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第1页
    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第2页
    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第3页
    还剩1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整本书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4分)学校要组织“探寻汉字前世今生”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完成以下任务。
    【寻访汉字之源】
    汉字之源,深藏于亘古不变的历史长河之中,它承载着中华民族千年的智慧与记忆。每一个汉字都与我们有着深深的默契,仿佛能跨越时空的界限,与我们对话。在探寻汉字起源的过程中,我们行走在天yá( )海角,不断追寻着那些古老而神秘的足迹。我们怀着严jǐn( )的态度,仔细研究每一个字形的演变,每一笔一划的变迁,力求还原汉字最初的模样。汉字之源,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源泉,也是我们与古人心灵相通的桥梁。
    (1)语段中两个加点字怎么读?请写出正确读音。(2分)
    亘( )古不变 默契( )
    (2)根据拼音,依次在括号处写出正确的汉字。(2分)
    天yá ( )海角 严jǐn ( )
    2.(8分)【鉴赏汉字之美】
    汉字之美,美在其形,更美在其意。小语要制作古诗文书签,请根据提示,写出对应诗句。
    3.(7分)【探究造字之法】
    汉字的造字方法一般认为有六种,又称“六书”——象形、指事、形声、会意、假借和转注。其中,前四种普遍认为是严格意义上的造字法,后两种为月字法。
    【资料夹】
    (1)参考【资料夹】,从下面汉字中任选一个,判断其使用的造字法,并简要说明理由。(3分)
    选 (“刃”或者“休”),它是 造字法,我的理由是: 。
    (2)在徽标设计中运用含有象征意义的文字造型,能传达出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主题寓意。请向同学们介绍“郑州地铁”徽标设计的巧妙之处。(4分)
    4.(6分)【感悟汉字之魂】
    阅读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横挑起千钧担,一竖擎起一片天,一撇踢开拦路虎,一捺劈开万仞山……中字不倚偏,国字更庄严,人字互支撑,民字在心田。中国人爱中国字,写成雄文千方篇。中国人如中国字,承载文明天地间,方方正正中国字,稳稳重重有内涵,笔笔画画巧架构,长长短短紧相连,血脉紧相连……”
    ——(节选自《中国字》歌词)
    材料二
    汉字是民族的魂,字字相连、句句相扣,筑起中华文化的共同体。
    中国是汉字的故乡,有多少个汉字就有多少个故事。浏览词典、泛舟辞海、徜徉碑林,千姿百态和意趣横生的汉字让你沉迷其中。秦汉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到如今,帝王将相、工农仕商们创造的中国故事,尽在字串字排字堆字库之中了。
    汉字是中国文化的画卷。汉字的音形意韵,让我们在绕梁余音中一展纸笔恣意挥洒、在书院楼阁中潜心品读修身养性,让我们凭风远眺,看那秋水长天一色中,《山海经》《论语》《清明上河图》《永乐大典》《四库全书》排成的文化经典们帆影如阵,老庄孔孟列成的文化纤夫们背影如弓。
    中国人从孩提时代就开始捉笔写字,练习的是书法,打造的却是性格与魂魄。汉字的间架结构紧而不拘,繁而不赘,宽而不松,方正圆润,启承呼应,勾连之间敛气凝神聚魂。横平竖直的浑厚刚劲,蚕头燕尾的生动潇洒,有包裹四海之气象、驰骋古今之豪迈。那端庄、厚重与质朴,那灵秀、洒脱与率性,铸成独特的东方思维和中国性格。
    ——节选自刘汉俊《汉字的力量》(有删改)
    (1)阅读材料一,请根据汉字笔画的特征,将正确的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3分)
    一横挑起千钧担,一竖擎起一片天,一撇踢开拦路虎,一捺劈开万仞山,一提好比 ,一折如同峰回转,一弯就像 ,一点恰似 。
    ①龙摆尾
    ②剑出鞘
    ③凤抖冠
    (2)结合材料二,概括汉字是“民族的魂”的原因。(3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27分)
    5.(16分)阅读下文,参与《不敢》的剧本创作,完成问题。
    不敢
    张燕峰
    ①爷爷有一句口头禅,经常挂在嘴边,这句口头禅就是“不敢”。吃饭的时候,爷爷把碗里的米粒舔得干干净净,他说:“不敢浪费了粮食。”锄地的寸候,爷爷会把杂草清理得一棵不剩,他说:“不敢糊弄庄稼。”
    ②爷爷年轻时是一个走街串巷的乡间木匠。一日,邻村一户人家的儿子娶亲,请爷爷去打家具。爷爷背着工具去了之后,看见新买来的木材有些潮湿便把木材破解开之后,放在阴凉处晾晒,二十天过去了,爷爷还没有动工。
    ③巧的是,雇主邻居家的儿子也要结婚,也请了木匠来打家具。那个木匠到来之后,马上大刀阔斧地开干了。我爷爷的雇主不免暗自嘀咕:“两家同时买的木料人家做得,你却做不得,分明就是想多赚些工钱。”爷爷听后,脸色不免日渐难看。
    ④那个木匠悄悄劝我爷爷赶紧开工,爷爷皱着眉头,诚实地说:“木材还没有干透,还不能打家具。”那人嘲笑我爷爷死心眼,爷爷(A)说:“俺可不敢糟践了好木材,可不敢欺骗了东家。”
    ⑤一个月后,爷爷才开始动工,精雕细琢,而爷爷的那个同行早已领了工钱,欢天喜地地回了南方老家。三个月不到,那家的新家具就变了形,木板的接缝处严重开裂。而爷爷做的家具结实美观,完好无损。这时,雇主才幡然悔悟,意识到自己当初怠慢了爷爷。从此,爷爷的好手艺、好名声,像长了翅膀的鸟儿一样,扑棱棱地飞到十里八乡,甚至飞到了外县。
    ⑥父亲是个读书人,从小耳濡目染,爷爷的“不敢”论早已根植于他的心灵深处。父亲是20世纪60年代的大学生。大学毕业时,老教授请他留校做助手,但父亲以家有未婚妻为由婉拒了教授的美意。同窗好友都嘲笑他愚顽,不懂得变通,放弃了大好前程。可父亲说,在外读书这些年,爹娘弟妹都是未婚妻辛勤照顾,做人可不敢忘了恩,负了义。
    ⑦如今,我们兄妹也已成人,牢牢铭记爷爷和父亲的教诲,“不敢”二字已融入了我们的血脉,时时勉励我们做诚实正直的人。人到中年,经历了许多人世沧桑,咀嚼过许多人情冷暖之后,我们愈加觉得“不敢”的可贵。
