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4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31份)
专题11 区域联系与区域发展微专题新产业格局、大坝水库、中国走出去战略(课件)-2024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新高考专用)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11 区域联系与区域发展微专题新产业格局、大坝水库、中国走出去战略(课件)-2024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新高考专用),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高频考点·以考定法,过度放牧,过度开垦,过度樵采,具体措施,资源调配的原因,发展需求,自然资源本身,核心素养·微专题,新产业格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网络·思维脑图构建知识体系,强化不同知识点之间的关联程度
专情分析·解密高考分析考点高考命题情况,解析高考中对考点的考查及预测方向
高频考点·以考定法针对高考题进行真题详细分析,同时穿插知识点的讲解
核心素养·微专题考点细化,逐一突破,以微见全
考点一: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高考解密】【技巧解密】【考向预测】
考点二:资源跨区域发展【高考解密】【技巧解密】【考向预测】
考点三:流域内协调发展【高考解密】【技巧解密】【考向预测】
【命题点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典例01】(2022·天津·高考真题)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深受人类活动影响。下左图为1990~2019年黄河流域土壤侵蚀面积变化示意图,下右图为2000~2020年黄河流经省区土地利用转型方向及面积示意图。据图分析,关于黄河流域土壤侵蚀变化描述正确的是( )A.区域生态环境治理措施使土壤侵蚀强度减弱B.气候变化导致各等级的土壤侵蚀面积均减少C.受到重度侵蚀的土壤面积和比例无显著变化D.1990~1999年间土壤侵蚀治理成效最为明显
【真题解析】读右图黄河流经省区土地利用转型方向及面积示意图可知,当地进行了退耕还林还草,荒漠化治理等,将大量农业生产用地和沙漠裸地转化为了生态建设用地,故主要是由于区域生态环境治理措施使土壤侵蚀强度减弱,A正确;30年间,黄河流域地区的气候变化不明显,不会由于气候变化导致土壤侵蚀面积减少明显,B错误;读图可知,30年来,黄河流域受到重度侵蚀的土壤面积和比例均显著下降,其中1999~2010年土壤侵蚀面积下降最多,治理成效最为明显,CD错误。故选A。
【命题点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典例01】(2022·天津·高考真题)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深受人类活动影响。下左图为1990~2019年黄河流域土壤侵蚀面积变化示意图,下右图为2000~2020年黄河流经省区土地利用转型方向及面积示意图。据图推断,该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的最主要措施是( )A.矿区生态修复B.退耕还林还草C.沙漠裸地农垦D.生活环境治理
【真题解析】读右图黄河流经省区土地利用转型方向及面积示意图可知,当地进行了退耕还林还草,荒漠化治理等,将大量农业生产用地和沙漠裸地转化为了生态建设用地,故退耕还林还草使得当地土壤抗侵蚀能力增强,土壤侵蚀强度减弱,区域生态环境治理取得了积极成效,B正确;结合右图可知,30年来矿区生产面积和城乡生活用地在增多,但材料未体现出当地的矿区生态修复和生活环境的治理工作,且两者对于当地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土壤侵蚀针对性不强,故不是其生态建设的最主要措施,AD排除;沙漠裸地农垦会造成生态环境破坏,C错误。故选B。
1.北方农牧交错地带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①形成原因
水资源利用不合理,工矿交通建设
1.北方农牧交错地带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②治理措施
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从土地适宜性出发,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合理利用水资源,发展集约化、高效、特色农牧业及农牧产品加工业
构筑防护体系:草地退化严重地区:利用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采用灌草相结合的方式,适当人工补种植物,固沙防沙;在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严重地区: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
以地养地,自然恢复:选择部分自然条件较好的地方,人工种植高产牧草,解决牲畜食草问题,从而使退化的草场通过休牧得以自然恢复。
调整畜牧结构和数量:在退化草场,使牲畜数量控制在草场承载范围内;调整牲畜结构,减少山羊等对草场破坏严重的畜种比重,增加肉牛等比重。
调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生态脆弱区的人口容量有限,人口过快发展对环境压力增大。在北方农牧交错带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2.黄土高原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①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形成原因
