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淄博淄博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含解析
展开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位于新疆准噶尔盆地中央,是中国面积最大的固定、半固定沙漠。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年降水量70~150mm,主要集中在5~9月,年蒸发量2000mm以上,冬季一般有20~30cm深的稳定积雪覆盖。下图为沙漠中某沙丘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1. 沙丘土壤水分含量( )
A. 春季融雪多土壤水分最丰富B. 在1—2m土层中,坡顶>坡中>坡脚
C. 夏季降水多土壤水分最丰富D. 在1—2m土层中,坡中>坡脚>坡顶
2. 位于丘间平地处的梭梭等植被,可以有效地( )
A. 增加降水,调节气候B. 涵养水源,增加土壤水分
C. 防风固沙,保护农田D. 保持水土,减轻洪涝灾害
“反向飞地”是“飞地经济”的一种,它是欠发达地区主动到发达地区设立“飞地”。位于浙江省西部的Q市通过“主动投怀送抱”,在深圳建立了飞地产业园。下图示意“反向飞地”。完成下面小题。
3. “反向飞地”经济模式的前提条件是两地( )
A. 空间距离较远B. 政府大力支持C. 区域优势互补D. 交通联系紧密
4. Q市在深圳建立反向飞地主要目地是( )
A. 加快人才流动B. 促进产业转移C. 保护当地环境D. 提高研发效率
5. Q市在深圳建立飞地产业园,体现了( )
A. 城乡统筹发展创新B. 区域协调发展创新C. 区域产业结构创新D. 资源跨区域调配创新
艾尔萨克雷格岛(左图)由岩浆活动形成,是英国重要的鸟类栖息地。岛上岩石致密坚硬、吸水性弱,成为制造冰壶(右图)的最佳石材(冰壶需不断在冰面上移动,对石材的要求较高)。1851年,苏格兰凯斯公司开始从岛上开挖石材生产冰壶,该公司每十年开采一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 该岛上花岗岩的形成过程是( )
A. 地壳运动--变质作用---岩浆活动
B. 地壳运动-变质作用--冷却凝固
C. 岩浆活动--冷却凝固---变质作用
D 岩浆活动--冷却凝固--地壳运动
7. 当地每十年采石一次的主要目的是( )
A. 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干扰B. 避免破坏岛屿原有地貌
C. 免受火山活动影响D. 降低远洋运输成本
吉尔吉斯斯坦境内的麦兹巴赫湖位于阿克苏河上游,是伊利尔切克冰川(分南北两支,北支退缩明显)作用下形成的堰塞湖。夏秋季节,堰塞湖溃堤多发,湖水排水过程受冰坝升降影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 关于麦兹巴赫冰川堰塞湖形成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伊利尔切克冰川北支融化后退使冰川北支前缘形成湖盆
②伊利尔切克冰川南支阻塞湖盆形成冰坝
③伊利尔切克河溯源侵蚀形成湖盆
④冰坝形成后冰川融化,积水成湖
A. ①②④B. ①③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
9. 关于麦兹巴赫冰川堰塞湖从“溃堤—湖水排出—排水结束”发展过程先后排序是( )
①夏秋季节气温高,冰川融化量大,冰川融水不断流入冰川湖
②冰下通道打开,湖水开始排出
③当湖水达到一定深度,冰坝漂浮
④当湖面水位下降到一定程度,漂浮的冰坝会下降再次阻塞冰川湖
⑤排水结束,并再次冻结底部
A. ①②③④⑤B. ①③②④⑤C. ①③④②⑤D. ③②④⑤①
