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5919094/0-1719764128249/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5919094/0-1719764128307/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5919094/0-1719764128339/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展开一、单选题
玻利维亚深居南美洲内陆,经济发展水平低,人口、城镇分布不均衡。该国东南部的穆通铁矿储量丰富、矿石品位高。2018年中国、玻利维亚两国签署“一带一路”合作谅解备忘录,中钢集团将承建穆通铁矿山项目建设。下图为玻利维亚位置和地形示意图。据此完成小题。
1.结合玻利维亚的气候特征,推测其人口主要分布在
A.北部地区B.西南地区C.东南地区D.河流沿岸
2.中国在中玻穆通铁矿山项目建设中发挥的作用最小的是
A.提供大量劳动力支持B.中国装备支持
C.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D.规范化管理指导
3.中玻穆通铁矿山项目建设对玻利维亚的积极影响有
①促进基础设施建设
②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③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④增加就业,实现全面发展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总面积占全国的2.19%,GDP总量占全国的21.7%,城市人口比重达68%。经济区内部产业部门齐全,城市综合实力领先全国,区域协调度高。下图示意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城市分布。据此完成4~5题。
4.与浙北相比,上海对苏南辐射强度整体偏强,主要原因是
A.苏南距离上海较近B.浙北的政策支持较强
C.苏南城市规模较大D.浙沪产业结构更互补
5.为缩小上海市对苏南和浙北地区辐射强度差异,最可行的措施是
A.提升上海对外开放程度B.优化浙北与上海的产业互动
C.完善苏南和上海的交通D.鼓励浙北大量的劳动力入沪
就业人口的集聚与分散是城市发展转型的重要标志。日本东京都市圈是全球六大世界级城市群之一。1980年东京都市圈第三产业产值在GDP中所占比重为61.64%,至2020年已达80.48%,第三产业就业人口在各圈层呈明显梯度分布态势。图3示意1980~2020年东京都市圈各圈层第三产业就业人口变化率(正为增加,负为减少)。据此完成下题。
6.1980~2020年东京都市圈核心区第三产业就业人口变化趋势是
A.持续上升B.上升一下降一上升
C.持续下降D.下降一上升一下降
7.2000~2010年新增第三产业就业人口主要集中区为
A.核心区B.过渡区C.外围区D.边缘区
8.近10年新增第三产业就业人口主要集中区的变化,反映出
A.技术型服务业向外扩散B.一般技能行业向心集聚
C.技术型服务业向心集聚D.一般技能行业均衡分布
荒漠中灌丛生长影响着土壤养分、水分的分布,与灌丛间空旷地带相比,灌丛冠下更有利于野生动物的生存和扩繁。灌丛的冠面越大,蒸腾量越大,灌丛的植株越大,生长所需水量越多。从水源补给角度看,荒漠化是地下水位下降、浅层土壤含水量减少的过程。图4示意塔里木盆地北部荒漠化过程与土壤肥岛(类“热岛”)效应强度变化关联模式。据此完成下题。
9.塔里木盆地北部荒漠化过程中地下水埋深的变化为
A.初始阶段浅,后逐渐变深B.先变浅后变深,再变浅
C.深度不变D.,初始阶段浅,后变得更浅
10.与灌丛间空旷地带相比,灌丛冠下更有利于野生动物的生存和扩繁的主要原因是
A.土壤贫瘠B.降水量少C.热量丰富D.食物较多
11.从水源补给角度,针对退化初始阶段的灌丛提出的合理保护措施是
A.提高灌丛数量,涵养水源B.大量灌溉,增加水分补给
C.铺设草方格,增加水分蒸发D.适度减少地表灌丛植株数量
李白曾用“巫山夹青天,巴水流若兹”来形容巫山的险峻。人们习惯以巫山为界把长江上游部分区域分为“巴蜀大地”和“荆楚大地”(下图)。据此完成小题。
12.巫山东西两侧的“荆楚大地”和“巴蜀大地”
A.都在地势的第三级阶梯上B.西侧均有丰富水能
C.气候完全一致,大陆性相当D.地形都以平原为主
13.“巴蜀大地”和“荆楚大地”的划分体现了巫山对两地
A.自然景观分异的影响B.城市景观差异的影响
C.相互联系的阻隔作用D.相互联系的促进作用
