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分班考真题演练卷(试题)数学六年级下册苏教版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5953010/0-172042168199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升初分班考真题演练卷(试题)数学六年级下册苏教版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5953010/0-172042168203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升初分班考真题演练卷(试题)数学六年级下册苏教版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5953010/0-1720421682072/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升初分班考真题演练卷(试题)数学六年级下册苏教版
展开
这是一份小升初分班考真题演练卷(试题)数学六年级下册苏教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的说法是错误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2024•南召县)两根同样长的绳子,第一根先剪去全长的,再剪去;第二根先剪去,再剪去余下的,两根绳子剩下的长度相比( )
A.第一根长B.第二根长
C.两根一样长D.无法比较
2.(2024•天府新区)甲、乙、丙三个数之比为3:4:5,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48,则乙数是( )
A.72B.48C.36D.24
3.(2024•海港区)下面( )的说法是错误的。
A.平行四边形面积一定,底和高成反比例。
B.把5支笔放进3个笔筒,有2个笔筒至少有2支笔。
C.一个三角形中不可能有两个钝角。
D.古代用小石头计数,多了再把若干小石头换成大石头,这里的石头相当于现在的计数单位。
4.(2024•市中区)济南市大约有900万人口,如果每人每天节约1张纸,按100张纸厚度大约1厘米计算,全市每天可节约的纸张摞起来的高度大约是( )米。
A.90000B.9000C.900D.90
5.(2024•市中区)如图,我们探究圆的周长时将圆形转化为近似的长方形。若图中圆的半径为r,则图中长方形的周长是( )
A.2πrB.πr2C.2πr+rD.2πr+2r
6.(2024•宁波)如图数量关系不能用方程“x+x=40”来表示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7.(2024•天府新区)算盘和计数器都是计数的工具,如图。如果都只用两颗珠子,在计数器上表示出最小的九位数是 ,在算盘上表示出最大的七位数是 。
8.(2024•晋源区)人体正常体温(腋下温度)平均为36~37℃,如果我们把体温标准定在36.5℃,37℃可记作+0.5℃,那么35.7℃可以记作 ℃,37.3℃可以记作 ℃。
9.(2024•威县)已知=k(y不为0),当 一定时, 和 成反比例。
10.(2024•晋源区)有两支蜡烛,当第一支燃去,第二支燃去时,剩下的部分一样长。第一支蜡烛和第二支蜡烛原来的长度比是 。
11.(2024•新野县)儿童节,爸爸送给小莉一个圆锥形的积木玩具(如图),这个玩具的体积是
cm3.如果用一个长方体盒子包装,这个盒子的容积至少 cm3.
12.(2024•威县)三个连续的偶数,如果中间的偶数是a,另外两个数可以表示为
和 。
13.(2024•天府新区)某天同一时刻,小明在广场上测得一把竖直放立的米尺在地面的影长约为60cm,一棵大树的影长约为9m。这棵大树实际高约 米。
14.(2024•安宁市)去年“五一”期间,安宁市共接待游客约a万人次,今年比去年增长三成。安宁市今年接待游客约为 万人次。当a=42时,安宁市今年接待游客约为 万人次。
15.(2024•江干区)直角三角形ABC,如果点B用数对表示是(6,5),那么点A用数对表示是( , ),点C用数对表示是( , )。
16.(2024•蒲城县)如图是一个停车场的停车情况统计图,其中货车有160辆。
(1)客车占总数的 %。
(2)一共停了 辆车。
三.计算题(共4小题)
17.(2024•尉氏县)直接写出得数。
18.(2024•郾城区)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19.(2024•郾城区)解方程。
20.(2024•未央区)计算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四.应用题(共6小题)
21.(2024•仪征市)“馨香”花店用18朵康乃馨和27朵勿忘我做花束,顾客要求每个花束里面的康乃馨朵数相等,勿忘我的朵数也相等,最多能做多少束?每个花束里有多少朵花?
