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第5单元课题2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课时练习-教师版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5962893/0-172062054808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化学第5单元课题2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课时练习-教师版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5962893/0-172062054816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化学第5单元课题2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课时练习-教师版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5962893/0-1720620548209/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 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达标测试
展开A.H2B.2H6OC.C2H4D.CH4
【答案】D
【解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结合化学方程式,反应物中含4个O,生成物中含1个C、4个H、4个O,故反应物中还应含1个C、4个H,故X的化学式为:CH4。
故选D。
2.实验室常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其反应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浓)MnCl2+Cl2↑+2X根据上述已配平的化学方程式,可知X的化学式为
A.H2OB.H2C.H2O2D.HClO
【答案】A
【解析】
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及原子个数不变,由方程式知,反应物中原子种类及个数为Mn:1;O:2;H:4;Cl:4;已知生成物中原子种类及个数为Mn:1;Cl:4;比较分析可知X中含有H和O元素,其原子个数分别为2和1,故X的化学式为:H2O。故选:A。
3.现有反应:2Cu(NO3)22CuO+O2↑+4X↑,则X 的化学式为
A.NO B.NO2 C.NH3 D.N2O3
【答案】B
【解析】
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不变,反应前有12个氧原子、2个铜原子、 4个氮原子,反应后有4个氧原子、2个铜原子,所以一个X的分子中有2个氧原子、1个氮原子;X的化学式为NO2 ,故选B。
4.氢氟酸(HF)可用于在玻璃上雕刻各种精美图案,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SiO2+4HF=X↑+2H2O,则物质X为( )
A.SiOB.O2C.SiF4D.SiF
【答案】C
【解析】
反应物中硅、氧、氢、氟元素的原子个数为1,2,4,4,生成物中硅、氧、氢、氟元素的原子个数为0,2,4,0,根据质量守恒定律,X的化学式为SiF4 ,故选C。
5.某发电厂烟气处理的化学方程式为 CH4+2NO2=N2+X+2H2O,X的化学式为
A.COB.O2C.CD.CO2
【答案】D
【解析】
由题意可知反应前有1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2个氮原子和4个氧原子,反应后已经出现2个氮原子,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缺少的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就在X中,X的化学式为CO2,故选D。
6.下列关于化学方程式的读法,错误的是( )
A.在点燃的条件下,磷和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
B.在点燃的条件下,4个磷原子和5个氧气分子结合生成2个五氧化二磷分子
C.在点燃的条件下,每4个磷原子和5个氧气分子结合生成2个五氧化二磷分子
D.在点燃的条件下,每124份质量的磷和160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284份质量的五氧化二磷
【答案】B
【解析】
化学方程式可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反应的条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微观粒子个数比;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等;读化学方程式时,“+”应读作“和”,“═”应读作“生成”。
【详解】
A、在点燃的条件下,磷和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不符合题意;
B、从微观上,应读作:在点燃的条件下,每4个磷原子和5个氧气分子结合生成2个五氧化二磷分子,符合题意;
C、在点燃的条件下,每4个磷原子和5个氧气分子结合生成2个五氧化二磷分子,不符合题意;
D、在点燃的条件下,每124份质量的磷和160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284份质量的五氧化二磷,不符合题意。故选B。
7.为实现二氧化碳的绿色利用,科学家用固碳酶作催化剂设计了如下转化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过程可有效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B.X的化学式为CH2
C.固碳酶在反应前后化学性质发生改变
D.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答案】A
【解析】
A、该过程可将二氧化碳转化为C2H4,可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每个X分子由2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构成,故X的化学式为:C2H4,不符合题意;
C、固碳酶是催化剂,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不符合题意;
D、反应①是二氧化碳转化为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可与碳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不符合题意。
故选A。
8.对于化学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参加反应的物质是磷和氧气;②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③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④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⑤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⑥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A.①②⑥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⑤D.①③④⑤
【答案】D
【解析】
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物质是磷和氧气,反应条件是点燃,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故选:D。
9.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A、,该化学方程式没有注明反应条件:点燃,不符合题意;
B、,该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氧原子反应前后不相等,不符合题意;
C、,该化学方程式生成物氧化铝(Al2O3)的化学式错误,不符合题意;
D、,该化学方程式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
