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省十联考(合肥一中)2024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地理试题
展开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在答题卡和答题卷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位号后两位。
2.答题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卷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作图题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卷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再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务必将答题卡和答题卷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我国某著名通信企业在国际市场的开拓上取得了巨大成功。下图为该企业发展路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该企业将发达国家作为市场扩张的最后一站,主要是因为( )
A. 发达国家劳动力成本高B. 发达国家市场竞争力强
C. 发达国家产品价格高D. 发达国家消费市场饱和
2. 该企业利用人才资源的优势逐步实现市场扩张,有助于其( )
A. 实现产业集聚B. 加快产业分工C. 促进产业升级D. 加快产业转移
【答案】1. B 2. C
【解析】
【1题详解】
发达国家通信产业的市场起步较早,同类企业技术先进且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强。该企业作为通信产业的后起之秀,只有当各方面条件都趋于成熟时,才有能力与发达国家先进企业进行竞争,B正确,与劳动力、产品价格、消费市场,关系不大,排除ACD。故选B。
【2题详解】
该企业利用人才资源充分扩张市场,加强技术研发与产品开发,从而促进其产业升级,C正确;利用人才资源优势对产业分工、产业转移、产业集聚影响不大,ABD错误。故选C。
【点睛】产业集聚是指同一产业在某个特定地理区域内高度集中;产业转移是指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产业分工是指一定的生产经营主体、群体在产业、行业的整个生产过程流中所承担的任务或扮演的角色;产业升级就是使产品附加值提高的生产要素改进、结构改变、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提高、产业链升级。
大屿岛位于厦门市西海域,面积约0.18km2,最高海拔62m,呈长条形,近南北走向。受台湾海峡水体调节以及福建山地丘陵地形影响,岛上受季风影响明显,具有典型的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的特征。大屿岛地势东面陡峭,西面有山坳;四面环水,具有相对独立的生态系统。与陆地相比,大屿岛乔木树种多样性指数明显较小,岛上乔木植物种类较简单,生态系统较脆弱,一旦被破坏,修复困难。左图示意大屿岛地理位置右图示意大屿岛不同方位乔木种群高度、冠幅、胸径结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下列关于大屿岛自然环境特征,叙述正确的有( )
①纬度低,气温年较差大②岛上风速、风力大③受台湾山脉影响,降水量小
④该岛屿面积小,淡水资源不足⑤岛屿东侧地形陡峭,西侧地形较平坦
A. ①③⑤B. ②③④C. ②④⑤D. ③④⑤
4. 大屿岛上乔木植物种类较简单的原因( )
A. 该岛四面环水,具有相对独立的生态系统
B. 水热组合不好,能够存活和生长的植物种类较少
C. 水热条件垂直变化大,自然带谱垂直分异不明显
D. 该岛与大陆相隔较近,可进行物种间的基因交流
5. 大屿岛不同方位乔木种群高度、冠幅和胸径的分布特征( )
A. 东南侧乔木胸径比西南侧胸径大
B. 西南侧乔木的高度、冠幅和胸径最大
C. 西北侧乔木高度、冠幅和胸径最小
D 乔木高度、冠幅和胸径大致自北向南减小
【答案】3. C 4. A 5. B
【解析】
【3题详解】
由图文材料可知,大屿岛纬度低,“岛上受季风影响明显,具有典型的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的特征”,且受海水的调节明显,气温年较差小,①错误;受海洋影响,降水丰富,③错误;处于东南,季风影响显著,风力大,②正确;由于岛屿面积小,淡水的储存能力低,淡水资源不足,④正确;“大屿岛地势东面陡峭,西面有山坳”,地形东侧陡峭,西侧较为平坦,⑤正确。②④⑤正确,故选C。
【4题详解】
