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第6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7章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测试卷)-七年级生物下册章末知识总结 检测卷(人教版)答案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11/15861991/1-171845371409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四单元第6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7章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测试卷)-七年级生物下册章末知识总结 检测卷(人教版)答案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11/15861991/1-171845371413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四单元第6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7章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测试卷)-七年级生物下册章末知识总结 检测卷(人教版)答案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11/15861991/1-171845371419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四单元第6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7章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测试卷)-七年级生物下册章末知识总结 检测卷(人教版)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11/15861991/0-171845371108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四单元第6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7章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测试卷)-七年级生物下册章末知识总结 检测卷(人教版)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11/15861991/0-1718453711168/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四单元第6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7章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测试卷)-七年级生物下册章末知识总结 检测卷(人教版)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11/15861991/0-1718453711222/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四单元第6章&第7章 (测试卷)2023-2024学年七年级生物下册章末知识总结 检测卷(人教版)(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第四单元第6章&第7章 (测试卷)2023-2024学年七年级生物下册章末知识总结 检测卷(人教版)(含解析),文件包含第四单元第6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7章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测试卷-七年级生物下册章末知识总结检测卷人教版答案docx、第四单元第6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7章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测试卷-七年级生物下册章末知识总结检测卷人教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要求的)
1 .激素在血液里含量很少,但对人体生长发育、生殖等生命活动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人体内激素分泌过 多或过少都会导致一些生理活动的异常。下列由激素分泌异常引起的疾病是( )
A .佝偻病 B .侏儒症 C .坏血病 D .脚气病
【答案】B 【解析】
A .佝偻病是青少年儿童缺乏维生素 D 和钙引起的,A 错误。 B .侏儒症是由于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导致的,B 正确。 C .坏血病是缺乏维生素 C 造成的,C 错误。
D .脚气病是由于缺乏维生素 B1 造成的,D 错误。
2 .图中,甲为兴趣小组自制的变焦水透镜模型,乙为某同学看远处物体时的成像情况。请推测该同学的视 力状况和矫正时应选择的镜片( )
【答案】B 【解析】
如果眼球前后径过长、眼球晶状体曲度过大、物像在视网膜前方,导致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眼。 某同学为近视眼,近视眼配戴凹透镜矫正王,图甲中镜片 I 是凸透镜,Ⅱ是凹透镜。
3 .人体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A .神经 B .神经元 C .反射弧 D .神经纤维
A .近视眼,镜片Ⅰ
B .近视眼,镜片Ⅱ
C .远视眼,镜片Ⅰ
D .远视眼,镜片Ⅱ
【答案】B 【解析】
A .多条神经纤维聚集成束外包一层年结缔组织膜组成一条神经,A 不符合题意。
