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衡水市枣强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5863242/0-1718496785059/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河北省衡水市枣强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5863242/0-171849678511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河北省衡水市枣强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5863242/0-17184967851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河北省衡水市枣强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展开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实验描述正确的是( )
A.NaOH物质的量稍大于HCl,会导致中和热的数值偏高
B.氢氧化钠溶液应该缓慢倒入量热计内筒的盐酸中
C.用玻璃搅拌器搅拌时应围绕温度计旋转做圆周运动
D.反应后体系温度应该记录测量过程中的最高温度
2.某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X,发生反应,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升高温度,若增大,则
B.加入一定量Z,达新平衡后减小
C.加入一定量X,达新平衡后增大
D.加入一定量氩气,平衡不移动
3.已知化合物A与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化合物B与,其反应历程如图所示,其中TS表示过渡态,Ⅰ表示中间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合物A与之间的碰撞均为有效碰撞
B.平衡状态时,升温使反应逆向移动
C.该历程中的最大活化能
D.使用更高效的催化剂可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和反应热
4.在2_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 ml X(g)和2 ml Y(g),发生反应:,测得在不同温度下、相同时间内X(g)与Z(g)的百分含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_
A.从反应开始到各点时的平均化学反应速率:
B.a点时,Y(g)的转化率为50%
C.下,平衡常数K=4
D.降低温度,有利于提高Z(g)的平衡产率
5.将0.1 ml/L氨水加水稀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中与均减小B.氨水电离平衡向左移动
C.溶液pH减小D. 增大
6.298K时,在氨水中滴入0.10的盐酸,溶液的pH与所加盐酸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已知0.10氨水的电离度为1.32%,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滴定过程应该选择甲基橙作为指示剂
B.N点处的溶液中12 < pH < 14
C.M点处的溶液中
D.过M点后的所得溶液中可存在如下离子浓度大小关系:
7.常温下,向溶液中滴加同浓度的NaOH溶液,水电离的与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d点溶液显中性
B.c点溶液中
C.c点溶液中
D.常温下,的水解常数约为
8.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的溶液:
B.含有AgCl和AgI固体的悬浊液:
C.的水溶液:
D.含等物质的量的和的溶液:
9.下列装置能达到设计目的的是( )
A.装置①用于深埋在潮湿的中性土壤中钢管的防腐
B.装置②用于深浸在海水中的钢闸门的防腐
C.装置③用于模拟铁制品表面镀铜
D.装置④用于构成锌铜原电池
10.液体燃料电池相比于气体燃料电池具有体积小等优点。一种以液态肼()为燃料的电池装置如图所示,该电池用空气中的氧气作为氧化剂,KOH溶液作为电解质溶液。下列关于该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的结构式为:
B.a极的反应式:
C.b极发生氧化反应
D.放电时,电流从a极经过负载流向b极
11.锌—空气电池具有环境友好、能量密度高、成本低等优点,常用作电动汽车的新型电源,该电池的结构如图所示,工作原理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__
A.该电池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电池工作时,空气在石墨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C.外电路中电子流向:石墨电极导线电极
D.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
12.一种可产生的锌一空气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溶液作电解质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流由流向复合碳电极
B.电解质溶液中的向复合碳电极方向移动
C.生成的电极反应式:
D.消耗,理论上生成
13.我国科研工作者发明了一种高性能的水系锰基锌电池,电池工作示意图如图,该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的浓度增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极X的材料为Zn
B.膜a、b分别为阳、阴离子交换膜
C.正极反应式为
D.当的物质的量增大0.1ml时,电路中转移0.4ml电子
14.开关K置于a处时,两极均有气泡产生,U形管中的液面上升,一段时间后,再将开关K置于b处,可观察到两极的气体逐渐减少。据此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开关K置于a处时,铁电极与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
B.开关K置于a处时,产生气体的原因为:
C.开关K置于b处时,阳离子通过阳离子交换膜移向石墨电极
D.开关K置于b处时,铁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15.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原子轨道和电子云都是用来描述核外电子的空间运动状态
B.各电子层的能级都是从s能级开始到f能级结束
C.、、的差异之处在于三者中电子(基态)的能量不同