运用整体性的思维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产生的原因
2.黄土高原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②水土流失产生的危害从表面上看,水土流失表现为土壤侵蚀,但水土流失是气候、地貌、土壤、生物、水文统一演化的过程。黄土高原上沟壑纵横的自然景观正是在这种相互影响的过程中形成的,如下图所示:
2.黄土高原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③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坚持治土与治水相结合,治坡与治沟相结合,工程措施、生物措施与农业技术措施相结合。
3.湿地的开发与保护①形成原因来水多的原因:气候湿润,降水较多;地下水源补给;上游来水量大(河网密布,径流丰富,高山冰雪融水、河流洪水泛滥);植被丰富,涵养水源能力强,水源丰富去水少的原因:纬度/海拔高,气温较低,蒸发微弱永久性冻土广布,阻碍地表水的下渗季节性冻土夏季融化,使土壤水分增多,冬季水分结冰,形成隔水层,阻碍地表水的下渗;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河道弯曲,排水不畅;入海口处,海水顶托,排水不畅;
3.湿地的开发与保护②湿地的功能(效益):
3.湿地的开发与保护③湿地破坏的一般性原因:自然原因:沉积物自然堆积,充满湖泊、沼泽;全球变暖,气候暖干,蒸发加剧人为原因:引水灌溉、河流的改向,导致水量减少;围湖围海造田,导致湖泊和海滨滩涂面积缩小;破坏地表植被,土壤侵蚀,导致泥沙大量沉积;任意排污,导致水体污染,富营养化不合理工程建设;乱捕滥猎,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3.湿地的开发与保护④湿地保护的一般性措施:通过还湖、还泽、还滩及水土保持等措施,恢复和重建受损湿地;上游退耕还林、封山育林,下游加固大堤、疏浚河道;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保护湿地野生动、植物资源加强湿地管理和环境立法,保护湿地生态环境积极开展湿地保护宣传,提高人们环境保护意识控制人口过快增长,适度进行生态移民防止水污染与过度用水发展生态养殖,开展旅游观光。
4.森林的开发与保护①森林的功能与破坏危害
4.森林的开发与保护②森林开发与保护--亚马逊热带雨林破坏的原因
4.森林的开发与保护③森林开发与保护--亚马逊热带雨林的保护
【考向01-通过“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考查“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2023·河北石家庄·统考三模)保护和恢复森林生态系统是世界各国面临的一项关键挑战。我国研究者利用地理空间数据估算了全国潜在造林地的面积和质量等级,并分析了潜在造林地的空间分布特征,为我国造林规划提供科学数据支持。图示意潜在造林地及其气候生产潜力空间分布估算技术流程。研究者认为已有研究采用低分辨率数据分析区域气候特征误差较大,该类区域主要包括( )A.青藏高原B.东北平原C.东南丘陵D.横断山区
【题型解析】横断山区山高谷深,在较小的地理空间尺度内,气候差异很大,采用低分辨率数据分析该区域气候误差较大,D正确。青藏高原海拔高,气候高寒;东北平原地势平坦开阔;东南丘陵整体相对高度不大,ABC选项所示区域在大尺度空间范围内气候差异不大,采用低分辨率数据对该类型区域气候分析的误差相对较小。故选D。
【考向01-通过“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考查“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2023·河北石家庄·统考三模)保护和恢复森林生态系统是世界各国面临的一项关键挑战。我国研究者利用地理空间数据估算了全国潜在造林地的面积和质量等级,并分析了潜在造林地的空间分布特征,为我国造林规划提供科学数据支持。图示意潜在造林地及其气候生产潜力空间分布估算技术流程。该研究以草地和坡度大于25°耕地作为潜在造林地的基础土地来源,其依据有( )A.林线以上草地面积广大B.兼顾粮食安全和保护耕地C.草地分布区域降水充沛D.耕地土壤肥沃且临近道
【题型解析】林线以上山体整体面积较小,草地面积并不广大,草地分布区域降水相对较少,AC错。坡度大于25°的耕地,发展种植业易造成水土流失,以草地和坡度较大的耕地作为潜在造林地的基础土地来源,为该类型土地植被恢复提供科学依据,可减轻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保护耕地,保障粮食安全,B正确。根据图示信息可知,潜在造林地空间分布在交通方面表现为最小因子定律,所以一般在远离道路的地区更适合作为潜在造林地的土地来源,D错。故选B。
【考向01-通过“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考查“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2023·河北石家庄·统考三模)保护和恢复森林生态系统是世界各国面临的一项关键挑战。我国研究者利用地理空间数据估算了全国潜在造林地的面积和质量等级,并分析了潜在造林地的空间分布特征,为我国造林规划提供科学数据支持。图示意潜在造林地及其气候生产潜力空间分布估算技术流程。研究者建议在干旱地区禁止造林和在半干旱地区条件允许情况下造林,是因为不当造林会导致( )①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增加②区域水资源减少③树木生长滞缓及存活率低④土地盐碱化加剧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题型解析】干旱地区和半干旱地区气候偏干旱,降水较少,如果不因地制宜,盲目植树造林,会加大区域地下水资源的消耗,使得区域水资源减少,树木生长停滞且存活率低,②③正确。干旱半干旱地区并不会因为植树造林导致降水增加,①错。干旱半干旱地区植树造林,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土壤盐碱化减轻,④错。故选C。