22.(2024•江阴市)小星看一本故事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20%,第二天看了48页,两天正好看了全书的一半,这本故事书一共有多少页?
23.(2024•常熟市)在“读书周”活动中,晓东借了一本《童话故事》阅读,第一天看了45页,第二天看的页数比第一天多。第二天看了多少页?
24.(2024•北仑区)小北爸爸在聚餐饮酒后呼叫代驾返家,代驾收费分为两部分:
①起步价(分时段)7千米以内:06:00~18:59为25元;19:00~21:59为35元;22:00~05:59为55元。
②里程费:超出起步路程后每千米收费4.5元(不足1千米,按1千米计算)。小北爸爸晚上10:15呼叫代驾,车程共13.7千米,需要支付代驾费多少元?
25.(2024•遂川县)景德镇瓷器是江西省特产,被誉为“瓷之源、瓷之魂”。如图是一种包装盒,把这样的4盒景德镇瓷器放入一个礼品盒(上面无盖)。(礼品箱的厚度忽略不计)
(1)做这个礼品箱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纸板?
(2)这个礼品箱的体积最少是多少立方分米?
26.(2024•灞桥区)某学校对低、中、高三个年级段的近视学生人数进行了统计,绘制成如图1和图2所示的统计图。根据图中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把扇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2)分别算出中年级段和高年级段的近视学生人数,写出你的解答过程,并将中年级段和高年级段的近视学生人数在图1中画出来。
小升初分班考真题演练卷(试题)数学六年级下册苏教版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6小题)
1.【分析】【分析】两根同样长的绳子都剪去了m,剪去的这部分一样长,不需要再做比较。第一根绳子剪去了全长的,单位“1”是绳子的全长;第二根绳子剪去余下的,此时单位“1”是剪去m后余下的绳子。绳子全长更长,所以全长的大于余下的,所以第一根绳子剪去的更多,余下的更少。据此解题。
【解答】解:两根同样长的绳子,第一根先剪去全长的,再剪去m;第二根先剪去m,再剪去余下的,两根绳子剩下的长度相比,第二根长。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分数的意义,解题的关键是找出两个对应的单位“1”。
2.【分析】根据平均数的意义,用甲、乙、丙三个数的平均数乘3就是这三个数的和。把这三个数的和看作单位“1”,其中乙数占。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用这三个数的乘就是乙数。
【解答】解:48×3×
=144×
=48
答:乙数是48.
故选:B。
【点评】本题的重点是求出乙占了三个数和的几分之几,再求出三个数的和是多少,然后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列式解答。
3.【分析】A.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解答即可;
B.把5支笔放进3个笔筒,有2个笔筒至少每个笔筒1支笔;
C.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解答即可;
D.古代用小石头计数,多了再把若干小石头换成大石头,这里的大石头相当于现在的计数单位。
【解答】解:A.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面积一定时,是底与高的乘积一定,所以底与高成反比例,故原题说法正确;
B.把5支笔放进3个笔筒,有2个笔筒至少每个笔筒1支笔,所以有2个笔筒至少有2支笔。故原题说法正确;
C.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钝角是大于90°,小于180°的角,所以一个三角形中不可能有两个钝角。故原题说法正确;
D.古代用小石头计数,多了再把若干小石头换成大石头,这里的大石头相当于现在的计数单位。故原题说法错误。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了辨识成正比例的量与成反比例的量等知识,要求学生掌握。
4.【分析】900万=9000000,用9000000乘1求出济南市节约纸张的数量,再用全市节约纸张的数量除以100即可解答。
【解答】解:900万=9000000
9000000×1÷100
=9000000÷100
=90000(厘米)
90000厘米=900米
答:全市每天可节约的纸张摞起来的高度大约是900米。
故选:C。
