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2024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模生物试卷(含答案)
展开一、单选题
1.某花园中的玫瑰长势不好,研究发现该花园土壤已被线虫严重侵害。园艺师建议将某种野草种在玫瑰中间,理由是该种野草根部的分泌物可以杀死线虫,这样玫瑰便能够免于虫害。据此推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玫瑰和上述野草之间存在竞争关系B.线虫存在对玫瑰生长是有害的
C.上述野草存在对玫瑰生长是有利的D.玫瑰的生长主要受线虫的影响
2.小华同学在实验室进行了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并利用显微镜进行了观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示临时装片的制作顺序是d→c→b→a,正确观察到的视野依次是②④①③
B.选用40x物镜观察时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最少,此时物像放大倍数为640倍
C.观察图像由①到④时,若视野模糊不清应依次调节显微镜的结构[2]和结构[1]
D.将视野②调至视野④应该向左移动临时装片,光线太暗时用大光圈和凹面镜
3.近年来,由于全球温室效应不断加剧,极地频现“红色的雪”,它是一种叫做“雪衣藻”的藻类繁殖的结果。“雪衣藻”原本绿色,但其细胞在阳光照射下,会产生多种红色色素,吸收更多热量融化周围的雪,并对雪水加以利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雪衣藻产生的多种红色色素存在于细胞液中
B.雪衣藻细胞中无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C.雪衣藻比极地苔藓低等,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D.雪衣藻能够吸热融雪,对极地环境保护极为不利
4.下图中的甲、乙、丙分别为黄花风铃木的花、果实、种子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②所示结构成熟后会散发出大量的花粉
B.完成传粉、受精后,受精卵会发育成果实
C.果实内有多个种子,说明③内有多个胚珠
D.图丙所示的种子结构有利于种子的萌发
5.我国科研人员在国际上首次发现了位于22号染色体上的抑癌基因DEPDC5,揭示了DEPDCS突变与胃肠道细胞癌变的关系。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胃肠道细胞发生癌变,分裂速度明显加快
B.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是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C.基因DEPDC5会促进胃肠道细胞的过度增殖
D.不良生活习惯可能会导致基因DEPDC5改变
6.下图是探究植物三大生理功能的相关实验装置与实验记录,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中透明塑料袋内壁出现水珠,说明植物进行了蒸腾作用
B.乙装置中燃烧的蜡烛熄灭,可说明呼吸作用产生了二氧化碳
C.用丙装置验证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可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丁图所代表的植物如果能够正常生长,则说明a>b+c
7.下列对图中各曲线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图一是某生态系统中蝗虫和麻雀两种生物的数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a代表蝗虫
B.图二是肺内压随时间的变化曲线,ce段表示吸气过程,膈肌处于收缩状态
C.图三曲线表示人体血液流经肾脏后某物质含量的变化情况,该物质可能是尿素
D.图四曲线能反映出大豆种子萌发长成幼苗的过程中水分含量的变化
8.逃逸是鸟类躲避天敌捕食最常用的反捕食手段。麻雀后肢胫骨与跗骨之间的骨连结角度固定,无法向前伸直,所以不能单足行走只能跳跃。这种蹦跳方式使得麻雀可以较快起飞,逃离被捕食的危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自然状态下麻雀遇到干扰会惊飞逃逸属于先天性行为
B.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反捕食手段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C.麻雀后肢胫骨与跗骨之间的骨连结属于不活动的骨连结
D.麻雀依靠肺和气囊进行气体交换可保证飞行时氧气的供应
9.“到淄博撸串”成了近期的热门话题。下列有关“撸串”的生物知识说法错误的是( )
A.烤羊肉味道鲜美,但是在烤制的过程中也会产生一些有毒物质,不宜常吃
B.烤羊肉中的油脂在人体内需要胆汁、胰液、肠液中的消化酶参与才能被消化
C.利用黄豆制作的烧烤豆腐皮,内含丰富的蛋白质,是构成组织细胞的基本物质
D.高筋面粉做成的“小饼”,吃起来特别有“筋道”,是由于该面粉蛋白质含量高
10.研究发现“辣”并非一种味觉,而是一种痛觉。辣椒含有的辣椒素能与人体内一种叫TRPV1的受体结合,产生神经冲动,使人感觉到一种灼烧的痛觉(如下图所示),该受体也能被43℃以上的高温等刺激激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吃辣椒引起的痛觉是在舌头处产生的
B.人体内TRPV1受体对应反射弧中的感受器
C.有人听到“辣椒”二字就冒汗属于简单反射
D.吃火锅时,将食物冷却下来再吃不能减轻灼痛感
11.动物一般都能自由运动,它们的运动方式多种多样,下面关于动物的运动正确的是( )
