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4届湘教版新教材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
- 2024届湘教版新教材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五章岩石圈与地表形态第2讲课时33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课件 课件 0 次下载
- 2024届湘教版新教材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五章岩石圈与地表形态第2讲真题专练课件 课件 0 次下载
- 2024届湘教版新教材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六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1讲课时35土壤的形成课件 课件 0 次下载
- 2024届湘教版新教材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第六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1讲课时36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课件 课件 0 次下载
- 2024届湘教版新教材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六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1讲真题专练课件 课件 0 次下载
2024届湘教版新教材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第六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1讲课时34主要植被与自然环境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届湘教版新教材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第六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1讲课时34主要植被与自然环境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主要植被,植物≠植被,植被的分类,森林的功能,植被与环境,植被与环境的关系,植被的分布与环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主要植被,说明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基本概念] 植被(自然植被、人工植被)、植被群落、森林、草原、荒漠[基本原理]影响植被生长与分布的自然环境要素
植被是覆盖一个地区的各类植物群落的总称。
辨析:单一的一株植物是不是植被?
能进行光合作用,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独立生活的一类。——植物
用户可以在投影仪或者计算机上进行演示,也可以将演示文稿打印出来,制作成胶片,以便应用到更广泛的领域中远程会议或在网上给观以便应用到更广泛的领域中远程会议或在网上给观众展示演示文稿众展示演示文稿
森林(1)分布:一般分布于湿润和半湿润地区。(2)主要类型:热带雨林、热带季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亚寒带针叶林等。
世界上发育最繁茂的植被类型,植物种类丰富,群落结构复杂,木质大藤本植物和附生植物发达,常见板状根 、茎花等现象
乔木分上下两层,大部分树种旱季落叶
终年常绿,乔木多革质叶片,大部分植物的花期集中在春末夏初,秋季陆续进入果期
常绿乔木或灌木,叶片常绿坚硬,常有茸毛或带刺
乔木一般具有宽阔的叶片,有明显的季相变化:春季萌叶抽枝,夏季盛叶,冬季落叶,以减少水分及能量流失
以松、杉类植物为主,树叶为针状,以抗寒抗旱
草原草原一般分布于半湿润、半干旱的内陆地区,可分为热带草原、温带草原等。
干旱季节较长,以旱生草本植物为主,星散分布着旱生乔木、灌木
丛生禾草植物占优势,普遍存在旱生结构,如叶面积较小、叶片内卷等
荒漠荒漠一般分布于干旱地区,可分为热带荒漠、温带荒漠。
①以旱生的灌木为主,具有忍耐长期干旱的形态和结构。②有些非旱生的短生命植物,当迎来合适的降水,即能完成生命活动的周期,如智力沙漠中的花海。
①主要是旱生和盐生的灌木、半灌木的植被。②植物的叶面积缩小和退化,具有适应高温、干旱的特征。
荒漠与沙漠的区别荒漠一般指的是植被类型。由于降水稀少或者蒸发量大而引起的气候干燥,植物的生长条件极其严酷,只有少量株矮、小叶或无叶、耐旱、耐盐碱及生长周期短的植物才能存活。这种植被称为荒漠。沙漠一般指风成地貌,主要是指地面完全被沙所覆盖,或者雨水稀少、空气干燥、植物非常稀少的地貌形态。
(1)环境对植被分布的影响大尺度①影响因素:气候条件,特别是热量和水分条件,以及二者的组合状况②植被的变化a.由于太阳辐射提供给地球的热量,有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的规律性差异,植被形成带状分布b.在中纬度地区,从沿海到内陆,各地水分条件不同,植被由森林依次变为草原、荒漠
(1)环境对植被分布的影响中尺度①影响因素:地形②植被的变化: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状况随着海拔的增加而变化,植被出现垂直分带现象。