【点评】解答此题根据乘除法的意义进行列式计算。
5.【分析】长方形的周长等于圆的周长,加上两个半径的长度,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长方形的周长:2πr+2r。
故选:D。
【点评】找出长方形的周长和圆的周长的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6.【分析】逐项分析各个选项后即可判断。
【解答】解:A.长线段长x,短线段是长线段的,则短线段长为x,而两段线段合计长40,求长线段长是多少?列方程为x+x=40,即可以用方程“x+x=40”来表示;
B.梯形的上底是4cm,下底是12cm,上底是下底的,左下三角形的面积是x cm2,根据等高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底边长之比,可得右上三角形的面积为x cm2,而梯形的面积是40cm2,求左下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列方程为x+x=40,即可以用方程“x+x=40”来表示;
C.圆柱和圆锥的高相等,底面圆相同,圆柱体积是x cm3,根据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可知圆锥的体积是x cm3,而圆弧和圆锥的体积和是40cm3,求圆柱的体积是多少,列方程为x+x=40,即可以用方程“x+x=40”来表示;
D.长方形的长是x cm,宽是长的,则宽是x cm,根据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可知长方形的周长为(x+x)×2,而长方形的周长为40cm,即(x+x)×2=40,所以,x+x=20,即不可以用方程“x+x=40”来表示;
综上,只有D选项不能用方程“x+x=40”来表示。
故选:D。
【点评】观察题干,分析数量关系,设出未知数列方程解答即可。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7.【分析】在计数器上,最小的九位数:亿位上放一个,另一个放个位上,表示100000001;在算盘上,一颗上珠表示5,一颗下珠表示1,算盘上最大的七位数,全放百万位,即百万位上放一个上珠和1个下珠,表示6000000。
【解答】解:由分析可知:如果都只用两颗珠子,在计数器上表示出最小的九位数是100000001,在算盘上表示出最大的七位数是6000000。
故答案为:100000001;6000000。
【点评】此题考查了对计数器和算盘的认识,要求学生掌握。
8.【分析】用正负数表示意义相反的两种量:高于36.5℃记作正,则低于36.5℃就记作负。由此得解。
【解答】解:35.7℃可以记作﹣0.8℃,37.3℃可以记作+0.8℃。
故答案为:﹣0.8,+0.8。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正负数的意义,正数与负数表示意义相反的两种量,看清规定哪一个为正,则和它意义相反的就为负。
9.【分析】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和反比例的意义:看两种相关联的量是比值一定还是乘积一定,如乘积一定,则两种量成反比例;如比值一定,则两种量成正比例;据此判断即可。
【解答】解:=k(y不为0),所以yk=x(一定),是乘积一定,所以当x一定时,y和k所以成反比例。
故答案为:x;y;k。
【点评】此题属于辨识成正、反比例的量,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再作判断。
10.【分析】根据第一个蜡烛燃去,可知第一根蜡烛还剩(1﹣);根据第二个蜡烛燃去,可知第二根蜡烛还剩(1﹣);再根据“剩下的部分一样长”可知,第一个蜡烛的长度×(1﹣)=第二根蜡烛的长度×(1﹣);据此写出比即可。
【解答】解:第一支蜡烛×(1﹣)=第二支蜡烛×(1﹣)
第一支蜡烛×=第二支蜡烛×
第一支蜡烛:第二支蜡烛=:
:
=(×45):(×45)
=20:18
=(20÷2):(18÷2)
=10:9
答:第一支蜡烛和第二支蜡烛原来的长度比是10:9。
故答案为:10:9。
【点评】本题考查比的意义以及基本性质,解决此题的关键是先求出两支蜡烛剩下的分率,再根据比的意义和比的基本性质进行解答。
11.【分析】根据圆锥的体积公式:V=sh,把数据代入公式即可求出这个圆锥的体积,如果用一个长方体盒子包装,这个盒子的底面边长是6厘米,高是10厘米,根据长方体的容积公式:V=abh,把数据代入公式解答.
【解答】解:3.14×(6÷2)2×10
=3.14×9×10
=94.2(立方厘米);
6×6×10=360(立方厘米)
答:这个玩具的体积94.2立方厘米,这个盒子的容积至少360立方厘米.
