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科学期末试题
展开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请选出各小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浙江。下列做法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提倡植树造林B.就地焚烧秸秆
C.燃放烟花爆竹D.鼓励燃煤发电
2.学校里的劳动实践基地内,同学们种植了多种农作物,其中黄瓜的茎属于( )
A.直立茎B.匍匐茎C.攀援茎D.缠绕茎
3.趋磁细菌体内可以合成纳米级链状排列的磁小体,可用于生产磁性定向药物、制造生物传感器等。为合成磁小体,趋磁细菌需要从海洋中汲取的金属元素是( )
A.NaB.AlC.FeD.Cu
4.2024年6月,“嫦娥六号”返回器携带新一批月球土壤样品回到地球,与地球土壤相比,月壤中一定存在的物质是( )
A.微生物B.空气C.矿物质D.腐殖质
5.下列关于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干粉灭火器适合图书馆灭火
B.二氧化碳灭火器适用于文物馆和档案馆灭火
C.泡沫灭火器适合电器灭火
D.油库着火时,只需用水枪喷水即可灭火
6.风能是一种清洁能源,我国风力发电技术在全世界处于领先位置。以下实验中,能说明风力发电机原理的是( )
A.B.
C.D.
7.建立模型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模型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分子结构
B.地壳中元素分布图
C.两种反应的关系
D.四个氮原子模型
8.此时此刻,拿着笔正在答题的你也许有一点点紧张,我们可以深呼吸来缓解情绪。当你吸气时,人体的变化中不合理的是( )
A.横膈膜上升B.肺扩张
C.胸腔变大D.肋骨向上、向外移动
9.2024年中国钠电池技术实现了重大突破。钠电池的高能量密度,使其成为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理想选择。如右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钠属于非金属元素B.钠原子的质子数为23
C.钠的原子质量为22.99D.钠原子与钠离子质量几乎相等
10.为积极推进“美丽浙江”创建,浙江多地采用注射花芽抑制剂的方式控制“杨柳飞絮”。园林工人在雌柳树树干上打孔,将药瓶插入孔内,药液会慢慢被树体吸收,随着蒸腾作用扩散到树冠各个部分。当年注射。次年生效,注射后的雌树减少飞絮量能达到90%。如图是柳树树干的横切面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打孔的深度应恰好达到图中②所示位置
B.药液是通过④的导管向上运输的
C.适宜的光照有利于加快药液向上运输到树冠
D.柳树根部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部位是根尖的根毛区
11.如图,是某家庭电路中的部分电路,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断路器的接法错误,应该安装在零线上
B.三孔插座正中间的插孔应该接三脚插头的最长那只脚
C.开关S断开时,a、b、c、d四处都不能使测电笔的氖管发光
D.若手不慎触摸到c点时,则断路器一定自动断开
12.科学实验常用图来表示,简洁明了,其所隐之“迷”、所寄之“理”、所藏之“趣”,为科学学习带来了不少方便。下列有关四幅图所展示的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研究影响电动机转动方向的因素时,应同时改变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
B.乙图:蜡烛自下而上熄灭,说明CO2能使烧杯中温度降到蜡烛的着火点以下.
C.丙图: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先用手握紧试管外壁,再把导管口下端浸入水中
D.丁图:如图“土壤中含有机物的验证实验”,所用到的土壤应充分干燥
13.螺蛳粉是一种风味独特的小吃,其臭味的来源之一是半胱氨酸(化学式为C3H7NO2S)。下列关于半胱氨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碳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B.
C.H、O元素质量比是3∶7∶2C.是由H、C、N、O、S五种元素组成的混合物
D.由3个碳原子、7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2个氧原子和1个硫原子构成
14.如图,用“电池+磁铁+铜线圈”可以手工制作会跑的“小火车”,首先将两个强磁铁分别吸附在电池正负两极,然后再将它们放进铜线圈,电池就成了能够在铜线圈内部跑得“飞快”的“小火车”。分析小火车组装示意图发现,在铜线圈内,电流从“电池正极→磁铁→部分线圈→磁铁一电池负极”形成回路,于是,通电的铜线圈内部产生磁场,这个磁场对两个强磁铁产生力的作用,所以“小火车”就能在铜线圈内部运行了。则下列各图中,“小火车”能向右运行的是( )
A.B.
C.D.
15.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丙是单质
B.丁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若消耗6g的乙,则生成34g的丙
D.甲、乙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丙的质量
二、填空题(本题有7小题20空格,每空格2分,共40分)
16.草莓容易种植,植株小巧,生长面积不大,非常适合小面积种植,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在阳台上自己种植草莓。
(1)草莓适合生长在通气.透水,保水和保肥能力强的土壤中。下列按体积分数构建的土壤组成模型中,适合草莓生长土壤要求的是____
A.B.
C.D.
(2)某同学想要让草莓植株生长更快,在给幼苗施肥的过程中一株草莓施肥过多,结果这株草莓萎蔫死亡了,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草莓根毛细胞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填“大于”、“等于”、“小于”)土壤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17.我国家庭电路中,火线与零线之间的电压为 V。测电笔可以用来辨别火线和零线。如图所示,测试时持笔方式正确的是 (选填“甲”或“乙”)。当使用测电笔测试火线时;氖管发光,此时 选填“有”或“没有”)电流通过人体。
18.2023年4月,考古学家在兵马俑彩绘的研究中发现了绝美“中国紫”。其原料有石英(二氧化硅)、石绿(一种铜锈)、硫酸钡(BaSO4)和一氧化铅(PbO)等。用化学用语填空。
(1)每个二氧化硅分子中含有两个氧原子,用化学用语表示2个氧原子 ;
(2)请写出硫酸钡中的阴离子 ;
(3)铜锈的主要成分是[Cu2(OH)2CO3],由此可以推断铜锈是铜和空气中的H2O、O2和 共同作用的产物;
(4)一氧化铅中铅元素的化合价为 。
19.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某同学对氧气的相关问题以结构图的形式进行了如下梳理。
(1)自然界产生氧气的途径主要是 。
(2)可用排水法收集氧气,说明氧气具有 的性质。
(3)实验室可以用过氧化氢(H2O2)、氯酸钾(KClO3)、高锰酸钾(KMnO4)等作为反应物制取氧气,是因为它们都含有 .
20.两辆小车分别绑上一块磁铁,甲车右端紧靠乙车左端,松开时,甲、乙两车同时向相反方向运动,如图1所示。
(1)该现象说明:同名磁极相互 (选填“吸引”或“排斥”);
(2)如图2所示是某一磁体周围的部分磁感线,磁感线 (选填“是”或“不是”)客观存在的。若在b点放置一个可自由转动的小磁针,则小磁针静止时,其N极指向 (选填“P”或“Q”)处。
21.为破解原子内部结构的奥秘,一代又一代科学家进行了不懈地探索。
史料一: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生通过实验发现了带负电的电子,并推测原子中还有带正电的粒子,从而建立了西瓜模型。
史料二: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发现如下现象:
①绝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②有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③有极少部分a粒子被弹了回来。从而建立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史料三:1913年,丹麦科学家玻尔改进了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认为电子只能在原子内的一些特定的稳定轨道上运动。
(1)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统计不同偏转角度的α粒子数量,绘制图像如图所示,其中符合实验现象的图像是 .