    ⑧“不敢”不是胆小怕事,更不是懦夫行为,“不敢”里藏着的是对天地万物的敬畏,藏着的是世道人心。
    ——(选自《意林》有删改)
    (1)请用简练的语言补全①②处剧情。(4分)
    (2)请参与第一幕的设计。在A处添加爷爷的神情、动作,并阐述设计理由。(4分)
    神情设计: ;
    动作设计: ;
    设计理由: 。
    (3)在剧本设计过程中,有同学认为本文重点讲述爷爷的故事,文章第⑥段关于父亲的情节应该删去,你怎么看?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分)
    (4)文章结尾作者说“‘不敢’里藏着的是对天地万物的敬畏”,联系全文分析,爷爷都敬畏什么?(4分)
    6.(11分)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黄河路过玛曲
    马宇龙
    ①古老的黄河从巴颜喀拉山而来,越过青藏高原,像一台蒸汽列车,冒着白汽驶入陇原大地,开始了陇上的漫漫旅行。此刻,我就坐在这列火车上,我就是黄河的一朵浪花、一波微澜。河水一头扎入甘南,却猛地掉转方向,拐出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弯。
    ②这里是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玛曲,在藏语中的意思就是黄河。在我印象中,以黄河命名的县只此一家。
    ③少年时,一个朋友第一次去兰州看黄河,回来后逢人就念叨:黄河一点都不咆哮,就跟咱家门前那条河一模一样。可见,《黄河大合唱》中“黄河在咆哮”一句是何等深入人心,使人们忘记了黄河还有舒缓温柔的上游。在草原捧着云朵的地方,黄河像一条细细的白色飘带缓缓地舞动,安详、静谧、旷远。要是当年朋友来到这里看一脉清流的黄河,他一定无法将它和想象中那条咆哮浑浊的黄河联系在一起。
    ④这个一百八十度的大弯,是河流遭遇了群山的阻挡,折向西北而形成的。自古河水东流,玛曲的黄河却颠覆了人们长久以来对大江大河走向的一贯认知。黄河在这里不仅西流,而且来来去去,不断往复,由此滋生出一片广阔而美丽的湿地。
    ⑤顺着蜿蜒流淌的黄河行走,我觉得自己的血脉也开始升温,对于黄河“母亲”一般的感觉在我心中不断滋长。由源头的涓涓细流一路抵达玛曲的黄河,经过宽阔草原的滋养补给,渐渐变得湍急,变得清澈明亮起来。因为河流不断复回,玛曲的土地大多是湿地。无数的支流,还有支流的支流,再加上丰茂的水草、肥壮的牛羊,点缀出草原的原始生态之美,广袤而苍凉。
    ⑥河水流过玛曲黄河大桥,仿佛忽然停滞不动了。它左顾右盼,频频回首,像有什么放不下、舍不得。
    ⑦站在桥上,我望见成群的牛羊,互相交错的雪山与湖泊,还有目光所及处那些红色屋顶的房子。云层低垂,阵阵风起,让一片辽阔苍茫多了秀丽与妩媚。不用问,那一定是牧民们生活的村庄,那里一定有好多身穿长袍的卓玛,弯腰弓背,在劳作,在歌唱,不紧不慢地维系着人们与自然的关系。这样想着,果然看到两个穿绛红长袍的女子俯身从河中取水。她们先将水弹向天空,再弹向大地,最后抹一下头顶。她们感恩黄河,将黄河时刻呵护在手心,捧上额头,百般怜爱疼惜。她们是一群真正热爱黄河的人。
    ⑧一名当地的青年告诉我,在玛曲的乡镇,但凡是有黄河和其支流流过的地方,每一段河流都有一名乡镇干部来担任河长。青年是尼玛镇的干部,也是一名河长,每周都要巡河。巡河,听起来威风,实则是辛苦事。他必须发现细节,查补漏洞。他要想方设法拦住垃圾,不让一滴污水流入黄河,把一河清水放心地交给下游。黄河的下游,多到无以计数的地方、无以计数的人,与他素未谋面,此刻却与他的心相牵挂。在这里,人与河的关系,人与大地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跨越辽阔的空间而变得更加紧密。
    ⑨在桥上站了太久,我的裤脚被风鼓鼓吹起,我知道黄河已经翘首远方,催我出发了。我使劲地招手,黄河的背影漫漫汤汤、一望无际。她走了,我成了广袤草原上一个白色的点、一抹亮晶晶的水……
    (1)文中第③段划线句引用《黄河大合唱》中的歌词有什么作用?(3分)
    (2)请从词语运用或修辞角度分析第⑥段划线句的表达效果。(4分)
    它左顾右盼,频频回首,像有什么放不下、舍不得。
    (3)文中“在这里,人与河的关系,人与大地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跨越辽阔的空间而变得更加紧密”一句蕴含怎样的深意?请联系全文简要分析。(4分)
    三、古诗文阅读(共14分)
    7.(10分)阅读文段,完成问题。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选自《爱莲说》周敦颐)

    余忆年少时,住西湖。每至夏日,临湖赏荷,便欣然忘食。一日,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兴正浓,忽有大雨倾盆而至,湖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少时,雨过天晴,波澜不惊,湖天一色。荷花为雨所洗,鲜妍明媚,婀娜多姿,清丽雅致,实为花中仙子也。李太白诗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余以为妙绝。
    ——(选自《夏日赏荷》李盛仙)
    (1)下列对文段中词语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可远观而不可亵玩”中的“亵玩”是“靠近赏玩”的意思,是对莲的气质和品格的高度概括。
    B.“不蔓不枝”的“蔓”和“枝”分别是“藤蔓”和“枝茎”的意思,其中渗透着作者对莲的赞美之情。
    C.“陶后鲜有闻”中的“鲜”是“少”的意思,作者在篇末以感叹的方式对“菊之爱”做出的评价。
    D.“临湖赏荷”中的“临”和“临危不惧”中的“临”意思相同,表现出作者欣赏荷花的悠闲。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3)语段甲运用了衬托的写作手法,请结合相关内容简要分析。(3分)
    (4)甲文称莲为“君子”,乙文赞荷为“花中仙子”。请联系文段内容,谈谈你对这两种不同称呼的理解。(2分)
    8.(4分)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你认为“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中哪个字用得好?请作简要赏析。(2分)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已成为千古名句,你会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它?请说出理由。(2分)
