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浙江省衢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教学质量检测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生物]浙江省衢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教学质量检测试卷(解析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全卷分试卷和答题卷,试卷共7页,有2大题,24小题, 下列关于多酶片的叙述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生须知:
1.全卷分试卷和答题卷。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上交。
2.试卷共7页,有2大题,24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3.请将答案做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有20小题,共60分。每小题有1个符合题意的选项,多选、不选均不给分)
1. 端午节吃粽子是中华民族传统习俗,包粽子常用的原料有糯米、猪肉、咸蛋黄、食盐等。上述原材料中富含多糖的是( )
A. 糯米B. 猪肉C. 咸蛋黄D. 食盐
【答案】A
【分析】淀粉、纤维素、糖原都是由单体葡萄糖聚合形成的多聚体,淀粉、纤维素存在植物细胞内,糖原是动物细胞的储能物质。
【详解】糯米的主要储能物质是淀粉,糯米细胞的细胞壁主要由纤维素构成,纤维素和淀粉都是多糖,猪肉和咸蛋黄都是动物细胞构成的,含蛋白质较多,动物体内的多糖为糖原,主要存在肝脏细胞和肌肉细胞内;食盐的成分主要是氯化钠,不含多糖,综上分析,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2. 下图为动物细胞的结构模式图,①—⑥表示相应的细胞结构。该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是( )
A. ①B. ②和⑤C. ③和④D. ⑥
【答案】D
【分析】由图可知:①是线粒体、②是中心体、③是细胞膜、④是核糖体,⑤是高尔基体,⑥是细胞核,据此解答。
【详解】细胞核是遗传物质的主要储存场所,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和细胞代谢的控制中心,细胞核含有双层膜的核膜,核膜上有核孔,故图中⑥是细胞核,即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3. 特纳综合征(45,XO),表现为女性卵巢和乳房等发育不良,身体矮小,智力低下。下列疾病与特纳综合征变异类型相同的是( )
A. 唐氏综合征B. 猫叫综合征C.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D. 红绿色盲
【答案】A
【分析】人类遗传病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1)单基因遗传病包括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并指)、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白化病)、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血友病、色盲)、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抗维生素D佝偻病)。(2)多基因遗传病是由多对等位基因异常引起的,如青少年型糖尿病。(3)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包括染色体结构异常遗传病(如猫叫综合征)和染色体数目异常遗传病(如21三体综合征)。
【详解】A、特纳综合征(45,XO)患者比正常个体少一条性染色体,属于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唐氏综合征患者比正常个体多一条21号染色体,属于染色体异常遗传病,二者均属于染色体数目异常引起的遗传病,A正确;
B、猫叫综合征属于5号染色体片段缺失引起的,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引起的遗传病,特纳综合征属于染色体数目异常引起的遗传病,B错误;
CD、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和红绿色盲都属于单基因遗传病,特纳综合征属于染色体数目异常引起的遗传病,CD错误。
故选A。
4. ATP是细胞内的“能量通货”,下列关于人体细胞中 ATP 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剧烈运动时人体含有大量 ATP
B. ATP中含有三个磷酸基团和三个高能磷酸键
C. 组成ATP的腺苷由腺嘌吟和脱氧核糖组成
D. ATP合成速率基本等于其分解速率
【答案】D
