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4-2025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统编版)全套测试卷
2024-2025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统编版)期末测试卷(二)
展开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统编版)期末测试卷(二),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J版历史七年级(上)
期末测试卷(二)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距今约70万—20万年,上肢与现代人相似,能直立行走,会使用火并能保存火种,结成群体生活。”这
是对哪一远古居民的描述 (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 山顶洞人 D. 猿人
2.某台湾旅行团要来大陆拜祭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他们应去 ( )
A.黄帝陵 B. 大禹陵 C.秦始皇陵 D.中山陵
3.贾谊在《治安策》中认为:欲天下之治安,天子之无忧,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这一思想启发了西汉政
府实施 ( )
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推恩令 D.科举制
4.战国时期最能符合当时社会发展需要的是 ( )
A.老子的道家学说 B. 孔子的儒家学说 C. 墨子的墨家学说 D.韩非子的法家学说
5.秦国能够成为战国后期富强的封建国家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 B.大量荒地的开垦 C.商鞅变法 D.大力兴修水利
6.通过一些成语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的历史。下列成语反映了楚庄王参与争霸的历
史的是 ( )
A.围魏救赵 B. 卧薪尝胆 C. 问鼎中原 D. 纸上谈兵
7.民族融合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大特点,那么这一时期民族融合的基本原因是 ( )
A. 反对各族的斗争 B. 各族人民之间经济文化长期交流
C. 各族之间的战争 D.统治阶级的政治经济改革
8.汉高祖采取休养生息政策的客观原因是 ( )
A. 社会十分贫困 B. 秦朝灭亡的教训 C. 大臣陆贾的建议 D. 汉高祖的英明决策
9.以下有关张骞通西域的史实,表述错误的是 ( )
A.他先后两次出使西域
B.第一次出使,途中被匈奴捉住,扣留十年才得以逃脱
C. 大月氏听从了他的劝说,愿意与西汉夹击匈奴
D.第二次出使是在公元前119年
10.丝绸之路是中外联系的纽带,沟通中西的桥梁,被称为流动的“文化运河”。2014年的我国《政府工作
报告》中指出,将“抓紧规划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不应处于此“经济带”上的是 ( )
A.陕西西安 B. 河西走廊 C.新疆地区 D.黑龙江省
11.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发展迅速,而北方经济发展缓慢。导致这一变化的客观因素是 ( )
A. 江南生产工具和生产经验比北方强 B.南方人比北方人勤劳
C.北方社会动荡,南方相对安定 D.先秦以来,南方的自然条件优于北方
12.公元166年, 一批大秦人从海路来到中国,这是中国与欧洲第一次直接交往。由此可推断当时已开通了( )
A.陆上丝绸之路 B. 海上丝绸之路 C.南方丝绸之路 D.西方丝绸之路
13.监察制度是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秦汉时期的官职中具有监察功能的是 ( )
①御史大夫②司隶校尉③刺史④太尉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4.三国时期, 一位商人要做丝绵生意,你认为他购货的最佳地点是 ( )
A.洛阳 B. 建业
C.成都 D.长安
15.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不包括 ( )
A.使用汉语 B. 让鲜卑人采用汉姓
C. 采用汉族的官制 D. 让汉人用鲜卑习俗
16.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均获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是 ( )
A.顺应当时历史发展的趋势 B.符合当时统治者的利益
C.得到了最高统治者的支持 D.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17.下列对“丝绸之路”的认识,错误的是 ( )
A. 加强了汉与西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的联系
B. 有利于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C. 是汉朝与外界联系的唯一一条通道
D.这条通道在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中仍有着重要的价值和作用
