取得的结果,所以它就像是记述传主某件事情的一根轴,把一件事情的前因后果贯穿了起来。
    古代表明出仕从政的词语有“荐、举、征、召、拜、辟、授、除、为”等,表明官职升迁的词语有“升、拔、擢”等,表明官职调动的词语有“调、徙、转”等,表明被贬官的词语有“出、谪、罢、黜”等,表明辞职的词语有“致仕”“乞骸骨”等。
    古代担任地方上的某个职务,常常采用官职名加地名的叫法,如巡浙江,那是担任浙江巡抚(或巡按之类),知杭州,那是担任杭州知州(或知府),判扬州,那是担任扬州通判等。这也是阅读人物传记必须知道的。
    (三)以问“五个W”为切口,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
    wh——什么人,几个人,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when——什么时间,几个时间;
    where——什么地方,几个地方;
    what——什么事情,几件事情;
    why——事情发生的经过,过程。
    在阅读人物传记时,问问自己这一部分是写什么人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事情,这一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是怎样的,这样也就弄清了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这样这一部分也就读懂了,至于还有几个意思不懂的词语,也完全可以根据对这一事件的整体把握去蒙,去猜,这些词语决不会成为阅读人物传记的拦路虎。
    人物传记是由几件这样的事情组成的,每一件事情都问问“五个W”,都弄清这“五个W”,整篇人物传记也就读懂了。
    (四以传记的写作特点为楔子,去把握人物的性格和作者的观点)
    人物传记,从司马迁开始形成了一套固定的模式,那便是先交代传主的名、字、号,接着上溯到他的祖先、父亲,再写他从小就是一个怎样的人,然后才开始正式写他一生所做的几件主要事情,最后得到了什么封号,留下了多少子孙等。
    名、字、号以及死后的封号(谥号)这些看似可有可无的记载,往往与传主的思想品行有关,尤其是号,反映的是一个人的理想追求、志趣爱好,体现的是传主的性格特征等,绝非多此一举之作。写祖先、父亲,其实是通过写他的家庭背景和影响,来表明他思想性格的传承关系和形成原因。写他小时候的情况,表明他一贯如此,始终如一的个性。他小时候就是一个怎样的人,可以看成是这一人物传记的一个总写,下面写到的几件事情则是对这一总写的几个分写,是对这一总的性格特征的具体化描写。从这一总写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作者对他笔下的传主的态度:是爱还是憎,是肯定还是否定,是歌颂还是鞭挞讽刺。
    总之,阅读人物传记,我们主要要做的就是用上面提到的几种方法去明事,知人,辩理(把握作者对传主的态度)。
    二、【文言文人物传记答题技巧】
    末题先看是关键,回头读文一两遍,人时地事理清楚,词句找出要划线,
    实词语境很重要,虚词对比定答案,翻译看准重点词,句意通畅高分见。
    三、专题训练:
    (一)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字,完成第10-12题。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节选自《出师表》)
    【乙】韩信始为布衣时,贫无行,尝从人寄食,人多厌之。尝就南昌亭长食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①,食时信往,不为具食。信觉其意,竟绝去。信钓于城下,诸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信既贵,酬以千金。
    ——(选自《智囊》)
    【注】①蓐食:坐在草席上吃饭。 ②漂:在水里冲洗丝棉之类。
    ③竟:到底,完毕。 ④王孙:公子,少年。对年轻人的敬称。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恐托付不效 不效:
    (2)韩信始为布衣时 布衣: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1)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译:
    (2)信既贵,酬以千金
    译:
    3.同是写人叙事,【甲】【乙】两文却风格各异:
    【甲】文用第一人称的写法,自叙经历,表明了① 的决心,【乙】文则用第三人称的写法,叙述了韩信平民时② 的经历。表明了韩信低微的出身和③ 的性格。(3分)
    参考答案:
    1.(1)没有成效 (2)平民(共2分。共2小题,每小题1分)
    2.(1)三次到茅庐访问我。
    (2)韩信富贵以后,用一千金去酬报那个洗衣的老妇人。
    (共2分。共2小题,每小题1分)
    3. ①兴复汉室②受人资助③知恩图报
    (共3分。每个要点1分,意思对即可。)
    (二)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字,完成第10 -12题。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①,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 :“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②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③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④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建兴元年,封亮武乡侯,开府治事。顷之,又领益州牧。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南中诸郡,并皆叛乱,亮以新遭大丧,故未便加兵,且遣使聘吴,因结和亲,遂为与国。
