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初中下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模拟卷(考试版A3)【1-6单元】(重庆)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5938322/0-172009703555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2024学年初中下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模拟卷(考试版A3)【1-6单元】(重庆)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5938322/0-1720097035589/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2024学年初中下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模拟卷(考试版A3)【1-6单元】(重庆)
展开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测试范围:七年级下册第1-6单元。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语文知识与运用(30分)
(本题13分)七年级一班的希希同学参加了年级开展的“走近经典,阅读分享”读书活动,下面几段文字摘自希希同学的读书笔记。请你阅读语段,完成1-4题。
我捧起一本书,在静谧的深霄守着一盏孤灯的时候,眼前就展开一幅幅人文山水的画卷。读着《黄河颂》,我好像看到诗人站在高山之颠,向黄河母亲唱出了豪迈的颂歌; ;读着《土地的誓言》,我好像看到端木蕻良伫立在丰饶(ná)美丽的关东原野,内心澎湃着对家乡无比挚(chì)痛的热爱; 。与书为伴,心灵就会得到净化。
与书携手,做一个内心明朗的人,才不会在大庭广众之下评判他人,也不会气冲斗牛地大发雷霆,更不会为微不足道的得失而斤斤计较……与书携手,终有一天,你会被人刮目相待。
与书为友,我还学到一种阅读方法。①阅读过程中,假如不同意作者的观点,能分析反对的原因,这个过程也是有益的。②阅读一本书,拿到书的第一件事,应是做“快速通读”。③过多纠缠细节,反而会“捡了芝麻,丢了西瓜”。④如果觉得这本书确实有价值,那就要做“分析阅读”,这一步重点是分析。⑤这个过程主要是把书从头到尾快速翻阅一遍,遇到不懂的地方,不要过多停留。
【任务一】识字辨词
1.(4分)改正下列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
2.(3分)第二段中画横线的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大庭广众B.气冲斗牛C.微不足道D.刮目相待
【任务二】语句梳理
3.(3分)希希同学在做摘抄发现第三段中的五个句子语序混乱。请帮他选择最恰当的一项是( )
A.①⑤②③④B.①②⑤③④C.②⑤③④①D.②③⑤④①
【任务三】
4.(3分)请仔细研读第一段画波浪线句子的特点,现仿写两个句子,与上下文语意连贯。
5.(本题3分)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最苦与最乐”“土地的誓言”“游山西村”分别是并列短语、偏正短语、动宾短语。
B.《孙权劝学》中“孤”是古时王侯的自称,“博士”是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C.《卖油翁》节选自《归田录》,作者欧阳修,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D.鲁迅在《阿长与〈山海经〉》里回忆了自己的保姆长妈妈,因其身材高大,故唤她“阿长”。
6.(本题6分)阅读《海底两万里》选段,按要求答题。
可他此时此刻在干什么呢?我靠近他的房门,倾身细听。我听见了脚步声,说明他正在他的舱房里,还没有睡。我每听到他走一步,我就会觉得他会突然出现在我的面前,责问我为什么要逃走!我老是觉得会出事,而我越这么想就越是惊惧恐慌。这种感觉让我头痛欲裂,以致我在想,倒不如豁出去,闯进尼摩艇长的房间,干脆跟他把话挑明了算了!