滨州市北临渤海,地处黄河三角洲腹地,拥河傍海,沿海滩涂广布。海水淡水交汇带来了数量巨大的高盐水质、洁净通透的泥砂底质和营养丰富的卤虫资源。当地人在盐田的初级蒸发池里养殖对虾,5月投苗,9月捕捞。近年来,滨州市滨海镇兴建了标准化养殖池,实现了对虾全季节养殖。当地B公司历时多年,研发选育出南美白对虾新品种,改变了虾种完全依赖国外进口的现状。完成下面小题。
10 当地盐田虾天然养殖( )
①饵料较丰富②盐度高,病菌少
③养殖技术先进④可利用盐田多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
11. 实现进口虾种替代对滨州盐田虾产业发展的重要作用是( )
A 大幅提高对虾产量B. 增加对虾养殖收益
C. 增加对虾出口国家D. 明显提高对虾质量
12. 当地建设标准化养殖池可以( )
①控制生产要素,提高成活率②反季节上市,提高经济收益
③智能化养殖,减少人工成本④延长生长期,提升对虾质量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
“亮布”是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苗族传统手工布料,因闪闪发亮而得名,是苗族人眼中最高档的布料。当地人们采摘天然染料蓝靛草将布料染色,晾干后涂蛋清,用木槌反复捶打,经过多次反复晾、涂、锤,可以使布面长久保持光泽。10多米长的“亮布”前后约要两三个月才能制作完成。“亮布”的制作工艺在苗家人生活中曾一度难觅其影,现已被当地政府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年来,融水县亮布生产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亮布生产作坊不断增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3. 亮布成为当地苗族人眼中高档布料的原因是( )
①手工工艺,工艺复杂②耗时长,产量低
③使用天然染料,品质好④被当地政府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
14. 融水县最适宜生产亮布的季节是( )
A. 春季B. 夏季C. 秋季D. 冬季
15. 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产生的影响有( )
①带动居民就业,提高社会就业率
②增加居民经济收入,促进经济发展
③提升地区知名度,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④使用天然原料染色,扩大规模会大量采摘原料,加大生态环境压力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
第Ⅱ卷非选择题(四小题,共55分)
16.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倒暖锋是我国东北地区冬季特有的一种由北向南的逆行暖锋天气过程。它往往发生在寒潮过境2天之后,受来自鄂霍次克海气团的影响极大。下图为某年1月23日某次倒暖锋过境时近地面气压形势图。
(1)画出倒暖锋的剖面示意图(标出冷暖气团、气流运动方向)。
(2)根据图文材料分析倒暖锋的形成过程。
(3)描述1月22-23日甲地的天气变化。
17.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公元前5世纪,印度的雅利安人通过亚当桥来到了斯里兰卡。早期,雅利安人聚居在降水较少的西北沿海地区,经历刀耕火种,依赖降雨种植粮食。随着人口增长,雅利安人的居住地逐渐扩展到岛屿北部平原。公元3~10世纪,雅利安人修筑众多蓄水池,并逐步形成庞大的堤坝—水渠—蓄水池—水库灌溉系统,斯里兰卡进入繁荣的农业文明时期。20世纪70年代,马哈威利河调水工程启动。该工程预计2024年完工,建成后可向北部供水,使蓄水池一年四季均能蓄满。
(1)简述早期雅利安人选择在斯里兰卡岛西北沿海平原聚居的自然原因。
(2)说明公元3~10世纪雅利安人在斯里兰卡岛北部地区建设大灌溉系统的原因。
(3)斯里兰卡岛北部地区通常每年只能种一季粮食,试判断马哈威利河调水工程建成后斯里兰卡岛北部粮食产量的变化,并分析原因。