D.电子云图上的每一个点都代表一个电子
16.某短周期主族元素M的电离能~数据如表所示(单位:)
下列关于元素M的推断错误的是( )
A.M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ⅢA族
B.M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为+3价
C.M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高于同周期相邻元素
D.M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17.列关于键和键说法正确的是( )
A.键是由两个p电子“肩并肩”重叠形成的
B.键和键都是共价键,键比键更稳定
C.乙烯分子和乙炔分子中键数目相同
D.分子中含有键,HCl分子中含有键
18.下列有关共价键的键参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分子中的键角依次增大
B.HF、、分子中的键长依次增长
C.、、分子中的键能依次减小
D.分子中共价键的键能越大,分子的熔、沸点越高
19.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CO、都是极性分子
B.都是含有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
C.的稳定性依次增强
D.都是直线形分子
20.用模型可以判断许多分子或离子的空间结构,有时也能用来推测键角大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分子中三个共价键的键能、键长、键角都相等
B.、、键角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C.分子的键角是
D.、都是三角锥形的分子
21.下列关于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中S原子均为杂化
B.中键角前者大
C.分子的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
D.的空间构型为平面正方形
22.X、Y、Z、M是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Z与X同周期且原子的未成对电子数与X相同,M与Z不同周期,其电负性在同周期元素中最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第一电离能:Z > Y
B.原子半径:Y > Z
C.简单氢化物的沸点:Z > X
D.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M > X
23.下列现象与氢键有关的是( )
①的熔、沸点比第VA族相邻元素的氢化物高;
②小分子的醇、羧酸可以和水以任意比互溶;
③冰的密度比液态水的密度小;
④尿素的熔、沸点比醋酸的高;
⑤邻羟基苯甲酸的熔、沸点比对羟基苯甲酸的低;
⑥水分子高温下也很稳定。
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②③④⑤C.④⑤⑥D.①②③
24.关于晶体①金刚石②干冰③石英④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熔点:③ > ④ > ②
B.①③④均属于共价晶体
C.①③熔化时,化学键一定会断裂
D.④的沸点高于②,是因为水分子之间存在氢键
25.下列关于共价晶体、分子晶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晶体中,1个硅原子和4个氧原子形成4条共价键
B.晶体中分子间作用力越大,分子越稳定
C.HI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HF,所以HI的沸点高于HF
D.金刚石由共价键形成的碳原子环中,最小环上有12个碳原子
二、填空题
26.根据已学知识,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N原子中,核外电子占据的最高能层的符号是_______,占据该能层电子的原子轨道形状为_______。
(2)写出3p轨道上有2个未成对电子的元素的符号:_______。
(3)某元素被科学家称之为人体微量元素中的“防癌之王”,其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该元素的名称是_______。
(4)已知铁是26号元素,写出基态Fe的价层电子排布式:_______;在元素周期表中,该元素在_______(填“ s ” “ p ” “ d ” “ f ” 或 “ ds ” )区。
(5)在水溶液中实际上都是以形式存在。其中为配离子,写出A1原子的杂化方式_______,该阴离子中存在的化学键有_______(填字母代号)
A.离子键 B.极性键 C.非极性键
D.金属键 E.配位键 F.氢键
27.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规定生活用水中镉排放的最大允许浓度为0.005 mg/L。处理含镉废水可采用化学沉淀法。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磷酸镉()沉淀溶解平衡常数的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某含镉废水中加入,当浓度达到时,水体中浓度为_____ ml/L(已知:(CdS)=,Cd的相对原子质量:112);此时是否符合水源标准?______(填“是”或“否”)。
(2)炼锌烟尘(主要成分为ZnO,含少量CuO和FeO)为原料,可以制取氯化锌和金属锌。制取氯化锌主要工艺如下:
下表列出了相关金属离子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开始沉淀的pH按金属离子浓度为1.0计算)。
①加入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②流程图中,调节pH时,加入的试剂X可以是________(填序号);
a、ZnO b、NaOH c、 d、
pH应调整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Ⅰ.盐类水解知识。
(1)氯化铁水溶液呈___________性,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把溶液蒸干,灼烧,最后得到的主要固体产物是___________;普通泡沫灭火器是利用溶液跟溶液混合,产生大量的气体和沉淀,气体将混合物压出灭火器,相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
Ⅱ.已知25℃时部分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数据如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2)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的四种溶液:pH由小到大排列的顺序是___________(用编号填写)
a. b. c.NaClO d.
