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安徽省宣城市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安徽省宣城市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第1页
    安徽省宣城市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第2页
    安徽省宣城市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第3页
    还剩1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安徽省宣城市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安徽省宣城市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注意事项:本卷共两大题,17小题,满分40分。化学与物理考试共120分钟。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最新颁布的《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中,家庭劳动清单里有“独立烹饪”这一任务活动,下列在烹饪过程中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A. 淘米B. 洗菜C. 切菜D. 点火炒菜
    2. 下列图示中,实验操作正确是
    A. 读取液体体积B. 检查装置气密性
    C. 液体的倾倒D. 氧气的验满
    3. 第19届亚运会于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在杭州成功举办。“绿色智能、节俭、文明”是杭州亚运会的办会理念。下列做法与此理念不相符的是
    A. 提倡使用一次性碗筷,树立健康意识B. 发展公共交通,提倡绿色出行
    C. 研究开发二氧化碳回收利用技术D. 城市雨污分流,污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4. 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 向盛有石灰石的试管中滴加稀盐酸,固体逐渐减少并有气泡产生
    C. 硫磺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二氧化硫气体
    D.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大量的白烟
    5. 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有如下操作步骤;①点燃酒精灯;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装药品;④用排水集气法收集;⑤把导管撤离水面;⑥熄灭酒精灯;⑦连接仪器;⑧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A. ②⑦③⑧①④⑥⑤B. ⑦②③⑧①④⑤⑥
    C. ②③⑦①④⑤⑧⑥D. ⑦③②①⑧④⑥⑤
    6. 科学家使用普通氧分子和带电的氧离子得到了新型氧分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是不带电的分子B. 1个分子含有2个分子
    C. 与的性质完全相同D. 和混合形成的是纯净物
    7. 下列有关空气及其成分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氧气具有助燃性,常用作燃料
    B. 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需的物质
    C. 工业上可用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
    D. 空气污染指数越大,空气质量状况越差
    8. 下列反应中,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的是
    A. 镁+氧气氧化镁B. 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
    C. 葡萄糖+氧气→水+二氧化碳D. 碳酸氢铵氨气+水+二氧化碳
    9. 下列选项符合图示从属关系的是
    A. AB. BC. CD. D
    10. 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被创造也可以被消灭B. 原子得失电子变成离子后,质量几乎不变
    C. 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D. 分子之间有间隔,原子之间也有间隔
    11. 剑桥大学研究新发现“纳米受限水”,当水被压缩纳米级时,以单分子层形式存在,既不像液体也不像固体,并且在高压下高度导电。下列关于“纳米受限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水分子不再运动
    B. 与普通水性质相似
    C. “纳米受限水”分子比普通水分子小
    D. 高压下,“纳米受限水”中存在可以自由移动的带电粒子
    12. 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某兴趣小组利用氧气传感器来检测足量红磷燃烧过程中氧气的含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a点时容器内氮气体积分数为85%
    B. 容器内物质总质量:b点>c点
    C. 氧气有剩余,说明物质燃烧时氧气必须达到一定浓度
    D. 此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为18%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8分)
    13. 从原子论到分子学说
    原子分子论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03年,道尔顿提出原子论,认为所有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的。单质由原子直接构成,同种原子相互排斥不能结合;化合物由“复杂原子”构成,“复杂原子”由不同原子按一定整数比例简单构成。
    材料二:1811年,阿伏加德罗引入新的概念分子,提出了分子学说。对于化合物而言,分子相当于道尔顿所谓的“复杂原子”;对于单质而言,同种原子可以结合成单质分子。
    (1)完成下列表格
    (2)上表微粒中符合道尔顿“复杂原子”的是_______ (写微粒符号)。
    (3)你同意材料一中加点部分的观点吗?请选用表中的物质说明理由_______。
    (4)从原子论的创立到分子学说的提出,谈谈你对科学理论的发展有何感想_______。
    14. 实验室欲用H2O2溶液制备氧气,并进行铁丝在氧气里燃烧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
    (2)若用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H2O2溶液和MnO2制备氧气,反应速率太快。为获得平稳的气流,上述发生装置(如图1)最合适的是_______(填标号)。
    (3)已知:用H2O2制取氧气时,也可用铂丝代替MnO2作催化剂。如图2中甲装置可通过随时控制反应的快慢,若制备过程中体系内压强过大,则安全管中的现象是:_______,此时应将铂丝抽离过氧化氢溶液。
    (4)用图2中乙装置进行铁丝在氧气里燃烧的实验,写出铁丝燃烧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
    15. 空气是宝贵的自然资,下图是以液态空气等为原料合成尿素的流程(部分产物略去)。
    (1)物质X的名称是_______,其化学性质_______(填“活泼”或“不活泼”)。
    (2)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主要发生_______(填“化学”或“物理”)变化。
    (3)请写出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
