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部编高教版(2023)一 反对党八股(节选)教案
展开第一课时【自学预习案】
【学习目标】
列表提炼“党八股”的八条罪状、具体表现、危害性、根源和对应的正确主张,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预习任务单:
1.借助优化方案p111-p112了解作者、写作背景及文化常识。(5分钟)
2.阅读课文完成优化方案p112语言自主梳理。(10分钟)
3.整体感知,突破重点。(30分钟)
提炼“党八股”的八条罪状、具体表现、危害性、根源和对应的正确主张。
第二课时【课堂探究案】
【学习目标】
1.以《反对党八股》为解剖刀,解析高考满分作文,引导学生探究应有的文风。
2.依托《反对党八股》的相关观点,借助“修订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专项活动,深化对课文内容以及日常写作的双向理解。
【情境任务】2020年,浙江省高考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在全国范围内引发轩然大波。一段时间内,不同的读者立足于不同的审美认知而纷纷发表观点,或高度褒扬作者的丰厚学养,或极力批判作者的“不说人话”,或抨击高考作文评价的扭曲变态。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用《反对党八股》充当解剖刀,解析这篇高考作文。
任务一:整体感知,突破重点。
活动1.思考与探究:作者反对“空话连篇,言之无物”“装腔作势,借以吓人”“无的放矢,不看对象”“语言无味,像个瘪三”,《反对党八股》在这四个方面表现出什么样的特色?请举例分析。
论述思路:先亮明观点,揭示本质;再概述现象,探究病因,揭示其危害性;然后提出正面主张,结合实际论证正面主张的合理性。概括而言,即“亮观点、摆现象、挖根源、论危害、提方法”。(具体例子略)
语言特色:巧妙娴熟地运用多种修辞手法,体现高超的语言艺术,整篇文章充满了诙谐的讽刺与幽默,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和可读性。如设问、反问、比喻等。比喻:把文字冗长、内容空洞的文章,比喻为“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把无的放矢、不看对象的文章,比喻为“老鸦声调,却偏要向人民群众哇哇地叫”;把语言无味、面目可憎的文章和演说,比喻为缺少生气、瘦得难看的“瘪三”。
论证方法:运用多种论证方法。文章既有正面例证,也有反面例证,在正反对比中明辨了事理。文章还多处运用比喻论证、举例论证、类比论证、引用论证。比如将内容空洞、文字冗长的作品比喻为“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将不看对象、无的放矢的作品比喻为“老鸦声调,却偏要向人民群众哇哇地叫”,以贴近生活的喻证技法,将原本深奥的思想认知问题阐释得形象而生动。
活动2.质疑与发现:作者给“党八股”列出的第五条罪状是“甲乙丙丁,开中药铺”,《反对党八股》在结构上是否也是“开中药铺”?请依据课文内容形成结论并提供相关论据。
“甲乙丙丁,开中药铺”表现:充满各种符号,不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表示赞成什么、反对什么。实质:是形式主义的方法,是按照事物的外部标志来分类,不是按照事物的内部联系来分类的。
《反对党八股》以反对党八股立论,作为统领全篇的纲。依据论述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出中心论题,即“清算党八股,清除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藏身的地方”。第二部分,具体分析党八股的八大罪状,分析其根源并指出克服的方法。第三部分,指出反对党八股的重大意义。全文纲举目张,主题鲜明,层次清楚,结构严谨。充分体现所倡导的马克思主义文风的基本特点。
活动3.归纳与提炼:《反对党八股》的八大罪状分别指向哪些内容?可归纳为哪几大类别?
