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时跟踪练43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时跟踪练43含答案,共11页。
1.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水是弱电解质,其电离方程式为2H2O⇌H3O++OH-
B.向水中加入少量硫酸氢钠固体, eq \f(c(H+),c(OH-)) 增大
C.在蒸馏水中滴加浓硫酸,Kw不变,c(H+)增大
D.向水中滴入少量NaOH溶液,水的电离平衡逆向移动,c(H+)减小
解析:选C。A.水是弱电解质,不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为2H2O⇌H3O++OH-,故A正确;B.向水中加入少量硫酸氢钠固体,c(H+)增大,水的电离平衡逆向移动, eq \f(c(H+),c(OH-)) 增大,故B正确;C.在蒸馏水中滴加浓硫酸,c(H+) 增大,温度升高,Kw增大,故C错误;D.向水中滴入少量NaOH溶液,c(OH-) 增大,水的电离平衡逆向移动,c(H+) 减小,故D正确。
2.(2024·茂名调研)下列有关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室温下,溶液pH越小,酸性越强,反之,碱性越强
B.pH<7的溶液可能呈中性
C.当溶液中的c(H+)或c(OH-)较小时,用pH表示其酸碱性更方便
D.把pH试纸直接插入待测溶液中测其pH
解析:选D。用pH试纸测溶液pH时,不能把pH试纸直接插入待测溶液中,正确的做法为取一小片pH试纸,放在洁净的表面皿或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点于试纸中央,然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取数据,D项错误。
3.下列对几种具体的滴定分析(待测液置于锥形瓶内)中所用指示剂及滴定终点时的溶液颜色判断不正确的是( )
A.用标准酸性KMnO4溶液滴定Na2SO3溶液以测量其浓度:不用另选指示剂——浅红色
B.利用Ag++SCN-===AgSCN↓,可用标准KSCN溶液测量AgNO3溶液浓度:Fe(NO3)3——红色
C.利用2Fe3++2I-===I2+2Fe2+,用标准FeCl3溶液测量KI样品中KI的百分含量:淀粉——蓝色
D.利用OH-+H+===H2O,用标准NaOH溶液来测量某盐酸的浓度:酚酞——浅红色
解析:选C。Na2SO3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当达到滴定终点时,溶液颜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不用另选指示剂,A正确;用 Fe(NO3)3作为指示剂,达到滴定终点时,Fe3+与SCN-反应生成Fe(SCN)3,溶液变为红色,B正确;Fe3+与I-反应生成I2,淀粉遇I2变为蓝色,用淀粉作为指示剂,溶液始终为蓝色,无法判定滴定终点,C不正确;盐酸中加入酚酞,溶液为无色,当达到滴定终点时,酚酞遇碱会变为浅红色,D正确。
4.某温度时水的离子积常数Kw=10-13,在此温度下将同浓度的NaOH溶液与稀硫酸按体积比 3∶1混合,若所得混合液的pH=12,则原溶液的浓度为( )
A.0.4 ml·L-1 B.0.2 ml·L-1
C.0.04 ml·L-1 D.0.5 ml·L-1
解析:选A。某温度时水的离子积常数Kw=10-13,设NaOH溶液与稀硫酸的浓度为c,体积分别为3V和V,NaOH溶液中c(OH-)=c,稀硫酸中c(H+)=2c,所得混合液的pH=12,即c(H+)=10-12 ml·L-1,c(OH-)= eq \f(Kw,c(H+)) = eq \f(10-13,10-12) ml·L-1=0.1 ml·L-1,碱过量,混合后c(OH-)= eq \f(3cV-2cV,3V+V) =0.1 ml·L-1,解得c=0.4 ml·L-1。
5.用标准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下列各操作中,不会引起实验误差的是( )
A.用蒸馏水洗净酸式滴定管后,装入标准盐酸进行滴定
B.用蒸馏水洗净锥形瓶,再用NaOH溶液润洗后装入一定体积的NaOH溶液
C.取10.00 mL NaOH溶液,放入洗净的锥形瓶中,再加入适量蒸馏水
D.取10.00 mL NaOH溶液,放入锥形瓶后,把碱式滴定管尖嘴液滴吹去
