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真题——化学(江苏卷)试卷(Word版附解析)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5911619/0-171963372328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年高考真题——化学(江苏卷)试卷(Word版附解析)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5911619/0-171963372335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年高考真题——化学(江苏卷)试卷(Word版附解析)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5911619/0-1719633723392/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年高考真题——化学(江苏卷)试卷(Word版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年高考真题——化学(江苏卷)试卷(Word版附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我国探月工程取得重大进展, 反应可用于壁画修复, 实验室进行铁钉镀锌实验, 明矾可用作净水剂, 下列化学反应表示正确的是, 下列有关反应描述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限时75分钟 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B—11 C—12 N—14 O—16 Cl—35.5 Cr—52 Fe—56 Ag—108 Nd—144
一、单项选择题:共13题,每题3分,共39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 我国探月工程取得重大进展。月壤中含有Ca、Fe等元素的磷酸盐,下列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二周期的是
A. OB. PC. CaD. Fe
【答案】A
【解析】
【详解】A.O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二周期ⅥA,A符合题意;
B.P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ⅤA,B不符合题意;
C.Ca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四周期ⅡA,C不符合题意;
D.Fe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四周期Ⅷ族,D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本题选A。
2. 反应可用于壁画修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的结构示意图为B. 中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
C. 中S元素的化合价为D. 的空间构型为直线形
【答案】C
【解析】
【详解】A.核外有18个电子,其结构示意图为,A错误;
B.是共价化合物,其中只含共价键,B错误;
C.中O元素化合价为-2,S元素的化合价为+6,C正确;
D.中的O的杂化类型为,O有2个孤电子对,因此的空间构型为V形,D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选C。
3. 实验室进行铁钉镀锌实验。下列相关原理、装置及操作不正确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A
【解析】
【详解】A.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溶质要放在烧杯中溶解,不能直接放在容量瓶中溶解,A不正确;
B.油污的主要成分是油脂,油脂在碱性条件下可以发生水解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甘油和高级脂肪酸盐,因此,铁钉放在溶液中加热后可以除去其表面的油污,B正确;
C.铁锈的主要成分是,其可溶于盐酸,因此,将铁钉放在盐酸中可以除去其表面的铁锈,C正确;
D.该装置为电解池,铁钉与电源负极相连作阴极,锌片与电源的正极相连作阳极,电解质溶液为溶液,因此,该装置为电镀装置,可以实现铁钉上镀锌,D正确;
综上所述,本题选A。
4. 明矾可用作净水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半径:B. 电负性:
C. 沸点:D. 碱性:
【答案】B
【解析】
【详解】A.有2个电子层,而有3个电子层,因此,的半径较大,A错误;
B.同一主族的元素,其电负性从上到下依次减小,O和S都是ⅥA的元素,O元素的电负性较大,B正确;
A
B
C
D
配制溶液
铁钉除油污
铁钉除锈
铁钉镀锌
C.虽然的相对分子质量较大,但是分子间可形成氢键,因此的沸点较高,C错误;
D.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的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K的金属性强于Al,因此的碱性较强,D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选 B。
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而不改变反应的焓变,常见倠化剂有金属及其氧化物、酸和碱等。倠化反应广泛存在,如豆科植物固氮、石墨制金刚石、和制(二甲醚)、倠化氧化等。催化剂有选择性,如与反应用Ag催化生成(环氧乙烷)、用催化生成。催化作用能消除污染和影响环境,如汽车尾气处理、废水中电倠化生成、氯自由基催化分解形成臭氧空洞。我国在石油催化领域领先世界,高效、经济、绿色是未来催化剂研究的发展方向。完成下列小题。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豆科植物固氮过程中,固氮酶能提高该反应的活化能
B. 与反应中,Ag催化能提高生成的选择性
C. 制反应中,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D. 与反应中,能减小该反应的焓变
6. 下列化学反应表示正确的是
A. 汽车尾气处理:
B. 电催化为的阳极反应:
C. 硝酸工业中的氧化反应:
D. 和催化制二甲醚:
7. 下列有关反应描述正确的是
A. 催化氧化为,断裂键
B. 氟氯烃破坏臭氧层,氟氯烃产生的氯自由基改变分解的历程
C. 丁烷催化裂化为乙烷和乙烯,丁烷断裂键和键
D. 石墨转化为金刚石,碳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由转变为
【答案】5. C 6. D 7. B
【解析】
【5题详解】
A. 固氮酶是豆科植物固氮过程的催化剂,能降低该反应的活化能,A错误;