(2)从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过程中,我们发现____。(可多选)
A.汤姆生、卢瑟福等科学家都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推理和想象建构原子模型
B.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推翻了汤姆生对原子内部结构的所有观点
C.玻尔改进了卢瑟福的原子结构模型,使人们对原子结构的认识达到了完美的境界
D.建立模型往往需要有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以使模型更接近事物的本质
22.2024年4月25日,搭载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八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其助推器使用如图①偏二甲肼(C2H8N2)作燃料,②四氧化二氮作为助燃剂,两者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
(1)从宏观角度看:偏二甲肼中有 种元素。
(2)从微观角度看:从偏二甲肼燃料燃烧时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④的模型为 。
(3)从符号表征看: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5小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23.某同学用图甲中实验装置探究“产生电磁感应现象的条件和规律”,用到了铁架台、蹄形磁体、灵敏电流计、开关、直导体AB和若干根导线等器材。实验中固定磁体,让导体AB运动。实验记录如下表所示。
(1)由实验次数1、2可知,闭合开关,导体AB竖直运动 (填“会”或“不会”)产生感应电流。
(2)由实验次数3、4可推测,如果固定导体AB,水平向右移动磁体,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向 偏转。
(3)图乙中的“◯”表示导体AB的横截面(即图甲中沿导体由A往B看),Ⅰ、Ⅱ、Ⅲ、Ⅳ表示运动中的不同位置,箭头表示导体在那个位置上的运动方向。则灵敏电流计的指针不偏转的位置是____
A.ⅠB.ⅡC.ⅢD.Ⅳ
(4)图丙为发电机的示意图,其原理与图甲所示原理相同。图中时刻线圈水平,箭头为线圈旋转方向,根据上面表格中的信息可知此时ab边中的电流情况是____
A.无电流B.电流方向由a向bC.电流方向由b向a
24.学习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后,科学小组成员设计了一个实验,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步骤、结果等如表:
Ⅰ.取材。取生长旺盛且长势相同的灰莉叶片若干,避开叶脉,用直径为1cm的打孔器制备若干圆形小叶片。
Ⅱ.排气。将制备好的圆形小叶片置于大注射器内,堵住注射器前端开口并向外缓缓拉活塞,重复数次使小圆形叶片内部的气体逸出。
Ⅲ.取完全相同的四只烧杯,分别装入等体积NaHCO3溶液(一种能为植物提供CO2的溶液),分别放入10片小圆形叶片。将烧杯放置在温度适宜的环境中,分别调节烧杯和光源的距离,观察并记录烧杯中__?__。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1)实验中,每个烧杯放入40片小圆形叶片面不是1片、是为了 。
(2)本实验进行前,不需要对灰莉植株进行暗处理,现由是 。
(3)步骤Ⅲ中“?”应该填的内容是 。
(4)通过实验,可能得出的结论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度,随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增强,请你对该同学的结论作出评价 。
25.结合教材实验,科学小组通过改进实验装置开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课外实践活动。(装置如图所示,注射器的摩擦忽略不计)
Ⅰ.按图连接装置并检查装置气密性;注射器b的活塞推至底端,注射器a的活塞从20mL处向外拉,松手。
Ⅱ.向玻璃管中加入足量白磷,点燃酒精灯,交替推拉两个注射器。
【实验记录】
请结合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Ⅰ中,观察到 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2)已知玻璃管中空气体积是30mL。则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
(3)实验中需反复推拉注射器,其目的是 。
(4)与教材实验相比,改进后的实验优点有 (填写一点即可)。
26.在学习“质量守恒定律”时,某同学查阅到以下材料:
(1)波义耳实验中金属灰比原金属质量增加了,从现在的视角分析这是因为 。
(2)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过程,带给我们的启示有____(填序号)。
A.要善于总结前人的成果和经验
B.定量方法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C.实验的成功与否,只取决于药品的选择
(3)受科学家研究的启发,某同学参照教材中的实验继续深入探究。在白磷燃烧前后质量测定实验中(如图),气球的作用有 (写一点即可)。
(4)该同学认为,蜡烛燃烧后剩下的固体质量比燃烧前少了,因此该现象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你认为该同学得出该错误结论的原因是
27.某科学小组同学在老师的帮助下对课本“蒸腾作用”实验进行了改进,并利用图甲装置对蒸腾作用相关问题进行了探究。
(1)用两个甲装置组成如图乙所示的对照装置并在实验组中输液管内插入三种不同的植物,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能够被置于底部培养皿中的干燥剂吸收,与对照组一起置于阳光下2~3h后,测量得到如下表所示数据。
分析上表可得出的结论是
(2)选择同一枝条上生长状况相似的两片叶片,一片叶正背面刷凡士林堵塞气孔,另一片叶不做处理,置于烤灯下进行实验,定时使用测温枪测量其表面温度。测得结果如下表。
能得出植物蒸腾作用确实有降低叶面温度的作用的证据是 。
(3)某同学研究气流速度对植物的蒸腾作用快慢的影响,他选取两个相同的实验装置,两支生长状况相似、叶片面积相近的枝条,分别插入输液管并用纳米胶密封,再置于盒子内密封。一只开启微型风扇,另一只不开启,15min后观察移液管中下降的刻度。请你帮该同学设计一张该实验记录表 。
四、综合题(本题5小题,第28~29小题每题6分,第30小题7分,第31~32小题8分,共35分)
28.浙江省沿海大力实施垦造耕地工程,通过种植多种海水植物将盐碱滩涂地改造成良田。例如:海芦笋是一种生长在滩涂地上,不施化肥、不用农药的植物。种植海芦笋能够有效地降低土壤表层含盐量,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中氮、磷、钾的含量。
(1)海芦笋作为草本植物,与树木相比,它的茎不会逐年加粗,是因为它的茎中 ;
(2)海芦笋从海水中吸取的营养主要是 (选填“有机物”或“无机盐”);
(3)种植海芦笋对以下哪种类型的土壤资源流失的改善效果较为显著?____。
A.耕地被蚕食B.水土流失C.土地沙漠化D.土壤盐渍化
29.下面是“氧气的制取和性质研究”实验.
(1)某同学选用A装置并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发现水槽中的水变红,其原因是 。
(2)为准备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实验中收集氧气用装置 (填字母序号)收集最为合适。
(3)某同学发现火柴在空气中并不能将铁丝点燃,但在氧气中却可以引燃铁丝,你认为原因是 。
30.《本草纲目》记载:“三七近时始出,南人军中,用为金疮要药,云有奇功”。三七中止血活性成分主要是三七素,又名田七氨酸(C5H8O5N2),回答下列问题:
(1)田七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2)一个田七氨酸分子中有 个原子。
(3)阿司匹林(C9H8O4)也是常见的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药物。多少克田七氨酸与18克阿司匹林(C9H8O4)中碳元素的质量相等?(列式计算)
31.为了测定某石灰石的纯度,某兴趣小组同学取用了12.5g这种石灰石样品,用实验室现有的未知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100g分5次加入(假设杂质不参加反应,也不溶于水),充分反应后,经
过滤、干燥等操作后称量,得到如表数据:
(1)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纯度为 (用质量百分数表示)。
(2)此过程中放出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
(3)当稀盐酸和大理石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2.某科学小组展开了“电动车安全性”的项目化学习活动。下面是该小组同学交流的实践过程,请帮助他们完成下列内容;
【项目分解】(1)设计电动车骑行时的安全警示灯(2)设计转向指示灯
(1)【项目实施】
设计一种“警示灯”,要求骑行过程中灯泡会持续交替闪烁发光,以提示过往的行人和车辆。如图1所示是“警示灯”的电路图,R0为定值电阻,电磁铁线圈及弹性衔铁的电阻忽略不计。当电流通过电磁铁时,电磁铁的下端是 极。“警示灯”能自动进行交替发光的工作原理是:闭合开关,电磁铁与灯泡都有电流经过,灯泡发光且电磁铁产生磁性,之后电磁铁将动触点吸下,与静触点分离,电路被切断,灯灭且电磁铁磁性消失,弹性衔铁形变恢复,动触点与静触点接触,电路通路,灯泡发光且电磁铁又具有磁性,如此反复,灯泡闪烁发光。
(2)设计转向示灯,转向灯警示时要具备“一亮一暗”持续闪烁的功能;雾天湿度增加,能见度低,设计优化要求:雾天时仍能闪烁,需要“一亮”时灯发光比平时更亮,“一暗”时亮度无要求,从而提高警示功能。已知湿敏电阻R的阻值随湿度的增大而减小,线圈有电阻,衔铁电阻忽略不计,衔铁具有弹性。下列能实现设计功能的一项是 。
【项目拓展】
为了操作方便,于是想将转向指示灯和“警示灯”整合在同一个电路中,并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电路图,接通相应指示灯后,该指示灯会亮、暗(微弱发光)交替闪烁发光,R0为定值电阻,电磁铁线圈及衔铁电阻忽略不计。
①若让左转、右转指示灯同时工作(即双跳灯开启),转向开关应与触点 接通(选填“1和2”“2和3”“3和4”或“4和5”)
②请根据电路图解释图2电路是如何实现指示灯会亮、暗(徹弱发光)交替闪烁发光的工作原理 。
答案解析部分
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第二学期科学期末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请选出各小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浙江。下列做法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提倡植树造林B.就地焚烧秸秆
C.燃放烟花爆竹D.鼓励燃煤发电
【答案】A
【知识点】人口增长及其对资源与环境的影响
【解析】【分析】 秸秆焚烧是指将农作物秸秆用火烧从而销毁的一种行为。秸秆焚烧造成雾霾天气,并产生大量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与其他生物健康形成威胁。