解析:选C。A.用蒸馏水洗净酸式滴定管后,装入标准盐酸前需要先润洗,若不润洗相当于稀释了标准溶液,会导致测定结果偏高;B.用蒸馏水洗净锥形瓶,再用NaOH溶液润洗后装入一定体积的NaOH溶液,会使NaOH的量偏多,会导致测定结果偏高;C.取10.00 mL NaOH溶液放入洗净的锥形瓶中,再加入适量蒸馏水,NaOH的量不变,不会引起实验误差;D.取10.00 mL NaOH溶液,放入锥形瓶后,把碱式滴定管尖嘴液滴吹去,会使得取用的NaOH溶液偏少,会导致测定结果偏低。
6.在不同温度下,水溶液中pH和pOH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
A.水的电离程度:B>A>D
B.1 ml·L-1 Na2SO4溶液不可能处于B点
C.向C点水溶液中通入HCl,C点变为E点
D.0.1 ml·L-1 NaHA溶液的pH和pOH的关系如图中E点所示,此时溶液中:c(HA-)>c(A2-)>c(H2A)
解析:选D。由题图可知,A、B点pH=pOH,可得c(H+)=c(OH-),故A、B点溶液均显中性,同理C、D点溶液显碱性,E点溶液显酸性。B点的pH、pOH均小于A点的,B点的Kw大于A点的Kw,故B点的温度高于A点的温度,A、B、D点溶液若不涉及盐类水解,则水的电离程度:B>A>D,若涉及盐类水解,则无法判断,A选项错误;Na2SO4溶液呈中性,由分析可知,B点是中性溶液,即1 ml·L-1 Na2SO4溶液可能处于B点,B选项错误;C点和E点所处温度不同,水的离子积Kw不同,所以向C点水溶液通入HCl,C点不能变为E点,C选项错误;E点溶液显酸性,NaHA溶液中,HA-的电离(HA-⇌H++A2-)程度大于水解(HA-+H2O⇌H2A+OH-)程度,故c(A2-)>c(H2A),电离和水解均很微弱,c(HA-) 最大,故c(HA-)>c(A2-)>c(H2A),D选项正确。
7.(2024·珠海月考)实验室常用基准物质Na2C2O4标定KMnO4溶液的浓度。将Na2C2O4溶液置于锥形瓶中,并加入稀硫酸,反应时温度不宜过高。为增大初始速率,常滴加几滴MnSO4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应选用碱式滴定管量取Na2C2O4溶液
B.加MnSO4溶液的作用是作为催化剂
C.若溶液温度过高、酸性过强,生成的草酸易分解,将导致测定结果偏高
D.已知4MnO eq \\al(\s\up1(-),\s\d1(4)) +12H+===4Mn2++5O2↑+6H2O,若初期滴加过快、温度过高,发生该反应,将导致测定结果偏高
解析:选D。A.Na2C2O4为强碱弱酸盐,溶液呈碱性,所以应选用碱式滴定管量取Na2C2O4溶液,A正确;B.为增大初始速率,常滴加几滴MnSO4溶液,表明MnSO4能增大反应速率,从而说明MnSO4溶液的作用是作为催化剂,B正确;C.若溶液温度过高、酸性过强,生成的草酸易分解,从而导致滴定所用Na2C2O4溶液的体积偏大,KMnO4溶液的浓度测定值偏高,C正确;D.若初期滴加过快、温度过高,则将发生反应4MnO eq \\al(\s\up1(-),\s\d1(4)) +12H+===4Mn2++5O2↑+6H2O,从而使滴定所用Na2C2O4溶液的体积偏小,KMnO4溶液的浓度测定结果偏低,D错误。
8.常温下,将一定浓度的HCl溶液滴入pH=12的MOH溶液中,溶液的pH与粒子浓度比值的对数关系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MOH的电离常数:
Kb(MOH)=1×10-4
B.a点溶液中c eq \b\lc\(\rc\)(\a\vs4\al\c1(M+)) =c(MOH)>c eq \b\lc\(\rc\)(\a\vs4\al\c1(Cl-)) >c(OH-)
C.水的电离程度:ac(Cl-),a点溶液pH=10,c(OH-)=1×10-4 ml·L-1,起始时溶液pH=12,c(Cl-)=c(OH-)pH=12-c(OH-)pH=10=(10-2-10-4) ml·L-1,得c(OH-)c(Cl-)>c(OH-),故B正确;C.a→c的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逐渐增大,当MOH全部转化为MCl时,水的电离程度最大,故C正确;D.c点溶液呈中性,加水稀释,pH不变,故D错误。