18.东汉时期,我国涌现出众多优秀的科学家,他们创造了灿烂辉煌的科学成就,对世界闻名产生了重要影
响。以下关联错误的一项是 ( )
A.蔡伦—改进造纸术 B. 司马迁—创制“五禽戏”
C. 华佗—发明“麻沸散” D.张仲景—写成《伤寒杂病论》一书
19.曹操在《蒿里行》这首诗里写道:“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他描写的这一
惨景发生在 ( )
A. 东汉初年 B.东汉末年 C.三国 D. 西晋
20.“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洛神赋》这两句传世千年的名句,为后人塑造了一位 可望的“丰姿秀美,含情脉脉,飘飘若仙”的洛神,而《洛神赋图》形象地再现了以上情景。《洛神赋图》
的作者是 ( )
A. 郦道元 B. 屈原 C.顾恺之 D.王羲之
二、非选择题。(6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距今约六七千年,居住在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原始居民,已经普遍使用磨制石器。那时候 人们已经懂得种植水稻、粟和蔬菜,饲养家畜和家禽,有稳定的食物来源,人们再也不必像过去那样四 处奔波,开始了定居或半定居生活。
材料二 黄河流域一带的原始居民的房屋,多数带有伸出室外的斜坡或台阶的窄长门斗,室内中央均
设有火塘,可用于炊煮和取暖。
材料三 长江流域的原始居民的房屋,分上下两层,特点是提高房屋的底板,以利用下部空间,上层住 人,下层喂养牲畜和堆放杂物。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回答,当时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分别生活着哪一原始居民?(4分)
(2)材料一中的水稻和粟分别是由我国哪一原始居民种植的?(4分)
题 号
二
总 分
21
22
23
24
得 分
(3)从材料二看,黄河流域的原始居民的住房是什么样式的?为什么要这样建造?(4分)
(4)根据材料三,长江流域的原始居民的住房是什么样式的?为什么要这样建造?(4分)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王初并天下,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乃更号日“皇帝”。命为制,令为诏,除隘法。
材料二 “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为了协助“王”处理政务,秦朝在中央设立了由“三公”及“九 卿”组成的中央政府。在地方,全国设36郡,郡下设县,郡守和县令由朝廷直接任命。
材料三 战国时期,各国“田畴异亩,车途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王统一 后,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王”是谁?“初并天下”是什么意思?发生于何时?(6分)
(2)材料二反映出秦朝实行了什么政治制度?(2分)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王”巩固统一的主要措施有哪些?(4分)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秦的统一有什么作用?(4分)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不是英雄,不读三国;若是英雄,怎么能不懂寂寞。独自走下长坂坡,月光太温柔。曹操不啰嗦, 一 心要那荆州,用阴谋阳谋,明说暗夺的摸。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儿女情长被乱世左右,谁来 煮酒。尔虞我诈是三国,说不清对与错,纷纷扰扰,千百年以后一切又从头。
(1)歌词中的“三国”是指哪三国?最终这三国的结局如何呢?(3分)
(2)“用阴谋阳谋”指的是在三国故事中运用了各种各样的计策,你能列出三个吗?(3分)
(3)曹操与刘备曾经“煮酒论英雄”,在三国中你最欣赏的是哪位英雄人物?请说明理由。(4分)
(4)东汉末年“尔虞我诈”的战役不少,其中最著名的战役是什么?它有什么影响呢?(4分)
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 敌者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 ……缪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 收孥。”
——摘自《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帝乃谕群臣曰:“朕世居幽朔,欲南迁中土;苟不南伐,当迁都于此,王公以为何如?欲迁者 左,不欲者右。”……遂定迁都之计。
— 《资治通鉴》
(1)材料一、材料二分别反映了我国历史上的哪两次改革?(2分)
(2)据材料一概括改革的主要内容。(4分)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迁都”产生的影响。(2分)
(4)依据所学知识分析,两次改革成功的共同原因是什么?(6分)
期末过关测试卷(二)
一、1.B [解析]本题考查对北京人基本情况的掌握。由“距今约70 万—20万年”“上肢与现代人相似”“能直立行走”“会使用火并能保 存火种”等可知,B项符合题意。
2.A [解析]根据题干“人文初祖”可判断是黄帝陵。
