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钠及其化合物 同步测试 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5902356/0-171938811817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1 钠及其化合物 同步测试 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5902356/0-1719388118207/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1 钠及其化合物 同步测试 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5902356/0-1719388118246/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钠及其化合物同步训练题
展开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钠及其化合物同步训练题,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 钠及其化合物 同步测试,06g Na2CO3和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一、单选题
1.焰火“脚印”、“笑脸”、“五环”,让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更加辉煌、浪漫,这与高中化学中“焰色反应”知识相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焰色反应是化学变化
B.用稀盐酸清洗做焰色反应的铂丝(镍丝或铁丝)
C.焰色反应均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
D.利用焰色反应可区分NaCl与Na2CO3固体
2.下列各组中的两种物质反应,反应条件温度或反应物用量改变,不会引起产物改变的是( )
A.Na和O2B.NaOH和CO2
C.Na2O2和CO2D.Na2CO3和盐酸
3.《本草经集注》中记载有关鉴别硝石和朴硝的方法“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云是真硝石也”,上述记载中涉及物质鉴别方法是( )
A.升华B.焰色反应C.蒸馏D.蒸发
4.“钠投入水中,浮在水面上,形成一个闪亮的小球,小球迅速向四周移动,逐渐变小最后消失,在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反应现象与钠的下列性质无关的是( )
A.Na的熔点低B.Na的硬度小C.Na的密度小D.有强还原性
5.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物质用途错误的是( )
A.次氯酸钠:漂白剂
B.碳酸氢钠:侯氏制碱法的初始原料
C.硅酸钠:木材防火剂
D.过氧化钠:呼吸面具的供氧剂
6.NaCl是一种化工原料,可以制备一系列物质,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工业上通过电解饱和食盐水可以制取氯气等产品
B.氯气可用于自来水的消毒,药物的合成等
C.Cl2不与铁反应,因此液氯可储存在钢瓶中
D.侯氏制碱法实现了从NaCl到Na2CO3的转化
7.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钱逸泰教授等以CCl4和金属钠为原料,在700℃时反应制造出纳米级金刚石粉末和另一种化合物。该成果发表在世界权威的《科学》杂志上,被科学家们高度评价为“稻草变黄金”。下列有关说法中,你认为错误的是( )
A.另一种化合物是NaClB.纳米级金刚石属于胶体
C.这个反应不能在空气中进行D.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8.下列对于过氧化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是一种易溶于水的白色固体粉末
B.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它是碱性氧化物
C.与水反应时,过氧化钠是氧化剂,水是还原剂
D.与CO2反应时,1个Na2O2转移1个电子
9.下列有关钠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除去碳酸钠固体中混有的碳酸氢钠,可将固体加热
B.可用CaCl2溶液鉴别NaHCO3和Na2CO3两种溶液
C.金属钠着火时,可用水来灭火
D.Na、Na2O、Na2O2、NaOH长期放置在空气中,最终都将变为Na2CO3
10.下列关于金属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具有很强的还原性B.燃烧时生成氧化钠
C.燃烧时发出黄色的火焰D.与水反应时,钠浮在水面上方
11.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钠与水的反应:Na+2H2O=Na++2OH-+H2↑
B.澄清的石灰水与稀盐酸反应:Ca(OH)2+2H+=Ca2++2H2O
C.NaHCO3溶液与足量Ba(OH)2溶液:HCO+OH-+Ba2+= BaCO3↓+H2O
D.硫酸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H++SO+OH-+Ba2+= H2O+BaSO4↓