【分析】(1)ATP中文名称叫三磷酸腺苷,结构简式A-P~P~P,其中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特殊的化学键.ATP水解释放的能量,来自特殊的化学键的化学能,并用于生命活动。
(2)能量通过ATP分子在吸能反应和放能反应之间循环流通,ATP是细胞里的能量流通的能量“通货”。
【详解】AD、ATP在细胞内量很少且保持基本平衡,但利用非常多,主要通过ATP和ADP的快速的相互转化实现的,A错误、D正确;
B、ATP中含有三个磷酸基团和二个高能磷酸键,B错误;
C、组成ATP的腺苷由腺嘌吟和核糖组成,C错误。
故选D。
5. 人类的ABO血型,是由3个基因即IA、IB和i共同控制的,IA和IB均对i为完全显性。IA和IB同时存在时,表现为AB型血,ii表现为O型血。下列组合的后代中血型不可能为O型血的是( )
A. A型×O型B. B型×O型C. A型×B型D. AB型×O型
【答案】D
【分析】人类的ABO血型是由常染色体上的复等位基因i、IA、IB控制的,其中A型血的基因型是IAIA或IAi;B型血的基因型是IBIB或IBi;AB型血的基因型是IAIB;O型的血基因型是ii。
【详解】A、若亲本的基因型为IAi、ii,则子代的基因型可能为ii,可能为O型血,A不符合题意;
B、若亲本的基因型为IBi、ii,则子代的基因型可能为ii,可能为O型血,B不符合题意;
C、若亲本的基因型为IAi、IBi,则子代的基因型可能为ii,可能为O型血,C不符合题意;
D、若亲本的基因型为IAIB、ii,则子代的基因型可能为IAi、IBi,不可能为O型血,D符合题意。
故选D。
6.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从细胞水平分析,人体衰老过程中其机体细胞会出现的变化是( )
A. 细胞膜流动性降低
B. 细胞核体积减小
C. 细胞内色素减少
D. 线粒体的数量增多
【答案】A
【分析】衰老细胞的特征:(1)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2)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3)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4)有些酶的活性降低;(5)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
【详解】A、衰老细胞中膜脂氧化导致细胞膜流动性降低,A正确;
B、衰老细胞内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加深,核膜内陷,染色质凝聚、碎裂、溶解,B错误;
C、衰老细胞内细胞质色素积累,形成老年斑,C错误;
D、线粒体的数量随年龄增大而减少,体积则随年龄增大而变大,因此衰老细胞内线粒体的数量减少,D错误。
故选A。
7. 为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有同学利用如下装置进行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若要探究需氧呼吸,则需要打开阀门a通入O2
B. 在探究厌氧呼吸时可在溶液表面加入一层植物油隔绝O2
C. 为检验细胞呼吸产物是否含有CO2,在管口2接入装有澄清石灰水的试剂瓶
D. 用酸性重铬酸钾检测管口3取出的溶液变橙色,说明酵母菌发生了厌氧呼吸
【答案】D
【分析】酵母菌是异氧兼性厌氧菌,在无氧条件下可以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有氧条件下可以进行需氧呼吸产生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酒精可与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发生反应变成灰绿色。
【详解】A、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才可以进行需氧呼吸产生水和二氧化碳,故若要探究需氧呼吸,则需要打开阀门a通入O2,A正确;
B、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可以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因此在探究厌氧呼吸时可在溶液表面加入一层植物油以隔绝O2,B正确;
C、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为检验细胞呼吸产物是否含有CO2,在管口2接入装有澄清石灰水的试剂瓶,C正确;
D、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可与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发生反应由橙色变成灰绿色,因此用酸性重铬酸钾检测管口3取出的溶液变灰绿色,说明酵母菌发生了厌氧呼吸,D错误。
故选D。
8. 细胞膜是细胞对外界环境的屏障,控制着物质的进出。下图表示细胞膜对a、b、c三种物质的转运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a可表示发生细胞失水时水分子的主要扩散方向