依据材料信息“四面环水,具有相对独立的生态系统”可知,大屿岛四面环水,岛上难以与陆地、其他岛屿进行物种间的基因交流,生态系统相对独立,A正确,D错误;海拔低,水热条件垂直变化小,自然带谱垂直分异不明显,C错误。大屿岛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热同期,水热组合好,B错误。故选A。
【5题详解】
由图可知,大屿岛上乔木高度、冠幅和胸径大致自南向北减小,D错误;西南侧乔木的高度、冠幅和胸径最大,B正确,A错误。东北侧乔木高度、冠幅和胸径最小,C错误。故选B。
【点睛】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是由山麓向山顶,随着水分和热量的变化,自然带水平延伸,垂直更替。山麓的自然带与当地的自然带相一致。
读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分布范围及其可能变化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6. 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过渡性表现为( )
①人口稀疏区向密集区过渡②半干旱区向半湿润区过渡
③荒漠景观向草原景观过渡④高原地形向平原地形过渡
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
7. 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地退化过程框图中的①-⑤是( )
A. ①脆弱生态环境②粗放经营③风蚀、水蚀加速④沙丘开垦⑤少雨年份扩大农田比例
B. ①粗放经营②脆弱生态环境③沙丘开垦④风蚀、水蚀加速⑤少雨年份扩大农田比例
C. ①土壤肥力下降②脆弱生态环境③风蚀、水蚀加速④沙丘开垦⑤粗放经营
D. ①沙丘开垦②粗放经营③土壤肥力下降④少雨年份扩大农田比例⑤风蚀、水蚀加速
8. 在全球变暖影响下,推测图中可能变动带土地利用变化的趋势是( )
A. 林业用地向农业用地转变B. 农业用地向牧业用地转变
C. 牧业用地向农业用地转变D. 牧业用地向林业用地转变
【答案】6. D 7. A 8. B
【解析】
【6题详解】
该过渡带基本和黑河-腾冲一线北段重合,是人口稀疏区向密集区的过渡地带,①正确;内蒙古高于位于半干旱区,华北平原、东北平原位于半湿润区,②正确;北方农牧交错带位于内蒙古高原向东北平原、华北平原的过渡地带,④正确;内蒙古高原东部为草原带,华北平原和东北平原为森林带,为草原景观向森林景观过渡,③错误。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故选D。
【7题详解】
任何生态系统都有自动调节能力,是自身保持动态平衡,但其自动调节能力有限,特别是当外界干扰超过自动调节限度,平衡被破坏时,生态系统变得脆弱。该框图从人类不合理利用土地的行为表现和结果即环境问题表现两大方面进行分析,其中②④⑤主要时人类的具体不合理行为表现,①③为环境问题的表现。结合框图中的逻辑关系判断,①为脆弱的生态环境,②为粗放经营,③为水蚀、风蚀加速,④为沙丘开垦,⑤为少雨年份扩大农田比例。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选A。
【8题详解】
农牧交错带地处农耕区与牧区的过渡地带,扩大载蓄量、开垦荒地都容易导致植被破坏,A、C错误;当地水分条件较差,大量植树造林会造成当地水资源更加紧张,树木也会因为水分不足而成活率较低,D错误;发展草、粮轮作,提高土壤肥力,有利于实现当地的可持续发展,B正确。故选B。
【点睛】农牧交错带指我国东部农耕区与西部草原妆区相连接的半干旱生态过渡带,是农业生产边际地带,也是生态脆弱地带。我国农业生产大体以A40m年降水量等值线(即从大兴安岭、通辽、张北、榆林、兰州、玉树至拉萨附近)为界,可分为两大区:以东、以南是种植业为主的农区,以西、以北是畜牧业为主的牧区。这两大区之间实际上还存在着一条沿东北-西南向延伸、空间上农牧并存、时间上农牧交替的所谓农牧过渡带或农牧交错带。
20世纪70年代巴西开始大规模生产以甘蔗为原料的乙醇燃料,人工收割甘蔗时需焚烧无用的茎叶。至90年代,随着油价下跌和糖价上涨,巴西以甘蔗为原料的生物能源产量下降。下表示意2021年巴西电力来源构成,完成下面小题。
9. 根据2021年巴西电力来源构成可知,巴西自然资源禀赋( )
A. 河湖面积辽阔B. 地势高差悬殊C. 核能技术发达D. 常规能源短缺
10. 巴西大规模以甘蔗为原料制取乙醇燃料会造成( )
①冲击能源市场②制糖原料紧俏③确保粮食安全④温室效应增强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③④
【答案】9. D 10. B
【解析】
【9题详解】
从表可知,巴西水力资源丰富,主要得益于河流多且水量大,高原边缘过渡区地势落差较大,与河湖面积辽阔无关,A错;巴西平原与高原之间的绝对高差并不悬殊,B错;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巴西其核能技术水平不高,C错;燃煤、燃油等电力来源占比很小,缺少煤炭等常规能源,D正确。故选D。
【10题详解】