B.根据题意,催化剂有选择性,如C2H4与O2反应用Ag催化生成(环氧乙烷)、用CuCl2/PdCl2催化生成CH3CHO,则判断Ag催化不能提高生成CH3CHO的选择性,B错误;
C. MnO2是H2O2制O2反应的催化剂,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C正确;
D. V2O5是SO2与O2反应的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但不能改变该反应的焓变,D错误;
故选C。
【6题详解】
A. 该反应方程式配平错误,汽车尾气处理:,A错误;
B. 电催化为,N元素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应是在阴极发生反应,反应方程式是:,B错误;
C. 硝酸工业中发生催化氧化生成NO,NO进一步反应得到NO2后再与水反应制得硝酸,该氧化反应:,C错误;
D. 和催化制二甲醚:,D正确;
故选D。
【7题详解】
A. 催化氧化为,断裂键和生成,A错误;
B. 根据题意,氯自由基催化O3分解氟氯烃破坏臭氧层,则氟氯烃产生的氯自由基改变分解的历程,B正确;
C. 丁烷催化裂化为乙烷和乙烯,丁烷断裂键,丁烷是饱和烷烃,没有键,C错误;
D. 石墨碳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为转化为,金刚石碳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为,石墨转化为金刚石,碳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由转变为,D错误;
故选B。
8. 碱性锌锰电池的总反应为,电池构造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电池工作时,发生氧化反应
B. 电池工作时,通过隔膜向正极移动
C. 环境温度过低,不利于电池放电
D. 反应中每生成,转移电子数为
【答案】C
【解析】
【分析】Zn为负极,电极反应式为:,MnO2为正极,电极反应式为:。
【详解】A.电池工作时,为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故A错误;
B.电池工作时,通过隔膜向负极移动,故B错误;
C.环境温度过低,化学反应速率下降,不利于电池放电,故C正确;
D.由电极反应式可知,反应中每生成,转移电子数为,故D错误;
故选C。
9. 化合物Z是一种药物的重要中间体,部分合成路线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X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共平面B. 最多能与发生加成反应
C. Z不能与的溶液反应D. Y、Z均能使酸性溶液褪色
【答案】D
【解析】
【详解】A.X中饱和的C原子sp3杂化形成4个单键,具有类似甲烷的四面体结构,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共平面,故A错误;
B.Y中含有1个羰基和1个碳碳双键可与H2加成,因此最多能与发生加成反应,故B错误;
C.Z中含有碳碳双键,可以与的溶液反应,故C错误;
D.Y、Z中均含有碳碳双键,可以使酸性溶液褪色,故D正确;
故选D。
10. 在给定条件下,下列制备过程涉及的物质转化均可实现的是
A. HCl制备:溶液和
B. 金属Mg制备:溶液
C. 纯碱工业:溶液
D. 硫酸工业:
【答案】A
【解析】
【详解】A.电解氯化钠溶液可以得到H2和Cl2,H2和Cl2点燃反应生成HCl,故A的转化可以实现;
B.氢氧化镁和盐酸反应可以得到氯化镁溶液,但是电解氯化镁溶液不能得到Mg,电解熔融MgCl2才能得到金属镁单质,故B转化不能实现;
C.纯碱工业是在饱和食盐水中通入NH3和CO2先得到NaHCO3,然后NaHCO3受热分解为Na2CO3,故C的转化不能实现;
D.工业制备硫酸,首先黄铁矿和氧气反应生成SO2,但是SO2和水反应生成H2SO3,不能得到H2SO4,故D的转化不能实现;
故选A。
11. 室温下,根据下列实验过程及现象,能验证相应实验结论的是
选项
实验过程及现象
实验结论
A
用溶液分别中和等体积的
酸性:
A. AB. BC. CD.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H2SO4是二元酸,CH3COOH是一元酸,通过该实验无法说明H2SO4和CH3COOH酸性的强弱,故A错误;
B.向溶液中滴加几滴溴水,振荡,产生淡黄色沉淀,说明发生反应:,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因此氧化性:,故B正确;
C.和均为白色沉淀,无法通过现象确定沉淀种类,无法比较和溶度积常数的大小,故C错误;
D.比较和结合能力,应在相同条件下测定相同浓度溶液和溶液的pH,但题中未明确指出两者浓度相等,故D错误;
故选B。
12. 室温下,通过下列实验探究的性质。已知,。
实验1:将气体通入水中,测得溶液。
溶液和溶液,消耗的溶液多
B
向溶液中滴加几滴溴水,振荡,产生淡黄色沉淀
氧化性:
C
向浓度均为的和混合溶液中滴加少量溶液,振荡,产生白色沉淀
溶度积常数:
D
用pH试纸分别测定溶液和溶液pH,溶液pH大
结合能力:
实验2:将气体通入溶液中,当溶液时停止通气。
实验3:将气体通入酸性溶液中,当溶液恰好褪色时停止通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实验1所得溶液中:
B. 实验2所得溶液中:
C. 实验2所得溶液经蒸干、灼烧制得固体
D. 实验3所得溶液中:
【答案】D
【解析】
【分析】实验1得到H2SO3溶液,实验2溶液的pH为4,实验2为NaHSO3溶液,实验3和酸性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详解】A. 实验1得到H2SO3溶液,其质子守恒关系式为:,则 ,A错误;
B.实验2为pH为4,依据,则=,溶液,则,B错误;
C.NaHSO3溶液蒸干、灼烧制得固体,C错误;
D.实验3依据发生的反应:,则恰好完全反应后,D正确;
故选D。
13. 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的过程中的主要反应(忽略其他副反应)为:
①
②
、下,将一定比例、混合气匀速通过装有催化剂的绝热反应管。装置及L1、L2、L3…位点处(相邻位点距离相同)的气体温度、CO和的体积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L4处与L5处反应①的平衡常数K相等
B. 反应②的焓变
C. L6处的的体积分数大于L5处
D. 混合气从起始到通过L1处,CO的生成速率小于的生成速率
【答案】C
【解析】
【详解】A.L4处与L5处温度不同,故反应①的平衡常数K不相等,A错误;
B.由图像可知,L1-L3温度在升高,该装置为绝热装置,反应①为吸热反应,所以反应②为放热反应,ΔH2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年高考真题——化学(甘肃卷)试卷(Word版附解析),共19页。
这是一份2024年高考真题——理综化学(浙江卷)试卷(Word版附解析),共2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高考真题——化学(河北卷)试卷(Word版附解析),共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