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高考文综复习讲义4高中政治经济生活中常见计算题专题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高考文综复习讲义4高中政治经济生活中常见计算题专题第1页
    高考文综复习讲义4高中政治经济生活中常见计算题专题第2页
    高考文综复习讲义4高中政治经济生活中常见计算题专题第3页
    还剩1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考文综复习讲义4高中政治经济生活中常见计算题专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文综复习讲义4高中政治经济生活中常见计算题专题,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关于商品价值量的计算问题,关于纸币发行量的计算问题,关于外汇汇率,考察互补商品的需求变化,关于恩格尔系数的计算题,关于存款利息的计算问题,关于股票价格的计算问题,关于企业经济效益的计算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中常见计算题专题
    一、关于商品价值量的计算问题
    一)知识储备:商品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个别劳动时间、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商品价值总量与个别劳动时间成反比,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无关。
    商品价值总量=商品价值量×商品数量。 商品使用价值量即商品数量。
    二)例题分析:
    (全国大纲Ⅱ)假设某企业2008年的生产条件属于社会平均水平,生产一件甲种商品的老多耗费为6元,产量为10万件。2009年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50%,其他条件不变,那么,该企业生产甲种商品的个别价值、社会价值和价值总量分别为
    A.4元、4元、60万元 B. 6元、8元、90万元 C. 4元、6元、90万元 D. 8元、6元、120万元
    解:因为2009年该企业劳动生产率 (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50%;所以该企业商品的个别价值为6/(1+50%)=4元,社会价值即单位商品价值量与个别劳动时间无关,所以不变为6元;价值总量=6×10(1+50%)=90万元。故选C
    三)巩固练习:
    1、假定生产一个瓷碗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2小时,生产一匹布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10小时。现有甲、乙、丙三家生产该种布的企业,他们生产一匹布的时间分别是5小时、10小时、15小时。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甲、乙、丙三家企业在30小时里生产的布能分别换到 、 、 个瓷碗。 ( )
    A、15 15 15 B、10 5 3.3 C、30 15 10 D、5 5 5
    2、(08海南2)假设某国生产M商品的企业只有甲乙两家。2007年甲企业的产量为10万件,每件商品的生产时间为6小时;乙企业的产量为8万件,每件商品的生产时间为10小时。如果2008年甲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2008年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 ( )
    A、5小时 B、7小时 C、7.5小时 D、8小时
    3、2009年我国生产某类商品200万件,每件商品价值量为34.5元,如果2010年我国生产该类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5%,其它条件不变,则该类商品价值总量与单位商品价值量分别为 ( )
    A.6000万元 34.5元 B.6900万元 30元 C.6000万元 30元 D.6900万元 34.5元
    4、某行业去年的劳动生产率是每小时生产1件商品,价值用货币表示为260元。假定甲生产者今年的劳动生产率是每小时生产2件商品,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甲生产者1小时内创造的价值总量用货币表示为400元,那么,该行业今年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 ( )
    A.25%B.30% C.35%D.40%
    5、某国2008年生产甲商品40亿件,价格总额360亿元。如果2009年生产甲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其他条件不变,则2009年甲商品的价格总额为( )
    A.180亿元B.360亿元C.720亿元D.540亿元
    6、假设某国去年生产一件M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1小时,一件M商品可以换两件K商品,甲企业生产一件M商品所花费的时间为2小时。如果甲企业今年的劳动生产率提高50%,K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l倍,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甲企业生产的一件M商品与某乙企业生产的一件K商品的交换比例应该是( )
    A.1:1 B.1:2 C.1:4 D.1:8
    7、某企业率先采用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倍,这意味着该企业在同一时间内生产的使用价值量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 ,单位时间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 。 ( )
    A.增加1∕2倍 增加2倍 不变 B.增加2倍 减少1∕2倍 不变
    C.减少1∕2倍 增加2倍 减少1∕2倍 D.增加2倍 不变 增加2倍
    二、关于纸币发行量的计算问题
    一)知识储备:流通中实际所需货币量的计算公式:流通中实际所需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待售商品数量×商品价格水平)/货币流通次数。 无论发行多少纸币,它的总体购买力都只能与实际所需的金属货币量一致。纸币的贬值程度即纸币贬值率的计算公式是纸币贬值率=(1-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纸币发行量)×100%
    例如,一个国家某个时期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是100亿元,实际发行的纸币是200亿元,纸币贬值率=(1-100/200)×100%=50%。
    物价因纸币贬值而全面上涨。纸币贬值率越高,物价上涨率也就越高。物价上涨率的计算公式是:
    物价上涨率=(纸币发行量/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1)×100%
