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钠及其化合物——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教案-高一上学期人教版化学(2019)必修第一册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5866712/0-171858565039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一节 钠及其化合物——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教案-高一上学期人教版化学(2019)必修第一册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5866712/0-1718585650424/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一节 钠及其化合物——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教案-高一上学期人教版化学(2019)必修第一册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5866712/0-1718585650448/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化学第二章 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第一节 钠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第二章 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第一节 钠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图片展示,指导思考,分发学案,指导实验,演示实验,实验改进,思考与总结,知识提升,回顾与辨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类比,归纳总结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在外观,水溶性,碱性,热稳定性的区别。
2.学生认识科学探究是进行科学解释和发现,创造和应用的科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建设节约型社会,反对浪费。
评价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在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固体中滴加定量水的溶解性和热量的变化、滴加酚酞的颜色变化定性研究溶液的酸碱性,培养学生对实验探究中定量和定性水平的理解能力。
2、通过对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固体加热探究热稳定性,培养学生用宏观辨识和微观探析的角度,对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进行证据推理和模型认知。
3、通过讨论和总结学会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固体、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溶液之间的差异,培养学生能变化观念和平衡思想运用化学反应原理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①知识重点:归纳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
②能力重点:培养学生通过进行实验探究,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和对比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归纳小结和评价实验的能力
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用途和性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收集和获取,应用知识的综合能力,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具有创新探索的能力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环节一:以情入境,引入新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题图
【引入】今天我们学习的主题是在生产生活中重要的两种钠的化合物--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图片展示】在初中阶段,我们就已经认识了解到碳酸钠俗名纯碱或苏打,是玻璃制造业,造纸业,纺织业,洗涤剂的生产的重要原料,而碳酸氢钠,俗名小苏打,广范的运用在治疗胃酸过多的医疗药品中,同时同学们爱吃的炸鸡腿,面衣疏松多孔,口感丰富,这里面就有小苏打的功劳
观看图片,认真思考
联系生活实际,感悟生活中处处都有化学
利用多媒体设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生活中处处都有化学,化学让生活更美好
环节二:知识拓展,提出问题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过渡】现在生活的丰富多彩离不开这两种重要的钠盐
但是在上世纪20年代,纯碱的生产完全由西方国家所垄断,导致我国的纺织印染业发展举步维艰,在这关键时刻,候德榜先生发明创造了侯氏制碱法,推动了我国的现代工业的进步,下面请同学们观察侯氏制碱法的化学反应原理,同学们结合这两个化学反应方程式及性质决定用途,合理推测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可能具有哪些性质?
【展示】侯氏制碱法的化学反应原理
【过渡】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了解碳酸钠和碳酸氢钠,认识一个化学物质,主要从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来进行分类学习,物理性质包括哪些方面,盐类的化学性质有哪些,盐可以和哪些物质发生反应
【指导思考】让我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来验证同学的猜想正不正确,实验是化学学习的基础,我们就通过实验从外观状态,溶解性,热稳定性,这几个方面来了解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1.碳酸氢钠溶解度小
2.碳酸氢钠受热分解
3.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溶液显碱性
盐的通性
1.可以和金属反应
2.可以和酸反应
3.可以和碱反应
4.可以和盐溶液反应
介绍杰出的化学家,推进国内工业的进步,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根据证据进行推理,
紧密联系初中知识,承上启下
合理过渡
实验是化学学习的基础,通过实验来学习化学物质的性质,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环节三:分组实验,探究性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分发学案,指导实验】
【过渡】首先我们一起来探究学习这两种钠的重要化合物的外观状态,溶解性,请同学们分工合作完成书本37页2-4实验
科学探究一:
1、观察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外观并进行描述(参照粉笔灰和食盐)
2、向两支分别装有约1克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试管中分别滴入几滴水、振荡,观察实验现象;用温度计插进固体中,记录示数的变化
3、继续向2的试管中分别加入5毫升水,用力振荡,有何现象。
4、分别向3所得溶液中滴入1-2滴酚酞溶液,有何现象。
【小结】请同学们分享交流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以及结论
【评价】实验观察细致入微,实验数据记录精确,实验操作准确,实验现象明显
【回答】碳酸钠粉末遇水会生成含有结晶水的碳酸钠晶体,结晶过程是一个放热过程
【演示实验】
邀请学生上台帮忙,一起完成实验
科学探究二:
1按照书本,组装实验仪器,探究物质的热稳定性,记录实验现象
2. 根据元素守恒,试写出有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评价】该生实验技能比较生疏,但是,很注意细节,虽然耗时较长,但是实验大体成功
【实验改进】实验较繁琐,如何改进
【展示】套管实验
分组合作,完成实验
记录实验现象
碳酸钠--白色粉末
碳酸氢钠--白色晶体
盛有碳酸钠的试管外壁温度升高
碳酸钠完全溶解,碳酸氢钠部分溶解
都变红,但碳酸钠溶液更红
【提问】问什么在科学探究一中,盛装碳酸钠的试管外壁会感受到温度升高?
