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联谊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学考模拟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浙江省杭州市联谊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学考模拟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浙江省杭州市“桐浦富兴”教研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学考模拟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浙江省杭州市“桐浦富兴”教研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学考模拟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一年级地理学科试题
考生须知:
1.本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
选择题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近年来,带有二维码溯源系统“身份证”的农产品,成为市场的抢手货。通过扫描二维码消费者可以追溯农产品的相关信息。下图为农产品追溯流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 消费者能够追溯农产品相关信息,主要依赖( )
A. 市场扩大B. 交通改善C. 科技进步D. 政策支持
2. 农产品溯源有利于( )
A. 提高产品质量,保障食品安全B. 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户收入
C. 扩大种植规模,提高产品产量D. 减少流通环节,扩大销售市场
【答案】1. C 2. A
【解析】
【1题详解】
带有二维码溯源系统“身份证”的农产品,通过扫描二维码消费者可以追溯农产品的相关信息。由此可知,消费者能够追溯农产品相关信息,主要依赖与科技的进步,C正确。市场、交通以及政策等均不是主要依赖条件。故选C。
【2题详解】
农产品溯源可以加强对农产品的全过程监督,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保障食品安全,A项正确。农产品溯源增加了科技因素,其生产成本增加,B错。农产品溯源不一定会促进种植规模和产量的增大,种植规模和产量的增大与市场的需求直接相关,C错。农产品从生产到流通再到销售,相关环节并没有减少,D错。故选A。
【点睛】农业的区位条件:气候(光照、热量、降水)、地形、水源、土壤、市场、交通、劳动力、政策、科技、饮食偏好等,有时候也需要考虑自然灾害的影响。
有孔虫是一种单细胞海相生物,有肉卷虫、蜓类、浮游类等类型,其对于环境的变化较为敏感。下图为有孔虫物种数量变化。完成下面小题。
3. 蜓类有孔虫盛行时,地球演化史的特点是( )
A. 爬行动物盛行B. 我国华北、东北抬升成陆地C. 形成丰富铁矿D. 形成现代地貌格局
4. 引起白垩纪末期有孔虫物种数量变化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
A. 极端天气频发B. 冰期海平面下降多C. 板块运动剧烈D. 海水表层性质变化
【答案】3. B 4. D
【解析】
3题详解】
读图,蜓类有孔虫盛行时为古生代晚期,古生代中后期,陆地面积大大增加,欧亚大陆和北美大陆的雏形基本形成,我国东北、华北抬升成陆地,B正确。爬行动物盛行于中生代,A错。铁矿等金属矿产主要形成于前寒武纪,C错。新生代发生了一次规模巨大的造山运动,现在世界上的许多高山是在这次运动中造成的,由此形成现代地貌格局及海陆分布,D错。故选B。
【4题详解】
读图,白垩纪末期,浮游类和浅水底栖类有孔虫大量灭绝,这些生物主要生活在海洋表层,对于环境的变化较为敏感,可能由于海水表层性质变化导致有孔虫物种数量变化,D正确。难以通过材料信息推测白垩纪末期是否存在极端天气频发,A错。材料显示深海底栖有孔虫未受影响,如果是冰期,气候极度严寒,海平面的下降可能对深海底栖有孔虫也有影响,同理海底板块运动剧烈对深海底栖有孔虫也影响较大,排除BC。故选D。
【点睛】生物进化与环境演变简史中的三条线索:1、地质年代变化: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中生代→ 新生代(可用首字“太元古中新”记忆)。2、动物演化:动物孕育、萌芽和发展的初期阶段→海洋无脊椎动物时代 → 鱼类时代 → 两栖动物时代 → 爬行动物 时代→哺乳动物时代→人类时代。3、植物演化:海生藻类时代→陆上孢子植物时代→裸子植物时代→被子植物时代。
2023年8月,我国自主研制的风渔融合一体化智能养殖网箱“明渔一号”广东某海上风电场正式吊装成功。下图为“明渔一号”结构模型图。完成下面小题。
5. “明渔一号”主要利用了海洋的( )
A. 化学资源B. 生物资源C. 空间资源D. 矿产资源
6. 该项目推广能( )
A. 提高海洋资源利用效率B. 解决我国能源紧张问题
C. 改善我国海洋污染问题D. 扩大我国海洋捕捞范围
【答案】5. C 6. A
【解析】
【5题详解】