    例如,一个国家某个时期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为100亿元,实际发行的纸币是200亿元,物价上涨率=(200/100 -1)×100%=100%。
    还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通货膨胀率=(现期物价水平—基期物价水平)/基期物价水平(价格上涨率是从低到高,以基期物价水平为基数);
    纸币贬值率=(现期物价水平—基期物价水平)/ 现期物价水平(贬值是由高到底,以现期物价水平为基数)
    例如,一个国家去年的商品平均价格100元,今年商品的平均价格150元,那么,通货膨胀率=(150—100)/100=50%,纸币贬值率=(150-100)/150=1/3
    二)例题分析:
    (2010全国大纲Ⅰ).假设某国2009年甲产品的总产量是100万件,每件产品价值用货币表示为10元。2010年生产甲产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在货币价值不变和通货膨胀率为20%的不同情况下,甲产品2010年的价格分别是
    A. 5元, 6元 B. 10元 12元 C. 20元 24元 D. 8元 16元
    解析:价值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所以在货币价值不变的情况下.2010年商品价格为10/2=5;通胀率为20%,设价格为X,依公式 (X-5)/5=20% X=6元 故选A
    某一时期,流通中所需货币量为5万亿元,由于生产发展,货币需要量增加20%,但实际执行结果却使流通中的货币量达到8万亿元,这时货币的贬值程度为 ,原来标价15元的M商品,现在价格是多少 。
    A 28%,22元 B 25%,20元 C 22% ,18元 D 25%, 18.75元
    解析:按照题目要求,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5×(1+20%)=6(万亿元),而实际发行了8万亿元,因而一元货币等于6/8=0.75元的购买力,贬值程度为1-6/8=1/4,货币贬值程度为25%。也可直接用公式:货币贬值率=(1-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纸币发行量)×100%,(1—6/8)×100%=25%。货币贬值程度为25%,即现在的1元相当于原来的0.75元,1:0.75=x:15 x=20元 此答案为B项。
    三) 巩固练习:
    8、如果某国在一年里全社会用现金支付的待售商品总量为40亿件,平均价格水平为150元/件,在这一年里每1元货币平均流通6次。那么,该国在这一年里纸币发行量应为 亿元;如果该国政府当年由于多发行纸币而使商品价格上涨了25%,那么当年该国实际发行了 亿元纸币。( )
    A、1000 1250 B、1200 1350 C、1000 1200 D、1400 1300
    9、假定某国一定时期内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量为30000亿元,为了扩大生产、刺激经济发展,需要增加20%的货币供应量,但实际执行的结果,却使流通中的纸币量达到了50000亿元,那么此时货币的贬值程度为
    A.72% B.28% C.12.8% D.18%
    10、假定某国待售商品20亿件,平均每件商品价格150元,若当年该国多发行了150亿元纸币,导致价格上涨20%,则当年该国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应是 亿元,该年每1元货币平均流通 次。 ( )
    A.750 5 B.750 4 C.1000 5 D.1000 4
    11、2008年某国待售商品200亿件,平均每件商品售价15元,该年度货币流通次数为3次。受金融危机的冲击,该国政府多发行了250亿,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该国当年货币贬值和物价上涨的幅度分别是( )
    A.25% 25% B.30% 35% C.80% 75% D.20% 25%
    三、关于外汇汇率、币值的计算问题
    一)知识储备: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我国通常采用100单位外币作为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量的人民币。直接标价法,是以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为标准来计算应付出多少单位本国货币。间接标价法是以一定单位(如1个单位)的本国货币为标准,来计算应收若干单位的外国货币。
    如果某一国货币汇率升高,即意味着相同数量的该国货币可以兑换更多的其他国家的货币,该国货币升值了。(外汇汇率上升,说明人民币贬值;反之,人民币汇率升值,说明外币贬值)
    二)巩固练习
    12、小张按1美元兑换7元人民币的汇率换得2000美元,两年后美元兑换人民币的的汇率下跌了15%。小张又将2000美元换回人民币。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条件下,小张 ( )
    A.减少了人民币损失2100元 B. 损失了人民币2100元
    C.损失了美元160元 D. 减少了美元损失160元
    13、假设2008年1单位M国货币/1单位N国货币为1:7.2。2009年,M国的通货膨胀率为20%,其他条件不变,从购买力角度来看,则两国间的汇率为 ( )
    A.1:4.95B.1:5C.1:6D.1:6.05
    14.2005年1月5日和2006年1月5日100元外币对人民币的汇价表( )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反映人民币币值与外汇汇率之间关系的曲线走势图正确的是
    15.按照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协议,成员国90%的贸易商品实行零关税。如果以前一件10人民币元的M商品出口到某东盟成员国N国的关税为5%,本外币间的汇率为l:8。2010年该商品实行零关税,中国生产M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5%,其他条件不变,则一件M商品在实行零关税之前和之后出口到N国的价格用N国货币单位表示分别为 ( )
    A. 80,84 B.84,80 C. 84.64 D.84,100
    四、考察互补商品的需求变化
    一)知识储备:在替代关系的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消费者将减少该商品的需求量,替代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在互补关系的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消费者会减少该商品的需求量,互补商品的需求量也会减少。
    总之,替代商品价格变动与需求量的变化是同方向的;互补商品价格变动与需求量的变化是反方向的。
    二)巩固练习
    16、假定A商品的互补品价格上升20%时,A商品的需求量变动量为30单位:当A商品的替代品价格下降20%时,A商品的需求量变动为40单位。如果其它条件不变,当A商品的互补品价格上升20%,替代品价格下降10%同时出现时,那么,A商品的需求量 ( )
    A.增加70单位 B.增加10单位
    C.减少70单位 D.减少10单位
    17.(2010年广东高考)图5、6中商品甲、乙是两种互不关联的商品。