【命题点 资源跨区域发展·典例01】(2023·浙江·统考高考真题)建设大型清洁能源基地是我国“十四五”规划的重要目标之一,下图为部分清洁能源基地分布示意图。图中三大能源基地共同的主要清洁能源是( )A.核能水能B.风能火电C.水能地热D.风能太阳能
【真题解析】图中三大能源基地都位于我国内陆地区,而我国核能的开发主要是在沿海地区,核能并不是图中三大能源基地共同的主要清洁能源,A错误;火电不是清洁能源,B错误;青藏高原南部雅鲁藏布江流域到云南西部腾冲一带是我国地热能集中分布的区域,图中三大能源基地地热能相对缺乏,C错误;图中三大能源基地在我国青藏高原区和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风能和太阳能都较为丰富,D正确。故选D。
【命题点 资源跨区域发展·典例01】(2023·浙江·统考高考真题)建设大型清洁能源基地是我国“十四五”规划的重要目标之一,下图为部分清洁能源基地分布示意图。我国建设大型清洁能源基地可以( )A.促进低碳能源发展B.改变能源资源分布C.控制能源消费总量D.缩短能源输送距离
【真题解析】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时向外界排放的二氧化碳极少,可以促进低碳能源发展,A正确;建设大型清洁能源基地不会改变我国现有的能源资源分布,B错误;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对能源的需求呈增加趋势,我国建设大型清洁能源基地是为了增加能源供给而不是为了控制,C错误;图中三大能源基地远离东部主要的能源消费市场,并不能缩短能源输送距离,D错误。故选A。
自然资源的区域分布很不均匀:存在明显的资源富集区和贫乏区自然资源产品的生产地具有一定的集中性
区域间的发展水平不平衡:一些区域由于经济和人口的集聚,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大,会出现严重的资源短缺。
2.资源调配的一般分析思路①原因分析(为什么调):对比资源分布区与消耗区的差异,要明确该资源的分布规律,对比资源调入与调出的差异;对比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需求的差异性;国家政策与战略分析
2.资源调配的一般分析思路②工程建设分析(怎什么调):输出地、输入地选择:输出地保证稳定、安全的资源供应;输入地要有稳定的市场消费能力;两地距离相对较近(节省运费和建设成本)。线路选择:针对不同的方案对比其优点和缺点,权衡利弊,般选择线路短、施工难度小、建设成本低、安全系数高、对沿线自然环境影响小的方案。
2.资源调配的一般分析思路③调配影响分析(效应):一般要分地区,例如调入区,调出区,区域整体(国家);分影响方面经济、社会、生态;分利弊
3.主要调配工程①西气东输工程
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与优化
西部是我国油气资源未来的战略重地之一
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
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短缺状况和煤炭运输压力,带动天然气发电、化工、机械、冶金等相关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发展,缩小与东部地区发展差距;促进就业、增加收入;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改善环境。
缓解我国东部和西部地区的能源供需矛盾,促进东部和西部地区协调发展;有利于调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保护环境和实现可持续发展。
有利于西部地区将能源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带动天然气开采、发电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发展;促进就业、增加收入;增加民众生活用能源来源,减轻因过度樵采带来的植被破坏,改善生态环境。
3.主要调配工程②南水北调工程
【考向01-通过“一带一路大背景”考查“资源调配”】(2023·山东济南·山东师范大学附中统考模拟预测)泉州市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用水矛盾日益突出。为此,泉州市建设输水渠连通多个水库,辅以水闸等设施,基本建成了“上蓄下引、河库连通、多源互补、丰枯调剂、环境优美”的大水网调配系统(下图)。泉州大水网调配系统可以应对( )①全球海平面上升②咸潮上溯③水污染事件④水土流失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题型解析】据材料泉州市建成了“上蓄下引、河库连通、多源互补、丰枯调剂、环境优美”的大水网调配系统,目的是应对泉州市的用水矛盾,以提高晋江下游和惠安、泉港沿海重工业基地的水资源支撑保障能力。故泉州大水网调配系统可以提高晋江下游水量,并辅以水闸等设施,应对咸潮上溯、水污染事件,②③正确;全球海平面上升受全球变暖,冰川融化影响,A错误;水土流失是指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影响、雨水不能就地消纳、顺势下流、冲刷土壤,造成水分和土壤同时流失的现象,与泉州大水网调配系统建设关系不大,④错误,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考向01-通过“一带一路大背景”考查“资源调配”】(2023·山东济南·山东师范大学附中统考模拟预测)泉州市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用水矛盾日益突出。为此,泉州市建设输水渠连通多个水库,辅以水闸等设施,基本建成了“上蓄下引、河库连通、多源互补、丰枯调剂、环境优美”的大水网调配系统(下图)。水库连通工程的主要作用是( )A.调节输水量B.增加调水总量C.保障调水水质D.维持生物多样性