【解答】 A、 提倡植树造林 ,符合绿色发展理念,故A正确;
B、就地焚烧秸秆会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故B错误;
C、 燃放烟花爆竹 ,增加空气污染,故C错误;
D、鼓励燃煤发电,会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2.学校里的劳动实践基地内,同学们种植了多种农作物,其中黄瓜的茎属于( )
A.直立茎B.匍匐茎C.攀援茎D.缠绕茎
【答案】C
【知识点】茎的形态结构
【解析】【分析】 攀援茎是所有攀爬植物的重要部分,每一个植物在发芽生长过程中不断张高,为了可以更好的生长它们便长出了攀援茎来支持自己向高处或各种地方生长。
【解答】 攀援茎细长,茎幼小时较为柔软,不能直立,而是以卷须(如葡萄,黄瓜)、不定根、或吸盘(如爬山虎)等特有的结构攀援支持物上升生长。 黄瓜的茎能够借着茎卷须盘卷在别的物体上向高处生长。
故答案为:C。
3.趋磁细菌体内可以合成纳米级链状排列的磁小体,可用于生产磁性定向药物、制造生物传感器等。为合成磁小体,趋磁细菌需要从海洋中汲取的金属元素是( )
A.NaB.AlC.FeD.Cu
【答案】C
【知识点】磁体、磁极、磁化
【解析】【分析】物体能够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叫磁性。
【解答】 趋磁细菌体内可以合成纳米级、链状排列的磁小体,磁小体具有磁性,可以吸引铁、钴、镍等物质,因此趋磁细菌需要从海洋中汲取金属元素是Fe,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4.2024年6月,“嫦娥六号”返回器携带新一批月球土壤样品回到地球,与地球土壤相比,月壤中一定存在的物质是( )
A.微生物B.空气C.矿物质D.腐殖质
【答案】C
【知识点】土壤的组成与形成
【解析】【分析】由于月球上没有大气,故月壤不含空气;由于月球环境极度缺水和干燥,故月壤不含水分;由于在月壤的形成过程中,没有生物参与活动,无有机物质,故月壤不含腐殖质,微生物,所以,与地球土壤相比,月壤不含空气、水分、腐殖质,微生物。
【解答】月球上没有空气,水和腐殖质,月壤中本身就富含矿物质, 月壤中一定存在的物质是 矿物质
故答案为:C。
5.下列关于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干粉灭火器适合图书馆灭火
B.二氧化碳灭火器适用于文物馆和档案馆灭火
C.泡沫灭火器适合电器灭火
D.油库着火时,只需用水枪喷水即可灭火
【答案】B
【知识点】燃烧与灭火
【解析】【分析】A、根据图书写灭火要防止损坏图书分析;
B、根据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时没有任何液体留下的特点分析;
C、根据泡沫灭火器的特点分析;
D、根据油库着火不能只用水灭火分析。
【解答】A、 图书馆灭火要防止图书被损坏,一般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不符合题意;
B、 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时没有任何液体留下,适用于文物馆和档案馆灭火 ,符合题意;
C、 泡沫灭火器使用时会有液体喷出,不适合电器灭火 ,不符合题意;
D、 油为液体,密度小于水,油库着火时,不能只用水枪喷水灭火 ,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风能是一种清洁能源,我国风力发电技术在全世界处于领先位置。以下实验中,能说明风力发电机原理的是( )
A.B.
C.D.
【答案】D
【知识点】电磁感应
【解析】【分析】分析各个图片中包含的物理原理,再与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比较。
【解答】 风力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
A.当导线中有电流经过时,小磁针发生偏转,说明通电导体周围有磁场,故A不合题意;
B.开关闭合后,电路中有电流,通电导体受到磁场力的作用发生运动,即是电动机的制作原理,故B不合题意;
C.该装置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的原理,即通电时该线圈会产生磁性,能吸引小铁钉,故C符合题意;
D.开关闭合后,在外力作用下使导体左右移动,切割磁感应线,则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说明此时有感应电流产生,这是电磁感应现象,是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7.建立模型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模型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分子结构
B.地壳中元素分布图
C.两种反应的关系
D.四个氮原子模型
【答案】B
【知识点】模型与符号;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
【解析】【分析】 模型法指通过模型来揭示原型的形态、特征和本质的方法。
【解答】A.二氧化碳分子中的碳原子和氧原子在一条直线上,该选项不正确。
B.地壳中元素含量由多到少前五种元素是:氧、硅、铝、铁、钙,故正确。
C.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没有交叉的地方,C错误;
D.图中展示的是2个氮气分子模型,不是四个氮原子模型,D错误
故答案为:B。
8.此时此刻,拿着笔正在答题的你也许有一点点紧张,我们可以深呼吸来缓解情绪。当你吸气时,人体的变化中不合理的是( )
A.横膈膜上升B.肺扩张
C.胸腔变大D.肋骨向上、向外移动
【答案】A
【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
【解析】【分析】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就是肺的通气。肺的通气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胸廓有节律地扩大和缩小叫作呼吸运动。呼吸运动包括呼气和吸气两个过程( 平静呼吸)。吸气时,肋间肌收缩,肋骨上提,胸骨向上、向外移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增大;同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增大。这时,胸廓扩大,肺随着扩张,肺的容积增大,肺内气压下降,外界空气就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动作。呼气时,肋间肌舒张,肋骨因重力作用而下降,胸骨向下、向内移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缩小:同时,膈肌舒张,膈顶部回升,使胸廓的上下径缩小。这时,胸廓缩小,肺跟着回缩,肺的容积缩小,肺内气压升高,迫使肺泡内的部分气体通过呼吸道排到体外,完成呼气动作。
【解答】根据分析,当吸气时,由于呼吸肌的收缩,膈顶部下降,肋骨向上运动,并且胸廓
的上下径、左右径及前后径都增大,胸腔容积增大,肺扩张,故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
题意。
故答案为:A。
9.2024年中国钠电池技术实现了重大突破。钠电池的高能量密度,使其成为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理想选择。如右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钠属于非金属元素B.钠原子的质子数为23
C.钠的原子质量为22.99D.钠原子与钠离子质量几乎相等
【答案】D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
【解析】【分析】 在元素周期表中,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
【解答】 A.钠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A错误;
B.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1,故B错误;
C.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2.99,非实际质量,故C错误;
D.钠离子是由钠原子失去1个电子后形成的,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电子的质量微乎其微,因此钠原子与钠离子的质量几乎相等,故D正确。
故选D。
10.为积极推进“美丽浙江”创建,浙江多地采用注射花芽抑制剂的方式控制“杨柳飞絮”。园林工人在雌柳树树干上打孔,将药瓶插入孔内,药液会慢慢被树体吸收,随着蒸腾作用扩散到树冠各个部分。当年注射。次年生效,注射后的雌树减少飞絮量能达到90%。如图是柳树树干的横切面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打孔的深度应恰好达到图中②所示位置
B.药液是通过④的导管向上运输的
C.适宜的光照有利于加快药液向上运输到树冠
D.柳树根部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部位是根尖的根毛区
【答案】B
【知识点】茎的运输作用
【解析】【分析】(1)木本植物茎的结构从外到内依次是:树皮、形成层、木质部和髓。树皮有周皮和韧皮部组成,周皮其保护作用,韧皮部内有筛管和韧皮纤维组成,筛管可以运输有机物;
再往里是形成层,形成层细胞可以分裂增生,向内产生木质部,向外产生韧皮部,使茎不断的加粗;木质部内有木纤维和导管,导管可以运输水分和无机盐,木纤维起支持作 用,比较坚硬;最里面是髓,能够储存营养物质。(2)如图中,①髓,②木质部,③形成层,④韧皮部。
【解答】AB.打孔的深度应恰好到达②木质部的位置,方便输入的药液随水分通过木质部内的导管运输,A正确,B错误。
C.蒸腾作用能促进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适宜的光照条件下蒸腾作用强,药液随水分向上榆树到树冠的速度就快,C正确。
D. 柳树根部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部位是根尖的根毛区 ,D正确。
故答案为:B。
11.如图,是某家庭电路中的部分电路,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断路器的接法错误,应该安装在零线上
B.三孔插座正中间的插孔应该接三脚插头的最长那只脚
C.开关S断开时,a、b、c、d四处都不能使测电笔的氖管发光
D.若手不慎触摸到c点时,则断路器一定自动断开
【答案】B
【知识点】家庭电路的组成与连接
【解析】【分析】A.在家庭电路中,为了安全用电,开关应该接在火线上;
B.根据三孔插座的接线方法判断;
C.测电笔接触火线时发光,接触零线时不发光;
D.根据断路器的作用判断。
【解答】A.断路器应该安装在火线上,故A错误;
B.三孔插座正中间的插孔应该接三脚插头的最长那只脚,有地线相连,故B正确;
C.开关S断开时,d点与火线相连,则使测电笔的氖管发光,故C错误;
D.若手不慎触摸到c点时,此时会发生触电,由于电流太小,不会引起熔断器断开,故D错误。
故选B。
12.科学实验常用图来表示,简洁明了,其所隐之“迷”、所寄之“理”、所藏之“趣”,为科学学习带来了不少方便。下列有关四幅图所展示的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研究影响电动机转动方向的因素时,应同时改变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
B.乙图:蜡烛自下而上熄灭,说明CO2能使烧杯中温度降到蜡烛的着火点以下.