    四、整本书阅读(共4分)
    9.(4分)英国小说家福斯特在《小说面面观》中提出“圆形人物”的概念,“圆形人物”指具有复杂性格的人物。小说中“圆形人物”的塑造,打破了对人物好的全好、坏的全坏的简单认识,更深入地揭示了人性的复杂与丰富。请从下列小说人物中任选一个,结合作品内容,对人物的多面性进行简要评析。
    A.祥子(《骆驼祥子》)
    B.尼摩船长(《海底两万里》)
    五、作文(共50分)
    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
    (1)你一定看过无数美好的景和人,你一定有过无数动人的经历和回忆,它们都值得我们用眼睛去发现,用心灵去体会,用文字去诠释。
    请以《 也美丽》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记叙文。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内容充实,感情真挚。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④书写工整,卷面干净。
    (2)借鉴课文《紫藤萝瀑布》《一棵小桃树》的写法,自拟题目,写一篇借物抒情或托物言志的文章。
    要求:①描写形象,情感真挚,不抄袭。②不少于5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④书写工整,卷面干净
    2023-2024学年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七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积累与运用(共25分)
    1.【分析】本题考查易错的字音字形。作答此题,首先要认真阅读题目,然后根据自己的日常积累判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是否正确。遇到记忆模糊、不确定的字词,可以采用排除法排除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解答】答案:
    (1)gèn qì
    (2)涯 谨
    【点评】要正确地读写词语,应从汉字的音、形、义三方面入手,读准字音,辨明字形,弄清字义。在日常的学习阅读中也要注意多积累,丰富自己的字词量,在积累的过程中要做到准确无误,这样才能在实际的读写运用中避免错读错写。
    2.【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我们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
    【解答】答案:
    ①不畏浮云遮望眼(重点字:遮)
    ②自缘身在最高层
    ③山重水复疑无路(重点字:疑)
    ④柳暗花明又一村
    ⑤落红不是无情物
    ⑥化作春泥更护花
    ⑦政入万山围子里(重点字:政)
    ⑧一山放出一山拦
    【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3.【分析】(1)本题考查造字法。根据“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加象征符号来造字”,结合示例“字形是一棵树的根部有一个点儿,指明这是根部所在”可知,“刃”是用象形字“刀”和象征符号“•”两部分构成,“•”指明刀刃所在,据此判断,“刃”是指事字。从“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号组成新字的造字法”,结合字形分析,“休”字,由“人”和“木”两个部分组成,就是“人”靠着“树”歇息的意思,据此判断,“休”是会意字。
    (2)本题考查图文转换。仔细观察徽标,整体构图要素是变形的“中”字,主干和弯曲部分应代表轨道,寓意可从“运行的轨道”“历史文化”等角度来分析作答。
    【解答】答案:
    (1)示例:刃 指事“刃”由象形字“刀”和象征符号“•”构成,“•”指明刀刃所在,符合指事字特点。
    (2)示例:“郑州地铁”徽标以“中国”“中州”“中原”的“中”字为主体形象,喻示郑州从古至今都是华夏的“天之中”“地之中”。以装饰的艺术手法将“中”字进行变形,使其在形态上颇似四通八达、往复运行的轨道,既有现代轨道交通行业特性,又包含了中国之“中”、中原之“中”的郑州有着悠久而灿烂的历史文化。此外,标志的对称形态寓意企业经营发展的稳健,象征列车运行的安全可靠。
    【点评】综合读写题就是给出一段材料,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语言组织能力以及发挥能力,而且材料不仅仅是课本中设置的专题,更多的是会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问题,是否可以简洁、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4.【分析】(1)本题考查衔接与排序。根据汉字笔画的特征,根据“提”向右上运笔、形似剑的特点,可确定答案为:②;根据“弯”如龙摆尾的特点,可确定答案为:①;根据“点”如凤冠的特点,可确定答案为:③。
    (2)本题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根据材料二第二段“中国是汉字的故乡,有多少个汉字就有多少个故事……创造的中国故事,尽在字串字排字堆字库之中了”,可知汉字蕴含着许多中国故事。根据材料二第三段“汉字是中国文化的画卷。……排成的文化经典们帆影如阵,老庄孔孟列成的文化纤夫们背影如弓”,可知汉字中蕴含着中国文化。根据材料二第四段“中国人从孩提时代就开始捉笔写字,练习的是书法,打造的却是性格与魂魄……成独特的东方思维和中国性格”,可知汉字蕴含着中国人的性格和魂魄。
    【解答】答案:
    (1)②①③
    (2)汉字蕴含着许多中国故事;汉字中蕴含着中国文化;汉字蕴含着中国人的性格和魂魄。
    【点评】解答综合性学习问题,关键在于平时重视语文知识的学习,善于发现生活中的语文知识,养成从生活中随时随地学习语文的习惯,在语言的运用中努力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二、现代文阅读(共27分)
