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暑期预习 第02讲 《答谢中书书》-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七升八)(教师版+学生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教师
      第2部分 暑期预习 第02讲 《答谢中书书》(教师版)-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七升八).docx
    • 学生
      第2部分 暑期预习 第02讲 《答谢中书书》(学生版)-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七升八).docx
    暑期预习 第02讲 《答谢中书书》-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七升八)(教师版+学生版)01
    暑期预习 第02讲 《答谢中书书》-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七升八)(教师版+学生版)02
    暑期预习 第02讲 《答谢中书书》-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七升八)(教师版+学生版)03
    暑期预习 第02讲 《答谢中书书》-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七升八)(教师版+学生版)01
    暑期预习 第02讲 《答谢中书书》-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七升八)(教师版+学生版)02
    暑期预习 第02讲 《答谢中书书》-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七升八)(教师版+学生版)03
    还剩1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3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暑期预习 第02讲 《答谢中书书》-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七升八)(教师版+学生版)

    展开
    这是一份暑期预习 第02讲 《答谢中书书》-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七升八)(教师版+学生版),文件包含第2部分暑期预习第02讲《答谢中书书》教师版-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七升八docx、第2部分暑期预习第02讲《答谢中书书》学生版-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七升八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答谢中书书》
    一、诵读理解
    1、字音 颓(tuí) 与(yù)
    2、字词
    答:回复。谢中书:即谢微(一说谢徵),字元度,陈郡阳夏(河南太康)人。曾任中书鸿胪(掌朝廷机密文书),所以称之为谢中书。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
    山川:山河。 之:的。
    共谈:共同谈赏的。
    五色交辉:这里形容石壁色彩斑斓。五色,古代以青黄黑白赤为正色,交辉,指交相辉映。
    青林:青葱的树林。翠竹:翠绿的竹子。
    四时:四季。俱:都。
    歇:消。
    乱:此起彼伏。
    夕日欲颓:太阳快要落山了。颓,坠落。
    沉鳞竞跃: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沉鳞,潜游在水中的鱼。竞跃,竞相跳跃。
    实:确实,的确。欲界之仙都:即人间仙境。欲界,佛家语,佛教把世界分为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是没有摆脱世俗的七情六欲的众生所处境界,即指人间。仙都,仙人生活在其中的美好世界。
    康乐:指南朝著名山水诗人谢灵运,他继承他祖父的爵位,被封为康乐公。是南朝文学家。
    复:又。与:参与,这里有欣赏领略之意。奇:指山水之奇异。
    3、译文
    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欣赏赞叹的。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常存。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 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二、文学常识
    1、作者
    陶弘景:南北朝时期的思想家、医学家和文字家。又被称为“山中宰相”。他的《答谢中书书》,描绘山川秀美,清新简淡,为历代写景名作。 “山中宰相”――齐高帝曾经召他进宫陪伴太子读书。后来,陶弘景远离尘世,隐居句曲山(今茅山)。他精通阴阳五行、山川地理、天文气象。梁武帝继位后,他“礼聘不出”。因此,每逢有凶吉、祭祀、征讨大事,朝廷都要派人进山向他请教,故称他为“山中宰相”。陶一生好松。每当轻风吹拂松枝,发出“沙沙”的声响时,他就象听到仙乐一样如痴如狂。有时,他竟一人进山,专去听山野松涛之声,人又称之“仙人”。
    2、创作背景
    《答谢中书书》是陶弘景俊赏山林、心灵净化之后所作。谢中书(谢微)与陶弘景都卒于南朝梁武帝大同二年(536年)。谢微任中书舍人的后限是梁普通七年(526年),任中书郎在梁中大通四年(532年),都在陶弘景七十岁之后。因此这篇文章当为陶弘景晚年的作品。
    3、文体知识
    “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曰“信札”,是一种含有审美意味的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答/谢中书/书”——写给谢中书的信。
    其文学功能多种多样:(1)抒情,如司马迁《报任安书》、林觉民《与妻书》;(2)写景,如吴均《与朱元思书》;(3)写私人化的事情和感情,如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4)谈论文学,如曹丕《与吴质书》等。
    三、主要内容
    1、总写山川自然之美
    2、具体描绘山川之美
    (1)四时之美:
    = 1 \* GB3 ①山水相映: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 2 \* GB3 ②色彩缤纷: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
    (2)朝夕之美:晨昏变化、动静相衬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3、议论抒情:沉醉山水的愉悦,钦敬、追慕前贤,惋惜世人对秀美山水无动于衷,期与谢公比肩之意。
    四、景物描写
    1、景物特点:景物秀美,山高水净,绚烂多彩,充满无穷生机