C.丙图: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先用手握紧试管外壁,再把导管口下端浸入水中
D.丁图:如图“土壤中含有机物的验证实验”,所用到的土壤应充分干燥
【答案】D
【知识点】气体装置的装配、连接、选择与气密性检查;直流电动机的构造原理与工作过程;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用途;土壤的组成与形成;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有机物是含碳化合物或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总称,主要由碳元素、氢元素组成。有机物是生命产生的物质基础,所有的生命体都含有机化合物,如脂肪、氨基酸、蛋白质、糖、血红素、叶绿素、酶、激素等
【解答】A. 研究影响电动机转动方向的因素时,只改变电流方向或只改变磁场方向,电动机转动方向改变,故A项错误。
B. 蜡烛自下而上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故B项错误;
C. 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先把导管的另一端伸入水中,再用手紧贴试管外壁,故C项错误。
D. 用湿润的土壤不行,因此湿润的土壤中有水分,水分蒸发也能减少质量,影响使用效果,因此如图“土壤中含有机物的验证实验”,所用到的土壤应充分干燥,故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13.螺蛳粉是一种风味独特的小吃,其臭味的来源之一是半胱氨酸(化学式为C3H7NO2S)。下列关于半胱氨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碳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B.
C.H、O元素质量比是3∶7∶2C.是由H、C、N、O、S五种元素组成的混合物
D.由3个碳原子、7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2个氧原子和1个硫原子构成
【答案】A
【知识点】元素的概念;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 理解题意、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有关计算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
【解答】A、半胱氨酸中H、C、N、O、S五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3):(1×7):14:(16×2):32=36:7:14:32:32,则碳元素质量分数最大,故选项说法正确。
B、C、H、O元素质量比是(12×3):(1×7):(16×2)≠3:7:2,故选项说法错误。
C、半胱氨酸中只含有一种物质,是由H、C、N、O、S五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D、半胱氨酸是由半胱氨酸分子构成的,1个半胱氨酸分子由3个碳原子、7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2个氧原子和1个硫原子构成,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A。
14.如图,用“电池+磁铁+铜线圈”可以手工制作会跑的“小火车”,首先将两个强磁铁分别吸附在电池正负两极,然后再将它们放进铜线圈,电池就成了能够在铜线圈内部跑得“飞快”的“小火车”。分析小火车组装示意图发现,在铜线圈内,电流从“电池正极→磁铁→部分线圈→磁铁一电池负极”形成回路,于是,通电的铜线圈内部产生磁场,这个磁场对两个强磁铁产生力的作用,所以“小火车”就能在铜线圈内部运行了。则下列各图中,“小火车”能向右运行的是( )
A.B.
C.D.
【答案】D
【知识点】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解析】【分析】根据磁极间相互作用,由通电螺线管和磁铁的磁场分析解答。
【解答】 AC.小火车是因为“一吸一斥”而运动,即两端的磁铁外侧的磁极是相同的,故A、C错误;
B.“小车”全部推入螺线管后,与磁铁接触的那一段螺线管通电产生磁场,螺线管内部的磁场向右,与电池负极相吸的磁铁受到向左的引力,与电池正极相吸的磁铁受到向左的斥力,小车向左运动,故B错误;
D.“小车”全部推入螺线管后,与磁铁接触的那一段螺线管通电产生磁场,螺线管内部的磁场向左,与电池负极相吸的磁铁受到向右的斥力,与电池正极相吸的磁铁受到向右的引力,小车向右运动,故D正确。
故选D。
15.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丙是单质
B.丁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若消耗6g的乙,则生成34g的丙
D.甲、乙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丙的质量
【答案】C
【知识点】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先由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计算出未给出的质量分数,再由化学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不变,反应后质量分数增大,则物质质量增加,质量分数减小,则质量减小,反应后物质质量增加的为生成物,减少的为反应物,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由化合反应生成物一定是化合物,质量分数变的质量比确定物质的质量比分析。
【解答】A、反应前丙的质量分数为100%-70%-14%-10%=6%,反应后乙 的质量分数为100%-42%-40%-10%=8%,化学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不变,反应后质量分数增大,则物质质量增加,质量分数减小,则质量减小,反应后物质质量增加的为生成物,减少的为反应物,由图示可知,甲、乙反应后质量减少,丙反应后质量增加,丁反应后质量不变,则该反应为甲+乙→丙,丙为化合物,不符合题意;
B、 丁反应后质量不变,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是杂质 ,不符合题意;
C、乙丙质量比为(14%-8%):(40%-6%)=3:17,若消耗6g的乙,则生成34g的丙 ,符合题意;
D、参加反应的甲、乙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丙的质量 ,不符合题意;
故选C。
二、填空题(本题有7小题20空格,每空格2分,共40分)
16.草莓容易种植,植株小巧,生长面积不大,非常适合小面积种植,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在阳台上自己种植草莓。
(1)草莓适合生长在通气.透水,保水和保肥能力强的土壤中。下列按体积分数构建的土壤组成模型中,适合草莓生长土壤要求的是____
A.B.
C.D.