“明渔一号”将风力发电与网箱养殖融合,充分利用了海面上、海水中等不同的海洋空间,主要利用了海洋的空间资源,C正确。“明渔一号”并没有利用海洋的化学资源和矿产资源,AD错。风力发电没有利用生物资源,B选项表述不全面准确,排除B。故选C。
【6题详解】
“明渔一号”将风力发电与网箱养殖融合,充分利用了海面上、海水中等不同的海洋空间,有利于提高海洋资源利用效率,A正确。可以缓解能源紧张,但不能解决,B错。养殖过程中可能会造成海洋污染,C错。网箱养殖,捕捞范围相对固定,并没有扩大,D错。故选A。
【点睛】海洋空间资源是指与海洋开发利用有关的地理区域,包括海域上空、海面及水体、海底和海岸带四个部分。传统的海洋空间利用方式,多限于海上运输、海港建设、围海造陆等,开发活动大部分集中在海洋沿岸及近海浅水区。
徽派建筑是徽州文化的典型代表,往往依山傍水而建,内饰华丽,但从现代眼光看,并不宜居,老人易患风湿病。完成下面小题。
7. 徽派建筑传承历史悠久,主要得益于( )
A 地理环境封闭B. 政策法规支持C. 建筑风格独特D. 宗教思想影响
8. 徽派建筑墙体上常雕有镂空花纹,主要目的是( )
A. 精致美观B. 采光通风C. 防虫防潮D. 排水防涝
【答案】7. A 8. B
【解析】
【7题详解】
结合材料可知,徽派建筑往往依山傍水而建,由于地理环境封闭,受外界文化影响较小,因而传承历史悠久,A正确;而政策法规支持、建筑风格独特、宗教思想影响均不是其传承历史悠久的原因,BCD错误。故选A。
【8题详解】
徽州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较为闷热,墙体上常雕有镂空花纹,有利于通风和采光,B正确;镂空花纹有美观效果,但着不是主要目的,A错误;镂空花纹不利于防虫防潮,C错误;镂空花纹雕刻在墙体上,对排水防涝作用不大,D错误。故选B。
【点睛】地域文化一般是指特定区域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是特定区域的生态、民俗、传统、习惯等文明表现。它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与周边环境相互融合,因而打上了地域的烙印,具有独特性。地域文化作为景观设计的基础,决定了此处景观设计的方向、类型。地域文化景观是存在于特定的地域范围内的文化景观类型,它是在特定的地域文化背景、特定的自然环境背景、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形成并留存至今的,在人类活动历史和文化传承上,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地域人文景观往往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与当地的自然地理特征和文化风俗密不可分。
下图为南大西洋海域沿30°W盐度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9. 图中海水盐度( )
A. 随深度增大而逐渐减小B. 赤道附近垂直变化最大
C. 表层最小值出现在热带D. 表层最大值位于副热带
10. 导致甲、乙海区盐度差异的因素是( )
A. 径流B. 洋流C. 海区形状D. 降水量与蒸发量
【答案】9. D 10. D
【解析】
【9题详解】
读图可知,部分海域海水盐度随深度增大先减小后增大,A错误;赤道附近海水盐度垂直变化较小,B错误;表层最小值出现在60°S附近,不属于热带,C错误;表层最大值位于20°S附近,处于副热带,D正确。故选D。
【10题详解】
乙位于副热带海区,降水少,水温高,蒸发旺盛,海水盐度高;而甲纬度较高,水温较低,蒸发较弱,且降水较多,海水盐度较低。综上所述,导致甲、乙海区盐度差异的因素是降水量与蒸发量,而与径流、洋流、海区形状关系不大,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影响海水盐度的因素有:纬度、降水量和蒸发量、洋流、入海径流、结冰融冰、海域封闭程度等。
下图为某地等压面的垂直剖面图。图中①②高度相等。完成下面小题。
11. 四地气压最高的是( )
A. ①B. ②C. ③D. ④
12. 若图示时间为午后,下列推测合理的是( )
①甲是海洋,乙是陆地②甲是郊区,乙是城区③甲是陆地,乙是海洋④甲是城区,乙是郊区
A. 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③④
【答案】11. C 12. A
【解析】
【11题详解】
近地面气压高于高空气压,排除①②;③④相比,③等压面上凸,相对于④气压更高,故选C。
【12题详解】
结合上题,近地面的③(甲)为高压,乙附近等压线下凹,为低压。午后,陆地升温快,盛行上升气流,近地面气压低,海洋温度相对较低,近地面为高压,所以甲是海洋,乙是陆地。城区较郊区更热,近地面城区为低压,郊区为高压,所以甲是郊区,乙是城区,①②正确,③④错。故选A。
【点睛】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①地面受热不均,导致近地面气温出现差异;②近地面气温出现差异,导致空气的垂直运动,热空气膨胀上升,冷空气收缩下沉;③同一水平面出现高低气压差异;④空气的水平运动,在同一水平面,空气由高压流向低压,最终形成热力环流。
按期望对我国未来出生人口进行预测,可分为高、中、低预测。2023年我国出生人口仅902万,符合低预测。专家认为2024年(甲辰龙年)出生人口可能会有小幅反弹,达到高预测目标。下图为我国出生人口统计、预测图。完成下面小题。