    当两商品的价格P均从P1同幅下降到P2时,对于需求量Q的变化,若有如下判断:
    ①两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同向变动 ②两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反向变动
    ③两商品相比,商品甲是高档耐用品 ④两商品相比,商品甲是生活必需品
    其中正确的是 (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8.(10年北京高考)某商品的价格p变化p会引起其相关商品的需求量x变化x,这种变化可表现为两种关系:①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
    A.汽油价格变化和柴油需求量变化之间的关系符合①
    B.汽油价格变化和原油需求量变化之间的关系符合②
    C.煤炭价格变化和原油需求量变化之间的关系符合①
    D.煤炭价格变化和天然气需求量变化之间的关系符合②
    五、关于恩格尔系数的计算题
    一)知识储备:恩格尔系数是指居民的食物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用公式表示为: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总额÷家庭或个人消费支出总额)×100%。国际上常用恩格尔系数来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状况。一个国家或家庭生活越贫困,恩格尔系数就越大;反之,生活越富裕,恩格尔系数就越小。
    二)巩固练习
    19、联合国对消费水平的规定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绝对贫困;50~59为温饱水平;40~49为小康水平;20~4为富裕水平;20以下为极度富裕。根据下表推断某市的消费水平已经达到 ( )
    某年某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一览表
    A. 温饱水平 B. 小康水平 C. 富裕水平 D. 极度富裕
    六、关于存款利息的计算问题
    一)知识储备:公式为: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二)巩固练习
    20、某居民将3万元人民币存入银行,存期一年,年利率为2.70%,到期扣除利息税(税率为20%)后,该居民可得到的利息为 。 ( )
    A、306元 B、810元 C、360元 D、648元
    21、2005年11月24日,财政部发布公告,决定发行2005年记帐式(十三期)国债。本期国债期限7年,年利率为3.01%,利息按年支付,2012年11月25日偿还本金并支付完所有利息。如果某人购买此7年期国债10000元整,利息每年支付一次,那么2012年11月25日到期,7年间本金与利息合计总额应为 ( )
    A、13010元 B、12107元 C、17000元 D、10301元
    七、关于股票价格的计算问题
    一)知识储备:股票价格的高低,一般取决于两个基本因素:预期股息和银行利息率。股票价格与预期股息成正比,与同期银行存款利息率成反比。用分式表示,就是:股票价格=预期股息/银行利息率。
    二)例题分析:
    王某购买了某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发行的每股面额为10元的股票1000股,预期每年可得5%的股息,而当年的银行存款利率为4%。如果没有其他因素的影响,那么,一年后王某所持股票的总价格为 ( )。
    A、10000元 B、12000元 C、12500元 D、15000元
    解析:股票价格=预期股息/银行利息率。预期股息=(股票面额×预期股息率),该股票每股的价格为:10×5%/4%=12.5(元),那么,王某购买的1000股股票总价格应为:12.5×1000=12500(元)。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二)巩固练习
    22、小张购买了某股份有限公司上市股票400股,每股票面金额10元,预期每年可以获得10%的股息。当时银行存款的年利率为5%。如果没有其他因素的影响,一年后小张购买的400股股票价格为( )
    A.2000元 B.8000元 C.4000元 D.2500元
    23、张某手中有5万元现金可以用于投资。假定现行的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为2.52%,某上市公司股票预期每年可以获得4.5%的股息。如果张某于2008年12月1日将这5万元购买这家公司股票5万股,在不考虑供求等其他因素影响的状况下,一年后该公司股票的价格可能是( )
    A.1.045元B.1.786元C.4.5元D.11.34元
    八、关于企业经济效益的计算问题
    一)知识储备:企业的经济效益用公式表示就是:经济效益=生产总值/生产成本。而企业利润用公式表示则是:利润=生产总值-生产成本。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经济效益=生产总值/生产成本=(生产成本+利润)/生产成本=1+利润/生产成本。可见,企业经济效益是否提高,不能只看利润是否增长,而要看利润与生产成本之间的比值。如果利润增长的幅度超过生产成本的增长幅度,则说明企业经济效益提高了;反之,则说明企业经济效益降低了;如果二者的增长幅度一致,则说明企业的经济效益不变。
    二)巩固练习
    24 (2010年重庆) 表2 生产相同产品的甲乙两企业2009年的主要经济指标
    由表2可知
    甲的利润低于乙 B.甲的劳动生产率低于乙 C.甲的经济效益高于乙 D.甲的个别劳动时间多于乙
    25、某银行某年共发放贷款5000万元人民币,平均年利率是13%,在这一年中,共吸收存款4000万元,平均年利率9%,在这一年中银行共支付职工工资、奖金等40万元,其他开支130万元。这一年银行利润是 万元。( )
    A、360 B、120 C、170 D、80
    26、某企业2008年的生产总值为1000万元,生产成本为600万元。假定该企业2009年生产成本保持不变,经济效益提高了20%,则该企业2009年的利润比2008年( )
    A.增加20% B.增加33.3% C.增加40% D.增加50%
    27、某企业去年的经济效益为120%,利润为100万;今年由于市场需求下降,生产萎缩,生产总值减少了20%。要保证经济效益不下降,则该企业至少要降低成本( )
    A.80万 B.100万 C.200万 D.400万
    九、关于分配方式的计算题
    一) 知识储备
    按劳分配所得:即在国有经济或集体经济中劳动所获得的工资、奖金、津贴收入。注:在农村中承包集体土地劳动经营所得也属于按劳分配所得。
    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所得(即个体经济的老板生产经营的税后收入)
    三 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 (技术、资本、土地、劳动力、管理、信息)
    二)巩固练习:
    28.(2010年安徽)李某是一国有企业工程师,去年工资收入36000元,奖金8000元,个人专利转让收入5000元;其妻开一家个体杂货店,年收入15000元;家里有房出租,年收入6000元。去年,李某一家按劳分配收入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分别是 ( )
    A.44000元 26000元 B. 36000元 19000元
    C.49000元 21000元 D. 44000元 11000元
    29、小张大学毕业后到一家国有企业工作,年薪4万元,岗位津贴1万元;他还利用业余时间搞一些技术发明,一年的技术转让所得为1万元,期间炒股获得收益2万元。小张上述收入中,按劳分配和按资本要素分配的收入分别为 ( )
    A.4万元、3万元 B.5万元、2万元 C.5万元、3万元 D.4万元、2万元
    30、2009年,农民甲开展多种经营,承包土地年收入2万元,利用业余时间抄股赚得1万元,经营烧烤摊位收入1万元,用自己的私家货车跑运输得到报酬4万元。甲一年的非劳动收入为____元,按劳分配收入____元。( )
    A 1万元 2万元 B.1万元 6万元 C.2万元 4万元 D.3万元 2万元
    十、关于增值税的计算问题
    一)知识储备:增值税的计税方法是:企业商品销售额×税率- 上一环节已纳税金。
    营业税是以纳税人经营活动的营业额(销售额)为征税对象的税种。
    二)巩固练习
    31、一般增值税税率为17%。某厂购进一批蚕丝(假定这些蚕丝的生产者是第一个生产环节),支付货款850元,增值税款144.5元。10天后加工成绸缎以1500元卖给某商场。请问,该商场应为此支付 _元增值税款?( )
    A、110.5 B、1610.5 C、255 D、175.5
    32、(09北京30)右表是一个建筑公司某年度的部分经营信息,其中“税金及附加”包含了该公司应缴纳的某种税,这种税的名称及计算正确的是 ( )
    A.营业税=1000万元×税率 B.增值税=1000万元×税率
    C.营业税=650万元×税率 D.增值税=650万元×税率
    十一、关于个人所得税的计算问题