这真是个疯狂可怕的念头。还好,我及时克制住了自己。我到床上躺下,让紧绷的神经舒缓一下,平复一下体内的骚动不安。我的神经倒是舒缓了一点,但大脑仍旧处于过度兴奋的状态。我被抛出“林肯”号,囚于“鹦鹉螺”号以来所经历的快乐与扫兴的事情,一桩桩一件件,全都涌上了心头:海底打猎、托雷斯海峡、巴布亚土著人……这一切的一切,如同舞台上的布景,在我眼前闪过。在这个奇异的领域里,尼摩艇长突然间变得高大起来,超凡脱俗,高大无比,他已经不再是我的同类,而是水中人,而是大海里的精灵。
(节选自第二部分《尼摩船长最后的话》)
(1)(3分)读了选文之后,同学们写了读书笔记,其中说法错误的是( )
A.该选文情节的背景是:在经过了一系列历险之后,尼摩船长又开始了他的“复仇计划”。并且在复仇计划完成后,“鹦鹉螺”号进行冒险航行,这时教授等人便想乘机逃跑。
B.如果把选文横线处省略号的内容补充出来的话,还可以有:苏伊士地峡、神秘的潜水人、维哥湾、亚特兰蒂斯、大冰盖、被困冰层,血战章鱼等。
C.尼摩船长是被压迫者,他眼睁睁地看着自己所热爱过的和崇尚过的一切离他而去,并因此失去了祖国,失去了亲人,所以他要复仇。当这种计划完成后,他万念俱灰,准备走向死亡。
D.尼摩船长是全书的灵魂人物,他正直善良,关爱着被压迫的人民,反对殖民主义,所以他不惜冒着生命危险在珊瑚王国救采珠人。
(2)(3分)选文中,“我”对尼摩艇长的情感态度复杂,请结合相关情节简要分析。
7.(本题8分)生活中处处有语文,语文学习和实践的机会无处不在。小语的权权正在筹备开一家头买旧书的书店,名字叫“旧生书店”,想请小语帮忙完成以下几个实践任务。
(1)(3分)书店以旧书买卖为核心,想让书柜尘封的旧书流动起来,造福许多爱读书的人。现在书店有两个待选的招牌LOGO,下面哪一个更合适呢?说说选择的理由,给叔叔一些参考意见。
(2)(2分)书店的宣传海报上还缺一则广告词,请帮忙补充,叔叔希望广告词里能够巧妙暗含书店的名字。
(3)(3分)书店门口要张贴一副对联,叔叔找到的上联是“书味无穷,大千世界皆藏纳”,下面小语找到的句子中,哪一句可以作为下联?( )
A.店容有境,百代春秋尽秉读B.翰墨无边,千秋文章尽彻读
C.店堂有际,万卷诗书待客至D.锦绣满架,百家学识入此间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
(一)古诗文积累(本题10分)
8.根据积累,填写句子。
(1)将下表中的诗句补充完整。
(2)生命不止,奋斗不息。我们的一生中,不仅要有“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的大无畏精神;要有“⑦ , ”的洁身自好品质(周敦颐《爱莲说》);还要有“⑧ , ”的奉献情怀(龚自珍《己亥杂诗》)……让我们在奋进中释放激情,在磨砺中绽放光彩!
古诗文积累(本题15分)
阅读下面的四则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课文】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课文助读】
刘禹锡因在任监察御史期间,曾经参加了王叔文的“永贞革新”,革新失败后,被贬至安徽和州县当一名小小的通判。知县强迫刘禹锡搬了三次家,面积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刘禹锡遂愤然提笔写下这篇《陋室铭》,并请人刻上石碑,立在门前。
【课外古诗】
浪淘沙九首·其八①
刘禹锡
莫道谗言②如浪深,莫言迁客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 吹尽狂沙始到金。
[注解]①这首诗是刘禹锡被贬到夔州时所作。②谗言:毁谤的话。③迁客:指被贬职调往边远地区的官。
9.(3分)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有仙则名 名:命名
B.惟吾德馨 馨:香气
C.可以调素琴 素:不加修饰
D.无案牍之劳形 劳:劳累
10.(4分)翻译下面的句子。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11.(4分)下列对课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课文开篇先以山、水起兴,引出所吟咏的对象——陋室。
B.课文在描写“陋室”时,重点突出了“陋室”环境之清幽宁静和室内主人生活情趣高雅。
C.文中的“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表明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向往。
D.“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一句作者以古代贤人自况的思想境界,暗示陋室不陋。
12.(4分)联读以上材料,【课文】【课外古诗】中画线语句集中体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三、现代文阅读(40分)
(一)(本题22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母亲的价值
叶 骑
①雪,漫无边际地下了一夜。
②早上出门的时候,儿子打了一个趔趄,天气很冷,地上的雪花在行人的脚下东躲西藏,已经碎成了一地的冰渣子。
③一整天的时间,儿子在公司心神难宁,稍一停歇,心头总会涌上一种不安的预感。这种感觉很奇怪,就像有一种未知的力量,想要告诉你一件未知的事情。
④快下班的时候,一个陌生电话打了过来,儿子接起电话:母亲摔了,摔倒在菜市场门口。
⑤儿子满头大汗地赶到医院,医生说,经过初步诊断,老人家右腿骨折,手术倒不复杂,但是老人家年纪大了,愈后很难说,也可能会落下残疾。
⑥儿子心头一颤,让医生选用最佳的治疗方案,至于愈后,只能寄望于母亲能挺过难关,一切安好。
⑦三个月的时间一晃而过。遗憾的是,现实并非童话,医生用自己的专业知识预言了残酷的事实。母亲只能依靠拐杖艰难行走,生活勉强自理,至于其他的,已不能有太多的奢求。
⑧这件事对母亲的影响很大,之前每天晚上给儿子做一顿热气腾腾的饭菜,这是她的价值,也让她觉得自己还是一个有用的人。
⑨儿子也了解自己的母亲,她年轻的时候为了生计,在路边摆摊,跟男人打过架,也当街耍过泼,只要能赚到钱,供自己的孩子上学就行。那个时候,她是这个家的顶梁柱,不管外面是暴风抑或骤雨,她都立在那里,不曾倒下。如今,母亲连照顾好自己都有些困难,这让她无所适从。好几次,儿子下班回来,发现母亲静静地坐在阳台,神情呆滞地望着窗外……
⑩儿子明白,是他为这个家做点儿什么的时候了。
⑪晚上,儿子做了一桌可口的饭菜,跟母亲有一句没一句的拉着家常。
⑫自从落下残疾以后,母亲跟儿子交流不多,饭桌上也很少说话。直到儿子说,今天上班被领导训了一顿,母亲这才抬起头来,听闻自己的孩子挨了骂,她还是没法做到心如止水。
⑬母亲问,是工作没做好么?