    (4)除分离液态空气外,现在还有一种膜分离技术制氧气,原理是在一定的压力下,让空气通过薄膜,其中的氧气能透过薄膜,从而达到分离空气的目的。据此推测氧分子的体积比氮分子的体积_______(填“大”或“小”)。
    16. 关于催化剂的研究是一-项重要的课题,某化学兴趣小组开展了“探究催化剂的奧秘”项目式学习。
    【任务一】认识催化剂
    (1)催化剂在化工生产中起着重要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 不加入催化剂化学反应就不能发生
    B. 在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则生成氧气的质量将增加
    C. 催化剂的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发生改变
    【任务二】定量探究催化剂的催化效果
    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发现氧化铜也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为比较氧化铜和二氧化锰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效果,该小组同学用图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以收集40毫升气体为标准(其他影响实验的因素均相同)设计下列三组实验:
    (2)实验前检查图1装置气密性方法是_______。
    (3)实验3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
    (4)上述实验中的“待测数据”是指_______;最后实验结果表明氧化铜的催化效果较差,则b_______c(填“>”“c点
    C. 氧气有剩余,说明物质燃烧时氧气必须达到一定浓度
    D. 此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为18%
    【答案】C
    【解析】
    A.由曲线图可知:a点时容器内氧气的体积分数为15%。故容器内其余气体(氮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的浓度为85%,故氮气体积分数小于85%,故A错误,不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反应是在密闭容器中进行的,故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不变,故容器内物质总质量:b点=c点,故B错误,不符合题意;
    C.由曲线图可知:反应停止时,容器内剩余3%体积分数的氧气,由于红磷足量,故氧气有剩余,说明物质燃烧时氧气必须达到一定浓度,故C正确,符合题意;
    D.由曲线图可知:反应过程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减小18%,且不是质量分数,故D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8分)
    13. 从原子论到分子学说
    原子分子论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03年,道尔顿提出原子论,认为所有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的。单质由原子直接构成,同种原子相互排斥不能结合;化合物由“复杂原子”构成,“复杂原子”由不同原子按一定整数比例简单构成。
    材料二:1811年,阿伏加德罗引入新的概念分子,提出了分子学说。对于化合物而言,分子相当于道尔顿所谓的“复杂原子”;对于单质而言,同种原子可以结合成单质分子。
    (1)完成下列表格
    (2)上表微粒中符合道尔顿“复杂原子”的是_______ (写微粒符号)。
    (3)你同意材料一中加点部分的观点吗?请选用表中的物质说明理由_______。
    (4)从原子论的创立到分子学说的提出,谈谈你对科学理论的发展有何感想_______。
    【答案】(1) ①. O2 ②. H2 ③. CO2
    (2)CO2 (3)不同意,氢气由氢分子构成,每个氢分子由两个相同的氢原子构成
    (4)科学理论是不断传承和发展的
    【解析】
    【小问1】
    氧气由氧分子构成,氧分子是双原子分子,其化学式为O2;氢气由氢分子构成,氢分子是双原子分子,其化学式为H2;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由2个氧原子和1个碳原子构成,其化学式为CO2;
    【小问2】
    化合物由“复杂原子”构成,“复杂原子”由不同原子按一定整数比例简单构成,CO2是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属于化合物,故其属于复杂原子;
    【小问3】
    材料一中提到单质由原子直接构成,同种原子相互排斥不能结合,而氢气由氢分子构成,每个氢分子由两个相同的氢原子构成,故不同意其观点;
    【小问4】
    阿伏加德罗的分子学说在道尔顿的原子论上推陈出新,表明科学理论是不断传承和发展的。
    14. 实验室欲用H2O2溶液制备氧气,并进行铁丝在氧气里燃烧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
    (2)若用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H2O2溶液和MnO2制备氧气,反应速率太快。为获得平稳的气流,上述发生装置(如图1)最合适的是_______(填标号)。
    (3)已知:用H2O2制取氧气时,也可用铂丝代替MnO2作催化剂。如图2中甲装置可通过随时控制反应的快慢,若制备过程中体系内压强过大,则安全管中的现象是:_______,此时应将铂丝抽离过氧化氢溶液。
    (4)用图2中乙装置进行铁丝在氧气里燃烧的实验,写出铁丝燃烧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
    【答案】(1)长颈漏斗
    (2)B (3)液面上升
    (4)
    【解析】
    【小问1】
    a的仪器名称为长颈漏斗
    【小问2】
    用分液漏斗可以获得平稳的气流,故C、D不符合题意;A中是过氧清溶液和二氧化锰直接接触,一开始速率快,后来慢慢减弱,不符题意;B过氧化氢溶液滴到水中,可以控制滴加过氧化氢溶液的速度来控制反应速率,符合题意,故选B。
    【小问3】
    若制备过程中体系内压强过大,将液体压到安全管内,故填液面上升。
    小问4】
    铁丝在氧气里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文字表达式为:。
    15. 空气是宝贵的自然资,下图是以液态空气等为原料合成尿素的流程(部分产物略去)。
    (1)物质X的名称是_______,其化学性质_______(填“活泼”或“不活泼”)。
    (2)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主要发生_______(填“化学”或“物理”)变化。
    (3)请写出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
    (4)除分离液态空气外,现在还有一种膜分离技术制氧气,原理是在一定的压力下,让空气通过薄膜,其中的氧气能透过薄膜,从而达到分离空气的目的。据此推测氧分子的体积比氮分子的体积_______(填“大”或“小”)。
    【答案】(1) ①. 氮气 ②. 不活泼 (2)物理
    (3)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4)小
    【解析】
    【小问1】
    工业制取氧气的过程可知,氧气的沸点是-183℃,氮气的沸点是-196℃,可以根据液氮和液氧的沸点不同而分离开,物质X的名称是氮气;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小问2】
    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的过程,是利用液氮和液氧沸点的不同,将其分离,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小问3】