左图为曼德海峡及附近地区图,右图为在非洲东部印度洋中的索科特拉岛上生长的一种名叫“沙漠玫瑰”的植物。“沙漠玫瑰”因原产地接近沙漠且红如玫瑰而得名,它喜高温干燥,耐酷暑,不耐寒。在岛上的悬崖上,它的根直接嵌进石灰岩里顽强生长。近年来中国服装、鞋类企业不断到非洲索马里半岛地区投资,生产的产品主要销往欧美市场。据此完成下题。
14.索科特拉岛沙漠玫瑰植株下半部粗大,上部枝叶稀少表明这里的气候特点为
A.全年高温少雨B.全年高温多雨C.冬半年温和多雨D.全年温和少雨
15.索科特拉岛一带海域渔场鱼获最多的季节
A.索科特拉岛上的“沙漠玫瑰”生长较好
B.海上有雾,船只经索科特拉岛向东航行时顺风逆水
C.南非的开普敦一带炎热干燥
D.索科特拉岛沿岸多吹东北风
16.中国服装、鞋类企业不断到非洲索马里半岛地区投资的主要目的是
A.提高设计水平B.增加当地就业C.促进当地发展D.扩大欧美市场
二、材料分析题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滇中地区地处云南中东部喀斯特地区,水资源极度贫乏。为缓解区域缺水问题,国家于2018年启动“滇中引水”工程,该工程北起丽江石鼓金沙江,南至云南红河州新坡背,输水总干渠全长约664km,其中大部分地段采用隧洞+管道输水。
1983年,昆明呈贡区斗南镇斗南村村民在三分菜地里试种鲜花,1995年,在昆明市政府的支持下建成了一个占地约12亩的花市。2010年2月引进外资(港资)投资38.87亿元,将昆明斗南花卉市场升级打造成占地1020亩、总建筑面积81万平方米的昆明斗南国际花卉产业园区。目前,该镇鲜花产量占全国3/4,并发展成为花卉集散、信息和衍生品中心,斗南花卉销往全国各地和全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
左图为“滇中引水”工程路线规划示意图;右图为昆明斗南花卉产业园区位置和昆明气候要素统计图。
(1)请结合云南的自然环境特征,说明“滇中引水”工程主要采用隧洞+管道输水的原因。
(2)分析斗南成为我国重要的花卉产业集散中心的区位条件。
(3)请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滇中引水”工程建成后对昆明市的影响。
(4)为以鲜花种植为基础的斗南地区的经济进一步优化发展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位于西班牙东南部,距离海岸线不到20公里的本纳斯沙漠,面积大约为280平方千米,拥有着壮丽的沙漠景观,常被称为“欧洲西部唯一的沙漠”。
西部片是指以美国西部大开发为背景的影片的统称,陡峭的山谷、苍凉的荒原是此类影片的经典元素。美国西部的犹他州是早期西部片的拍摄地。从20世纪60年代起,西部片多在经济相对落后的西班牙本纳斯沙漠地区拍摄。近年来,该地利用自身优势,发展特色旅游,为当地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1)从大气环流和地形的角度,分析本纳斯被称为“欧洲西部唯一的沙漠”的原因。
(2)与犹他州相比,说明20世纪60年代本纳斯成为西部片主要拍摄地的原因。
(3)推测电影产业兴起对本纳斯沙漠所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民村坐落于成都平原西部。该村的丘陵土地曾经因农业耕作水土流失严重,退耕还林后水土流失现象得到了一定的治理。近年来,新民村为了更好地治理水土流失,推广300亩“雷竹+饲草”(雷竹初种的两三年)种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雷竹,又叫雷公竹,具有培育周期短、出笋早、产量高、笋味好的特点。适合在山区、丘陵地区向阳、缓坡、排灌方便、土层深厚肥沃的微酸性或中性的砂质壤土上栽培。每亩每年可采1000至2000公斤左右鲜笋,每公斤市价一般在8元~20元之间,种植户人均收入可达到2万元。’图10为成都平原西部新民村地形类型图。
(1)据下图描述新民村的地形特征。
(2)根据当地的位置、气候,分析当地水土流失的季节特点。
(3)此地丘陵曾因农业活动导致了严重的水土流失。试分析其人为原因。
(4)说明当地采用“雷竹+饲草”种植来治理水土流失的理由。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玻利维亚热带范围广,气候炎热,国土西南部的高原、山地,海拔较高,气候较为凉爽,所以B正确。故选B。
2.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玻利维亚深居南美洲内陆,经济发展水平低,其工业基础设施薄弱,在中玻穆通铁矿山项目建设中中钢设备凭借强大的国际化能力,通过EPC总承包玻利维亚穆通综合钢厂项目,将中国技术、中国装备以及中国高水准管理能力输出南美,帮助推动玻利维亚矿业、冶金工业化进程,并实现互利共赢,所以A正确。故选A。
