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成都中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 第6讲 测量 运动与能量(课件)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5889514/0-171909882467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4成都中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 第6讲 测量 运动与能量(课件)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5889514/0-1719098824704/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4成都中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 第6讲 测量 运动与能量(课件)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5889514/0-1719098824726/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4成都中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 第6讲 测量 运动与能量(课件)第4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5889514/0-1719098824743/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4成都中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 第6讲 测量 运动与能量(课件)第5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5889514/0-1719098824761/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4成都中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 第6讲 测量 运动与能量(课件)第6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5889514/0-1719098824775/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4成都中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 第6讲 测量 运动与能量(课件)第7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5889514/0-1719098824804/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4成都中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 第6讲 测量 运动与能量(课件)第8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5889514/0-1719098824816/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4成都中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 第6讲 测量 运动与能量(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2024成都中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 第6讲 测量 运动与能量(课件),共4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点清单,重难点突破,图说物理,机械运动,测量长度,长度单位,10cm,分度值,测量时间,时间单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实验1 测量教科书长度
实验2 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长度、时间、速度的估测(10年5考)
1. (成都真题组合)判断下列估测是否符合实际.(1)PM 2.5是指空气中直径为2.5 cm的固体颗粒( )(2)成都二环高架路全长为 280 km( )(3)小秦骑共享单车的速度最高可以达到50 m/s( )(4)公交车在市区的行驶速度为60 m/s( )(5)成都三环路限速950 km/h( )
2. 小李每天坚持用“微信运动”来统计当天行走的步数,下图为她在6月12日的步行情况.按照正常成年人的身体指标和通常的步伐及频率,可以估测出( )A. 小李的质量大约为500 kgB. 小李步行的平均速度大约为10 m/sC. 当天小李走过的路程大约为3 000 mD. 步行后小李心跳一次的时间大约为4 s
参照物的选取及运动状态的判断(10年6考,单一考查3次,其余力学综合考查)
3. 中国自主研发的“海斗一号”(如图),在马里亚纳海沟刷新了中国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纪录,达到10 907米.“海斗一号”在完成了岩石状物体样本的抓取和其他工作后,遥控抛载安全上浮.对于上浮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以“海斗一号”为参照物,海面是静止的B. 以“海斗一号”为参照物,海底是运动的C. 以样本为参照物,“海斗一号”是运动的D. 以抛掉的重物为参照物,“海斗一号”是静止的
4. 执行我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的“神舟九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顺利将3名航天员送上太空.如图为“神舟九号”发射升空过程中,乘员景海鹏、刘旺、刘洋固定在舱内的情景.在“神舟九号”发射升空过程中,正确的说法是 ( )
A. 以地面为参照物,航天员是静止的B. 以地面为参照物,航天员是运动的C. 以“神舟九号”为参照物,航天员是运动的D. 以刘洋为参照物,景海鹏是运动的
速度的理解及相关计算(10年6考)
5.近来共享电动汽车成为人们低碳出行的交通工具,某共享电动汽车30 min行驶20 km,则该车的平均速度为( )A. 40 km/h B. 1.5 km/minC. 15 m/s D. 40 m/s
6.据新华社报道,青奥会赛艇女子双人单桨比赛的最终“奖牌榜”出炉,四川选手罗雅丹与队友潘婕合作,以3分37秒52的成绩获得银牌.赛程全长2 000米,如图所示为她们在比赛中的情境.下列四个速度中,比她们的平均速度大的是( )
A. 5 m/sB.10 m/sC. 5 km/hD.10 km/h
7. 马斯克提出了超级高铁的计划. 他设想乘客坐在类似胶囊的“车厢”里,“车厢”在低压管道中被发射出去,沿着空气轨道行驶,其速度最高可以达到约1 200 km/h.根据上述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车厢”的速度可以达到1 000 m/sB. 材料中描述的1 200 km/h是指“车厢”的平均速度C. 坐在“车厢”里面的乘客相对于自己的座位是静止的D. 在“车厢”加速起动阶段,面向前方的乘客由于惯性将向前倾
(1)基本单位:________,符号是m.(2)常用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等.(3)单位换算:1 km=_____m,1 m=_____dm=_____cm=______mm=106 μm=109 nm.
2.刻度尺的使用和读数
(1)会看:测量前要观察它的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如图所示刻度尺量程为________,分度值为________.(2)会放:测量时,有刻度的一侧要紧靠被测物体且与被测边保持平行,不能歪斜.
(3)会读:视线应正对刻度线,如图中_____(选填“A”或“B”)所示;测量值要估读到________的下一位,若估读位为“0”时,这个“0”不能省略.(4)会记:测量值由数字和________组成.如图所示,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cm . (5)注:物体的长度=物体末端对应的示数-物体首端对应的示数.