9.(1)不同温度下水的离子积为25 ℃:1×10-14;t1 ℃:a;t2 ℃:1×10-12。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若25<t1<t2,则a________(填“>”“<”或“=”)1×10-14,做此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25 ℃时,某Na2SO4溶液中c(SO eq \\al(\s\up1(2-),\s\d1(4)) )=5×10-4 ml/L,取该溶液1 mL加水稀释至10 mL,稀释后溶液中c(Na+)∶c(OH-)=________。
③在t2℃下测得某溶液pH=7,该溶液显______(填“酸”“碱”或“中”)性。
(2)在一定温度下,有a.醋酸、b.硫酸、c.盐酸三种酸。
①当三种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时,三种酸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用a、b、c表示,下同)。
②将c(H+)相同的三种酸均加水稀释至原来的100倍后,c(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①H2O是弱电解质,存在电离平衡,电离吸热,所以温度升高,水的电离程度增大,离子积增大。②25 ℃ 时,某 Na2SO4溶液中c(SO eq \\al(\s\up1(2-),\s\d1(4)) )=5×10-4 ml/L,c(Na+)=1×10-3 ml/L,如果稀释10倍,c(Na+)=1×10-4 ml/L,但硫酸钠溶液显中性,所以稀释后溶液中c(Na+)∶c(OH-)=10-4 ml/L∶10-7 ml/L=1 000∶1。③t2 ℃下水的离子积是1×10-12,所以在该温度下,pH=6时溶液显中性,因此pH=7的溶液显碱性。(2)①盐酸是一元强酸,硫酸是二元强酸,醋酸是一元弱酸,所以当三种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时,溶液中c(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c>a,氢离子浓度越大,水的电离程度越小,三种酸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a>c>b。②在稀释过程中会促进醋酸电离,所以氢离子的物质的量增加,氢离子的浓度变化程度小,硫酸和盐酸中氢离子的物质的量不变且相等,所以c(H+)由大到小的顺序为a>b=c。
答案:(1)①> 温度升高,水的电离程度增大,离子积增大 ②1 000∶1 ③碱
(2)①a>c>b ②a>b=c
[素养提升]
10.常温下,向20 mL 1.0 ml·L-1 HA溶液中逐滴加入1.0 ml·L-1的NaOH溶液,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水(H+)随加入NaOH溶液体积的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HA的电离平衡常数约为10-8
B.b点时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小于10 mL
C.c点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为c(Na+)>c(A-)>c(OH-)>c(H+)
D.d点溶液的pH=7
解析:选D。当NaOH和HA恰好完全反应生成NaA时,水的电离程度最大,对应的为c点,溶液显碱性,故b点为HA和NaA的混合溶液,溶液显中性,d点为NaA和NaOH的混合溶液,溶液显碱性。A.a点表示1.0 ml·L-1 HA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水(H+)=10-10 ml·L-1,c(OH-)=10-10 ml·L-1,所以溶液中c(H+)=10-4 ml·L-1,HA的电离平衡常数Ka= eq \f(c(H+)·c(A-),c(HA)) ≈ eq \f(10-4×10-4,1.0) =10-8,故A正确;B.当加入10 mL NaOH溶液时,所得溶液为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A和HA溶液,HA的电离常数为10-8,A-的水解常数为 eq \f(10-14,10-8) =10-6,A-的水解程度大于HA的电离程度,此时溶液显碱性,而b点溶液显中性,故b点时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小于10 mL,故B正确;C.c点恰好为NaA溶液,A-水解使溶液显碱性,此时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为c(Na+)>c(A-)>c(OH-)>c(H+),故C正确;D.d点溶液显碱性,pH>7,故D错误。
