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6章生物的进化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6章生物的进化课件,共60页。
第6章 生物的进化期中期末· 全优手册A卷· 必备知识全优B卷· 关键能力全优一、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的主要组成学说 二、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1.地层中陈列的证据——化石(1)作用: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2)证实的问题①生物是由原始的共同祖先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逐渐进化而来的。②生物进化的顺序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相关信息 化石大部分发现于沉积岩的地层中。点睛 不同地层的形成年代不同,越早形成的地层中首次出现的生物越低等,生物特征越简单;越晚形成的地层中首次出现的生物越高等,生物特征越复杂。2.当今生物体上进化的印迹——其他方面的证据(1)比较解剖学证据——不同种类的脊椎动物的前肢在形态上差别很大,但内部结构模式却是一致的。(2)胚胎学证据——脊椎动物在胚胎发育早期都有彼此相似的阶段。(3)细胞和分子水平的证据①当今生物都有能进行代谢、生长和增殖的细胞,细胞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等。②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其DNA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差异越小。三、适应的普遍性和相对性1.适应的两方面含义(1)生物的形态结构适合于完成一定的功能。(2)生物的形态结构及其功能适合于该生物在一定的环境中生存和繁殖。2.适应具有的特点:普遍性和相对性。四、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1.各种生物适应性特征形成的理论(1)物种不变论的观点:各种生物都是自古以来就如此的。(2)拉马克的观点:①当今所有的生物都是由更古老的生物进化来的。②适应的形成都是由于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3)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观点:适应的来源是可遗传的变异,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点睛 拉马克的进化观点表明选择在前,变异在后,可归纳如下:2.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解释模型点睛 达尔文对新物种形成的解释:微小有利变异逐代积累形成生物新类型。3.达尔文以后进化理论的发展(1)关于遗传和变异的研究,已经从性状水平深入基因水平。(2)关于适应以及物种的形成等问题的研究,已经从以生物个体为单位,发展到以种群为基本单位。五、种群和种群基因库1.种群(1)概念:三要素 (2)特点:种群是生物进化和繁殖的基本单位。易错警示 生物进化是以种群为单位的,而不是以个体或物种为单位的。因为同一物种的个体可能分布在不同地域而不能进行基因交流。六、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1.可遗传的变异(1)来源:突变和基因重组。(2)特点:随机性、不定向性。(3)结果: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易错警示 突变包括基因突变 和染色体变异两种,并非仅指基因突变。2.可遗传的变异的利害性:往往取决于生物的生存环境。七、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影响1.原因: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有更多的机会产生后代,种群中相应基因的频率会不断提高;相反,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留下后代的机会少,种群中相应基因的频率会下降。2.选择的对象(1)直接作用对象:个体。(2)实质:决定个体表型的基因。易错警示 (1)基因频率与生物进化的关系:只要基因频率改变,生物就发生进化;只要生物进化,基因频率就一定改变。若基因频率不变,则生物未发生进化。基因频率是否改变是判断生物是否进化的有效依据。