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邢台市部分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河北省邢台市部分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卷(含答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2023年7月,巴基斯坦爆发了十年来最严重的水突,淹没了数以千计的民居。中国空军迅速行动起来,运-20紧急出动,向巴基斯坦伸出援手。据此及亚洲地理分区图,完成下面小题。
1.亚洲共分为六大区域,其中巴基斯坦位于( )
A.南亚B.东亚C.中亚D.西亚
2.巴基斯坦和我国北京时间相差很大,这体现了亚洲( )
A.跨纬度广B.跨经度广C.濒临海洋D.海拔较高
3.下列关于巴基斯坦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当地居民多为黑种人B.住冰屋,穿棉袄
C.住木屋,穿毛皮服饰D.部分地区气候受季风影响
自2024年1月1日至3月26日,日本已经发生了150多次地震。日本民众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做好应对地震的准备。据此及日本山脉、气候类型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4.下列关于日本地理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国土南北狭长
②气候雨热同期
③地形以平原为主
④河流短小、湍急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5.日本地震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
A.日本地下的岩石不稳定B.房屋密度大,对地面压力大
C.位于板块交界地带D.四面环海,海浪汹涌澎湃
6.日本民众在日常生活中做好应对地震的准备,最可能采取的措施是( )
A.用钢筋、水泥加固房屋B.加强防震演习
C.移民到地震灾害少的国家D.拆除高楼大厦
研究发现,方便面产业的快速发展已严重威胁到雨林中珍稀动物红程程的生存。据此及东南亚地区油棕产业链及影响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7.读图可知,导致红猩猩濒临灭绝的主要原因是( )
A.全球气候变暖B.雨林面积锐减C.火山地震频繁D.环境污染严重
8.为解决以上问题,人类应该( )
①大力宣传物种保护的重要性
②利用科技提高油棕的产量
③划定生态保护区加强监管
④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应以经济发展为唯一目标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2023年中俄贸易总额达到史无前例的2400亿美元,同比增长26.3%,俄罗斯跻身中国前四大贸易伙伴之列。据此及俄罗斯矿产和工业区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9.据图判断,下列关于俄罗斯工业区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新西伯利亚工业区位于欧洲部分B.乌拉尔工业区位于北冰洋沿岸
C.圣彼得堡工业区位于太平洋沿岸D.莫斯科工业区位于欧洲部分
10.俄罗斯出口到中国的商品中最可能有( )
A.汽车、家电B.石油、天然气C.煤炭、稻米D.化学品、服装
11.下列别称与俄罗斯相符的是( )
A.世界加油站B.世界办公室C.活化石博物馆D.原材料仓库
在孟加拉国中南部的戈巴尔甘尼县,每逢雨季,农民收集水葫芦、稻秆等杂物,与浮萍混合做成漂浮在水上的有机苗床,在其上种植农作物,形成“漂浮菜园”据此及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2.以下月份能在孟加拉国看到“漂浮菜园”景观的是( )
A.2月B.4月C.8月D.12月
13.“漂浮菜园”可有效应对的灾害是( )
A.冰雹B.寒潮C.干旱D.洪涝
14.“漂浮菜园”的农作物产量高、质量好,其原因有( )
①机械化水平高
②水热条件好
③种植经验丰富
④土壤肥力高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从地理的角度分析,巴西和印度两国有很多的相似之处。据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5.下列关于印度农业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小麦和黄麻的地区分布一致B.水稻集中在恒河平原及沿海地区
C.棉花分布均匀,种植面积广大D.茶叶主要种植在德千高原西北部
16.巴西分布着地球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其生态效益体现在( )
①涵养水源,保护淡水资源
②保护土壤,防止土壤侵蚀
③提供木材、药材、食材等
④为全球提供新鲜空气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7.两个国家都是农业大国,两国发展农业生产共同的有利条件是( )
A.热带面积广阔,水热条件优越B.劳动力少,机械化程度高
C.农业科技发达,种植技术先进D.以平原为主,耕地面积广大
龙卷风多形成于冷暖气流交汇的平坦地区,其破坏性极强,会拔起大树、掀翻车辆、摧毁建筑物等,甚至把人吸走。2023年5月11日到12日,美国中部地区遭受了20多次龙卷风的袭击。据此及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8.美国从事农业的人口少,但农产品产量大,出口量大。该国农业的高效主要是因为( )
A.全年高温,光热充足B.土地肥沃,使用肥料少
C.劳动力少,规模小D.机械化水平和专业化程度高
19.受龙卷风影响最多的农业带或农业区是( )
A.畜牧和灌溉农业区B.乳畜带
C.水果和灌溉农业区D.小麦区
20.龙卷风来袭时,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行车时躲在车内,关紧车窗B.空旷地区尽量伏于低洼地面
