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精品讲练测(全国通用)16.2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讲)(原卷版+解析)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5885592/0-171898722265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精品讲练测(全国通用)16.2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讲)(原卷版+解析)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5885592/0-1718987222784/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精品讲练测(全国通用)16.2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讲)(原卷版+解析)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5885592/0-1718987222802/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精品讲练测(全国通用)16.2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讲)(原卷版+解析)
展开【网络构建】
专题15.2 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
考点一 光的干涉现象
1.双缝干涉
(1)光能够发生干涉的条件:两光的频率相同,振动步调相同.
(2)双缝干涉形成的条纹是等间距的,两相邻亮条纹或相邻暗条纹间距离与波长成正比,即Δx=eq \f(l,d)λ.
(3)用白光照射双缝时,形成的干涉条纹的特点:中央为白条纹,两侧为彩色条纹.
2.亮暗条纹的判断方法
(1)如图所示,光源S1、S2发出的光到屏上某点的路程差r2-r1=kλ(k=0,1,2,…)时,光屏上出现亮条纹.
(2)光的路程差r2-r1=(2k+1)eq \f(λ,2)(k=0,1,2,…)时,光屏上出现暗条纹.
3.条纹间距:Δx=eq \f(l,d)λ,其中l是双缝到光屏的距离,d是双缝间的距离,λ是光波的波长.
4.薄膜干涉
(1)如图所示,竖直的肥皂薄膜,由于重力的作用,形成上薄下厚的楔形.
(2)光照射到薄膜上时,在膜的前表面AA′和后表面BB′分别反射出来,形成两列频率相同的光波,并且叠加,两列光波同相叠加,出现明纹;反相叠加,出现暗纹.
(3)条纹特点:①单色光:明暗相间的水平条纹;②白光:彩色水平条纹.
考点二 光的衍射和光的偏振现象
1.对光的衍射的理解
(1)衍射是波的特征,波长越长,衍射现象越明显.任何情况下都可以发生衍射现象,只是明显与不明显的差别.
(2)衍射现象说明“光沿直线传播”只是一种特殊情况,只有在光的波长比障碍物小得多时,光才可以看作是沿直线传播的.
2.自然光和偏振光的比较
高频考点一 光的干涉现象
例1、如图所示是a、b两光分别经过同一双缝干涉装置后在屏上形成的干涉图样,则( )
A.在同种均匀介质中,a光的传播速度比b光的大
B.在真空中a、b两光传播速度相同
C.从真空射入同种介质发生全反射时,a光全反射临界角小
D.从同种介质射入真空发生全反射时,a光全反射临界角小
E.在相同的条件下,b光比a光更容易产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变式训练】 (1)杨氏干涉实验证明光的确是一种波,一束单色光投射在两条相距很近的狭缝上,两狭缝就成了两个光源,它们发出的光波满足干涉的必要条件,则两列光的________相同。如图所示,在这两列光波相遇的区域中,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如果放置光屏,在______(选填“A”“B”或“C”)点会出现暗条纹。
(2)在上述杨氏干涉实验中,若单色光的波长λ=5.89×10-7 m,双缝间的距离d=1 mm,双缝到屏的距离l=2 m。求第1个亮条纹到第11个亮条纹的中心间距。
高频考点二 光的衍射和光的偏振现象
例2、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横波.下列现象中能反映光的偏振特性的是( )
A.一束自然光相继通过两个偏振片,以光束为轴旋转其中一个偏振片,透射光的强度发生变化
B.一束自然光入射到两种介质的分界面上,当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之间的夹角恰好是90°时,反射光是偏振光
C.日落时分,拍摄水面下的景物,在照相机镜头前装上偏振滤光片可以使景像更清晰
D.通过手指间的缝隙观察日光灯,可以看到彩色条纹
E.阳光在水面的反射光是自然光