(2)生物进化不一定导致新物种的形成。3.选择的结果(1)生物性状上:朝着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2)基因上: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4.进化的实质: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八、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1.物种与隔离(1)物种: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称为一个物种。拓展 人工培育出的三倍体不能称为一个物种,因为其减数分裂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配子。(2)隔离①概念:不同群体间的个体,在自然条件下基因不能自由交流的现象。②常见类型:2.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高频易错 (1)物种的形成不一定都需要经过地理隔离,如低温诱导植物多倍体的产生。(2)物种的形成一定经过生殖隔离。九、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1.协同进化: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2.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生物多样性主要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遗传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3.生物进化理论在发展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对自然界的生命史作出了科学的解释:①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②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③突变和基因重组提供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进而通过隔离形成新的物种。④生物进化的过程实际上是生物与生物、生物与无机环境协同进化的过程。⑤生物多样性是协同进化的结果。易错警示 生物进化不能发生在同种生物之间。拓展 ZW型性别决定的生物位于性染色体上基因的基因频率计算与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相同。(4)题型四 利用哈迪-温伯格定律(遗传平衡定律),由基因频率计算基因型频率:①前提条件种群非常大;所有雌雄个体之间自由交配;没有迁入和迁出;没有自然选择;没有突变;等等。②计算公式设p表示A的基因频率,q表示a的基因频率,如果一个种群达到遗传平衡,则基因型AA的频率为p2,Aa的频率为2pq,aa的频率为q2,且基因型频率应符合p2+2pq+q2=1。例题1 (2021广东高考)兔的脂肪白色(F)对淡黄色(f)为显性,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某兔群由500只纯合白色脂肪兔和1 500只淡黄色脂肪兔组成,F、 f的基因频率分别是 ( )A.15%、85% B.25%、75%C.35%、65% D.45%、55%解析 由题意可知,该兔种群由500只纯合白色脂肪兔(FF)和1 500只淡黄色脂肪兔(ff)组成,故F的基因频率为(500×2)÷[(500+1 500)×2]×100%=25%,f的基因频率为1-25%=75%。答案 B变式1 某地区男女比例相当,男性中的红绿色盲患者占8%,若该地区红绿色盲的遗传符合遗传平衡定律。下列有关该地区人群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红绿色盲基因的频率为8%B.出现红绿色盲女性的概率为0.32%C.出现色觉正常男性的概率为46%D.出现女性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的概率为14.72%变式1 D 假设控制色觉正常与红绿色盲的基因分别用B、b表示,男性中的红绿色盲患者占8%,说明男性中b的基因频率为8%,而该地区男女比例相当,因此女性中b的基因频率也为8%,则人群中红绿色盲基因的频率为8%,A正确;女性中红绿色盲基因的频率为8%,则女性中出现红绿色盲的概率为8%×8%=0.64%,根据男女比例相当,可知人群中出现红绿色盲女性的概率为0.64%×1/2=0.32%,B正确;男性中红绿色盲基因的频率为8%,则男性中B的基因频率为1-8%=92%,根据男女比例相当,可知人群中出现色觉正常男性的概率为92%×1/2=46%,C正确;女性中红绿色盲基因的频率为8%,女性中B的基因频率为1-8%=92%,故女性中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的概率为2×8%×92%=14.72%,根据男女比例相当,可知人群中出现女性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的概率为14.72%×1/2=7.36%,D错误。