11.某学习小组用“间接碘量法”测定某CuCl2晶体试样的纯度,试样不含其他能与I-发生反应的氧化性杂质,已知:2Cu2++4I-===2CuI↓+I2,I2+2S2O eq \\al(\s\up1(2-),\s\d1(3)) ===S4O eq \\al(\s\up1(2-),\s\d1(6)) +2I-。取m g试样溶于水,加入过量KI固体,充分反应,用0.100 0 ml·L-1 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部分实验仪器和读数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试样在容量瓶中溶解,滴定管选乙
B.选用淀粉作为指示剂,当甲中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时,即达到滴定终点
C.丁图中,滴定前滴定管的读数为(a-0.50) mL
D.对装有待测液的滴定管读数时,若滴定前后读数方式如丁图所示,则测得的结果偏大
解析:选D。A.试样应该在烧杯中溶解,Na2S2O3为强碱弱酸盐,水解显碱性,滴定管选碱式滴定管,即滴定管选丙,故A错误;B.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碘单质,利用淀粉遇碘单质变蓝,可以选择淀粉作为指示剂,当溶液的蓝色褪去,且30 s内不恢复蓝色,即达到滴定终点,故B错误;C.根据题图可知,滴定前,滴定管的读数应为(a+0.50) mL,故C错误;D.对装有待测液的滴定管读数时,若滴定前后读数方式如丁图所示,读取的待测液体积偏小,则测得的CuCl2的质量分数会偏大,故D正确。
12.25 ℃时,用0.10 ml/L的氨水滴定10.00 mL 0.05 ml/L H2A溶液,加入氨水的体积(V)与溶液中lg eq \f(c(H+),c(OH-)) 的关系如图所示(忽略溶液体积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点溶液的pH=1
B.由图中数据可知,H2A为弱酸
C.B点由水电离出的H+浓度为1.0×10-6 ml/L
D.水的电离程度:B>C>A
解析:选B。A.A点lg eq \f(c(H+),c(OH-)) =12、c(OH-)·c (H+)=10-14,即c (H+)=0.1 ml/L,pH=-lg c (H+)=1,A正确;B.由A 项分析可知,A点c(H+)=0.1 ml/L=2c(H2A),H2A在水溶液中能完全电离,所以H2A为二元强酸,B错误;C.B点时酸碱恰好完全反应生成(NH4)2A,NH eq \\al(\s\up1(+),\s\d1(4)) 水解促进水的电离,此时lg eq \f(c(H+),c(OH-)) =2、c(OH-)·c (H+) =10-14,即c(H+)=10-6 ml/L,B点由水电离出的H+浓度为1.0×10-6 ml/L,C正确;D.A点是0.05 ml/L 的H2A 溶液,抑制水的电离,B点为(NH4)2A溶液,NH eq \\al(\s\up1(+),\s\d1(4)) 水解促进水的电离,C点为NH3·H2O、(NH4)2A的混合溶液,lg eq \f(c(H+),c(OH-)) =-4,计算得c(H+)=10-9 ml/L,溶液呈碱性,NH3·H2O对水的电离的抑制作用大于 NH eq \\al(\s\up1(+),\s\d1(4)) 水解对水的电离的促进作用,即抑制水的电离,但NH3·H2O 是弱电解质,其对水的电离的抑制作用小于A点H+对水的电离的抑制作用,故水的电离程度为B>C>A,D正确。
13.(2022·新高考河北卷)某研究小组为了更准确检测香菇中添加剂亚硫酸盐的含量,设计实验如下。
①三颈烧瓶中加入10.00 g香菇样品和400 mL水;锥形瓶中加入125 mL水、1 mL淀粉溶液,并预加0.30 mL 0.010 00 ml·L-1 的碘标准溶液,搅拌。
②以0.2 L·min-1流速通氮气,再加入过量磷酸,加热并保持微沸,同时用碘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时滴定消耗了1.00 mL碘标准溶液。
③做空白实验,消耗了0.10 mL碘标准溶液。
④用适量Na2SO3替代香菇样品,重复上述步骤,测得SO2的平均回收率为95%。
已知:Ka1(H3PO4)=6.9×10-3,Ka1(H2SO3)=1.4×10-2。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中仪器a、b的名称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颈烧瓶适宜的规格为________(填标号)。