⑭儿子说,不是的,是最近迟到了好几次。
⑮你不是定了闹钟吗?
⑯这段时间工作太累了,早上起不来,闹钟也没叫醒自己。
⑰儿子顿了下,接着说,要不,明天你七点叫我起床吧?
⑱母亲愣了一下,看了看自己的腿,又想到儿子挨骂的事,终于还是答应了下来。
⑲第二天,天刚放明,隔壁的房间就传来一阵窸窣的声响。母亲穿好衣裳,拄起拐杖,沿着床沿缓缓挪动,她每走一步都那么艰难,但每迈出一步又是那么坚定,她要叫儿子起床。
⑳推开房门,儿子果然还在呼呼大睡。
㉑三儿,起床了,要去上班了。母亲说。
㉒哟,都七点了,你不叫我,我今天又要误事。儿子满脸憨笑,赶忙从床上爬起来。
㉓从此之后,每天七点,母亲都会准时起来叫儿子起床;而儿子从不在外过夜,每天早上也照样会因为工作太过劳累,闹钟也没法叫醒。
㉔时间像天上的流云,随风飘散。
㉕晨光熹微,东方欲晓,窸窣的声音也越来越近了。儿子赶紧盖好被子,闭上双眼,他知道,不用太久,会有一个熟悉的身影来到他的床前。
(刊发于《小小说月刊》2023.05)
13.(4分)请从母亲的角度,围绕“价值”,补全故事情节。
买菜做饭、体现价值① ②
14.(4分)第①段以环境描写开头,有什么好处?
15.(4分)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分析第⑱段的表达效果。
16.(4分)小说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
17.(6分)儿子用什么办法帮母亲重新找到价值?你是否赞成儿子的做法?
(二)(本题18分)阅读下面的实用类文本,完成各题。
【材料一】
①生活中,有一些消息或言论,没有相应的事实基础,与事实不同甚至相反,是被捏造或虚构出来的,并通过一定手段传播推动,这样的消息或言论就是谣言。古时也称之为“流言”。《荀子·大略》说:“流丸止于瓯臾,流言止于知者。”
②如“一些食物中含有雌激素,女孩吃多了会导致性早熟,男孩吃多了会招致女性化发育”。有说豆浆中含有植物雌激素,不能多喝的;有说草莓、香蕉等水果在催熟时会使用化学激素,不能多吃的。
③事实上,这两个例子中的信息是偷换概念、混淆视听的。大豆中含有一种叫作“大豆异黄酮”的物质,它属于植物类雌激素,并不是真正的雌激素,雌激素只存在于动物体内。豆浆的原料是大豆,因而也会含有一定量的大豆异黄酮。它其实是植物体内的一种常见化学物质,能与哺乳动物体内的甾体雌激素受体以低亲和度结合,发挥弱的雌激素样效应。但是这种效应非常弱,弱到什么程度呢?如果和雌二醇相比较,其与雌激素受体的亲和力是雌二醇的千分之一到十分之一。所以,喝豆浆不仅不会让女孩性早熟,而且也不会让男孩变“娘”。相反地,大豆异黄酮还是一种非常有益健康的营养物质。
④至于用“激素”给水果催熟,使用的也并非真正的激素,而是乙烯。这种物质是被允许使用在某些蔬菜和水果上的。研究表明,在正常使用范围和剂量内,乙烯对人体健康并没有什么损害,对儿童的发育也无任何影响。
⑤近期,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又出现了一波与疫情有关的致癌论。比如,有谣言说核酸检测的棉签上含有化学物质,频繁检测容易致癌,这也是无稽之谈。首先,检测核酸使用的根本不是棉签,咽拭子的主要成分是尼龙纤维。其次,咽拭子上没有任何防腐剂成分,也没有添加任何化学试剂。因此,频繁做核酸检测容易致癌的说法根本就是毫无依据的。
⑥利用高深的说法忽悠人。人们总是对未知和高深的内容表示好奇,谣言打上高科技的标签也更容易让人轻信。
⑦谣言永远不会停止。但谣言止于智者,我们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保持清醒而智慧的头脑,不仅要自己做到不听不信,而且还要向更多的人传播科学知识,使他们远离谣言的侵害。
(摘自张宇《识别5个谣言传播伎俩,远离谣言的侵害》,选自《科学24小时》2022年第6期,有删改)
【材料二】
①在网络上散布谣言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一是民事责任,即如果散布谣言侵犯了公民个人的名誉权或者侵犯了法人的商誉的,要承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及赔偿损失的责任;二是行政责任;三是刑事责任,即如果散布谣言,构成犯罪的要依据《刑法》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②1月25日16时55分许,违法行为人卫某看到微信群里有人转发“××小区12号楼9单元1层东户从武汉刚回来,谁的群多转发一下”的信息后,未经核实,即添加“山西省吕梁市中阳县”地域属性内容,通过微博散布了“山西省吕梁市中阳县××小区12号9单元1层东户从武汉刚回来,拜托大家多多转发”的谣言,被多人转发,造成一定范围内群众恐慌。