3.答案:A
解析:两国铁矿山项目建设合作,可以促进玻利维亚基础设施建设,①正确;可以促进玻利维亚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②正确;铁矿的开发还可以带动钢铁等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③正确;也能增加就业岗位,促进经济发展,但不能实现玻利维亚的全面发展,④错误,所以A正确。故选A。
4.答案:C
解析:读图可知,浙北和苏南距上海的距离差别不大,A错误;在国家政策上差别不大,B错误;苏南城市数量更多,规模等级更高,受到上海的辐射更强,而浙北地区城市数量较少,规模和等级更小,受到上海的辐射更弱,C正确;苏南积极主动对接上海,与上海“优势互补、分工合作、错位发展”,苏南产业与上海市的互补性更强,D错误。故选C。
5.答案:B
解析:苏南和浙北相比,浙北的城市等级较低,与上海的经济联系较苏南地区城市弱,所以优化浙北与上海的产业互动,加强与上海的经济联系,扩大上海对浙北的辐射影响,从而缩小上海市对苏南和浙北地区辐射强度差异,B正确;提升上海的对外开放程度并不一定能提升上海对浙北的辐射强度,A错误;完善苏南和上海的交通建设,可能会提高上海市对苏南和浙北地区辐射强度差异,C错误;浙北大量劳动力进入上海,不一定与上海的产业类型相匹配,并且容易增加上海的城市问题,不利于上海的发展,也不会带动浙北城市的发展,D错误。故选B。
6.答案:B
解析:由图可知,核心区第三产业就业人口变化率在1980~2000年均为正值,说明第三产业就业人口在此期间上升;在2000~2010年为负值,说明在此期间下降;在2010~2020年为正值,说明在此期间上升,因此1980~2020年东京都市圈核心区第三产业就业人口变化趋势是上升一下降一上升,B正确,A、C、D错误。故选B。
7.答案:C
解析:由图可知,2000~2010年新增第三产业就业人口变化率在过渡区和外围区均为正值,在核心区和边缘区均为负值,过渡区与外围区相比,外围区占比更大,因此,在此期间新增第三产业就业人口主要承载地为外围区,C正确,A、B、D错误。故选C。
8.答案:C
解析:近10年新增第三产业就业人口主要承载地的变化由边缘区向中心集聚,说明出现了第三产业人口向都市内圈集聚的现象,A、D错误;最可能的是技术型服务业向都市内圈中心集聚,有利于促进都市内圈高新技术服务业发展,提升城市辐射功能,C正确;而城市中心地价较高,一般的技能行业,受限于成本核算,不可能向城市中心集聚,B错误。故选C。
9.答案:A
解析:由图可知,塔里木盆地北部荒漠化过程中肥岛效应的强弱变化为先增强后减弱。灌丛的生长需要水分,因此在此过程中地下水位会下降。浅层土壤含水量较少,根系深的灌丛才能从深处获得水分;而当灌丛退化为沙漠时,表明即使根很深的灌丛也不能获得水分生存,地下水埋深超过了植物根所能到达的深度,不能为植物所用,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0.答案:D
解析:与灌丛间空旷地带相比,野生动物在灌丛下生活不容易被天敌发现,相对也容易获得食物。因此,灌丛冠下更有利于野生动物的生存和扩繁,D正确。故选D。
11.答案:D
解析:合理保护措施可从增加水量补给和减少水量消耗两方面着手,提高灌丛的生长数量,会使得水量消耗增大,A错误;大量灌溉,增加水分补给,满足作物用水量,所需水量消耗也大,B错误;铺设草方格,增加土壤水分蒸发,水分消耗增大,C错误;适度减少地表灌丛植株数量,减少水分消耗,尽量减慢地下水位下降的速度,D正确。故选D。
12.答案:B
解析:巫山东西两侧分别为“荆楚大地”和“巴蜀大地”,其中“巴蜀大地”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荆楚大地”位于我国地势第二阶梯向第三级阶梯的过渡地带,A错误;两地西侧均有高大的山地,所在区域河流落差大,流量大,水能丰富,B正确;两侧都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类型一致,但也存在差异,C错误;巴蜀大地地形以盆地为主,荆楚大地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形单元不一致,D错误。故选B。
13.答案:C
解析:巫山将两地分开,阻隔了两地之间的相互联系,形成了不同的环境,C正确,D错误;两地气候一致,自然景观差异较小,A错误;城市景观差异主要是人为因素影响的,B错误。故选C。
14.答案:A