B .结合分析可知:人体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B 符合题意。
C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 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组成,C 不符合题意。
D .神经纤维由神经元的轴突和长的树突以及包裹在轴突外的髓鞘构成,D 不符合题意。
4 .图是神经元、脑和脊髓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神经元是一类很特殊的细胞,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
B .大脑皮质中有许多调节生命活动的高级中枢,如呼吸中枢、心血管中枢等 C .脊髓具有传导上、下神经冲动和完成低级反射的功能
D .大脑皮质和脊髓的蝶形灰质都是神经元细胞体密集的部位
【答案】B 【解析】
A.神经元即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在体内起着调节和控制的作用。神经元的基 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A 正确。
B.脑干位于大脑的下方和小脑的前方,它的最下面与脊髓相连,脑干的灰质中含有一些调节人体基本生命 活动的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B 错误。
C .脊髓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路。脊髓由灰质和白质组成, 灰质是神经元胞体聚集部位,有反射 功能,白质由神经纤维构成,有传导功能,大脑皮层相关神经中枢产生神经冲动,沿着白质内的下行传导 束(神经纤维),传递到脊髓中相应的神经中枢后,再经传出神经传递到相应的肌肉产生运动。低级的神经 活动在大脑以下的神经中枢中,脊髓具有传导上、下神经冲动和完成低级反射的功能,C 正确。
D .在脑和脊髓里,神经元的胞体密集的地方,色泽灰暗,叫灰质;在灰质中,功能相同的神经元细胞体汇 集在一起,调节人体的某一项生理活动的部位,叫做神经中枢,D 正确。
5 .为降低血糖,糖尿病患者可注射的激素是( )
A .甲状腺激素 B .性激素
C .生长激素 D .胰岛素
【答案】D 【解析】
A .甲状腺能分泌甲状腺激素等。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代谢, 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A 错 误。
B .性激素能促进性器官的发育,并促使人体出现其他的性别特征,B 错误。
C .生长激素可以促进人的生长发育。年幼时分泌过多会患巨人症, 年幼时分泌不足会患侏儒症。成年后分 泌过多会患肢端肥大症,C 错误。
D.胰岛 B 细胞能产生胰岛素。胰岛素可以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 当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 时,细胞吸收和利用血糖的能力就会减弱,从而导致血糖浓度超过正常水平,为降低血糖,糖尿病患者可 注射适量的胰岛素,D 正确。
6 .俗话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与这一反射类型不同的是( )
A .望梅止渴 B .风吹眨眼 C .谈虎色变 D .画饼充饥
【答案】B 【解析】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是在简单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复杂反射。 ACD .望梅止渴、谈虎色变、画饼充饥都是出生后才有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 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复杂反射。ACD 不符合题意。
B .风吹眨眼是人与生俱来、不学而能的,因此属于简单反射,B 符合题意。
7 .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人醉酒后走路摇晃、站立不稳,说明酒精已经麻醉了脑干
B .人体内的激素多,对各项生命活动都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C .神经系统是由脑、脊髓和神经组成的
D .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会导致血糖浓度低于正常水平
【答案】C 【解析】
A .人醉酒后走路摇晃、站立不稳,说明酒精已经麻醉了小脑,小脑具有维持身体平衡的功能,A 错误。
B .人体内的激素含量少,对人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B 错误。
C .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是由脑和脊髓组成,脑包括大脑、小脑和脑 干,C 正确。
D.胰岛素就有促进血糖分解的作用,从而降低血糖,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会导致血糖含量高于正常水 平,尿液中出现血糖,D 错误。
8 .为了保护眼的健康,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 .读写时要控制眼与书本的距离 B .发现视力下降,立即去医院检查
C .在光线很强或很暗的地方看书 D .课间到室外活动,远眺几分钟
【答案】C 【解析】
预防近视,要做到“三要四不看”,读书姿势要正确,读写时要控制眼与书本的距离要在 33cm 左右;看书写 字 40 分钟后要到室外活动或向远处眺望几分钟;发现视力下降,要定期检查视力,认真做眼保健操;不在 直射的强光下看书;不在光线暗的地方看书;不躺卧看书;不走路看书,C 符合题意。
9 .如果把人的眼睛比喻为相机,那么镜头和胶卷依次是( )
A .玻璃体和视网膜 B .晶状体和虹膜
C .晶状体和巩膜 D .晶状体和视网膜
【答案】D 【解析】