(3)常温下,0.1溶液加水稀释过程中,下列表达式的数据变大的是________
A. B. C.
D. E.
(4)写出向次氯酸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5)25℃时,将的醋酸与氢氧化钠等体积混合,反应后溶液恰好显中性,用a、b表示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为___________。
三、实验题
29.化学电源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如图1所示,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燃料电池并探究氯碱工业原理和粗铜的精炼原理,其中乙装置中X为阳离子交换膜。请按要求回答相关问题:
(1)甲烷燃料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2)C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3)若有2.24 L(标准状况下)氧气参加反应,则乙装置中铁极上生成的气体体积为___________L(标准状况下);丙装置中阴极析出铜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4)“新型绿色硝化剂可以为原料用电解法制备,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则电极B接直流电源的___________极,电解池中生成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A.中和热测定实验中所取NaOH的物质的量稍大于HCl,保证盐酸完全反应,中和热数值不变,故A错误;
B.氢氧化钠溶液应该缓慢倒入量热计的内筒中,会导致较多的热量损失,测得的反应热数值偏小,故B错误;
C.环形搅拌棒搅拌时应该上下移动,使酸碱溶液混合,故C错误;
D.在中和热的测定过程中,应记录测量出反应过程中的最高温度减少实验误差,故D正确;
故选:D。
2.答案:C
解析:A.升高温度,若增大,说明平衡正向移动,而升高温度平衡向着吸热反应方向移动,故正反应是吸热反应,则,故A正确;
B.加入一定量Z,即增大生成物浓度,化学平衡逆向移动,故达新平衡后减小,故B正确;
C.由于X是固体,加入一定量X,X的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平衡不移动,故达新平衡后不变,故C错误;
D.恒温恒容时,加入一定量氩气,反应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不变,正逆反应速率不变,故平衡不移动,故D正确;
故选C。
3.答案:B
解析:A.活化分子间的部分碰撞为有效碰撞,A错误;
B.据图可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一定,B正确;
C.据图可知第二步反应的能垒最大,为,C错误;
D.催化剂可降低反应活化能,但不改变反应热,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B。
4.答案:A
解析:在2_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ml X(g)和2ml Y(g),发生反应:,设a点时,参加反应X的物质的量为nml,则可建立如下三段式:
则1-n=n,n=0.5ml。
A.对于可逆反应,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则从反应开始到各点时的平均化学反应速率:,A错误;
B.a点时,Y(g)的转化率为=50%,B正确;
C.下,平衡常数=4,C正确;
D.从图中可以看出,当反应进行到b点时,反应达平衡状态,升高温度,X的百分含量增大,平衡逆向移动,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所以降低温度,有利于提高Z(g)的平衡产率,D正确;
故选A。
5.答案:C
解析:A.氨水加水稀释时,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减小,水的离子积常数不变,则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增大,故A错误;
B.氨水加水稀释时,电离平衡右移,故B错误;
C.氨水加水稀释时,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减小,溶液pH减小,故C正确;
D.由电离常数可知,溶液中=,氨水加水稀释时,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减小,氨水的电离常数不变,则溶液中和的值均减小,故D错误;
故选C。
6.答案:B
解析:A.强酸弱碱相互滴定时,由于生成强酸弱碱盐使溶液显酸性,应选择酸性范围变色的甲基橙作指示剂,A正确;