    5.【分析】本文记叙了爷爷有一句口头禅,经常挂在嘴边,这句口头禅就是“不敢”:爷爷说不敢浪费了粮食;不敢糊弄庄稼;不敢糟践了好木材;不敢欺骗东家;不敢忘了恩、负了义;不敢昧了良心胡说八道;不敢贪心占据那个重要的职位。表现了爷爷勤俭节约、诚信与正直、懂得感恩的品质、有自知之明、谦虚的品质,表达了作者对爷爷和父亲的赞美。
    【解答】(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概括。结合“爷爷背着工具去了之后,看见新买来的木材有些潮湿,便把木材破解开之后,放在阴凉处晾晒,二十天过去了,爷爷还没有动工”“一个月后,爷爷才开始动工,精雕细琢”,概括为:爷爷不敢欺骗东家,把湿木材晾晒后,做成家具。结合“父亲是个读书人,从小耳濡目染,爷爷的‘不敢’论早已根植于他的心灵深处。父亲是20世纪60年代的大学生。大学毕业时,老教授请他留校做助手,但父亲以家有未婚妻为由婉拒了教授的美意”,概括为:父亲不敢忘恩负义,婉拒老教授请他留校做助手的请求。
    (2)本题考查句子分析。从人物描写的角度。“梗着脖子跺脚”是对爷爷的动作描写,句中爷爷说的话是对他的语言描写。联系语境,他的动作和语言表现了他在听到在邻居家干活的木匠劝爷爷开工,还嘲笑他死心眼时着急的样子。爷爷不敢糟践了好木材,也不敢欺骗东家,表现了爷爷的诚实与厚道。(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分析。结合“但父亲以家有未婚妻为由婉拒了教授的美意。同窗好友都嘲笑他愚顽,不懂得变通,放弃了大好前程。可父亲说,在外读书这些年,爹娘弟妹都是未婚妻辛勤照顾,做人可不敢忘了恩,负了义”,概括为:父亲大学毕业时,老教授恳请他留校做他的助手,父亲婉拒了教授。父亲说做人可不敢忘了恩,负了义。结合“父亲是个读书人,从小耳濡目染,爷爷的‘不敢’论早已根植于他的心灵深处”分析,侧面表现了爷爷的“不敢”论对父亲深深的影响,突出了文章主旨。
    (4)本题考查文章内容分析。结合“不敢浪费了粮食”“俺可不敢糟践了好木材,可不敢欺骗了东家”分析,爷爷敬畏粮食、庄稼和做人原则(诚信)。
    答案:
    (1)爷爷不敢欺骗东家,把湿木材晾晒后,做成家具;父亲不敢忘恩负义,婉拒老教授请他留校做助手的请求。
    (2)梗着脖子 跺脚 运用动作、语言描写,形象地写出了爷爷着急时的样子,表现了爷爷是一个诚实、厚道的人。
    (3)写老校长有意提拔父亲做副校长,父亲拒绝了,表现了爷爷的“不敢”论对父亲深深的影响,突出了主旨。
    (4)粮食、庄稼、做人原则(诚信)。
    【点评】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文章时要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即初读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词,读懂每句话,给文章分段和归纳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体上来,进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并概括中心思想。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是要搞清楚全文主要讲的是什么。只有掌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才能正确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
    6.【分析】文章通过描述作者乘坐火车经过玛曲县时所见所感,展现了玛曲黄河的独特风光和当地人民与黄河的深厚情感。文章强调了黄河在玛曲的温柔流淌,以及黄河对当地生态环境和人们生活的滋养。同时,文章还提到了当地青年担任河长的责任感和对黄河的 prtect,体现了人与河、人与大地的紧密关系。最后,作者表达了自己对黄河的依依不舍和即将离开的感慨。整篇文章主旨是赞美黄河的美丽和伟大,以及它与人类生活的紧密联系。
    【解答】(1)本题考查引用内容的作用的分析。
    该句“可见,《黄河大合唱》中‘黄河在咆哮’一句是何等深入人心,使人们忘记了黄河还有舒缓温柔的上游”在文中的作用是强调《黄河大合唱》中“黄河在咆哮”一句深入人心的程度,以及人们因此忽略了黄河上游的舒缓温柔。这与前文提到的朋友对黄河的认知形成对比,进一步突出了玛曲黄河的独特性和作者对这一景象的深刻感受。通过引用《黄河大合唱》中的歌词,文章增加了文化内涵,同时也让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黄河在不同地区的不同面貌,从而加强对玛曲黄河特殊性的认识。
    (2)本题考查赏析句子。
    该句子通过使用“左顾右盼”和“频频回首”这两个词语,形象地描绘了黄河在流过玛曲黄河大桥时的状态,仿佛它对人间的美好景色依依不舍,想要多看一眼。这种描写赋予了黄河以人的情感,使得黄河似乎有了生命和情感,从而增强了读者对黄河形象的感受。
    从修辞角度来看,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黄河人格化,使得黄河的行为和情感与人类相似,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通过这种拟人化的表达,作者传达了自己对黄河的深厚感情,以及黄河与这片土地之间的紧密联系。这种修辞手法在文学创作中常用来加强情感表达,使得抽象的事物变得更加具体、生动,从而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3)本题考查句子的含义。
    人与河的关系:当地青年担任河长,负责保护黄河的清洁,不让污水流入黄河,展现了人们与河流的紧密关系。河长的职责不仅是一项工作,更是对河流的敬畏和爱护,体现了人与河的和谐共生。
    人与大地的关系:黄河滋养了甘南草原,使得土地广袤而苍凉,牛羊肥壮,水草丰茂。这里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得到了人们的珍惜和保护,人们与大地的关系因此变得更加紧密。
    人与人的关系:黄河路过玛曲,带来了繁荣的村庄、勤劳的牧民和美丽的风景。人们在黄河的滋养下生活,彼此交流、互相帮助,人际关系因此变得更加紧密。
    总之,这句话表达了在玛曲,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为黄河的存在而变得更加紧密,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及人们对黄河的深厚感情。