空话连篇,言之无物→内容空洞
装腔作势,借以吓人→动机不纯 内容、思想
无的放矢,不看对象→目的不明 具体表现
语言无味,像个瘪三→缺少文采 艺术、形式 三大
甲乙丙丁,开中药铺→形式主义 类别
不负责任,到处害人→责任心不足 产生根源
流毒全党,妨害革命→危害
传播出去,祸国殃民→后果 危害及后果
任务二:学以致用,解析样本
活动1.以《反对党八股》为解剖刀,解析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
阅读《生活在树上》,对照《反对党八股》列举的八大罪状,逐点解析。(作文原文见p4)
任务三:举一反三,丰富认知
研读髙考作文评分标准,结合《反对党八股》的具体内容,补充完善相关细节性要求
活动1:以《反对党八股》为理论依据,为“髙考作文评分标准”中“基础等级”的九项内容拟写具体的写作要求。
如(内容)禁绝一切空话、大话、套话,言之有物,尽量写得简短、精粹。
活动2:针对党八股的八大罪状,从反向提炼出好文章的八大特征。
好文章的八大特征:言之有物,远离空话;真情表达,真心交流;心有读者,有的放矢;语言生动,表意清晰;讲究逻辑,结构精巧;思想健康,情趣高尚;润泽灵魂,丰富生命;传承文化,播种文明。
【课后拓展】
查找并阅读《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与《反对党八股》组建自读任务群,了解“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的价值主张,并据此写作一篇短评。
【作文原文】
《生活在树上》
现代社会以海德格尔的一句“一切实践传统都已经瓦解完了”为嚆矢。滥觞于家庭与社会传统的期望正失去它们的借鉴意义。但面对看似无垠的未来天空,我想循卡尔维诺“树上的男爵”的生活好过过早地振翮。
我们怀揣热忱的灵魂天然被赋予对超越性的追求,不屑于古旧坐标的约束,钟情于在别处的芬芳。但当这种期望流于对过去观念不假思索的批判,乃至走向虚无与达达主义时,便值得警惕了。与秩序的落差、错位向来不能为越矩的行为张本。而纵然我们已有翔实的蓝图,仍不能自持已在浪潮之巅立下了自己的沉锚。
“我的生活故事始终内嵌在那些我由之获得自身身份共同体的故事之中。”麦金太尔之言可谓切中了肯綮。人的社会性是不可祓除的,而我们欲上青云也无时无刻不在因风借力。社会与家庭暂且被我们把握为一个薄脊的符号客体,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我们尚缺乏体验与阅历去支撑自己的认知。而这种偏见的傲慢更远在知性的傲慢之上。
在孜孜矻矻以求生活意义的道路上,对自己的期望本就是在与家庭与社会对接中塑型的动态过程。而我们的底料便是对不同生活方式、不同角色的觉感与体认。生活在树上的柯希莫为强盗送书,兴修水利,又维系自己的爱情。他的生活观念是厚实的,也是实践的。倘若我们在对过往借韦伯之言“祓魅”后,又对不断膨胀的自我进行“赋魅”,那么在丢失外界预期的同时,未尝也不是丢了自我。
毫无疑问,从家庭与社会角度一觇的自我有偏狭过时的成分。但我们所应摒弃的不是对此的批判,而是其批判的廉价,其对批判投诚中的反智倾向。在尼采的观念中,如果在成为狮子与孩子之前,略去了像骆驼一样背负前人遗产的过程,那其“永远重复”洵不能成立。何况当矿工诗人陈年喜顺从编辑的意愿,选择写迎合读者的都市小说,将他十六年的地底生涯降格为桥段素材时,我们没资格斥之以媚俗。
蓝图上的落差终归只是理念上的区分,在实践场域的分野也未必明晰。譬如当我们追寻心之所向时,在途中涉足权力的玉墀,这究竟是伴随着期望的泯灭还是期望的达成?在我们塑造生活的同时,生活也在浇铸我们。既不可否认原生的家庭性与社会性,又承认自己的图景有轻狂的失真,不妨让体验走在言语之前。用不被禁锢的头脑去体味切斯瓦夫·米沃什的大海与风帆,并效维特根斯坦之言,对无法言说之事保持沉默。
用在树上的生活方式体现个体的超越性,保持婞直却又不拘泥于所谓“遗世独立”的单向度形象。这便是卡尔维诺为我们提供的理想期望范式。生活在树上——始终热爱大地——升上天空。
答案仅供参考:第一段空话连篇,言之无物。(文章一开始就把人给镇住了:“现代社会以海德格尔的一句‘一切实践传统都已经瓦解完了’为嚆矢。”现代社会的开端是个极其复杂的问题,即使写几十本专著也未必能谈清楚,再说它与这篇小文没有多大的关系,可这位考生勇于作大判断,一提笔就为我们指出了现代社会的开端。事实上,现代社会到底起于何时,究竟缘于何事,因各人的视角不同,各自的观点自然大异,或从哲学角度探源,或从经济角度剖析,或从制度方面阐释,并非像这篇高考作文所说的那样,现代社会就是简单地“以海德格尔的一句‘一切实践传统都已经瓦解完了’为嚆矢”。像起跑枪响便立即冲刺一样,一句“一切实践传统都已经瓦解完了”,“现代社会”立马就跑到了我们面前,海德格尔哪有这么大的魔力?)