B.N点为氨水溶液,氨水浓度为0.10,该氨水电离度为1.32%,则该溶液中=0.10ml/L×1.32%=1.32×10-3ml/L,=ml/L=ml/L,所以该点溶液pH<12,B错误;
C.M处溶液呈中性,==ml/L,根据电荷守恒可得,水的电离程度很小,故溶液中,C正确;
D.继续加盐酸,过M点后溶液为酸性,,根据电荷守恒可得,故可存在如下离子浓度大小关系:,D正确;
故选B。
7.答案:A
解析:A. c点水的电离程度最大,表示酸和碱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溶液显碱性,故A错误;
B. c点水的电离程度最大,表示酸和碱恰好完全反应生成,部分水解,使溶液呈碱性,则,故B正确;
C.根据物料守恒,c点溶液存在,故C正确;
D.溶液中,根据丙酸根离子水解方程式可知,故D正确;
答案选A。
8.答案:A
解析:A.根据电荷守恒得:,又,则,A正确;
B.AgI的小于AgCl的,所以含有AgCl和AgI固体的悬浊液中,B错误;
C.的水溶液中,发生电离,且第一步电离程度远远大于第二步电离程度,故远远大于,C错误;
D.含等物质的量的和溶液中,根据物料守恒可知,,D错误。
答案选A。
9.答案:C
解析:A.铁比铜更活泼,会导致铜铁原电池中铁做负极,加速铁的锈蚀,故A错误;
B.用于深浸在海水中的钢闸门的防腐,则闸门应该连接外接电源的负极,本身做阴极被保护,故B错误;
C.装置③用于模拟铁制品表面镀铜,镀件做阴极会生成铜镀层,故C正确;
D.左侧烧杯发生化学反应,不能构成原电池,应将电解质互换,故D错误;
故选C。
10.答案:B
解析:
A.根据N原子的成键特点,N2H4的结构式为:,故A错误;
B.由分析可知a为负极,电极反应式为,故B正确;
C.b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故C错误;
D.放电时,电流由正极流向负极,即从b极经过负载流向a极,故D错误;
答案选B。
11.答案:C
解析:A.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A正确;
B.空气中的氧气在石墨电极上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B正确;
C.负极锌失去电子,石墨电极得到电子,即外电路电子流向为电极导线石墨电极,C错误;
D.结合总反应和分析知,负极电极反应为,D正确;
故选C。
12.答案:D
解析:A.根据分析,锌为负极,复合碳电极为正极,电流由复合碳电极流向锌,A错误;
B.氢氧根移向负极,即移向锌电极,B错误;
C.电解质溶液为碱性,故生成的电极反应为:,C错误;
D.消耗,转移电子2ml,理论上生成,D正确;
故选D。
13.答案:C
解析:由图中电子流动方向可知电极Y为负极,材料为Z如,电极X为正极,材料为,A项错误;
一段时间后,的浓度增大说明膜a、b分别为阴、阳离子交换膜,B项错误;
的物质的量增大0.1ml时,电路中转移0.2ml电子,D项错误。
14.答案:C
解析:A.开关K置于a处时构成电解池,两极均有气泡产生,U形管中的液面上升,阳极产生氯气,阴极产生氢气,因此铁电极一定是阴极,即铁电极与直流电源的负极相连,A错误;
B.开关K置于a处时铁电极是阴极,相当于是电解饱和食盐水,产生气体的原因为: ,B错误;
C.开关K置于b处时构成原电池,氢气失去电子,铁作负极,石墨电解是正极,所以阳离子通过阳离子交换膜移向石墨电极,C正确;
D.开关K置于b处时构成原电池,氢气失去电子,铁作负极,铁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D错误;
答案选C。
15.答案:A
解析:A.原子轨道和电子云都是用来描述电子运动状态而不是表示电子运动轨迹的,故A正确;
B.第一电子层只有s轨道,每个电子层的能级种类不相同,并非都是从s能级开始到f能级结束,故B错误;
C.属于同一能级上的不同轨道,其伸展方向不同,能量相同,故C错误;
D.电子云中的小黑点代表电子出现的几率,小黑点越密,电子出现的几率越大,不代表电子,故D错误;
答案选A。
16.答案:C
解析:A.铝元素位于周期表的第ⅢA族,A正确;
B.元素最高正价为其最外层电子数,B正确;
C.第ⅡA元素电离能>第ⅢA元素电离能,C错误;
D.Al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D正确;
故答案为:C。
17.答案:B
解析:A.键是由s或p电子“头碰头”重叠形成的,A错误;
B.键是“头碰头”重叠形成的,键“肩并肩”重叠形成的,键通常比键的重叠程度更大,故更稳定,B正确;
C.单键均为键,双键中含有1个键1个键,故乙烯分子和乙炔分子中键数目不相同,C错误;
D.分子中含有键,HCl分子中也含有键,D错误;
故选B。
18.答案:D
解析:A.三者的键角分别为、、,依次增大,A正确;
B.因为F、Cl、Br的原子半径依次增大,故与H形成的共价键的键长依次增长,B正确;
C.O、S、Se的原子半径依次增大,故与H形成的共价键的键长依次增长,键能依次减小,C正确;
D.分子的熔、沸点与分子间作用力有关,与共价键的键能无关,D错误;
故选D。
19.答案:B
解析:A.是极性分子,是非极性分子,A错误;
B.均含有极性键,但它们的空间结构对称且无孤电子对,为非极性分子,B正确;