在眼球的结构中,晶状体透明、有弹性,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瞳孔是光线的通道,当外界光线较强时, 瞳孔是变大的;当外界光线较弱时,瞳孔是变小的,相当于照相机的光圈;脉络膜上分布有血管和黑色素 细胞,相当于照相机的暗室的壁;视网膜上分布有感光细胞,能够感受外界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相当于 照相机的胶卷,A 、B 、C 均不符合题意,D 符合题意。
10 .眼和耳是人体获取外界信息的重要器官。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视网膜上含有许多感光细胞,能感受光的刺激
B .视觉中枢位于大脑皮质,听觉中枢位于耳蜗内
C .外耳收集声波,中耳传导声波,听觉感受器位于鼓膜上
D .若晶状体凸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则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后方
【答案】A 【解析】
A .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能接受光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是形成物像的部位,A 正确。
B .视觉中枢位于大脑皮质,听觉中枢也位于大脑皮质,B 错误。
C .外耳收集声波,中耳传导声波,听觉感受器位于耳蜗,C 错误。
D .若晶状体凸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则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前方,导致近视眼,D 错误。
11 .某同学经常长时间低头玩手机游戏并且戴着耳机开着很大的声音,致使其对光线敏感的细胞和对声波 敏感的细胞受损,视力和听力下降。这两类细胞分布在( )
A .角膜和鼓膜 B .视网膜和耳蜗 C .视神经和听觉神经 D .晶状体和耳郭
【答案】B 【解析】
眼球中的视网膜,为一层柔软而透明的膜,紧贴在脉络膜内面,有感受光刺激的作用。视网膜上的感光细 胞能够把物体的色彩、亮度等信息转化为神经冲动,故视网膜是视觉感受器,是眼球内成像的部位。耳蜗 内具有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这些细胞就将声音信息通过听觉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听觉中枢),因 此接受声音的听觉感受器在耳蜗内。所以,对光线敏感的细胞和对声波敏感的细胞分布在视网膜和耳蜗。
12 .从废墟下被救出来的人员,通常会用毛巾遮盖住眼睛,这是为了防止损伤( )
A .视网膜 B .角膜 C .脉络膜 D .巩膜
【答案】A 【解析】
瞳孔能调节进入眼内的光量,看强光时瞳孔缩小,看弱光时瞳孔扩大,强光下瞳孔缩小,减少进入眼内的 光量,以保护视网膜不受过强的刺激;弱光下瞳孔扩大,增加进入眼内的光量,使视网膜得到足够光的刺 激。长期埋在废墟中的伤员,人处在黑暗环境中,瞳孔非常大; 从废墟中救出后,外界的光线很强,强 光容易刺激损伤视网膜,甚至引起视网膜脱落。因此从地震中救出的伤员,要求他闭上眼睛并在眼睛上蒙 上纱布或毛巾,这是为了防治强光刺激损伤眼球的视网膜,因此 ACD 错误,B 正确。
13 .给狗喂食会引起唾液分泌,但铃声刺激不会引起唾液分泌。若每次在铃声刺激后即给狗喂食,这样食 物和铃声多次结合后,狗一听到铃声也会分泌唾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食物引起唾液分泌是个体生活过程中建立的反射
B .食物引起唾液分泌和铃声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相同
C .铃声和喂食反复结合促进相关的神经元之间建立了新的联系
D .大脑皮层没有参与铃声刺激引起唾液分泌的过程
【答案】C 【解析】
A.给狗喂食物,引起狗分泌大量唾液,是生来就有的不学就会的,因此属于生来就有的非条件反射,错误。
B .食物引起唾液分泌属于非条件反射;铃声引起唾液分泌属于条件反射,错误。
C .铃声和喂食反复结合可促进相关的神经元之间形成新的联系,也就是暂时性的功能联系,正确。
D .铃声刺激引起唾液分泌为条件反射,相关中枢位于大脑皮层,错误。
14 .矫正近视需要佩戴的眼镜是( )
A .凸透镜 B .凹透镜 C .平面镜 D .变色镜
【答案】B 【解析】
看近处物体时,必须通过睫状肌的收缩作用,使晶状体的凸度增加,使近处的物体像落在视网膜上,才能 看的清楚。长时间的近距离作业,如读书、写字、看电视、玩游戏机等,使眼睛长时间的调节紧张,头部 前倾,眼球内不断的充血,眼内压相应的增高,以及眼外肌的紧张和压迫眼球,或者因调节时牵引涡状静 脉,妨碍了血液的流通,使巩膜的抵抗力减弱,导致晶状体过度变凸,不能恢复成原状;严重时使眼球的 前后径过长,使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 需要佩戴使光线发散的凹透镜进行矫正。故选 B。
15 .如图为正常人饭后一段时间内血糖含量变化曲线,下面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BC 段上升是因为消化道吸收了大量葡萄糖
B .CD 段下降是因为胰岛素能降低血糖含量
C .如果胰岛素分泌不足,血糖含量的最高点会高于 C 点 D .D 点之后血糖含量保持相对稳定,不需要激素参与调节
【答案】D 【解析】
A .正常人的血糖浓度总是维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上,餐后,人体内刚吸收了大量的葡萄糖,血糖浓度会升 高,即 BC 曲线升高,A 正确。
B .胰岛分泌的胰岛素能调节糖的代谢,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的分解,降低血糖的浓度。因此, 由 于胰岛素的调节作用,1--2 小时后血糖浓度会下降至正常水平,即 CD 曲线下降,B 正确。
C.正常人餐后,人体内刚吸收了大量的葡萄糖,血糖浓度会升高,最高点为 C 点,但此段时间人会分泌胰 岛素,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的分解,降低血糖的浓度,如果胰岛素分泌不足,血糖含量的最高点 会高于 C 点,C 正确。