【变式训练】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横波。下列现象中能反映光的偏振特性的是( )
A.一束自然光相继通过两个偏振片,以光束为轴旋转其中一个偏振片,透射光的强度发生变化
B.一束自然光入射到两种介质的分界面上,当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之间的夹角恰好是90°时,反射光是偏振光
C.日落时分,拍摄水面下的景物,在照相机镜头前装上偏振滤光片可以使景像更清晰
D.通过手指间的缝隙观察日光灯,可以看到彩色条纹
E.阳光在水面的反射光是自然光
近5年考情分析
考点要求
等级要求
考题统计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光的反射和折射
Ⅱ
2022·重庆卷·T16
2022·海南卷·T3
2022·江苏卷·T12
2022·辽宁卷·T5
2022·山东卷·T7
2022·浙江6月卷·T8
2022·浙江1月卷·T11
2022·全国乙卷·T34(2)
2021·北京卷·T2
2021·海南卷·T6
2021·湖北卷·T5
2021·江苏卷·T7
2021·辽宁卷·T4
2021·浙江省6月卷·T12
2020·山东卷·T9
2020·浙江1月卷·T12
2020·浙江7月卷·T13
2019·全国 = 1 \* ROMAN \* MERGEFORMAT I卷·T34
2019·全国 = 3 \* ROMAN \* MERGEFORMAT III卷·T34
2019·海南卷·T18
2018·海南卷·T16
2018·江苏卷·T16
2018·全国 = 1 \* ROMAN \* MERGEFORMAT I卷·T34
2018·全国 = 2 \* ROMAN \* MERGEFORMAT II卷·T34
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
Ⅱ
2022·北京卷·T2
2022·上海卷·T3
2022·山东卷·T10
2022·浙江1月卷·T16
2021·浙江省6月卷·T1
2021·山东卷·T7
2020·海南卷·T5
2020·山东卷·T3
2020·浙江1月卷·T1
2019·北京卷·T14
2018·北京卷·T15
实验十五:测定玻璃砖的折射率
2019·天津卷·T23
实验十六: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
2022·海南卷·T14
2022·浙江6月卷·T4
2021·浙江省6月卷·T18
2019·全国 = 2 \* ROMAN \* MERGEFORMAT II卷·T34
核心素养
物理观念:1.理解折射率、光的折射和全反射;2.掌握光的折射和全反射的应用方法;3.进一步增强物质观念,认识光的物质性和波动性.
科学思维:1.通过光的干涉、衍射等论证光具有波动性,增强证据意识及科学论证能力;2.利用光的折射和全反射规律求解问题.
科学探究:通过实验,观察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等现象,了解激光的特性,认识波动性.
科学态度与责任:应用本专题知识解决生活中由光带来的折射问题,形成探索自然的内在动力.
命题规律
命题分析:光的折射定律、折射率、全反射现象的考查常以计算题形式出现,是命题热点、常考点;光的干涉、衍射和相对论基本假设则常以选择题形式出现.
趋势分析:预计以后高考对本专题的考查仍然以光的折射、全反射等光的传播规律作为主要命题方向,但对于光的干涉、衍射、偏振等内容的重要结论也需识记.
备考策略
该部分内容主要以几何光学为主,以光的折射现象、全反射现象为主要命题点,需要理解光的干涉、衍射、偏振等;对于本部分的实验,要注意对其原理、器材、步骤、数据处理方法、误差分析等的理解。
常见题型有:①光的折射和全反射;②光的干涉和衍射;③光学与数学知识的综合应用;④电磁场理论与电磁波的性质;⑤电磁振荡与电磁波谱;⑥对相对论的初步认识。
自然光(非偏振光)
偏振光
光的
来源
直接从光源发出的光
自然光通过起偏器后的光
光的振动方向
在垂直于光的传播方向的平面内,光振动沿任意方向,且沿各个方向振动的光的强度相同
在垂直于光的传播方向的平面内,光振动沿特定方向
第十六章 光学
【网络构建】
专题15.2 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
考点一 光的干涉现象
1.双缝干涉
(1)光能够发生干涉的条件:两光的频率相同,振动步调相同.
(2)双缝干涉形成的条纹是等间距的,两相邻亮条纹或相邻暗条纹间距离与波长成正比,即Δx=eq \f(l,d)λ.
(3)用白光照射双缝时,形成的干涉条纹的特点:中央为白条纹,两侧为彩色条纹.
2.亮暗条纹的判断方法
(1)如图所示,光源S1、S2发出的光到屏上某点的路程差r2-r1=kλ(k=0,1,2,…)时,光屏上出现亮条纹.
(2)光的路程差r2-r1=(2k+1)eq \f(λ,2)(k=0,1,2,…)时,光屏上出现暗条纹.
3.条纹间距:Δx=eq \f(l,d)λ,其中l是双缝到光屏的距离,d是双缝间的距离,λ是光波的波长.
4.薄膜干涉
(1)如图所示,竖直的肥皂薄膜,由于重力的作用,形成上薄下厚的楔形.