12.向Na2CO3、NaHCO3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生成气体的量随盐酸加入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离子组在对应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a点对应的溶液中:Na+、OH-、SO42-、NO3-
B.b点对应的溶液中:K+、Al3+、MnO4-、Cl-
C.c点对应的溶液中:Na+、Ca2+、NO3-、Cl-
D.d点对应的溶液中:K+、Fe2+、NO3-、SO42-
13.某化学教师为“氯气与金属钠反应”设计了如图装置的实验。实验操作:先给钠预热,等钠熔融成小球时,撤火,通入氯气,即可见钠着火燃烧,生成大量白烟。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反应生成的大量白烟是氯化钠晶体
B.此反应说明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
C.玻璃管尾部塞一团浸有NaOH溶液的棉球是用于吸收过量的氯气
D.氯气与金属钠反应属于吸热反应
14.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A、B、C、D、F都是由其中的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E是由Z元素形成的单质,0.1ml·L-1D溶液的pH为13(25℃)。它们满足如图转化关系,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B晶体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2
B.等体积等浓度的F溶液与D溶液中,阴离子总的物质的量F>D
C.0.1mlB与足量A或C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均为0.1NA
D.Y、Z分别形成的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前者弱于后者,是因为后者分子间存在氢键
15.向100mL NaOH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气体,充分反应得到溶液X后,再向所得溶液X中逐滴加入的盐酸,产生的物质的量与所加盐酸体积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原NaOH溶液的浓度为
B.若,当V(盐酸)<a L时,则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若,则所得溶液X的溶质成分为和
D.若,则所得溶液X的溶质成分为NaOH和
16.向Na2CO3、 NaHCO3,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生成气体的量随盐酸加入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离子组在对应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a点对应的溶液中:Na+、OH-、SO42-、NO3-
B.b点对应的溶液中:Al3+、Fe3+、MnO4-、Cl-
C.c点对应的溶液中:Na+、Ca2+、NO3-、Cl-
D.d点对应的溶液中:F-、NO3-、Fe2+、Ag+
17.有A、B两个完全相同的装置,某学生分别在它们的侧管中装入1.06g Na2CO3和0.84g NaHCO3,A、B中分别有10mL相同浓度的盐酸,将两个侧管中的物质同时倒入各自的试管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B装置的气球膨胀的体积大
B.最终两试管中NaCl的物质的量一定相同
C.若最终两气球体积不同,则盐酸的浓度一定小于或等于1ml/L
D.若最终两气球体积相同,则盐酸的浓度一定大于或等于2ml/L
18.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加热钠至熔化后,停止加热并通入氯气,钠剧烈燃烧并生成大量白烟。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
A.钠着火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
B.反应生成的大量白烟是氯化钠固体小颗粒
C.棉球处发生的化学反应是: Cl2+2NaOH=NaCl+NaClO+H2O
D.可在棉球右侧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判断氯气是否被碱液完全吸收
19.下列有关钠及其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Na2O与Na2O2都能和水反应生成NaOH,所以它们都是碱性氧化物
B.Na2CO3和NaHCO3与同种酸反应生成等量的CO2时,NaHCO3消耗的酸少
C.高压钠灯发出的黄光透雾能力强,可用于道路和广场照明
D.Na2O2吸收CO2产生O2,可用作呼吸面具供氧剂
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a2O、Na2O2的组成元素相同,二者分别与CO2反应的产物也相同
B.在反应2Na2O2+2H2O=4NaOH+O2↑中,Na2O2氧化剂,H2O是还原剂
C.Na2O2溶于水产生O2的离子方程式为Na2O2+H2O=2Na++2OH-+O2↑
D.Na2O2用作呼吸面具供氧剂时,一部分氧元素被氧化,另一部分氧元素被还原
二、综合题
21.A、B、C、D、E、F六种物质有如下变化关系,E是淡黄色粉末,判断:
(1)写出A、B、C、D、E、F的化学式:
A. ;B. ;C. ;
D. ;E. ;F. 。