故答案为:94.2、360.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圆锥的体积公式、长方体的容积公式的灵活运用,关键是熟记公式.
12.【分析】相邻的两个偶数相差2,据此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出另外两个数。
【解答】解:三个连续的偶数,如果中间的偶数是a,另外两个数可以表示为a﹣2和a+2。
故答案为:a﹣2;a+2。
【点评】本题考查用字母表示数,明确相邻的两个偶数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13.【分析】根据题意,米尺的长度是1米,物体的高度与影长的比值一定,也就是两者成正比例关系,由此列比例解答即可。
【解答】解:设大树的实际高是x米,得:
60厘米=0.6米
0.6:1=9:x
0.6x=9
x=15
答:大树的实际高约15米。
故答案为:15。
【点评】关键是判断出影子的长度与物体的长度成正比例,注意影子的长度与物体的长度的单位统一。
14.【分析】三成即30%,把去年接待的人数看作单位“1”,今年接待的人数相当于去年的(1+30%),据此写出今年接待的人次数;然后把a=42代入含有字母的式子,计算出今年接待的人次数。
【解答】解:安宁市今年接待游客约为(1+30%)a万人次。
当a=42时,
(1+30%)a
=(1+30%)×42
=1.3×42
=54.6
答:当a=42时,安宁市今年接待游客约为54.6万人次。
故答案为:(1+30%)a;54.6。
【点评】本题考查用字母表示数以及含字母式子的求值,明确数量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15.【分析】数对的第一个数表示列,第二个数表示行,据此用数对表示出点A、点C的位置。
【解答】解:点A用数对表示是(3,5),点C用数对表示是(6,9)。
故答案为:3;5;6;9。
【点评】熟练掌握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6.【分析】(1)把这个停车场停车的总辆数看作单位“1”,用“1”减去轿车、货车的辆数占总量数的百分率,即可求出客车占总辆数的百分率;
(2)用货车的数量除以对应的百分率,即可求出一共停车的数量。
【解答】解:(1)1﹣60%﹣32%
=40%﹣32%
=8%
答:客车占总数的8%。
(2)160÷32%=500(辆)
答:一共停了500辆车。
故答案为:8;500。
【点评】本题考查扇形统计图的应用,认真读取图中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解决实际问题是解题的关键。
三.计算题(共4小题)
17.【分析】根据小数加减乘除法、分数加减乘除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即可。
【解答】解:
【点评】此题考查了分数、小数的计算法则及计算能力。
18.【分析】按照减法的性质加上中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乘法;
按照乘法分配律计算;
按照乘法分配律以及加法结合律计算;
按照加法交换律以及减法的性质计算。
【解答】解:
=×[+﹣]
=×[1﹣]
=×
=
=×(4.8+3.2)
=×8
=10
=9×+9×+
=5+(+)
=5+1
=6
4.
=4.65+5.35﹣(+)
=10﹣1
=9
【点评】本题考查了四则混合运算,注意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灵活运用所学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19.【分析】先化简,然后根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除以即可。
首先根据等式的性质,两边同时乘0.25,然后两边再同时除以即可。
首先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化简,然后根据等式的性质,两边同时除以即可。
【解答】解:
x=18
x=20
x÷0.25×0.25=16×0.25
x=4
x=6
x=54×
x=24
x=36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根据等式的性质解方程的能力,即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同时减去、同时乘或同时除以一个数(0除外),两边仍相等,以及解比例问题,注意比例的基本性质的应用。
20.【分析】阴影部分的面积=正方形的面积﹣圆面积÷4,据此求解即可。
【解答】解:8×8﹣3.14×82÷4
=64﹣3.14×64÷4
=64﹣50.24
=13.76(平方分米)
答:阴影部分的面积是13.76平方分米。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圆与组合图形,解题的关键是把不规则图形的面积转化为规则图形的面积。
四.应用题(共6小题)
21.【分析】求出18和27的最大公因数,再用出18和27分别除以最大公因数,再相加,即可解答。