    (1)山水相映之美:山的峻峭,水的明丽。水的动势给山增加了活力,山的倒影给水铺上了异彩,二者相映成趣。
    (2)色彩缤纷之美: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蓝天作背景,绿水为衬托,绚丽动人,美不胜收。
    (3)晨昏变化之美:清晨白雾缭绕,似烟似缕,猿啼鸟鸣生机勃勃;傍晚红日西沉,山色苍茫,飞鸟归林,猿猴息树,游鱼跃水。
    (4)动静相衬之美:高峰为静,流水为动(形体)。林青竹翠为静,五色交辉为动(光色)日出雾歇为静,猿鸟乱鸣为动;日落山暝为静,游鱼跃水为动(声响)。
    2、写景方法
    (1)动静结合
    ①动态:以山猿啼叫、林鸟相鸣、游鱼竞跃表现生机勃勃的景象。
    ②静态:以青翠树木、五彩山石呈现多彩的气象。
    (2)俯视仰视
    俯视:清流见底
    仰视:高峰入云
    平视: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
    (3)视听结合
    视觉: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晓雾将歇,;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听觉:猿鸟乱鸣
    五、思想感情:
    1、本文以清峻的笔触描绘了秀美的山川景色,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闲适自得之情。
    2、主旨句: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答谢中书书》一文,反映了作者娱情山水的清高思想。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因为各种矛盾非常尖锐,政局极度动荡,因此不少文人往往遁迹山林,旨图从自然美中去寻求精神上的慰藉和解脱,因而他们常在书信中描述山水,来表明自己之所好,并从而作为对友人的问候和安慰,这类作品虽然没有表现出多么积极进步的政治观点,但是却以其高超的艺术笔触,创作了具有相当高的美学价值的文学精品,至今仍然具有较高的鉴赏意义。
    3、尾句言外之意
    (1)谢灵运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表现出作者对谢灵运的钦慕;
    (2)自谢灵运后,不再有人能欣赏,惋惜世人对秀美山水的无动于衷;
    (3)为自己是继谢灵运之后,能够发现其中的乐趣而自许,也有期望与谢公比肩之意。
    六、语言特点
    1、语言精确凝练
    (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共”与“未复”,前后呼应,形成对比。既彰显古人的雅量深致,也感叹今人的粗陋无文,隐含自矜自得之意。
    (2)两岸石壁,五色交辉:石壁五彩斑斓,着一“交”字有目眩神迷之意。
    (3)青林翠竹,四时俱备:竹树青翠欲滴,用一“俱”字则现终年常绿之色。
    (4)高峰入云,清流见底:“入”“见”二字,以仰观、俯察两种视角,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净。
    (5)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将”“欲”二字,赋景物以动态,动中有静;“乱”“竞”二字极写动态,使景物极具生命力。
    2、句式骈散结合
    本文带有骈文特点,多用四字句构成对偶,句式整齐,节奏感较强;间用散句,参差错落,整齐中有变化;多用寻常词汇,浅显易懂,但为了形式的整齐,选词用字颇多斟酌。
    考点一 文言实词的积累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四时俱备 (2)晓雾将歇
    (3)夕日欲颓 (4)沉鳞竞跃
    (5)实是欲界之仙都 (6)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答案】 季节 消散 坠落 争相 实在 参与,文中有“欣赏”“领悟”的意思
    【详解】本题考查解释文言词语的能力。平时学习应加强此方面的积累,注意词语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等现象。本题重点掌握:四时:四季。夕日欲颓:太阳快要落山了。颓,坠落。实:确实,的确。与(yù):参与,这里有欣赏领略之意。
    考点二 理解文章内容
    2.理解性默写填空。
    (1)《答谢中书书》中,运用仰观俯察两种视角,写白云、高山、流水三重风物的对偶句是“ , ”。
    (2)《答谢中书书》中,讲究色彩搭配,表现一年之美,呈现出一派绚烂辉煌的景象的句了是“ , 。 , ”。
    (3)《答谢中书书》中,将听觉、视觉结合,由静入动,表现一日之美,传达了生命气息的对偶句是“ , ; , ”。
    (4)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议论句是“ 。 , ”。
    【答案】 高峰入云 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 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 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 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 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详解】默写题作答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注意“壁、俱备、歇、猿、颓、鳞、竞跃”等字词的正确书写。
    考点三 概括景物特征
    3.古人写景,总能准确抓住景物特征,运用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加以描绘,形象鲜活,色彩鲜明,清新自然。请你说说文中的画线句体现了景物怎样的特征。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答案】“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这四句描绘了朝与夕两个特定时间段的生物活动,为画面增添了灵动感,传达出蓬勃的生命气息。
    【详解】“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意为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猿、鸟的叫声此起彼伏;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天刚麻麻亮,“晓雾将歇”,花叶上露珠还未照上太阳时,山林就开始了欢唱,“猿鸟乱鸣”。这“乱”字有声繁悦耳,使人迷惑,动人心魄的意思。而到了“夕日欲颓”、金乌西栖之后,鱼儿避开了“鹰嶙鹗视”的威胁,此际竞跃腾欢,尽情享受空气中弥漫的芳馨。总之,从早到晚,山林中正是由于猿的柔声啼唤,鸟的恣意鸣哄和鱼的欢腾竞跃而显得格外静谧幽美。
    考点四:景物描写作用
    4.【甲】【乙】两文都描写了夕阳、晓雾和鸟儿,但所起的作用和表达的情感不相同。请仔细思考,完成下表。