B. b可表示饥饿时葡萄糖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的方式
C. c的转运方式是细胞最重要的吸收或排出物质的方式
D. 细胞暂时缺氧的情况下c的转运过程将暂时停止
【答案】C
【分析】据图分析,a为扩散;b为易化扩散;c为主动转运。
【详解】A、有糖蛋白的一侧为细胞外侧,所以a表示发生细胞吸水时水分子的主要扩散方向,A错误;
B、葡萄糖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转运,而b代表易化扩散,B错误;
C、c逆浓度运输,消耗ATP,为主动转运,主动转运是细胞最重要的吸收或排出物质的方式,C正确;
D、细胞暂时缺氧的情况下,会通过厌氧呼吸产生能量,c的转运过程将减慢,但不会停止,D错误。
故选C。
9. 达尔文在加拉帕戈斯群岛采集到地雀标本,经研究发现为13个物种,它们的区别主要在喙的大小上。调查发现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各岛屿之间的距离很宽,各岛屿之间的地雀无法相互交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地理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B. 13种地雀的形成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C. 若一个种群内基因型频率发生改变,就一定发生进化
D. 可遗传变异是自然选择的前提,并决定地雀进化的方向
【答案】B
【分析】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自然选择直接通过作用于个体的表现型最终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突变和基因重组为进化提供原材料。
【详解】A、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地理隔离不一定形成新物种,新物种的形成不一定经过地理隔离,A错误;
B、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13种地雀的形成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B正确;
C、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一个种群内基因型频率发生改变,基因频率不一定改变,C错误;
D、可遗传变异是自然选择的前提,但变异是不定向的,不能决定地雀进化的方向,D错误。
故选B。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以下小题:
多酶片是经特殊工艺制成的双层药片,内层是肠溶衣(不易溶于胃液,可溶于肠液)包裹的是胰酶(包括胰蛋白酶、胰脂肪酶、胰淀粉酶),外层是糖衣(可溶于胃液)包裹的是胃蛋白酶。主要用于治疗消化不良、食欲缺乏,但不建议长期服用。
10. 下列关于多酶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多酶片可在酶作用的最适温度下长期保存
B. 多酶片服用时嚼碎服用比整片吞服效果更好
C. 肠溶衣的作用是使胰酶能够在胃液中不被溶解
D. 可用本尼迪特试剂鉴定这两类酶的化学本质
11. 某兴趣小组探究最适温度条件下不同pH对多酶片中两种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与胃蛋白酶相比,胰蛋白酶更耐受酸性环境
B. 本实验的自变量是酶的种类,因变量是反应速率
C. pH从8.0降低到2.0的过程中,胃蛋白酶活性增强
D. 若升高温度,胰蛋白酶在最适pH下的酶促反应速率降低
【答案】10. C 11. D
【分析】多酶片包裹的是胰酶(包括胰蛋白酶、胰脂肪酶、胰淀粉酶)、胃蛋白酶等,可帮助消化,主要用于治疗消化不良、食欲缺乏。
【10题详解】
A、多酶片包含的酶本质为蛋白质,蛋白质在低温条件下结构稳定,因此多酶片需要低温条件下保存,A错误;
B、多酶片如果是嚼碎服用,肠溶衣包裹的酶释放后会在酸性的胃液中失去活性,无法发挥作用,B错误;
C、肠溶衣不易溶于胃液,可溶于肠液,因此肠溶衣的作用是使胰酶能够在胃液中不被溶解和破坏,C正确;
D、胰酶和胃蛋白酶本质都是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形成紫色,不能与本尼迪特试剂反应,D错误。
故选C。
【11题详解】A、由图可知,胃蛋白酶的最适pH为2左右,而胰蛋白酶的最适pH为8左右,pH小于6时,胰蛋白酶完全丧失活性,因此与胰蛋白酶相比,胃蛋白酶更耐受酸性环境,A错误;
B、据图可知,本实验自变量为酶的种类和pH,因变量是反应速率,B错误;
C、由图可知,pH大于3.5时,胃蛋白酶失活,因此pH从8.0降低到2.0的过程中,胃蛋白酶活性不变,C错误;
D、上述实验是在最适温度条件下进行的,若升高温度,酶的活性会降低,即胰蛋白酶在最适pH下的酶促反应速率降低,D正确。
故选D。
12. 在模拟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活动中,某同学从装有“Y”、“y”卡片的信封和装有“R”、“r”卡片的信封中各随机取出1张卡片,记录卡片的组合。此操作模拟的是( )