    加热高锰酸钾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为: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小问4】
    在一定压力下,让空气通过薄膜,氧气能透过薄膜,从而达到分离空气的目的,据此推测氧分子比氮分子体积小。
    16. 关于催化剂的研究是一-项重要的课题,某化学兴趣小组开展了“探究催化剂的奧秘”项目式学习。
    【任务一】认识催化剂
    (1)催化剂在化工生产中起着重要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 不加入催化剂化学反应就不能发生
    B. 在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则生成氧气的质量将增加
    C. 催化剂的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发生改变
    【任务二】定量探究催化剂的催化效果
    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发现氧化铜也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为比较氧化铜和二氧化锰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效果,该小组同学用图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以收集40毫升气体为标准(其他影响实验的因素均相同)设计下列三组实验:
    (2)实验前检查图1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
    (3)实验3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
    (4)上述实验中的“待测数据”是指_______;最后实验结果表明氧化铜的催化效果较差,则b_______c(填“>”“
    (5)bd (6)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和体积相同,最终生成氧气的体积相同
    【解析】
    【小问1】
    A. 不加入催化剂,化学反应也能发生,如:过氧化氢发生反应生成水、氧气,加入催化剂时反应速率快一些,此选项错误;
    B. 在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只是加快了化学反应速率,不影响生成氧气的质量,此选项错误;
    C. 催化剂的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发生改变,此选项正确。故选C。
    【小问2】
    实验前检查图1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连接装置,推或拉注射器的活塞,松手后活塞回到原处,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小问3】
    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水、氧气,所以实验3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过氧化氢水+氧气。
    【小问4】
    上述实验中的“待测数据”是指收集40毫升气体需要的时间;最后实验结果表明氧化铜的催化效果较差,则用氧化铜作催化剂收集40毫升气体需要的时间长,所以b>c。
    【小问5】
    相同时间内产生的气体越多,反应速率越快,所以对比分析图3中的bd点,可知化学反应速率与催化剂的种类有关。
    【小问6】
    上述两个反应虽化学反应速率不同,但最终两个装置内压强相同的原因是: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和体积相同,最终生成氧气的体积相同。
    17. 同学们认为铁丝燃烧的现象与氧气的浓度有关,因此计划收集不同浓度的氧气进行相关实验。
    (1)若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一瓶体积分数约为40%的氧气,预先应向容积为250mL的集气瓶中加入水的体积是多少毫升?(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空气中氧气所占体积比按1/5计算。)
    (2)若实验操作规范,铁丝规格粗细合适,结果用这瓶制取的气体做铁丝燃烧实验,铁丝没有燃烧,其原因是_______。
    【答案】(1)解:设预先应向容积为250mL的集气瓶中加入水的体积是x,则x+(250mL-x)×=250mL×40%,解得x=62.5mL,答:预先应向容积为250mL的集气瓶中加入水的体积是62.5mL。 (2)氧气的浓度偏低
    【解析】
    【分析】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时,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即为收集到氧气的体积,所以预收集250mL体积分数为40%的氧气,即收集到氧气的体积和集气瓶中空气中的氧气的体积之和占250mL的40%。
    【小问1】
    见答案。
    【小问2】
    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1/5,铁丝在其中不能燃烧,铁丝在纯氧中可以燃烧,而在含氧气40%的空气中不能燃烧,说明40%的空气中氧气的浓度偏低。
    A
    B
    C
    D
    X
    缓慢氧化
    纯净物
    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Y
    氧化反应
    混合物
    氧化反应
    化合反应
    物质
    氧气
    氢气
    二氧化碳
    构成物质的微粒(写微粒符号)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实验序号
    5%过氧化氢溶液的体积/mL
    催化剂
    待测数据
    1
    20

    a
    2
    20
    0.5克氧化铜粉末
    b
    3
    20
    0.5克二氧化锰粉末
    c
    A
    B
    C
    D
    X
    缓慢氧化
    纯净物
    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Y
    氧化反应
    混合物
    氧化反应
    化合反应
    物质
    氧气
    氢气
    二氧化碳
    构成物质的微粒(写微粒符号)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实验序号
    5%过氧化氢溶液的体积/mL
    催化剂
    待测数据
    1
    20

    a
    2
    20
    0.5克氧化铜粉末
    b
    3
    20
    0.5克二氧化锰粉末
    c

    相关试卷

    安徽省宣城市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三次限时训练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安徽省宣城市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三次限时训练化学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47g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安徽省宣城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安徽省宣城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安徽省宿州市砀山铁路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安徽省宿州市砀山铁路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K-39,08, 热爱劳动从我做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