    由此得出:这句话蕴含的深意是指在玛曲,人与自然的关系和谐,人们热爱黄河,黄河也滋养了这片土地,人与人的关系也因黄河而紧密。黄河成为了连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土地的纽带,使得这些关系跨越空间变得更加紧密。
    答案:
    (1)引用《黄河大合唱》中的歌词,是为了突出黄河给人的固有印象,即黄河是咆哮的、凶猛的。这与后文描述的黄河在玛曲的温柔、舒缓形成鲜明对比,从而突出了玛曲黄河的独特性。
    (2)“左顾右盼,频频回首”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黄河人格化,形象地描绘了黄河在玛曲地段独特的流向特点,表现了黄河对这片土地的依依不舍之情。
    (3)这句话意味着在玛曲,人与自然的关系和谐,人们热爱黄河,黄河也滋养了这片土地,人与人的关系也因黄河而紧密。黄河成为了连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土地的纽带,使得这些关系跨越空间变得更加紧密。
    【点评】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文章时要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即初读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词,读懂每句话,给文章分段和归纳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体上来,进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并概括中心思想。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是要搞清楚全文主要讲的是什么,只有掌握了文意的主要内容,才能正确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
    三、古诗文阅读(共14分)
    7.【分析】参考译文:
    【甲】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爱的非常多。晋代的陶渊明只喜爱菊花。从李氏唐朝以来,世上的人十分喜爱牡丹。而我唯独喜爱莲花从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它的茎内空外直,不生蔓不长枝,香气远播更加清香,笔直洁净地立在水中。人们只能远远地观赏而不能靠近赏玩它啊。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品德高尚的君子。唉!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当然就很多人了!
    【乙】我回忆年轻的时候,居住在西湖边。每当到了夏天,便到湖边欣赏荷花,就会高兴得忘了吃饭。有一天,我和几个好友,在湖边的亭子中观赏荷花。(当我看得)兴致正浓时,忽然(天上)有大雨倾盆(似的)降下来,湖中荷花全部显现出飘动摇摆的姿态。不一会儿,雨过天晴,湖中波澜不起,湖面和天空呈现出相同的颜色,荷花被雨水所冲洗,光彩艳丽,明丽妩媚,荷花枝叶柔软摇曳,形态多样,清秀美丽,优雅别致,真是花中的仙子啊。李白诗中说“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我认为绝妙极了。
    【解答】(1)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意思、内容理解。
    ACD.正确。
    B.有误,“不蔓不枝”的“蔓”和“枝”分别是“横生藤蔓”和“旁生枝茎”。
    故选:B。
    (2)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翻译文言文句子要尽量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直译和意译相结合。
    句中重点词语有:益,更加;植,竖立。句意为:香气远播更加清香,笔直洁净地立在水中。人们只能远远地观赏而不能靠近赏玩它啊。
    (3)本题考查表现手法。文中运用对比衬托,作用是能突出主体,或渲染主体,使之形象鲜明,给人以深刻的感受。“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陶渊明喜爱菊花,世人很喜爱牡丹,作者喜爱莲花,写菊和牡丹是为了表明自己爱好的与众不同;根据“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可知,本文的重点在于通过描写莲的高贵品质来表达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和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人生态度。写菊的“隐逸”、牡丹的“富贵”,目的是以它们作衬托,突出莲的的高洁,含蓄地表达了作者不愿隐逸、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讽刺追名逐利的世态,表现了作者如莲般洁身自好的美好品质。
    (4)本题考查拓展延伸,明确观点,结合文章内容表述理由即可。示例一:我喜欢称莲为“花之君子”。根据甲文“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可知:作者从莲的生长环境、生长姿态、香气远播、拒绝赏玩等角度,对莲花的描写与赞美,歌颂它坚贞不渝,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品质,以莲喻人,莲花象征不同流合污、不随俗浮沉、正直不苟的君子。示例二:我喜欢称荷为“花中仙子”。根据乙文“荷花为雨所洗,鲜妍明媚,袅娜多姿,清丽雅致,实为花中仙子也”可知,被雨洗涤过的荷花更显得鲜妍明媚、清新脱俗,如美丽的仙子一般。
    答案:
    (1)B
    (2)香气远播更加清香,笔直洁净地立在水中。人们只能远远地观赏而不能靠近赏玩它啊。
    (3)①写菊和牡丹是为了表明自己爱好的与众不同。②运用了衬托手法,用菊和牡丹突出“莲”的君子形象。③讽刺了追名逐利的世态,表现了作者如莲般洁身自好的美好品质。