A.鱼主要靠尾鳍的左右摆动产生游泳前进的动力
B.鸟的胸肌两端都附着在胸骨上,为飞行提供动力
C.哺乳动物运动消耗的能量来自细胞内线粒体呼吸分解有机物
D.蚯蚓用刚毛辅助运动。相较于粗糙的纸板,蚯蚓在玻璃板上运动更自如
12.斑马由原马进化而来,每匹斑马的黑白条纹都有细微差异。研究表明,斑纹既可以产生视觉假象迷惑捕食者,也可以比纯色的马更好地抵御蚊虫叮咬。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斑马产生的各种变异一定都有利于适应生活的环境
B.斑纹的产生是为了躲避天敌和虫害而产生的定向变异
C.遗传变异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了斑马的进化
D.每匹斑马的黑白条纹都有细微差异体现了物种多样性
13.生物界有许多奇妙的现象值得我们去探索,某生物社团的同学选取了多种生物,对这些生物的生殖和发育方式等有关知识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描述,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图甲中M可以表示卵生、变态发育
B.图乙中D若表示家蚕的受精卵,则B表示蛹
C.图丙所示方式成功的关键是1和2的形成层紧密结合
D.图甲、图乙、图丙所描述生物的生殖方式都属于有性生殖
14.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儿童期常见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常规治疗以A药为主。为了研究B药的辅助治疗是否有效,研究人员对92名水痘儿童患者分成两组,治疗1周后结果如下表,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甲、乙两组实验对比,变量是A药
B.实验结果说明B药辅助治疗水痘有效
C.让患病儿童居家隔离是为了切断传播途径
D.给健康儿童注射水痘疫苗预防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15.如图为某家族高雪氏病(一种脂类代谢紊乱病)的遗传图谱,Ⅰ、Ⅱ、Ⅲ分别表示三代人,数码表示该家族的不同成员,相应基因用D、d表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据图可知,高雪氏病是一种显性遗传病
B.成员1的卵细胞中染色体组成为22条+X
C.成员2的基因组成是dd,4的基因组成是DD或Dd
D.若成员5和6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是正常男孩的概率为3/4
二、读图填空题
16.2024年2月1日,肥城市林业保护发展中心开展第28个“世界湿地日”主题宣传活动,旨在呼吁全社会参与湿地保护修复。图一为人工湿地进行污水净化的示意图,图二为该生态系统中的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图三表示图二某条食物链中四种生物体内有机物的相对含量。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一生态系统中还可以补充的生物成分是___________。图二所示人工湿地生态系统中,轮虫、蚊子幼虫、水、阳光等影响水稻生活和分布的各种因素统称为___________。
(2)图二所示食物网中水蚤和轮虫的关系是___________;图三中四种生物构成一条食物链,则丁对应图二中的生物是___________。
(3)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主要通过___________(填一种生理过程)使有机物中的碳元素回到无机环境中。碳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的主要形式是___________。
(4)若在一定时间内,该生态系统中全部植物固定的能量值为a,能量沿食物链传递效率为10%,全部消费者所获得的能量值为b,全部分解者所获得的能量值为c,则a____(填=、>、<)。
17.下图为人体部分生命活动示意图,图中1~9表示生理过程,a、b表示两种气体,A、B表示与毛细血管相连的血管。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1、2、3、9表示与呼吸有关的生理过程,其中过程2是通过___________实现的,气体b在过程3中与红细胞中的___________结合后进行运输。
(2)若4表示食物中的淀粉在小肠内消化的过程,则参与该过程的消化液有___________。
(3)血液经过程7在肾小囊内形成_________________,然后经过程[ ]_________________作用,形成尿液。脑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在排出体外的过程中,随血液循环一定会流经心脏的___________心室。
(4)在胰腺的分泌活动中,过程[6]分泌物及其作用是___________。
三、实验题
18.科技人员为了提高西瓜的品质进行了相关研究。图一表示西瓜植株的某些生理活动;图二表示密闭装置中氧气含量在24小时内的变化曲线。图三所示装置用来比较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已知其他条件均适宜。请据图回答问题:
(1)栽种西瓜时要疏密有致,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图一中[ ]__________过程的效率。在该过程中,能量转化的方式是___________。
(2)出苗后,尤其是叶展开后,一般采用小水勤浇的模式,促进西瓜快速生长。西瓜吸收的水分绝大部分用于图一中的[ ]___________过程。
(3)西瓜的花是单性花,传粉方式是异花传粉,为了提高结实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写出一条)。