    注:①笃:病重;②嗣子:继承人;③股肱:胳膊和大腿;④敕:告诫,嘱咐
    (选自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
    4.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先帝不以臣卑鄙卑鄙:
    (2)咸决于亮咸: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2分)
    (1)遂许先帝以驱驰 翻译:
    (2)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翻译:
    6.【甲】【乙】两文记述了( )、 ( )两件事,足见刘备对诸葛亮的器重。为报先帝之恩,诸葛亮也表达了自己 ③ 的态度。(①②用原文回答,③用自己的话回答)(4分)
    参考答案:
    4.(1)身份低微,见识短浅 (2)全,都 (共2分。共2小题,每小题1分)
    5.(1)于是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 (2)你和丞相一起做事情,要待他好像待老父一样!(共2分。共2小题,每小题1分)
    6.①②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临崩寄臣以大事(属以后事);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③鞠躬尽瘁、竭诚尽力
    (共4分。第①②空,各1分,回答出任意两个即可;第③空共2分)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题。(14分)
    【甲】宗泽字汝霖,婺州义乌人。泽自幼豪爽有大志,登元祐六年进士第。廷对极陈时弊,考官恶其直,置末甲。
    调大名馆陶尉。吕惠卿帅鄜延,檄泽与邑令视河埽,檄至,泽适丧长子,奉檄遽行。惠卿闻之,曰:“可谓国尔忘家者。”适朝廷大开御河,时方隆冬,役夫僵仆于道,中使督之急。泽曰浚河细事,乃上书其帅曰:“时方凝寒,徒苦民而功未易集。少需之,至初春,可不扰而办。”卒用其言上闻,从之。
    靖康元年,中丞陈过庭等列荐,充和议使,泽曰:“是行不生还矣。”或问之。泽曰:“敌能悔过退师固善,否则安能屈节北庭以辱君命乎?”议者谓泽刚方不屈,恐害和议,上不遣,命知磁州。
    泽兵进至卫南,度将孤兵寡,不深入不能成功。先驱云前有敌营,泽挥众直前与战,败之。转战而东,敌益生兵至。王孝忠战死,前后皆敌垒。泽下令曰:“今日进退等死,不可不从死中求生。”士卒知必死,无不一当百,斩首数千级。金人大败,退却数十余里。泽计敌众十余倍于我,今一战而出其不意,势必复来。使悉其铁骑夜袭吾军,则危矣。乃暮徙其军。金人夜至,得空营,大惊,自是惮泽,不敢复出兵。(节选自《宋史》)
    【乙】十年春, 齐师伐我。 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 “肉食者谋之, 又何间焉?” 刿曰: “肉食者鄙, 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 “何以战?” 公曰: “衣食所安, 弗敢专也, 必以分人。” 对曰: “小惠未徧, 民弗从也。” 公曰: “牺牲玉帛, 弗敢加也, 必以信。” 对曰: “小信未孚, 神弗福也。” 公曰: “小大之狱, 虽不能察, 必以情。” 对曰: “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 “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 “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 “未可。” 下视其辙, 登轼而望之, 曰:” 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 公问其故。 对曰:” 夫战, 勇气也。 一鼓作气, 再而衰, 三而竭。 彼竭我盈, 故克之。 夫大国, 难测也, 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 望其旗靡, 故逐之。”
    1.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黑词的含义。(4分)
    (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 (2)小信未孚( )
    (3)泽适丧长子( ) (4)今日进退等死( )
    1.(4分)(1)参与 (2)信用 (3)正好 (4)同样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黑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2分)( )
    A.惠卿闻之 何陋之有
    B.乃上书其帅曰 并自为其名
    C.登轼而望之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D.夫大国, 难测也 其真不知马也
    2.(2分)D 【解析】A项中“之”,前者是代词,代指“这件事”,后者是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B项“其”是代词,译为“他的”,后者译为“自己的”;C项“而”,前者表修饰,后者译为转折。D项“也”都是感叹词,译为“啊”。
    3. 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敌能悔过退师固善,否则安能屈节北庭以辱君命乎?