18.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几十年来,随着全球变暖加剧,青藏高原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对气候变化尤为敏感,高原出现冻融荒漠化现象,人类活动和高原鼠兔增多也加剧了冻融荒漠化。下图示意藏西-藏北冻融荒漠化的主要分布区及其形成过程。
(1)据图说明造成冻融荒漠化的过程。
(2)推测高原鼠兔增多对冻融荒漠化的影响。
(3)针对藏西-藏北冻融荒漠化加剧的趋势,提出合理化建议。
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锆是战略性新兴矿产,广泛应用于核工业、电子工业等领域,全球的多数锆矿石由澳大利亚、英国和美国的三家矿山企业供应。中国的锆矿储量不足全球的1%,目前只有海南岛的滨海砂矿可被开采利用,选矿难度大,且以中小型矿床为主。图1示意 2014年——2020年中国锆资源产量与供需情况,图2示意2020年中国锆矿的进口国分布。
(1)分析我国锆资源供应安全的潜在风险。
(2)简述保障我国锆资源供应安全的可行措施。淄博中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高二期中考试
地理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位于新疆准噶尔盆地中央,是中国面积最大的固定、半固定沙漠。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年降水量70~150mm,主要集中在5~9月,年蒸发量2000mm以上,冬季一般有20~30cm深的稳定积雪覆盖。下图为沙漠中某沙丘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1. 沙丘土壤水分含量( )
A. 春季融雪多土壤水分最丰富B. 在1—2m土层中,坡顶>坡中>坡脚
C. 夏季降水多土壤水分最丰富D. 在1—2m土层中,坡中>坡脚>坡顶
2. 位于丘间平地处的梭梭等植被,可以有效地( )
A. 增加降水,调节气候B. 涵养水源,增加土壤水分
C. 防风固沙,保护农田D. 保持水土,减轻洪涝灾害
【答案】1. A 2. B
【解析】
【1题详解】
由材料“冬季一般有20-30cm深的稳定积雪覆盖”可知,冬季哟较多降雪且没有融化。次年,春季气温回升,积雪融化,是沙丘土壤水份最丰富的的季节,A正确;该地年降水量只有70~150mm,尽管主要集中在5~9月,但夏季降水总量还是很少,气温此时气温高,蒸发旺盛,不是土壤水分最丰富的季节,C错误;读图可知,坡顶为流沙,坡中为一年生草本,坡脚为梭梭,故从坡顶到坡脚的含水量逐渐增大,BD错误。故选A。
【2题详解】
沙漠地区降水较少,气候干旱,风沙较大,位于丘间平地处的梭梭等植被主要作用是涵养水源,增加土壤水分,B正确;平地周边有相对较高的山丘起到防风作用,C错误;沙漠地区降水量稀少,空气水汽少,洪涝灾害很少发生,梭梭等植被对增加降水影响很小,AD错误。故选B。
【点睛】我国东部季风区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云贵高原区地下水补给较多;东北地区的河流有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和雨水补给。
“反向飞地”是“飞地经济”的一种,它是欠发达地区主动到发达地区设立“飞地”。位于浙江省西部的Q市通过“主动投怀送抱”,在深圳建立了飞地产业园。下图示意“反向飞地”。完成下面小题。
3. “反向飞地”经济模式的前提条件是两地( )
A. 空间距离较远B. 政府大力支持C. 区域优势互补D. 交通联系紧密
4. Q市在深圳建立反向飞地主要目地是( )
A. 加快人才流动B. 促进产业转移C. 保护当地环境D. 提高研发效率
5. Q市在深圳建立飞地产业园,体现了( )
A. 城乡统筹发展创新B. 区域协调发展创新C. 区域产业结构创新D. 资源跨区域调配创新