(4)根据图二曲线推测该西瓜植株在一天中积累了有机物,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三中甲处气体的二氧化碳浓度低于乙处时,植物光合作用强度_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呼吸作用强度,对应图二中的时间段是___________(用数字表示)。
19.某些蚊子能引发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黄热病等传染病,影响人类健康。科研人员以叮咬人类的伊蚊为材料开展相关研究。请分析回答:
(1)伊蚊作为携带病毒的生物媒介,属于传染病流行环节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探究伊蚊如何区别人和动物,科研人员利用图1所示装置开展实验。几分钟后发现,伊蚊全部趋向人的气味一侧。科研人员的假设是___________。
(3)科研人员测定出人和动物的气味均含有多种成分,其中主要气味分子a、b、c、d的含量如图2所示。据图推测,人的气味中吸引伊蚊的两种气味分子是___________,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研究上述两种气味分子对伊蚊的吸引作用,科研人员进行图3所示的三组实验,各组处理方式如表格所示。
①本实验中A、B组的作用是___________。
②多次重复实验发现,A组伊蚊飞一会儿后就随机停在1、2区或3区的某处;B组伊蚊很快都兴奋地飞到3区;C组伊蚊的表现与B组相同。根据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结合上述研究,提出一条科学防蚊的对策:___________。
20.根肿病是一种通过土壤传播的真菌病害,主要危害大白菜等十字花科蔬菜,最常见的病症是在受侵染根部形成明显的肿瘤。研究人员通过不断实践,发现进行抗病品种的育种是目前防治该病害最理想的方法。请分析回答:
(1)科研人员用感病白菜和抗病白菜进行杂交,结果如图1所示。
①大白菜的感病和抗病是一对___________。根据实验结果可知大白菜的___________是显性性状。
②若用E、e表示控制此病害抗性的基因,则F2中抗病子代的基因组成为___________;若任选一个F2中的抗病个体与感病个体杂交,则其子代感病的最大几率是___________。
(2)经鉴定大白菜的染色体组型如图2所示,其精子的染色体数目是___________。
(3)科研人员通过对亲本、F1及F2进行研究,确定大白菜抗根肿病的基因位于3号染色体上,并且发现细胞内有抗根肿病基因,大白菜就表现出抗病性状。由此也证明了基因是具有的DNA片段。
(4)研究还表明,如果栽培大白菜的田地,在前一年种植大豆,大白菜根肿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分别降低了73.5%和82.1%,由此也表明大白菜感病的性状由___________共同决定。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A、玫瑰和野草之间争夺阳光、水分、无机盐等,二者之间存在竞争关系,A正确;B、线虫严重侵害玫瑰,对玫瑰生长是有害的,B正确;C、野草根部的分泌物可以杀死线虫,这样玫瑰便能够免于虫害,说明野草存在对玫瑰生长是有利的,C正确;D、野草根部的分泌物可以杀死线虫,这样玫瑰便能够免于虫害,说明玫瑰的生长主要受线虫和野草的影响,D错误。故选D。
2.答案:B
解析:A、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为:擦→滴一撕→展→盖→染→吸,故制作该临时装片的正确顺序是c-d-b-a。显微镜的使用步骤是: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整理收纳,故正确观察到的视野依次是①②④③,故A错误。B,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范围越小,视野中细胞的数量越少,因此若在视野中观察到较少的细胞,说明目前选用40x物镜,故B正确。C.细准焦螺旋能小幅度的升降镜筒,因此观察图像由①到④时,若视野模糊应调节2细准焦螺旋,故C错误。D.显微镜观察到的像是倒像,因此玻片的移动方向与物像的移动方向相反,故视野由②到④,需要向右移动装片,故D错误。故选B。
3.答案:B
解析:B.雪衣藻产生的红色素,可以抵御紫外线照射,更好地进行光合作用,B错误。
4.答案:C
解析:A、结构②是柱头,①花药中才有花粉,A错误。B、根据分析可知,当花完成传粉受精后,受精卵发育成胚,B错误。C.根据分析可知,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因此,果实内有多个种子,说明③子房内有多个胚珠,C正确。D.图丙所示的种子由薄膜状的翅膀,该结构有利于种子的传播,D错误。故选C。
5.答案:C
解析:A.癌细胞可以无限增殖,细胞发生癌变,其细胞周期变短,分裂速度加快,A正确。B.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B正确。C.正常细胞中有原癌基因、也有抑癌基因,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故抑癌基因DEPDC5会抑制胃肠道细胞的过度增殖,C错误。D.营养不良、过度饮酒、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可以影响基因表达,并可能导致基因突变,故不良生活习惯可能会导致基因DEPDC5改变,D正确,故选C。
6.答案:D
解析:A. 甲装置的实验过程中,植物进行蒸腾作用散失的水蒸气会凝结在透明塑料袋内壁上形成小水珠﹐但塑料袋把花盆全部套上,因此这些小水珠可能来自植物的蒸腾作用,也可能来自花盆土壤的蒸发,A错误。
B.乙装置中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消耗瓶中的氧气,所以燃烧的蜡烛熄灭,说明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消耗氧气,B错误。