    【答案】A:为画面增添了灵动感,传达出蓬勃的生命气息。B:表现出对妹妹的关爱之情。
    【解析】根据甲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可知,诗文描绘了山川的早晨和傍晚景色,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这些景物描写为画面增添了灵动感,传达出蓬勃的生命气息,也表达了作者游览山水的愉悦心情。根据“实是欲界之仙都”可知,直接表达了作者对这片山水的赞叹和喜爱之情,进一步强化了作者愉悦的心情。
    根据乙文“夕景欲沉,晓雾将合,孤鹤寒啸,游鸿远吟”可知,诗文营造了一种萧瑟、冷清的氛围,与甲文形成对比。这些景物描写渲染了一幅萧索的画面,烘托出作者忧伤苦闷的心情,因为作者离开家乡,思念家人,所以景物也变得冷清萧条。根据“寒暑难适,汝专自慎,夙夜戒护,勿我为念”可知,表达了作者对妹妹的担忧和关爱之情,体现了兄妹之间深厚的感情。
    考点五 语言品味赏析
    5.小刚研读课文,认为文中“猿鸟乱鸣”的“乱”字破坏了文章的美感,想把“乱”字改为“齐”字,你是否同意?请阐述理由。。
    【答案】不同意。“乱”指不整齐,纷杂随意。这里描述的是猿和鸟的叫声交织在一起,没有秩序和条理。叫声此起彼伏,生机盎然。如果将“乱”字改为“齐”字,则失去了这种自然和随意的美感,与原文所要表达的意境不符。
    【解析】本题考查词句的赏析,要在把握诗文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和具体的语句分析作答。
    根据甲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可知,“乱鸣”描绘的是黎明时分,雾气即将消散,猿猴和鸟儿的叫声此起彼伏,毫无规律,生动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和活力。这里的“乱”字使用巧妙,它不仅刻画了猿鸟在清晨时分的自然状态,而且与前文“晓雾将歇”相呼应,共同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生动的早春景象。如果改为“齐”字,意味着叫声整齐划一,失去了自然界的多样性和生动性,与作者所要展现的山川之美和生机盎然的氛围相悖。因此,不同意改为“齐”。
    考点六 景物描写手法分析
    6.景生情,情生景,情景交融,浑然一体。王国维也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请分别概括这两篇文章所寄寓的情感。
    【答案】《答谢中书书》一文,反映了作者娱情山水的清高思想。《始得西山宴游记》表现了作者寂寞惆怅、孤标傲世的情怀。
    【解析】《答谢中书书》是南朝文学家陶弘景写给朋友谢中书的一封书信。文章以感慨发端,言有高雅情怀的人才可能品味山川之美,将内心的感受与友人交流,是人生一大乐事,反映了作者娱情山水的思想。作者正是将谢中书当作能够谈山论水的朋友,同时也期望与古往今来的林泉高士相比肩。
    《始得西山宴游记》写始游西山时的心情及对西山景色总的评价:怪特。作者自称为“僇人”,即有罪之人。用“恒惴僳”(常常惊恐不安)三字概括自己被贬后的心情。这三个字既是作者当时心境的真实写照,又同下文游西山时陶醉于自然美的欣喜形成鲜明的对比。这个开头,包含了许许多多长久积压在内心的悲愤心情,当然其中就有一种无声的抗议。自己是这样一种罪人的特殊身份,柳氏自被贬永州,时时感到屈辱、压抑,政治上失败,才华得不到施展,平生的抱负无法实现,于郁闷痛苦之中,处在这样一种特殊的处境里,怀有这样的心情,因此当他游山玩水的时候,那种感受自然同那些风流闲雅的士大夫很不相同。他是要在游览中,排解内心的忧愤,在游览中忘却现实处境,想在精神上寻找某种寄托。本文叙事写景,都饱含着作者的感情色彩,表现了作者寂寞惆怅、孤标傲世的情怀。如“披草而坐,倾壶而醉”正是他孤寂性格的表现;写西山“特立”,正是他傲世蔑俗的写照。
    一.理解性默写填空。
    (1)《答谢中书书》中统领全文,充当本文引子的句子是: , 。
    (2)《答谢中书书》中运用仰观俯察两种视角,写白云高山流水三重风物的对偶句是
    “ , ”。(表现山水相映之美)
    (3)《答谢中书书》中讲究色彩搭配,表现一年之美,呈现出一派绚烂辉煌的气象景象的对偶句是: , , , 。
    (4)《答谢中书书》中将听觉、视觉结合,由静入动,表现一日之美,传达了生命气息的对偶句是: , , , 。
    (5)《答谢中书书》中的议论句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是: , , 。
    (6)《答谢中书书》中表现晨昏变化之美的句子是: , 。
    (7)《答谢中书书》中表现色彩配合之美的句子是: , , , 。
    (8)写山水相映之美的语句是: , 。
    (9)写景物色彩配合之美的语句是: , , , 。
    (10)本文写景,动静相衬,其中通过生命活动的描写,为景增添动感的语句是“ ”和“ ”。
    【答案】 山川之美 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 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 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 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 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 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晓雾将歇 猿鸟乱鸣
    两岸石壁 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 四时俱备 高峰入云 清流见底
    晓雾将歇 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 沉鳞竞跃 猿鸟乱鸣 沉鳞竞跃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注意:峰、壁、辉、歇、猿、颓、鳞。
    二.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乙】
    从武林门①而西,望保叔塔②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午刻入昭庆③,茶毕,即棹小舟入湖。山色如娥④,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⑤梦中初遇洛神时也。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
    (节选自袁宏道《初至西湖记》)
    【注释】①武林门:古杭州的城门。②保叔塔:又作“保俶塔”,在西湖边的山上。③昭庆:寺庙名,故址在宝石山麓。④娥:美女的黛眉。⑤东阿王:三国时魏国的曹植,曾封东阿王,作《洛神赋》。
    2.根据语境,参考方法提示,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3.把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4.甲文结尾说:“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想一想,其中有什么弦外之音。