【答案】3. C 4. D 5. B
【解析】
【3题详解】
由图示可知,“反向飞地”是欠发达地区以创新人才、技术等创新要素为目标,反向在发达地区设立飞地平台,试图借助发达地区优越的要素聚集环境引入科技创新资源,从而带动欠发达地区发展的一种模式。这种模式是利于发达地区的科技创新资源与欠发达地区的生产资源相结合,实现优势互补,C正确;空间较远不利于相互联系,A错误;政府大力支持有利于区域协作,但仍需产业优势互补,B错误;交通联系是辅助条件,不是主要前提条件,D错误,故选C。
【4题详解】
“反向飞地”模式有利于Q市借助深圳科技创新资源,有利于提升研发效率,D正确;并不是为了加快人才流动,A错误;企业没有全部搬出,不是产业转移,B错误;设立的是创新型企业,主要目的是研发,并不是为了保护环境,C错误。故选D。
【5题详解】
“反向飞地”模式有利于两地合作,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创新,B正确;两地都为城市,不属于城乡合作,A错误,不属于产业结构创新与资源调配,CD错误。故选B。
【点睛】反向飞地,是“飞地经济”的一种,但与传统飞地恰好相反,它是欠发达地区主动到发达地区设立“飞地”,变传统“飞入地”为“飞出地”。具体操作是欠发达地区主动到发达城市建设一块“飞地”,大则几十亩的产业园,小则是一万平方的写字楼,用以创新孵化,实现孵化在外地,生产在当地的模式。
艾尔萨克雷格岛(左图)由岩浆活动形成,是英国重要的鸟类栖息地。岛上岩石致密坚硬、吸水性弱,成为制造冰壶(右图)的最佳石材(冰壶需不断在冰面上移动,对石材的要求较高)。1851年,苏格兰凯斯公司开始从岛上开挖石材生产冰壶,该公司每十年开采一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 该岛上花岗岩的形成过程是( )
A. 地壳运动--变质作用---岩浆活动
B. 地壳运动-变质作用--冷却凝固
C. 岩浆活动--冷却凝固---变质作用
D. 岩浆活动--冷却凝固--地壳运动
7. 当地每十年采石一次的主要目的是( )
A. 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干扰B. 避免破坏岛屿原有地貌
C. 免受火山活动影响D. 降低远洋运输成本
【答案】6. D 7. A
【解析】
【6题详解】
由资料可知,艾尔萨克雷格岛是由岩浆活动形成,岩石岩石致密坚硬、吸水性弱,是侵入岩。该地地处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岩浆活动活跃,岩浆侵入海底沉积岩后冷却凝固形成致密坚硬,透水性弱的花岗岩,后因地壳抬升,岩石出露地表。故形成过程是岩浆活动--冷却凝固--地壳运动。D正确,ABC错误。故选D。
【7题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该地是英国重要的鸟类栖息地,每十年开采一次可以尽可能的减小对该地生态环境的影响,A正确;开采石材会破坏岛屿的原有地貌,B错误;该地现在没有火山活动,C错误;该地距离英国较近,运输成本较低,D错误;故选A。
【点睛】花岗石是一种由火山爆发的熔岩在受到相当的压力的熔融状态下降起至地壳表层,岩浆不喷出地面,而在地底下慢慢冷却凝固后形成的构造岩,是一种深成酸性火成岩,属于岩浆岩。花岗石是火成岩,也叫酸性结晶深成岩,是火成岩中分布最广的一种岩石,由长石、石英和云母组成,岩质坚硬密实。
吉尔吉斯斯坦境内的麦兹巴赫湖位于阿克苏河上游,是伊利尔切克冰川(分南北两支,北支退缩明显)作用下形成的堰塞湖。夏秋季节,堰塞湖溃堤多发,湖水排水过程受冰坝升降影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 关于麦兹巴赫冰川堰塞湖形成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伊利尔切克冰川北支融化后退使冰川北支前缘形成湖盆
②伊利尔切克冰川南支阻塞湖盆形成冰坝
③伊利尔切克河溯源侵蚀形成湖盆
④冰坝形成后冰川融化,积水成湖