    一)知识储备:个人所得税是指国家对个人所得额征收的一种税。它对个人工资、薪金的缴纳是月收入扣除2000元后的余额。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自2008年3月1日起由1600元提高到2000元。
    税法规定,我国个人所得税实行超额累进税率。
    二)巩固练习
    33、假定小李2009年10月份的工资为6000元(个税起征点2000元),请根据下表计算他
    当月应纳个人所得税:
    A.535元B.450元C.475元D.510元
    34、自2008年3月1日起,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由1600元提高到2000元。小明月收入只有工资6600元,个税调整后,他每月税后工资收入( )
    A.增加40元 B.减少40元 C.增加60元 D.减少60元
    十二、经济生活中正(反)方向变动关系
    一)知识储备:
    1、流通中所需货币量与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正方向变动;)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反方向变动)
    2、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正方向变动;)与社会劳动生率成反比(反方向变动)
    3、价值总量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成正比(正方向变动),与个别劳动时间成反比(反方向变动)
    4、一般说来,价格与需求量的变化成反方向变动(价格上升,需求量下降;价格下跌,需求量上升)
    5、替代商品价格变动与需求量的变化是同方向的;互补商品价格变动与需求量的变化是反方向的
    6、消费水平,在其他条年不变的情况下,与居民的收入成正方向变化,与物价总体水平成反方向变动
    7、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收入差距大小成反方向变动
    8、人们生活水平高低与恩格尔系数大小成反方向变动
    9、存款利息与本金、利息率、存款期限成正方向变动,在其它条年不变情况下与利息税成反方向变动
    10、股票价格与预期股息成正比(正方向),与银行存款利息率成反比(反方向)
    11效率与资源有效利用率成正方向变化
    二)巩固练习
    35、(2009·北京)北京市下调公交车车票价格,乘坐公交车的人次增加,能够正确反映这一变化的图形是( )
    36、(2009·天津)汽车需求量(Q)随着汽车价格(P)、汽车购置税(T)、汽油价格(E)、居民收入(I)的变动而变动。下列曲线图中正确反映其变动关系的是( )
    37、下面函数图像描述的是某商品在半年中的价格走势,根据该图,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①该商品很可能处于卖方市场
    ②该商品的互补商品需求量会有所减少
    ③该商品的替代品需求量会有所减少
    ④生产者可能会扩大该商品生产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38.(2010年山东)甲商品价格(P甲)与乙商品需求量(Q乙)之间存在如图6所示关系。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①甲商品的需求量受乙商品价格的影响
    ②甲商品价格上升会使乙商品价格下降
    ③甲商品价值量降低时,人们对乙商品的需求增加
    ④人们的某一特定需要,甲乙两种商品都可以满足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9.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在一般情况下,下列选项中与图10曲线反映的变动关系相一致的是
    A. x轴为税率 Y轴为财政收入
    B. x轴为居民收入 Y轴为商品房价格
    C.x轴为商品价格总额 Y轴为流通中所需货币量
    D. x轴由经济增长率 Y轴为失业率
    40.经济雪景拉弗用图7揭示了税率与税收收入之间的关系。
    由图7可知
    税率越高,税收收入就越高
    B.政府若要增加税收,需要确定合理的税率
    C. 是政府调节经济的最佳税率选择
    D.从鼓励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看,税率优于
    ~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中常见计算题例析
    一、关于商品价值量的计算问题
    一)知识储备:商品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个别劳动时间、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商品价值总量与个别劳动时间成反比,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无关。
    商品价值总量=商品价值量×商品数量。 商品使用价值量即商品数量。
    二)例题分析:
    (全国大纲Ⅱ)假设某企业2008年的生产条件属于社会平均水平,生产一件甲种商品的老多耗费为6元,产量为10万件。2009年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50%,其他条件不变,那么,该企业生产甲种商品的个别价值、社会价值和价值总量分别为
    A.4元、4元、60万元 B. 6元、8元、90万元 C. 4元、6元、90万元 D. 8元、6元、120万元
    解:因为2009年该企业劳动生产率 (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50%;所以该企业商品的个别价值为6/(1+50%)=4元,社会价值即单位商品价值量与个别劳动时间无关,所以不变为6元;价值总量=6×10(1+50%)=90万元。
    三)巩固练习:
    1、假定生产一个瓷碗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2小时,生产一匹布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10小时。现有甲、乙、丙三家生产该种布的企业,他们生产一匹布的时间分别是5小时、10小时、15小时。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甲、乙、丙三家企业在30小时里生产的布能分别换到 、 、 个瓷碗。 ( C )
    A、15 15 15 B、10 5 3.3 C、30 15 10 D、5 5 5
    2、(08海南2)假设某国生产M商品的企业只有甲乙两家。2007年甲企业的产量为10万件,每件商品的生产时间为6小时;乙企业的产量为8万件,每件商品的生产时间为10小时。如果2008年甲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2008年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 ( B )
    A、5小时 B、7小时 C、7.5小时 D、8小时
    3、2009年我国生产某类商品200万件,每件商品价值量为34.5元,如果2010年我国生产该类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5%,其它条件不变,则该类商品价值总量与单位商品价值量分别为 ( B )
    A.6000万元 34.5元 B.6900万元 30元 C.6000万元 30元 D.6900万元 34.5元
    4、某行业去年的劳动生产率是每小时生产1件商品,价值用货币表示为260元。假定甲生产者今年的劳动生产率是每小时生产2件商品,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甲生产者1小时内创造的价值总量用货币表示为400元,那么,该行业今年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 ( B)
    A.25%B.30% C.35%D.40%
    5、某国2008年生产甲商品40亿件,价格总额360亿元。如果2009年生产甲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其他条件不变,则2009年甲商品的价格总额为( D )
    A.180亿元B.360亿元C.720亿元D.540亿元
    6、假设某国去年生产一件M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1小时,一件M商品可以换两件K商品,甲企业生产一件M商品所花费的时间为2小时。如果甲企业今年的劳动生产率提高50%,K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l倍,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甲企业生产的一件M商品与某乙企业生产的一件K商品的交换比例应该是( C )
    A.1:1 B.1:2 C.1:4 D.1:8