D .人的生命活动需要激素调节,D 点之后血糖含量保持相对稳定,需要激素参与调节,D 错误。
16 .图为神经元模式图,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C .图中①是轴突,④是神经
B .由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组成
D .它能够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兴奋
【答案】C 【解析】
A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A 正确。
B .神经功能元的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突起包括树突和轴突,B 正确。 C .由分析可知,图中①是树突,③是轴突,④是神经末梢,C 错误。
D .神经元的功能是能够接受刺激后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D 正确。
17 .既是消化腺又是内分泌腺的腺体是( )
A .肝脏 B .胰腺
C .垂体 D .肾上腺
【答案】B 【解析】
选项中,肾上腺、垂体的分泌物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里,是内分泌腺;肝脏分泌的胆汁通过导管排 出,是外分泌腺;胰腺具有内分泌部和外分泌部,其内分泌部是胰岛,分泌物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 里,是内分泌腺,外分泌部分泌的胰液通过导管进入十二指肠,是外分泌腺;因此胰腺既具有外分泌功能 又具有内分泌功能。
18 .下列各项中,属于反射的是( )
A .某同学拿到烫手的馒头,迅速将手缩回
B .草履虫游向食物
C .含羞草的叶子受到触碰后,迅速合拢
D .绿色植物向着阳光生长
【答案】A 【解析】
A.某同学拿到烫手的馒头,迅速将手缩回,是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刺激所做出的有规律的反应,属于反射, A 符合题意。
BCD .反射是指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的刺激做出有规律的反应活动,草履虫、含羞草、绿色植物都没 有没有神经系统,所以草履虫游向食物、含羞草的叶子受到触碰后,迅速合拢、绿色植物向着阳光生长都 不是反射,是应激性,BC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19 .世卫组织将酒精定为致癌物,无论少量饮酒和过量饮酒,对人体都有害。饮酒还会损伤神经系统,酒 后驾车明显表现为反应慢,动作不协调,容易导致交通事故,这主要是因为酒精影响了驾驶员的( )
A .大脑小脑 B .脑干小脑 C .大脑脑干 D .脊髓小脑
【答案】A 【解析】
“酒后驾车明显表现为反应慢”是酒精麻醉了大脑导致反应变慢,“动作不协调”是酒精麻醉了小脑导致运动不 协调、准确。因此,酒后驾车明显表现为反应慢,动作不协调,容易导致交通事故主要是因为酒精麻醉了 驾车人的小脑、大脑。
20 .珍爱生命,文明出行,人人有责。下列与“行人看到红灯主动停下”的反射类型不同的是( )
A .听到铃声进教室 B .看电视感动得热泪盈眶
C .吃到山楂流唾液 D .盲人通过触摸识别文字
【答案】C 【解析】
A .听到上课铃响尽快进教室,是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属于条件反射,A 不符合题意。
B .看电视感动得热泪盈眶,是人类特有的反射活动,属于条件反射,B 不符合题意。
C .吃到山楂流唾液是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活动,属于非条件反射,与“行人看到红灯主动停下”的反射类 型不同,C 符合题意。
D .盲人通过触摸识别文字,是人类特有的对语言文字的反射活动,属于条件反射,D 不符合题意。
21.人体的神经系统由脑、脊髓以及它们发出的神经三部分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A .神经 B .反射弧 C .神经元 D .脑和脊髓
【答案】C 【解析】
A .神经细胞生有许多突起。神经细胞的突起, 有的很长,有些则较短。长的突起外表大都套有一层鞘,组 成神经纤维。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有膜,构成一条神经,A 不符合题意。
B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 神经和效应器,B 不符合题意。
C .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包括细胞体(内有细胞核)和突起两部分, C 符合题意。
D .结合分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D 不符合题意。
22 .流程图可以表示连续发生的一系列生理活动,以下流程图正确的是 ( )
A .空气→鼻腔→ 咽→ 喉→气管→支气管
B .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右心室 C .血液→ 肾小球→ 肾小管→ 肾小囊→尿液
D .光线→ 瞳孔→角膜→ 晶状体→视网膜→视觉神经→视觉中枢
【答案】A 【解析】
A .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的组成由上到下依次是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 外界的 空气进入肺依次经过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最后进入肺,在肺里完成气体交换。即:空气→鼻→ 咽→ 喉→气管→支气管→肺,A 正确。
B.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系统中的循环流动叫做血液循环,根据循环途径的不同,血液循环 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体循环的循环途径为: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组织处毛细血管→各级 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B 错误。