A. ①②④B. ①③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
9. 关于麦兹巴赫冰川堰塞湖从“溃堤—湖水排出—排水结束”的发展过程先后排序是( )
①夏秋季节气温高,冰川融化量大,冰川融水不断流入冰川湖
②冰下通道打开,湖水开始排出
③当湖水达到一定深度,冰坝漂浮
④当湖面水位下降到一定程度,漂浮的冰坝会下降再次阻塞冰川湖
⑤排水结束,并再次冻结底部
A ①②③④⑤B. ①③②④⑤C. ①③④②⑤D. ③②④⑤①
【答案】8. A 9. B
【解析】
【8题详解】
由材料及图可知,北支伊利尔切克冰川后退,因而可判断,由于气候变暖,北支伊利尔切克冰川大量融化而后退,因而冰川前缘形成湖盆,①正确;南支冰川体堵塞河道,形成冰坝,冰坝形成后冰川融化,积水成湖,②④正确;麦兹巴赫冰川堰塞湖形成与流水溯源侵蚀无关,③错误。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选A。
【9题详解】
上题可知,麦兹巴赫冰川堰塞湖是冰坝阻塞冰雪融水形成的,因此湖泊溃堤与冰坝开合和冰雪融水量密切相关。夏秋季节气温高,冰川融化量大,冰川融水不断流入冰川湖,湖泊水量增加,水位上升,当湖水达到一定深度,浮力作用使冰坝漂浮,冰下通道打开,湖水开始排出。随着湖水排出,湖泊水量减少,水位下降,当湖面水位下降到一定程度,浮力无法再支撑漂浮的冰坝,漂浮的冰坝会下降再次阻塞冰湖,排水结束,并再次冻结底部。综上所述,麦兹巴赫冰川堰塞湖从“溃堤—湖水排出—排水结束”的发展过程先后排序是①③②④⑤ ,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 堰塞湖是由火山熔岩流,冰碛物或由地震活动使山体岩石崩塌下来等原因引起山崩滑坡体等堵截山谷,河谷或河床后贮水而形成的湖泊。
滨州市北临渤海,地处黄河三角洲腹地,拥河傍海,沿海滩涂广布。海水淡水交汇带来了数量巨大的高盐水质、洁净通透的泥砂底质和营养丰富的卤虫资源。当地人在盐田的初级蒸发池里养殖对虾,5月投苗,9月捕捞。近年来,滨州市滨海镇兴建了标准化养殖池,实现了对虾全季节养殖。当地B公司历时多年,研发选育出南美白对虾新品种,改变了虾种完全依赖国外进口的现状。完成下面小题。
10. 当地盐田虾天然养殖( )
①饵料较丰富②盐度高,病菌少
③养殖技术先进④可利用盐田多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
11. 实现进口虾种替代对滨州盐田虾产业发展的重要作用是( )
A. 大幅提高对虾产量B. 增加对虾养殖收益
C 增加对虾出口国家D. 明显提高对虾质量
12. 当地建设标准化养殖池可以( )
①控制生产要素,提高成活率②反季节上市,提高经济收益
③智能化养殖,减少人工成本④延长生长期,提升对虾质量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
【答案】10. B 11. B 12. A
【解析】
【10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当地海水淡水交汇带来了数量巨大的高盐水质洁净通透的泥砂底质和营养丰富的卤虫资源,因此饵料较丰富,①正确;当地海水盐度高,病菌少,②正确;当地养殖技术并不先进,③错误;当地盐田多,可利用盐田多,④正确。综上所述,B符合答案,排除A、C、D。故选B。
【11题详解】
实现进口虾种替代对滨州盐田虾产业发展的重要作用是减少了进口虾种的成本,增加对虾养殖收益,B正确。对虾产量没有大幅提高,A错误。对虾出口国家没有增加,C错误。对虾质量没有明显提高,D错误。故选B。
【12题详解】
地建设标准化养殖池可以控制生产要素,提高成活率,①正确;反季节上市,提高经济收益,②正确;标准化养殖池往往配备现代化的设备和系统,可以实现智能化养殖,减少人工操作和干预,从而降低人工成本,③正确;虽然标准化养殖池可以优化养殖环境,但生长期的延长并不总是好事,因为过长的生长期可能导致对虾过度成熟或老化,反而影响质量,④错误。综上所述,A符合题意,排除B、C、D。故选A.