    (4)示例一:我喜欢称莲为“花之君子”。因为莲具有“出淤泥而不染”的特点,这与君子不同流合污、不随俗浮沉的品质是相通的。示例二:我喜欢称莲为“花之君子”。因为莲具有“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特点,这与君子特立独行、正直不苟、豁达大度的品质是相通的。示例三:我喜欢称荷为“花中仙子”。因为被雨洗涤过的荷花更显得鲜妍明媚、清新脱俗,如仙子般美丽动人。
    【点评】文言文内容理解题,解题方法:
    ①引用原文句子回答;
    ②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
    ③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
    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的准确率一般会比较高。
    8.【分析】《望岳》是杜甫青年时代的作品,充满了诗人青年时代的浪漫与激情。全诗没有一个“望”字,却紧紧围绕诗题“望岳”的“望”字着笔,由远望到近望,再到凝望,最后是俯望。诗人描写了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抒发了自己勇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洋溢着蓬勃向上的朝气。
    【解答】(1)本题考查炼字。
    示例1:“钟”字用得好。“钟”是聚集的意思,巧用拟人,赋予大自然以人的形象。一个“钟”字把天地万物一下写活了,整个大自然如此有情致,把神奇和秀美都给了泰山。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泰山的神奇秀丽;
    示例2:“割”字用得好。山前向日的一面为“阳”,山后背日的一面为“阴”(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由于山高,天色的一昏一晓,割于山的阴、阳面,所以说“割昏晓”。“割”本是个普通字,但用在这里,一个“割”字写出了高大的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割断,形成不同的景观,突出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2)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运用。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意思是:一定要登上那最高峰,俯瞰在泰山面前显得渺小的群山。“会当”意即“一定要”,用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典故,写诗人由望岳而产生出登岳的意愿,表现出诗人不怕艰难险阻,敢于攀登绝顶,志向远大,具有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表现出作者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所以一般是人们在为自己加油鼓劲时,还有立下雄心壮志并为之奋斗时引用它。因为这两句诗抒发了写出了雄视一切的雄姿和气势,也表现出诗人的心胸气魄。
    答案:
    (1)示例一:“钟”字用得好,一个“钟”字将大自然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泰山的神奇秀丽。示例二:“割”字用得好,一个“割”字写出了高大雄伟的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割断,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2)当我们遇到困难,激励自己时:或者当我们对未来无比自信时。理由:“会当”是终要,一定要的意思,诗句写出了杜甫的凌云壮志,以及他面对困境的勇气和乐观自信、积极向上的精神,他坚信凭借自己的才华,一定可以。
    译文:
    泰山呵,你究竟有多么宏伟壮丽?你既挺拔苍翠,又横跨齐鲁两地。造物者给你,集中了瑰丽和神奇,你高峻的山峰,把南北分成晨夕。望层层云气升腾,令人胸怀荡涤,看归鸟回旋入山,使人眼眶欲碎。有朝一日,我总要登上你的绝顶,把周围矮小的群山们,一览无遗!
    【点评】诗词鉴赏理解的基本方法:一、了解作者所处时代背景和特定的写作背景。二、把握作者思想特点和诗词创作的风格流派。三、品味词句、把握意象并进而领悟诗词意境。四、探究诗词中景、事、人、典的用意和直接抒情议论的关键句。
    四、整本书阅读(共4分)
    9.【分析】《骆驼祥子》讲述普通人力车夫祥子,为实现能拥有一辆自己的车的梦想,经历三起三落,最终失去生活的信心,自暴自弃、堕落沉沦的故事。揭示了二三十年代战乱频繁、黑暗混乱的社会对底层劳动人民的摧残与迫害,告诉人们:单靠个人的力量奋斗是没有出路的,从而表现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的痛恨和对底层劳动人民的同情,同时批判了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人民愚昧、保守、落后的国民性。
    《海底两万里》主要讲述“鹦鹉螺号”潜艇的故事。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带着仆人康塞尔和捕鲸手尼德•兰,跟随尼摩船长乘坐“诺第留斯号”潜艇在海底做两万里的环球探险旅行。
    【解答】本题考查对名著人物和情节的把握。首先要理解题目所给圆形人物的概念,圆形人物是指文学作品中具有复杂性格特征的人物。这类人物的塑造打破了好的全好、坏的全坏的简单分类方法,更真实深入地揭示了人性。所以在分析所给人物时,要从人物的多面性入手,分析其好的和坏的地方即可。
    示例一:祥子:始终坚持追求自己的理想,即买一辆自己的车。他老想着远远的一辆车,可以使他自由独立,像自己的手脚的那么一辆车,但是他下了决心,一千天,一万天也好,他得买车。勤劳朴实,祥子拉车不和一班老弱车夫抢人,不学别的车夫满嘴油腔滑调,也不和客人讲价钱,不占客人的便宜。祥子不管外面的谣言说出城的危险,他不大往心里听,什么西苑又来了,并什么长辛店又打了仗,什么西直门外再拉佚,什么齐化门已经关了半天,他都不太注意,祥子还照常拉车。人生的三起三落,让祥子从一位自信、有梦想、勤劳、要强、善良、纯朴,有责任感、有同情心的车夫。最后沦落成一个让人同情的混混,变成了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自甘堕落。