    5.两篇文章在景物描写上都各有神韵,请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分析作者是如何写景的。
    【答案】2. 季节 参与。这里有“欣赏”“领悟”的意思。 ②
    3.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大意对即可)
    4.以赞美、感慨收束全文,将山水比作人间仙境,但遗憾的是自谢灵运以来,再没有人能够欣赏这奇丽的景象了。这既是对前贤的钦慕,又惋惜世人对秀美山水的无动于衷,而作者却能够从中发现无尽的乐趣,带有自豪之感。
    5.甲文综合运用多种视角描写景物。从仰视、俯视两种视角描写了高山、白云、流水三种景物,突出了山之高、水之净;从平远、高远两种视角描写了青翠的竹木与五彩的山石相互映衬呈现出的一派绚烂多彩的景象。综合运用多种感官角度描写景物,从视觉、听觉两个角度描写了晓雾、猿鸟、夕阳、沉鳞四种景物,为画面增添了灵动感,传达了生命气息。乙文运用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描写景物。正面描写:连用四个比喻、一组排比句进行描写,写出了西湖的妩媚与迷人。侧面描写:“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通过个人感受和联想侧面烘托出西湖之美。
    【解析】2.本题考查文言字义。
    (1)四时更替:四季更替。时,季节。四时俱备:四季都有。
    (2)句意: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异的山水景色了。与,参与。这里有“欣赏”“领悟”的意思。
    (3)句意:立即雇小船划向湖中。棹,名词做动词,用桨划船。故选②。
    3.本题考查文言译句。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注意重点字词。
    重点字词有:欲,将要。颓,坠落。沉鳞,潜游在水中的鱼。竞跃,竞相跳跃。
    4.本题考查语句赏析。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意为: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异的山水景色了。联系前句“实是欲界之仙都”可知,作者把自然山水比作人间仙境,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山水的赞美与感慨。“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表达了作者的遗憾之意,作者遗憾于这种自然之美,除了谢灵运以外,就没有人能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作者的这种感慨表现了作者地谢灵运的仰慕,也惋惜谢灵运之后世人再也无法欣赏山水之美了。联系文中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描写可知,作者和谢灵运一样,都能从自然山水中领略到无尽的乐趣,也表现了作者能与先贤比肩的自得之意。
    5.本题考查比较阅读。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前句是仰视的角度,后句是俯视的角度,从从仰视、俯视两种视角描写了高山、白云、流水三种景物。“高峰入云”表现了山之高。“清流见底”表现了水之清。“两岸石壁,五色交辉”是高远的视角,描写了五彩斑斓的石壁。“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是平远的视角,描写了青翠的竹木。两者相互映衬,绚丽多彩。故甲文综合运用多种视角描写景物。“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夕日欲颓,沉鳞竞跃”是视觉描写。“猿鸟乱鸣”是听觉描写。故作者从视觉与听觉两个角度描写了自然美景,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为画面增添了灵动感。
    乙文中的“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是对西湖美景的正面描写。山是青黑色的,如同美女的眉毛;桃花红艳艳的,如同少女的面颊;温风拂面,使人如饮醇酒;微波荡漾,如同绫罗一般轻软。比喻与排比综合运用,表现了西湖景色的妩媚迷人。“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是作者看到西湖美景后的感受与联想,作者刚刚抬头一看,不知不觉间就已经是如痴如醉了。这时作者想用一个词语来描写(这光景),竟然想不出来,大约像东阿王曹植最初见到洛神时一样。作者的感受与联想从侧面表现了西湖之美。故乙文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式来写景。
    【点睛】参考译文:
    甲: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谈赏的。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树林,翠绿的竹子,四季长存。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猿、鸟的叫声此起彼伏;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里确实是人间仙境啊。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异的山水景色了。
    乙:从武林门往西走,就望见保叔塔高耸在重山叠岭之中,这时我的心已经飞到西湖上面。午间进入昭庆寺,用茶过后,立即雇小船划向湖中。山是青黑色的,如同美女的眉毛;桃花红艳艳的,如同少女的面颊;温风拂面,使人如饮醇酒;微波荡漾,如同绫罗一般轻软。我刚刚抬头一看,不知不觉间就已经是如痴如醉了。这时我想用一个词语来描写(这光景),竟然想不出来,大约像东阿王曹植最初见到洛神时一样。我游西湖就从这一次开始,时间是万历二十五年二月十四日。
    三.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选自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乙】
    昔人言招隐①水深山秀,烟霞涧毛皆不凡。予以庚子仲冬②月同昆仑子来游,红叶满山,石骨刻露,泉流萧瑟。登玉蕊亭上,远眺江影,惝恍③久之。
    (选自王士祯《招隐寺题名记》)
    【注释】①招隐:即招隐寺,在江苏省镇江市招隐山上。②仲冬:冬季第二个月,农历十一月。③惝恍(chǎng huǎng):若有所失之貌。
    6.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
    A.山川之美/吾妻之美我者/美不胜收
    B.晓雾将歇/出郭相扶将/恩将仇报
    C.夕日欲颓/颓然乎其间者/颓唐不安
    D.烟霞涧毛皆不凡/不能损山之一毛/不毛之地
    7.把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8.甲文结尾句“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有哪几层意思?