13. 专家推测2024年出生人口会有小幅反弹,可能原因是( )
A. 生育政策的变化B. 传统观念的影响C. 经济增长速度快D. 医疗水平的提高
14. 我国出生人口减少,预示未来( )
A. 家庭负担持续减轻B. 退休时间有所提前C. 婴幼儿市场萎缩D. 人口老龄化减弱
【答案】13. B 14. C
【解析】
【13题详解】
结合材料“专家认为2024年(甲辰龙年)出生人口可能会有小幅反弹”可知,2024年为中国农历龙年,寓意较好,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有利于刺激生育,B正确。生育政策并非在2024年发生变化,A错。2024年出生人口会有小幅反弹与经济增长、医疗水平等关系不大,CD错。故选B。
【14题详解】
我国出生人口减少,随着人们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占比增大,而新生儿补充较少,使得人口老龄化加剧,养老等家庭负担没有减轻,但新生儿减少,导致婴幼儿市场萎缩,C正确,AD错。老龄化加剧,劳动力不足,会延迟退休时间,B错。故选C。
【点睛】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育观念改变,加之受年轻人受教育时间延长,结婚时间推迟,同时育儿成本较高,使得人们的生育意愿较低,出生率下降。
“大地之树”是指在河流入海口的滩涂之上,由一系列沟渠所组成的“枝繁叶茂的大树”,其主干朝向大海,枝杈朝向陆地。下图为“大地之树”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5. 与“大地之树”景观形成密切相关的是( )
A. 波浪B. 洋流C. 潮汐D. 海啸
16. 要获取“大地之树”景观变化数据,可借助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 地理信息系统B. 人工智能C.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D. 遥感技术
【答案】15. C 16. D
【解析】
15题详解】
结合材料可知,“大地之树”是发育在海滩上的潮沟,其形成与潮汐作用有关,海水上涨后淹没海滩,当海水回落时,回流的海水会对平整的海滩进行侵蚀,形成树枝状的潮沟,即“潮汐树”,C正确。与波浪、洋流以及海啸等关系不大。故选C。
【16题详解】
要获取“大地之树”景观变化数据,需要借助传感器远距离对“大地之树”景观获取,所以主要借助遥感技术,D正确。地理信息系统主要对地理信息进行查询、分析、预测等,不能获取“大地之树”景观变化数据,A错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主要对地理信息进行定位和导航,不能获取“大地之树”景观变化数据,C错误;人工智能不属于地理信息技术,B错误。故选D。
【点睛】“3S”技术的判别:(1)“点”与“面”判断:①GPS的最大特点是工作对象是“一个点” 或“ 多个点”。在“3S”技术中选取适当手段时,如果是“点”则选用GPS。②RS和GIS的工作对象——“面”,如果是“面”则需看突出的是监测方面还是需处理、计算才能得出的结果,若要监测则应选用RS技术。(2)“想”与“看”区分RS与GIS: “想”即对“事象”的发展变化进行预测、评估,需要计算、思考,凡是需要“想”的选用GIS。 只“看”不用“想”的选用RS。
2020年11月,我国自主研发的一种新型的可拆装式方舱营房,亮相海拔4000多米的某高原部队驻地。该营房主要由屋顶太阳能面板、玻璃房和起居室三部分组成(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7. 方舱营房中玻璃房的主要功能是( )
A. 防缺氧B. 防低温C. 防雨雪D. 防辐射
18. 屋顶的太阳能面板会( )
A. 增强太阳辐射B. 增加大气反射C. 增强地面辐射D. 减弱大气逆辐射
【答案】17. B 18. D
【解析】
【17题详解】
玻璃房并不是密不透风的建筑,起不到防缺氧的目的,A错误;太阳能面板可以收集太阳能,玻璃房有保温功能,目的就是为了防低温,B正确;玻璃房较脆弱,承受压力的能力较小,不能起到防雨雪的目的,C错误;题目中未提到玻璃房用了特殊材质,起不到防辐射的目的,D错误。故选B。
【18题详解】
太阳辐射是太阳发出辐射,和太阳能面板无关,A错误;大气反射是太阳辐射穿越大气层时被大气中的云层等反射,B错误;由所学知识可知,屋顶的太阳能面板能吸收太阳辐射,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减少,地面温度降低,从而使地面辐射减少, C错误。地面辐射减少,大气逆辐射也减弱, D正确。故选D。
【点睛】近地面大气吸收地面辐射的热量后又以对流、传导等方式层层向上传递热量,地面辐射放出的热量绝大部分能够被大气截留,大气获得地面辐射增温,同时产生大气辐射,大气辐射的方向绝大部分向下(大气辐射只有极小部分射向宇宙空间),与地面辐射方向相反,称为大气逆辐射。大气逆辐射将热量还给地面,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
读金星伴月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9. 图中观测到金星伴月天象的农历时间是( )
A. 初一B. 初四C. 初七D. 十五
20. 下列四图日期能够观测到金星伴月的是( )