大规模以甘蔗为原料制取乙醇燃料,进而导致原有的石油及相关产品价格下跌,冲击能源市场,①正确;因甘蔗被加工制取燃料会导致制糖原料紧俏,糖价上涨,②正确;大规模以甘蔗为原料制取乙醇燃料,会催生大面积种植甘蔗,粮食种植面积减少,从而危害粮食安全,③错;焚烧茎叶会导致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温室效应增强,④正确。故选B。
【点睛】水能丰富原因:河流流量大;地势落差大,河流流速快,水能丰富。
位于我国晋陕蒙交界地带的S煤矿,地下水资源丰富,经过多年开采,已形成采空区。当地采空区环境治理和一系列资源利用问题,曾长期为其发展中的困扰。下图示意煤矿采空区,完成下面小题。
11. S矿区煤炭生产中,面临的最大障碍是( )
A. 季风气候,降水集中B. 沟壑纵横,地表崎岖
C. 气候较干,水源短缺D. 植被稀疏,风沙严重
12. 调查发现,S煤矿采空区水体含有来自地表的污染物,最可能来自( )
A. 采煤污水B. 煤层杂质C. 农田废水D. 生活污水
13. S煤矿采空区利用方式,能直接促进矿区由碳源向碳汇转变的是( )
A. 抽水蓄能B. 压缩空气储能
C. 水库储热储能D. 地下空间封存CO2
【答案】11. C 12. A 13. D
【解析】
【11题详解】
晋陕蒙交界地带,地处内陆,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是制约煤炭等重化工业发展的最大自然障碍,C正确;降水季节分配、地形特征、植被覆盖状况等因素相对于水资源量的制约作用相对较小,排除ABD。故选C。
【12题详解】
采空区在地面以下,所以采空区的水体主要来自地下部分和地表水下渗,但其污染物最可能主要来自于地表人类活动,如采煤污水直接渗漏到采空区,或通过地下水汇流到采空区,A正确;煤层杂质主要产生固体废弃物污染,B错误;煤矿开采区域少有农田和居住区,农田废水和生活污水不是采空区主要的水体来源,排除CD。故选A。
【13题详解】
煤矿采空区作为地下空间资源,可以有多种利用方式,封存CO2则可以直接将煤炭工业释放的碳源收集储存,从而实现碳源向碳汇的转变,D正确;采空区地质结构并不稳定,不适宜作为抽水蓄能和压缩空气储能的空间场所,AB错误;采空区空间有限,不能作为水库以用来储热储能,C错误。故选D。
【点睛】采空区是由人为挖掘或者天然地质运动在地表下面产生的“空洞”,采空区的存在使得矿山的安全生产面临很大的安全问题,人员与机械设备都可能掉入采空区内部受到伤害。
服务业碳强度即服务业单位GDP的CO2排放量,它是衡量区域服务业减排绩效的重要指标。图示意我国四省(市)服务业碳强度变化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 以下关于我国四省(市)服务业碳强度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2005-2019年浙江持续下降B. 2012-2019年上海降幅最大
C. 2005-2012年贵州增幅最大D. 2005-2019年河南持续上升
15. 与贵州相比,2019年上海服务业碳强度较低,是因为上海( )
①人口密度大②城镇化率高③科教水平高④创新能力强
A. ①B. ②③C. ②③④D. ①②③④
16. 上海降低服务业碳强度,可( )
①加强城市绿化,扩大绿地面积②利用清洁能源,改善能源消费结构
③外迁服务业,使其向郊区扩散④加快金融业发展,优化服务业结构
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
【答案】14. B 15. D 16. D
【解析】
【14题详解】
读图可知2005-2019年浙江省服务业碳强度也是先升后降,A错误;2012-2019年上海降幅最大,B正确;2005-2012年上海增幅最大,C错误;2005—2019年河南省服务业碳强度先升后降,D错误。故选B。
【15题详解】
人口密度大,集聚效应明显,能源利用效率高;技术水平高,低碳技术先进;教育水平高,环保意识较强;城镇化率高,集约化生产生活的方式利于推动服务业人才、技术的集聚,创新资源共享,提升服务业运行效率,降低碳强度。综上所述,①②③④均正确,故选D。
【16题详解】
加强城市绿化扩大绿地面积可以更多吸收碳排放,是增加碳汇措施而非减排,①错误;利用清洁能源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可以减少碳排放,②正确;外迁服务业使其向郊区扩散是改变服务业的空间分布,而以金融等为主的服务业是不可能向郊区扩散的,即便部分服务如仓储式零售业向郊区扩散,只是对服务业碳排放的空间分布有影响,对碳强度没有影响,③错误;金融业的碳排放少,加快金融业发展优化服务业结构可以降低碳强度,④正确。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碳排放强度取决于:1,化石能源的碳排放系数;2,化石能源的结构;3,化石能源在能源消费总量中的比例;4,能源强度。强度还取决于技术进步、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变化、农业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与规模。