(2)植被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5.植被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性(1)植被不适应环境:分布稀疏、没有分布说明该地区环境条件较差,主要从气候、地形、水文、土壤等方面分析原因。(2)植被适应环境:能生长、生长旺盛说明这些植被具有适应该地区环境(尤其是恶劣环境)的能力。如下表:
(2022·湖南地理)我国西北某内流河下游河岸地带发育着荒漠植物群落,胡杨为主要建群种,该地地下水平均埋深3~4米。下表反映该植物群落属性及影响因子随离河岸距离增加的变化情况(其中土壤容重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负相关,土壤电导率与土壤含盐量呈正相关)。据此完成1~3题。
1.随离河岸距离的增加,变化趋势与群落盖度总体相似的影响因子有①海拔 ②土壤含水量 ③土壤有机质含量 ④土壤含盐量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2.浅根系草本植物在该植物群落中分布广泛,主要得益于A.胡杨涵养水源B.草本植物水分竞争力强C.地下水埋深浅D.草本植物耐盐碱能力强
3.在离河岸950米到1 250米的地段,该植物群落中灌木消失的主要原因可能是A.土壤有机质减少 B.乔木与灌木水分竞争C.土壤含盐量增加 D.草本与灌木水分竞争
答案 1.______ 2.______ 3.______
考向1 通过“植被的分布”考查“区域认知”在非洲赤道附近的东非大裂谷和马赛马拉高原之间有一片茂以森林(如图),这里常年持续的降雨形成了小气候区。据此完成1~2题。1.导致马赛马拉高原与东非大裂谷之间降水丰富的根本因素是A.纬度位置 B.赤道低气压C.热力环流 D.地形差异
在非洲赤道附近的东非大裂谷和马赛马拉高原之间有一片茂以森林(如图),这里常年持续的降雨形成了小气候区。据此完成1~2题。2.茂以森林的植被类似于A.雨林 B.阔叶林C.常绿硬叶林 D.针叶林
考向2 通过“植被对地理环境的适应性”考查“综合思维”
(2023·江苏扬州市模拟)短命植物是一类特殊的草本植物。它们早春萌发,在夏季来临前的2个月左右时间里,迅速完成整个生长发育过程。这类植物在我国主要分布于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有学者这样描述短命植物的生长情况:“古尔班
通古特沙漠冬季有较多积雪。开春后,短命植物迅速生长。4~6月,沙漠里草绿花鲜,繁花似锦……”如图为“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某气象站10月至次年9月各月降水量统计图”。据此完成3~5题。
3.短命植物只在4~6月生长旺盛的原因是①降水丰沛 ②土壤水分较多 ③热量适宜 ④日照充足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③
4.推测短命植物的形态特征是A.根系短浅 B.多肉有刺C.叶面阔大 D.植株粗壮
5.制约7月短命植物生长的主要因素是A.光照 B.干旱C.温度 D.放牧
(2023·河南重点高中模拟)我国长白山高山苔原带分布着多年生草本植物群落——大白花地榆,野外考察发现该植物群落主要分布在有季节性雪斑的地块中,雪斑最大积雪厚度可达4米。气候变暖背景下,雪斑地块的积雪期明显缩短。下图示意雪斑地土壤日平均温度和湿度的季节变化。据此完成1~3题。1.据图推测,大白花地榆A.喜阳光 B.耐贫瘠C.不耐寒 D.耐干旱
(2023·河南重点高中模拟)我国长白山高山苔原带分布着多年生草本植物群落——大白花地榆,野外考察发现该植物群落主要分布在有季节性雪斑的地块中,雪斑最大积雪厚度可达4米。气候变暖背景下,雪斑地块的积雪期明显缩短。下图示意雪斑地土壤日平均温度和湿度的季节变化。据此完成1~3题。2.大白花地榆主要分布在雪斑地块中,主要是因为雪斑A.提高了土壤温度 B.增加了土壤水分C.改善了土壤养分 D.改变了土壤结构
(2023·河南重点高中模拟)我国长白山高山苔原带分布着多年生草本植物群落——大白花地榆,野外考察发现该植物群落主要分布在有季节性雪斑的地块中,雪斑最大积雪厚度可达4米。气候变暖背景下,雪斑地块的积雪期明显缩短。下图示意雪斑地土壤日平均温度和湿度的季节变化。据此完成1~3题。3.气候变暖背景下,大白花地榆A.植株花期延迟 B.分布高度下降C.群落密度升高 D.种群数量减少
王莲(下图)原产于南美洲热带水域,是睡莲科王莲属植物,喜高温高湿,气温下降到20 ℃时生长停滞,有根状短茎和发达的不定须根;喜肥沃深厚的污泥,但不喜过深的水,引种过程中更适宜种植在人工建筑水池。王莲叶面光滑,直径可达3米以上,叶片上密布小孔,叶缘还有两个缺口,巨型奇特似盘的叶片浮于水面,十分壮观,是著名热带水生庭园观赏植物,现已被引种到世界各地植物园和公园。据此完成4~6题。4.植物的结构形态往往是适应环境的表现,王莲叶面上的小孔及叶缘有缺口的主要作用是A.通风透气,保障植株生长B.排水,防止叶片积水腐烂C.吸收水分,促进蒸腾作用D.透光,利于根部光合作用
王莲(下图)原产于南美洲热带水域,是睡莲科王莲属植物,喜高温高湿,气温下降到20 ℃时生长停滞,有根状短茎和发达的不定须根;喜肥沃深厚的污泥,但不喜过深的水,引种过程中更适宜种植在人工建筑水池。王莲叶面光滑,直径可达3米以上,叶片上密布小孔,叶缘还有两个缺口,巨型奇特似盘的叶片浮于水面,十分壮观,是著名热带水生庭园观赏植物,现已被引种到世界各地植物园和公园。据此完成4~6题。5.推测王莲更适宜种植在人工建筑水池的主要原因是A.水深适宜 B.水质洁净C.便于观赏 D.便于管理