    3.(4分)敌人能醒悟而退兵当然好,不这样的话怎么能屈服于金人而辱君王的使命呢?
    4.曹刿和宗泽亲临指挥,各自取得了战役的胜利。请分析这两次战役取得胜利的原因有何异同。(3分)
    4.(3分)相同点:指挥得当,以勇气获胜。
    不同点:曹刿抓住了有利的反击时间和追击时间;宗泽知己知彼,置之死地而后生。(3分)
    【参考译文】【乙】宗泽字汝霖,婺州义乌人。宗泽从小就豪爽有大志,元祐六年考中进士。在朝廷应对时极力指陈时弊,考官讨厌他的耿直,把他放在第三甲录取。
    宗泽调任大名府馆陶县尉。吕惠卿统管鄜延,下公文要宗泽与县令巡视黄河堤防。公文到达时,正碰上宗泽长子丧亡,但宗泽还是拿上公文立即动身。吕惠卿得知此事,说:“他可以说是个为国而忘家的人。”朝廷正在大规模疏浚御河,当时正是隆冬时节,不少服役的人冻僵了倒在路旁,可宫廷派出的使者仍然紧急催督。宗泽认为疏浚御河是个小事,于是向上级统帅上书说:“现时正值严寒,这样做只会让百姓受苦却不容易见到功效,还是稍微等待一段时间,到了开春,就可以不受严寒干扰而继续施工了。” 上级统帅把他的意见禀奏皇上,最终被采纳。
    靖康元年,中丞陈过庭等联名举荐,让(宗泽)担任和议使,宗泽说:“这次出行不能活着回来了。”有人问他为什么,他说:“敌人能醒悟而退兵当然好,不这样的话怎么能屈服于金人而辱君王的使命呢?”参与商议的大臣们认为宗泽刚正不屈,担心会妨害和议之事,因此皇上没有派他出使,而任命他为磁州知州。
    宗泽领兵到达卫南,考虑到将孤兵寡,不深入敌营不能成功。先头部队回报说前面有敌人军营,宗泽就率军向前直奔敌营,与敌战斗,打败了敌人。宗泽领兵转战东进,可是敌人增援的生力军到了,王孝忠战死,前后都是敌人的营垒。宗泽下令说:“今天进与退同样都是死,我们不能不从死中求生。”士兵知道总是一死,无不以一当百,杀敌几千人。金兵大败,溃退几十里。宗泽考虑到敌军十多倍于己,现在这一战出其不意,敌军势必再来。假使他们出动全部骑兵在夜间偷袭我军,就危险了。于是就连夜转移了自己的军队。金兵当晚到达,只得到一座空营,非常惊恐,从此害怕宗泽,不敢再出兵。
    (四)(武汉)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1~4 题。(15分)
    李尚书景让少孤,母夫人孀居,犹才未中年。夫人性严明,训励诸子,言动以礼,姻族敬惮。居东都,诸子尚幼,家贫无资。时霖雨久,宅墙夜隤,僮仆修筑,忽见一船槽,实之以钱。婢仆等来告,夫人戒之曰:“吾闻不勤而获犹谓之灾,士君子所慎者,非常之得也。若天实以先君馀庆悯及未亡人当令诸孤学问成立他日为俸钱入吾门以未敢取。”乃令闭如故。其子景温、景庄皆进士擢第,并有重名。虽贵达,稍怠于辞旨犹杖之。景让除浙西,问曰:“何日进发?”景让忘于审思,对以“近日”。夫人曰:“若此日吾或有故,不行如何?”景让惶惧。夫人曰:“汝今贵达,不须老母可矣!”命僮仆斥去衣,篷于堂下。景让时已班白矣,搢绅以为美谈。在浙西,左押衙因应对有失,杖死,既而军中汹汹,将为乱。夫人乃候其受衙,出坐厅中,叱景让立厅下,曰∶“天子以方镇命汝,安得轻用刑?如众心不宁,非惟上负天子,而令垂白之母羞辱而死,使吾何面目见汝先人于地下?”左右皆感咽。命杖其背,宾客大将拜泣乞之,良久乃许,军中遂息。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训励诸子 训:教诲 B.家贫无资 资:钱财
    C.夫人戒之曰 戒:惩戒 D.乃令闭如故 故:从前
    2.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3分)
    若天实以先君馀庆悯及未亡人当令诸孤学问成立他日为俸钱入吾门以未敢取
    3.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景让母亲认为僮仆把船槽卖钱会招来灾祸,应该谨慎对待非正常途径得到的东西。
    B.景让母亲寡居时对孩子们的要求很严格,受到姻亲族人的敬重,被搢绅传为美谈。