二、综合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
17.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荣成市地处山东半岛最东端,三面临海,海岸线长500千米,是传统的捕捞大市,水产品产量和渔业经济总收入连续30多年位居全国县级市首位,产品远销海内外。近年来,当地充分发挥海洋资源的特色优势,做规划、出政策、聚人才、兴产业,实现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下图为荣成市位置示意图。下表为2001年和2021年荣成市三大产业产值表。
(1)分析荣成市发展海洋生物食品产业的优势条件。
(2)根据材料说明20年来荣成市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
(3)从产业结构优化的角度,推测荣成市未来海洋经济发展的具体方向。
【答案】(1)海洋生物资源丰富;海洋食品产业基础好;水陆交通便利;政策支持;市场广阔
(2)第一产业、第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主导产业由第二产业变为第三产业
(3)发展近海养殖业和远洋捕捞业,增加渔业产值的同时,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引进新技术,大力发展海产品深加工,提高海产品附加值;依托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和海洋空间资源优势,积极发展滨海旅游业。
【解析】
【分析】本题以“荣成市位置示意图、2001年和2021年荣成市三大产业产值表”为材料设置问题,涉及产业区位条件、产业结构变化、产业结构优化的措施等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读材料可知,荣成地处山东半岛最东端,三面环水,海岸线长,海洋生物资源丰富;水产品产量和渔业经济总收入连续30多年位居全国县级市首位,产品远销海内外,海洋食品产业基础好;且当地政府政策的扶持,劳动力丰富,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水陆交通便利,市场广阔。
【小问2详解】
由产值表可知,20年来荣成市生产总值上升,第一产业产值上升,第二产业产值上升,但比重下降,第三产业产值上升,比重上升,主导产业由第二产业变为第三产业。
【小问3详解】
产业结构优化的措施主要包括产业调整、技术创新、政策引导、能源结构优化、以及绿色发展。近年来,当地充分发挥海洋资源的特色优势,做规划、出政策、聚人才、兴产业,实现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发展近海养殖业和远洋捕捞业,增加渔业产值的同时,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引进新技术,大力发展海产品深加工,提高海产品附加值;依托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和海洋空间资源优势,积极发展滨海旅游业。
18.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北方产区是我国玉米的主产区。下表为1999年、2020年北方产区的四省(区)玉米产量及占全国的比重。
(1)根据材料,从资源禀赋的角度,简述我国北方产区玉米生产的劣势条件。
(2)简要分析北方产区玉米生产变化的主要原因。
(3)为稳定粮食生产,对北方产区玉米生产的耕地质量提升提出可行建议。
【答案】(1)中低产田分布较广大且集中;黑土退化严重,土壤肥力下降;纬度较高,热量较少,生长期短;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且变率较大。
(2)北方产区四省(区)的玉米产量均上升,主要原因包括:土地资源丰富,种植规模扩大;机械化水平提高,生产效益提高;品种培育技术先进,产量增加;饮食结构发生变化,对肉类、乳制品、禽蛋类制品的需求量大大增加,玉米作为饲料,市场需求量大幅度增加。
(3)黑土区用养结合,防治水土流失,改良培肥;风沙盐碱区实施保护性耕作,推广滴(喷)灌和水肥一体化技术,增施有机肥
【解析】
【分析】本题以北方四省玉米产量及其占全国的比重为材料设置三小问,涉及农业生产条件、农业区位因素变化及发展措施等知识点,考查学生材料分析、信息获取及知识运用能力,体现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等学科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北方四省的玉米产区主要布局在东北平原,我国的东北地区及内蒙古的东部地区。受人类活动影响,东北的黑土水土流失,黑土退化严重,土壤肥力下降严重。同时还有大量的中低产田(风沙盐碱地),分布面积较大且集中,改造难度较大,改造时间较长。同时由于纬度偏高,热量不足,适合作物生长的时间较短。季风气候区,降水变率大,旱涝灾害频繁。