3.C [解析]题干关键点是“众建诸侯而少其力”、“西汉”。题干意 思是:想要天下安定,统治者无忧,不如多分封诸侯,从而消弱每一个 诸侯的实力。推恩令的实施符合这一主张。
4.D [解析]法家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深受秦国 等国君的赏识。所以正确选项应为D。
5.C [解析]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富强的封建国家。所以 正确选项应为C。
6.C
7.B [解析]魏晋以来,北方内迁各族人民同汉族人民长期错居杂 处,在生产技术和生活习惯等方面相互学习、相互影响,经济文化交流 日益频繁,民族隔阂趋于消解,出现了民族融合的趋势。
8.A
9.C [解析]大月氏并没有听从他的劝说。所以正确选项应为C。
10.D [解析]丝绸之路是从长安向西,经过河西走廊、西域到达欧洲 的路线。黑龙江省位于我同东北,在长安(今西安)的东北方,D项符 合题意。
11.C [解析]紧扣“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发展迅速”分析备选项, 北方民众南迁,为江南地区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验,所以A 项 与史实不符,排除;南方民众和北方民众都是勤劳的,B 项与史实不相 符,排除;南方地区自然条件优越,但自古优越的江南地区直到东晋南 朝时期经济才迅速发展,D 项与题意不符,排除。魏晋南北朝时期,北 方社会动荡,南方相对安定,这是江南地区经济得到迅速发展的客观
原因,故选C 项。
12.B
13.C [解析]解答本题可用排除法。太尉是秦朝时在中央设置的官 职,负责军事,④不符合题意,含有④的A、B、D三项排除。
14.C [解析]三国时期,蜀锦非常畅销,蜀的都城在成都。所以正确 选项应为C。
15.D
16.A [解析]本题是归纳型选择题,考查对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 改革的理解和归纳能力。B、C、D三项是次要原因,顺应了当时历史 发展的潮流是成功的根本原因。故答案为A 项。
17.C
18.B [解析]司马迁生活在西汉时期,他的贡献是撰写《史记》,创造 “五禽戏”的是华佗,故B 项符合题意。
19.B
20.C [解析]顾恺之的作品有《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所以正 确选项应为C。
二、21.(1)黄河流域生活着半坡人、长江流域生活着河姆渡人。
(2)水稻由河姆渡原始居民种植,粟由半坡原始居民种植。 (3)半 地穴式房屋。北方冬季寒冷、干燥,半地穴式房屋可以防寒、保暖。
(4)干栏式建筑。南方气候潮湿、炎热,干栏式建筑有利于通风、防 潮。
22.(1)秦始皇(嬴政);秦完成统一;公元前221年。 (2)中央集权 制度。 (3)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北击 匈奴,修筑长城;开凿灵渠。 (4)这些统一的措施,促进了全国各地 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同时巩固了国家的统一促进了民族的团结。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的措施及作用。 第(1)(2)(3)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4)问结台所提供的材 料,进行归纳概括,主要围绕经济的发展、国家统一及民族团结等方面 进行总结。
23.(1)魏、蜀、吴。蜀被魏所灭,魏被西晋取代,吴被西晋灭亡。
(2)草船借箭、苦肉计、反间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等。 (3)诸葛 亮。运筹帷幄、神机妙算,重视农业生产,忠心报国,鞠躬尽瘁等。 (其它言之有理即可) (4)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 了基础。
24.(1)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 (2)实行什伍连坐;奖励耕织。
(3)加快了北方各民族的融合进程。也保证了孝文帝改革的深入, 同时使洛阳再次成为北方的政治经济中心。 (4)改革顺应了历史 潮流;改革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政策和措施;商鞅 与孝文帝改革的决心与斗争精神等。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期中测试卷(基础卷)-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册历史期中模拟试卷(人教版部编版统编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期中测试卷(培优卷)-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册历史期中模拟试卷(人教版部编版统编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期中测试卷(培优卷)-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册历史期中模拟试卷(人教版部编版统编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