A. B.
C. D.
【答案】19. B 20. A
【解析】
【19题详解】
根据图中信息可知,金星伴月时月相呈现峨眉月或残月的形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初一为新月,不可见,A错误;初四为峨眉月,B正确;初七为上弦月,C错误;十五为满月,D错误。故选B。
【20题详解】
结合上题可知,金星伴月时月相呈现峨眉月或残月的形态。读图可知,A图月球靠近太阳和地球的中间,为峨眉月,且金星的亮面也有部分面向地球,能出现金星伴月现象,A正确;B图地球位于太阳和月球之间,此时出现满月,不符题意,B错误;CD两图太阳位于金星和地球之间,金星不可见,CD错误。故选A。
【点睛】月相,天文学术语,是天文学中对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明部分的称呼。随着月亮每天在星空中自东向西移动一大段距离,它的形状也在不断地变化着,这就是月亮位相变化,叫作月相。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选两个且选对得3分,每小题选一个且选对得2分,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电影《中国机长》中,飞机从重庆飞往成都,在9800米高空,驾驶舱风挡玻璃无预警脱落后,机长凭经验和技术成功迫降。完成下面小题。
21. 风挡玻璃脱落时飞机所在大气层( )
A. 天气现象复杂且多变B. 直接热源来自太阳辐射C. 大气以平流运动为主D. 厚度随纬度升高而减小
22. 飞机迫降过程中机长面临的困难可能有( )
A. 太阳风影响大B. 机内温度过低C. 飞机颠簸强烈D. 太阳辐射较强
【答案】21. AD 22. BC
【解析】
【21题详解】
在9800米高空,驾驶舱风挡玻璃无预警脱落,中纬度对流层平均厚度约为10-12km,所以风挡玻璃脱落时飞机所在大气层为对流层,对流层天气现象复杂且多变,厚度随纬度升高而减小,AD正确。对流层的直接热源来自地面辐射,其大气以对流运动为主,BC错。故选AD。
【22题详解】
飞机迫降过程中位于对流层,对流运动强,飞机颠簸强烈,且飞机所处海拔高,风挡玻璃脱落后机舱内热量快速流失,机内温度过低,BC正确。与太阳风无关,A错。太阳辐射强弱不是面临的主要困难,D错。故选BC。
【点睛】不同纬度其厚度不均(低纬度对流层平均厚度:17-18km;中纬度对流层平均厚度:10-12km;高纬度对流层平均厚度:8-9km)
近年来,云南省为了进一步发展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重点推进优质原料产业、生物医药工业等领域的产业发展。昆明市利用原有优势,在高新区着力打造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新高地,吸引了昆药集团等277家企业入住。完成下面小题。
23. 云南省生物医药原料丰富的自然原因是( )
A. 纬度较低,热量条件较优越B. 红壤广布,土壤肥沃
C. 山高谷深,地形垂直差异大D. 河流众多,水源充足
24. 昆明市打造大健康产业新高地的优势条件有( )
A. 全省科教中心,技术力量雄厚B. 产业集聚,企业竞争力强
C. 矿产资源丰富,重工业基础好D. 边境重镇,海陆交通便利
【答案】23. AC 24. AB
【解析】
【23题详解】
云南省纬度较低,热量条件较优越,且地势起伏较大,山高谷深,地形垂直差异大,水热组合多样,适合不同生物医疗的原料生长,AC正确。红壤的土壤肥力低,B错。水源条件是生物医药原料的条件,不是其生物医药原料种类丰富的主要原因,D错。故选AC。
【24题详解】
昆明市作为云南省的省会和经济、文化、科技中心,高等院校多,技术力量雄厚,具有人才优势,利于打造大健康产业新高地,A正确;利用原有丰富原料和基础工业优势,政府推动打造大健康产业新高地,吸引200多家企业入住,促进产业集聚,发挥规模效益,提高市场竞争力,B正确;生物医药产业与矿产资源、重化工业没有关系,C错误;昆明不临海,也不是边境城市,D错误。故选AB。
【点睛】制药产业与生物医学工程产业是现代医药产业的两大支柱。生物医药产业由生物技术产业与医药产业共同组成。集群化发展是生物医药产业的一种有效避险机制和竞争利器。生物医药产业具有创新成本高、投资风险大、研发周期长等特点;产业技术新知识、新方法、新领域层出不穷,相关人员只有相互学习,才能保证知识及时更新,通过园区的建设可以大大提高区域产业整体竞争力。
25.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城市水生态环境正发生着变化。下图为城市某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与传统雨水排放模式比较示意图。完成与传统雨水排放模式相比,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可( )