C.在野外远离电线杆和高大树木D.迅速躲避到混凝土建筑的地下室
澳大利亚政府发布的《2023关键矿产清单》中总共认定了26种关键矿产,有81个重大关键矿产项目正在筹备中。读澳大利亚矿产资源和城市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21.据图可知,澳大利亚的城市主要分布在( )
A.中部地区B.北部沿海地区C.东南沿海地区D.西部沿海地区
22.在开采矿产资源时,下列措施可以保护澳大利亚自然环境的是( )
A.及时清理工程垃圾B.毁林采矿
C.矿渣随处堆放D.废弃矿坑随意挖土填埋
留尼汪岛是印度洋西部的一个火山岛,经济以农业、渔业、旅游业为主,是著名的旅游度假圣地。留尼汪岛工业化程度较低,制糖为主要工业。据此及图,完成下面小题。
23.留尼汪岛的地势特征为( )
A.西高东低B.北高南低C.中高周低D.周高中低
24.该岛屿城市分布的主要特点是( )
A.在岛上均匀分布B.沿海、沿交通线分布
C.集中在岛屿中部地区D.沿火山、沿河分布
25.近些年,留尼汪岛旅游业发展迅速,其优势条件有( )
①热带风光
②神秘的极夜现象
③火山景观
④交通便利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二、材料分析题
26.读图文材料,完成北美洲“地形、气候、河流间相互影响”的主题探究活动。
主题一:地形与气候
地形起伏不仅使它本身的气候显著不同,而且高耸的山脉,往往是低层空气流动运行的障碍。
(1)“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说明了气温随地势的变化规律是____。
(2)北美洲西部沿海北纬40°~60°之间的气候类型是____气候,该气候南北狭长分布的原因是____。
主题二:地形与河流
“水随山而行,山界水而止”激情与温顺的河流冲洗着地球表面,塑造了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
(3)读图可知,北美洲的地势____;密西西比河干流____流向墨西哥湾。
(4)一般而言,山区地势落差大,河流流速较____,水能资源丰富;平原地区河流流速____,具有一定的航运价值。
主题三:气候与河流
“河流承载着四季的变化”,气候影响河水的来源与水文特征。
(5)热带雨林气候区河流流量____(选填“大”或“小”),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河流一般有结冰期。由此可见,自然环境各地理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27.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RCEP即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成员国(图中阴影部分)通过降低进口关税和减少限制等措施,降低产品生产成本,促进自由贸易和经济发展。越南人口过亿,工人月薪不到中国的一半,近年来越南给予外资企业优惠的税收政策,越来越多的中国服装企业扎堆越南。
(1)RCEP成员国所在区域濒临____洋和____洋,沟通两大洋的“咽喉”要道是____海峡。
(2)分析越南承接我国服装产业的优势条件。
(3)请分别写出澳大利亚和日本两个国家发展工业的优势条件。
澳大利亚和撒哈拉以南非洲都是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历史上都是欧洲国家的殖民地但现在澳大利亚已是发达国家,撒哈拉以南非洲却是世界最贫穷的地区。
(4)结合澳大利亚产业结构变化示意图,说说你认为澳大利亚在发展经济方面,值得撒哈拉南非洲地区借鉴的经验是什么?
28.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中东地区石油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十分优越,石油集中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原油外运方便。在沙特阿拉伯,一瓶550ml的矿泉水大概18元(RMB),而一瓶等量的汽油却只要0.7元(RMB)。
(1)沙特阿拉伯位于阿拉伯半岛,东临____湾,西接红海。
(2)结合材料,分析该沙特阿拉伯“水比油贵”的原因。
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市东部具有浓郁的东方色彩,西部则风光迥异,是东西方文化的荟萃之地。土耳其东南部有一种古老的土塔民居——蜂巢屋,呈圆锥形,墙壁厚度达80cm,门窗小,以泥土制造泥坯为建筑材料,这是当地“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黄土广布,春秋多风沙”的产物。
(3)伊斯坦布尔被称为“两洲之城”,“两洲”指的是____洲和____洲。
(4)分析蜂巢屋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完成思维导图。
①____;②____(选填“厚”或“薄”);③____(选填“大”或“小”);④____(选填“大”或“小”)。
29.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23年9月27日,随着“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靠泊在中国极地科考国内基地码头,中国第13次北极科考圆满结束。2024年3月29日,执行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任务的“雪龙”号和“雪龙2”号相继穿越赤道,返回北半球,分别前往青岛、香港开展中国极地考察40周年纪念活动。
(1)图示科考站中,无极昼极夜现象的是____。科考队选择在7-9月去北极考察的原因:____。
(2)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气温更低,据图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
(3)从生活和科考两方面考虑,参加科考时,“雪龙”号会携带哪些补给品?