【解答】解:18=2×3×3
27=3×3×3
18和27的最大公因数是3×3=9。
18÷9+27÷9
=2+3
=5(朵)
答:最多能做9束,每个花束里有5朵花。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求最大公因数应用题,掌握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是解答关键。
22.【分析】把全书的页数看作单位“1”,用两天看的页数所占的分率减去第一天看的页数所占的分率求出第二天看的页数所占的分率,即48页,用除法即可计算出全书的页数。
【解答】解:48÷(50%﹣20%)
=48÷0.3
=160(页)
答:这本故事书一共有160页。
【点评】解题关键是找出单位“1”,计算出第二天的页数所占的分率,再用除法解答。
23.【分析】根据题意,将第一天看到页数看作单位“1”,第二天看的页数比第一天多。多以第二天看的页数是第一天的,所以第二天看的页数=第一天看的页数×,据此解答。
【解答】解:
=
=54(页)
答:第二天看了54页。
【点评】本题考查了分数的应用,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将第一天看的页数看作单位“1”,表示出第二天看的页数是第一天的几分之几。
24.【分析】晚上10:15呼叫代驾的起步价为55元,超出7千米的路程是13.7﹣7=6.7(千米),然后用6.7乘4.5求出超出7千米的路程的钱数,再加上起步价就是代价费是多少钱。
【解答】解:(13.7﹣7)×4.5+55
=6.7×4.5+55
=30.15+55
=85.15(元)
答:需要支付代驾费85.15元。
【点评】解答此题要先确定起步价,然后计算超出起步的路程的里程费,最后把两部分钱相加即可。
25.【分析】(1)由于这个礼品箱无盖,所以需要纸板的面积等于这个长方体的一个底面和4个侧面的总面积,根据长方体的表面积公式解答;
(3)根据长方体的体积公式:V=abh,把数据代入公式解答。
【解答】解:(1)(10×2)×(8×2)+(10×2)×13×2+(8×2)×13×2
=20×16+20×13×2+16×13×2
=320+520+416
=1256(平方厘米)
答:做这个礼品箱至少需要1256平方厘米的纸板。
(2)(10×2)×(8×2)×13
=20×16×13
=320×13
=4160(立方厘米)
4160立方厘米=4.16立方分米
答:这个礼品箱的体积最少是4.16立方分米。
【点评】解答有关长方体计算的实际问题,一定要搞清所求的是什么,再进一步选择合理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解答问题。
26.【分析】(1)把三个年级段近视学生人数看作单位“1”,根据减法的意义,用减法求出高年级近视学生人数占三个年级段近视学生人数的百分数,即可完成扇形统计图;
(2)已知低年级近视学生20人占三个年级段近视学生人数的10%,根据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求出三个年级段近视人数,然后根据一个数乘百分数的意义,用乘法求出中年级、高年级近视学生人数,进而完成条形统计图。
【解答】解:(1)1﹣10%﹣30%=60%;
如下图所示:
(2)20÷10%=200(人
200×30%=60(人);
200×60%=120(人)
如下图所示: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日期:2024/7/7 11:23:09;用户:老师;邮箱:19375191752;学号:56382668=
=
125×0.8=
12.56÷6.28=
=
3.14×5=
3.14×40=
75×10%=
4.
=
=
125×0.8=100
12.56÷6.28=2
=
3.14×5=15.7
3.14×40=125.6
75×10%=7.5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小升初分班考真题演练卷(试题)-2023-2024学年数学六年级下册北师大版,共15页。
这是一份(小升初分班真题重组)2024年小升初数学重点校分班考试全真模拟卷(二)(苏教版),文件包含答案解析二苏教版docx、小升初分班真题重组2024年小升初数学重点校分班考试全真模拟卷二A4版苏教版docx、小升初分班真题重组2024年小升初数学重点校分班考试全真模拟卷二A3版苏教版docx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分班考真题模拟冲刺卷-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苏教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直接写出得数,解方程,最接近0.6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口算宝](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b5b1d1ecde54d50c4354a439d5c45dd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