A. 亲本产生的配子基因型
B. F1产生的配子基因型
C. 亲本产生配子随机受精后的子代基因型
D. F1产生配子随机受精后的子代基因型
【答案】B
【分析】在模拟孟德尔杂交实验的活动中,某同学从装有“Y”、“y”卡片的信封和装有“R”、“r”卡片的信封中各随机取出1张卡片,记录卡片的组合,说明模拟的是F1个体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即发生基因重组。
【详解】A、亲本的基因型为YYRR和yyrr,而此时模拟的是F1基因型为YyRr产生的配子基因型,A错误;
B、F1基因型为YyRr,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形成配子,B正确;
C、从装有“Y”、“y”卡片的信封和装有“R”、“r”卡片的信封中各随机取出1张卡片,记录卡片的组合,模拟的是F1产生的配子基因型,不是亲本产生配子随机受精后的子代基因型,C错误;
D、从装有“Y”、“y”卡片的信封和装有“R”、“r”卡片的信封中各随机取出1张卡片,记录卡片的组合,模拟的是F1产生的配子基因型,不是F1产生配子随机受精后的子代基因型,D错误。
故选B。
13. 下图是某生物体的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中细胞的分裂顺序依次是甲、乙、丙
B. 图中三个细胞内均有同源染色体
C. 图中三个细胞内均有2个染色体组
D. 细胞中含中心体,推测该生物是低等植物
【答案】B
【分析】由图可知,甲、乙、丙三个细胞分别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后期和中期,据此分析。
【详解】A、甲细胞中出现染色体和纺锤体,核膜和核仁解体消失,处于有丝分裂前期;乙细胞中着丝粒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丙细胞中着丝粒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因此图中细胞的分裂顺序依次是甲、丙,乙,A错误;
B、图中三个细胞均为有丝分裂的图像,细胞内均有同源染色体,B正确;
C、甲、丙两细胞内着丝粒没有分裂,均含2个染色体组;乙细胞中着丝粒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含4个染色体组,C错误;
D、低等植物存在细胞壁,该生物的细胞不含细胞壁,不可能是低等植物,D错误。
故选B。
14. 蜜蜂的蜂王和工蜂都是由基因型相同的雌蜂幼虫发育而来的,在蜜蜂出生三天后喂食蜂王浆则发育为蜂王,而喂食花粉与花蜜的个体发育为工蜂。有研究发现喂食蜂王浆的雌蜂幼虫,其基因组甲基化程度低,将来可发育成蜂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DNA甲基化会导致基因型相同的个体表型不同
B. 表观遗传现象可以通过DNA序列以外的方式遗传给后代
C. 雌蜂幼虫在喂食蜂王浆过程中会降低DNA的甲基化程度
D. 雌蜂幼虫在喂食花粉与花蜜的发育过程中其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答案】D
【分析】(1)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细胞代谢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也可能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
(2)基因与基因、基因与基因产物、基因与环境相互作用,精细地调控着生物的性状。
(3)表观遗传是指DNA序列不发生变化,但基因的表达却发生了可遗传的改变,即基因型未发生变化而表型却发生了改变。如DNA的甲基化,甲基化的基因不能与RNA聚合酶结合,故无法进行转录产生mRNA,也就无法进行翻译,最终无法合成相应蛋白,从而抑制了基因的表达。
【详解】A、依题意,基因型相同的雌蜂幼虫DNA甲基化程度不同,发育成的成体可是工蜂或蜂王,因此可推断,DNA甲基化会导致基因型相同的个体表型不同,A正确;
B、依题意,基因型相同的雌蜂幼虫喂食蜂王浆发育为蜂王,而喂食花粉与花蜜的个体则发育为工蜂,说明表观遗传现象可以通过DNA序列以外的方式遗传给后代,B正确;
C、依题意,研究发现喂食蜂王浆的雌蜂幼虫,其基因组甲基化程度低,将来可发育成蜂王,说明雌蜂幼虫在喂食蜂王浆过程中会降低DNA的甲基化程度,C正确;
D、雌蜂幼虫在喂食花粉与花蜜的发育过程中其遗传物质未发生改变,而是改变了DNA的甲基化程度,影响了基因的表达,D错误。
故选D。
15.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检测到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情况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搅拌不充分会导致①中沉淀物含有少量放射性
B. ②组细菌内的子代噬菌体都含有³²P标记的DNA
C. 噬菌体DNA复制的模板、原料、能量、酶均由细菌提供
D. 为获得被标记的噬菌体,可用含32P或35S的培养基直接培养噬菌体
【答案】A