A.250 mLB.500 mL
C.1 000 mL
(3)解释加入H3PO4,能够生成SO2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滴定管在使用前需要________、洗涤、润洗;滴定终点时溶液的颜色为________;滴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先加磷酸再通氮气,会使测定结果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6)该样品中亚硫酸盐的含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mg·kg-1
(以SO2计,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解析:(1)仪器a、b的名称分别为球形冷凝管和酸式滴定管。
(2)三颈烧瓶中加入10.00 g香菇样品和400 mL水,向其中加入H3PO4的体积不超过10 mL。在加热时,三颈烧瓶中的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 eq \f(2,3) ,因此,三颈烧瓶适宜的规格为1 000 mL。
(3)Ka1(H3PO4)与Ka1(H2SO3)相差不大,H3PO4与亚硫酸盐反应存在平衡:H3PO4+SO eq \\al(\s\up1(2-),\s\d1(3)) ⇌HPO eq \\al(\s\up1(2-),\s\d1(4)) +H2SO3、H2SO3⇌H2O+SO2,加热使SO2不断逸出,促进反应向生成SO2的方向进行。
(4)滴定管在使用前需要检漏、洗涤、润洗;滴定前,溶液中的碘被SO2还原为碘离子,溶液的颜色为无色,滴定终点时,过量的半滴碘标准溶液使淀粉溶液变为蓝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因此,滴定终点时溶液的颜色为蓝色;滴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I2+SO2+2H2O===2I-+4H++SO eq \\al(\s\up1(2-),\s\d1(4)) 。
(5)若先加磷酸再通氮气,则不能将装置中的空气及时排出,有部分亚硫酸盐和SO2被装置中的氧气氧化,碘标准溶液的消耗量将减少,因此会使测定结果偏低。
(6)实验中SO2消耗的碘标准溶液的体积为0.30 mL+1.00 mL=1.30 mL,减去空白实验消耗的 0.10 mL,实际消耗碘标准溶液的体积为1.20 mL,根据反应I2+SO2+2H2O===2I-+4H++SO eq \\al(\s\up1(2-),\s\d1(4)) 可以得出n(SO2)=n(I2)=1.20×10-3L×0.010 00 ml· L-1=1.20×10-5 ml,由于SO2的平均回收率为95%,实际生成的n(SO2)= eq \f(1.20×10-5 ml,95%) ≈1.263×10-5 ml,根据S元素守恒可知,该样品中亚硫酸盐的含量(以SO2计)为
eq \f(1.263×10-5 ml×64 g·ml-1×1 000 mg·g-1,10.00 g×10-3 kg·g-1) ≈80.8 mg·kg-1。
答案:(1)球形冷凝管 酸式滴定管
(2)C
(3)Ka1(H3PO4)与Ka1(H2SO3)相差不大,H3PO4与亚硫酸盐反应存在平衡:H3PO4+SO eq \\al(\s\up1(2-),\s\d1(3)) ⇌HPO eq \\al(\s\up1(2-),\s\d1(4)) +H2SO3、H2SO3⇌H2O+SO2,加热使SO2不断逸出,促进反应向生成SO2的方向进行
(4)检漏 蓝色 I2+SO2+2H2O===2I-+4H++SO eq \\al(\s\up1(2-),\s\d1(4))
(5)偏低
(6)80.8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时跟踪练8含答案,共9页。
这是一份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时跟踪练7含答案,共8页。
这是一份2025届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课时跟踪练43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