(2)某同学想要让草莓植株生长更快,在给幼苗施肥的过程中一株草莓施肥过多,结果这株草莓萎蔫死亡了,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草莓根毛细胞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填“大于”、“等于”、“小于”)土壤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案】(1)A
(2)小于
【知识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土壤的性状与植物的生长
【解析】【分析】 含砂粒较多的称砂壤土,黏粒较多的称粘壤土。 壤土是植物栽培理想的土壤,适应种植多种植物。
【解答】(1)草莓适宜在壤土类土壤中生长。壤土类土壤中水和空气各占25% ,即各自占扇形图的四分之一,矿物质颗粒和有机物约占50% ,其中有机物约占固体部分的5% ,结合模型可知A符合要求。
故答案为:A。
(2) 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根毛区.植物的根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从土壤中吸收水分的,只有当植物根毛细胞的细胞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土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时,根才能从土壤中吸收水分 ,如果根毛细胞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土壤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植物失水死亡。
17.我国家庭电路中,火线与零线之间的电压为 V。测电笔可以用来辨别火线和零线。如图所示,测试时持笔方式正确的是 (选填“甲”或“乙”)。当使用测电笔测试火线时;氖管发光,此时 选填“有”或“没有”)电流通过人体。
【答案】220;甲;有
【知识点】电压;测电笔的使用
【解析】【分析】(1)根据家庭电路电压的知识解答;
(2)根据测电笔的使用方法判断;
(3)形成电流的原因:①有电源;②形成通路。
【解答】(1)我国家庭电路中,火线与零线之间的电压为220V。
(2)使用测电笔时,人体必需与尾部的金属体接触,故选甲;
(3)当使用测电笔测试火线时;氖管发光,此有电流通过人体。
18.2023年4月,考古学家在兵马俑彩绘的研究中发现了绝美“中国紫”。其原料有石英(二氧化硅)、石绿(一种铜锈)、硫酸钡(BaSO4)和一氧化铅(PbO)等。用化学用语填空。
(1)每个二氧化硅分子中含有两个氧原子,用化学用语表示2个氧原子 ;
(2)请写出硫酸钡中的阴离子 ;
(3)铜锈的主要成分是[Cu2(OH)2CO3],由此可以推断铜锈是铜和空气中的H2O、O2和 共同作用的产物;
(4)一氧化铅中铅元素的化合价为 。
【答案】(1)2O
(2)SO42-
(3)CO2
(4)+2Pb
【知识点】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结合化学式以及元素化合价之和为0进行分析;
【解答】 (1)根据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2个氧原子表示为2O;
(2)硫酸钡中的阴离子是硫酸根离子,一个硫酸根离子带有2个单位的负电荷,其离子符号为:SO42-;
(3)O2、H2O、Cu、X共同作用生成铜锈[Cu2(OH)2CO3],铜锈中含有铜、氧、氢、碳四种元素,O2、H2O、Cu中只含有铜、氧、氢三种元素,则X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可以猜测为二氧化碳。
(4)一氧化铅中铅元素显+2价,氧元素显-2价,一氧化铅的化学式为PbO。
19.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某同学对氧气的相关问题以结构图的形式进行了如下梳理。
(1)自然界产生氧气的途径主要是 。
(2)可用排水法收集氧气,说明氧气具有 的性质。
(3)实验室可以用过氧化氢(H2O2)、氯酸钾(KClO3)、高锰酸钾(KMnO4)等作为反应物制取氧气,是因为它们都含有 .
【答案】(1)光合作用
(2)不易溶于水
(3)氧元素
【知识点】自然界中的氧循环、碳循环和氮循环;氧气的性质和利用
【解析】【分析】(1)根据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分析;
(2)根据氧气不易溶于水的性质分析;
(3)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分析。
【解答】(1)自然界产生氧气的途径主要是光合作用。
(2) 可用排水法收集氧气,说明氧气具有不易溶于水的性质。
(3) 实验室可以用过氧化氢(H2O2)、氯酸钾(KClO3)、高锰酸钾(KMnO4)等作为反应物制取氧气,是因为它们都含有氧元素。
故答案为:(1)光合作用;(2)不易溶于水;(3)氧元素。
20.两辆小车分别绑上一块磁铁,甲车右端紧靠乙车左端,松开时,甲、乙两车同时向相反方向运动,如图1所示。
(1)该现象说明:同名磁极相互 (选填“吸引”或“排斥”);
(2)如图2所示是某一磁体周围的部分磁感线,磁感线 (选填“是”或“不是”)客观存在的。若在b点放置一个可自由转动的小磁针,则小磁针静止时,其N极指向 (选填“P”或“Q”)处。
【答案】(1)排斥
(2)不是;Q
【知识点】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磁场和磁感线
【解析】【分析】(1)根据小车的移动方向确定受到磁力的方向即可;
(2)磁感线并不存在,是人为引入的,用于描述磁场的分布。当小磁针静止时N极所指的方向就是磁场方向。
【解答】(1)根据图1可知,两个N极靠近时小车反向运动,则受到排斥力,那么得到:同名磁极相互排斥。
(2)如图2所示是某一磁体周围的部分磁感线,磁感线不是客观存在的。根据图2可知,磁感线从左向右,那么b点的磁场方向指向Q点,则在b点放置一个可自由转动的小磁针,则小磁针静止时,其N极指向Q处。
21.为破解原子内部结构的奥秘,一代又一代科学家进行了不懈地探索。
史料一: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生通过实验发现了带负电的电子,并推测原子中还有带正电的粒子,从而建立了西瓜模型。
史料二: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发现如下现象:
①绝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②有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③有极少部分a粒子被弹了回来。从而建立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史料三:1913年,丹麦科学家玻尔改进了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认为电子只能在原子内的一些特定的稳定轨道上运动。
(1)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统计不同偏转角度的α粒子数量,绘制图像如图所示,其中符合实验现象的图像是 .
(2)从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过程中,我们发现____。(可多选)
A.汤姆生、卢瑟福等科学家都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推理和想象建构原子模型
B.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推翻了汤姆生对原子内部结构的所有观点
C.玻尔改进了卢瑟福的原子结构模型,使人们对原子结构的认识达到了完美的境界
D.建立模型往往需要有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以使模型更接近事物的本质
【答案】(1)A
(2)A;D
【知识点】原子的构成
【解析】【分析】(1)根据“ ①绝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②有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③有极少部分a粒子被弹了回来 ”分析即可;
(2)根据自己对科学探究的认识判断。
【解答】 (1)金原子核质量比α粒子大很多,且体积很小,所以当α粒子正碰到金原子核被弹了回来,且是很少被弹回,金原子核质量比α粒子大很多,当α粒子正碰到金原子核被弹了回来,能说明原子内部绝大部分是空的,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2)A.汤姆森、卢瑟福两位科学家都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推理和想象建构原子模型,故A正确;
B.19世纪末,汤姆生发现了电子,认为原子是枣糕式模型,卢瑟福能过α粒子散射实验验证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不是推翻了汤姆生对原子内部结构的所有观点,故B错误;
C.卢瑟福的原子模型在当时是认为正确的,但随着科学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发现卢瑟福的原子模型也不全对,玻尔改进了卢瑟福的原子结构模型,但并没有使人们对原子结构的认识达到完美的境界,故C错误;
D.建立模型往往需要有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以使模型更接近事物的本质,故D正确。
故选AD。
22.2024年4月25日,搭载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八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其助推器使用如图①偏二甲肼(C2H8N2)作燃料,②四氧化二氮作为助燃剂,两者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
(1)从宏观角度看:偏二甲肼中有 种元素。
(2)从微观角度看:从偏二甲肼燃料燃烧时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④的模型为 。