(2)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离子反应的直接写出离子方程式)
B → C: ,
E → B: ,
C → F: ,
F → C: 。
22.钠是一种非常活泼、具有广泛应用的金属。
(1)金属钠非常活泼,通常保存在 里,以隔绝空气。
(2)汽车安全气囊的气体发生剂可由金属钠生产。某汽车安全气囊内含、和等物质。
①当汽车发生较严重的碰撞时,引发分解:,从而为气囊充气。产生的Na立即与发生置换反应生成,化学方程式是 。
②是冷却剂,吸收产气过程释放的热量。起冷却作用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③如果安全气囊中装有78 g ,其完全分解所释放的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L。
(3)工业通过电解NaCl生产金属钠:2NaCl(爆炸),过程如下:
已知:电解时需要将NaCl加热至熔融状态。NaCl的熔点为801℃,为降低能耗,通常加入从而把熔点降至约580℃。粗钠中含有少量杂质Ca,过程Ⅱ除去Ca的化学方程式是 。
23.请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
(1)钠在空气中燃烧:
(2)钠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碳酸钠转化为碳酸氢钠的化学方程式:
(4)碳酸氢钠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5)氯气和石灰乳反应化学方程式:
24.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①KClO3: ;
②KHSO4: ;
③NaHCO3: 。
(2)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漂白粉的有效成分 。
(3)NaHCO3不稳定,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
25.元素的价类二维图是我们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相关知识的重要模型和工具,它指的是以元素的化合价为纵坐标,以物质的类别为横坐标所绘制的二维平面图像。下图是钠的价类二维图:
请回答以下问题:
(1)在野外可用作生氢剂,其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写出二维图中缺失①中某种淡黄色固体的化学式 ,其阳离子与阴离子的个数比为 。
(3)溶液常因温度过高而分解,导致含有少量,除去杂质的方法为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4)向某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中缓慢通入一定量的(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充分反应。将上述所得溶液,逐滴滴加的盐酸,所得气体的体积与所加盐酸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
①原溶液的浓度为 。
②AB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5)我国科学家研发了一种室温下“可呼吸”的充电电池。电池的总反应为:。
①该电池消耗(标准状况)气体时,转移电子数为 (用表示)。
②该电池中不能存在水,否则可能引起电池爆炸,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原因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解析】【解答】A.焰色反应是物理变化,A不符合题意;
B.盐酸易挥发,因此用稀盐酸清洗做焰色反应的铂丝(镍丝或铁丝),B符合题意;
C.观察钾元素的焰色反应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其余的不需要,C不符合题意;
D.NaCl与Na2CO3固体中均含有钠元素,因此利用焰色反应不能区分NaCl与Na2CO3固体,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焰色反应,是某些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无色火焰中灼烧时使火焰呈现特殊颜色的反应。其原理是每种元素都有其个别的光谱。在化学上,常用来测试某种金属是否存在于化合物。
2.【答案】C
【解析】【解答】A. Na和O2反应的温度不同,产物不同,常温下生成氧化钠,点燃生成过氧化钠,A项不符合题意;
B. NaOH和CO2发生的反应,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反应,当二氧化碳气体的量不同,产物不同,少量二氧化碳通入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过量可生成碳酸氢钠或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B项不符合题意;
C. Na2O2和CO2的反应,温度不同、量不同不会引起产物的改变,C项符合题意;
D. Na2CO3和HCl反应,当把盐酸滴入碳酸钠溶液中生成碳酸氢钠和氢氧化钠,继续滴加会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当把碳酸钠滴入盐酸中,开始就会生成二氧化碳,故D不符合,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物质反应时量不同、条件不同、产物可能不同,根据具体反应的物质的性质分析。