A. 利于减少土壤侵蚀B. 延长径流集聚时间C. 更利于补充地下水D. 解决城市缺水问题
【答案】BC
【解析】
【详解】图中的模式对土壤侵蚀影响较小,A错误;从图中可看出,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增加了绿化带,可以延伸径流汇聚的时间,B正确;读图可知,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使用了渗水路面,下渗量增加,补充地下水资源,C正确;图中对雨水进行收集,可以缓解城市缺水问题,但不能解决城市缺水问题,D错误。故选BC。
非选择题部分
三、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5分)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大豆喜暖,最适生长温度在20-25℃,对土壤水分、肥力要求高,其生产需占用较多的土地。巴西是全球第二大大豆生产国,世界最大的大豆出口国。现在中国大豆57%进口量来自巴西。
材料二图1为巴西人口密度分布图,图2为巴西大豆主产区分布示意图。
(1)巴西人口分布不均,北部亚马孙平原人口分布较____,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70%以上,城市化水平显著____(高于/低于)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化进程,出现____(“虚假城市化”或“滞后城市化”)现象。
(2)亚马孙平原地带性植被为____,乔木树基有____根以应对大风的袭击和树冠宽大导致头重脚轻问题。该地区植被茂密,但土壤肥力低,主要原因是____(双选)
A.气温高,微生物分解速度快 B.成土母质中矿物质含量较少
C.以常绿林为主,枯枝落叶多 D.降水丰富,土壤淋溶作用强
(3)巴西大豆大量出口到我国最适宜的运输方式是____,其原因是____和____。
(4)从气候和土地角度,分析巴西高原成为世界重要大豆生产区的有利自然条件。
【答案】(1) ①. 少##稀疏 ②. 气候 ③. 高于 ④. 虚假城市化
(2) ①. 热带雨林 ②. 板状根 ③. AD
(3) ①. 海运 ②. 大豆为大宗货物且易存放; ③. 海运运量大,运费低。
(4)①纬度较低,气温较高,热量条件好;②大豆生长期内降水丰富,水源充足;③巴西高原土地平坦开阔,土壤肥沃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植被的分布,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农业的区位条件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亚马孙平原属热带雨林气候,气候湿热,不适合定居,人口分布稀疏;巴西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70%以上,城市化水平显著高于其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化进程,出现虚假城市化现象。
【小问2详解】
亚马孙平原属热带雨林气候,地带性植被为热带雨林,热带乔木树基有板状根现象,可以应对大风的袭击和树冠宽大导致头重脚轻问题。区域气温高,微生物活性强,对有机质的分解速度快,且属于雨林气候,降水丰富,土壤淋溶作用强,使得土壤肥力低,AD正确。成土母质中矿物质含量多少不是土壤肥力低的主要原因,B错。枯枝落叶多,土壤肥力高,与题干矛盾,C错。故选AD。
【小问3详解】
巴西大豆属于大宗货物,易存放,其对运输量的需求大,加之巴西与我国距离远,而海运的运量大,运费低,所以巴西大豆大量出口到我国最适宜的运输方式是海运。
【小问4详解】
大豆是喜温、需水较多的作物,巴西地处低纬度地区,巴西高原属于热带草原气候,有明显的干湿季。干季光热充足,湿季大豆生长期降水丰富。生产需占用相对较多的土地,而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是大豆高产条件之一,巴西高原,土地开阔平坦易于耕种,土地资源较多,土质较好。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陇海—兰新经济带是中国北方唯一横贯东西的经济带。该经济带沿线资源能源丰富多样,生态环境较脆弱,经济发展远不如长江经济带,缺少龙头城市引领带动。甲路段被称作第一条修建在高原上的铁路,乙路段被称为世界上穿越最长风区的高铁。
材料二图1为陇海—兰新经济带示意图,图a、图b、图c为沿线景观图。