【题型解析】据材料“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用水矛盾日益突出。为此,泉州市建设输水渠连通多个水库”可知,水库连通工程的主要作用是缓解泉州用水紧张状况,调节输水量,A正确;水库连通工程只是将原来相对独立的水库连在一起,没有增加调水总量,不能保障调水的水质,BC错误;随着水库的连通,原本独立的水体被连接在一起,可能改变原有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破坏生物多样性,D错误。故选A。
【考向02-通过“具体资源调配工程“考查“资源调配的影响”】(2022·广东·统考模拟预测)2021年1月22日至30日,鄂北水资源配置一期工程(如下图)实现全线试通水。鄂北水资源起点为丹江口水库,终点为大悟县。工程向沿线襄阳、随州、孝感等地区482万人口、380万亩耕地供水,年均引水7.7亿立方米。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特征是( )A.工程需逐级抽水东送B.彻底解决鄂北的旱情C.调水水量季节变化小D.沿线地区水污染严重
【题型解析】由材料可知,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沿线地势不断降低,可全线自流引水,A错误;可缓解鄂北旱情,但不能彻底解决,B错误;由于是从丹江口水库调水,故调水水量季节变化小,C正确;丹江口水库位于汉江上游,调水水质较好,沿线地区水污染严重与调水工程关系不大,D错误,综上所述,本题选C。
【题型解析】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是将部分多余的水资源调出,不会造成调出区水资源枯竭,A错误;沿线地区降水多且排水条件好,不会加剧土壤盐渍化,B错误;可以缓解沿线地区旱季缺水问题,但不会解决水质污染问题,C错误;丹江口水库调水量大,可以缓解鄂北地区因缺水导致的产业发展受限问题,因此可以保障鄂北地区水安全,D正确,故选D。
【命题点 流域内协调发展·典例01】(2022·江苏·统考高考真题)埃布罗河是西班牙第一大河,流域内修建了多座大坝,用以调节流量的季节分配。下图为“埃布罗河流域位置及其某支流上水文站月平均流量变化图”。该支流大坝调节流量季节分配的主要目的是( )A.灌溉B.航运C.防洪D.发电
【真题解析】从材料中可知埃布罗河是西班牙第一大河,流域内修建多座大坝,这些大坝用以调节流量的季节分配;从某支流水文站月平均流量变化图也可以看到,在建坝前流量冬季较大,夏季较少,流量的季节变化大,但在建坝后流量相对较为平稳,同时建坝后的径流总量较建坝前的径流总量减少;西班牙北部内陆地区主要为旱作农业,农业对水源的需求较多,河流径流量减少,说明此部分水源可能用于农业灌溉, A选项正确。建坝后该河流整体流量减小,不利于航运的开展,B选项错误。大坝若起到防洪作用,应在丰水期蓄洪,枯水期补给,但埃布罗河整体流量在建坝后均下降,故其大坝主要的功能并非防洪,C选项错误。发电主要看流量及落差,从材料可知,埃布罗河的大坝用以调节流量的季节分配,并非用于发电,D选项错误。故选A。
【命题点 流域内协调发展·典例01】(2022·江苏·统考高考真题)埃布罗河是西班牙第一大河,流域内修建了多座大坝,用以调节流量的季节分配。下图为“埃布罗河流域位置及其某支流上水文站月平均流量变化图”。多座大坝调节了埃布罗河下游的流量,这有利于下游地区种植( )A.茶叶B.水稻C.咖啡D.甜菜
【真题解析】大坝调节下游的流量,使得河流季节流量变化较小,可为农业发展提供灌溉水源。茶叶喜欢种植排水条件较好的坡地,下游地势平坦,且茶叶对水源的整体要求并不高,A选项错误。水稻种植业对水源的需求较大,而埃布罗河下游属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水源较为缺乏,通过调节径流,可为水稻种植提供更稳定的水源,B选项正确。咖啡属热带作物,对热量要求较高,该地相对纬度较高,不适宜咖啡种植,C选项排除。甜菜喜温凉,适合种植在中高纬地区,该埃布罗河下游位于亚热带地区,其气温相对较高,不适宜甜菜种植,排除D选项。故选B。
1.流域内协调发展分析的一般思路①流域基本特征分析:河流水文特征分析:河流水系特征分析:
1.流域内协调发展分析的一般思路②流域综合开发地理背景分析:
1.流域内协调发展分析的一般思路③流域不同区域开发与治理分析:
1.流域内协调发展分析的一般思路③流域统筹管理分析:
【考向01-通过“生态工程”考查“流域内协调发展的作用”】(2023·全国·模拟预测)新安江是安徽省三大水系之一,横跨安徽省和浙江省,是中国首个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试点区域,于2012年正式启动。以两省交界处水域为考核标准,上游安徽提供水质优于基本标准的,由下游浙江对安徽给予补偿,劣于基本标准的,由安徽对浙江给予补偿。研究表明,水污染的综合治理也会对当地起到放氧固碳、净化大气的作用。下图示意2006~2019年新安江流域及其上游黄山市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变化。实施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核心目标是( )A.发展地区经济B.降低碳排放C.净化大气环境D.治理水污染
【题型解析】根据材料,流域生态补偿是针对水污染治理所设计的政策机制,故D正确;实施流域生态补偿机制一定程度上会限制、减少当前某些重化工企业的发展,制约地区经济发展,A错误;由材料可知,水污染的综合治理也会对当地起到放氧固碳、净化大气的作用,故降低碳排放、净化大气环境是治理水污染带来的影响,而不是核心目标,BC错误。故选D。