    9.比较甲乙两文在句式、节奏等方面的不同之处,说说它们分别带给你什么样的美感。
    【答案】6.D 7.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都有。
    8.①表现作者对谢灵运的钦慕;②惋惜世人对秀美山水的无动于衷;③为自己的审美情趣而自许,带有自豪之感。
    9.甲文多用四字句构成对偶,句式整齐,节奏感较强;间用散句,参差错落,于整齐中有变化,读起来朗朗上口。乙文叙事多用散句,不事雕饰,写景则用整齐的句式,节奏舒缓,不求统一,带给读者散淡自然的感觉,引人遐思。
    【解析】6.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美丽、美好/认为……美/美丽;
    B.将要/助词,不译/用;
    C.坠落/倒下的样子/消沉、萎靡;
    D.都是“草木、植被”的意思;
    故选D。
    7.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有:
    五色,泛指各种色彩;交辉,交相辉映;四时,四季;俱备,都具备,都有。
    8.本题考查文言文内容的理解。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作者提及自谢灵运以来无人能领略这奇丽景色,表达了对谢灵运这位山水诗人的钦慕之情,因为谢灵运是山水诗的开创者,他能欣赏到山水之美,作者以此表明自己与谢灵运在审美上有相通之处;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意思是谢灵运之后很少有人能真正领略山水之奇,暗示了世人对秀美山水的忽视和不能欣赏,有一种惋惜之情在其中;
    同时,作者说自谢灵运后无人能欣赏此奇景,也暗含了自己能领略到这奇景之美,有自许之意,表现出自己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对自身审美能力的自信与自豪。
    9.本题考查文言文内容的理解。
    甲文中,“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等都是典型的四字句对偶,句式整齐,如山峰之高耸与水流之清澈相对,石壁之色彩与交相辉映相对,青林与翠竹相对,四时与俱备相对,韵律和谐,节奏感强。“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中“晓雾将歇”和“夕日欲颓”是较为整齐的句式,而“猿鸟乱鸣”“沉鳞竞跃”则相对灵活,整齐中有变化,整体读来朗朗上口。
    乙文中,叙事多用散句,如“予以庚子仲冬月同昆仑子来游”,就是很自然随意的叙述,没有特别的修饰和雕琢,非常平实自然。写景用整齐句式,如“招隐水深山秀,烟霞涧毛皆不凡”,“水深山秀”“烟霞涧毛”相对整齐;“红叶满山,石骨刻露,泉流萧瑟”,“红叶满山”“石骨刻露”“泉流萧瑟”在形式上也较为规整,节奏舒缓。这种描写不像刻意追求对仗工整那样严谨,体现出一种自然随性,从而带给读者一种散淡自然的感觉,如“红叶满山”让人仿佛能看到漫山的红叶之景,“石骨刻露”能引发对嶙峋山石的遐想,“泉流萧瑟”能让人在脑海中浮现出潺潺泉水的画面,引人遐思。
    【点睛】参考译文:
    【甲】 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谈论赞赏的。高高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都有。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乙】 过去的人说招隐寺那里水深山秀,烟霞、山涧、草木都不同凡响。我在庚子年农历十一月和昆仑子一同前来游玩,满山都是红叶,石头的轮廓清晰露出,泉水流淌发出萧瑟的声音。登上玉蕊亭,向远处眺望江水的影子,恍惚了很久。
    四.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答谢中书①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②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
    始得西山宴游记③
    柳宗元
    自余为僇人④,居是州,恒惴栗⑤。其檃⑥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注】①谢中书:即谢征,南朝梁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曾任中书舍人。②康乐:指南朝宋山水诗人谢灵运,他承袭祖父谢玄的爵位,被封为康乐公。③《始得西山宴游记》:柳宗元被贬永州所作“永州八记”之一。④僇人(lù):同“戮人”,受过刑辱的人,罪人。⑤惴栗:恐惧不安。⑥檃(xì):同“隙”,指空闲时间。
    10.请用“/”标出下面语句的朗读停顿。(标注两处)
    其 檃 也 则 施 施 而 行 漫 漫 而 游
    1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
    (1)晓雾将歇 歇:
    (2)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与:
    (3)居是州 居:
    (4)觉而起 觉: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2)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
    13.请赏析【甲】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中“乱”“竞”的妙处。
    14.景生情,情生景,情景交融,浑然一体。王国维也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请分别概括这两篇文章所寄寓的情感。
    【答案】10.其檃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11. 消散 参与,这里有欣赏领略之意 居住 睡醒
    12.(1)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2)醉了就互相枕着睡觉,睡觉了就做梦。
    13.“乱”字用得好,它生动地写出了猿,鸟此起彼 伏鸣叫的状态,渲染了清晨热烈欢快的气氛;“竞”字用得也好,它描摹出了水中鱼儿争相跳跃的样子,静中有动,传达出热闹欢腾的气氛,反衬出黄昏的清静幽寂。
    14.《答谢中书书》一文,反映了作者娱情山水的清高思想。《始得西山宴游记》表现了作者寂寞惆怅、孤标傲世的情怀。