C.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F、Cl、Br、I的非金属性依次减弱,HF、HCl、HBr、HI的稳定性依次减弱,C错误;
D.是直线形分子,是V形分子,D错误;
故选B。
20.答案:A
解析:A.是三角锥形的分子,其结构类似于氨气,分子中三个共价键的键能、键长、键角都相等,A正确;
B.、、中中心原子都是杂化,都有1个孤电子对,分子的中心原子的电负性最大,成键电子对距离中心原子最近,键角最大,键角由大到小的顺序为,B错误;
C.是直线形分子,键角是,C错误;
D.是三角锥形的分子,分子中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没有孤电子对,是三角双锥形结构,D错误;
故选A。
21.答案:C
解析:A.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分子中硫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都为3,硫原子的杂化方式都为杂化,故A错误;
B.二氧化硫分子中硫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孤对电子对数为1,分子的空间构型为V形,三氧化硫分子中硫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孤对电子对数为1,分子的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则三氧化硫分子的键角大于二氧化硫,故B错误;
C.三氧化硫分子中硫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孤对电子对数为1,分子的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故C正确;
D.硫酸根离子中硫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4、孤对电子对数为0,离子的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形,故D错误;
故选C。
22.答案:A
解析:A.由分析可知,Y、Z分别为N、O,为同一周期元素,从左往右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IIA与IIIA、VA与VIA反常,故第一电离能:Z < Y,A错误;
B.由分析可知,Y、Z分别为N、O,为同一周期元素,原子半径从左往右依次减小,故原子半径:Y > Z,B正确;
C.由分析可知,X、Z分别为C、O,由于Z的简单氢化物中存在分子间氢键,沸点反常高,故简单氢化物的沸点:Z > X,C正确;
D.由分析可知,X、M分别为C、Cl,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分别为:,为强酸,是弱酸,故酸性:M > X,D正确;
故答案为:A。
23.答案:B
解析:①的熔、沸点比第VA族相邻元素的氢化物高,是因为分子间能形成氢键,从而增大了分子间的作用力;
②小分子的醇、羧酸可以和水分子间形成氢键,所以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
③冰中水分子与周围的4个水分子间形成氢键,使水分子间的距离增大,所以冰的密度比液态水的密度小;
④尿素分子间能形成氢键,所以尿素的熔、沸点比醋酸的高;
⑤邻羟基苯甲酸能形成分子内的氢键,使分子间的作用力减小,而对羟基苯甲酸分子间能形成氢键,使分子间的作用力增大,所以邻羟基苯甲酸的熔、沸点比对羟基苯甲酸的低;
⑥水分子高温下也很稳定,表明水分子内氧、氢原子间的共价键能大;
综合以上分析,①②③④⑤与氢键有关,故选B。
24.答案:B
解析:A.②干冰成分是是分子晶体,③石英是原子晶体,④冰成分是是分子晶体,一般来说,原子晶体的熔点比分子晶体高,且冰中水分子之间存在氢键,冰熔点比干冰的高,则熔点:③>④>②,A正确;
B.①金刚石和③石英是共价晶体,④冰成分是是分子晶体,B错误;
C.①金刚石是由非极性键构成的原子晶体,熔化时,非极性共价键断裂,石英是由极性键构成的原子晶体,熔化时,极性共价键断裂,C正确;
D.④冰成分是,②干冰成分是,水分子之间存在氢键,所以冰的沸点比二氧化碳的高,D正确;
故选:B。
25.答案:A
解析:A.二氧化硅是共价晶体,在晶体中1个硅原子和4个氧原子形成4个共价键,故A选项正确;
B.分子的稳定性属于化学性质,只与分子内的化学键强度有关,分子间作用力与稳定性无关,故B选项错误;
C.虽然HI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HF,但是由于HF分子之间可以形成氢键,所以HF的沸点高于HI,故C选项错误;
D.金刚石为网状结构,每个碳原子能形成4个共价键,由共价键形成的最小碳环上有6个碳原子,故D选项错误。
故选A选项。
26.答案:(1) L;球形和哑铃形
(2)Si、S
(3)硒
(4);d
(5);BE