王莲(下图)原产于南美洲热带水域,是睡莲科王莲属植物,喜高温高湿,气温下降到20 ℃时生长停滞,有根状短茎和发达的不定须根;喜肥沃深厚的污泥,但不喜过深的水,引种过程中更适宜种植在人工建筑水池。王莲叶面光滑,直径可达3米以上,叶片上密布小孔,叶缘还有两个缺口,巨型奇特似盘的叶片浮于水面,十分壮观,是著名热带水生庭园观赏植物,现已被引种到世界各地植物园和公园。据此完成4~6题。6.王莲进行异地人工栽培的关键技术是A.越冬防寒 B.防风抗倒伏C.品种培育 D.防物种入侵
桫椤是侏罗纪起就存在的蕨类植物,是全球现存唯一的木本蕨类植物,能长到6 m甚至更高,有“活化石”之称。桫椤为半荫性树种,喜温暖潮湿气候,无完善的根系,需要靠茎上生长的像胡须一样的气生根吸收空气中的水分等维持生长。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8°23′N~28°27′N,106°03′E~109°45′E)地处金沙沟及其支流河谷,谷底海拔较低,多在400~650 m左右,谷底宽小于25 m,谷沟两侧为坡度在50°以上的陡坡,周围山脊高度多在900 m以上,这一特殊的地貌形态为桫椤的生长发育及繁衍创造了良好条件。据此完成7~9题。7.金沙沟的地貌类型是A.“V”形谷 B.“U”形谷C.槽形谷 D.宽谷
桫椤是侏罗纪起就存在的蕨类植物,是全球现存唯一的木本蕨类植物,能长到6 m甚至更高,有“活化石”之称。桫椤为半荫性树种,喜温暖潮湿气候,无完善的根系,需要靠茎上生长的像胡须一样的气生根吸收空气中的水分等维持生长。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8°23′N~28°27′N,106°03′E~109°45′E)地处金沙沟及其支流河谷,谷底海拔较低,多在400~650 m左右,谷底宽小于25 m,谷沟两侧为坡度在50°以上的陡坡,周围山脊高度多在900 m以上,这一特殊的地貌形态为桫椤的生长发育及繁衍创造了良好条件。据此完成7~9题。8.某年某时段,工作人员发现该保护区桫椤气生根迅速增加,可能预示该沟谷A.太阳辐射增强 B.气温下降显著C.出现干旱趋势 D.土壤营养流失
桫椤是侏罗纪起就存在的蕨类植物,是全球现存唯一的木本蕨类植物,能长到6 m甚至更高,有“活化石”之称。桫椤为半荫性树种,喜温暖潮湿气候,无完善的根系,需要靠茎上生长的像胡须一样的气生根吸收空气中的水分等维持生长。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8°23′N~28°27′N,106°03′E~109°45′E)地处金沙沟及其支流河谷,谷底海拔较低,多在400~650 m左右,谷底宽小于25 m,谷沟两侧为坡度在50°以上的陡坡,周围山脊高度多在900 m以上,这一特殊的地貌形态为桫椤的生长发育及繁衍创造了良好条件。据此完成7~9题。9.金沙沟特殊的地貌形态为桫椤提供了良好的生长发育及繁衍条件,其特殊性主要指该沟谷的A.位置偏北 B.封闭性强C.朝向向阳 D.垂直带多
10.(2023·重庆市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泰加林(寒温带针叶林)横贯亚欧大陆与北美大陆等高纬度地区,是地球上分布面积最辽阔的森林生态系统。在我国境内,泰加林仅分布于大兴安岭北部和新疆阿尔泰山。内蒙古自治区根河市位于大兴安岭北段西坡,是我国泰加林的主要分布区之一,流经该地的激流河河谷宽阔,河道弯曲。下面图1示意根河市位置,图2为根河市气候资料图。
(1)根据泰加林在世界及我国的分布位置,推测泰加林的生长习性。(4分)
答案 泰加林分布在高纬地区,故耐寒;分布区年降水量充足,故喜湿。
(2)根河市河流两岸树木侧根发达,树形呈倒伏状,试分析原因。(6分)
答案 河流两岸地下水位高,有永久性冻土层,主根难以穿越冻土,侧根水平生长较发达;雨水及河水浸泡,再加上较强的冬季风,使树木呈倒伏状。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2024届湘教版新教材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第六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1讲课时36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自然环境的组成,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表现1,沙漠为主,河流欠发育,表现2,植被破坏,命题方向,关键信息点拨,上升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九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40课时主要植被与自然环境课件湘教版,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必备知识梳理,知能转化演练,关键能力突破,人工林,城市绿地,生活机能,垂直分带,审题解题,感悟核心素养,答案B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六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18讲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及差异性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续上表,②不同纬度地区,2空间尺度,陆地地域分异规律,答案1B2B,答案3A4D,答题思路,解题步骤,答案D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