4.25(4.24~4.27均可)
3.常考长度举例(1)初中生的身高约160 cm;(2)初中生走两步的距离大约是1.1 m;(3)教学楼一层的高度约3 m;(4)课桌高度约80 cm;(5)物理课本的长约26 cm;(6)一支新铅笔的长度约为19 cm;(7)一元硬币的直径约2.5 cm.
(1)基本单位:________,符号是s.(2)常用单位:小时(h),分(min)等.(3)单位换算:1 h=________min,1 h=________s.
读数时,要分别读出分(小表盘:转一圈是15 min)和秒(大表盘:转一圈为30 s),并将它们相加.若小盘的非整分钟数小于0.5 min,则大盘读数在0~30 s内;若小盘的非整分钟数大于0.5 min,则大盘读数在30~60 s内,如图所示,停表的读数为________s.
(1)初中生百米赛跑的成绩约15 s;(2)橡皮从课桌掉到地上的时间约0.4 s;(3)演奏一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用时约45 s;(4)人1 min内正常的心跳(脉搏)次数为70次左右.
1.机械运动:物理学中,把物体________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参照物(1)定义:判断物体是否运动和如何运动时所选的标准物叫做参照物.(2)动与静的判断: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取决于所选的________,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则称这个物体是________的;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发生变化,则称这个物体是________的.
(3)参照物的选取①不能选择研究对象本身为参照物;②参照物一旦被选定,我们就假定该物体是_______的.
(1)速度的定义: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所用________的比叫做物体运动的速度,表示物体在这个过程中运动的________.
(2)速度公式:v=________① v表示物体的速度,常用单位为m/s或km/h;② s表示物体所经过的路程,常用单位为m或km;③ t表示物体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常用单位为s或h.(3)注:速度单位为组合单位,速度单位没有明确指定时,可直接用路程除以时间单位直接组合.(4)单位换算:1 m/s=______km/h.
(5)匀速直线运动:一个物体沿着直线运动,在任意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始终相等的运动.
(6)平均速度:物体通过某段路程(或在某一段时间内)的平均快慢程度.(7)常考速度举例:① 声音在15 ℃的空气中传播速度为________m/s;② 一名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1 m/s;③ 自行车行驶时速度约为5 m/s;④ 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约为____________m/s.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光年是衡量时间的一个量度( )(2)根据公式v= ,匀速运动中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3)选取的参照物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的描述可能不同( )(4)“北斗三号”卫星系统中的地球同步卫星以地球为参照物是静止的( )(5)甲比乙跑得快,则甲通过的路程比乙多( )
1. 如图所示,假期到了,班上的同学送小明坐火车回家.命题点:参照物的选取及运动状态的判断(1)火车开动了,小明坐在车窗边觉得送他的同学在后退,则小明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以车上的座椅为参照物,火车是________的.
【拓展提升】命题点:惯性现象的解释 (2)列车在进站时会提前关闭动力,列车由于______, 仍能前进一段距离,达到停车位置.
(JK八上P23插图)
(3)列车匀速行驶时,小明在车厢里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小球将落在抛出点的________(选填“前方” “后方”或“正下方”),你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列车匀速行驶时小球与列车具有同样的速度, 向上竖直抛出的小球由于惯性,在水平方向仍以原来的速度前进,所以小球落在抛出点的正下方
2. 如图所示,空中的加油机正在给战机加油.命题点:运动状态的判断(1)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机是________的,以地面为参照物,战机是________的.
[JK八上P24图2-2-5(a)]
【拓展提升】命题点:机械能(2)若战机与加油机在空中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在加油过程中,战机的动能________,重力势能________,惯性________.(2021怀化20改编)
命题点:速度的相关计算3. 如图所示,是公路旁的交通标志牌,标志牌上的数字 “40”表示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此标志牌的速度匀速行驶15 min,通过的路程为_________m.
(JK八上P26图2-2-8)
经过该路段的车速不允许超过
一、参照物的选取及运动状态的判断例1 (1)2021年5月15日,我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携固定其上的火星车成功软着陆火星表面.在“天问一号”着陆过程中,以“天问一号”为参照物,火星是________的;以________为参照物,“天问一号”探测器是静止的.(2)为响应“低碳生活”的号召,小明每天骑自行车上学.途中他看到路边的小树向后“飞过”,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的;以________为参照物,小明是静止的.
(3)《吕氏春秋·察今篇》记载了刻舟求剑的故事,当中有这样的文句:“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文中对舟和剑运动状态的描述,可选择的共同参照物是( )A. 舟中人 B. 舟 C. 剑 D. 江岸
例2 (1)2021年1月13日,世界首台高温超导高速磁浮工程化样车在四川成都正式启用,设计速度为620 km/h,有望创造陆地交通速度的新纪录.若此高温超导高速磁浮列车进入商用运行,成都至西安658 km,如果按照平均速度560 km/h行驶,从成都到达西安需要________h.(2)中国民用载人飞艇AS700将于年内首飞.AS700设计的最大航时10 h,最大航速70 km/h,则以最大航速和最大航时飞行的航程为________km.