二、物种形成的方式及环节1.物种形成的两种方式(1)渐变式原物种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出现生殖隔离,形成新物种。(2)骤发式 通过诱导染色体变异诱导形成新物种。 2.物种形成的三个环节点拨 选择的作用:自然选择是进化的一个重要动力和机制。例题2 如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下列对图示分析正确的是 ( ) A.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一定会形成新物种B.图中A表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为进化提供原材料C.图中B表示地理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D.图中C表示生殖隔离,指两种生物不能杂交或杂交后不能产生可育的后代审题指导 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可推断,A、B、C分别表示突变和基因重组、地理隔离、生殖隔离。解析 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一定会导致生物进化,但不一定会形成新物种,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A错误;突变和基因重组为进化提供原材料,突变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B错误;地理隔离不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C错误。答案 D变式2 (吉林延边期末)如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下列对图示分析正确的是 ( ) A.d表示地理隔离,使同一物种的不同种群间不能进行基因交流B.b表示生殖隔离,生殖隔离是生物进化的标志C.c表示新物种形成,新物种可以与原物种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D.a表示突变和基因重组,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变式2 A b表示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B错误;c表示新物种形成,新物种与原物种之间存在生殖隔离,二者不能交配产生后代或能够交配但产生的后代不可育,C错误;a表示突变和基因重组,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D错误。(2023海南高考)某学者按选择结果将自然选择分为三种类型,即稳定选择、定向选择和分裂选择,如图。横坐标是按一定顺序排布的种群个体表型特征,纵坐标是表型频率,阴影区是环境压力作用的区域。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三种类型的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影响是随机的B.稳定选择有利于表型频率高的个体C.定向选择的结果是使种群表型均值发生偏移D.分裂选择对表型频率高的个体不利,使其表型频率降低亮点剖析 本题引入自然选择的三种类型,以图形的形式阐明了三种选择方式对种群表型的影响,材料新颖。解题关键 正确理解3种选择类型中环境压力对种群表型的影响,具体见题图诠释。点拨 三种选择类型中,对比选择前与选择后的图形,分别得出环境压力对不同表型频率的个体的影响。题图诠释 解析 三种类型的选择都会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变化,A错误;由图可知,稳定选择的环境压力对表型频率低的个体不利,有利于表型频率高的个体,B正确;定向选择中环境压力对某种表型频率低的个体不利,使种群表型均值发生偏移,C正确;分裂选择中环境压力对表型频率高的个体不利,使其表型频率降低,D正确。答案 A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23浙江6月选考)不同物种体内会存在相同功能的蛋白质,编码该类蛋白质的DNA序列以大致恒定的速率发生变异。