【分析】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先标记细菌,再用标记好的细菌去培养噬菌体,这样就可以得到被标记的噬菌体。然后用标记好的噬菌体去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短时间保温后,再离心搅拌后检测上清液中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标记情况。
【详解】A、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搅拌不充分会使少量的噬菌体随细菌进入沉淀物中,可能会导致沉淀物有少量放射性,A正确;
B、由于DNA复制为半保留复制,细菌内的原料没有32P,因此②组细菌内的子代噬菌体只有少量含有32P标记的DNA,B错误;
C、噬菌体DNA复制的模板由噬菌体自身提供,而原料、能量、酶均由细菌提供,C错误;
D、噬菌体为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代谢,不能用含32P或35S的培养基直接培养,D错误。
故选A。
16. 水稻(2n=24)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为获得高产、优质的水稻,科研人员通过多种育种途径得到新品种。①~⑤为育种过程,具体过程如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①、④育种过程的原理是基因重组
B. ②过程为花药离体培养,体现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C. ③过程可利用秋水仙素处理使同源染色体不分离而得到可育植株
D. ⑤过程还可用化学诱变剂等方式处理
【答案】C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①④是杂交育种,①②③是单倍体育种,⑤是诱变育种。
【详解】A、①④是杂交育种,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A正确;
B、②过程为花药离体培养,该过程利用花药细胞培育出了幼苗,体现了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B正确;
C、当秋水仙素作用于正在有丝分裂的细胞时,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形成的两条子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的两极,从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C错误;
D、⑤是诱变育种,诱变育种可用化学诱变剂等方式处理,D正确。
故选C。
17. 下图表示小鼠的精原细胞(仅表示2对染色体)。减数分裂过程中用3种不同颜色的荧光标记图中的3种基因。在不考虑突变的情况下,该细胞减数分裂产生的细胞中不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A. 初级精母细胞中有3种不同颜色的8个荧光点
B. 某个次级精母细胞中有2种不同颜色的4个荧光点
C. 某个次级精母细胞中有3种不同颜色的4个荧光点
D. 某个精细胞中有2种不同颜色的4个荧光点
【答案】D
【分析】据图分析,图中用3种不同颜色的荧光标记3种基因,所以图示细胞有三种颜色,4个荧光点。据此分析作答。
【详解】A、初级精母细胞中,每条染色体都含有两条复制而来的姐妹染色单体,染色体复制时基因也加倍,所以细胞中含有3种颜色,8个荧光点,A不符合题意;
B、不考虑变异,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形成的两个次级精母细胞的基因型为AABB、AAbb,有2种不同颜色的4个荧光点,B不符合题意;
C、若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B和b所在的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则形成的两个次级精母细胞的基因型可能为AABb、AABb,有3种不同颜色的4个荧光点,C不符合题意;
D、精细胞内不含同源染色体,不含姐妹染色单体,基因型为AB、Ab,因此精细胞内有2种不同颜色的2个荧光点,不会出现4个荧光点,D符合题意。
故选D。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以下小题
在一个大家族中,有一种罕见的单基因遗传病——早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症。该病表现为患者20岁左右开始出现夜盲症状,随后视力逐渐下降直至失明。已知该家族中一位表型正常女性与表型正常男性婚配,生育一女儿在22岁时确诊患病,不考虑基因突变。
18. 依据上述材料分析,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是( )
A.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B.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C.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D. 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19. 下列关于早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症叙述,正确的是( )