解析:根据图中经纬度位置可知,索科特拉岛位于热带地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控制,气候终年炎热,且岛屿植被具有耐高温干燥,耐酷暑,可推测当地为热带沙漠气候,气候特征为全年高温,干旱少雨。故选A。
15.答案:A
解析:夏季受离岸风引起的上升流的影响,底层水体上泛,营养盐类丰富,浮游生物多,鱼饵料充足,鱼多。此时节海上有雾,船只经索科特拉岛向东航行时顺风顺水,北印度洋夏季洋流为顺时针方向,在此地表现为流向东北,与风向相同,B错误。C、D反映的是北半球冬半年的风向和天气情况,错误。故选A。
16.答案:D
解析:本题从国际合作的角度,考查区域合作中对区位优势的利用、发挥。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非洲距离欧美更近,兴办工厂是为了将更多产品卖入欧美市场,D正确;非洲经济较我国落后,设计水平较低,A错误;在当地投资办厂有助于增加当地就业岗位,会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但不是我国前往投资的主要目的,B、C错误。故选D。
17.答案:
(1)云南纬度较低,气温高,蒸发旺盛,隧洞输水可减少水分蒸发;喀斯特地貌,地表水下渗量大,管道可以防止下渗;生态环境脆弱,隧洞地下工程建设可减少对地表生态环境的影响;地表起伏大,隧洞+管道输水减少抽水翻山。 (2)亚热带季风气候(且位于云贵高原),气候温暖湿润,生长期长,鲜花产量大;位于云贵高原,光照强,昼夜温差大,鲜花品质好;冷藏保鲜技术和物流的进步,扩大鲜花销售范围;靠近机场、高速公路等,交通快速发展和运输方式多样化缩短了运输时间。
(3)为生活、工农业生产提供水源,缓解水资源短缺,促进经济发展;增加优质水源,改善生态环境;改善投资环境。
(4)加大科技投入,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独特优良鲜花品种;适当扩大鲜花种植规模,实行专业化生产;推进鲜花的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发展和完善交通;依托鲜花产业,发展旅游等第三产业;利用互联网(电子商务)拓宽销售渠道,开拓市场;加强宣传,打造品牌,提高知名度。
解析:(1)由材料可知,国家于2018年“滇中引水”工程开工,该工程北起丽江石鼓金沙江,南至云南红河州新坡背,输水总干渠全长约664km,其中大部地段采用隧洞-管道输水,云南输水区域地处亚热带,纬度较低,蒸友旺盛,薩洞输水可减少水分杂友;隧洞输水位于地表以下,可减少地表污染物汇入,保障水质安全;隧洞地下工程建设可减少对地表生态环境的影响,有助于维护区域生物多样性;地处云南中东部喀斯特地区,喀斯特地貌,地表水下滲量大,管道可以防止下渗;地下修建可以减少耕地占用,保障耕地资源。
(2)斗南地区成为我国花卉产业中心的区位祭件可从自然与社会的角度作答;读图结合材料可知,斗南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热量足,生长期长,鲜花产量大;花卉生长期光照强,昼夜温差大,鲜花品质好:章近河流,灌溉水源充足;斗南镇40年前并不种植鲜花,而是种植蔬菜,目前,该镇鲜花产量占全国34,并发展成为花卉集散、信息和衍生品中心,因花卉的附加值高;对花卉的市场需求增大;随着科技发展,冷藏保鲜技术和物流的进步,扩大鲜花销售范團;图中斗南靠近机场、高速公路等,交通快速发展和运输方式多样化缩短了运输时间,时效性提高。
(3)结合所学知识,滇中引水工程的实施,对昆明来讲带来了一定的水资源,可以缓解本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问题,使昆明的生产生活条件得以改普;该引水工程的修建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经济收入;同时,增加昆明水资源来源,可以减少昆明市对滇池湖水的索取,从而改善滇池的水质,改善其周边生态环境。
(4)斗南地区未来鲜花产业的发展可从品质、产业规模、基础设施、销售、知名度等角度作答:斗南地区未来鲜花产业的发展通过加大科技投入,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独特优良鲜花品种,提高鲜花品质;适当扩大鲜花种植规模,实行专业化生产,获取规模效益;推进鲜花的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億,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发展和完普交通;依托鲜花产业,发展旅游等第三产业,优化产业结构;利用互联网(电子商务)拓宽销售渠道,开拓市场,扩大市场范围,提高利润:加强宜传,打造品碑,提高知名度,促进鲜花产业的发展.