猩猩、大猩猩、黑猩猩和人体内编码某种蛋白质的同源DNA序列比对结果如表,表中数据表示DNA序列比对碱基相同的百分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D )A.表中数据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分子水平的证据B.猩猩出现的时间早于大猩猩、黑猩猩C.人类、黑猩猩、大猩猩和猩猩具有共同的祖先D.黑猩猩和大猩猩的亲缘关系比黑猩猩与猩猩的亲缘关系远解题思路 同源DNA序列对比属于生物进化分子水平的证据,A正确;人与猩猩的同源DNA序列差别最大,说明猩猩出现的时间最早,B正确;人类与黑猩猩、大猩猩和猩猩的同源DNA序列具有很高的相似性,说明四者具有共同的祖先,C正确;黑猩猩和大猩猩的同源DNA序列有98.18%相同,而黑猩猩与猩猩的同源DNA序列只有96.58%相同,说明黑猩猩与大猩猩的亲缘关系比黑猩猩与猩猩的亲缘关系近,D错误。审题指导 表中数据的大小代表着各种生物亲缘关系的远近,以及它们在进化史上出现的顺序。2.(2022河南期末改编)拉马克是历史上第一个提出比较完整的进化学说的科学家,下列不属于拉马克进化论的基本观点的是 ( C )A.生物是由低等到高等逐渐进化的B.当今所有的生物都是由更古老的生物进化而来的C.适应源于可遗传变异,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D.生物因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而产生各种适应性特征解题思路 “生物是由低等到高等逐渐进化的”“当今所有的生物都是由更古老的生物进化而来的”属于拉马克进化论的基本观点;拉马克认为生物的适应性特征是在进化中逐渐形成的,适应的形成都是由于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达尔文认为适应源于可遗传变异,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故选C。3.(新教材名师原创)按照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A.洞穴中的盲鱼是定向变异的产物B.天鹅不断伸长脖子取食使它们产生了长颈C.某海岛上多数昆虫的翅为残翅,是大风长期作用的结果D.奔跑速度快的猎豹容易获得食物生存下去,其后代奔跑速度也都很快解题思路 变异是不定向的,A错误;天鹅的长颈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不是不断伸长脖子取食的结果,B错误;某海岛上多数昆虫的翅为残翅,是经大风长期选择的结果,C正确;生物的变异具有不定向性,奔跑速度快的猎豹,其后代的奔跑速度不一定全都很快,D错误。4.(2023广东潮州期末改编)英国科学家根据两块头骨化石碎片鉴别了一个新的小型鳄鱼物种,它与恐龙共同生活在1.26亿年前,其体长仅61厘米,却长着锋利的牙齿。下列叙述不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是 ( A )A.恐龙与小型鳄鱼没有直接的亲缘关系,小型鳄鱼的进化与恐龙没有关联B.突变为小型鳄鱼的进化提供了原材料C.小型鳄鱼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D.自然选择决定了小型鳄鱼的进化方向解题思路 恐龙与小型鳄鱼具有共同的祖先,故小型鳄鱼的进化与恐龙有关联,A错误;突变和基因重组可以为生物的进化提供原材料,B正确;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C正确;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的进化方向,D正确。5.(2022湖南高考)稻蝗属的三个近缘物种①日本稻蝗、②中华稻蝗台湾亚种和③小翅稻蝗中,①与②、①与③的分布区域有重叠,②与③的分布区域不重叠。为探究它们之间的生殖隔离机制,进行了种间交配实验,结果如表所示。注:精子传送率是指受精囊中有精子的雌虫占确认交配雌虫的百分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D ) A.实验结果表明近缘物种之间也可进行交配B.生殖隔离与物种的分布区域是否重叠无关C.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D.②和③之间可进行基因交流题表分析 解题思路 由题可知,①与②、①与③的分布区域有重叠,而②与③的分布区域不重叠,但是三者之间存在生殖隔离,说明生殖隔离与物种的分布区域是否重叠无关,B正确;②与③是不同物种,存在生殖隔离,不能进行基因交流,D错误。