【考向01-通过“生态工程”考查“流域内协调发展的作用”】(2023·全国·模拟预测)新安江是安徽省三大水系之一,横跨安徽省和浙江省,是中国首个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试点区域,于2012年正式启动。以两省交界处水域为考核标准,上游安徽提供水质优于基本标准的,由下游浙江对安徽给予补偿,劣于基本标准的,由安徽对浙江给予补偿。研究表明,水污染的综合治理也会对当地起到放氧固碳、净化大气的作用。下图示意2006~2019年新安江流域及其上游黄山市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变化。新安江流域实施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后( )A.新安江流域碳排放呈下降趋势B.黄山市碳排放呈下降趋势C.新安江流域碳排放为先升后降D.黄山市碳排放为先升后降
【题型解析】阅读图表,生态补偿机制于2012年正式启动,2012年后新安江流域碳排放规模呈波动状况,A、C错误;黄山市碳排放有所下降,B正确,D错误。故选B。
【考向01-通过“生态工程”考查“流域内协调发展的作用”】(2023·全国·模拟预测)新安江是安徽省三大水系之一,横跨安徽省和浙江省,是中国首个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试点区域,于2012年正式启动。以两省交界处水域为考核标准,上游安徽提供水质优于基本标准的,由下游浙江对安徽给予补偿,劣于基本标准的,由安徽对浙江给予补偿。研究表明,水污染的综合治理也会对当地起到放氧固碳、净化大气的作用。下图示意2006~2019年新安江流域及其上游黄山市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变化。据图判断,2012年后黄山市可能( )①为生态给予区②为生态受偿区③降低环境准入门槛④培育壮大绿色产业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题型解析】结合材料中补偿机制的内容,黄山市作为上游地区,碳排放的减少可以反映环境治理的效果明显,水质上升,位于下游的新安江流域应给予经济补偿,①错误,②正确;在这一过程中,黄山市应该提高环境准入门槛,培育壮大环境友好产业,③错误,④正确。故②④正确,故选D。
微专题一:新产业格局【高考解密】 命题点 产业布局【技巧解密】【考向预测】
微专题三:中国走出去战略【高考解密】 命题点 走出去国家战略【技巧解密】【考向预测】
微专题二:大坝水库【高考解密】 命题点 大型工程建设【技巧解密】【考向预测】
【命题点 新产业格局·典例01】(2022·江苏·统考高考真题)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随着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我国数据处理能力及应用需求大幅提升。目前我国数据中心用电量已约占全社会总用电量的2%。2022年我国启动“东数西算”工程,规划建设8个算力国家枢纽,形成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将东部的数据存储、数据离线分析等非实时性算力需求有序引导到西部,实现“数”“算”分离。材料二:在长三角枢纽规划建设2个数据中心集群,其中之一布局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材料三:下图为“全国算力国家枢纽及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分布图”。(1)与传统产业相比,简述数字产业能够实现“数”“算”分离的条件。
【真题解析】技术:数据远距离传输技术突破,传输成本低、延迟小;设施:全国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的逐渐完善,西部发电设施建设。;政策:国家发展战略的启动;市场:存在数据存储、数据离线分析等非实时性算力需求。
【命题点 新产业格局·典例01】(2022·江苏·统考高考真题)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随着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我国数据处理能力及应用需求大幅提升。目前我国数据中心用电量已约占全社会总用电量的2%。2022年我国启动“东数西算”工程,规划建设8个算力国家枢纽,形成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将东部的数据存储、数据离线分析等非实时性算力需求有序引导到西部,实现“数”“算”分离。材料二:在长三角枢纽规划建设2个数据中心集群,其中之一布局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材料三:下图为“全国算力国家枢纽及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分布图”。(2)从资源、环境两个方面,分析在长三角枢纽周边地区没有布局算力国家枢纽的主要原因。
【真题解析】资源:长三角周边大部分地区电力紧缺;算力枢纽占地多,长三角土地资源紧张,建设成本高。环境:长三角地处亚热带,高温期长,不利于散热,制冷散热成本高。
【命题点 新产业格局·典例01】(2022·江苏·统考高考真题)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随着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我国数据处理能力及应用需求大幅提升。目前我国数据中心用电量已约占全社会总用电量的2%。2022年我国启动“东数西算”工程,规划建设8个算力国家枢纽,形成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将东部的数据存储、数据离线分析等非实时性算力需求有序引导到西部,实现“数”“算”分离。材料二:在长三角枢纽规划建设2个数据中心集群,其中之一布局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材料三:下图为“全国算力国家枢纽及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分布图”。(3)说明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数据中心集群的地理意义。