10.对于的读法不正确的是( )
A.碳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
B.碳加氧气等于二氧化碳
C.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分子在点燃条件下生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
D.份质量的碳和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可生成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答案】B
【解析】
A、该反应可读作:碳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故选项读法正确。
B、在反应中“+”读作“和”,“═”读应作“生成”,故选项读法错误。
C、从微观上,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分子在点燃条件下生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故选项读法正确。
D、该反应可读作:12份质量的碳和32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可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故选项读法正确。
故选:B。
11.建立“宏观一微观一符号”之间的联系是学习化学的思维方法。下图是汽车尾气中某些有害气体在催化剂作用下转化为空气中的无毒成分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没有发生改变
B.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3
C.化学反应前后氮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D.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再分
【答案】B
【解析】
由图可知,该反应是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氮气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详解】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不符合题意;
B、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1,符合题意;
C、由化学方程式可知,NO中氮元素显+2价,生成物氮气中氮元素显0价,化学反应前后氮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不符合题意;
D、由图可知,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为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为新的分子,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2.宏观、微观、符号相结合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工业上常将煤洗选加工后用于制备水煤气,其主要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物质C是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B.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发生变化
C.该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都没有变化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2OCO+H2
【答案】C
【解析】
由图可知,该反应是碳与水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2O CO+H2;
A.由图可知,物质C是一氧化碳,是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选项正确;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选项正确;
C.反应前碳为单质,化合价为0价;反应后生成一氧化碳,化合价为+2,化合价升高;反应前H2O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反应后生成氢气,属于单质,化合价为0,化合价降低;选项错误;
D.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2O高温CO+H2;选项正确。
故选C。
13.氢能是公认的清洁能源,作为低碳和零碳能源正在脱颖而出。21世纪,我国被国际公认为最有可能率先实现氢燃料电池和氢能汽车产业化的国家。氢燃料电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从方程式中中获取的信息错误的是( )
A.在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变化
B.在常温下氢气与氧气混合就可以发生反应
C.4g氢气与32g氧气完全反应,可以生成36g水
D.在反应前后,氢原子和氧原子的数目都没有改变
【答案】B
【解析】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该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B、由化学方程式可得:氢气与氧气需要点燃才能反应,故符合题意;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4g氢气与32g氧气完全反应,可以生成36g水,该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实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数目不变可得:在反应前后,氢原子和氧原子的数目都没有改变,故不符合题意。
14.如图是用来表示物质间发生化学变化的模型示意图,图中“”“”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能用该示意图表示的反应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由化学变化的模型示意图可知,反应为2个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化合物分子与1个同种原子构成的单质分子发生反应,反应生成2个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化合物分子;则该反应为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合反应。
【详解】
A、两种均为单质,不能用该示意图表示,故A错误;
B、反应为分解反应,不能用该示意图表示,故B错误;
C、反应生成2个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化合物分子,该反应为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合反应,能用该示意图表示,故C正确;
D、两种均为单质,不能用该示意图表示,故D错误。故选C。
15.下图是一定条件下某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按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
B.该反应中的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2:1:2