A. 凡是携带该遗传病基因的个体都会患遗传病
B. 通过治疗病情缓解的患者,其后代不会再患病
C. 近亲结婚会提高早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症的发病率
D. 调查早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症的发病率应在患病家族中随机抽样调查
20. 已知人群中早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症致病基因频率为0.01.若该患病女儿长大后和一位正常男性婚配,则后代表型正常的概率是( )
A. 81/100B. 91/100C. 100/101D. 99/101
【答案】18. A 19. C 20. C
【分析】该家族中一位表型正常女性与表型正常男性婚配,生育一女儿在22岁时确诊患病,说明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18题详解】父亲和母亲表型均正常,生育的女儿表现为早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症,说明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故选A。
【19题详解】A、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a个体携带致病基因但不患病,A错误;
B、通过治疗病情缓解的患者,不改变患者的基因,其后代依旧有可能患病,B错误;
C、近亲结婚会提高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而早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症就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C正确;
D、调查早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症的发病率应在人群中随机调查,调查遗传方式需要在患病家族中调查,D错误。
故选C。
【20题详解】假定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为A、a,已知人群中早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症致病基因频率为0.01,即a=0.01,A=0.99,AA=0.99×0.99,Aa=2×0.99×0.01,aa=0.01×0.01,正常男性可能为AA99/101或Aa2/101,该患病女儿长大后和一位正常男性婚配,后代患病的概率=2/101×1/2=1/101,表型正常的概率是1-1/101=100/101。
故选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
21. 红豆杉中可以提炼出紫杉醇,它是一种高效、低毒的天然抗癌药物,能和微管蛋白聚合体相互作用,促进微管聚合并使之稳定,从而阻碍了肿瘤细胞的分裂。由磷脂分子构成的脂质体可将紫杉醇药物包封于其中,从而减少药物的治疗剂量,提高药物的疗效。图1表示的是红豆杉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①-⑨表示相应的结构),图2表示脂质体及其吸附与融合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紫杉醇的合成需要一系列酶的催化,图1中参与这类酶合成的细胞器是______(填序号),与该细胞器装配密切相关的细胞结构是______。合成后的紫杉醇主要储存在植物细胞的______中。
(2)紫杉醇能促进微管聚合并使之稳定,阻碍______的形成,导致______数目异常,使细胞停滞在______(“分裂期”或“分裂间期”),从而阻碍肿瘤细胞的分裂。
(3)红豆杉的树叶、树皮、种子中,紫杉醇含量最高的部位是树皮,不同部位紫杉醇含量不同的根本原因是______。
(4)为将药物定向运输到病灶,可在脂质体上加入信号分子,与肿瘤细胞膜上的______特异性结合,从而介导脂质体与细胞膜发生融合后释放药物,体现了细胞膜的______功能,该过程依赖于膜的______这一结构特点。
【答案】(1)①. ④ ②. 核仁 ③. 液泡##⑧
(2)①. 纺锤体 ②. 染色体 ③. 分裂期 (3)基因选择性表达
(4)① 受体 ②. 信息交流 ③. (一定)流动性
【分析】图1中①是细胞膜,②是高尔基体,③是核仁,④是核糖体,⑤是线粒体,⑥是叶绿体,⑦是内质网,⑧是液泡,⑨是细胞壁。
【详解】(1)参与紫杉醇合成的酶本质为蛋白质,是在④核糖体上合成的。③核仁与某种RNA和核糖体的合成有关。合成后的紫杉醇主要储存在植物细胞的⑧液泡中。
(2)紫杉醇能促进微管聚合并使之稳定,阻碍纺锤体的形成,导致后期分开的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异常,使细胞停滞在分裂期,从而阻碍肿瘤细胞的分裂。