    7、某企业率先采用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倍,这意味着该企业在同一时间内生产的使用价值量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 ,单位时间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 。 ( D )
    A.增加1∕2倍 增加2倍 不变 B.增加2倍 减少1∕2倍 不变
    C.减少1∕2倍 增加2倍 减少1∕2倍 D.增加2倍 不变 增加2倍
    二、关于纸币发行量的计算问题
    一)知识储备:流通中实际所需货币量的计算公式:流通中实际所需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待售商品数量×商品价格水平)/货币流通次数。 无论发行多少纸币,它的总体购买力都只能与实际所需的金属货币量一致。纸币的贬值程度即纸币贬值率的计算公式是纸币贬值率=(1-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纸币发行量)×100%
    例如,一个国家某个时期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是100亿元,实际发行的纸币是200亿元,纸币贬值率=(1-100/200)×100%=50%。
    物价因纸币贬值而全面上涨。纸币贬值率越高,物价上涨率也就越高。物价上涨率的计算公式是:
    物价上涨率=(纸币发行量/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1)×100%
    例如,一个国家某个时期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为100亿元,实际发行的纸币是200亿元,物价上涨率=(200/100 -1)×100%=100%。
    还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通货膨胀率=(现期物价水平—基期物价水平)/基期物价水平(价格上涨率是从低到高,以基期物价水平为基数);
    纸币贬值率=(现期物价水平—基期物价水平)/ 现期物价水平(贬值是由高到底,以现期物价水平为基数)
    例如,一个国家去年的商品平均价格100元,今年商品的平均价格150元,那么,通货膨胀率=(150—100)/100=50%,纸币贬值率=(150-100)/150=1/3
    二)例题分析:
    (2010全国大纲Ⅰ).假设某国2009年甲产品的总产量是100万件,每件产品价值用货币表示为10元。2010年生产甲产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在货币价值不变和通货膨胀率为20%的不同情况下,甲产品2010年的价格分别是
    A. 5元, 6元 B. 10元 12元 C. 20元 24元 D. 8元 16元
    解析:价值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所以在货币价值不变的情况下.2010年商品价格为10/2=5;通胀率为20%,设价格为X,依公式 (X-5)/5=20% X=6元
    某一时期,流通中所需货币量为5万亿元,由于生产发展,货币需要量增加20%,但实际执行结果却使流通中的货币量达到8万亿元,这时货币的贬值程度为 ,原来标价15元的M商品,现在价格是多少 。
    A 28%,22元 B 25%,20元 C 22% ,18元 D 25%, 18.75元
    解析:按照题目要求,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5×(1+20%)=6(万亿元),而实际发行了8万亿元,因而一元货币等于6/8=0.75元的购买力,贬值程度为1-6/8=1/4,货币贬值程度为25%。也可直接用公式:货币贬值率=(1-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纸币发行量)×100%,(1—6/8)×100%=25%。货币贬值程度为25%,即现在的1元相当于原来的0.75元,1:0.75=x:15 x=20元 此答案为B项。
    三) 巩固练习:
    8、如果某国在一年里全社会用现金支付的待售商品总量为40亿件,平均价格水平为150元/件,在这一年里每1元货币平均流通6次。那么,该国在这一年里纸币发行量应为 亿元;如果该国政府当年由于多发行纸币而使商品价格上涨了25%,那么当年该国实际发行了 亿元纸币。A
    A、1000 1250 B、1200 1350 C、1000 1200 D、1400 1300
    9、假定某国一定时期内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量为30000亿元,为了扩大生产、刺激经济发展,需要增加20%的货币供应量,但实际执行的结果,却使流通中的纸币量达到了50000亿元,那么此时货币的贬值程度为B
    A.72% B.28% C.12.8% D.18%
    10、假定某国待售商品20亿件,平均每件商品价格150元,若当年该国多发行了150亿元纸币,导致价格上涨20%,则当年该国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应是 亿元,该年每1元货币平均流通 次。 ( B )
    A.750 5 B.750 4 C.1000 5 D.1000 4
    11、2008年某国待售商品200亿件,平均每件商品售价15元,该年度货币流通次数为3次。受金融危机的冲击,该国政府多发行了250亿,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该国当年货币贬值和物价上涨的幅度分别是( D )
    A.25% 25% B.30% 35% C.80% 75% D.20% 25%
    三、关于外汇汇率、币值的计算问题
    一)知识储备: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我国通常采用100单位外币作为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量的人民币。直接标价法,是以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为标准来计算应付出多少单位本国货币。间接标价法是以一定单位(如1个单位)的本国货币为标准,来计算应收若干单位的外国货币。
    如果某一国货币汇率升高,即意味着相同数量的该国货币可以兑换更多的其他国家的货币,该国货币升值了。(外汇汇率上升,说明人民币贬值;反之,人民币汇率升值,说明外币贬值)
    二)巩固练习
    12、小张按1美元兑换7元人民币的汇率换得2000美元,两年后美元兑换人民币的的汇率下跌了15%。小张又将2000美元换回人民币。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条件下,小张 ( B )
    A.减少了人民币损失2100元 B. 损失了人民币2100元
    C.损失了美元160元 D. 减少了美元损失160元
    13、假设2008年1单位M国货币/1单位N国货币为1:7.2。2009年,M国的通货膨胀率为20%,其他条件不变,从购买力角度来看,则两国间的汇率为 ( C )
    A.1:4.95B.1:5C.1:6D.1:6.05
    14.2005年1月5日和2006年1月5日100元外币对人民币的汇价表(B)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反映人民币币值与外汇汇率之间关系的曲线走势图正确的是
    15.按照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协议,成员国90%的贸易商品实行零关税。如果以前一件10人民币元的M商品出口到某东盟成员国N国的关税为5%,本外币间的汇率为l:8。2010年该商品实行零关税,中国生产M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5%,其他条件不变,则一件M商品在实行零关税之前和之后出口到N国的价格用N国货币单位表示分别为D
    A. 80,84 B.84,80 C. 84.64 D.84,100
    四、考察互补商品的需求变化
    一)知识储备:在替代关系的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消费者将减少该商品的需求量,替代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在互补关系的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消费者会减少该商品的需求量,互补商品的需求量也会减少。
    总之,替代商品价格变动与需求量的变化是同方向的;互补商品价格变动与需求量的变化是反方向的。
    二)巩固练习
    16、假定A商品的互补品价格上升20%时,A商品的需求量变动量为30单位:当A商品的替代品价格下降20%时,A商品的需求量变动为40单位。如果其它条件不变,当A商品的互补品价格上升20%,替代品价格下降10%同时出现时,那么,A商品的需求量 ( C)
    A.增加70单位 B.增加10单位
    C.减少70单位 D.减少10单位
    17.(2010年广东高考)图5、6中商品甲、乙是两种互不关联的商品。


