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适用于新教材2025版高中历史第1单元政治制度第1课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史料探究练习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

    适用于新教材2025版高中历史第1单元政治制度第1课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史料探究练习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第1页
    适用于新教材2025版高中历史第1单元政治制度第1课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史料探究练习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第2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形成与发展同步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形成与发展同步练习题,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家国同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探究主题: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历程(时空观念、史料实证)
    史料一 有学者认为:“西周的封建社会,从纵剖面看,是一个宝塔式结构,王室之下,有几级的封建;从横切面看,统治阶级中,也存在着以血缘为基础的宗族组织。”
    探究1:根据史料一,分析西周社会的政治特点。
    提示1:特点:纵向上看,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宝塔式”的等级制度;横向上看,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度构成了诸侯国同宗共祖,形成了家国同构、家国一体的特点。
    拓展: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王权和神权密切结合,带有浓厚的迷信色彩,形成了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
    (2)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了国家政治结构,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3)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相结合,政权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
    (4)夏商周政治制度具有相对的延续性和稳定性。
    史料二 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史记·秦始皇本纪》
    探究2:根据史料二,分析秦始皇和李斯决定推行郡县制度的历史依据。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与分封制相比,该制度具有怎样的特点。
    提示2:历史依据:春秋战国时期,王室衰微,诸侯争霸,混战不休。
    特点:郡县制下地方官员的任免权悉归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无自主权,必须服从中央的政令。
    拓展:秦朝官僚政治取代先秦时期的贵族政治
    史料三 票拟和批红,这两者不仅将司礼监与内阁同皇权有机地联结在一起,也将司礼监与内阁联结成一个紧密相连的整体。所有奏章,无论缺少票拟还是批红,都不具有任何法律效力,二者缺一不可。换句话说,就是任何无票拟的批红或者无批红的票拟在法律上都是非法的且不被官僚体制所认可的。由此可知,内阁和司礼监二者在整个中枢决策体系中已经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内阁和司礼监在体系运转过程中,相互制约,相互合作,共同保障体系的平衡运行。
    ——陈光捷《明代中枢监阁双轨辅政
    体制及其现代启示》
    探究3:根据史料三并结合所学,分析明代中枢监阁双轨辅政体制形成的背景。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历代王朝调控中枢权力的基本策略和原则。
    提示3:背景:丞相制度废除,皇权加强;皇帝直接领导六部后,工作压力剧增,于是设立内阁;宦官得到皇帝信任,内廷宦官机构获得协助甚至代理皇帝批红的权力;皇帝有意让监阁相互牵制以维护皇权。
    策略:分散权力;权力制衡。
    原则:皇权至上。
    拓展:中国古代宰相制度的变化及特点
    (1)趋势
    ①秦朝三公的设置——宰相制度正式确立。
    ②西汉中朝的建立——宰相制度的重大调整。
    ③唐朝三省制的完善——宰相制度的成熟。
    ④宋朝相权再分割——宰相制度的衰落。
    ⑤元朝以中书省总理全国政务——宰相制度再强化。
    ⑥明初废宰相,权分六部——宰相制度的废止。
    (2)特点
    ①皇权加强:相权逐渐削弱,君权逐渐强化。
    ②宰相权力不断分化:在同一机构中,往往设置几个地位相当于宰相的职位,又注重事权的相对集中,弥补分权效率低下的弊端。
    ③内朝官向外朝官转化:内朝在牵制、架空外朝的同时,久而久之逐步发展为制度化、合法化的外朝中央机构。
    ④宰相的设置由实转虚:由实位到虚位反映的是宰相权限及权威的下降。