C.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D.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A正确;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变可知,该反应中的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2:1:2,B正确;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化合物,生成物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置换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均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故该反应不是置换反应,C错误;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它们均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D正确。故选C。
考点: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
16.如图是电解水的简易实验装置。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电解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
B.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目的是增强水的导电性
C.该反应的现象a中产生氧气,b中产生氢气
D.该反应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答案】C
【解析】
A、电解水正极生成氧气负极生成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正确。
B、纯水不导电,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目的是增强水的导电性,正确。
C、电解水正极生成氧气负极生成氢气,体积比为1:2,气体多的是氢气,少的是氧气,故a是氢气,b 是氧气,故C错。
D、该反应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正确。
故选:C。
17.关于化学方程式: 的描述正确的是
A.乙炔加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加水
B.2个乙炔和5个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4个二氧化碳和2个水
C.2个C2H2分子和5个O2分子在点燃条件下,生成4个CO2分子和2个H2O分子
D.2g C2H2和5g O2在点燃条件下,生成4g CO2和2g H2O
【答案】C
【解析】
A、乙炔在点燃的条件下和氧气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故选项错误;
B、2个乙炔分子与5个氧分子在点燃条件下产生4个二氧化碳分子和2个水分子;故选项错误;
C、2个C2H2分子和5个O2分子在点燃条件下,生成4个CO2分子和2个H2O分子;故选项正确;
D、根据化学方程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可知52g乙炔和160g氧气在点燃条件下,产生176g二氧化碳和36g水;故选项错误;
故选:C。
18.近期,我国部分地区突发的新型冠状病毒(SARS-CV-2)肺炎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公共场所尤其要注意消毒杀菌。戊二醛是一种广谱高效的消毒剂,主要适用于医疗器械和耐湿忌热精密仪器的消毒与灭菌,其分 子结构如图所示。有关戊二醛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戊二醛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00
B.戊二醛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中,其与氧气的系数比为 1:6
C.戊二醛中含有 5 个碳原子、8 个氢原子和 2 个氧原子
D.戊二醛中C、H、O 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15:2:8
【答案】C
【解析】
A、戊二醛的相对分子质量=12×5+1×8+16×2=100,故A正确。
B、根据图示可知,戊二醛化学式为C5H8O2,完全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5H8O2+6O24H2O+5CO2,戊二醛与氧气的系数比为 1:6,故B正确;
C、1个戊二醛分子中含有5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故C错误;
D、戊二醛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三种元素质量比=(12×5):(1×8):(16×2)=15:2:8,故D正确。故选C。
19.一种焰火火药中所含的硝酸铜在燃放时发生如下反应: 2Cu(NO3)2 2uO+O2↑+4X↑,其中X是密度度大于氧气的气体。已知相同状况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其分子个数比。同学们利用如图装置对该反应展开探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X的化学式是NO; ②试管中固体逐渐变黑;③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是O2;④实验证明X能支持燃烧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答案】D
【解析】
①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各种原子个数相等,X的化学式是NO2,此选项错误;
② 反应生成黑色的氧化铜固体,所以试管中固体逐渐变黑,此选项正确;
③ 硝酸铜分解生成的气体中,NO2与O2的体积比是4:1,O2所占的体积分数与空气中O2的体积分数相同,分解生成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而空气不能,说明NO2有助燃性,所以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是NO2,此选项错误;
④ 已经确定出X是NO2,硝酸铜分解生成的气体中,NO2与O2的体积比是4:1,O2所占的体积分数与空气中O2的体积分数相同,分解生成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而空气不能,说明NO2有助燃性,实验证明X能支持燃烧,此选项正确。故选D。
20.“三效催化转换器”可将汽车尾气中的有毒气体处理为无毒气体,该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一个A分子中含有_____个原子;
(2)A分子、B分子、C分子的相同点是__________;
(3)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属于化合物的是 __________(填图中字母);
(4)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
【答案】3(或三) 都含有氧原子 A、B、C 2NO2+4CO4CO2+N2
【解析】
(1)一个A分子由1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共3个原子构成;
(2)A分子是二氧化氮分子、B分子是一氧化碳分子、C分子是二氧化碳分子,它们的相同点是都含有氧原子;
(3)物质A、B、C的分子都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化合物分子,而物质D的分子为同种原子构成的单质的分子,故属于化合物的是A、B、C;
(4)物质A的分子为NO2分子、物质B的分子为CO分子、物质C的分子为CO2分子、物质D的分子为N2分子,因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O2+4CO4CO2+N2。
21.科学技术的进步,证明了宏观物质世界由分子、原子、离子等微观粒子构成。请根据图所示按要求回答问题:
(1)图(甲)是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_________。
(2)图(乙)是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则X的数值是______________,该原子形成的阳离子符号是____________,该元素与氯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