(4)据报道,2023年底,南极洲周围的海冰面积创历史最低水平。依据以下思维导图,推理南极海冰面积缩减的地理过程。
①____;②____。
(5)作为初中生你能为缓解全球气候变暖做些什么?
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亚洲地域如此辽阔,为了便于认识,按照地理方位,把亚洲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和北亚6个地区,巴基斯坦位于南亚,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答案:B
解析: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昼夜也就不断更替,而且总是自东方迎来黎明的曙光,由西方送走黄昏的落日,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方,也就出现了时间的差异,亚洲东西距离最长,跨经度较广,导致巴基斯坦时间和我国北京时间相差很大,B正确;与跨纬度广、濒临海洋、海拔较高无关。ACD错误。故选B。
3.答案:D
解析:巴基斯坦居民多为白种人,A错误;当地纬度较低,气温较高,不住冰屋、穿棉祆及毛皮服装,BC错误;部分地区受季风气候影响,分旱雨两季,D正确。故选D。
4.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以及读图可知,日本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部,是一个多山的岛国,由北海道岛、本州岛、四国岛、九州岛4个大岛、数千个小岛及附近的海域组成,国土南北狭长,①正确;日本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②正确;日本多山地丘陵,面积占三分之二,平原狭小,受地形地势影响,河流短小而湍急,水能资源丰富,③错误,④正确;综上所述,故选D。
5.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日本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部,是一个多山的岛国。日本地震频繁,火山众多,主要原因是日本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地壳运动活跃,C正确。日本地下的岩石不稳定说法错误,A错误;房屋密度和地震没有关系,B错误;四面环海,海浪汹涌澎湃也不是地震的原因,D错误。故选C。
6.答案:B
解析:日本多火山和地震,应对地震,日本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全国民众每年都举行大规模防震演习,民居多使用质地较轻的建筑材料,B正确,A错误;移民到地震灾害少的国家,不是日本应对地震的措施,C错误;日本的高层建筑防震技术高,拆除高楼大厦说法错误,D错误;故选B。
7.答案:B
解析:读图可知,由于将雨林开垦为油棕种植园,导致雨林面积锐减,使得红猩猩失去栖息地,濒临灭绝。故东南亚热带雨林中的红猩猩濒临灭绝的原因是雨林面积锐减,B正确;材料中并未显示红猩猩濒临灭绝与全球气候变暖、火山地震频繁、环境污染严重,ACD错误。故选B。
8.答案:A
解析:解决以上问题,人类应该大力宣传物种保护重要性,利用科技提高油棕的产量,划定生态保护区加强监管,①②③正确;经济发展为唯一目标,做法不合理,④错误。故选A。
9.答案:D
解析:新西伯利亚工业区分布在亚洲部分,乌拉尔工业区分布在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上,没有分布在北冰洋沿岸,莫斯科工业区和圣彼得堡工业区位于欧洲部分,圣彼得堡位于波罗的海沿岸。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0.答案:B
解析:俄罗斯石油、天然气储量丰富,近十几年来,俄罗斯依靠大量出口石油和天然气,促进了本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俄罗斯重工业发达,但是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消费品制造业,发展相对滞后;俄罗斯纬度较高、气温较低,农业不发达,所以俄罗斯不可能向中国大量出口家电、服装、稻米等。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1.答案:A
解析:俄罗斯被称为“世界加油站”;印度是“世界办公室”;澳大利亚是“活化石博物馆”;撒哈拉以南非洲被称为“原材料仓库”。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2.答案:C
解析:据材料可知,在孟加拉国中南部的戈巴尔甘尼县,每逢雨季,农民收集水葫芦、稻秆等杂物,与浮萍混合做成漂浮在水上的有机苗床,在其上种植农作物,形成“漂浮菜园”,孟加拉国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雨季是6—10月,所以,8月份能看到“漂浮菜园”景观,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3.答案:D
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孟加拉国属于热带季风气候,但是西南季风不稳定,再加上孟加拉国地势低平,容易发生洪涝灾害,而当地农民通过“漂浮菜园”可有效应对洪涝灾害,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4.答案:D