3.【答案】B
【解析】【解答】根据题意,以火烧之,紫青烟起,说明该物质的焰色试验为紫色,这种鉴别物质的方法为焰色反应,
故答案为:B。
【分析】钠的颜色反应为黄色,钾为紫色。
4.【答案】B
【解析】【解答】钠与水反应,钠具有很强还原性,浮在水面上说明其密度小于水,形成小球,熔点低,四处游动产生气体,酚酞变红说明生成碱,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钠与水反应的现象找出对应的性质,结合选项判断。
5.【答案】B
【解析】【解答】A.次氯酸钠具有氧化性,是家庭常用的漂白剂,故A不符合题意;
B.侯氏制碱法的初始原料是 、 、 和 ,反应先生成碳酸氢钠,受热分解后得到纯碱碳酸钠,故B符合题意;
C.硅酸钠不易燃,常用作木材防火剂,故C不符合题意;
D.过氧化钠与水、二氧化碳均能反应生成氧气,可以作为呼吸面具的供氧剂,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侯式制碱法的原料是饱和食盐水、二氧化碳和氨气,而碳酸氢钠是制取纯碱的原料。
6.【答案】C
【解析】【解答】A.根据转化关系,电解饱和食盐水得到NaOH、Cl2、H2,故A不符合题意;
B.氯气溶于水可以得到HClO,利用HClO的强氧化性,用于自来水的消毒,氯气可以用于药物的合成等,故B不符合题意;
C.铁在常温下与干燥的氯气不反应,氯气与铁在点燃的条件下能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铁,因此液氯可以储存在钢瓶中,故C符合题意;
D.侯氏制碱法的方程式为NaCl+NH3+CO2+H2O=NaHCO3↓+NH4Cl,NaHCO3受热分解成Na2CO3,实现了NaCl与NaHCO3的转化,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工业上电解饱和食盐水,俗称氯碱工业,制备氢氧化钠,氯气和氢气;
B、氯气溶于水生成次氯酸,具有漂白性和强氧化性,可以用于杀菌消毒漂白;
C、氯气具有强氧化性,氯气和铁在点燃的条件下可以生成氯化铁;
D、侯氏制碱法利用了氨气、二氧化碳和食盐水制取碳酸氢钠,碳酸氢钠受热分解为碳酸钠。
7.【答案】B
【解析】【解答】A.根据元素守恒可知,方程式为4Na+CCl4 C+4NaCl,则另一种化合物是NaCl,选项A不符合题意;
B.纳米级金刚石粉末是纯净物,不是胶体分散系,选项B符合题意;
C.钠与空气中与氧气发生反应,不能在空气中进行,选项C不符合题意;
D.这个反应中化合物与单质发生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所以该反应是置换反应,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CCl4和金属钠为原料,在700℃时制造出纳米级金刚石粉末同时生成氯化钠,反应的方程式为4Na+CCl4C+4NaCl,反应中C、Na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钠为还原剂,CCl4为氧化剂,该反应单质和化合物生成新的单质和新的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以此解答该题。
8.【答案】D
【解析】【解答】A.过氧化钠是一种淡黄色的粉末,A项不符合题意;
B.与酸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为碱性氧化物,过氧化钠与酸反应时生成盐和水,同时还有氧气生成,所以它不是碱性氧化物,B项不符合题意;
C.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反应中,Na2O2中O元素化合价既升高又降低,则过氧化钠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水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C项不符合题意;
D.Na2O2与CO2反应生成Na2CO3和O2,则1个Na2O2转移1个电子,D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易错分析:B.过氧化钠属于过氧化物,不属于碱性氧化物,氧化钠属于碱性氧化物。
C.过氧化钠中氧为-1价,既有氧化性也有还原性,反应时候既做氧化剂又做还原剂。
9.【答案】C
【解析】【解答】A. 碳酸氢钠加热分解为碳酸钠、二氧化碳、水,加热可除去碳酸钠固体中混有的碳酸氢钠,故A不符合题意;
B. CaCl2溶液与NaHCO3不反应,CaCl2溶液和Na2CO3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可用CaCl2鉴别NaHCO3和Na2CO3两种溶液,故B不符合题意;
C. 金属钠与水、氧气等物质反应,金属钠着火时,不能用水来灭火,一般用沙子盖灭,故C符合题意;
D. Na、Na2O、Na2O2、NaOH长期放置在空气中,与空气中氧气、水、二氧化碳等反应最终都将变为Na2CO3,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C中根据物质的性质判断,钠与水反应,着火的钠变为过氧化钠也能与水反应生成可燃性气体。
10.【答案】B
【解析】【解答】A.钠的原子结构最外层一个电子很容易失去,钠具有很强的还原性,A不符合题意;
B.钠燃烧时生成过氧化钠,B符合题意;
C.钠燃烧时发出黄色的火焰,C不符合题意;
D.钠的密度比水小,与水反应时,钠浮在水面上方,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考查Na的化学性质,Na在常温下与O2反应生成氧化钠,在加热条件下与氧气反应生成过氧化钠。
11.【答案】C