    当两商品的价格P均从P1同幅下降到P2时,对于需求量Q的变化,若有如下判断:
    ①两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同向变动 ②两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反向变动
    ③两商品相比,商品甲是高档耐用品 ④两商品相比,商品甲是生活必需品
    其中正确的是 D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8.(10年北京高考)某商品的价格p变化p会引起其相关商品的需求量x变化x,这种变化可表现为两种关系:①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D )
    A.汽油价格变化和柴油需求量变化之间的关系符合①
    B.汽油价格变化和原油需求量变化之间的关系符合②
    C.煤炭价格变化和原油需求量变化之间的关系符合①
    D.煤炭价格变化和天然气需求量变化之间的关系符合②
    五、关于恩格尔系数的计算题
    一)知识储备:恩格尔系数是指居民的食物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用公式表示为: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总额÷家庭或个人消费支出总额)×100%。国际上常用恩格尔系数来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状况。一个国家或家庭生活越贫困,恩格尔系数就越大;反之,生活越富裕,恩格尔系数就越小。
    二)巩固练习
    19、联合国对消费水平的规定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绝对贫困;50~59为温饱水平;40~49为小康水平;20~4为富裕水平;20以下为极度富裕。根据下表推断某市的消费水平已经达到 ( B )
    某年某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一览表
    A. 温饱水平 B. 小康水平 C. 富裕水平 D. 极度富裕
    六、关于存款利息的计算问题
    一)知识储备:公式为: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二)巩固练习
    20、某居民将3万元人民币存入银行,存期一年,年利率为2.70%,到期扣除利息税(税率为20%)后,该居民可得到的利息为 。 ( D )
    A、306元 B、810元 C、360元 D、648元
    21、2005年11月24日,财政部发布公告,决定发行2005年记帐式(十三期)国债。本期国债期限7年,年利率为3.01%,利息按年支付,2012年11月25日偿还本金并支付完所有利息。如果某人购买此7年期国债10000元整,利息每年支付一次,那么2012年11月25日到期,7年间本金与利息合计总额应为 ( B )
    A、13010元 B、12107元 C、17000元 D、10301元
    七、关于股票价格的计算问题
    一)知识储备:股票价格的高低,一般取决于两个基本因素:预期股息和银行利息率。股票价格与预期股息成正比,与同期银行存款利息率成反比。用分式表示,就是:股票价格=预期股息/银行利息率。
    二)例题分析:
    王某购买了某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发行的每股面额为10元的股票1000股,预期每年可得5%的股息,而当年的银行存款利率为4%。如果没有其他因素的影响,那么,一年后王某所持股票的总价格为 ( )。
    A、10000元 B、12000元 C、12500元 D、15000元
    解析:股票价格=预期股息/银行利息率。预期股息=(股票面额×预期股息率),该股票每股的价格为:10×5%/4%=12.5(元),那么,王某购买的1000股股票总价格应为:12.5×1000=12500(元)。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二)巩固练习
    22、小张购买了某股份有限公司上市股票400股,每股票面金额10元,预期每年可以获得10%的股息。当时银行存款的年利率为5%。如果没有其他因素的影响,一年后小张购买的400股股票价格为( B )
    A.2000元 B.8000元 C.4000元 D.2500元
    23、张某手中有5万元现金可以用于投资。假定现行的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为2.52%,某上市公司股票预期每年可以获得4.5%的股息。如果张某于2008年12月1日将这5万元购买这家公司股票5万股,在不考虑供求等其他因素影响的状况下,一年后该公司股票的价格可能是( B )
    A.1.045元B.1.786元C.4.5元D.11.34元
    八、关于企业经济效益的计算问题
    一)知识储备:企业的经济效益用公式表示就是:经济效益=生产总值/生产成本。而企业利润用公式表示则是:利润=生产总值-生产成本。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经济效益=生产总值/生产成本=(生产成本+利润)/生产成本=1+利润/生产成本。可见,企业经济效益是否提高,不能只看利润是否增长,而要看利润与生产成本之间的比值。如果利润增长的幅度超过生产成本的增长幅度,则说明企业经济效益提高了;反之,则说明企业经济效益降低了;如果二者的增长幅度一致,则说明企业的经济效益不变。
    二)巩固练习
    24 (2010年重庆) 表2 生产相同产品的甲乙两企业2009年的主要经济指标
    由表2可知
    甲的利润低于乙 B.甲的劳动生产率低于乙 C.甲的经济效益高于乙 D.甲的个别劳动时间多于乙
    25、某银行某年共发放贷款5000万元人民币,平均年利率是13%,在这一年中,共吸收存款4000万元,平均年利率9%,在这一年中银行共支付职工工资、奖金等40万元,其他开支130万元。这一年银行利润是 万元。( B )
    A、360 B、120 C、170 D、80
    26、某企业2008年的生产总值为1000万元,生产成本为600万元。假定该企业2009年生产成本保持不变,经济效益提高了20%,则该企业2009年的利润比2008年( D )
    A.增加20% B.增加33.3% C.增加40% D.增加50%
    27、某企业去年的经济效益为120%,利润为100万;今年由于市场需求下降,生产萎缩,生产总值减少了20%。要保证经济效益不下降,则该企业至少要降低成本( B )
    A.80万 B.100万 C.200万 D.400万
    九、关于分配方式的计算题
    一) 知识储备
    按劳分配所得:即在国有经济或集体经济中劳动所获得的工资、奖金、津贴收入。注:在农村中承包集体土地劳动经营所得也属于按劳分配所得。
    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所得(即个体经济的老板生产经营的税后收入)