二、速度公式v= 的应用
(4)如图是小敏乘坐出租车后获得的车票发票的部分数据,根据发票上的信息可知,小敏乘坐出租车全程经历的时间为________min,出租车在该段路中行驶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km/h.
(3)在2021年7月29日上午的200米蝶泳决赛中,张雨霏全力冲刺,游出了2分03秒86的好成绩,打破奥运会记录,为中国队拿下了东京奥运会的第13金.她游完全程的平均速度约为________m/s.
三、 图像问题例3 (2023锦江区二诊)某物体从地面上某一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其s-t图像如图所示.对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正确的是( )A. 物体在2 s至4 s运动的路程为5 mB. 以地球为参照物,物体在前2 s内静止C. 物体在6 s内的平均速度为2.5 m/sD. 物体在前2 s内和后2 s内的速度相等
例1 小明用一把刻度尺,测量教科书的宽度,他的测量方法如图所示.
(1)小明所使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
(2)图中是小明观察读数时眼睛的位置,请指出他测量中的两个错误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数时视线没有与尺面垂直
零刻度线未与被测物体一端对齐
(3)纠正错误后小明多次测量的数据如表所示.则该课本的宽度应为________cm.他多次测量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对小明的测量过程进行评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小明又想测量一张纸的厚度,请你简述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测得多组数据求平均值,减小误差
测量过程中,刻度尺不靠贴教科书边缘测量容易使刻度尺出现歪斜
1. 实验原理:__________.2. 实验装置:
3. 测量工具:停表、________.
4. 实验操作要点:(1)斜面的倾斜程度不宜过大也不宜过小(倾斜程度过大时小车运动过快,不利于测量________;倾斜程度过小时会造成各阶段平均速度太接近);(2)每次测量时必须让小车从斜面的_________由静止开始下滑;(3)在测量小车运动的距离时,要“头对头”或“尾对尾”测量,记录时间也要如此.
例2 如图甲是小明“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让小车从斜面上的A点由静止滑下,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路段的平均速度.
(1)若实验中有手表和停表两种计时器供你选择,你将选择哪种?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金属片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测量过程中,发现小车下滑时间较难测出,请你写出一条改进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合理即可)
(4)由图甲可知,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为______cm.小车从A点运动到C点的路程为________cm,则小车在AC段的平均速度vAC≈________m/s(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确定终点在同一位置,便于测量时间
(5)若AB、BC、AC段的平均速度分别为vAB、vBC、vAC,通过分析图甲中数据可知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说明小车________(选填“是”或“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6)(误差分析)若实验过程中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所测AB段的平均速度vAB偏________(选填“大”或“小”).
vBC > vAC > vAB
变式:(2023益阳改编)实验时,同学小丽测出斜面顶端A点到斜面底端C点的距离s和小车通过的时间t,如图所示,利用测量的数据计算出平均速度比小车的实际速度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所测量的路程偏大
计算平均速度,要用总路程除以总时间,不是各段路程中速度的平均值
(7)(2023枣庄改编)小车在运动过程中,经过路程sAC中点时的速度为v1,经过时间tAC中点时的速度为v2,则v1________v2(选填“>”“<”或“=”).(8)(2022日照改编)小明计算A到C这个过程的平均速度,采用了以下两种方法计算:方法1:vAC= ;方法2:vAC= .以上两种方法正确的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2023宜昌改编)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正确吗?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车从斜面上的A点运动到底端C点的过程中,在B点时有一定的速度,而将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时,下半程一开始的速度为零,与事实不符
(10)(数字化实验)(2022宜昌改编)小车运动的情况还可以通过另一种更精确的办法即时测定、显现出来.位置传感器利用超声波测出不同时刻小车与它的距离,计算机就可以算出小车在不同位置的速度(如图乙).屏幕图像如图丙所示,横轴为时间,纵轴为速度,通过图像可以看出小车在斜面上滑下时是________(选填“匀速”或“加速”)运动的;小车到达坡底时的速度为________m/s.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2024安徽中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 第14讲 生活用电 (课件),共1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生活用电,家庭电路,电能表,保险装置,安全用电,试电笔,安全用电原则,用电器总功率,不接触,不靠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突破第24讲测量类实验课件,共4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限时训练,没有调零,长度或路程,零刻度线,向右移动游码,如图所示,电压表内部断路,调节滑片P至A端,优化提升,3×103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年中考物理专题复习课件---第22讲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综合模拟练,基础全练,不合格,小灯泡断路,挑战高分,滑动变阻器,电压表,PUI,中考创新练,灯泡断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