【解析】【解答】A.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2Na+2H2O=2Na++2OH-+H2↑,A不符合题意;
B.澄清的石灰水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OH-+H+= H2O,B不符合题意;
C.NaHCO3溶液与足量Ba(OH)2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钡、氢氧化钠、水:HCO3-+OH-+Ba2+= BaCO3↓+H2O,C符合题意;
D.硫酸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水:2H++SO42-+2OH-+Ba2+= 2H2O+BaSO4↓,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钠与水反应:2Na+2H2O=2Na++2OH-+H2↑;
B.澄清的石灰水与稀盐酸反应:OH-+H+= H2O;
C.NaHCO3溶液与足量Ba(OH)2溶液反应:HCO3-+OH-+Ba2+= BaCO3↓+H2O;
D.硫酸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2H++SO42-+2OH-+Ba2+= 2H2O+BaSO4↓。
12.【答案】C
【解析】【解答】a点溶液中含有CO32-和HCO3-,b点全部为HCO3-,c点恰好完全反应生成NaCl,溶液呈中性,d点盐酸过量,呈酸性,A.a点溶液中含有CO32-和HCO3-,HCO3-与OH-反应不能大量共存,选项A不符合题意;
B.b点全部为HCO3-,Al3+与HCO3-发生互促水解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选项B不符合题意;
C.c点恰好完全反应生成NaCl,溶液呈中性,离子之间不发生反应,在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选项C符合题意;
D.d点呈酸性,酸性条件下,NO3-与Fe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 向Na2CO3、NaHCO3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 首先发生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碳酸氢钠,没有气体生成,继续加入盐酸,发生碳酸氢钠与盐酸的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据此判断各点中含有的离子,然后结合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判断离子组能否共存即可。
13.【答案】D
【解析】【解答】A.钠与氯气反应生成白色固体氯化钠,A叙述不符合题意;
B.此反应为钠在氯气中燃烧,可说明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B叙述不符合题意;
C.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可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氯气,防止氯气污染环境,C叙述不符合题意;
D.氯气与金属钠反应发光、发热,属于放热反应,D叙述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
A.氯气和金属钠按照质量守恒推算,生成物为氯化钠晶体;
B.根据现象可知通氯气后燃烧,则说明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
C.玻璃管后有含碱液的棉花,目的是吸收过量的氯气,属于尾气处理,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
D.此反应燃烧应属于放热反应。
14.【答案】D
【解析】【解答】由上述分析可知,X为H,Y为C,Z为O,W为Na,A为水,B为过氧化钠,C为二氧化碳,D为NaOH,E为氧气,F为碳酸钠。
A.B为过氧化钠,过氧化钠是由钠离子和过氧根离子构成,Na2O2晶体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2,故A不符合题意;
B.等体积等浓度的F(Na2CO3)溶液与D(NaOH)溶液中,由于碳酸钠能够水解,CO32-+H2O HCO3-+OH-、HCO3-+H2O H2CO3+OH-,阴离子数目增多,阴离子总的物质的量F>D,故B不符合题意;
C.B为Na2O2,C为CO2,A为H2O,过氧化钠与水或二氧化碳的反应中,过氧化钠为氧化剂和还原剂,0.1mlB与足量A或C完全反应转移电子0.1NA,故C不符合题意;
D.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C<O,Y、Z分别形成的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前者弱于后者,与氢键无关,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A、B、C、D、F都是由其中的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0.1ml·L-1D溶液的pH为13(25℃),说明D为一元强碱溶液,为NaOH,则X为H元素;E是由Z元素形成的单质,根据框图,生成氢氧化钠的反应可能为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则E为氧气,B为过氧化钠,A为水,C为二氧化碳,F为碳酸钠,因此Y为C元素、Z为O元素、W为Na元素,据此分析解答。
15.【答案】B