(3)图(丙)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答案】35.45 13 Al3+ AlCl3
【解析】
(1)元素周期表小方格最下方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故填:35.45。
(2)图(乙)是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原子中核电荷数等于电子数,则X=2+8+3=13,该原子易失去三个电子形成阳离子符号是Al3+,该元素与氯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铝元素化合价+3价,氯元素化合价-1价,根据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化学式为AlCl3,故填:Al3+;AlCl3。
(3)图(丙)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由图可知反应物是氢气和氯气生成物是氯化氢,故化学方程式,故填:。
22.拉瓦锡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了空气的成分。他把适量的汞放在密闭容器里连续加热12天,发现有红色粉末生成,同时容器里空气的体积减少1/5。请问
(1)曲颈甑里所用汞的量应足量,其目的是_______。
(2)实验过程中加热汞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答案】将容器内的氧气完全反应 2Hg+O22HgO
【解析】
(1)曲颈瓶里所用汞的量应足量,其目的是将曲颈甑中的氧气消耗完全;
(2)汞与氧气加热反应时会生成氧化汞,化学方程式为:2Hg+O22HgO。
23.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图,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将C图中相关粒子的图形补充完整____________。
(2)A到C的过程中发生改变的粒子是____________(填符号)。
(3)该变化过程中的最小粒子是______(填符号)。
(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答案】 H2、O2 H、O 2H2+O22H2O
【解析】
(1)根据题给信息,该反应是:2H2+O22H2O,参加反应的氢分子与氧分子的个数比为2:1,所以C图中有生成的两个水分子和剩余的一个氢分子。
(2)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分解为原子,原子重新结合为新的分子,所以A到C的过程中发生改变的粒子是氢分子、氧分子,化学符号为H2、O2。
(3)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该变化过程中的最小粒子是氢原子、氧原子,化学符号为H、O。
(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
24.根据下图所示实验,并阅读小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集气瓶中加入液体的作用是____.
(2)图2中的反应现象为____,集气瓶中加入的液体可能是____,其目的为____.
【答案】(1)3Fe+2O2Fe3O4防止生成物溅落炸裂集气瓶底
(2)产生蓝紫色火焰,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放出大量的热
水或氢氧化钠溶液
吸收有害的二氧化硫气体,防止空气污染
【解析】
试题分析:
(1)图1是氧气与铁反应生成的四氧化三铁,书写时要注意配平;集气瓶中加入液体的作用是防止铁的熔化物温度过高而炸裂集气瓶;故答案为3Fe+2O2Fe3O4;防止生成物溅落炸裂集气瓶底;
(2)图2中是硫在纯氧中燃烧的现象: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为了防止二氧化硫污染空气,应在瓶底放少量水或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吸收;故答案为产生蓝紫色火焰,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放出大量的热;水或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有害的二氧化硫气体,防止空气污染。
考点:氧气的化学性质
25.含氮元素的物质与人类生产,生活关系密切。请你回答有关问题:
(1)N2、NH3、HNO3等都是常见的含氮物质,其中氮元素化合价最低的物质是___________
(2)氮气具有广泛的用途,如超导材料在液氮的低温环境下能显示超导性能。从微观角度分析:制取液氮时,在氮气液化过程中发生变化的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分子的大小 ②分子的质量 ③分子间的间隔 ④分子的数目
(3)下面是在汽车尾气治理过程中有关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中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答案】NH3(或氨气) ③
【解析】
(1)N2是一种单质,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零;NH3中,氢元素显+1价,则氮元素显-3价;HNO3中氢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则其中氮元素显+5价;故其中氮元素化合价最低的物质是NH3;
(2)氮气具有广泛的用途,如超导材料在液氮的低温环境下能显示超导性能,从微观角度分析:制取液氮时,分子的种类、质量与数目均保持不变;在氮气液化过程中发生变化的是 分子的间隔;故填:③。
(3)根据汽车尾气治理过程中有关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该反应是由一氧化氮与一氧化碳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氮气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2 水的净化课时练习: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a href="/hx/tb_c9849_t7/?tag_id=28" target="_blank">课题2 水的净化课时练习</a>,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没有水就没有生命,某净水装置如图所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2 原子的结构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a href="/hx/tb_c76878_t7/?tag_id=28" target="_blank">课题2 原子的结构课后复习题</a>,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是,下列物质中,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下列关于微观粒子说法错误的是,下列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是,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下列符号能表示两个氧分子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2 原子的结构当堂检测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a href="/hx/tb_c76878_t7/?tag_id=28" target="_blank">课题2 原子的结构当堂检测题</a>,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是,下列物质中,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下列关于微观粒子说法错误的是,下列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是,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下列符号能表示两个氧分子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