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联考化学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展开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Li-7 C-12 N-14 O-16 Na-23 Al-27 Si-28 S-32 Fe-56 Zn-65 Ba-137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古陶瓷修复所用的熟石膏,其成分为
B. 可用于丝织品漂白是由于其能氧化丝织品中有色成分
C. 维生素C可用作水果罐头的抗氧化剂是由于其难以被氧化
D. 用激光笔照射牛奶可观察到丁达尔效应是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的散射
2. 下列关于无机非金属材料说法正确的是
A. 高纯二氧化硅可用于制造太阳能电池
B. 硅酸盐中Si和O构成了硅氧四面体结构
C. 陶瓷、水晶、水泥、玻璃都属于硅酸盐
D. 水玻璃是纯净物,可用于生产黏合剂和防火剂
3. 已知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常温下,中的共价键数目为
B. 在标准状况下,与1ml HF体积相同
C. 100g 46%乙醇溶液中含有氧原子数为
D. 44g二氧化碳中含共用电子对对数为
4.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表示方法中正确的是
A. 中子数为18的氯原子:B. 二氧化碳的电子式为:
C. 次氯酸的结构式为:H—O—ClD. 的电子式为:
5. 下列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A. 溶液与Na反应:
B. 与过量NaOH溶液加热:
C. 少量通入NaClO溶液中:
D. 实验室用和浓盐酸制氯气:
6. 下列实验设计可以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 AB. BC. CD. D
7. 可逆反应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速率最大的是
A. B.
C. D.
8. 在一定温度下,压强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已知键能是指气态分子中1ml化学键解离成气态原子所吸收的能量,下表给出一些共价键的键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断开中的化学键需吸收945kJ能量
B. 生成中的化学键需吸收2346kJ的能量
C. 气体密度不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表明反应已达到平衡
D. 单位时间内断裂1ml H—H键同时断裂2ml N—H键,表明反应已达到平衡
9. 相同压强下,将混有一定体积的NO、、的试管倒立于水槽中,最终试管内充满水。设NO、、在该条件下的体积分别为、、,则、、之比可能是
A. 5∶4∶6B. 2∶4∶5C. 7∶2∶6D. 8∶4∶7
10. 在一绝热(不与外界发生热交换)的恒容容器中,发生反应:,下列描述中能表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有个
①容器内温度不变 ②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③A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 ④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⑤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变 ⑥容器内B、C、D三种气体的浓度之比为2∶1∶1 ⑦某时刻且不等于零 ⑧单位时间内生成nml D,同时生成2nml B
A. 3B. 4C. 5D. 6
11. 前四周期元素W、X、Y、Z、M和N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X、Y同周期,W和Z、Y和M分别位于同一主族。W和Y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X最外层电子数的两倍,X和Y形成的化合物可引发光化学烟雾,N为人类广泛使用的金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M>Z>>X>Y
B. 简单氢化物的沸点:Y>X>W
C. Y和Z形成的化合物质地坚硬,导电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可做半导体材料
D. 常温下,N与X、M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浓溶液均不能反应
12. 燃料电池具有能量转换效率高、废弃物排放少、运行噪音小等优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溶液中的向b电极移动
B. a电极上发生的反应为:
C. 该电池工作过程中只存在2种形式的能量转化
D. 电路中每转移,标准状况下,两极共消耗33.6L气体
13. 如图所示,在注射器里吸入20mL NO,然后吸入。若再吸入30mL空气(按体积占20%计算),夹住弹簧夹,观察现象(不考虑摩擦力,所有操作都在常温常压下进行)。已知常温常压下,气体摩尔体积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可观察到注射器的活塞缓缓向右移动
B. 经计算,最终剩余气体中NO体积为18mL
C. 注射器的活塞最左端最终停在约36mL刻度处
D. 若反应前后液体体积不变,所得硝酸溶液的浓度约为
14. 某同学进行下列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C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一定是:
B. C中出现沉淀,表明碳元素的非金属性大于硅元素
C. 若将石灰石换成石墨粉,C中也会产生沉淀
D. 水玻璃的主要成分和硅酸都是离子化合物
15. 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等离子,为确定其成分,现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10mL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硝酸酸化的溶液后过滤得到0.03ml白色沉淀,向滤液中加入溶液无沉淀产生;
②另取10mL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加NaO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当沉淀增加到一定量后开始产生气体(必要时可加热),最后沉淀完全溶解,并且随NaOH溶液的加入,沉淀和气体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不考虑沉淀、气体的溶解和损失)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实验中使用的NaOH溶液的浓度为
B. 该溶液中存在的离子有3种
C. 可推测该溶液是硫酸铝铵的水溶液
D. 另取一定量该溶液滴加0.03ml的溶液可能使溶液中和同时沉淀完全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5分)
16. A~F六种元素中,除F外其他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结构或性质如下表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用对应的化学用语回答)
(1)B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A和C形成供氧剂的电子式___________。