(3)从符号表征看: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答案】(1)3
(2)
(3)C2H8N2+2N2O4点燃__4H2O+2CO2↑+3N2↑
【知识点】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
【解析】【分析】 是在化学反应前后,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它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基本定律之一。
【解答】(1)从宏观角度看:偏二甲肼中有3种元素。分别为碳元素,氢元素和氮元素。
(2)从微观角度看:从偏二甲肼燃料燃烧时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④的模型为氮气模型,含有两个氮原子;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保持不变,从符号表征看: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2H8N2+2N2O4点燃__4H2O+2CO2↑+3N2↑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5小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23.某同学用图甲中实验装置探究“产生电磁感应现象的条件和规律”,用到了铁架台、蹄形磁体、灵敏电流计、开关、直导体AB和若干根导线等器材。实验中固定磁体,让导体AB运动。实验记录如下表所示。
(1)由实验次数1、2可知,闭合开关,导体AB竖直运动 (填“会”或“不会”)产生感应电流。
(2)由实验次数3、4可推测,如果固定导体AB,水平向右移动磁体,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向 偏转。
(3)图乙中的“◯”表示导体AB的横截面(即图甲中沿导体由A往B看),Ⅰ、Ⅱ、Ⅲ、Ⅳ表示运动中的不同位置,箭头表示导体在那个位置上的运动方向。则灵敏电流计的指针不偏转的位置是____
A.ⅠB.ⅡC.ⅢD.Ⅳ
(4)图丙为发电机的示意图,其原理与图甲所示原理相同。图中时刻线圈水平,箭头为线圈旋转方向,根据上面表格中的信息可知此时ab边中的电流情况是____
A.无电流B.电流方向由a向bC.电流方向由b向a
【答案】(1)不会
(2)右
(3)A
(4)C
【知识点】产生电磁感应现象的条件和规律
【解析】【分析】(1)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偏转,则说明产生感应电流;否则,没有产生感应电流。
(2)根据实验3、4分析导体中的电流方向与导体运动方向的关系,据此推测向右移动磁铁时电流的方向即可;
(3)根据导体是否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分析;
(4)根据左手定则分析。
【解答】 (1)由第1、2两次实验可知,导体棒AB竖直向上或竖直向下平行于磁感线运动时,灵敏电流计指针不偏转,说明闭合回路中不会产生感应电流;
(2)由第3、4两次实验可知,导体棒AB切割磁感线运动的方向改变时,导体棒AB中感应电流的方向也发生了改变,说明导体棒AB中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的方向有关;如果固定导体棒AB,水平向右移动磁铁,此时相当于导体棒AB水平向左运动,由表格中的信息可知,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将向右偏转;
(3)Ⅰ、Ⅱ、Ⅲ、Ⅳ表示运动中的不同位置,箭头表示导体在那个位置上的运动方向。则导体会产生感应电流的位置有BCD,因为Ⅱ、Ⅲ、Ⅳ这三个位置导体都可以切割磁感线,I位置导体不切割磁感线,故选A;
(4)根据图甲中的感应电流与磁场和导体运动的方向的关系,由左手定则可知,图丙中ab的电流从b到a,故选:C。
24.学习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后,科学小组成员设计了一个实验,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步骤、结果等如表:
Ⅰ.取材。取生长旺盛且长势相同的灰莉叶片若干,避开叶脉,用直径为1cm的打孔器制备若干圆形小叶片。
Ⅱ.排气。将制备好的圆形小叶片置于大注射器内,堵住注射器前端开口并向外缓缓拉活塞,重复数次使小圆形叶片内部的气体逸出。
Ⅲ.取完全相同的四只烧杯,分别装入等体积NaHCO3溶液(一种能为植物提供CO2的溶液),分别放入10片小圆形叶片。将烧杯放置在温度适宜的环境中,分别调节烧杯和光源的距离,观察并记录烧杯中__?__。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1)实验中,每个烧杯放入40片小圆形叶片面不是1片、是为了 。
(2)本实验进行前,不需要对灰莉植株进行暗处理,现由是 。
(3)步骤Ⅲ中“?”应该填的内容是 。
(4)通过实验,可能得出的结论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度,随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增强,请你对该同学的结论作出评价 。
【答案】(1)为了避免偶然性,使实验结果更可靠
(2)本实验是以光合作用产生氧气为观测对象,所以不需要暗处理
(3)相同时间内,叶片浮起数量
(4)结论不严谨,因为没有用更强的光照做实验(可能光照增加到一定强度后,光合作用强度就不再增加了),结论具有片面性
【知识点】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和产物
【解析】【分析】 光照强度是一种物理术语,指单位面积上所接受可见光的光通量。用于指示光照的强弱和物体表面积被照明程度的量。
【解答】(1) 实验中,每个烧杯放入40片小圆形叶片面不是1片、更多的实验对象是为了为了避免偶然性,使实验结果更可靠;
(2) 本实验是以光合作用产生氧气为观测对象,所以不需要暗处理 ,如果以产生淀粉为观测对象则需要暗处理。
(3)由表格可知记录叶片浮起数量,叶片浮起数量越多,单位时间产生氧气越多, 光合作用 进行越快越强。
(4)明显光合作用不可能无限增强,除了光照,还有其他因素会影响光合作用,所以结论不严谨。
25.结合教材实验,科学小组通过改进实验装置开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课外实践活动。(装置如图所示,注射器的摩擦忽略不计)
Ⅰ.按图连接装置并检查装置气密性;注射器b的活塞推至底端,注射器a的活塞从20mL处向外拉,松手。
Ⅱ.向玻璃管中加入足量白磷,点燃酒精灯,交替推拉两个注射器。
【实验记录】
请结合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Ⅰ中,观察到 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2)已知玻璃管中空气体积是30mL。则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
(3)实验中需反复推拉注射器,其目的是 。
(4)与教材实验相比,改进后的实验优点有 (填写一点即可)。
【答案】(1)注射器活塞回到原处
(2)20%
(3)将针筒内的气体推出,使白磷与氧气完全反应
(4)装置始终密封,实验结果更准确(或 装置始终密封,生成的五氧化二磷不泄露,更环保)
【知识点】气体装置的装配、连接、选择与气密性检查;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空气的成分及探究
【解析】【分析】(1)根据压强差原理检查装置气密性方法分析;
(2)根据题中所给数据及白磷燃烧消耗氧气,反应后装置内减少体积即为氧气体积分析;
(3)根据反复推拉注射器,是为了将针筒内的气体推出分析;
(4)根据所给装置密闭环保分析。
【解答】(1) Ⅰ中, 注射器b的活塞推至底端,注射器a的活塞从20mL处向外拉,松手后若注射器活塞回到原处,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2) 已知玻璃管中空气体积是30mL,结合反应前后a和b中实验前体积及实验后体积可知,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20%。
(3)实验中需反复推拉注射器,是为了将针筒内的气体推出,使白磷与氧气完全反应。
(4) 与教材实验相比,改进后的实验具有装置始终密封,实验结果更准确的优点。
故答案为:(1) 注射器活塞回到原处 ;(2)20%;(3) 将针筒内的气体推出,使白磷与氧气完全反应 ;(4) 装置始终密封,实验结果更准确(或 装置始终密封,生成的五氧化二磷不泄露,更环保) 。
26.在学习“质量守恒定律”时,某同学查阅到以下材料:
(1)波义耳实验中金属灰比原金属质量增加了,从现在的视角分析这是因为 。
(2)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过程,带给我们的启示有____(填序号)。
A.要善于总结前人的成果和经验
B.定量方法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C.实验的成功与否,只取决于药品的选择
(3)受科学家研究的启发,某同学参照教材中的实验继续深入探究。在白磷燃烧前后质量测定实验中(如图),气球的作用有 (写一点即可)。
(4)该同学认为,蜡烛燃烧后剩下的固体质量比燃烧前少了,因此该现象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你认为该同学得出该错误结论的原因是
【答案】(1)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或氧化汞中氧元素的质量
(2)A;B
(3)形成密闭空间,使瓶内气压保持在一定范围内,防止瓶塞因压强过大而冲出(合理即可)
(4)没有在密闭装置中完成蜡烛燃烧,并测量蜡烛燃烧前后整个装置的质量,比较两者的质量大小
【知识点】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金属灰的质量为氧气和汞的质量和分析;
(2)根据科学研究的态度及方法分析;
(3)根据实验时装置内压强存在变化时要防止瓶塞冲出分析;
(4)根据有气体参与的化学变化测定质量守恒定律时要注意气体的质量分析。
【解答】(1) 波义耳实验中金属灰比原金属质量增加了, 是因为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或氧化汞中氧元素的质量 。