    示例二:尼摩船长:一方面是善良的。他对海洋的热爱,他对教授一行人的搭救,他对船员的爱护,在船员受伤时,沉稳的船长“眼睛发红,脸色显出深深的忧愁,好像一刻都不能安静下来”。他的善良体现在他对待俘虏也没有不分青红皂白地杀害。另一方面,尼摩船长同时也是一个性格刚毅的人,他的内心深藏仇恨,肩负家仇国恨,他激动,生气,愤怒,在攻击敌船时又显得冷酷无情,这是因为他是一个反抗压迫,追求自由和幸福的人。他全家都被侵略者杀害,土地被侵略者占领,最后被迫躲在海底。
    答案:
    示例一:我选择祥子。祥子初进城时,吃苦耐劳、节衣缩食攒钱买车,力图通过个人奋斗摆脱悲惨生活命运;但在经历了三起三落后,祥子已经失去了生活的信心,后来走向堕落,变成了无耻、麻木、狡猾、好占便宜、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
    示例二:我选择尼摩船长。尼摩船长知识渊博、智慧超群,设计建造了神奇而强大的鹦鹉螺号;他正义善良、英勇无畏,如他勇救采珠人、勇斗章鱼、用海底沉船里的千百万金银来支援正义战争等。但他又囚禁教授三人,对人类失望、固执地向战舰复仇,可见冷酷、非理性的一面。
    【点评】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五、作文,任选一题(共50分)
    (1)【分析】本题考查半命题作文,要求以“_______也美丽”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一、审题立意。①确定主题:在“_______也美丽”的空格中填入合适的内容,内容可以是人、事、物或某种情感、状态等。例如,“失败也美丽”“等待也美丽”“平凡也美丽”等。②理解“美丽”:这里的“美丽”不仅指外在的、表面的美,更强调内在的、精神层面的美。它可能是一种品质、一种情感、一种态度或一种体验。③立意明确:在立意上,要突出所填内容“也”具有美丽之处,即它可能在传统观念中不被认为是美丽的,但作者通过亲身经历或观察,发现了其独特的美。
    二、选材构思①选材:选择自己熟悉且有感触的素材,可以是亲身经历的事情,也可以是观察到的现象或他人的故事。②构思:开头可以简要描述所填内容,并引出其“美丽”之处;中间部分详细叙述与所填内容相关的故事或经历,展现其美丽之处;结尾部分总结全文,深化主题,表达自己对“美丽”的理解和感悟。
    【解答】
    平凡也美丽
    在繁忙的都市中,人们常常追求着光芒万丈的生活,渴望着与众不同的人生。然而,我却渐渐发现,那些看似平凡的瞬间和事物,其实蕴含着深深的美丽。
    我的外婆,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老人,就是这份平凡的最好诠释。她的一生,没有波澜壮阔的冒险,没有惊天动地的伟业,只有日复一日的默默付出和坚守。
    每天早晨,当第一缕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房间,外婆便开始了她的一天。她轻轻地起床,为全家人准备早餐。尽管这些早餐只是简单的馒头、稀饭,但在外婆的手中,它们却变得格外美味。每一个馒头都松软可口,每一碗稀饭都香浓四溢。吃完早餐后,外婆会拿起扫帚,开始打扫家里的每一个角落。她的动作虽然缓慢,但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让家里变得干净整洁。
    除了家务事,外婆还热爱养花。她的阳台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花草,每一盆都生机勃勃,绿意盎然。外婆每天都会细心地照料它们,浇水、施肥、修剪枝叶,从不马虎。这些花草在外婆的呵护下茁壮成长,成为家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外婆的平凡生活,看似单调乏味,却充满了温馨和美好。她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微笑都让我感到无比温暖。我开始意识到,外婆的平凡并不是无趣和乏味,而是一种深深的美丽。
    这种美丽不在于外在的华丽和炫耀,而在于内心的善良和坚韧。外婆用她的行动告诉我,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生活,去关爱身边的人和事,那么平凡的生活也能变得美丽动人。
    如今,我已经长大成人,离开了外婆的身边。但每当我回想起外婆的平凡生活时,心中总会涌起一股暖流。我明白,这份平凡的美丽将永远伴随着我,成为我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平凡也美丽,因为平凡中蕴含着深深的爱和关怀。让我们珍惜身边的每一份平凡和美好,用心去感受生活的真谛。
    【点评】
    这篇文章通过对外婆平凡生活的细腻描述,展现了平凡中蕴含的美丽。作者以朴实的语言,讲述了外婆每天重复的日常生活,如准备早餐、打扫房间和养花等,并深刻体会到这些平凡行为背后的爱与付出。文章结构清晰,情感真挚,让读者感受到平凡生活的温馨与美好,同时强调了珍惜和感恩的重要性。整篇文章富有感染力,是一篇优秀的记叙文。
    (2)【分析】本题考查材料作文。题目要求借鉴《紫藤萝瀑布》和《一棵小桃树》的写法,这两篇文章都是通过对植物细致的描绘来抒发情感或表达志向。据此确定写作体裁:借物抒情或托物言志的散文。注意要描写形象、情感真挚。首先选择“物”:可以是自然界中的植物,如梅花、竹子、菊花等;也可以是身边常见的物品,如台灯、旧书包等。然后确定“情”或“志”:根据所选之物,确定要抒发的情感(如喜爱、赞美、怀念等)或表达的志向(如坚韧、奉献、追求梦想等)。开头引出所托之物,可以通过环境描写、回忆等方式自然引入。中间详细描写“物”的外形、生长环境、特点等,同时融入自己与“物”之间的故事或关联,将情感或志向逐渐渗透其中。结尾点明主题,总结通过“物”所表达的情感或志向,使文章主旨得到升华。
    【解答】例文:
    窗外的白杨
    我的书房窗外,有一棵高大的白杨。
    那是在我幼年时便种下的,如今已亭亭如盖。它笔直地挺立在那里,像一个忠实的卫士,守护着我的家。
    春天,当第一缕春风拂过,白杨便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它的枝头吐出嫩绿的芽苞,像是一颗颗绿色的珍珠,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不久,芽苞展开,变成了细长的叶子,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在向人们宣告春天的到来。