【真题解析】长三角建设数据中心,靠近市场,有利于减少数据传输延时,时效性好;降低数字信息传输费用;也有利于发挥长三角人才、技术、资金优势,为长三角及周边地区产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支撑,促进技术创新;带动本区相关产业发展,有利于跨行政区的经济一体化示范区建设;有利于完善基础设施,增加就业机会;有利于为新型绿色低碳数据中心发展提供示范,促进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
外部环境动荡,国际局势动荡全球经济深陷“长期性停滞”格局,外向型经济主导的产业布局需要调整
中国产业受到全球双面夹击,科技创新受到外部环境挤压(美国制裁),创新产业布局破碎化影响全球竞争力
科技进步和外部趋势改变区域空间关系,区域价值链和国家价值链发展将进一步加快
我国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空间错配问题明显,产业生产与要素在空间上供需不平衡。
国土空间开发利用效率不高,产业集聚但不群。地区产业集群未产生明显规模效应。
地方竞争激烈影响区域协同发展和国内产业循环。地方竞争会导致同级政府间出现过度竞争,降低资源空间配置效率
积极推进国内产业循环,构建国家价值链和城市群内部区域发展体系。
积极参与国际循环,构建全球和地区价值链,继续发挥、建设一带一路国家战略。
利用交通网、物流网、信息网等促进要素间流动和产业布局优化,推动区域产业协调发展。
【考向01-通过“产业转移的变化”考查“新产业布局的变化”】(2024·山东潍坊·山东省昌乐第一中学校考模拟预测)半导体产业链包括上游(设计、设备、材料)、中游(晶圆及存储器制造、封测等)和下游(数字终端)等环节。20世纪50年代,美国半导体产业独领风骚,70年代起,半导体产业经历了三次区域转移过程(下图)。影响美国半导体产业第一次转移选择日本的主要经济因素是( )A.市场B.产业基础C.科技D.交通条件
【题型解析】根据材料“20世纪50年代,美国半导体产业独领风骚”可知在第一次产业转移之前,半导体产业主要集中在美国,美国的产业基础、科技水平、交通条件比日本更具有优势,BCD错误。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扩大市场会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因此日本市场乃至东亚市场是美国企选择产业转移的主要原因,A正确。故选A。
【考向01-通过“产业转移的变化”考查“新产业布局的变化”】(2024·山东潍坊·山东省昌乐第一中学校考模拟预测)半导体产业链包括上游(设计、设备、材料)、中游(晶圆及存储器制造、封测等)和下游(数字终端)等环节。20世纪50年代,美国半导体产业独领风骚,70年代起,半导体产业经历了三次区域转移过程(下图)。半导体产业第二次转移对日本的主要影响是( )A.产业升级加速B.市场份额扩大C.就业机会减少D.出口竞争力下降
【题型解析】由图可知,第二次产业转移是由美国转移到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产生的结果是1987年中国台湾晶圆代工领先全球,1992年韩国三星存储器赶超日本,说明了台湾和韩国的半导体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超过日本,因此对日本的影响是出口竞争力下降,市场份额减少,D正确,B错误;出口竞争力下降,产业规模缩小,促使相关产业加快技术创新,提高生产效率,因半导体产业仍是日本的优势产业,其产业升级不一定加速,A错误;出口竞争力下降,产业规模缩小,相关的就业机会减少,但可能会出现新的产业和新的就业机会,C错误。故选D。
【命题点 大坝水库·典例01】(2021·山东·统考高考真题)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小题。“翻坝”运输是指来往的客船、集装箱船、汽车滚装船等船舶或运输紧急物资和鲜活食品的船舶,在候闸船舶过多的情况下,为避免花费较长时间候闸过坝,而采用的“水运→陆运→水运”或“水运→陆运”的转运方式。作为三峡水利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翻坝物流系统提高了三峡水利枢纽的通过能力。下图左示意三峡翻坝物流系统,其中秭归三峡翻坝物流图(含茅坪港)属于货运枢纽型的港口物流园区(下图右),是长江南岸三峡翻坝物流转运的空间载体和依托。(1)从航运角度分析三峡大坝建成后其上游物流量扩大的原因。
【真题解析】水域面积扩大,水深增加,通航里程增加,通航能力增强(航道条件改善);港口规模扩大,数量增加,港口腹地扩大。
【命题点 大坝水库·典例01】(2021·山东·统考高考真题)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小题。“翻坝”运输是指来往的客船、集装箱船、汽车滚装船等船舶或运输紧急物资和鲜活食品的船舶,在候闸船舶过多的情况下,为避免花费较长时间候闸过坝,而采用的“水运→陆运→水运”或“水运→陆运”的转运方式。作为三峡水利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翻坝物流系统提高了三峡水利枢纽的通过能力。下图左示意三峡翻坝物流系统,其中秭归三峡翻坝物流图(含茅坪港)属于货运枢纽型的港口物流园区(下图右),是长江南岸三峡翻坝物流转运的空间载体和依托。(2)说明与候闸过坝运输相比,三峡翻坝物流系统的优势。
【真题解析】通过与公路、铁路、管道的连接,实现了多种交通运输方式的联运,运输方式灵活;缩短物流时间,提高运输效率;通过秭归翻坝物流产业园,实现对货物仓储、加工和贸易,延长物流产业链。
2.水利工程建设影响分析