    【解析】10.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
    断句时先要弄清句子的意思,再根据句意、语法分析判断句子的停顿。
    本句的意思是:如有空闲时间,就慢慢地行走,无拘束地游玩。这句话描述了出游的情景。“其檃也”交代出游的时间,“则施施而行”描述了出游的状态,“则”是转折词,故此断开。“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句式相似,是对整个出游状态的概括。综合分析,可据此断句为:其檃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1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
    (1)句意: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歇:消散;
    (2)句意: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与:参与,这里有欣赏领略之意;
    (3)句意:住在这个州里。居:居住;
    (4)句意:睡醒了就起来。觉:睡醒。
    12.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答题时先要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然后初步翻译,再根据现代汉语的习惯进行调整,做到文从字顺。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重点词有:
    (1)高峰:巍峨的山峰;入:耸入;云:云端;清流:明净的溪流;见底:清澈见底;
    (2)醉:醉了;则:就;更相:互相;卧:睡觉;梦:做梦。
    13.本题考查关键字词的赏析。
    “乱”字有声繁悦耳、使人迷惑、动人心魄的意思,写出了猿的柔声啼唤和鸟的恣意鸣啭;“竞”字有争相之意,写出了“夕日欲颓”时鱼儿竞相跃出水面的欢悦情景。这两个字分别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写出了山林从早到晚的生机勃发同时以动衬静,写出了山林的静谧。
    14.考查内容理解和情感主旨。
    【甲】文《答谢中书书》是南朝文学家陶弘景写给朋友谢中书的一封书信。文章以感慨发端,言有高雅情怀的人才可能品味山川之美,将内心的感受与友人交流,是人生一大乐事,反映了作者娱情山水的思想。作者正是将谢中书当作能够谈山论水的朋友,同时也期望与古往今来的林泉高士相比肩。
    【乙】文写始游西山时的心情及对西山景色总的评价:怪特。作者自称为“僇人”,即有罪之人。用“恒惴僳”(常常惊恐不安)三字概括自己被贬后的心情。这三个字既是作者当时心境的真实写照,又同下文游西山时陶醉于自然美的欣喜形成鲜明的对比。这个开头,包含了许许多多长久积压在内心的悲愤心情,当然其中就有一种无声的抗议。自己是这样一种罪人的特殊身份,柳氏自被贬永州,时时感到屈辱、压抑,政治上失败,才华得不到施展,平生的抱负无法实现,于郁闷痛苦之中,处在这样一种特殊的处境里,怀有这样的心情,因此当他游山玩水的时候,那种感受自然同那些风流闲雅的士大夫很不相同。他是要在游览中,排解内心的忧愤,在游览中忘却现实处境,想在精神上寻找某种寄托。本文叙事写景,都饱含着作者的感情色彩,表现了作者寂寞惆怅、孤标傲世的情怀。如“披草而坐,倾壶而醉”正是他孤寂性格的表现;写西山“特立”,正是他傲世蔑俗的写照。
    【点睛】译文:
    【甲】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谈赏的。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长存。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猿、鸟的叫声此起彼伏;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乙】我自从成为有罪的人,住在这个州里,就常常恐惧不安。如有空闲时间,就慢慢地行走,无拘束地游玩。每日和那些同伴,上高山,入深林,走到曲折溪流的尽头。幽僻的泉水,奇异的山石,没有一处僻远的地方不曾到过。到了目的地就分开草坐下,倒尽壶中酒,一醉方休。醉了就互相枕着睡觉,睡觉了就做梦。心里有向往的好境界,梦里也就有(在这种境界中获得的)相同的乐趣。睡醒了就起来,起来了就回家。我以为凡是这个州的山有奇特形状的,我都游过了;可是我还未曾知道西山的奇异特别。
    五.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
    【甲】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竟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乙】
    马街在西谿上,南去元谋县二十五里,北去黄瓜园三十五里,东至雷应山篝口十里,西至溪西坡五里,当大坞适中处,东西抵山,共径十五里,南抵山,北逾江,共径一百三十里,平坞之最遥者也。其东南有聚庐曰官庄,为黔府庄田。茶房即在马街坡北。
    (节选自《老残游记》)
    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晓雾将歇 歇:
    (2)夕日欲颓 颓:
    (3)南去元谋县二十五里 去:
    (4)茶房即在马街坡北 即:
    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2)其东南有聚庐曰官庄,为黔府庄田。
    17.甲文最后一句话透露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18.请结合甲乙两文内容谈谈两文在山水景物的描写上给你的写作启示。
    【答案】15. 消散 坠落 距离 就,就是
    16.(1)青葱的树林,翠绿的竹林,四个季节都具备了。
    (2)其东南方向有一些聚集的房屋,(这个村庄)叫作官庄,是贵州府的庄园和田地。
    17.①作者认为自己能够从山川美景中发现无尽的乐趣,带有自豪之感。②希望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
    18.示例:①学会动静结合。②景物描写要有角度变化。③学会精选动词进行描绘。
    【解析】15.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理解。
    (1)句意: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歇:消散。