C.尿的形成过程是,血液由肾动脉流入入球小动脉,再由入球小动脉流入肾小球,经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 在肾小囊腔中形成原尿,原尿再流经肾小管,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即:血液→ 肾动脉→ 入球小动脉→ 肾小球→ 肾小囊腔→ 肾小管→尿液,C 错误。
D .视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光线→角膜→ 瞳孔→ 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产生神 经冲动→视觉神经→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产生视觉),D 错误。
23 .我国第 26 个爱眼日的主题是:关注普遍的眼健康。有关眼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俗称的“黑眼珠”是瞳孔
B .形成视觉的部位在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
C .晶状体过度变凸,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导致近视
D .看书一小时后及时远眺,睫状体的状态由舒张变收缩
【答案】B 【解析】
A.虹膜中含有许多色素细胞,不透光,在这些细胞中所含色素量的多少就决定了虹膜的颜色。东方人是有 色人种,虹膜中色素含多,眼珠看上去呈黑色,因此被称为“黑眼珠” ,A 错误。
B .结合分析可知,形成视觉的部位在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B 正确。
C.如果晶状体的凸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 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导致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眼。近视眼戴凹透镜加以矫正,C 错误。
D .看书一小时后及时远眺,在这个过程中,物体离眼由近及远,因此晶状体的曲度由大变小,睫状肌由收 缩变为舒张,D 错误。
24 .“听到上课铃声进教室”是同学们熟知的条件反射的例子。下列反射中属于条件反射的是( )
A .吮吸反射 B .手踫到烫的东西缩回
C .膝跳反射 D .望梅止渴
【答案】D 【解析】
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 脑干、 脊髓)参与即可完成。如婴儿的吮吸反射、手踫到烫的东西缩回的缩手反射、膝跳反射等。这种反 射活动是人与生俱来、不学而能的,因此属于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 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 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望梅止渴,是出生后才有的,是在非条件反射吃过梅或知道梅好吃 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 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复杂反射。
25 .如图所示反射与反射弧的知识图解,正确的选项是( )
A . ①是反射弧,②是反射
C . ②是反射弧,③是反射
B . ②是神经中枢,③是反射
D . ①是反射,②是反射弧
【答案】B 【解析】
图中①是反射弧,②是神经中枢,③是反射,所以 B 正确。
26 .药物使狗的小脑受到麻痹,小狗将出现( )
A .立即死亡 B .全身瘫痪 C .嗅觉失灵 D .身体失去平衡
【答案】D 【解析】
大脑由两个大脑半球组成,大脑半球的表层是灰质,叫大脑皮层,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 中枢,比较重要的中枢有:躯体运动中枢(管理身体对侧骨骼肌的运动)、躯体感觉中枢(与身体对侧皮肤、 肌肉等处接受刺激而使人产生感觉有关)、语言中枢(与说话、书写、阅读和理解语言有关, 是人类特有的 神经中枢)、视觉中枢(与产生视觉有关)、听觉中枢(与产生听觉有关);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 方,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脑干位于大脑的下方和小脑的前方,它的最 下面与脊髓相连,脑干的灰质中含有一些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因 此,用药物麻痹狗的小脑,狗的身体会失去平衡。
27 .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晶状体的折射后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看到的是模糊不清的物像, 这是近视还是远视,如何矫正 ( )
A .近视眼 戴凸透镜 B .远近眼、戴凹透镜
C .近视眼 戴凹透镜 D .远近眼、戴凸透镜
【答案】C 【解析】
看近处物体时,必须通过睫状肌的收缩作用,使晶体的凸度增加,使近处的物体像能够落在视网膜上,才 能看清.长时间的近距离作业,如读书、写字、看电视、玩游戏机等,使眼睛长时间的调节紧张,头部前 倾,眼球内不断的充血,眼内压相应的增高,以及眼外肌的紧张和压迫眼球,或者因调节时牵引涡状静脉, 妨碍了血液的流通,使巩膜的抵抗力减弱,导致晶状体过度变凸,不能恢复;严重时使眼球的前后径过长, 使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因此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近视眼 需要佩戴凹透镜进行矫正。故选 C .