③经查证,违法行为人卫某发布的信息系谣言,吕梁警方已依法对违法行为人卫某予以行政处罚。
(据新浪网)
【材料三】
18.(4分)下列表述与三则材料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谣言没有事实基础,与事实不同甚至相反,其传播推动采取了一定手段。
B.豆浆因含植物激素不能多喝,造谣者是混淆了植物与动物雌激素的概念。
C.违法行为人卫某用微博散布谣言被吕梁警方处罚,承担了相应刑事责任。
D.造谣最高会获7年有徒刑,转发谣言是违规的,人们应该不信谣不传谣。
19.(4分)什么是“谣言”?请根据材料一给它下定义。
20.(4分)蒋华同学端午节后从疫情中风险地区返回,集中隔离时不想做核酸检测,因为他听说核酸检测的棉签上含有化学物质,频繁检测容易致癌。如果你是检测人员,请结合材料一做通他的思想工作。
21.(6分)用自己的话描述材料三中漫画②的主要内容,要求简洁通顺,不遗漏关键信息。
四、写作(55分)
22.按要求作文。
第一年的初中生活即将过去,想必你在这一年里碰到过不少人或事、物令你豁然开朗,心有所感。请你以《慢慢长大,慢慢懂你》为题,任选一个任务完成。
任务一:写一篇写人叙事的文章,建议使用细节描写令你的文章增色。
任务二:写一篇借物喻人或托物言志的文章。
要求:(1)文章不少于600字;(2)不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3)不得抄袭。字音修改
字形修改
(1) 丰饶(ná)
(2) 无比挚(chì)痛
(3)深霄
(4)高山之颠
类 别
诗 句
出 处
山川美景
①荡胸生曾云, 。
杜甫《望岳》
② ,夜泊秦淮近酒家。
杜牧《泊秦淮》
惬意生活
③从今若许闲乘月, 。
陆游《游山西村》
④ ,青草池塘处处蛙。
赵师秀《约客》
故园之思
⑤故园东望路漫漫, 。
岑参《逢入京使》
⑥ ,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2023-2024学年初中下学期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模拟卷(考试版A3)【1-6单元】(云南):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初中下学期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模拟卷(考试版A3)【1-6单元】(云南),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测试范围,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划线句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初中下学期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模拟卷(考试版A3)【1-6单元】(深圳):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初中下学期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模拟卷(考试版A3)【1-6单元】(深圳),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测试范围,难度系数,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初中下学期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模拟卷(考试版A3)【1-6单元】(天津):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初中下学期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模拟卷(考试版A3)【1-6单元】(天津),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测试范围,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231c23b6141fe3610b7ae5ce90bd68e9.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