(3)同一个体不同部位的体细胞内遗传物质相同,由于细胞分化过程中基因选择性表达,导致不同细胞的功能不同,因此红豆杉的树叶、树皮、种子中,紫杉醇含量最高的部位是树皮,不同部位紫杉醇含量不同的根本原因是基因选择性表达。
(4)为将药物定向运输到病灶,可在脂质体上加入信号分子,信号分子能与肿瘤细胞膜上的受体特异性结合,从而介导脂质体与细胞膜发生融合后释放药物,这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该过程膜融合依赖于膜的(一定)流动性。
22. 某植物可以自花传粉,也可以异花传粉。其花瓣细胞中的白色素可以转化蓝色素和紫色素,相关情况如图1所示。图2表示科研人员为研究植物花色遗传情况进行的杂交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该植物进行杂交实验时,应在花粉尚未成熟时对______(填“母本”或“父本”)进行去雄。在去雄和人工授粉后均需要套袋,目的是______。
(2)控制植物花色性状的遗传遵循______定律。亲本蓝花和白花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
(3)F2紫花中能稳定遗传的植株占______,F2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______种。
(4)请写出图2中的F1进行测交的遗传图解_____。
【答案】(1)①. 母本 ②. 避免外来花粉的干扰
(2)①. 自由组合 ②. AAbb ③. aaBB
(3)①. 1/9 ②. 3
(4)
【分析】F2代性状分离比为紫花:蓝花:白花﹣9:3:4为9:3:3:1的变式,因此该花花色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该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由图1可知,该花花的花色与基因型的关系为:紫花为A_B_,蓝花为A_bb,白花为aaB_或aabb。
【详解】(1)依题意,该植物为自花传粉植物,利用其进行杂交实验,应在花粉未成熟时对母本进行去雄。为避免外来的花粉干扰,在去雄和人工授粉后均需要对母本进行套袋。
(2)F2代性状分离比为紫花:蓝花:白花﹣9:3:4为9:3:3:1的变式,因此该花花色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F1的基因型为AaBb,由图1可知,该花花的花色与基因型的关系为:紫花为A_B_,蓝花为A_bb,白花为aaB_或aabb。亲本蓝花和白花的基因型分别是AAbb、aaBB。
(3)F1紫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F2紫花植株的基因型可表示为A_B_,其中能稳定遗传的基因型为AABB,故F2紫花中能稳定遗传的占1/9。F2中的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3种,分别是aabb、aaBB、aaBb。
(4)F1紫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对其基因型测交,即AaBb与aabb进行杂交,其遗传图解为:
23. 桔梗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多以干燥的根茎入药,干旱会严重影响药材的产量和品质。为探究干旱胁迫下,外源钙能缓解桔梗干旱胁迫伤害的潜在生理机制,科研人员研究了正常供水(CK)、干旱胁迫处理(DS)、正常供水条件下Ca处理(Ca)、干旱胁迫条件下Ca处理(DS+Ca)对桔梗的相关影响,结果如下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
(2)桔梗叶片细胞的光合色素位于叶绿体的______上,主要吸收______光,可用______法分离光合色素。
(3)外源钙对干旱胁迫下桔梗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是______,其机理可能是______光合色素的含量,进而提高______阶段的速率。
(4)干旱胁迫下,净光合速率下降原因是______(“气孔因素”或“非气孔因素”),判断的依据是______。
【答案】(1)处理方式(或是否干旱胁迫和是否有外源Ca)
(2)①. 类囊体 ②. 红光和蓝紫 ③. 纸层析
(3)①. 缓解干旱胁迫造成的光合作用效率降低 ②. 提高 ③. 光反应
(4)①. 非气孔因素 ②. 干旱胁迫下的气孔导度降低,但胞间CO2浓度上升
【分析】该实验是探究干旱胁迫下,外源钙能缓解桔梗干旱胁迫伤害的潜在生理机制。由表格信息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为是否正常供水,是否有Ca处理,因变量是叶绿素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二氧化碳浓度。
【详解】(1)该实验是探究干旱胁迫下,外源钙能缓解桔梗干旱胁迫伤害的潜在生理机制,因此自变量为是否干旱胁迫、是否有外源钙处理或处理方式不同。