疑难突破 本题需要理解即使②与③交配时的精子传送率为100%,②与③也存在生殖隔离。而判断是否存在生殖隔离的关键是看其能否产生可育的子代。6.(2023山东东营期末)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主要由共同由来学说和自然选择学说两大学说组成。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C )A.当今生物在器官、胚胎发育、细胞和分子水平上的共同特征支持共同由来学说B.自然选择学说揭示了生物进化的机制,解释了适应的形成和物种形成的原因C.自然选择学说认为适应的来源是过度繁殖,因为自然选择只选择适应环境的变异类型,所以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达尔文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生物进化论仍有很多的缺陷和不足,并不能很好地解释所有生物的进化现象解题思路 自然选择学说认为适应的来源是可遗传的变异,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C错误;达尔文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生物进化论仍有很多的缺陷和不足,如对遗传和变异的本质不能作出科学的解释,并不能很好地解释所有生物的进化现象,D正确。7.(2022辽宁期末)某果蝇种群中,基因型为AA、Aa、aa的个体比例为1∶2∶5。改变饲养条件后,含a基因的精子活力下降,仅有50%具有受精能力,其他配子不受影响。如果雌雄个体间随机交配,从理论上分析子代个体中下列四项的比例或比值,其中正确的是 ( C )A.a的基因频率约为3/5B.AA基因型的个体占1/16C.AA、Aa、aa的个体比例为2∶9∶9D.雌、雄个体的比例会发生改变审题指导 某果蝇种群中,基因型为AA、Aa、aa的个体比例为1∶2∶5,即该群体中A的基因频率为(1×2+2)÷16=1/4、a的基因频率为3/4,由于含a基因的精子仅有50%具有受精能力,则亲本产生的有受精能力的雌配子为A∶a=1∶3、雄配子为A∶a=2∶3,理论上产生的子代中AA个体的概率为1/4×2/5=1/10,aa个体的概率为3/4×3/5=9/20,则Aa个体的概率为1-1/10-9/20=9/20。解题思路 由分析可知,子代个体中a的基因频率为9/20+9/20×1/2=27/40,AA基因型的个体占1/10,AA、Aa、aa的个体比例为2∶9∶9,A、B错误,C正确;由于A、a位于常染色体上,因此该基因决定的性状表现与性别无关,因而,精子活力下降不影响雌雄个体的比例,D错误。8.(2023河北承德期末)同域物种形成是指新物种由同一地域祖先物种未经地理隔离进化而来。斜口裸鲤和花斑裸鲤是生活在逊木措湖的两种裸鲤,原属同一物种,是研究同域物种形成的理想模型。在生殖期,裸鲤会释放性外激素吸引异性前来交配。调查发现,这两种鱼的嗅觉基因差异很大,这是导致它们分化为不同物种的关键。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D )A.斜口裸鲤和花斑裸鲤的形成没有经过隔离B.裸鲤释放的性外激素会引发异性裸鲤嗅觉基因发生突变C.同一地域的斜口裸鲤和花斑裸鲤所含的全部基因构成了一个基因库D.斜口裸鲤和花斑裸鲤对性外激素识别的差异,阻碍了两种鱼的基因交流解题思路 由题意可知,斜口裸鲤和花斑裸鲤的形成没有经过地理隔离,但经过了生殖隔离,A错误;裸鲤嗅觉基因发生的突变是早已存在的,不是性外激素引发的,B错误;种群中所有个体含有的全部基因称为该种群的基因库,同一地域的斜口裸鲤和花斑裸鲤是2个不同的物种,形成的是2个种群,故同一地域的斜口裸鲤和花斑裸鲤所含的全部基因构成了2个基因库,C错误;斜口裸鲤和花斑裸鲤对性外激素识别的差异,影响了二者对交配对象的选择,进而阻碍了两种鱼的基因交流,D正确。9.(2023湖北高考)现有甲、乙两种牵牛花,花冠的颜色由基因A、a控制,含A基因的牵牛花开紫花,不含A基因的牵牛花开白花。甲开白花,释放的挥发物质多,主要靠蛾类传粉;乙开紫花,释放的挥发物质少,主要靠蜂类传粉。若将A基因转入甲,其花颜色由白变紫,其他性状不变,但对蛾类的吸引下降,对蜂类的吸引增强。根据上述材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A.甲、乙两种牵牛花传粉昆虫的差异,对维持两物种生殖隔离具有重要作用B.在蛾类多而蜂类少的环境下,甲有选择优势,A基因突变加快C.将A基因引入甲植物种群后,甲植物种群的基因库未发生改变D.甲释放的挥发物是吸引蛾类传粉的决定性因素解题思路 甲、乙两种牵牛花传粉昆虫的差异,避免了两物种间相互传粉,对维持两物种生殖隔离具有重要作用,A正确;在蛾类多而蜂类少的环境下,主要靠蛾类传粉的甲有选择优势,但这种选择优势不影响基因突变的速度,B错误;将A基因引入甲植物种群后,会改变甲植物种群的基因库,C错误;将A基因转入甲,其花颜色由白变紫,其他性状不变,说明甲释放的挥发物质并未减少,但对蛾类的吸引下降,说明甲释放的挥发物不是吸引蛾类传粉的决定性因素,甲的花的颜色才是吸引蛾类传粉的决定性因素,D错误。