【解析】【解答】A.当向100mLNaOH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O2气体时,反应有两种可能情况:2NaOH+CO2=Na2CO3+H2O或NaOH+CO2=NaHCO3,在加入盐酸100mL时,无论溶液中溶质是NaOH、NaHCO3还是Na2CO3,最终都会生成NaCl,因n(Na+)=n(Cl-),所以n(NaOH)=n(HCl)=0.2bml,即原NaOH溶液的浓度为,A不符合题意;
B.假设NaOH溶液通入CO2形成的溶液中溶质只有Na2CO3,逐滴加入盐酸依次发生反应:Na2CO3+HCl=NaCl+NaHCO3、NaHCO3+HCl=NaCl+CO2↑+H2O,则前后2个阶段消耗盐酸的体积相等,即,当V(盐酸)<a L时,则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符合题意;
C.若,即没有气体生成阶段消耗的盐酸体积大于生成气体阶段消耗的盐酸体积,即盐酸先与剩余的NaOH反应,再与Na2CO3反应,最后与NaHCO3反应,可知NaOH溶液与CO2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为NaOH、Na2CO3,C不符合题意;
D.若,即产生气体所耗盐酸多于未产生气体所耗盐酸,所以所得溶液X的溶质成分为和,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利用终态产物法计算;
B.考虑反应历程;
C.依据反应的先后顺序分析;
D.依据图像中的数值判断。
16.【答案】C
【解析】【解答】A.a点溶液中含有HCO3-,能与OH-反应生成CO32-,不可大量共存,A不符合题意;
B.b点溶液含有HCO3-,能与Al3+发生双水解反应,生成Al(OH)3沉淀和CO2气体,不可大量共存,B不符合题意;
C.c点溶液中只含有Na+和Cl-,与其他离子相互间不反应,可大量共存,C符合题意;
D.d点溶液中含有H+,NO3-在酸性条件下具有氧化性,能将Fe2+氧化成Fe3+,不可大量共存,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向Na2CO3、NaHCO3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盐酸的过程中发生反应为Na2CO3+HCl=NaCl+NaHCO3、NaHCO3+HCl=NaCl+H2O+CO2↑;据此结合溶液中的成分判断所给离子是否能共存。
17.【答案】D
【解析】【解答】A.若盐酸足量,则由于Na2CO3和NaHCO3物质的量都是0.01ml,反应放出的气体体积相等,若盐酸不足量,由于碳酸钠和酸反应分步进行,先生成碳酸氢钠,后碳酸氢钠和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则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更多,不能确定气球膨胀的体积大小,A不符合题意;
B.两试管中氯离子物质的量相等,若盐酸都足量,Na2CO3和NaHCO3的物质的量均为0.01ml,所以Na2CO3和NaHCO3中钠离子的物质的量不同,则最终两试管中Na+的物质的量一定不相同,B不符合题意;
C.碳酸钠和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32-+H+=HCO3-、HCO3-+H+=CO2 ↑+H2O,碳酸氢钠和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CO3-+H+=CO2 ↑+H2O,若最终两气球体积不同,所需酸的物质的量范围是:0
故答案为:D。
【分析】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物质的量相等,若盐酸足量,产生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相等,但盐酸的量不确定,不能确定产生气体的物质的量,据此分析即可。
18.【答案】A
【解析】【解答】A.钠燃烧时火焰为黄色,故A选项是错误的;
B.氯气性质活泼,易与活泼金属钠发生化合反应生成NaCl,反应时有大量白烟,所以白烟是氯化钠微晶分散在空气中形成,故B正确;
C.氯气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方程式为Cl 2+2NaOH = NaCl +NaClO +H2O ,故C选项是正确的;
D.氯气具有氧化性,则若在棉花球右侧外沿滴一滴淀粉碘化钾溶液,存在剩余氯气时与kI反应生成碘单质,遇淀粉变蓝,所以可据其颜色变化判断氯气是否被碱液完全吸收,故D选项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A。
【分析】A.钠元素的焰色是黄色的;
B.氨气在氯气中燃烧时会产生氯化铵白色固体,因此反应的现象是产生大量的白烟;
C.氯气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该反应属于歧化反应;
D.氯气的氧化性强于碘单质,所以氯气可以将碘离子氧化为碘单质。
19.【答案】A
【解析】【解答】A. Na2O2 为过氧化物,故A符合题意;
B.Na2CO3+2HCl=NaCl+H2O+CO2↑故B不符合题意;
C. 高压钠灯发出的黄光透雾能力强,可用于道路和广场照明,故C不符合题意;
D. Na2O2与CO2反应产生O2 ,可用作呼吸面具供氧剂,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碱性氧化物是溶于水而只生成一种碱或与酸反应而成一种盐和水的化合物,Na2O2 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属于过氧化物。
20.【答案】D