(2) 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过程, 启示我们 要善于总结前人的成果和经验 ,A正确; 定量方法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B正确; 实验的成功与否,取决于药品的选择 、实验装置、方法等,C错误。
(3)图示中白磷燃烧前后质量测定实验中,因反应时装置内压强会发生变化,所以气球的作用是 形成密闭空间,使瓶内气压保持在一定范围内,防止瓶塞因压强过大而冲出。
(4)没有在密闭装置中完成蜡烛燃烧,并测量蜡烛燃烧前后整个装置的质量,比较两者的质量大小 ,所以蜡烛燃烧后剩下的固体质量比燃烧前少了 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故答案为:(1) 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或氧化汞中氧元素的质量 ;(2)AB;(3) 形成密闭空间,使瓶内气压保持在一定范围内,防止瓶塞因压强过大而冲出(合理即可) ;(4) 没有在密闭装置中完成蜡烛燃烧,并测量蜡烛燃烧前后整个装置的质量,比较两者的质量大小 。
27.某科学小组同学在老师的帮助下对课本“蒸腾作用”实验进行了改进,并利用图甲装置对蒸腾作用相关问题进行了探究。
(1)用两个甲装置组成如图乙所示的对照装置并在实验组中输液管内插入三种不同的植物,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能够被置于底部培养皿中的干燥剂吸收,与对照组一起置于阳光下2~3h后,测量得到如下表所示数据。
分析上表可得出的结论是
(2)选择同一枝条上生长状况相似的两片叶片,一片叶正背面刷凡士林堵塞气孔,另一片叶不做处理,置于烤灯下进行实验,定时使用测温枪测量其表面温度。测得结果如下表。
能得出植物蒸腾作用确实有降低叶面温度的作用的证据是 。
(3)某同学研究气流速度对植物的蒸腾作用快慢的影响,他选取两个相同的实验装置,两支生长状况相似、叶片面积相近的枝条,分别插入输液管并用纳米胶密封,再置于盒子内密封。一只开启微型风扇,另一只不开启,15min后观察移液管中下降的刻度。请你帮该同学设计一张该实验记录表 。
【答案】(1)植物吸收的水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散发出去的
(2)刷凡士林组叶面温度明显高于无处理组叶面温度
(3)气流速度对植物的蒸腾作用快慢记录表
表格设计中要有对照组并正确,观测记录的是移液管液面刻度变化
【知识点】蒸腾作用
【解析】【分析】 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以水蒸汽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是与物理学的蒸发过程不同,蒸腾作用不仅受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而且还受植物本身的调节和控制,因此它是一种复杂的生理过程。
【解答】(1) 实验组干燥剂增重量远大于对照组干燥剂增重量,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能够被置于底部培养皿中的干燥剂吸收,所以说明植物吸收的水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散发出去的;
(2) 刷凡士林组叶面无法正常进行蒸腾作用散热,所以温度明显高于无处理组叶面温度 ,说明植物蒸腾作用确实有降低叶面温度的作用;
(3) 研究气流速度对植物的蒸腾作用快慢的影响,变量为气流速度,通过有无风扇来控制该变量,其他变量保持相同,通过移液管中下降的刻度来反应蒸腾作用快慢。
四、综合题(本题5小题,第28~29小题每题6分,第30小题7分,第31~32小题8分,共35分)
28.浙江省沿海大力实施垦造耕地工程,通过种植多种海水植物将盐碱滩涂地改造成良田。例如:海芦笋是一种生长在滩涂地上,不施化肥、不用农药的植物。种植海芦笋能够有效地降低土壤表层含盐量,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中氮、磷、钾的含量。
(1)海芦笋作为草本植物,与树木相比,它的茎不会逐年加粗,是因为它的茎中 ;
(2)海芦笋从海水中吸取的营养主要是 (选填“有机物”或“无机盐”);
(3)种植海芦笋对以下哪种类型的土壤资源流失的改善效果较为显著?____。
A.耕地被蚕食B.水土流失C.土地沙漠化D.土壤盐渍化
【答案】(1)没有形成层
(2)无机盐
(3)D
【知识点】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茎的形态结构
【解析】【分析】 (1)木质茎之所以能逐年加粗,是因为茎内维管束有活跃的形成层,形成层内有一些细胞能够不断分裂出新细胞,向内形成新的木质部,使其逐年加粗。
(2)植物的生活需要多种无机盐.其中以含氮的、含磷的、含钾的无机盐需要量最大。植物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器官是根。
【解答】 (1)形成层的细胞能够不断分裂增生,使茎不断加粗。碱蓬作为草本植物,与树木相比,它的茎不会逐年加粗,是因为碱蓬的茎没有形成层。
(2)碱蓬不施化肥、不用农药,从海水中吸取的营养主要是无机盐。
(3)依据题中信息,碱蓬是一种生长在滩涂地上“绿色”蔬菜,相比于普通植物,种植碱蓬对盐渍化的土壤资源流失的改善效果较为显著。
故答案为:D。
29.下面是“氧气的制取和性质研究”实验.
(1)某同学选用A装置并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发现水槽中的水变红,其原因是 。
(2)为准备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实验中收集氧气用装置 (填字母序号)收集最为合适。
(3)某同学发现火柴在空气中并不能将铁丝点燃,但在氧气中却可以引燃铁丝,你认为原因是 。
【答案】(1)试管口未放一团棉花,高锰酸钾进入水槽
(2)E
(3)氧气浓度高,火柴燃烧更剧烈,放出更多的热量
【知识点】制取氧气的装置、步骤、收集与注意事项;燃烧与灭火
【解析】【分析】(1)根据高锰酸钾制氧气要防止高锰酸钾颗粒进入导管分析;
(2)根据氧气燃烧实验瓶底常加少量水分析;
(3)根据氧气浓度高,物质燃烧剧烈分析。
【解答】(1) 某同学选用A装置并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发现水槽中的水变红,可能是试管口未放一团棉花,高锰酸钾进入水槽 。
(2)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为防止瓶底炸裂,需在瓶底加少量水或细沙,实验中收集氧气用装置E最为合适。
(3) 火柴在空气中并不能将铁丝点燃,但在氧气中却可以引燃铁丝, 可能是氧气浓度高,火柴燃烧更剧烈,放出更多的热量。
故答案为:(1) 试管口未放一团棉花,高锰酸钾进入水槽 ;(2)E;(3) 氧气浓度高,火柴燃烧更剧烈,放出更多的热量 。
30.《本草纲目》记载:“三七近时始出,南人军中,用为金疮要药,云有奇功”。三七中止血活性成分主要是三七素,又名田七氨酸(C5H8O5N2),回答下列问题:
(1)田七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2)一个田七氨酸分子中有 个原子。
(3)阿司匹林(C9H8O4)也是常见的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药物。多少克田七氨酸与18克阿司匹林(C9H8O4)中碳元素的质量相等?(列式计算)
【答案】(1)176
(2)20
(3)设质量为x的田七氨酸与18克阿司匹林(C9H8O4)中碳元素的质量相等
x×12×2176×100%=18g×12×912×9+1×8+16×4×100%
x=79.2g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1)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分子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分析;
(2)根据化学式右下角数字确定一个分子中原子个数分析;
(3)根据元素质量为物质质量×元素质量分数分析。
【解答】(1) 田七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5+8+16×5+14×2=176.
(2)一个田七氨酸分子中有20个原子。
故答案为:(1)176;(2)20;(3)79.2g。
31.为了测定某石灰石的纯度,某兴趣小组同学取用了12.5g这种石灰石样品,用实验室现有的未知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100g分5次加入(假设杂质不参加反应,也不溶于水),充分反应后,经
过滤、干燥等操作后称量,得到如表数据:
(1)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纯度为 (用质量百分数表示)。
(2)此过程中放出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
(3)当稀盐酸和大理石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计算结果精确到0.1%)
【答案】(1)80%
(2)4.4g
(3)参加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为12.5g-2.5g=10g
设反应生成氯化钙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111
10g x
100111=10gx
x=11.1g(2分)
CaCl2%=11.1g20g×4+10g-4.4g×100%≈13.0%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表中所给数据确定反应后固体为杂质,由此确定碳酸钙质量分数分析;
(2)根据反应的碳酸钙质量及方程式中物质间质量关系计算二氧化碳质量分析;
(3)根据反应的碳酸钙质量及方程式中物质间质量关系计算生成的氯化钙质量,再由质量守恒定律计算反应后溶液质量,由此计算溶质质量分数分析。
【解答】(1)由表中数据可知,当石灰石中碳酸钙完全反应后剩余r 2.5g固体为杂质,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纯度为12.5g-×100%=80%.