10.(2022福建高考)青蒿素是治疗疟疾的主要药物。疟原虫在红细胞内生长发育过程中吞食分解血红蛋白,吸收利用氨基酸,血红蛋白分解的其他产物会激活青蒿素,激活的青蒿素能杀死疟原虫。研究表明,疟原虫Kelch13蛋白因基因突变而活性降低时,疟原虫吞食血红蛋白减少,生长变缓。同时血红蛋白的分解产物减少,青蒿素无法被充分激活,疟原虫对青蒿素产生耐药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B )A.添加氨基酸可以帮助体外培养的耐药性疟原虫恢复正常生长B.疟原虫体内的Kelch13基因发生突变是青蒿素选择作用的结果C.在青蒿素存在情况下,Kelch13蛋白活性降低对疟原虫是一个有利变异D.在耐药性疟原虫体内补充表达Kelch13蛋白可以恢复疟原虫对青蒿素的敏感性解题思路 由题意可知,疟原虫耐药性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突变后,疟原虫吞食血红蛋白减少,生长变缓,同时血红蛋白的分解产物减少而不能充分激活青蒿素,故添加氨基酸可以帮助体外培养的耐药性疟原虫恢复正常生长,A正确;疟原虫体内的Kelch13基因发生突变是自发产生的,且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而自然选择的作用是选择并保存适应性变异,B错误;分析题意可知,在青蒿素存在情况下,Kelch13蛋白活性降低后,疟原虫能通过一系列变化对青蒿素产生耐药性,适应有青蒿素的环境,故C正确;若在耐药性疟原虫体内补充表达Kelch13蛋白,疟原虫恢复正常吞食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分解产物增加,能恢复疟原虫对青蒿素的敏感性,D正确。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1.(2023山东潍坊期末改编)蜜蜂采蜜时,其口器伸入鼠尾草的花冠筒中,头部推动鼠尾草“丁”字形雄蕊,花粉会落在蜜蜂头部(如图所示)。鼠尾草雄蕊先成熟,蜜蜂采蜜后飞出时,不会导致同一朵花的雌蕊受粉。等到雄蕊凋谢后雌蕊成熟,蜜蜂再来采蜜时,雌蕊的柱头恰好能接触蜜蜂头部,巧妙地接受了其他花的花粉而受精。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CD ) A.鼠尾草的“丁”字形雄蕊结构有利于虫媒传粉B.鼠尾草“丁”字形雄蕊的形成与自然选择无关C.花蕊成熟时间不同增强了遗传多样性D.鼠尾草与蜜蜂相互适应、协同进化解题思路 根据题干可知,鼠尾草的“丁”字形雄蕊结构有利于蜜蜂为其传粉,这种传粉方式属于虫媒传粉,A正确;鼠尾草“丁”字形雄蕊的形成是自然选择的结果,B错误;花蕊成熟时间不同可有效防止自花传粉,增强了遗传多样性,C正确;鼠尾草为蜜蜂提供了花蜜,蜜蜂采蜜的同时为鼠尾草进行了传粉,它们之间相互适应、协同进化,D正确。12.(2023山东泰安期末改编)在生活中长期大量使用同一种药物或者抗生素是引起细菌抗药性增强的重要原因。最近研究也表明细菌耐药性的扩散也不完全是被动的,耐药菌能够通过一些生理作用把易感细菌转化为抗药性细菌。如图是细菌抗药性形成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BCD )A.抗药性细菌是在使用抗生素之后才出现的B.适时更换不同种类的抗生素可以减缓更强抗药性细菌的产生C.图中具有更强抗药性的菌群出现是人为大量使用抗生素导致的D.抗药性细菌接触易感细菌并使其发生抗药性转化的这种变异属于基因重组解题思路 细菌的抗药性变异在使用抗生素之前就已经存在了,只是通过抗生素的选择作用,具有抗药性的个体被选择而保留下来,A错误;长期使用同一种抗生素,会通过a、c过程产生具有更强耐药性的菌群,由此可以推测适时更换不同种类的抗生素可以减缓更强抗药性细菌的产生,B正确;图中具有更强抗药性的菌群出现是人为大量使用抗生素,将具有更强抗药性的细菌筛选出来的结果,C正确;易感细菌接触抗药性细菌后发生抗药性转化,说明抗药性细菌的相关基因转移到了易感细菌体内,这种变异属于基因重组,D正确。13.(2022广东肇庆期末改编)茶尺蠖是我国茶树的主要害虫,影响茶叶的产量,E病毒对茶尺蠖具有较高的致病力。如图表示研究E病毒对生活在甲、乙两个不同地域茶尺蠖死亡率的影响结果。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BC )A.据图可知,甲地的茶尺蠖对E病毒的敏感性比乙地的茶尺蠖强B.两地的茶尺蠖由于所处环境不同,乙地茶尺蠖发生抗病毒变异的概率更高C.两地的茶尺蠖种群基因库存在差别,因此两地的茶尺蠖为两个物种D.