(1)图1中疏勒河发源于祁连山脉,其参与的水循环类型是____;该河段上水库建成后,对下游沿岸蒸发____,下渗____(增加/减少)
(2)判断:正确的打“正确”,错误的打“错误”。
①甲路段作为第一条修在高原的高铁,能修建成功,主要受经济因素影响( )
②甲路段运行过程中常常受滑坡、泥石流、台风、地震等地质灾害的影响( )
③丙路段太阳能资源丰富,主要受地形因素影响,海拔高,大气削弱作用弱( )
④乙路段风沙灾害频发,可通过草方格来增加地面的粗糙度,起到阻沙作用( )
(3)图中甲、丙、丁三地途径的地貌图像和地貌成因的对应关系,请用直线连接。
(4)陇海—兰新经济带属于____(沿海型/沿路型/沿江型)经济带,多石化、有色冶金等产业,其发展区位优势是____、____。但其发展远不如长江经济带,请说明原因____。
【答案】(1) ①. 陆上内循环 ②. 减少 ③. 减少
(2) ①. 错误 ②. 错误 ③. 错误 ④. 正确
(3) (4) ①. 沿路型 ②. 原料充足 ③. 能源丰富,交通较便利 ④. 原因:①沿线产业基础较薄弱②沿线中心城市辐射能力有限③生态环境脆弱,资源承载力低④城市间横向联系和分工协作不够密切⑤科技水平较低。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水循环的类型,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区域发展的差异,常见地貌,经济带发展的区位条件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区域认知的学科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疏勒河发源于祁连山脉,但并未注入海洋,属于内流河,参与陆地内循环。该河段上水库建成后,对下游沿岸地区水资源总量减少,蒸发减少,下渗减少。
【小问2详解】
①:甲路段作为第一条修在高原的高铁,能修建成功,主要受技术因素的保障作用,故错误;②:甲路段深居内陆,无台风的影响,故错误;③:丙路段太阳能资源丰富,主要受天气因素影响,多晴天,故错误。④:乙路段风沙灾害频发,可通过草方格来增加地面的粗糙度,降低风速,促使沙粒沉积,起到阻沙作用,故正确。
【小问3详解】
甲靠近祁连山区,海拔高,有冰川发育,可见冰川侵蚀地貌,故甲-图c-冰川侵蚀作用;丁位于沿海,受海浪侵蚀影响,形成海岸地貌,故丁-图b-海浪侵蚀作用;丙深居内陆,气候干旱,多风沙作用,可见新月形沙丘等风力堆积地貌,故丙-图a-风力堆积作用。
【小问4详解】
陇海—兰新经济带沿陇海线延伸,属于沿路型经济带,沿线煤炭、天然气等能源丰富,矿产资源丰富,原料充足,且靠近陇海线,交通便利,多石化、有色冶金等产业。与长江经济带相比,陇海—兰新经济带沿线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人才相对较少,整体的产业基础较薄弱,科技水平较低,且沿线缺少像上海、南京、武汉、重庆等超大规模的区域中心城市,沿线中心城市的辐射能力有限,区域分工协作不是非常明确,城市间横向联系和分工协作不够密切。另外,沿线气候偏干旱,生态环境脆弱,资源承载力低。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浙江省杭州市联谊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地理试题(PDF版附答案),文件包含浙江省“桐浦富兴”教研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地理试题pdf、浙江省“桐浦富兴”教研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地理试题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浙江省杭州市联谊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地理试题(学生版+教师版),文件包含浙江省杭州市联谊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地理试题教师版docx、浙江省杭州市联谊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地理试题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浙江省杭州市联谊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地理试题,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