    C.景让母亲责罚头发已花白的景让,因为他未按礼仪向母亲禀报到浙西就任的时间。
    D.景让母亲斥责景让滥用重刑动摇军心,辜负了皇上重托,也会使年老的母亲蒙羞。
    4.把文章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命杖其背,宾客大将拜泣乞之,良久乃许,军中遂息。
    1.C【解析】C项“夫人戒之曰”中的“戒”意思是“告诫”。
    2.该句翻译为如果上天确实是因为(我)死去丈夫剩余的福泽而怜惜我们,希望这些钱能帮助他的孩子们今后能学有所成,日后拿着俸钱进入我的家门,但这些钱我不能拿!故原文正确的断句为“若天实以先君馀庆悯及未亡人/当令诸孤学问成立/他日为俸钱入吾门/以未敢取”。
    3.A【解析】A项中“景让母亲认为僮仆把船槽卖钱会招来灾祸”有误,僮仆是从倒塌了的墙下面发现了一个船槽,里边装满了钱,而不是“僮仆把船槽卖钱”。4.(夫人)命令杖打(景让的)后背,(军中的)幕僚和大将给(夫人)行礼哭着为景让求情,很长时间(夫人)才答应,军营就安定了。
    (五)(扬州)文言文阅读(13分)
    麹祥,字景德,永平人。永乐①中,父亮为金山卫百户。祥年十四,被倭掠。国王知为中国人,召侍左右,改名元贵。遂仕其国,有妻子,然心未尝一日忘中国也。屡讽王入贡。宣德②中,与使臣偕来。上疏言:“臣夙遭俘掠,抱衅痛心,流离困顿,艰苦万状。今获生还中国,夫岂由人。伏乞赐归侍养,不胜至愿。”天子方怀柔远人,不从其请,但许给驿暂归,仍还本国。祥抵家,独其母在,不能识,曰:“果吾儿,则耳阴有赤痣。”验之信,抱持痛哭。未几别去至日本启以帝意。国王允之,仍令入贡。祥乃复申前请,诏许袭职归养。母子相失二十年,又有华夷之限,竟得遂其初志,闻者异之。(选自《明史·孝义》)
    【注释】①永乐,明第三帝成祖朱棣年号。②宣德,明第五帝宣宗朱瞻基年号。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1)父亮为金山卫百户 ( )(2)屡讽王入贡 ( )
    (3)则耳阴有赤痣 ( )(4)闻者异之 ( )
    2.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2分)未 几 别 去 至 日 本 启 以 帝
    3.翻译句子。(4分)
    遂仕其国,有妻子,然心未尝一日忘中国也。
    4. 作者肯定了麹祥的哪些品质?(3分)
    (五)1.(1)做,担任 (2)劝谏,用含蓄的话委婉地规劝 (3)背面 (4)认为……奇异
    2.未几别去/至日本/启以帝意
    3.于是他在倭国做官,有了妻子和儿女,但是(麹祥)内心不曾有一天忘记自己是中原人。
    4.作者肯定了麹祥矢志不渝、热爱祖国、恪守孝道的优秀品质。
    (六)(泰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19分)
    钱金玉官松江千总①,性刚果。道光壬寅鸦片衅起,钱方假归省亲,闻讯,即束装起行。其戚友尼②之曰:“军事方急,祸福不可知,君方在假,上官又未有文檄趣③君往,何急急为?”钱不听。既至吴淞从守西炮台与部卒同饮食卧起以力战相勖④。及东炮台陷,弹丸咸集于西炮台。钱奋勇督战,喋血数小时,左臂中三弹,曾不少却。其近卒泣陈:“公有老母在,不可死。”笑谢曰:“焉有食国之禄,而逃其难者乎?幸勿为吾母虑也!”未几,一弹来,中左乳,遂仆。弥留之际,犹大呼“贼奴误国”不置⑤。(选文有删改)
    【注释】①千总:清朝武官名称。②尼:阻止。③趣:促。④勖(xù):勉励。⑤置:停。
    1.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3处。(3分)既 至 吴 淞 从 守 西 炮 台 与 部 卒 同 饮 食 卧 起 以 力 战 相 勖。