可以通过人工喷施E病毒的方法对甲地的茶尺蠖虫害进行防治解题思路 两地的茶尺蠖由于所处环境不同,自然选择的方向不同,但变异是不定向的,并不能说明乙地茶尺蠖发生抗病毒变异的概率更高,B错误;两地的茶尺蠖种群基因库存在差别,但未必出现了生殖隔离,因此两地的茶尺蠖未必是两个物种,C错误。14.(2022天津耀华中学期末)囊鼠的体毛深色(D)对浅色(d)为显性,若毛色与环境差异大则易被天敌捕食。调查不同区域囊鼠深色表型频率,检测并计算基因频率,结果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B )A.深色囊鼠与浅色囊鼠在不同区域的分布现状受自然选择影响B.与浅色岩P区相比,深色熔岩床区囊鼠的杂合体频率低C.浅色岩Q区的深色囊鼠的基因型为DD、DdD.与浅色岩Q区相比,浅色岩P区囊鼠的隐性纯合体频率高解题思路 d的基因频率=1/2×Dd的基因型频率+dd的基因型频率,因此,Dd的基因型频率=2×(d的基因频率-dd的基因型频率),深色熔岩床区囊鼠的杂合体频率为[0.3-(1-0.95)]×2=0.50,浅色岩P区囊鼠的杂合体频率为[0.9-(1-0.18)]×2=0.16,B错误;浅色岩Q区囊鼠种群中深色表型频率为0.5,Dd的基因型频率为[0.7-(1-0.5)]×2=0.4,DD的基因型频率为0.1,故C正确;浅色岩P区囊鼠的隐性纯合体基因型频率为1-0.18=0.82,浅色岩Q区囊鼠的隐性纯合体基因型频率为1-0.50=0.50,D正确。15.(2023山东青岛期末)阳光中的紫外线促进人体合成维生素D,维生素D不足会影响婴幼儿发育,降低免疫力;过度的紫外线照射会导致皮肤癌变、叶酸降解(叶酸缺乏使生殖能力下降)。紫外线照射引起皮肤黑色素增多,黑色素对紫外线有阻挡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BC )A.紫外线强的赤道地区,深肤色人群比浅肤色人群生存、生殖能力更强B.紫外线弱的高纬度地区,浅肤色人群比深肤色人群有更好的适应性C.人类肤色出现差异是长期进化过程中环境因素定向选择的结果D.赤道地区肤色浅的人群容易出现维生素D缺乏,使其适应性降低解题思路 深色皮肤可以阻挡紫外线,降低患皮肤癌的风险,减少叶酸降解,故A正确;紫外线弱的地方,与深肤色人群相比,浅肤色人群可以更好地吸收紫外线,促进维生素D合成,B正确;环境对性状进行定向选择使人类肤色出现差异,C正确;肤色浅的人可吸收更多的紫外线,合成更多的维生素D,因此,赤道地区肤色浅的人群不容易出现维生素D缺乏,D错误。16.(16分)(2022江苏月考改编)某地大白菜农田蜗牛危害严重,农民起初喷洒杀虫剂R控制蜗牛数量,但几年后效果不明显,于是通过放养青蛙来控制蜗牛数量,如图是几年中蜗牛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回答下列相关问题:三、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45分。)(1)若用拉马克观点分析蜗牛抗药性的出现,则蜗牛抗药性变异产生于杀虫剂R使用 (填“前”或“后”)。若用达尔文的观点分析,蜗牛抗药性的形成是 的结果。(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蜗牛从图中A点到B点发生了进化,其原因是 。从 点开始,农民开始放养青蛙控制蜗牛数量。(3)蜗牛还能被一些鸟类捕食。蜗牛壳上有条纹(显性)与无条纹(隐性)是由一对等位基因A和a控制的,研究人员调查了某地区的1 000只蜗牛,对存活的个体数和被鸟捕食后剩下的蜗牛空壳数进行统计,得到的数据如表所示。在这1 000只蜗牛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 。如果Aa的基因型频率为32%,则a的基因频率为 。由表中数据可推断,经多代后,该种群中 (填“有条纹”或“无条纹”)基因的频率将会增大。答案 (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16分)(1)后 自然选择 (2)从A点到B点杀虫剂R的使用会使蜗牛种群中抗药性基因频率上升,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3分) C (3)49% 65% 无条纹(3分)解题思路 (1)拉马克认为,生物各种适应性特征的形成都是由于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若用其观点分析蜗牛抗药性变异的产生,则杀虫剂R的使用使蜗牛产生抗药性,即在杀虫剂使用后出现了抗药性。而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则认为抗药性的变异产生在杀虫剂使用前,杀虫剂起选择作用。(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分析题图,A~B段蜗牛种群抗药性差的个体死亡,数量下降,B~C段具有抗药性的蜗牛大量繁殖,数量增多,而C点后蜗牛种群数量开始下降随后保持稳定,故从C点开始,农民开始放养青蛙控制蜗牛数量。