【点睛】龙虾标准化养殖池是为了确保龙虾的健康成长和高产而专门设计的养殖设施。这样的养殖池具有一系列的特点和优势,有助于实现龙虾养殖的规模化、高效化和质量化。
“亮布”是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苗族传统手工布料,因闪闪发亮而得名,是苗族人眼中最高档的布料。当地人们采摘天然染料蓝靛草将布料染色,晾干后涂蛋清,用木槌反复捶打,经过多次反复晾、涂、锤,可以使布面长久保持光泽。10多米长的“亮布”前后约要两三个月才能制作完成。“亮布”的制作工艺在苗家人生活中曾一度难觅其影,现已被当地政府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年来,融水县亮布生产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亮布生产作坊不断增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3. 亮布成为当地苗族人眼中高档布料的原因是( )
①手工工艺,工艺复杂②耗时长,产量低
③使用天然染料,品质好④被当地政府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
14. 融水县最适宜生产亮布的季节是( )
A. 春季B. 夏季C. 秋季D. 冬季
15. 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产生的影响有( )
①带动居民就业,提高社会就业率
②增加居民经济收入,促进经济发展
③提升地区知名度,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④使用天然原料染色,扩大规模会大量采摘原料,加大生态环境压力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
【答案】13. A 14. C 15. D
【解析】
【13题详解】
材料中提到亮布因闪闪发亮而得名,说明具有独特之处,而且具有审美价值;当地人们采摘蓝靛草将布料染色,晾干后涂蛋清,用木槌反复捶打,经过多次反复晾、涂、锤,10多米长的“亮布”前后约要两三个月才能制作完成,说明工序复杂,耗费时间长,加入蛋清捶打,成本高。①②③正确;被当地政府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结果,而不原因,④错误,故选A。
【14题详解】
材料中说亮布的生产过程需要经过多次反复晾、涂、锤环节,10多米长的“亮布”前后约要两三个月才能制作完成,受天气状况影响大,广西主要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秋季降水相对少,晴天更多,光照充足,利于晾晒,所以最适宜秋季,C正确;而冬季气温低,春夏季雨水多不利于晾晒,ABD错误。故选C。
【15题详解】
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可以带动居民就业,提高社会就业率;增加居民经济收入,促进经济发展;提升地区知名度,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等;使用天然原料染色,扩大规模会大量采摘原料,加大生态环境压力等。①②③④正确,故选D。
【点睛】亮布是一种经过染色的粗布料,它的制作要经过浸染、捶布、晾布和涂抹鸡蛋清等十多道工序,工艺十分古朴,穿着经久耐用,别具民族特色。这种土布经过晒干后闪闪发亮,所以俗称为“亮布”。亮布仍是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服饰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
第Ⅱ卷非选择题(四小题,共55分)
16.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倒暖锋是我国东北地区冬季特有的一种由北向南的逆行暖锋天气过程。它往往发生在寒潮过境2天之后,受来自鄂霍次克海气团的影响极大。下图为某年1月23日某次倒暖锋过境时近地面气压形势图。
(1)画出倒暖锋的剖面示意图(标出冷暖气团、气流运动方向)。
(2)根据图文材料分析倒暖锋的形成过程。
(3)描述1月22-23日甲地的天气变化。
【答案】(1) (2)暖锋形成之前,东北地区寒潮过境,陆地气温低,由于海陆热力性 质差异,鄂霍次克海气温比陆地高;来自鄂霍次克海的暖湿空气南下与南方冷空气相遇形成倒暖锋。
(3)1月22-23日正值倒暖锋过境附近,容易形成连续性降水,出现降雨或者降雪。
【解析】