C.植物光照进行光合作用,能吸收二氧化碳,也能进行呼吸作用,从而产生二氧化碳。光照条件下,植物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被光合作用利用了,所以,丙装置用手挤压塑料瓶,烧杯中澄清的石灰水可能不会变浑浊,C错误。
D.丁装置中,Ⅰ为表示光合作用的曲线,产生的有机物为a+公共部分, Ⅱ为呼吸作用曲线,分解的有机物为b+c+公共部分。植物如果能正常生长,说明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大于呼吸作用分解的有机物,a+公共部分>b+c+公共部分,即,a>b+c,D正确。
故选D。
7.答案:A
解析:A、图一是某生态系统中两种生物的数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根据分析可知a的数量比b大, b以a为食,因此a、b可分别代蝗虫、麻雀,错误。B、图二是肺内压随时间的变化曲线,bd段肺内压高于大气压为呼气阶段;ab、de阶段肺内气压均低于大气压,为吸气阶段,膈肌收缩。故cd段表示呼气过程,膈肌处于舒张状态,错误; C、当血液流经肾脏时,血液中氧气和营养物质进入肾脏,肾脏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这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高,氧气含量减小。人体产生的尿素随着尿液排出体外,因此,肾静脉比肾动脉中尿素含量减少,图三曲线表示人体血液流经肾脏后某物质含量的变化情况,该物质可能是二氧化碳,错误; D、观察曲线图是先下降后上升,种子刚刚开始萌发时只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不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所以有机物的量会减少;当种子萌发抽出绿叶开始进行光合作用时,有机物的量就会逐渐增加,因此,此曲线图代表的是大豆种子萌发长成幼苗的过程中有机物含量的变化,错误。故选:A。
8.答案:D
解析:D、麻雀属于鸟类,鸟类的呼吸方式为双重呼吸,肺进行气体交换,气囊辅助呼吸,但气囊不能进行气体交换,双重呼吸提高了气体交换的效率,为鸟的飞行提供了充足的氧气,D错误。
9.答案:B
解析:脂肪的消化需要胆汁、胰液、肠液的参与,但胆汁中不含消化酶,只对脂肪起乳化作用, B错误。
10.答案:B
解析:AB.据图可见:辣椒素能与TRPV1受体结合,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传到大脑皮层使人感觉到一种灼烧的痛觉。吃辣椒引起的痛觉是在大脑皮层处产生的。人体内的TRPV1受体对应反射弧中的结构是感受器,A错误,B正确。
C.辣椒含有的辣椒素能与人体内一种叫TRPV1的受体结合,产生神经冲动,使人感觉到一种灼烧的痛觉,有人听到“辣椒”二字就冒汗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条件反射,C错误。
D.吃火锅时,可多喝冷水来减小辣椒素的浓度,从而减轻吃辣带来的灼痛感,D错误。
故选B。
11.答案:C
解析:
12.答案:C
解析:A、斑马产生的变异既有有利变异也有不利变异,A错误;B、斑纹的变异是斑马普遍存在的一种变异现象,变异是不定向的,B错误;C、生物的遗传变异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了斑马的进化,C正确;D、每匹斑马的黑白条纹都有细微差异体现了遗传的多样性,D错误。故选:C。
13.答案:D
解析:戊植物扦插不需要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后代的生殖方式属于无性生殖,D错误。
14.答案:B
解析:B.据表中数据可见,B药辅助治疗水痘有效,故B正确。
15.答案:B
解析:
16.答案:(1)消费者;生态因素
(2)捕食和竞争;鲶鱼、青蛙
(3)呼吸作用;二氧化碳
(4)>
解析:(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图一所示人工湿地构成示意图中,水生植物是生产者,多种微生物是分解者,所以要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需要补充的生物成分是消费者。环境中对生物的生活和分布有着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因素,统称为生态因素,生态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2)图二中,水蚤捕食轮虫,二者存在捕食关系;轮虫和水蚤都以水生植物为食,二者存在竞争关系。所以,水蚤和轮虫的关系是捕食和竞争。食物链中愈向食物链后端的生物获得的能量愈少,所以其体内有机物的相对含量也愈少。因此图三四种生物构成的食物链是:丙→甲→乙→丁,丁位于第四营养级,可对应图二中“水生植物→轮虫→水蚤→鲶鱼”中的鲶鱼、“水生植物水蚤→划蝽→青蛙“中的青蛙、“水生植物→蚊子幼虫→划蝽→青蛙“中的青蛙。
(3)生态系统的碳主要以二氧化碳的形式流动的,通过光合作用被植物体固定,通过呼吸作用由生物进入无机环境。
(4)在生态系统中只有绿色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储存能量,同时释放出氧气,有机物中储存着来自阳光的能量。因此,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能。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且能量传递效率只有10%~20%,即一个营养级的总能量大约只有10%~20%传递到下一个营养级。若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值为a,能沿食物链传递效率为10%,全部消费者所利用的能量值为b,全部分解者所利用的能量总值为c,则a>10b+c。