解析:“漂浮菜园”的农作物产量高、质量好,其原因是水热条件好,种植经验丰富,土壤肥力高,②③④正确;据题意,无法判断机械化水平高低,①错误。所以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5.答案:B
解析:黄麻产在印度半岛东北部即恒河下游地区,棉花产在德干高原的西北部,水稻产在恒河平原即印度东北部和西部沿海地区,小麦产在恒河上游降水较少的地区,茶叶主要种植在东北部地区。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6.答案:C
解析:亚马孙河流域分布着地球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其生态效益体现在:涵养水源,保护淡水资源;保护土壤,防止土壤侵蚀;为全球提供新鲜空气。提供木材、药品、食品等属于热带雨林的经济效益。①②④正确,③错误。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7.答案:A
解析:巴西和印度都主要位于低纬度地区,热带面积广,水热条件优越,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A正确。两国劳动力丰富,机械化程度低,,B错误。两国都属于发展中国家,科技水平一般,C错误。印度地形分为高原、山地和平原三部分,巴西分布平原和高原两部分,D错误。故选A。
18.答案:D
解析:美国以温带气候为主,不是全年高温,A错误;土地肥沃,但农业生产中需要使用化肥,B错误;美国农业由于机械化程度高,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数较少,但农业规模较大,C错误;美国农业各个生产环节基本上由公司或农场专业人员负责,并实行了大规模的机械化生产和分区专业化生产,生产效率高,D正确。故选D。
19.答案:D
解析: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小麦区分布在中央大平原的中部和北部地区,由材料中的美国本土农业带分布图和美国年均龙卷风发生频次示意图可知,受龙卷风影响最多的地区是小麦区,D正确;畜牧和灌溉农业区主要分布在美国西部落基山地区,A错误;乳畜带主要分布在东北部地区、五大湖沿岸地区,B错误;水果和灌溉农业区分布在西部沿海地区,C错误。故选D。
20.答案:A
解析:如果是行驶中遇到龙卷风,不要试图继续开车躲避,龙卷风不仅可以将沿途的汽车和人吸起“吞食”,还能使汽车内外产生很大的气压差而引起爆炸,所以这时尽量把车停到空旷地区尽量伏于低洼地面,关紧车窗做法错误,A错误,B正确;在野外远离电线杆和高大树木,C正确;迅速躲避到混凝土建筑的地下室,D正确。故选A。
21.答案:C
解析:据图可知,澳大利亚的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该地区地形平坦、气候温暖湿润、交通便利。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2.答案:A
解析:及时清理工程垃圾,有助于减少环境破坏,A正确;毁林采矿、矿渣随处堆放、废弃矿坑随意挖土填埋会破坏生态环境,BCD错误。故选A。
23.答案:C
解析:由图知,留尼汪岛的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四周,说明留尼汪岛的地势特征为中高周低,故选C。
24.答案:B
解析:岛屿被海洋所包围,留尼汪岛对外的最主要的交通方式是海洋运输、航空运输。由图示信息可知,留尼汪岛上的城市分布沿海、沿交通线分布,对外交通便利,B正确,ACD排除。故选B。
25.答案:C
解析:读材料分析可知,该地是西南印度洋马斯克林群岛中的一个火山岛,森林覆盖面积广,因此该地具有环境优美,热带海岛风光、火山景观独特、交通便利等优势;①③④正确;留尼汪岛纬度低,无极光景观,②错误。故选C。
26.答案:(1)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海拔越低,气温越高。
(2)温带海洋性气候;北美洲西部多高大的山脉,由于山脉多为南北走向,来自太平洋的湿润空气仅能到达西部沿海地区,不能深入内陆。
(3)中间低,东西高;自北向南
(4)快;慢
(5)大
解析:(1)“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意思是人间四月,繁花落尽,而山上古寺的桃花却刚刚盛开,描述的是气温的垂直差异。这是由于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造成的(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
(2)据图可知,北美洲西部沿海北纬40°~60°之间,分布着狭长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北美洲西部多高大的山脉,由于山脉多为南北走向,来自太平洋的湿润空气仅能到达西部沿海地区,不能深入内陆,使得北美洲的温带海洋性气候仅分布于西部沿海的狭长地带。
(3)读图可知,北美西部是科迪勒拉山系,东部也是阿巴拉契亚山脉,中部是中央平原。因此北美洲地势是东西高、中间低。密西西比河发源于落基山脉北部,向南流入墨西哥湾。
(4)一般而言,山区地势起伏大,河流流速快,水流湍急,水能资源丰富。平原地势较为平坦,水流平缓,河流流速慢,具有一定的航运价值。
(5)热带雨林气候区终年高温多雨,降水丰沛,河流流量大。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河流一般有结冰期。由此可见,自然环境各地理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27.答案:(1)太平;印度;马六甲