28 .2022 年 4 月 22 日是第 53 个世界地球日。今年的主题为“投资我们的星球”,呼吁人们提高日常生活中 的绿色消费意识。下列做法中不恰当的是( )
A .为减少害虫危害,加大农药施用量 B .为减少环境污染,实行垃圾分类
C .为减少纸张浪费,倡导无纸化办公 D .为减少尾气排放,推广电动汽车
【答案】A 【解析】
A .为减少害虫危害,加大农药施用量,污染环境,不利于保护环境,故 A 符合题意。
B .为减少环境污染,实行垃圾分类,并且充分利用再生资源,有利于保护环境,故 B 不符合题意。
C.为减少纸张浪费,倡导无纸化办公,有利于减少利用林木,增加植被,利于保护环境,故 C 不符合题意。
D .为减少尾气排放,推广电动汽车,既节约能源,又有利于保护环境,故 D 不符合题意。
29 .中国科学家首次在实验室实现二氧化碳到淀粉的合成。这项成果有望为农业生产提供新的途径,同时 为推进“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实现的技术路线提供一种新思路。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过量的二氧化碳排放会加剧全球的温室效应
B .这项成果有利于节约农业种植的耕地和淡水资源
C .人工合成淀粉技术能为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提供帮助
D .农田大量施用化肥、农药不会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答案】D 【解析】
A.二氧化碳的增多会导致温室效应,温室效应会给人类及环境带来许多不利影响,过量的二氧化碳排放会 加剧全球的温室效应,正确。
B .中国科学家在人工合成淀粉方面取得重大成果,这一最新研究成果有望为农业生产提供新的途径,可能 对节约农业种植的耕地和淡水资源有重大作用,正确。
C .人工合成淀粉,首次在实验室实现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从头合成,为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提供帮助, 正确。
D .农田大量施用化肥会造成环境污染,破坏土壤结构,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错误。
30 .“碳中和”是实现全球二氧化碳“零排放”的生态目标。以下做法不能体现低碳生活的是( )
A .步行或骑自行车上学 B .分类处理垃圾
C .用太阳能热水器 D .夏天 24 小时开空调
【答案】D 【解析】
A.步行或骑自行车,上学能减少燃油、燃气等交通工具的使用, 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A 不符合题意。 B .根据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规定,生活垃圾分为可收物、有害拉圾、餐厨拉圾, 其他垃圾四类,分类后 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降低二氧化碳排放,B 不符合题意。
C .用太阳能热水器可减少资源利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C 不符合题意。
D .夏天经常开空调,要消耗大量的电能,加重二氧化碳的排放,D 符合题意。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5 小题,共 40 分)
31 .(11 分)我们能看到丰富多彩的世界,与眼球的结构密切相关。请结合图回答:
(1)亚洲人的眼睛是黑色的,这实际上是[ ]_____ 的颜色,我们通常所说的白眼球,实际上是[ ]______
(2)正常的眼之所以既能看清远处的物体,又能看清近处的物体,主要是由于[ ]______ 的调节作用,若沉 溺于上网或长时间近距离看书写字、看电视等, 容易使其调节 负担过重不能恢复原状,甚至眼球前后径过
长,致使远处物体折射所形成的物像落在了[ ] 前方,形成近视。近视眼可通过佩戴 镜加
以矫正。
(3)从暗室走到阳光下,[ ] 会发生 现象。
(4)你能看到远处有一裸树,是因为它反射的光线形成的物像落在[ ] 上,这个信息通过[ ] ,
传到 而形成视觉。
⑸有一失明患者,经检查眼球的结构完好无损,原因之一可能是图中[ ] 发生病变。
【答案】
(1)4 虹膜 6 巩膜
(2)2 晶状体 8 视网膜 凹透
(3) 3 瞳孔 由大变小
(4)8 视网膜 10 视神经 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 ⑸10 视神经
【解析】
如图所示:1 角膜,2 晶状体,3 瞳孔,4 虹膜,5 睫状体,6 巩膜,7 脉络膜,8 视网膜,9 玻璃体,10 视 神经。
(1)6 巩膜是白色坚韧的,对眼球有保护作用,被称为白眼球;中国人 4 虹膜的颜色是黑色的,通常被称 为黑眼球。
(2)晶状体依靠悬韧带与睫状体相连,眼睛通过睫状体来调节晶状体的曲度,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因 此一个眼睛正常的人既能看清远处的物体也能看清近处的物体,在成像过程中,起调节作用的主要结构是 2
晶状体。若沉溺于上网或长时间近距离看书写字、看电视,容易使其调节负担过重不能恢复原状,甚至眼 球前后径过长,致使远处物体折射所形成的物像落在了 8 视网膜前方,形成近视。近视眼可通过佩戴装有 凹透镜的眼镜加以矫正。
(3)瞳孔能调节进入眼内的光量,看强光时瞳孔缩小,看弱光时瞳孔扩大。因此从暗室走到阳光下, 瞳孔 会由大变小。