    (2)句意: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颓:坠落。
    (3)句意:向南距离元谋县二十五里。去:距离。
    (4)句意:茶房就在马街坡的北面。即:就,就是。
    16.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翻译。注意重点字词:
    (1)青:青葱;翠:翠绿;四时:四季;俱:全,都。
    (2)聚庐:聚集的房屋;为:叫作;黔:贵州。
    17.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意为: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这句话是说谢灵运陶情怡乐于这美妙的山水之中,表达了对谢灵运的钦慕之情,也说明能够欣赏领略山川之美的人很少;同时,作者却能够从中发现无尽的乐趣,带有自豪之感,期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
    18.本题考查写作手法。
    示例:甲文“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竟跃”既写了高峰、清流、石壁、青林翠竹等静态景物,又描绘了晓雾、猿鸟、夕日、沉鳞等动态之景,动静结合,全面展现山水之美;乙文“马街在西谿上,南去元谋县二十五里,北去黄瓜园三十五里,东至雷应山篝口十里,西至溪西坡五里,当大坞适中处,东西抵山”则详细描述了马街的地理位置、周围环境等,非常具体。启示我们在写作时要尽可能全面地描写景物,包括静态与动态、整体与局部等。此外, 善用多种描写手法:甲文中“高峰入云,清流见底”运用了夸张和对偶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山高水清的特点;乙文通过准确的方位描述来展现马街的布局。这提醒我们可以运用各种描写手法来使景物更生动、更富有感染力。
    【点睛】参考译文:
    【甲】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谈赏的。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苍青的密林和碧绿的竹子,四季都长存。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乙】马街在西谿之上,向南距离元谋县二十五里,向北距离黄瓜园三十五里,向东到雷应山篝口十里,向西到溪西坡五里,处于大山坞的正中间位置,东西到山边,总共直径十五里,向南到山边,向北越过江,总共直径一百三十里,是平坦山坞中最遥远的。它的东南有聚居的房屋称为官庄,是贵州府的庄园和田地。茶房就在马街坡的北面。
    六.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选自《答谢中书书》)
    【乙】
    吾自发寒雨,全行日少。去亲为客,如何如何!夕景欲沉,晓雾将合,孤鹤寒啸,游鸿远吟,樵苏一叹,舟子再泣。诚足悲忧,不可说也。寒暑难适,汝专自慎,夙夜戒护,勿我为念。恐欲知之,聊书所睹。临涂草蹙①,辞意不周。
    (节选自《登大雷岸与妹书》,有删改)【注释】①草蹙(cù):仓猝,匆忙。
    1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1)晓雾将歇 歇:
    (2)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与:
    (3)去亲为客 去:
    (4)诚足悲忧 诚:
    2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2)恐欲知之,聊书所睹。
    21.九年级(3)班的小刚研读【甲】文,认为文中“猿鸟乱鸣”的“乱”字破坏了文章的美感,想把“乱”字改为“齐”字,你是否同意?请阐述理由。
    22.【甲】【乙】两文都描写了夕阳、晓雾和鸟儿,但所起的作用和表达的情感不相同。请仔细思考,完成下表。
    【答案】19. 消散 参与(欣赏、领悟) 离开 实在、确实、的确
    20.(1)两岸的石壁,五彩斑斓、交相辉映。(2)你恐怕也想知道我的情况,我姑且写下所见。
    21.不同意。“乱”指不整齐,纷杂随意。这里描述的是猿和鸟的叫声交织在一起,没有秩序和条理。叫声此起彼伏,生机盎然。如果将“乱”字改为“齐”字,则失去了这种自然和随意的美感,与原文所要表达的意境不符。
    22.A:为画面增添了灵动感,传达出蓬勃的生命气息。B:表现出对妹妹的关爱之情。
    【解析】19.本题考查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早晨的雾气将要消散。歇:消散。
    (2)句意: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与:参与,欣赏,领悟。
    (3)句意:离开亲人成为客居之人。去:离开。
    (4)句意:确实足够让人感到悲凉和忧愁。诚:实在,确实,的确。
    20.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
    (1)重点字词:五色,古代以青黄黑白赤为正色。交辉:交相辉映。
    (2)重点字词:恐:恐怕、担心。欲:想要。聊:姑且、随便。书:书写、记录。所睹:所看到景象。
    21.本题考查词句的赏析,要在把握诗文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和具体的语句分析作答。
    根据甲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可知,“乱鸣”描绘的是黎明时分,雾气即将消散,猿猴和鸟儿的叫声此起彼伏,毫无规律,生动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和活力。这里的“乱”字使用巧妙,它不仅刻画了猿鸟在清晨时分的自然状态,而且与前文“晓雾将歇”相呼应,共同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生动的早春景象。如果改为“齐”字,意味着叫声整齐划一,失去了自然界的多样性和生动性,与作者所要展现的山川之美和生机盎然的氛围相悖。因此,不同意改为“齐”。
    22.本题考查环境描写作用分析以及情感主旨分析。
    根据甲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可知,诗文描绘了山川的早晨和傍晚景色,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这些景物描写为画面增添了灵动感,传达出蓬勃的生命气息,也表达了作者游览山水的愉悦心情。根据“实是欲界之仙都”可知,直接表达了作者对这片山水的赞叹和喜爱之情,进一步强化了作者愉悦的心情。