【分析】本题以倒暖锋为材料设置三个小题,考查锋面系统的形成过程以及对天气的影响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落实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倒暖锋与一般暖锋比较,具有暖锋的基本特征,暖空气滑行于冷气团上面,推动锋面向冷空气一侧移动。所以在绘制其锋面示意图的时候,锋面依然向冷气团一侧倾斜,暖气团沿锋面爬升,降水的位置在锋前。
【小问2详解】
注意图中倒暖锋的方向大致自北向南移动,锋面前侧应为冷气团,锋面后侧应为暖气团。注意材料信息,东北地区在出现倒暖锋天气之前两天都有寒潮袭击,随后又来受来自东北方鄂霍次克海气团的极大影响。前期由于受寒潮侵袭,陆面气温降低,受冷气团控制。而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鄂霍次克海气温相对于陆地更高,来自鄂霍次克海的暖空气南下,与前期形成的冷气因相遇形成锋面,并推动前期的冷气团形成倒暖锋。
【小问3详解】
倒暖锋出现在冬季,气温低,受倒暖锋过境的影响,会出现降雪或降水,且云层增厚。
17.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公元前5世纪,印度的雅利安人通过亚当桥来到了斯里兰卡。早期,雅利安人聚居在降水较少的西北沿海地区,经历刀耕火种,依赖降雨种植粮食。随着人口增长,雅利安人的居住地逐渐扩展到岛屿北部平原。公元3~10世纪,雅利安人修筑众多蓄水池,并逐步形成庞大的堤坝—水渠—蓄水池—水库灌溉系统,斯里兰卡进入繁荣的农业文明时期。20世纪70年代,马哈威利河调水工程启动。该工程预计2024年完工,建成后可向北部供水,使蓄水池一年四季均能蓄满。
(1)简述早期雅利安人选择在斯里兰卡岛西北沿海平原聚居的自然原因。
(2)说明公元3~10世纪雅利安人在斯里兰卡岛北部地区建设大灌溉系统的原因。
(3)斯里兰卡岛北部地区通常每年只能种一季粮食,试判断马哈威利河调水工程建成后斯里兰卡岛北部粮食产量的变化,并分析原因。
【答案】(1)降水少,森林覆盖率低,易清除;地势低平,适合开垦种植。
(2)人口增长,粮食需求增加;季风区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堤坝、蓄水池和水库可减轻旱涝灾害,使粮食稳产、增产;水渠建设可扩大灌溉区域,增加耕地面积。
(3)粮食产量提高。原因:纬度低,光热条件能满足粮食作物全年生长;(调水工程建成后),满足作物旱季用水需求,复种指数提高,种植范围扩大,粮食产量提高。
【解析】
【分析】本题以斯里兰卡农业发展材料创设情境,涉及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农业区位条件及其变化等知识点,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等学科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西北部受西南季风影响较小,降水较少,森林覆盖率低,易清除开垦;西北部有平原分布,地势低平,土壤肥沃,适合开垦耕种。
【小问2详解】
随着时间的推移,雅利安人口逐渐增长,对粮食的需求也随之增加,北部平原地区土地肥沃,适合农业发展;斯里兰卡北部地区受季风气候影响,降水分布不均,旱季和雨季分明,建设灌溉系统可以有效调节水资源,保证旱季时农田的灌溉需求,从而确保农业生产的稳定;水渠建设还可以扩大灌溉区域,增加耕地面积。
【小问3详解】
斯里兰卡北部地区纬度低,光热充足,能满足粮食作物全年生长;调水工程将马哈威利河的河水引向原本缺水的北部地区,使得旱季也能得到充足的灌溉水源,打破季节性种植限制,有可能实现一年两季甚至更多季的种植模式,复种指数提高;有了稳定的灌溉水源,农田的产出率将会提高,更多的土地得以利用,种植范围扩大,粮食产量自然会随之增加。
18.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几十年来,随着全球变暖加剧,青藏高原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对气候变化尤为敏感,高原出现冻融荒漠化现象,人类活动和高原鼠兔增多也加剧了冻融荒漠化。下图示意藏西-藏北冻融荒漠化的主要分布区及其形成过程。
(1)据图说明造成冻融荒漠化的过程。
(2)推测高原鼠兔增多对冻融荒漠化的影响。
(3)针对藏西-藏北冻融荒漠化加剧的趋势,提出合理化建议。
【答案】(1)全球气候变暖,多年冻土层融化变薄(季节融化层变厚),地下水位下降;生草土层变干,土地裸露退化,植被衰退,导致冻融荒漠化。
(2)鼠兔啃食植被根茎,破坏植被;挖掘洞穴破坏土壤结构,受气温影响,夏季浅层地温升高,加剧冻土融化。
(3)控制畜牧业的规模,促进草地植被的自然恢复;加强对鼠兔等野生动物危害的防治;加强荒漠化动态监测;加强国际合作,减轻温室效应。
【解析】
【分析】本题以青藏高原冻融荒漠化为材料,设置3道小题,涉及冻融荒漠化的成因、防治措施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