3.白鹤滩水电站①简介:白鹤滩水电站是实施“西电东送”的国家重大工程,是当今世界在建规模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水电工程,全面建成投产后将成为仅次于三峡工程的世界第二大水电站。电站位于四川省宁南县和云南省巧家县交界的金沙江河道上,总投资2200亿元。 工程开发任务以发电为主,兼顾防洪、航运,并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3.白鹤滩水电站②效益:发电效益:白鹤滩水电站是“西电东送”骨干电源点之一,源于中国“心”的绿色电能,将跨越2000余公里到达华东地区,助力当地经济高质量发展。生态效益:白鹤滩水电站建成全面投产后每年可节约标煤约1968万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碳5160万吨相当于少建近6座年产400万吨的大型煤矿。白鹤滩水电站将与三峡、葛洲坝以及金沙江乌东德、溪洛渡、向家坝水电站一起,构成世界最大的清洁能源走廊,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防洪效益:白鹤滩水电站是金沙江下游四座梯级电站中库容最大、梯级效益最为显著的水电站,是长江防洪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江中下游再添一道来自金沙江下游的防洪屏障。航运效益:金沙江穿行于高山深谷。狭窄蜿蜒、滩多坡陡、水流湍急。曾经仅靠河道整治无法实现全面通航。白鹤滩水电站全部建成投产后,可增加下游河段枯水期河道流量,改善航道通航条件。社会效益:工程建设惠及的不仅是库区十万移民,还改善了当地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卫生条件,创造了近十万个工作岗位,改变了两岸少数民族聚居区,经济基础薄弱,群众生活水平较低的困境,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电站建设和运行期还将给当地带来稳定税收,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考向01-通过“中国新大坝水库建设工程”考查“水利工程建设的一般分析”】(2023·辽宁锦州·统考二模)白鹤滩水电站(位置见下图)位于金沙江下游,是我国仅次于三峡的第二大水电站,2022年12月20日全部发电机组投产发电。大坝在建设中应用了“全面感知、真实分析、实时控制”的闭环智能控制理论,利用物联网、无线传输、大数据等技术,实现监测数据的数字化在线采集、实时传输、存储与动态分析的智能制造技术,项目的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明显。白鹤滩水电站在建设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有( )①生态脆弱,不易修复②地形复杂,地质不稳③季风气候,雨热同期④地形崎岖,交通不便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题型解析】该地地势起伏大,地形条件复杂,地质不稳定,多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山区生态脆弱,工程建设易产生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交通不便,物质运输困难等,故①②④符合题意。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并不是修建水电站的困难,故③不符合题意,本题选B。
【考向01-通过“中国新大坝水库建设工程”考查“水利工程建设的一般分析”】(2023·辽宁锦州·统考二模)白鹤滩水电站(位置见下图)位于金沙江下游,是我国仅次于三峡的第二大水电站,2022年12月20日全部发电机组投产发电。大坝在建设中应用了“全面感知、真实分析、实时控制”的闭环智能控制理论,利用物联网、无线传输、大数据等技术,实现监测数据的数字化在线采集、实时传输、存储与动态分析的智能制造技术,项目的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明显。与传统大坝建设方式相比,在大坝建设中采用智能制造技术的优势是( )A.获取信息及时,提高建设效率B.数据分析量大,延长施工工期C.提高人员等带来的不确定因素D.工程管理复杂,提高施工难度
【题型解析】据材料可知,大坝在建设中应用了“全面感知、真实分析、实时控制”的闭环智能控制理论,利用物联网、无线传输、大数据等技术,实现监测数据的数字化在线采集、实时传输、存储与动态分析的智能制造技术”,说明相关数据的采集、实时传输、存储与动态分析,信息获取速度更快、更精确、全面、高效、大坝建设的相关管理更合理、有序,能够有效降低因人员、设备、环境、管理等因素带来的不确定性,最终有利于大坝质量的提高,故A正确,延长施工工期、 提高人员等带来的不确定因素 、提高施工难度都不是优势,故BCD错,本题选A。
【考向01-通过“中国新大坝水库建设工程”考查“水利工程建设的一般分析”】(2023·辽宁锦州·统考二模)白鹤滩水电站(位置见下图)位于金沙江下游,是我国仅次于三峡的第二大水电站,2022年12月20日全部发电机组投产发电。大坝在建设中应用了“全面感知、真实分析、实时控制”的闭环智能控制理论,利用物联网、无线传输、大数据等技术,实现监测数据的数字化在线采集、实时传输、存储与动态分析的智能制造技术,项目的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明显。关于白鹤滩水电站建成后对当地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避免地质灾害,减少经济损失B.改善航运条件,利于轮船通行C.优化能源结构,推进减污降碳D.改善生态环境,保持生态平衡
【题型解析】白鹤滩水电站建成后,增加了水电供应的比重,优化能源结构,减少因火电带来的污染,推进减污降碳,故C正确,修建水库不能减少地质灾害,故A错,由于地势落差较大,所以不会改变航运条件,故B错,水电站修建后会影响鱼类洄游,一定程度破坏生态平衡,故D错,本题选C。
【命题点 大坝水库·典例01】(2022·海南·统考高考真题)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到海外投资设厂。下图分别是中国鞋服类企业在埃塞俄比亚和柬埔寨投资建设的工厂。图中企业到海外投资设厂,主要原因是国内( )A.原材料成本上升B.出口政策调整C.劳动力成本上升D.运输成本上升