    三 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 (技术、资本、土地、劳动力、管理、信息)
    二)巩固练习:
    28.(2010年安徽)李某是一国有企业工程师,去年工资收入36000元,奖金8000元,个人专利转让收入5000元;其妻开一家个体杂货店,年收入15000元;家里有房出租,年收入6000元。去年,李某一家按劳分配收入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分别是 (D )
    A.44000元 26000元 B. 36000元 19000元
    C.49000元 21000元 D. 44000元 11000元
    29、小张大学毕业后到一家国有企业工作,年薪4万元,岗位津贴1万元;他还利用业余时间搞一些技术发明,一年的技术转让所得为1万元,期间炒股获得收益2万元。小张上述收入中,按劳分配和按资本要素分配的收入分别为 (B )
    A.4万元、3万元 B.5万元、2万元 C.5万元、3万元 D.4万元、2万元
    30、2009年,农民甲开展多种经营,承包土地年收入2万元,利用业余时间抄股赚得1万元,经营烧烤摊位收入1万元,用自己的私家货车跑运输得到报酬4万元。甲一年的非劳动收入为____元,按劳分配收入____元。( A )
    A.1万元 2万元 B.1万元 6万元 C.2万元 4万元 D.3万元 2万元
    十、关于增值税的计算问题
    一)知识储备:增值税的计税方法是:企业商品销售额×税率- 上一环节已纳税金。
    营业税是以纳税人经营活动的营业额(销售额)为征税对象的税种。
    二)巩固练习
    31、一般增值税税率为17%。某厂购进一批蚕丝(假定这些蚕丝的生产者是第一个生产环节),支付货款850元,增值税款144.5元。10天后加工成绸缎以1500元卖给某商场。请问,该商场应为此支付 _元增值税款?( A )
    A、110.5 B、1610.5 C、255 D、175.5
    32、(09北京30)右表是一个建筑公司某年度的部分经营信息,其中“税金及附加”包含了该公司应缴纳的某种税,这种税的名称及计算正确的是 ( A )
    A.营业税=1000万元×税率 B.增值税=1000万元×税率
    C.营业税=650万元×税率 D.增值税=650万元×税率
    十一、关于个人所得税的计算问题
    一)知识储备:个人所得税是指国家对个人所得额征收的一种税。它对个人工资、薪金的缴纳是月收入扣除2000元后的余额。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自2008年3月1日起由1600元提高到2000元。
    税法规定,我国个人所得税实行超额累进税率。
    二)巩固练习
    33、假定小李2009年10月份的工资为6000元(个税起征点2000元),请根据下表计算出他
    当月应纳个人所得税:C
    A.535元B.450元C.475元D.510元
    34、自2008年3月1日起,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由1600元提高到2000元。小明月收入只有工资6600元,个税调整后,他每月税后工资收入( C )
    A.增加40元 B.减少40元 C.增加60元 D.减少60元
    十二、经济生活中正(反)方向变动关系
    一)知识储备:
    1、流通中所需货币量与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正方向变动;)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反方向变动)
    2、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正方向变动;)与社会劳动生率成反比(反方向变动)
    3、价值总量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成正比(正方向变动),与个别劳动时间成反比(反方向变动)
    4、一般说来,价格与需求量的变化成反方向变动(价格上升,需求量下降;价格下跌,需求量上升)
    5、替代商品价格变动与需求量的变化是同方向的;互补商品价格变动与需求量的变化是反方向的
    6、消费水平,在其他条年不变的情况下,与居民的收入成正方向变化,与物价总体水平成反方向变动
    7、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收入差距大小成反方向变动
    8、人们生活水平高低与恩格尔系数大小成反方向变动
    9、存款利息与本金、利息率、存款期限成正方向变动,在其它条年不变情况下与利息税成反方向变动
    10、股票价格与预期股息成正比(正方向),与银行存款利息率成反比(反方向)
    11效率与资源有效利用率成正方向变化
    二)巩固练习
    35、(2009·北京)北京市下调公交车车票价格,乘坐公交车的人次增加,能够正确反映这一变化的图形是( A )
    36、(2009·天津)汽车需求量(Q)随着汽车价格(P)、汽车购置税(T)、汽油价格(E)、居民收入(I)的变动而变动。下列曲线图中正确反映其变动关系的是( C )
    37、下面函数图像描述的是某商品在半年中的价格走势,根据该图,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C )
    ①该商品很可能处于卖方市场
    ②该商品的互补商品需求量会有所减少
    ③该商品的替代品需求量会有所减少
    ④生产者可能会扩大该商品生产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38.(2010年山东)甲商品价格(P甲)与乙商品需求量(Q乙)之间存在如图6所示关系。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D )
    ①甲商品的需求量受乙商品价格的影响
    ②甲商品价格上升会使乙商品价格下降
    ③甲商品价值量降低时,人们对乙商品的需求增加
    ④人们的某一特定需要,甲乙两种商品都可以满足
    A.①② B.①④科网]
    C.②③ D.③④
    39.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在一般情况下,下列选项中与图10曲线反映的变动关系相一致的是D
    A. x轴为税率 Y轴为财政收入
    B. x轴为居民收入 Y轴为商品房价格
    C.x轴为商品价格总额 Y轴为流通中所需货币量
    D. x轴由经济增长率 Y轴为失业率
    40.经济雪景拉弗用图7揭示了税率与税收收入之间的关系。
    由图7可知B
    税率越高,税收收入就越高
    B.政府若要增加税收,需要确定合理的税率
    C. 是政府调节经济的最佳税率选择
    D.从鼓励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看,税率优于