    2.解释文中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4分)
    (1)性刚果 性: (2)及东炮台陷 及:
    (3)弹丸咸集于西炮台 咸: (4)曾不少却 却: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道光壬寅鸦片衅起,钱方假归省亲,闻讯,即束装起行。
    (2)焉有食国之禄,而逃其难者乎?幸勿为吾母虑也!
    4.选文中的钱金玉有哪些宝贵的品质?请分条概括。(4分)
    (六)、1.既至吴淞/从守西炮台/与部卒同饮食卧起/以力战相勖
    2.(1)性情,性格 (2)到,等到 (3)全,都 (4)后退,退却
    3.(1)道光壬寅年间鸦片战争爆发,钱金玉正在休假回乡探亲,听到消息,立即收拾行装动身。(2)哪里有享受国家俸禄,却在国家有难时逃避的道理呢希望你不要为我母亲担心。
    4.①刚毅果敢。②忠于职守。③忠贞爱国。④英勇无畏,不怕死。⑤与士卒同甘共苦。(写出任意四点即可)
    (七)(雅安)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1、2 题。(6分)
    欧阳修欧阳修四岁而孤,母郑,亲诲之学。母尝谓曰;“汝父为吏,常夜烛治官书,屡废而叹。吾问之,则曰:‘死狱也,我求其生,不得尔。’吾日:‘生可求乎?’曰:‘求共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夫常求其生,犹失之死,而世常求共死也。’其平居教他子弟,常用此语,吾耳熟焉。”修闻而服之终身。方贬夷陵时,无以自遣,因取旧案反覆观之,见共枉直乖错不可胜数,于是仰天叹曰:“荒远小邑,且如此,天下可知。”自尔,遇事不敢忽也。学者求见,所与言,未尝及文章,惟谈吏事,谓文章止于润身,政事可以及物。凡历数郡。不见治迹,不求声誉。宽简而不扰,故所至民便之。(选自《宋史·欧阳修传》,有删改)
    1.把下面文言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3分)
    荒远小邑,且如此,天下可知。
    2.欧用修的母亲对他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这种教育对欧阳修有什么影响?请结合选段内容谈一谈。(3分)
    (七)1.(这么一个)荒凉偏远的小县,尚且如此(像这样),全国就可以知道了(可想而知了)。
    2.教育的主要内容有:以其父为榜样、关爱生命、勤于公务。这种教育对欧阳修后来成为勤政爱民的父母官影响很大。

    相关试卷

    统编版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读书学习类文言文阅读(含练习题及答案):

    这是一份统编版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读书学习类文言文阅读(含练习题及答案),共27页。

    统编版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答题技巧(含练习题及答案):

    这是一份统编版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答题技巧(含练习题及答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概述,考查形式,具体题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 文言文阅读 人物传记类一(含答案):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 文言文阅读 人物传记类一(含答案),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