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语文朗读宝

    2024成都语文中考试题研究备考 古诗文阅读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练)【课件】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4成都语文中考试题研究备考 古诗文阅读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练)【课件】第1页
    2024成都语文中考试题研究备考 古诗文阅读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练)【课件】第2页
    2024成都语文中考试题研究备考 古诗文阅读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练)【课件】第3页
    2024成都语文中考试题研究备考 古诗文阅读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练)【课件】第4页
    2024成都语文中考试题研究备考 古诗文阅读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练)【课件】第5页
    2024成都语文中考试题研究备考 古诗文阅读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练)【课件】第6页
    2024成都语文中考试题研究备考 古诗文阅读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练)【课件】第7页
    2024成都语文中考试题研究备考 古诗文阅读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练)【课件】第8页
    还剩1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4成都语文中考试题研究备考 古诗文阅读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练)【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2024成都语文中考试题研究备考 古诗文阅读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练)【课件】,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全国5年9考,全国5年6考,犯错误,指在国内指在国外,捣土用的杵,全国5年1考,介词从介词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忧患意识 :忧患和磨难可以使一个人奋发有为,使一个国家兴旺发达;安逸和享乐则会让一个人不思进取,使一个国家衰败灭亡。◎论证思路及方法 :文章首先采用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一连列举了六位历史上著名人物的事例,说明这些人虽出身贫贱,但他们在经受了艰苦磨炼之后,终于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然后采用道理论证将造就人才的主、客观条件阐明。这是从正面论证经受磨炼的好处。接着,作者又从反面论证不经受磨炼的坏处。最后提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一、重点字词1.通假字 (1)曾益其所不能______同______,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__(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______同______,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__(3)入则无法家拂士______同______,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__
    曾  增  增加
    衡  横  梗塞、不顺
    拂 弼  辅佐
    2.词类活用(1)形容词的使动用法①必先苦其心志 苦:__________________②劳其筋骨 劳:__________________③饿其体肤 饿:__________________(2)动词的使动用法所以动心忍性 动:__________________ 忍:__________________
    使……痛苦 使……劳累 使……经受饥饿之苦
    使……受到震撼使……坚忍起来
    (3)名词作动词人恒过 过:__________________(4)动词作状语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入:__________________ 出:__________________3.古今异义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筑:__________________
    4.其他重点实词 (1)舜发于畎亩之中 发:_____________________(2)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举:_____________________(3)百里奚举于市 市:_____________________(4)行拂乱其所为 拂:_____________________ 乱:_____________________(5)人恒过 恒:_____________________(6)而后作 作:_____________________(7)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征: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_____________________ 喻:_____________________
    兴起,指被任用选拔、任用集市违背扰乱常常奋起。这里指有所作为征验、表现显露、流露了解、明白
    5.文言虚词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连词,表顺承,相当于“然后”连词,表并列,可不译
    二、重点句子翻译(加粗字为教材课下注释)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课后习题;状语后置)2.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课后习题)3.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课后习题)
    内心忧困,思虑堵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
    (一个人的想法,只有)表现在脸色上,流露在言谈中,才能被人们了解。
    在国内如果没有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势力、地位相当的国家和外患的侵扰,这个国家往往就容易灭亡。
    三、文意理解与分析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本文运用道理论证。从客观、主观两方面论述了人要有所作为就必须先在身体、生活、行为、思想等方面接受考验。 (  )2.本文阐述了丰富的人生哲理。一个人的成长、成才之路不会一帆风顺,忧患是人们谋求生存发展的动力。 (  )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曹刿论战》均运用对比手法。《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将个人“生于忧患”与国家“死于安乐”进行对比,《曹刿论战》中曹刿的机敏、持重与鲁庄公的驽钝、浮躁形成对比。 (  )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出师表》都体现了治国思想。《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论证了忧患意识对治国的重要意义,《出师表》说明了亲贤远佞对国家的重要性。 (  )
    速记口诀:“于”字可译“到、在、从”,也可翻作“对、因、由”;形后比较动后被;连词固定表承接。
    将各句中加点字对应的用法和意义填写到横线上。
    1.受地于先王__________________2.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__________________3.战于长勺__________________4.皆以美于徐公 __________________5.能谤讥于市朝 __________________6.况才之过于余者乎__________________7.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__________________8.不求闻达于诸侯__________________9.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__________________
    介词,从 介词,到 介词,在 介词,表比较,比介词,在 介词,表比较,比介词,在 介词,在介词,在
    10.太守与客来饮于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行者休于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骈死于槽枥之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至于夏水襄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相与步于中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达于汉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告之于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介词,在 介词,在介词,到介词,在介词,在连词,表示承接,提起相关的另一件事介词,在 介词,到 介词,到 介词,向
    20.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于我如浮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寄身于草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连词,表示承接,提起相关的另一件事介词,对于 介词,在
    (2022成都)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完成1~4题。(每小题3分,共12分)甲《陋室铭》全文乙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节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可以调素琴 素:不加装饰的 B.无案牍之劳形   形:形体、躯体C.百里奚举于市     市:集市 D.衡于虑 衡:平衡
    【解析】D项中的“衡”同“横”,译为“梗塞、不顺”。
    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有仙则名 思而不学则殆  B.何陋之有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C.舜发于畎亩之中 所恶有甚于死者 D.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解析】A项的“则”都是连词,表顺承,译为“就”。B项的“之”都是助词,前者是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后者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修饰、领属的关系,相当于“的”。C项的“于”都是介词,前者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译为“从”;后者引出比较的对象,译为“比”。D项的“而”都是连词,前者表并列,不译;后者表转折,可译为“却”。
    3.对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A.(通过这些)来感动(他的)内心,容忍(他的)性格,曾增加他的才干。B.因此,感动(他的)内心,容忍(他的)性格,增加他的才干。C.因此,使(他的)内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曾增加他的才干。D.(通过这些)来使(他的)内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增加他的才干。
    【解析】“所以”译为“(通过这些)来”;“动”译为“使……受到震撼”;“忍”译为“使……坚忍起来”;“曾益”译为“增加”。
    4.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两文均明确表达中心。甲文明确提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主旨,乙文结尾点明中心“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B.两文均涉及人生处境。甲文写作者虽然身居陋室,但是不甘贫贱;乙文谈到了将担大任者须经受艰难处境的磨炼。C.两文均有举例。甲文举“诸葛庐”“子云亭”类比“陋室”,乙文用六个历史人物的事例证明人才造就于艰苦环境。D.两文语言特色鲜明。甲文以骈句为主,句式整齐,节奏分明,音韵和谐;乙文使用不少排比句,气势充沛,雄辩有力。

    相关课件

    2024成都语文中考试题研究备考 古诗文阅读 卖油翁(练)【课件】:

    这是一份2024成都语文中考试题研究备考 古诗文阅读 卖油翁(练)【课件】,共1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全国5年4考,介词在,全国5年1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成都语文中考试题研究备考 古诗文阅读 陋室铭(练)【课件】:

    这是一份2024成都语文中考试题研究备考 古诗文阅读 陋室铭(练)【课件】,共1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全国5年3考,全国5年2考,全国5年4考,连词表顺承就,全国5年1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成都语文中考试题研究备考 古诗文阅读 答谢中书书(练)【课件】:

    这是一份2024成都语文中考试题研究备考 古诗文阅读 答谢中书书(练)【课件】,共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全国5年3考,全国5年2考,奇丽景色,消散坠落,全国5年1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