(2) A、C、D、E离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
(3)F的某种氯化物的饱和溶液滴加到沸水中可以形成胶体,写出此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
(4)A和C形成的供氧剂与C的氢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5)E的单质与A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6)红热的B单质与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浓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17. 含硫化合物如、等对环境均有一定的影响,其综合利用既可以消除污染,又可以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1)含有、的硫酸盐的酸性溶液可用于吸收并回收硫单质,还能在常温下氧化实现的回收,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该图示中Ⅰ和Ⅱ的离子反应方程式分别为:Ⅰ___________;Ⅱ___________。
(2)为研究含硫化合物的性质,某兴趣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写出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B中溴水褪色,说明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
②D中与反应,每消耗,转移电子数为___________。
(3)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并制备硫代硫酸钠(夹持装置省略)
①写出B装置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②为提高上述反应中的吸收效率,除搅拌、使用多孔球泡外,可采用的方法有:___________(答两点)。
18. 材料是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请回答下列问题。
(1)硅是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领域,工业上以硅石为原料制备冶金级高纯硅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室温下为易挥发、易水解无色液体。
①写出上述过程中氧化过程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②极易水解且生成某种可燃性气体,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
③上述工艺生产中需要在无水、无氧的条件下进行的操作有:___________。
(2)某MOFs多孔材料能高选择性吸附,其孔径大小和形状恰好将“固定”。废气中的被吸附后,经处理能全部转化为。原理示意图如下。
已知:
①写出反应中转化为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
②每生成时,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
(3)甲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之一,其制备和用途研究一直是化学工业热门研究方向。
工业上利用和合成甲醇,反应方程式为,每生成1ml甲醇反应放出89kJ的能量,在一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和进行上述反应,测得和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①充入和充分反应后,放出的能量___________(填“>”“<”或“=”)89kJ;
②从0到10min,___________;
③达到平衡时的体积分数___________。
19. 电池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碱性锌锰电池适合需要大电流供电的设备使用如照相机、野外摄像机、无线电控制的航模与海模、电动工具、电动玩具、收录机等,其结构如图所示,放电时的总反应为。该电池的正极为,其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2)再生氢氧燃料电池(RFC)是一种将太阳能电池电解水技术(装置Ⅰ)与氢氧燃料电池技术(装置Ⅱ)相结合的可充电电池。工作原理示意图如图所示(隔膜为质子选择性透过膜)。
①图中的气体X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
②写出a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___________。
(3)钴酸锂电池的正极采用钴酸锂,负极采用金属锂和碳的复合材料,该电池充放电时的总反应式:,写出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___________。
(4)利用对废弃的锂电池正极材料进行氯化处理以回收Li、C等金属,工艺路线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①烧渣是LiCl、和的混合物,则500℃焙烧反应的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
②“滤饼2”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常温下,的溶解度比LiOH___________(填“大”或“小”);
③“850℃煅烧”时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④在实验室检查滤饼2是否洗涤干净的具体操作是:___________。选项
A
B
实验设计
实验目的
观察Na燃烧的产物
实验室制备少量
选项
C
D
实验设计
实验目的
制备少量氧气
检验浓硫酸与铜反应生成二氧化硫
化学键
H—H
N—H
键能
436
945
391
装置
操作
现象
将盛有浓盐酸的烧杯A放入盛有水玻璃的烧杯C中,然后将石灰石放入烧杯A后,立即用烧杯B罩住
烧杯A中固体溶解,有无色气泡产生,C中有白色胶状沉淀生成
元素
原子结构或性质
A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其含氧化合物可作为供氧剂
B
其形成的一种同位素原子在考古中可推测化石的年代
C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D
其单质位于火山口附近
E
与D同周期,且最外层电子数等于电子层数
F
生活中常见的金属,它有两种常见的氯化物,且相对分子质量相差35.5
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化学(A)试卷(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化学(A)试卷(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AWord版含解析docx、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A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卷(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卷(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的作答,非选择题的作答,5 Ba 137,已知酸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