    史料四 政治制度是现实的,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任何制度,断无二三十年而不变的,更无二三百年而不变的。但无论如何变,一项制度背后的本原精神所在,即此制度之用意的主要原则仍可不变,于是每一项制度,便可循其正常轨道而发展。此即是此一项制度之自然生长。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史料五 秦至元地方行政区划
    ——摘编自历代《地理志》
    探究4:根据史料四并结合所学,指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变”与“不变”的共同目的,并说明史料五中地方行政区划“变”与“不变”的具体表现。
    提示4:共同目的: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君主专制统治。
    变的表现:地方行政区划层级逐渐增多,由两级制到三级制或四级制;州、郡(府)等中级地方行政区域不断缩小,行政权力不断萎缩;监察区逐渐演变为行政区;元朝新增省级地方行政单位。
    不变的表现:中央对地方层层严密的控制不变;在地方行政机构内分化事权,相互制约的指导思想不变;县级行政单位基本稳定,加强对基层地方的控制不变。
    拓展: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的演变趋势
    ①逐渐由二级区划演变为三级区划,层级的增加体现了中央集权的强化。中央集权是推动地方行政层级变化的主因。
    ②地方行政区划面积逐渐变小,数目逐渐增多;南方行政区划数目逐渐增多。
    ③最高行政区划(行省)的边界设置:山川形势和犬牙交错原则并行。
    ④最高行政区划往往由吏治监察区和军务督理区转变而来,地方最高行政长官往往由中央官转变而来。
    ⑤地方权力越来越小,中央集权逐渐加强。
    ⑥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设置不同于汉族的行政制度进行管辖。
    ⑦地方行政制度始终处于变动之中,随社会发展而不断演变,变革是绝对的,稳定是相对的。
    ⑧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区划单位变化最大,县作为最基本行政单位,有极强稳定性。下稳上动是地方行政层级变化的特征。
    1.家国同构:指家庭、家族和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具有共同性,均以“血亲—宗法”关系来统领,存在严格的家长制。父为家“君”,君为“国父”,君父同伦,家庭治理的形式扩大到“国”的范围。
    2.文书制度
    秦朝在统一文字的基础上,进而提出了文书档案制度的改革。“以文书御天下”是对文书作用的最好概括。秦朝制定出了一套系统化的尊君抑臣的文书制度,其对文书的名称、体式及文书档案管理制度都有详细的规定。这种方式极大地提高了皇帝的专断权力,加强了秦朝档案事业的发展,也为其后朝代档案工作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贵族政治
    官僚政治
    产生
    特点
    是与分封制相伴而生的,是适应父权家长制扩大化的结果
    以皇权为核心,以郡县制为载体的中央集权的“帝国体制”
    概念
    内涵
    以血缘宗法制度为基础的政治体系
    建立在官吏的选拔和任命制基础上,按照职能和职位分工、分层管理原则建立的中央集权、地方服从的政治体系
    政治
    体制
    把宗法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紧密结合起来,使已取得统治权力的宗族在拥有一个共主的基础上,其他家族成员共同享有对整个国家的统治权力
    皇帝将地方的治民权与土地权分离,地方政府的官员一律由中央任命,代表皇帝行使管理权
    演变
    趋势
    先秦尚未完全实现中央集权,官吏任命原则由世袭到行政任命
    年代
    省数
    道、路数
    州数
    郡(府、国)数
    县(侯国)数
    秦始皇
    二十六年



    36
    不详
    西汉平帝
    (1—5年)


    13
    103
    1578
    东汉顺帝
    (126—144年)


    13
    105
    1180
    隋大业五年
    (609)



    190
    1255
    唐开元二十八年
    (740)

    15道

    328
    1573
    宋宣和四年
    (1122)

    26路
    288

    1234
    元朝
    12
    183路

    97
    1425

    相关试卷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形成与发展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形成与发展复习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素养达标,能力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形成与发展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形成与发展复习练习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春秋左传》记载,《诗经》载,下表是春秋时期“县”的相关记载,某史学家曾评论道,东汉时,裁罢都尉,其职并入太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形成与发展测试题:

    这是一份高中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形成与发展测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