【小问1详解】
全球气候变暖,温度升高,多年冻土层融化变薄,季节融化层变厚,利于水体下渗,地下水位下降;表层生草土层水分减少,土层干燥化,导致植被退化,土地裸露退化,太阳辐射直接照射在裸露的地面,使地面的昼夜温差加大,加剧冻融风化和冻融荒漠化。
【小问2详解】
高原植被是鼠兔的重要事务来源,鼠兔数量增多,对食物的需求量变大,当植物的地上部分不能满足其需求时,就会啃食植被根茎,严重破坏植被;鼠兔还会打洞,挖掘洞穴会破坏土壤结构,会使土壤透气性更好,受外界温度影响更大,夏季浅层地温升高,加剧冻土融化。
【小问3详解】
结合材料信息可知,全球变暖、人类活动和高原鼠兔增多加剧了冻融荒漠化。因此要控制畜牧业的规模,减少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对植被的破坏,促进草地植被的自然恢复;加强对鼠兔等野生动物危害的防治,减少鼠兔等野生动物对草类的破坏;加强国际合作,减轻温室效应,降低全球变暖对冻土造成的影响;同时还可以充分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加强荒漠化动态监测。
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锆是战略性新兴矿产,广泛应用于核工业、电子工业等领域,全球的多数锆矿石由澳大利亚、英国和美国的三家矿山企业供应。中国的锆矿储量不足全球的1%,目前只有海南岛的滨海砂矿可被开采利用,选矿难度大,且以中小型矿床为主。图1示意 2014年——2020年中国锆资源产量与供需情况,图2示意2020年中国锆矿的进口国分布。
(1)分析我国锆资源供应安全的潜在风险。
(2)简述保障我国锆资源供应安全的可行措施。
【答案】(1)我国的锆资源储量少,品位低;锆矿资源自给率低,对外依存度高;进口来源集中,全球锆资源被国外供应商垄断。
(2)加强勘探,提高锆矿的储量和产量;通过技术创新,提高资源利用率(节约锆矿资源);发展锆的替代材料,降低进口依赖度;增加进口渠道(国家),增强抵御风险能力;建立锆矿石储备机制。
【解析】
【分析】本题以锆资源为材料,涉及国家资源安全与国际合作等知识内容,综合性强,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同时考查学生的区域认识水平和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的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资源安全的风险可以从储量、产量、质量、进口量与进口渠道、供给量与需求量等方面描述。结合材料“全球锆矿储量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和非洲。绝大多数由澳大利亚、英国和美国的三大供应商开发”,以及左图2014-2020年我国锆矿产量及需求量变化图,由此可知我国国内的锆矿储量少,选冶技术条件不成熟,产量低,品位低,禀赋条件差,需求量大;锆资源自给率低,进口量大,对外依存度高;全球锆资源被国外供应商垄断,进口来源集中,存在安全风险;球锆矿企业趋于垄断,长距离运输过程中存在安全风险。
【小问2详解】
对于我国锆资源的现状,为保障资源安全,可以从开源和节流两个方面思考,开源方面可以加强勘探、建立储备体系、拓展进口渠道、寻求替代资源;节流方面可以循环利用、提高利用率等。因此可以整理表述为:通过技术创新,加大国内锆矿资源的勘探力度,稳定锆资源产量;倡导节约锆砂资源,优化工艺,提高资源利用率;发展新材料替代锆砂资源等措施,降低锆砂资源消耗;加强对外合作,加大投资海外锆矿资源开采项目,增加进口国家和渠道,增强抵御极端风险的能力;建立健全锆矿资源储备制度。
山东省淄博市淄博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山东省淄博市淄博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沙丘土壤水分含量, 该岛上花岗岩的形成过程是, 当地盐田虾天然养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山东省淄博实验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山东省淄博实验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含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淄博淄川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0淄博淄川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