(2)越南距离中国近;劳动力资源丰富;工资水平低;越南为临海国,海运便利;越南为RCEP成员国之一,可以享受降低关税的相关优惠政策
(3)澳大利亚:国土辽阔,自然资源丰富。日本: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劳动力丰富,多高素质劳动力。
(4)利用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地发展农牧业经济;在丰富的矿产资源基础上,大力发展冶金工业和机械制造业;发展工矿业、农牧业和服务业等多种产业,经济结构齐全,不搞单一经济。
解析:(1)读图可知,图示RCEP成员国所在地区跨越亚洲和大洋洲,东临太平洋,西临印度洋,马六甲海峡是沟通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最重要的海上通道之一。
(2)读图可知,越南是我国的近邻,材料提及该国人口过亿,即劳动力资源丰富;工资水平低,即劳动力价格低,比我国在降低生产成本方面更具优势。另外,越南属于临海国,海岸线漫长,有利于发展海上运输业,交通便利;越南为RCEP成员国之一,可以享受降低关税的相关优惠政策。
(3)澳大利亚发展工业的优势条件:国土辽阔,资源丰富。日本发展工业的优势条件有: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海运便利;科学发达;劳动力资源丰富,多高素质劳动力。
(4)澳大利亚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都是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但现在澳大利亚已是世界经济发达国家,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却是世界最贫穷的地区。澳大利亚在发展经济方面,值得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借鉴的经验是利用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地发展农牧业经济;在丰富的矿产资源基础上,大力发展冶金工业和机械制造业;发展工矿业、农牧业和服务业等多种产业,经济结构齐全,不搞单一经济。
28.答案:(1)波斯
(2)气候干旱、降水少;石油资源丰富
(3)亚;欧
(4)黄;厚;小;大
解析:(1)沙特阿拉伯位于亚洲西南部的阿拉伯半岛,东濒波斯湾,西临红海。
(2)沙特阿拉伯是西亚面积最大的国家,该国家水比油贵。沙特阿拉伯石油储量丰富,该国家主要属于热带沙漠气候,气候干旱,区域内河流稀少。
(3)伊斯坦布尔位于土耳其海峡沿岸,土耳其海峡是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伊斯坦布尔被称为“两洲之城”,“两洲”指的是亚洲和欧洲。
(4)据材料可知,该地“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黄土广布,春秋多风沙”的产物。说明该地黄土广布、就地取材;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蜂巢墙厚、窗小有隔热、防风沙的作用,屋顶坡度大,有利于冬季排水。
29.答案:(1)长城站;此段时间为北极地区的暖季,较温暖,有极昼现象,是科考的最佳时间
(2)南极地区的海拔高,气温低;南极地区主要是大陆,而北极地区的主要是北冰洋,陆地的气温变化要比海洋更大;南极大陆覆盖着厚厚的冰盖,冰雪对阳光的强反射,故南极气温更低。
(3)生活角度:应携带食物、蔬菜、保暖衣物、取暖设备、护目镜等。科考角度:科研设备和仪器等。
(4)多;加快
(5)随手关灯,环保节能;绿色出行;不使用一次性餐具;不使用纸质贺卡等。
解析:(1)图示科考站中,无极昼极夜现象的是长城站。科考队选择在7~9月去北极考察的原因:此时是北极地区的暖季,气温相对较高,白昼时间长。
(2)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气温低的原因是南极地区是主要是陆地,北极地区主要是海洋,南极地区的地势比北极地区高,南极地区终年被冰雪覆盖,对阳光反射强,吸收的热量少。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南极地区纬度高,气温低,气候寒冷,多大风,冰川广布,故应穿好保暖衣物,防止冻伤,戴墨镜,保护眼睛。
(4)人类碳排放过多,植被破坏加剧,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速度加快。
(5)为减少微塑料污染,我们初中生在日常生活中应减少塑料袋的使用,少用塑料制品等。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河北省邢台市南宫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共6页。
这是一份河北省邢台市威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共4页。
这是一份河北省邢台市部分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无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日本地震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为解决以上问题,人类应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