18.答案:(1)欧洲西部靠近海洋,受西风带影响大,整体降水多,气候湿润,沙漠较少;本纳斯沙漠纬度较低,气温高,蒸发强烈;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降水稀少;冬季位于西风的背风谷地,降水稀少,气候干燥,形成欧洲西部唯一的沙漠。
(2)本纳斯沙漠地区地势陡峭,属于山谷,气候干旱,与美国西部环境相似;犹他州在20世纪60年代时经济发展水平高,地租和消费水平高,拍摄的成本高;而此时西班牙经济较美国落后,拍摄地迁至此地可大大节约拍摄成本。
(3)提高土地利用水平;促进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当地就业;促进相关产业发展;提高知名度,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解析:(1)本纳斯沙漠常被称为欧洲西部唯一的沙漠的原因与气候和降水有关。从纬度位置来看,欧洲西部大部分地区纬度较高,没有低纬度地区,所以不受副热带高压带影响,气温偏低,蒸发弱,且受西风,和北大西洋暖流增温增湿的影响,降水多,气候湿润,不利于沙漠的发育;本纳斯沙漠在欧洲属于纬度较低的地区,气温偏高,蒸发较强,结合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当地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晴朗干燥;受地形的阻挡,冬季又位于西风的背风坡,焚风效应较强,降水少,故本纳斯沙漠常被称为欧洲西部唯一的沙漠。
(2)20世纪60年代西部片拍摄地由早期的美国犹他州注往西班牙本纳斯沙漠地区与地理环境、投资有关。首先,从场景需求角度,本纳斯沙漠有陡峭的地势和山谷,气候干旱,与美国西部的典型环境相似,能满足西部片的场景要求,其次,从经济因素考虑,20世纪60年代美国犹他州经济发展较好,地租、消费等成本较高,而当时西班牙经济相对落后,拍摄成本要低很多,出于降低成本的考虑,拍摄地发生了转移。
(3)影视业属于第三产业,其在一个区域的发展有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经济和社会方面,产业之间是有纵向和横向的联系的,电影产业在当地兴起,提高土地利用水平,促进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其上游的摄影机和摄影耗材制造,与摄影有关的服装道具制造,下游的制作和营销等都会随之兴起,可带动一大批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促进当地的就业和文化市场繁荣,提高知名度,促进当地区域经济发展。
19.答案:
(1)该村以山地为主;南部有小片平地,丘陵面积狭小零散分布于中南部偏东地区;整体地势北高南低,起伏较大。
(2)特点:水土流失现象夏秋多,冬春少。
原因:初夏及中秋前后耕地上覆盖度最低,又因耕作土质疏松;此时节受季风影响,降水多且强度大,而冬春降水较少,强度小,水土流失少。
(3)土地翻耕、播种后,地表裸露覆盖少,雨水直接冲击地表,造成水土流失;耕作导致表土疏松,土壤极容易被侵蚀。
(4)饲草生长迅速可以很快地覆盖地表,减轻雨水对地表的冲刷,减少水土流失;并可以为牲畜(猪、牛、羊、兔等)提供草料,牲畜粪便可为竹林提供有机肥料;畜牧养殖为农户增收;雷竹成林后可不再种植饲草,竹林覆盖地表减少了水土流失;雷竹笋采收为农户提供较多的收入,提高农民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自觉性。
解析: (1)描述地形特征可从地形类型、地势高低、特殊地貌等角度来分析。据图分析,结合图例可以看出,该村山地面积比例大,以山地为主;该村南部有小片平地,丘陵面积狭小零散分布于中南部偏东地区;结合总体地貌分布分析,整体地势北高南低,起伏较大。
(2)当地坐落于成都平原西部,初夏及中秋前后耕地上覆盖度最低,长期耕作导致土质疏松,初夏及中秋前后受季风影响,降水多且强度大,水土流失严重;而冬春降水较少,强度小,水土流失少。当地水土流失的季节特点是水土流失现象夏秋多,冬春少。
(3)此地丘陵曾因农业活动导致了严重的水土流失,从人为角度分析,长期的土地翻耕、播种后,导致地表裸露、植被覆盖少,雨季降水集中,雨水直接冲击地表,造成水士流失;长期的耕作导致表土疏松,土壤极容易被侵蚀,容易发生水土流失。
(4)当地采用“雷竹+饲草”种植来治理水土流失,原因在于饲草生长迅速可以很快地覆盖地表,植被可以保护地表,减轻雨水对地表的冲刷,进而减少水士流失;饲草可以为牲畜(猪、牛、羊、兔等)提供草料,牲畜粪便可为竹林提供有机肥料,改普土壤肥力;饲草种植利于发展畜牧业,畜牧养殖为农户增收;雷竹成林后可不再种植饲草,竹林覆盖地表减少了水土流失,保护了环境,改善了生态;雷竹笋采收为农户提供较多的收入,提高农民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自觉性。
[地理]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这是一份[地理]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地理]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这是一份[地理]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地理-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试卷: 这是一份地理-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试卷,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