17.答案:(1)扩散作用;血红蛋白
(2)肠液、胰液
(3)原尿;[8]肾小管的重吸收;右
(4)胰岛素,降低血糖的浓度
解析:
18.答案:(1)[B]光合作用;由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2)[C]蒸腾作用
(3)人工辅助授粉或利用昆虫传粉(写出一条)
(4)曲线中A点低于F点
(5)大于;6-18
解析:(1)栽种西瓜时要疏密有致,是为了让叶片充分接触到阳光,其目的是为了提高B光合作用过程的效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在该过程中,能量转化的方式是光能转化成化学能。
(2)水是通过叶脉中的导管由下而上运输来的,植物从土壤里吸收的水分绝大部分通过C蒸腾作用由气孔散失到大气中。
(3)西瓜的花是单性花,传粉方式为异花传粉。为了提高结实率,瓜农可通过放养昆虫或人工辅助授粉的方式来进行传粉。在果实与种子的形成过程中,西瓜果实的是由雌花上的子房发育而来。
(4)图二曲线中A点低于F点,说明经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氧气比开始的时候增多了,说明从全天来看光合作用制造的氧气总量是多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总量的,则该植物在一天中积累了有机物。
(5)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图三中当装置甲处气体的二氧化碳浓度低于乙处时,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对应图二中的时间段是6~18时,因为6~18时氧气浓度在逐渐增高。
19.答案:(1)传播途径
(2)伊蚊通过气味区分人和动物
(3)①a、c
②人的气味中a和c气体分子的相对含量高于动物的气味
(4)①形成对照实验(或作对照)
②伊蚊喜欢人的气味,且喜欢人的气味中a气
味分子和c气味分子
(5)勤洗澡,减少气味的散出或用a和c气味引诱伊蚊并杀灭,
解析:
20.答案:(1)①相对性状;抗病
②EE或Ee;50%
(2)10条
(3)遗传效应
(4)基因和环境
解析:(1)①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叫做相对性状。大白菜的感病和抗病是一对相对性状。F1:抗病×抗病→F2:抗病和感病,感病是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亲代抗病个体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中既有显性基因,也有隐性基因,是杂合体。
②若用E、c表示控制此病害抗性的基因,感病是隐性性状,基因组成是ee,分别来自亲代,则亲代的基因组成为Ee和Ee,F1: Ee×Ee→F2:EE、Ee、ee,基因为EE、Ee,表现型为抗病。
(2)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分别进入不同的精子或卵细胞中。图二为大白菜的染色体组型,共10对,即精子的染色体数目是10条。
(3)DNA分子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是长长的链状结构,外形很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DNA分子含有许多有遗传功能的片段,其中不同的片段含有不同的遗传信息,分别控制不同的性状,这些片段就是基因。基因是有遇传效应的DNA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
(4)生物的性状受基因控制,但也受环境影响。研究还表明,如果栽培大白菜的田地,在前一年种植大豆,大白菜根肿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下降,说明大白菜感病的性状由基因和环境共同决定
组别
A药
B药
总有效率(%)
甲
相同剂量注射
服用
97.83
乙
相同剂量注射
不服用
76.09
组别
通入的气体
A
空气
B
人的气味
C
上述两种气味分子
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2024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生物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2024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生物试卷(含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读图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2024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三模生物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2024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三模生物试卷(含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题,读图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一模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2024年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一模生物试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只交答题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