(4)视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经过晶状体和玻 璃体的折射作用,落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倒置的物像。8 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接受物像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 然后通过 10 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5)眼球完好的人如果 10 视神经或者神经中枢发生了病变,同样也看不到东西。
32 .(6 分)下面是反射弧的组成示意图,填写图中各部分结构名称,并回答问题。
(1)图中②是 ,④是 。
(2)反射弧是参与 活动的神经结构,是在反射过程中 所经过的传导途径。
(3)神经冲动在该反射弧中传导顺序是 (填图中标号)
(4)如若图示为婴儿的排尿反射过程,则该反射的类型是 。
【答案】
(1)传入神经 传出神经
(2)反射 神经冲动
(3)①→②→③→④→⑤
(4)非条件反射 【解析】
(1)图中①是感受器、②是传入神经、③是神经中枢、④是传出神经、⑤是效应器。
(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弧是参与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是反射过程中神经冲动传导的途径, 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
(3)该反射弧中神经冲动传导的方向为:①(感受器)→②(传入神经)→③(神经中枢)→④(传出神
经)→⑤效应器。
(4)婴儿的排尿反射是生来就有的、神经中枢在脊髓的非条件反射。
33 .(10 分)请分析回答有关神经调节的问题:
(1)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其功能是
,其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细胞体含有 和
大部分细胞质。突起有的较短,有的很长,长的突起外表大都套有一层鞘,组成 。
(2)反射弧是实现反射的结构基础。在图所示反射弧中,①和⑤分别是 ,
③是 ,②和④分别是 。若④处折断,用针刺①,有
无感觉?有无反射出现?答: 。
(3) 是神经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其参与的反射都属于 反射。
【答案】
(1) 神经元 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兴奋,并且能把兴奋传导到其他神经元 细胞核 神经纤维
(2) 感受器、效应器 神经中枢 传入神经、传出神经 有感觉、无反射
(3) 大脑皮层 条件##复杂 【解析】
(1)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其功能是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兴奋,并且能把兴奋传导到其 他神经元,其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细胞体含有细胞核和大部分细胞质。神经元的突起一般包括 一条长而分支少的轴突和数条短而呈树状分支的树突,长的突起外表大都套有一层鞘,组成神经纤维,神 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叫作神经末梢。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有膜,构成一条神经。
(2)反射弧是实现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包括:①感受器、②传入神经、③神经中抠、④传出神经、⑤ 效应器五部分。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若④传出神经受损, 反射弧不完整,感受器发出的神经冲动不能传到传出神经,因此效应器接收不到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即 使有适宜的刺激人体也不会作出反应;但是能通过脊髓中的神经传到大脑感受痛觉的神经中枢,因此人能 够感受到疼痛,但无法完成缩手反射。
(3)复杂(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也叫条件反射。该反射是在简 单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最高级中枢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 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与语言文字有关的反射是最复杂的,也是人类所特有的。所以,大脑皮层是神经 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其参与的反射都属于复杂(条件)反射。
34 .(7 分)某兴趣小组用蝌蚪进行甲状腺激素作用的实验探究,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1)甲、乙、丙、丁四组蝌蚪,除表中列出不同处理外,还要求它们的数量、大小、生长发育状况必须 ______,以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为避免偶然性,保证实验结果更准确,应该______。
(2)表中的 A 是______。丙、丁组是一组对照实验,其变量是______。
(3)该探究实验的结论是甲状腺激素具有______ 的作用。人体在幼年时如果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易患______ (填“侏儒症”或“呆小症”)。
(4)该探究实验结果说明: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该激素通过____血管进入血液
【答案】
(1) 相同 多用几只蝌蚪做实验 (或多次重复实验等)
(2) 池塘水 甲状腺激素