小问2详解】
相较于1999年,2020年北方玉米产区的玉米产量均呈现上升现状。主要原因可以从种植面积、良种、机械化及市场需求等方面区思考。市场决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肉蛋奶的需求增加,导致了对饲料的需求大量增加,玉米作为一种优质的动物饲料作物,市场需求增加。加之东北土地资源丰富,种植面积快速扩大。机械化水平提高,种植效率提升,效益增加。同时良种培育及推广也加速了玉米产量的提升。
【小问3详解】
为了稳定粮食生产,在耕地质量上要提升就需要种养结合,防止水土流失的同时要采用如秸秆还田、种植绿肥、休耕等方式去恢复和提高土壤的肥力。对于盐碱风沙地,要进行保护性耕作改良,推广节水技术和水肥一体化技术,增施有机肥,进行土地的改良工作,增加中高产田。
19.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9世纪末以来,美国为综合开发水利资源,曾掀起过几次大规模的建坝高潮。随着时间推移,大坝和其他配套设施日益老化,水电工程的维修和退役已引起各方面重视,大坝拆除的呼声也日益强烈。下图为美国中北部某水库大坝示意图,该地库区以下附近河段夏季常出现大雾景观,蔚为壮观,大坝拆除后大雾景观也随之消失。
(1)推测大坝拆除前该库区下游附近河段夏季多雾的原因。
(2)分析大坝拆除呼声日益强烈的原因。
(3)简述大坝拆除后库区所在河段水文特征的变化。
【答案】(1)水库深层水温季节变化小;夏季来自水库深层河水水温低于气温;有利于河面上(暖湿)空气水汽凝结。
(2)大坝建设影响流域生态环境;坝体老化,安全隐患增多;库区淤积,大坝经济效益日下降(工程的运行成本及维修费用上升);居民环保意识增强。
(3)流量季节变化增大;水位下降;含沙量增加;流速加快;水温垂直变化减小。
【解析】
【分析】本题以美国中北部某水库大坝示意图为材料设置题目,涉及雾形成的原因、水利工程对区域环境的影响、河流水文特征变化等知识,考查学生对相关内容的掌握程度,对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有一定要求。
【小问1详解】
水库深层水与外界环境接触小,水温季节变化小,拆除前,夏季来自水库深层河水水温低于气温,河面上暖湿空气中的水汽遇到温度较低的河面凝结而形成雾,所以拆除前该库区下游附近河段夏季多大雾天气。
【小问2详解】
大坝建设拦截地表径流,影响流域生态环境;大坝和其他配套设施日益老化,水电工程的维修和退役已引起各方面重视,坝体老化,安全隐患增多;库区泥沙淤积,工程的运行成本及维修费用上升,大坝经济效益日下降;居民环保意识增强。所以大坝拆除呼声日益强烈。
【小问3详解】
大坝拆除后,没有水库的调蓄径流作用,库区所在河段流量季节变化增大。没有大坝的调蓄作用,河道水位下降,含沙量增加,流速加快。由于水体变浅,水温垂直变化减小。
电力来源
水力
天然气
风力
生物质能和垃圾
燃油
燃煤
太阳能
核能
其他
占比(%)
55.30
13.24
11.02
7.88
2.78
2.68
2.55
2.24
2.31
年份
生产总值
第一产业产值
第二产业产值
第三产业产值
2001年
196.8亿元
35.5亿元
103.73亿元
57.57亿元
2021年
1021.4亿元
161.1亿元
312.8亿元
5475亿元
省(区)
1999年
2020年
产量(万吨)
占全国的比重(%)
产量(万吨)
占全国的比重(%)
内蒙古
771.4
6
2742.7
11
辽宁
985.4
8
1793.9
7
吉林
1692.6
13
2973.4
11
黑龙江
1228.4
10
3646.6
14
安徽省省十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安徽省省十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地理试题,文件包含地理试卷pdf、高二下期末地理参考答案1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9页, 欢迎下载使用。
安徽省江南十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安徽省江南十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安徽省十联考 合肥一中2024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地理: 这是一份2024届安徽省十联考 合肥一中2024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地理,文件包含合肥一中2024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地理pdf、合肥一中12月联考地理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8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