【真题解析】鞋服类企业主要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由于国内经济的发展,劳动力素质上升,劳动力成本也在上升,企业为了控制成本,将海外作为投资的新目标,C正确。原材料的生产由于技术支持,产量提高,成本下降,A错误。海外投资与出口政策关系不大,B错误。交通和物流的发展,运输成本下降,D错误。故选C。
【命题点 大坝水库·典例01】(2022·海南·统考高考真题)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到海外投资设厂。下图分别是中国鞋服类企业在埃塞俄比亚和柬埔寨投资建设的工厂。图中工厂生产初期面对的首要问题是( )A.语言交流B.资金筹措C.政策变化D.技能培训
【真题解析】工厂生产初期,需要对员工进行培训指导,让其知晓工作流程,由于人数众多,初期的技能培训起来较困难,D正确。可以招聘当地的员工进行培训,而后由其培训后续的员工,语言交流可以克服,A错误。资金筹措是建厂前需要考虑的问题,B错误。政策短期内不会发生太大变化,与工厂生产影响不大,C错误。故选D。
“走出去”战略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做出的重大决策,是发展开放型经济、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重大举措,是实现我国经济与社会长远发展、促进与世界各国共同发展的有效途径。
"走出去"是发展我国外向型经济的必由之路"走出去"是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条件"走出去"是我国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重要条件4."走出去"是我国企业发展壮大后国际扩张的必然选择
在更加市场化、更加开放、更加相互依存的世界,国家必须考虑,通过具有宏观影响力和国家长远发展战略意义的对外投资,提高国家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在国际资源分配中争取一个更加有利的形势并改善与相关国家和地区的关系。在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对外贸易依存度超过70%的情况下,国家必须考虑通过提高引进外资质量和扩大对外投资两个轮子,主动地在更广阔的空间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资源配置。在保持制造业优势的同时,向产业链高增值环节迈进,提升中国在国际分工中扮演的角色。无论从中国为全球制造产品,还是自身工业化、现代化的需要,都必须考虑如何通过对外投资主动地从全球获取资金、技术、市场、战略资源。
1.走出去战略实施条件我国的优势条件:资金雄厚、技术先进、政策支持、制造业实力强。国外的条件:
1.走出去战略实施影响
【考向01-通过“跨国公司”考查“中国走出去战略”】(2024·福建·一模)跨国公司的生产部门分布较灵活,有多种生产组织形式。美国是玻璃纤维生产的发源地,中国J公司在国内有三个生产基地,本着工厂前移、研发前移、人才前引、以外供外的总体原则在美国投资建厂。下图示意跨国公司生产单位组织形式。图中a、b、c、d组织形式分别对应的是( )A.专业化生产型-市场地生产型-跨国一体化生产型-全球集中生产型B.专业化生产型-市场地生产型-全球集中生产型-跨国一体化生产型C.跨国一体化生产型-市场地生产型-全球集中生产型-专业化生产型D.全球集中生产型-市场地生产型-专业化生产型-跨国一体化生产型
【题型解析】读图可知,图中a是一地建厂生产,产品外销到不同地区,生产地只有一处,属于全球集中生产型;b是不同地方建厂,产品在本地销售,属于市场地生产型;c生产地和消费地遍布各地,属于专业化生产型;d是在不同地区生产,产品依次流动,属于跨国一体化生产型,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
【考向01-通过“跨国公司”考查“中国走出去战略”】(2024·福建·一模)跨国公司的生产部门分布较灵活,有多种生产组织形式。美国是玻璃纤维生产的发源地,中国J公司在国内有三个生产基地,本着工厂前移、研发前移、人才前引、以外供外的总体原则在美国投资建厂。下图示意跨国公司生产单位组织形式。中国J公司美国子公司属于( )A.专业化生产型B.跨国一体化生产型C.市场地生产型D.全球集中生产型
【题型解析】据材料“本着工厂前移、研发前移、人才前引、以外供外的总体原则在美国投资建厂”可知。中国J公司美国子公司属于市场地生产型,C正确;该公司在美国的生产厂以外供外,与国内生产厂并无生产上的联系。A、B、D错误。故选C。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新高考新教材2024届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专题11区域发展与区际联系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内容索引,网络构建·专题总览,高频考点·能力突破,专项模块·素养培优,归纳提升·学技法,典型例题·用技法,第2题,经典对练·得高分,素养提升,易错防范·不失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5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真题精练专题十三区域发展第34练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课件,共14页。
这是一份2024高考地理基础知识复习第11章区域发展战略课件,共4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标导引·定锚点,教材研析·固基础,马匹和马车,水运发达,交通运输网络,运输成本,原材料,石家庄,严重淤塞,沿海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