【解析】【解答】A、Na2O与CO2反应生成Na2CO3,Na2O2与CO2反应生成Na2CO3和氧气,产物不同,故A错误;
B、2Na2O2+2H2O=4NaOH+O2↑中,过氧化钠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既升高又降低,过氧化钠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故B错误;
C、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正确的离子积方程式为 Na2O2+H2O=4Na++4OH-+O2↑,故C错误;
D、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时,过氧化钠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一部分氧元素被氧化,另一部分氧元素被还原,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时,过氧化钠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一部分氧元素被氧化,另一部分氧元素被还原,因此Na2O2用作呼吸面具供氧剂时,一部分氧元素被氧化,另一部分氧元素被还原,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A、 Na2O与CO2反应生成Na2CO3,Na2O2与CO2反应生成Na2CO3和氧气;
B、该反应中,水中没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
C、该方程式原子不守恒;
D、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
21.【答案】(1)Na;NaOH;Na2CO3;NaCl;Na2O2;NaHCO3
(2)2OH-+CO2=CO32-+H2O;2Na2O2+2H2O=4Na++4OH-+O2↑;CO +H2O+CO2=2HCO3-;2NaHCO3 Na2CO3+H2O+CO2↑
【解析】【解答】本题考查无机推断,E是淡黄色粉末,即E可能是Na2O2、S,因为E是由A和氧气反应生成,即E为Na2O2,则A为Na,Na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氢气,Na2O2也能生成B,则B为NaOH,根据转化关系,NaOH与CO2反应,C与CO2、H2O反应生成F,则C为Na2CO3,F为NaHCO3,C和盐酸反应生成D,则D为NaCl,(1)根据上述分析,A为Na,B为NaOH,C为Na2CO3,D为NaCl,E为Na2O2,F为NaHCO3;(2)B→C:2NaOH+CO2=Na2CO3+H2O,其离子反应方程式为2OH-+CO2=CO32-+H2O;E→B:2Na2O2+2H2O=4NaOH+O2↑,其离子反应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4OH-+O2↑;C→F:Na2CO3+CO2+H2O=2NaHCO3,其离子反应方程式为CO32-+CO2+H2O=2HCO3-;F→G:2NaHCO3 Na2CO3+H2O+CO2↑。
【分析】推断题解题最重要的解题思路如下:1、寻找题眼(突破口):根据题目条件可直接判断某物质或某反应 2、依据元素守恒原则,可通过反应物(或生成物)所含元素推测生成物可能含有的元素(或反应物),再根据常见反应或某些特殊条件(如该物质的摩尔质量)推测、确定物质的化学式。本题最明显的突破口是物质是E为Na2O2:(E是淡黄色粉末(FeS2、Na2O2、S等),A与氧气可生成E)则:A为Na,B为氢氧化钠。再推断出C为碳酸钠、D为NaCl,F为碳酸氢钠
22.【答案】(1)煤油
(2);;40.3
(3)
【解析】【解答】(1)钠很容易被氧化,应该保存在煤油中,故答案为:煤油;
(2)①钠和氧化铁反应生成氧化钠和铁,故答案为: ;
②碳酸氢钠受热分解为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故答案为: ;
③NaN3的质量为78g,摩尔质量为65g·ml-1,则NaN3的物质的量为1.2ml, ,则NaN3和N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则N2的物质的量为1.8ml,标准状况的气体摩尔体积为22.4L·ml-1,则N2的体积为40.3L,故答案为:40.3;
(3)过氧化钠和钙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钠和氧化钙,故答案为:。
【分析】(1)钠很容易被氧化,应该保存在煤油中;
(2) ①钠和氧化铁反应生成氧化钠和铁;
②碳酸氢钠受热分解为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
③结合公式和V=n·Vm判断;
(3)过氧化钠和钙反应生成钠和氧化钙。
23.【答案】(1)2Na+O2 Na2O2
(2)2Na+2H2O=2Na++2OH-+H2↑
(3)Na2CO3+CO2 +H2O = 2NaHCO3
(4)HCO3-+OH-=H2O+CO32-
(5)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解析】【解答】(1)Na在空气中燃烧,与O2反应生成Na2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2Na2O2;
(2)Na与H2O反应生成可溶性NaOH和H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a+2H2O=2Na++2OH-+H2↑;
(3)Na2CO3与过量CO2和H2O反应生成NaHCO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O2+H2O=2NaHCO3;