(2)光照射到薄膜上时,在膜的前表面AA′和后表面BB′分别反射出来,形成两列频率相同的光波,并且叠加,两列光波同相叠加,出现明纹;反相叠加,出现暗纹.
(3)条纹特点:①单色光:明暗相间的水平条纹;②白光:彩色水平条纹.
考点二 光的衍射和光的偏振现象
1.对光的衍射的理解
(1)衍射是波的特征,波长越长,衍射现象越明显.任何情况下都可以发生衍射现象,只是明显与不明显的差别.
(2)衍射现象说明“光沿直线传播”只是一种特殊情况,只有在光的波长比障碍物小得多时,光才可以看作是沿直线传播的.
2.自然光和偏振光的比较
高频考点一 光的干涉现象
例1、如图所示是a、b两光分别经过同一双缝干涉装置后在屏上形成的干涉图样,则( )
A.在同种均匀介质中,a光的传播速度比b光的大
B.在真空中a、b两光传播速度相同
C.从真空射入同种介质发生全反射时,a光全反射临界角小
D.从同种介质射入真空发生全反射时,a光全反射临界角小
E.在相同的条件下,b光比a光更容易产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答案】:BDE
【解析】:根据题图可知,b光的干涉条纹间距大于a光的干涉条纹间距.由双缝干涉条纹间距公式Δx=eq \f(l,d)λ可知,b光的波长比a光的大.由λ=eq \f(c,f)可知,b光的频率比a光的小,则在同种介质中,b光的折射率小于a光,根据n=eq \f(c,v)可知,在介质中,a光的传播速度比b光的小,选项A错误;在真空中a、b两光传播速度相同,均为光速,选项B正确;从真空射入同种介质不会发生全反射,选项C错误;由介质射入真空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公式sin C=eq \f(1,n)可知,a光折射率较大,从同种介质射入真空发生全反射时a光全反射临界角小,选项D正确;由于b光的波长比a光的大,根据发生明显衍射现象的条件可知,在相同的条件下,b光比a光更容易产生明显的衍射现象,选项E正确.
【变式训练】 (1)杨氏干涉实验证明光的确是一种波,一束单色光投射在两条相距很近的狭缝上,两狭缝就成了两个光源,它们发出的光波满足干涉的必要条件,则两列光的________相同。如图所示,在这两列光波相遇的区域中,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如果放置光屏,在______(选填“A”“B”或“C”)点会出现暗条纹。
(2)在上述杨氏干涉实验中,若单色光的波长λ=5.89×10-7 m,双缝间的距离d=1 mm,双缝到屏的距离l=2 m。求第1个亮条纹到第11个亮条纹的中心间距。
【答案】 (1)频率 C (2)1.178×10-2 m
【解析】 (1)要形成光的干涉,两列光的频率应该相同,在题图所示的干涉区域放置光屏,波峰与波谷相遇的C点会出现暗纹。
(2)相邻的亮条纹的中心间距Δx=eq \f(l,d)λ
由题意知,亮条纹的数目n=10
则第1个亮条纹到第11个亮条纹的中心间距x=eq \f(nlλ,d)
代入数据得x=1.178×10-2 m
高频考点二 光的衍射和光的偏振现象
例2、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横波.下列现象中能反映光的偏振特性的是( )
A.一束自然光相继通过两个偏振片,以光束为轴旋转其中一个偏振片,透射光的强度发生变化
B.一束自然光入射到两种介质的分界面上,当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之间的夹角恰好是90°时,反射光是偏振光
C.日落时分,拍摄水面下的景物,在照相机镜头前装上偏振滤光片可以使景像更清晰
D.通过手指间的缝隙观察日光灯,可以看到彩色条纹
E.阳光在水面的反射光是自然光
【答案】:ABC
【解析】:在垂直于传播方向的平面上,沿着某个特定方向振动的光是偏振光,选项A、B反映了光的偏振特性;选项C是偏振现象的应用;选项D是光的衍射现象,D项错误;阳光在水面的反射光是偏振光,故选项E错误.