上台的学生跟同学们分享他所观察到的现象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同学们思考,碳酸氢钠受热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
2NaHCO3=Na2CO3 +H2O+CO2↑
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培养学生能对观察记录的实验信息进行加工并获得结论
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实验让学生更清楚的了解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
通过老师评价以及生生互评,发现问题,并讨论,能够提高学习效率
通过热稳定性的研究,发展学生从元素角度,对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提出的可能的假设,并分析推理,证实或证伪假设
环节四:知识释疑,巩固提高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思考与总结】请你运用所学的知识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固体
【知识提升】请选择下列可行的试剂来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溶液
1.氢氧化钡溶液 2.氯化钡溶液
3.氢氧化钠溶液 4.氯化钙溶液
HCO3-+OH-=H2O+CO32-
【回答】
1.加热,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的是碳酸氢钠
2.加水,溶解度大的是碳酸钠,溶解度小的碳酸氢钠,可滴加酚酞溶液,溶液显红色的是碳酸钠,溶液变浅红的碳酸氢钠
3.观察外观,白色粉末的是碳酸钠,白色晶体是碳酸氢钠
【回答】
氯化钡溶液和氯化钙溶液
氢氧化钡加入,碳酸钠溶液和碳酸氢钠溶液均有沉淀,氢氧化钠溶液加入,均无明显现象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师生互动,有来有往,调节课堂气氛,在问答中,提高对物质的认识
学生从微观角度认识溶液中物质反应的本质是离子之间的反应
环节五:总结知识,提升水平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提问】通过今天的课堂,你学到了什么呢?
【回顾与辨析】在课堂开始时,同学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呢?
【评价】同学们可基于证据来进行推理来获取新知识
【情感升华】候德榜先生用他的学识和智慧创造发明了侯式制碱法,推动了近代工业的进步,相信同学们经过努力学习,在未来的日子里,也可以为祖国的发展奉献自己的力量
【课后习题】在习题中巩固所学知识
【课后作业】请同学们完成配套的练习册
【回答】归纳总结
一:物理性质
碳酸钠 Na2CO3 俗名:苏打,纯碱
碳酸氢钠 NaHCO3 俗名:小苏打
溶解性:碳酸钠>碳酸氢钠
二:化学性质
碱性:碳酸钠>碳酸氢钠
热稳定性
2NaHCO3Na2CO3+H2O+CO2↑
【回答】学生自我评价,猜想基本正确
认真思考,相互交流,回答问题
学生自己总结,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建构知识模型,建立观点,结论和证据之间的关系。
首位呼应,串联整个课堂的知识,是课堂结构更加完整,使学生学习有成就感,学习更有趣
认识化学对社会发展的重要贡献,感受现代化学家魅力,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
碳酸钠
碳酸氢钠
俗名
纯碱或苏打
小苏打
色态
白色粉末
白色晶体
溶解度
碳酸钠>碳酸氢钠
碱性
溶液均显碱性
热稳定性
不分解
2NaHCO3 Na2CO3 + H2O+CO2↑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钠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演示实验,分组实验,拓展延伸,归纳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钠及其化合物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任务一,学习任务二,实验2-4,学习任务三,实验2-5,知识拓展,学习任务四,化学观念构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章 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第一节 钠及其化合物教案,文件包含第二课时pdf、第一课时pdf等2份教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教案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