    根据乙文“夕景欲沉,晓雾将合,孤鹤寒啸,游鸿远吟”可知,诗文营造了一种萧瑟、冷清的氛围,与甲文形成对比。这些景物描写渲染了一幅萧索的画面,烘托出作者忧伤苦闷的心情,因为作者离开家乡,思念家人,所以景物也变得冷清萧条。根据“寒暑难适,汝专自慎,夙夜戒护,勿我为念”可知,表达了作者对妹妹的担忧和关爱之情,体现了兄妹之间深厚的感情。
    【点睛】参考译文
    【甲】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司欣赏赞叹的。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常存。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乙】自从我冒寒雨出发以来,整个行程中很少见到太阳。离开亲人成为行客,心情是何等的凄怆。夕阳就要西沉,晨雾即将弥漫之际,孤鹤在寒风中悲鸣,飞鸿在远处哀吟,樵夫一声叹息,船夫又一次哭泣。游子的心实在非常悲怆忧愁,非言语所能表达。冷暖变换难以适应,你务必自己当心,早晚当心保重,不要为我挂念。恐怕你想知道我旅中的情况,故且写下所见所感。途中仓促草就,措辞达意恐或不周。模块一 思维导图串知识
    模块二 基础知识全梳理(吃透教材)
    模块三 教材习题学解题
    模块四 核心考点精准练(6大考点)
    模块五 小试牛刀过关测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重点文言词汇,提高文言文鉴赏能力。
    2.感受作者热爱自然山水的情感,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
    3.把握文中景物的特点,领略写景手法,体会作者情感。
    教材习题01
    朗读并背诵课文。比较两篇短文在句式、节奏等方面的不同之处,说说他们分别带给你什么样的美感。
    解题方法
    引导学生通过比较阅读,体会两篇短文行文风格上的不同。
    【答案】陶弘景是南北朝时期人,作品带有骈文的特点,多用四字句构成对偶,句式整齐,节奏感较强;间用散句,参差错落,于整齐中有变化。多用寻常词汇,浅显易懂,但为了形式的整齐,选词用字颇多斟酌。
    教材习题02
    《答谢中书书》所写的景物有什么特征?文章结尾说:“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想一想,其中有什么言外之意?
    解题方法
    引导学生把握景物特征,理解作者情感。
    【答案】《答谢中书书》中的景物非常秀美,山高水净,绚烂多彩,充满无穷生机。
    结尾一句,含有三层言外之意:
    其一,康乐是“能与其奇者”,表现出作者对谢灵运的钦慕;
    其二,自谢灵运之后,不再有人能“与其奇”,惋惜于世人对秀美山水的无动于衷;
    其三,“我”是继谢灵运之后又一“与其奇者”,为自己的审美情趣而自许,期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
    (1)四时俱备
    方法提示
    解释
    (1)四时俱备
    词语推断法:四时更替

    (2)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语境推断法

    (3)即棹小舟入湖
    查阅词典法:①船桨。②用桨划船。(摘自《古代汉语词典》)
    (填序号)
    相关学案

    暑期预习 第02讲 《醉翁亭记》-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八升九)(教师版+学生版): 这是一份暑期预习 第02讲 《醉翁亭记》-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八升九)(教师版+学生版),文件包含暑期预习第02讲《醉翁亭记》教师版-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八升九docx、暑期预习第02讲《醉翁亭记》学生版-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八升九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39页, 欢迎下载使用。

    暑期预习 第10讲 《红星照耀中国》-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七升八)(教师版+学生版): 这是一份暑期预习 第10讲 《红星照耀中国》-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七升八)(教师版+学生版),文件包含第2部分暑期预习第10讲《红星照耀中国》教师版-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七升八docx、第2部分暑期预习第10讲《红星照耀中国》学生版-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七升八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42页, 欢迎下载使用。

    暑期预习 第09讲 《回忆我的母亲》-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七升八)(教师版+学生版): 这是一份暑期预习 第09讲 《回忆我的母亲》-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七升八)(教师版+学生版),文件包含第2部分暑期预习第09讲《回忆我的母亲》教师版-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七升八docx、第2部分暑期预习第09讲《回忆我的母亲》学生版-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七升八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4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暑期预习 第02讲 《答谢中书书》-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七升八)(教师版+学生版)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