(3) 促进动物生长发育 呆小症
(4) 毛细 【解析】
(1)设置对照实验的关键是:一组对照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变量,这样才能看出实验结果与变量的对应性;该
组别
实验动物
饲养环境
饲料
实验结果
甲组
正常蝌蚪
池塘水
普通饲料
正常发育成正常 的成蛙
乙组
正常蝌蚪
A
添加甲状腺激素 的普通饲料
提前发育成很小 的成蛙
丙组
破坏甲状腺的 蝌蚪
池塘水
普通饲料
停止发育
丁组
破坏甲状腺的 蝌蚪
池塘水
添加甲状腺激素 的普通饲料
正常发育成正常 的成蛙
实验小组探究的是甲状腺激素有促进生物体生长发育的作用,因此变量是:是否加入甲状腺激素,其中, 甲组是对照组。实验过程中的还要求蝌蚪的数量、大小、生长发育状况、水质和水温等生活条件应该相同 且适宜,以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为避免偶然性,保证实验结果更准确,应重复实验几次,减小误差。
(2)该实验小组探究的是甲状腺激素有促进生物体生长发育的作用,因此变量是:是否加入甲状腺激素,实 验过程中的还要求蝌蚪的数量、大小、生长发育状况、水质和水温等生活条件应该相同且适宜,以排除其 他因素的干扰,所以表格中 A 应为池塘水。丙、丁组是一组对照实验,其变量是甲状腺激素
(3)通过甲组和乙组的实验结果:乙组中的正常蝌蚪进食了添加甲状腺激素的普通饲料后,提前发育成很小 的成蛙;甲组进食正常的饲料,蝌蚪正常发育成正常的成蛙,说明甲状腺激素能促进蝌蚪发育成成蛙,即: 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能促进动物的生长发育。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易患呆小症。
(4)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属于内分泌腺,无导管,所以甲状腺激素通过毛细血管进入血液
35 .(6 分)2020 年 1 月,“朋友圈”一条名为“45 度让路法”的视频火了起来,让人感到暖心且难以忘怀。它 以动画形式讲解了私家车在遇到马路堵车时如何快捷、安全地让行身后的急救车。前方车辆听到急救车的 警笛声后,分别迅速向左右侧前方 45 度打方向,为急救车让出了一条狭窄的“生命通道”,急救车得以顺利 通过(如图所示)。为医生救治病人提供了宝贵的时间。请根据下面“甲~丙”的图示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听到急救车警笛声的私家车车主马上转动方向盘,使车头朝向侧前方 45 度。参与该行为的高级中枢位于
图乙中的 (填序号)。
(2)私家车车主看到急救车从眼前顺利开走,该过程图甲中 (填序号)的曲度发生的变化是
(选填“由大变小”“ 由小变大”)。
__________
(3)若病人因脑部出血导致呼吸和心跳骤停,可能是凝血块压迫了图乙中的 (填序号)。
(4)人体的某些器官患病时,常会使心跳发生快慢、强弱的变化。一次的心跳包括了心脏的收缩和舒张过程。
图丙表示的状态是 (选填“心室收缩,心房舒张”“ 心房收缩,心室舒张”)。
(5)正常饮食情况下,病人的尿液中含有大量的葡萄糖。若排除肾脏问题,可能的原因是 。
【答案】
(1)③
(2)① 由大变小 (3)⑤
(4)心室收缩,心房舒张
(5)胰岛素分泌不足 【解析】
(1)大脑皮层有许多重要的神经功能区如语言中枢、视觉中枢、听觉中枢、躯体感觉中枢、躯体运动中枢 等。
(2)睫状体内有平滑肌,晶状体依靠悬韧带与睫状体相连,眼睛通过睫状体内平滑肌的收缩和舒张来调节 晶状体的曲度,视近物,晶状体凸度变大;视远物,晶状体凸度变小。
(3)许多重要的生命活动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都位于脑干。
(4)丙图中心房舒张,血液从静脉流向心房;心室收缩,将血液从心室泵至动脉。
(5)胰岛素是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当胰岛素分泌不足时,血糖浓度升高,超出了肾小管的重吸收 能力,导致最终的尿液中出现葡萄糖。因此,长期缺乏胰岛素时,会导致血糖浓度高于正常水平,而患糖 尿病。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期末测试卷- 七年级生物下册章末知识总结+检测卷(人教版)(试卷),文件包含期末测试卷-七年级生物下册章末知识总结+检测卷人教版答案docx、期末测试卷-七年级生物下册章末知识总结+检测卷人教版试卷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第6、7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测试卷)-七年级生物下册章末知识总结+检测卷(人教版),文件包含第67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测试卷-七年级生物下册章末知识总结+检测卷人教版答案docx、第67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测试卷-七年级生物下册章末知识总结+检测卷人教版试卷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第5章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测试卷)-七年级生物下册章末知识总结+检测卷(人教版),文件包含第5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测试卷-七年级生物下册章末知识总结+检测卷人教版答案docx、第5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测试卷-七年级生物下册章末知识总结+检测卷人教版试卷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