(3)由题意可知,无条纹是隐性性状,基因型为aa。由表格信息可知,aa的基因型频率是49%;若Aa基因型频率为32%,则a的基因频率为49%+1/2×32%=65%。有条纹的蜗牛空壳的相对比例更大,因此壳上有条纹的蜗牛更易被鸟捕食,控制有条纹性状的基因A的基因频率会逐渐降低,控制无条纹性状的基因a的基因频率会逐渐上升。17.(15分)(2023辽宁锦州期末)在一个山谷中,有一个鼠种群,它们的毛色有灰色(A)和棕色(a),雌、雄鼠之间可以自由交配,繁衍后代。后来,山洪暴发,山谷中形成了一条大河,将该鼠种群分开,一半在河东,一半在河西,就这样过了几千年。试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解答下列问题:(1)山洪暴发前该鼠种群个体间性状的差异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2)在山洪暴发后的某个时期,河东和河西两个鼠种群的相关基因型和个体数如表。①两个种群的基因库相比较,河东种群基因库 (填“大”或“小”)。②河东种群的基因A的频率为 。③已知表中河西种群每个个体有2×104个基因,每个基因的突变概率都是10-5,则理论上该种群中出现突变的基因数是 。(3)几千年后,河东和河西鼠群之间由于地理隔离无法进行 ,最终会形成新物种。可采用什么方法来判断是否形成新物种? 。答案 (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15分)(1)遗传多样性 (2)①小 ②70%(3分) ③800(3分) (3)基因交流 用河东鼠群和河西鼠群的雌、雄个体交配,看能否产生可育后代(3分)解题思路 (1)种群中的个体属于同一个物种,种群个体间性状的差异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遗传多样性。(2)①一个种群的基因库是指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河东鼠群的个体数少于河西鼠群,所以河东鼠群的基因库小于河西鼠群的基因库。②河东鼠群的基因A的频率=(490×2+420)÷2 000×100%=70%。③理论上河西种群中出现突变的基因数为4 000×2×104×10-5=800。(3)几千年后,河东和河西鼠群之间由于地理隔离无法进行基因交流,最终会形成新物种。判断是否形成新物种,可用河东鼠群和河西鼠群的雌雄个体交配,看能否产生可育后代,不能产生可育后代说明两鼠群已经出现了生殖隔离,是不同的物种。必备知识 判断两种生物是否属于同一个物种,关键看它们是否存在生殖隔离,即能否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18.(14分)(2023山东青岛期末)利福平能够抑制细菌RNA的合成,从而抑制细菌的生长。如表数据为某医院连续四年该类抗生素在住院患者中的人均使用量,以及从患者体内分离得到的某种细菌对该类抗生素的耐药率变化。(1)利福平可能的抗菌机制是 。你认为这种细菌耐药率的变化与抗生素的使用量之间 (存在/不存在)关联。(2)从进化的角度看,细菌耐药率升高的原因是细菌本身存在 差异,利福平对细菌进行 ,细菌群体中 逐渐升高。(3)我国卫生部门建立了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和细菌耐药监测网,并要求医疗机构开展细菌耐药监测工作,建立细菌耐药预警机制。当某抗菌药物的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30%时,医疗机构应及时将这一预警信息进行通报。请分析为什么要作出这一规定? 。答案 (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14分)(1)与启动子结合,阻断转录过程或抑制细菌RNA聚合酶的活性(3分) 存在 (2)抗药性的 选择 抗药基因频率 (3)提醒医生控制该抗菌药物的用量/换用其他抗菌药物,避免主要目标菌耐药性的进一步增强(答案合理即可)(3分)解题思路 (1)利福平能够抑制细菌的生长,可能在于其能与启动子结合,阻断转录过程或抑制细菌RNA聚合酶的活性。由表格数据可知,第1年到第4年,住院患者该类抗生素人均使用量逐年增加,某种细菌对该抗生素的耐药率也逐年增加,二者呈正相关。(2)从进化的角度来看,细菌中本来就存在着抗药性的差异,抗生素的作用是对细菌进行选择,具有抗药性的细菌存活下来,并繁殖后代,经过长时间的变异、选择,使细菌群体的抗药基因频率逐渐升高。(3)当某抗菌药物的主要目标菌耐药率超过30%时,医疗机构及时将这一预警信息进行通报,可以提醒医生控制该抗菌药物的用量,或者换用其他抗菌药物,避免主要目标菌耐药性的进一步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