第二段装腔作势。我们怀揣热忱的灵魂天然被赋予对超越性的追求。“热忱的灵魂天然被赋予对超越性的追求”几乎可以视为梦呓,因为没有哪种灵魂“天然被赋予对超越性的追求”,人性到底是善还是恶,古今中外的思想家一直争论不休,没有谁的灵魂“被天然赋予对超越性的追求”,否则世上就没有伪君子和恶棍了。
第三段:言之无物。(“社会与家庭暂且被我们把握为一个薄脊的符号客体,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我们尚缺乏体验与阅历去支撑自己的认知。而这种偏见的傲慢更远在知性的傲慢之上。”“社会与家庭暂且被我们把握为一个薄脊的符号客体”,我敢打赌上帝也猜不出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在社会学中,“社会”属于“大词”,“家庭”则是常用词,我们如何“把握”“社会”与“家庭”,什么样的“把握”算“暂且”,什么样的“把握”属于“永久”?“薄脊的符号客体”是个什么样子?谁曾“把握”过“符号客体”?如何同时将“社会”与“家庭”把握为“符号客体”?“把握为”又是什么意思?)
第五段语言上:如“那其‘永远重复’洵不能成立”,“不能成立”非常口语化,前面加一个古雅的“洵”字极不协调。
第六、七段如“在途中涉足权力的玉墀”,难道安插一个“玉墀”,文章也跟着贵气逼人?再如“保持婞直却又不拘泥于所谓‘遗世独立’的单向度形象”,“婞直”一词在现代汉语已几乎不再使用,今天还用它来写作文,唯一的功用是能吓跑很多人。“婞直”是那么古奥,“单向度”又是那么新潮,把这两个词捆绑在同一句话里,酷似在一件洋气的西服上缝一个传统的盘扣。
抛开晦涩的表达与用语,文章也体现了一定的厚度,总体而言,《生活在树上》一文因为刻意的“炫技”,阅读体验上并不友好,大量生僻词语以及对欧化语句的使用,不值得提倡,也称不上一篇上佳文章。实际上,公认文章大家的写作风格多是平实晓畅的,一眼就让人看明白,从不故作高深。南北朝的刘勰早就说过,“辞约而旨丰,事近而喻远”,寓意深刻的言辞未必要多复杂,简单细小的事情也可以寓意深远。过分的铺陈炫技,反而等而下之了。
中职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上册三 国家的儿子(节选)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中职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上册<a href="/yw/tb_c4037104_t8/?tag_id=27" target="_blank">三 国家的儿子(节选)教学设计及反思</a>,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上册第七单元一 反对党八股(节选)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上册<a href="/yw/tb_c4037117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七单元一 反对党八股(节选)教案及反思</a>,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职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上册二 拿来主义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中职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上册<a href="/yw/tb_c4037118_t8/?tag_id=27" target="_blank">二 拿来主义教学设计</a>,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