【变式训练】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横波。下列现象中能反映光的偏振特性的是( )
A.一束自然光相继通过两个偏振片,以光束为轴旋转其中一个偏振片,透射光的强度发生变化
B.一束自然光入射到两种介质的分界面上,当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之间的夹角恰好是90°时,反射光是偏振光
C.日落时分,拍摄水面下的景物,在照相机镜头前装上偏振滤光片可以使景像更清晰
D.通过手指间的缝隙观察日光灯,可以看到彩色条纹
E.阳光在水面的反射光是自然光
【答案】 ABC
【解析】在垂直于传播方向的平面上,沿着某个特定方向振动的光是偏振光,选项A、B反映了光的偏振特性;选项C是偏振现象的应用;选项D是光的衍射现象,D项错误;阳光在水面的反射光是偏振光,故选项E错误。
近5年考情分析
考点要求
等级要求
考题统计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光的反射和折射
Ⅱ
2022·重庆卷·T16
2022·海南卷·T3
2022·江苏卷·T12
2022·辽宁卷·T5
2022·山东卷·T7
2022·浙江6月卷·T8
2022·浙江1月卷·T11
2022·全国乙卷·T34(2)
2021·北京卷·T2
2021·海南卷·T6
2021·湖北卷·T5
2021·江苏卷·T7
2021·辽宁卷·T4
2021·浙江省6月卷·T12
2020·山东卷·T9
2020·浙江1月卷·T12
2020·浙江7月卷·T13
2019·全国 = 1 \* ROMAN \* MERGEFORMAT I卷·T34
2019·全国 = 3 \* ROMAN \* MERGEFORMAT III卷·T34
2019·海南卷·T18
2018·海南卷·T16
2018·江苏卷·T16
2018·全国 = 1 \* ROMAN \* MERGEFORMAT I卷·T34
2018·全国 = 2 \* ROMAN \* MERGEFORMAT II卷·T34
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
Ⅱ
2022·北京卷·T2
2022·上海卷·T3
2022·山东卷·T10
2022·浙江1月卷·T16
2021·浙江省6月卷·T1
2021·山东卷·T7
2020·海南卷·T5
2020·山东卷·T3
2020·浙江1月卷·T1
2019·北京卷·T14
2018·北京卷·T15
实验十五:测定玻璃砖的折射率
2019·天津卷·T23
实验十六: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
2022·海南卷·T14
2022·浙江6月卷·T4
2021·浙江省6月卷·T18
2019·全国 = 2 \* ROMAN \* MERGEFORMAT II卷·T34
核心素养
物理观念:1.理解折射率、光的折射和全反射;2.掌握光的折射和全反射的应用方法;3.进一步增强物质观念,认识光的物质性和波动性.
科学思维:1.通过光的干涉、衍射等论证光具有波动性,增强证据意识及科学论证能力;2.利用光的折射和全反射规律求解问题.
科学探究:通过实验,观察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等现象,了解激光的特性,认识波动性.
科学态度与责任:应用本专题知识解决生活中由光带来的折射问题,形成探索自然的内在动力.
命题规律
命题分析:光的折射定律、折射率、全反射现象的考查常以计算题形式出现,是命题热点、常考点;光的干涉、衍射和相对论基本假设则常以选择题形式出现.
趋势分析:预计以后高考对本专题的考查仍然以光的折射、全反射等光的传播规律作为主要命题方向,但对于光的干涉、衍射、偏振等内容的重要结论也需识记.
备考策略
该部分内容主要以几何光学为主,以光的折射现象、全反射现象为主要命题点,需要理解光的干涉、衍射、偏振等;对于本部分的实验,要注意对其原理、器材、步骤、数据处理方法、误差分析等的理解。
常见题型有:①光的折射和全反射;②光的干涉和衍射;③光学与数学知识的综合应用;④电磁场理论与电磁波的性质;⑤电磁振荡与电磁波谱;⑥对相对论的初步认识。
自然光(非偏振光)
偏振光
光的
来源
直接从光源发出的光
自然光通过起偏器后的光
光的振动方向
在垂直于光的传播方向的平面内,光振动沿任意方向,且沿各个方向振动的光的强度相同
在垂直于光的传播方向的平面内,光振动沿特定方向
2024年高考物理一轮考点复习精讲精练(全国通用)第30讲 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原卷版+解析): 这是一份2024年高考物理一轮考点复习精讲精练(全国通用)第30讲 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原卷版+解析),共3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产生条件,杨氏双缝干涉,薄膜干涉的应用,偏振光的理论意义及应用,煤矿中瓦斯爆炸危害极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3.1牛顿运动定律的理解(讲)(原卷版+解析): 这是一份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3.1牛顿运动定律的理解(讲)(原卷版+解析),共27页。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2.3受力分析、共点力的平衡(讲)(原卷版+解析): 这是一份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2.3受力分析、共点力的平衡(讲)(原卷版+解析),共3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