    夏天,白杨的叶子变得更加茂密,郁郁葱葱。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一地的光斑。每到午后,我总会坐在窗前,享受着这片刻的清凉。有时,我会看到几只小鸟在枝头跳跃,欢快地歌唱,它们把白杨当作了自己的乐园。而白杨呢,似乎也很乐意接纳这些小生灵,任由它们在自己的身上嬉戏玩耍。
    秋天,白杨的叶子渐渐变黄。风一吹,金黄的叶子纷纷飘落,像是一只只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地上铺满了厚厚的一层落叶,走在上面,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仿佛在演奏着一曲秋天的乐章。这时的白杨,虽然没有了往日的繁茂,但却多了一份成熟和稳重。
    冬天,白杨的叶子已经落尽,只剩下光秃秃的枝干。然而,它依然笔直地挺立在寒风中,毫不畏惧。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给它披上了一层银装。远远望去,它就像一位坚强的战士,在冰天雪地中坚守着自己的岗位。
    这棵白杨,见证了我的成长。在我遇到困难想要退缩时,我会抬头看看它,它那笔直的身姿仿佛在告诉我:要坚强,要勇敢,不能轻易放弃。在我取得成绩骄傲自满时,它那沉稳的姿态又好像在提醒我:要谦虚,要脚踏实地,不能忘乎所以。
    白杨啊白杨,你虽然没有柳树的婀娜多姿,没有桃树的娇艳动人,但你却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你的坚韧,你的挺拔,你的默默奉献,都让我为之动容。
    我愿像你一样,在人生的道路上,无论遇到多少风雨,都能坚定地挺立,绽放属于自己的光芒。
    窗外的白杨,将永远留在我的心中,成为我前进的动力和勇气的源泉。
    【点评】文章按照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依次描写了白杨在不同季节的姿态,层次分明,条理清晰。最后通过对白杨精神的感悟,自然地抒发了作者的情感,升华了主题。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它的枝头吐出嫩绿的芽苞,像是一颗颗绿色的珍珠”“风一吹,金黄的叶子纷纷飘落,像是一只只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等,增强了文章的语言表现力,使白杨的形象更加生动、具体① ,② 。王安石《登飞来峰》
    寄语:
    站得高
    才能看得远。
    ③ ,④ 。陆游《游山西村》
    寄语:
    即便遇到曲折坎坷,也要乐观自信。
    ⑤ ,⑥ 。龚自珍《己亥杂诗》
    寄语:
    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在于无私泰献。
    ⑦ ,⑧ 。扬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
    寄语:
    不为顺境所迷惑,放眼长远,克服困难。
    造字法
    定义
    例字及解释
    象形
    描画事物形象的造字法
    字形像三个并排的山峰。本义是“陆地上隆起高耸的部分”。成语“崇山叠嶂”中就用到“山”字本意。
    指事
    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加象征符号来造字
    字形是一棵树的根部有一个点儿,指明这是根部所在。本义是“树木的根”。成语“无本之木”中就用到“本”字本意。
    形声
    表示意义的形旁和表示读音的声旁两部分组成的造字法。
    “艹”表意,表示芳香是花草所散发出来的;方表声,方是放的省文,本义是“花草的香味”。词语“芳菲”中就用到“芳”字本意。
    会意
    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号组成新字的造字法。
    由“衣”“刀”组成,表示开始拿剪刀做衣服的时候。本义是“开始”。词语“初夏”中就用到“初”字本意。
    关键剧情
    剧本选录
    第一幕:
    雇主邻家请的木匠直接用湿木材打造家具,① 。
    时间 中午
    地点 雇主家
    幕启。爷爷把破解开的木材,放在阴凉处晾晒,不断翻着。雇主邻居家的木匠挽起袖子大刀阔斧地劈湿木材……
    雇主(皱着眉头,一脸不满地嘀咕)两家同时买的木料人家做得,你却做不得,分明就是想多赚些工钱。
    爷爷(继续翻着木头,低头不语)
    木匠(走到爷爷面前,手肘轻碰爷爷,悄悄说)大哥,管他那么多做什么,活干完,钱到手不就行了。
    爷爷(抬起头,目光坚定)木材还没有干透,还不能打家具。
    木匠(微挑眉毛,轻蔑一笑)就你死心眼!
    爷爷(A)俺可不敢糟践了好木材,可不敢欺骗了东家。
    爷爷(继续等木材干透,然后开始动工,精雕细琢)
    第二幕:
    老教授邀请父亲留校,② 。
    时间 大学毕业
    地点 学校礼堂
    幕启。毕业典礼过后,学子和老师们交谈。
    教授(拍了拍父亲的肩膀)你成绩这么优秀,留下给我做助手怎么样?
    父亲(轻轻摇了摇头)感谢老师的厚爱,但家中还有未婚妻在等我,她这些年照顾爹娘弟妹辛苦了,我得回去。
    同窗好友(围过来,调侃道)你个榆木疙瘩,真是不懂得变通,为了家里事竟然放弃了大好前程。
    父亲 在外读书这些年,爹娘弟妹都是未婚妻辛勤照顾,人可不敢忘了恩,负了义。

    相关试卷

    [语文]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检测语文试题(无答案):

    这是一份[语文]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检测语文试题(无答案),共8页。

    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检测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检测语文试题,共8页。

    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检测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检测语文试题,共8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