(4)NaHCO3和NaOH反应生成可溶性Na2CO3和H2O,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CO3-+OH-=H2O+CO32-;
(5)Cl2和Ca(OH)2反应生成CaCl2、Ca(ClO)2和H2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分析】(1)Na在空气中燃烧,与O2反应生成Na2O2,据此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Na与H2O反应生成可溶性NaOH和H2,据此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Na2CO3与过量CO2和H2O反应生成NaHCO3,据此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NaHCO3和NaOH反应生成可溶性Na2CO3和H2O,据此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5)Cl2和Ca(OH)2反应生成CaCl2、Ca(ClO)2和H2O,据此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4.【答案】(1)KClO3=K++ ;KHSO4=K++H++ ;NaHCO3=Na++
(2)Ca(ClO)2
(3)2NaHCO3Δ__ Na2CO3+CO2↑+H2O
【解析】【解答】(1)①KClO3是盐,电离为K+和Cl ,电离方程式为:KClO3=K++ ;
②KHSO4是酸式盐,且HS 是类似于H2SO4的酸式酸根,电离为H+和HS ,电离方程式为:KHSO4=K++H++ ;
③NaHCO3是盐,盐电离出金属阳离子和酸根离子, 是弱酸的酸式根,不能拆,电离方程式为:NaHCO3=Na++ 。
(2)漂白粉的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钙,对应的化学式为:Ca(ClO)2。
(3)NaHCO3不稳定,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Δ__ Na2CO3+CO2↑+H2O。
【分析】(1)①KClO3是一种可溶性盐,在水中完全电离产生K+和ClO3-;
②KHSO4是一种可溶性强酸酸式盐,在水中完全电离产生K+、H+和SO42-;
③NaHCO3是一种可溶性弱酸酸式盐,在水中完全电离产生Na+和HCO3-。
(2)漂白粉的主要成分为CaCl2、Ca(ClO)2,有效成分为Ca(ClO)2。
(3)NaHCO3不稳定,受热分解产生Na2CO3、H2O和CO2,据此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5.【答案】(1)
(2)Na2O2;2:1
(3)
(4)1ml/L;
(5)0.4NA;
【解析】【解答】(1)在野外可用作生氢剂,其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故答案为:。
(2)①为钠的氧化物,呈淡黄色,①为Na2O2,阳离子与阴离子的个数比为,2:1;
故答案为:Na2O2;2:1。
(3)碳酸钠溶液通入二氧化碳,生成碳酸氢钠,所以碳酸氢钠溶液中混有碳酸钠杂质,可以向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进行除杂,;
故答案为:。
(4)根据题意,,加入盐酸后发生的反应;根据氯原子守恒n(NaCl)=n(HCl)=cV=1ml/L0.3L=0.3ml,根据钠原子守恒,n(NaCl)=n(NaOH)= 0.3ml,故NaOH 浓度为;
故答案为:1ml/L; 。
(5)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C元素化合价由+4价到0价,Na由0价到+1价,所以当有3个CO2参与反应,转移4个电子,CO2,所以转移电子数为0.4NA;该电池中有单质钠,钠可以与水反应生成氢气;
故答案为:0.4NA;。
【分析】(1)氢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
(2)淡黄色固体为过氧化钠,过氧化钠中阳离子和阴离子的比为2:1;
(3)碳酸根和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碳酸氢根;
(4) ① 结合钠原子守恒判断氢氧化钠的浓度;
② AB段为碳酸氢根和氢离子的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5) ① 电子数的转移要结合碳元素的化合价变化进行判断;
② 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化学人教版 (2019)第一节 钠及其化合物练习,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2019)第二章 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第一节 钠及其化合物当堂检测题,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 钠及其化合物 课后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钠及其化合物课后练习题,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钠及其化合物 同步检测,6g Na2O2和5,72L的气体,8g的沉淀,5ml·L-1,1 ml,水的质量为100 g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