(2)桔梗叶片细胞光合色素位于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不同光合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可随层析液在滤纸条上扩散速度不同,因此可用纸层析法分离光合色素。
(3)将DS组与DS+Ca组对比可知,DS+Ca组的净光合速明显高于DS组,且与CK组基本相同,说明外源钙有缓解干旱胁迫造成的光合作用效率降低的作用,将DS组与DS+Ca组对比可知,DS+Ca组的总叶绿素含量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均升高,说明外源钙可能是通过提高光合色素的含量,进而提高光反应阶段的速率,从而使光合速率提高。
(4)对比DS组和CK组可知,DS组的净光合速率降低,但DS组的气孔导度小于CK组的气孔导度,而DS组的胞间CO2浓度却高于CK组,因此干旱胁迫下,净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是非气孔因素。
24. 人类13号染色体上的Rb基因突变是导致视网膜母细胞瘤的原因之一。已知Rb基因的表达产物pRb蛋白可与调控因子E2F结合,进而抑制E2F的功能。E2F可与靶基因结合启动靶基因的表达,最终能促进细胞分裂,过程如图所示,其中①②③表示过程。
(1)过程①中______酶识别并结合基因上______,开启转录,该过程的原料是______。产物mRNA加工的场所是______。参与②过程的RNA,除mRNA外还有______。
(2)过程③称为______,由图可知E2F通过调控物质a______的合成来催化过程③中磷酸二酯键的合成。
(3)Rb基因可能是一种与癌变有关的______基因,突变产生的新基因是其______(“等位基因”或“非等位基因”)。视网膜母细胞瘤难以治疗的原因是癌细胞具有______特点(答出两点即可)。
【答案】(1)①. RNA聚合 ②. 启动子 ③. 4种核糖核苷酸 ④. 细胞核 ⑤. tRNA、rRNA
(2)①. DNA复制 ②. DNA聚合酶
(3)①. 抑癌 ②. 等位基因 ③. 无限增殖、容易扩散和转移
【分析】基因通过转录和翻译形成蛋白质进而控制性状。
基因突变通常发生的时期为DNA复制时期,即有丝分裂前的间期或减数分裂前的间期
分析图可知①代表转录过程,②代表翻译过程,③代表DNA复制过程
【详解】(1)过程①中RNA聚合酶识别并结合基因上的启动子,开始转录,该过程的原料是4种核糖核苷酸。产物mRNA加工的场所是细胞核。过程②是翻译过程,参与翻译过程的RNA除了mRNA为还有tRNA、rRNA
(2)过程③称为DNA复制,需要解旋酶和DNA聚合酶的参与,解旋酶作用的是氢键,DNA聚合酶作用的是磷酸二酯键,故由图可知E2F通过调控a物质DNA聚合酶的合成来催化③过程中磷酸二酯键的合成。
(3)E2F可以促进细胞分裂,Rb基因的表达产物可以抑制E2F的功能,所以Rb基因可以抑制细胞的过度分裂,可能会与抑癌基因相关,Rb基因位于人类13号染色体上,是核基因,突变产生的新基因是其等位基因。视网膜母细胞瘤难以治疗的原因是癌细胞具有无限增殖、容易转移和扩散的特点。
处理
总叶绿素含量(mg/g)
类胡萝卜素含量(mg/g)
净光合速率(μml·m-2·s-1)
胞间CO2浓度(μml·ml-1)
气孔导度(ml·m-2·s-1)
CK
1.09
0.23
7.52
224.42
0.14
DS
0.81
0.15
4.01
249.63
0.1
Ca
1.22
0.34
8.89
207.8
0.21
DS+Ca
1.17
0.35
7.6
209.2
0.16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浙江省衢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期末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浙江省衢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卷Word版含解析docx、浙江省衢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卷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浙江省衢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卷,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全卷分试卷和答题卷,试卷共7页,有2大题,24小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浙江省衢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生物试卷(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浙江省衢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1月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浙江省衢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1月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