(2)设放出二氧化碳质量为x
100:44=(12.5g-2.5g):x
x=4.4g。
故答案为:(1)80%;(2)4.4g;(3) 13.0% 。
32.某科学小组展开了“电动车安全性”的项目化学习活动。下面是该小组同学交流的实践过程,请帮助他们完成下列内容;
【项目分解】(1)设计电动车骑行时的安全警示灯(2)设计转向指示灯
(1)【项目实施】
设计一种“警示灯”,要求骑行过程中灯泡会持续交替闪烁发光,以提示过往的行人和车辆。如图1所示是“警示灯”的电路图,R0为定值电阻,电磁铁线圈及弹性衔铁的电阻忽略不计。当电流通过电磁铁时,电磁铁的下端是 极。“警示灯”能自动进行交替发光的工作原理是:闭合开关,电磁铁与灯泡都有电流经过,灯泡发光且电磁铁产生磁性,之后电磁铁将动触点吸下,与静触点分离,电路被切断,灯灭且电磁铁磁性消失,弹性衔铁形变恢复,动触点与静触点接触,电路通路,灯泡发光且电磁铁又具有磁性,如此反复,灯泡闪烁发光。
(2)设计转向示灯,转向灯警示时要具备“一亮一暗”持续闪烁的功能;雾天湿度增加,能见度低,设计优化要求:雾天时仍能闪烁,需要“一亮”时灯发光比平时更亮,“一暗”时亮度无要求,从而提高警示功能。已知湿敏电阻R的阻值随湿度的增大而减小,线圈有电阻,衔铁电阻忽略不计,衔铁具有弹性。下列能实现设计功能的一项是 。
【项目拓展】
为了操作方便,于是想将转向指示灯和“警示灯”整合在同一个电路中,并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电路图,接通相应指示灯后,该指示灯会亮、暗(微弱发光)交替闪烁发光,R0为定值电阻,电磁铁线圈及衔铁电阻忽略不计。
①若让左转、右转指示灯同时工作(即双跳灯开启),转向开关应与触点 接通(选填“1和2”“2和3”“3和4”或“4和5”)
②请根据电路图解释图2电路是如何实现指示灯会亮、暗(徹弱发光)交替闪烁发光的工作原理 。
【答案】(1)S
(2)C;3和4;当转向开关接触3、4或3和4的瞬间,灯泡较暗,电磁铁中有电流经过,产生磁性,之后将动触点A吸下,电路电流会经过衔铁、动触点A和指示灯回到负极,即电磁铁和定值电阻被R0短路,电路电阻变小,灯泡变亮;但此时电磁铁失去磁性,在弹簧的作用下,衔铁被拉起,使得动触点A与静触点B分离,即上面的电路会断开,电磁铁和定值电阻R0接入电路,电灯又变暗,且此时电磁铁会再具有磁性,从而使得动触点再次被吸下,灯泡再变亮,如此更替循环。
【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设计;电磁铁的其他应用;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方向的判断
【解析】【分析】 【项目实施】
(1)根据安培定则判断电磁铁的磁极方向;
(2) 分析每个选项中电路的工作特点,找出符合题意的选项;
【项目拓展】
①根据图2确定哪个位置能够同时接通两个灯泡即可;
②注意分析短路在电路中的作用,从而确定衔铁的位置变化对电路通断的影响即可。
【解答】【项目实施】
(1) 由图1可知,电流从螺线管的下端流入,上端流出,根据安培定则知电磁铁的下端是S极;
(2) A.闭合开关,电磁铁具有磁性,能把衔铁吸下,通过湿敏电阻有电流,由于电磁铁始终具有磁性,灯泡的发光亮度不变,不能闪烁,故A错误;
BC.这两幅图中,闭合开关,灯泡、电磁铁线圈与湿敏电阻串联,雾天湿度增加,湿敏电阻Rs的阻值减小,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大(即通过电磁铁的电流变大),能把衔铁吸下,此时电磁铁被短路,灯泡两端电压增大,则灯泡变亮;衔铁被吸下后电磁铁不具有磁性(没有电流通过电磁铁),则衔铁会恢复原状(向上弹起);然后循环往复,所以灯泡能闪烁;
BC两图的不同之处是湿敏电阻Rs的位置不同,B图中,不论是否是雾天,较大的电流流经电磁铁时,Rs都被短路,则平时和雾天灯在“亮”的状态时一样亮,不符合设计要求;而C图中灯在“亮”的状态时,灯和Rs串联,雾天时Rs的阻值减小,通过灯泡的电流增大,则灯发光比平时更亮;故C正确,B错误;
故选C。
【项目拓展】
①根据图2可知,若让左转、右转指示灯同时工作(即双跳灯开启),转向开关应与触点3和4接通。
② 图2电路是如何实现指示灯会亮、暗(徹弱发光)交替闪烁发光的工作原理: 当转向开关接触3、4或3和4的瞬间,灯泡较暗,电磁铁中有电流经过,产生磁性,之后将动触点A吸下,电路电流会经过衔铁、动触点A和指示灯回到负极,即电磁铁和定值电阻被R0短路,电路电阻变小,灯泡变亮;但此时电磁铁失去磁性,在弹簧的作用下,衔铁被拉起,使得动触点A与静触点B分离,即上面的电路会断开,电磁铁和定值电阻R0接入电路,电灯又变暗,且此时电磁铁会再具有磁性,从而使得动触点再次被吸下,灯泡再变亮,如此更替循环。
实验次数
导体运动情况
灵敏电流计指针偏转情况
灵敏电流计电流方向
1
竖直向上
不偏转
____
2
竖直向下
不偏转
____
3
水平向左
向右偏转
电流从右侧接线柱流入
4
水平向右
向左偏转
电流从左侧接线柱流入
烧杯
圆形小叶片
2%NaHCO3溶液
距光源距离
叶片浮起数量
3min
6min
9min
甲
10片
20mL
15cm
2
4
8
乙
10片
20mL
30cm
1
2
6
丙
10片
20mL
45cm
0
1
4
丁
10片
20mL
黑暗
0
0
0
实验前
实验后(冷却至室温)
a中气体体积/mL
20
10
b中气体体积/mL
0
0
组别
实验组吸水量(mL)
实验组干燥剂增重量(g)
对照组吸水量(mL)
对照组干燥剂增重量(g)
蒸腾比例
1
2.300
2.2
0
0.2
87%
2
3.775
3.5
0
0.3
85%
3
4.225
4.2
0
0.3
92%
无处理组叶面温度(℃)
凡士林组叶面温度(℃)
照射前
27.2
27.0
照射10min
38.2
41.7
照射20min
35.2
42.9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所加稀盐酸的质量/g
20
20
20
20
20
剩余石灰石样品的质量/g
10
71.5
5
2,5
2.5
实验次数
导体运动情况
灵敏电流计指针偏转情况
灵敏电流计电流方向
1
竖直向上
不偏转
____
2
竖直向下
不偏转
____
3
水平向左
向右偏转
电流从右侧接线柱流入
4
水平向右
向左偏转
电流从左侧接线柱流入
烧杯
圆形小叶片
2%NaHCO3溶液
距光源距离
叶片浮起数量
3min
6min
9min
甲
10片
20mL
15cm
2
4
8
乙
10片
20mL
30cm
1
2
6
丙
10片
20mL
45cm
0
1
4
丁
10片
20mL
黑暗
0
0
0
实验前
实验后(冷却至室温)
a中气体体积/mL
20
10
b中气体体积/mL
0
0
组别
实验组吸水量(mL)
实验组干燥剂增重量(g)
对照组吸水量(mL)
对照组干燥剂增重量(g)
蒸腾比例
1
2.300
2.2
0
0.2
87%
2
3.775
3.5
0
0.3
85%
3
4.225
4.2
0
0.3
92%
无处理组叶面温度(℃)
凡士林组叶面温度(℃)
照射前
27.2
27.0
照射10min
38.2
41.7
照射20min
35.2
42.9
变量控制
移液管液面刻度(mL)
对照组
无风扇
实验组
有风扇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所加稀盐酸的质量/g
20
20
20
20
20
剩余石灰石样品的质量/g
10
71.5
5
2,5
2.5
CaCO3+
2HCl=
CaCl2+H2O+
CO2↑
100
44
12.5g-2.5g
x
12,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六校联合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测试科学试卷: 这是一份12,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六校联合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测试科学试卷,共4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第五中学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科学试题: 这是一份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第五中学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科学试题,文件包含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第五中学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科学试题原卷版docx、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第五中学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科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4页, 欢迎下载使用。
108,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2023-2024学年下学期七年级科学期中试题: 这是一份108,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2023-2024学年下学期七年级科学期中试题,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