解析:(1)N原子核外有7个电子,基态N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核外电子占据的最高能层的符号是L,s轨道电子云为球形、p轨道电子云为哑铃形,占据该能层电子的电子云轮廓图形状为球形和哑铃形;
(2)3p轨道上有2个未成对电子的元素是Si和S;
(3)某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该元素的电子排布式是,该元素的名称是硒;
(4)铁是26号元素,Fe的价层电子排布式;在元素周期表中,Fe是Ⅷ族元素,该元素在d区;
(5)中A1以配位键连接4个氧原子,杂化方式为,该阴离子中,氢和氧以极性共价键连接,氧和铝以配位键连接,故存在的化学键有极性键和配位键,选BE。
27.答案:(1);
(2);是;使被氧化为;ac;3.2 ≤ pH < 5.2
解析:(1)①磷酸镉沉淀的溶解平衡体系为,则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为;
②当浓度达到时,,1L溶液中含有,其质量为,其浓度为,是符合水源标准;
(2)①根据流程、表格中的数据以及制取的物质,沉淀B为,即加入的目的是将氧化成;
答案为将氧化成;
②试剂X的目的是调节pH,使以形式沉淀出来,所加物质不能产生新的杂质,过量的能除去,因此所加物质应是ZnO或或,故ac正确;调节pH,使全部沉淀,不能产生沉淀,根据表格中的数据,pH的范围是3.2 ≤ pH < 5.8。
28.答案:(1)酸;;;
(2)a < d < c < b
(3)BD
(4)
(5)
解析:(1)氯化铁水解,水溶液呈酸性,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由于溶液水解生成,加热促进水解,灼烧分解为,故把溶液蒸干,灼烧,最后得到的主要固体产物是;普通泡沫灭火器是碳酸氢钠和硫酸铝溶液,使用时将二者混合,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和氢氧化铝沉淀,相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2)根据表格可知酸性强弱为>>HClO>,酸越弱,对应的酸根水解程度越大,故四种溶液的pH由小到大排列a < d < c < b ;
(3)A.常温下,0.1 溶液加水稀释过程中,酸性减弱,故减小,故A不符合题意;
B.0.1 溶液加水稀释过程中,减小,Ka不变,故增大,故B符合题意;
C.加水稀释过程中,温度不变,不变,故不变,故C不符合题意;
D.加水稀释过程中,酸性减弱,故减小,不变,增大,故D符合题意;
E.指受温度影响,加水稀释过程中不变,不变,故E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D。
(4)根据表格可知>HClO>,向次氯酸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的离子方程式为:;
(5)25℃时,将的醋酸与氢氧化钠等体积混合,反应后溶液恰好显中性,根据电荷守恒可知,混合溶液中,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为
29.答案:(1)
(2)
(3) 4.48;12.8
(4)负;
解析:(1)甲烷燃料电池中,通入甲烷的电极是负极,负极上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
(2)甲烷燃料电池中,通入氧气的电极是正极,乙装置中与正极相接的石墨电极是阳极,阳极上氯离子失电子生成氯气,电极反应式为:;
(3)若在标准状况下,有2.24L氧气参加反应,即参加反应的氧气的物质的量为,Pt电极发生反应为:,转移0.4mle-,Fe电极发生反应:,丙装置中阴极发生还原反应:,根据转移电子数守恒建立关系式为,则,即Fe电极产生氢气体积,丙装置中阴极析出铜的质量为;
(4)从电解原理来看,制备为氧化反应,则应在阳极区生成,A电极为阳极,反应式为,B为阴极与电源负极相连。
①
②
③
④
578
1817
2745
11575
14830
18376
23293
金属离子
开始沉淀的pH
1.1
5.2
5.8
沉淀完全的pH
3.2
6.4
8.8
化学式
HClO
电离平衡常数
河北省衡水市武强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河北省衡水市武强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北枣强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河北枣强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北省衡水市武强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Word版附答案): 这是一份河北省衡水市武强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Word版附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