    美元
    欧元
    日元
    人民币
    2005年1月5日
    827.70
    1047.61
    7.73
    2006年1月5日
    827.65
    1114.74
    8.0535
    项目

    穿

    其他
    总计
    金额 (亿元)
    1700
    500
    1700
    100
    4000
    企业名称
    产量(万件)
    职工人数(名)
    总产值(万元)
    总成本(万元)

    5
    100
    100
    45[来源

    4
    100
    80
    60
    级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X)
    汇率(%)
    1
    X≤500元
    5
    2
    500元<X≤2000元
    10
    3
    2000元<X≤5000元
    15
    4
    5000元<X≤20000元
    20
    5
    20000元<X≤40000元
    25
    6
    40000元<X≤60000元
    30

    美元
    欧元
    日元
    人民币
    2005年1月5日
    827.70
    1047.61
    7.73
    2006年1月5日
    827.65
    1114.74
    8.0535
    项目

    穿

    其他
    总计
    金额 (亿元)
    1700
    500
    1700
    100
    4000
    企业名称
    产量(万件)
    职工人数(名)
    总产值(万元)
    总成本(万元)

    5
    100
    100
    45[来源

    4
    100
    80
    60
    级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X)
    汇率(%)
    1
    X≤500元
    5
    2
    500元<X≤2000元
    10
    3
    2000元<X≤5000元
    15
    4
    5000元<X≤20000元
    20
    5
    20000元<X≤40000元
    25
    6
    40000元<X≤60000元
    30

    相关试卷

    文综丨湘豫名校2024届高考考前保温卷文综试卷及答案:

    这是一份文综丨湘豫名校2024届高考考前保温卷文综试卷及答案,共24页。

    2024届衡水金卷高三4月大联考(老高考)文综试题:

    这是一份2024届衡水金卷高三4月大联考(老高考)文综试题,共16页。

    2021年云南高考文综试题及答案:

    这是一份2021年云南高考文综试题及答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图1所示这一天所在的月份是,判断图示珊瑚礁的发育阶段依次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