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压轴题考点训练(原卷版+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压轴题考点训练(原卷版+解析)01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压轴题考点训练(原卷版+解析)02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压轴题考点训练(原卷版+解析)03
    还剩4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压轴题考点训练(原卷版+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压轴题考点训练(原卷版+解析),共44页。

    A.B.C.D.
    2.在△ABC中,∠C=90°,D为AB的中点,ED⊥AB,∠DAE=∠CAE,则 ∠CAB=( )
    A.30°B.60°C.80 °D.50°
    3.如图中,AE⊥AB且AE=AB,BC⊥CD且BC=CD,若点E、B、D到直线AC的距离分别为6、3、2,则图中实线所围成的阴影部分面积S是( )
    A.50B.44C.38D.32
    4.如图,在中,和的平分线相交于点O,交干E,交于F,过点O作于D,下列三个结论:①;②当时,;③若,则.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①③
    5.如图,△ABC中,AC=BC,∠ACB=90°,AE平分∠BAC交BC于E,BD⊥AE于D,连CD,下列结论:①AB-AC=CE;②∠CDB=135°;③S△ACE=2 S△CDB;④AB=3CD,其中正确的有( )
    A.4个B.3个C.2个D.1个
    6.如图,中,,于,平分,于,与相交于点,是边的中点,连接与相交于点,下列结论:①;②;③是等腰三角形;④.正确的有( )个.
    A.个B.个C.个D.个
    7.如图,已知,BD为△ABC的角平分线,且BD=BC,E为BD延长线上的一点,BE=BA.下面结论:①△ABD≌△EBC;②AC=2CD;③AD=AE=EC;④∠BCE+∠BCD=180°.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8.如图,Rt△ACB中,∠ACB=90°,∠ABC的平分线BE和∠BAC的外角平分线AD相交于点P,分别交AC和BC的延长线于E,D,过P作PF⊥AD交AC的延长线于点H,交BC的延长线于点F,连接AF交DH于点G,则下列结论:①∠APB=45°;②PF=PA;③BD﹣AH=AB;④DG=AP+GH,其中正确的是( )
    A.1B.2C.3D.4
    9.如图,为的角平分线,且,为延长线上的一点,,过作,为垂足.下列结论:①;②;③;④.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10.在△ABC中,BAC  90°,AB=AC,D、E 是斜边 BC 上两点,且∠DAE=45°,将△ADC 绕点 A 顺时针旋转90° 得到△AFB, 连接 EF.下列结论:①BE⊥BF;②△ABC 的面积等于四边形 AFBD 的面积;③当 BE  CD 时,线段 DE 的长度最短.其中正确的个数( )
    A.0 个B.1 个C.2 个D.3 个
    11.在Rt△ABC中,∠C=90°,∠A的平分线AD分对边BD,DC的长度比为3:2,且BC=20cm,则点D到AB的距离是 cm.
    12.如图,中,,,,在上截取,使,过点作的垂线,交于点,连接,交于点,交于点,,则 .
    13.如图,已知OP平分∠AOB,CP∥OA,PD⊥OA于点D,PE⊥OB于点E.CP=,PD=6.如果点M是OP的中点,则DM的长是 .
    14.如图,C为线段AE上一动点(不与A. E重合),在AE同侧分别作等边△ABC和等边△CDE,AD与BE交于点O,AD与BC交于点P,BE与CD交于点Q,连接PQ,以下五个结论:①AD=BE;②PQ∥AE;③CP=CQ;④BO=OE;⑤∠AOB=60°,一定成立的有 (填序号)
    15.如图,AC=BC,∠ACD=90°,AE平分∠BAC,BF⊥AE,交AC的延长线于F,且垂足为E,则下列结论:①AD=BF;②BF=AF;③AB=BF;④AC+CD=AB;⑤AD=2BE.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
    16.如图,在△ABC中,∠ABC=50°,∠ACB=60°,点E在BC的延长线上,∠ABC的平分线BD与∠ACE的平分线CD相交于点D,连接AD,以下结论:①∠BAC=70°;②∠DOC=90°;③∠BDC=35°;④∠DAC=55°,其中正确的是 .(填写序号)
    17.在中给定下面几组条件:
    ①BC=4cm,AC=5cm,∠ACB=30°;
    ②BC=4cm,AC=3cm,∠ABC=30°;
    ③BC=4cm,AC=5cm,∠ABC=90°;
    ④BC=4cm,AC=5cm,∠ABC=120°.
    若根据每组条件画图,则能够唯一确定的是 (填序号).
    1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B分别为x轴和y轴上一点,且,过点B作于点E,延长至点D,使得,连接,若点C在第一象限,点C的坐标为,连接,与交于点F,则点D的坐标为 .
    19.已知,在中,,点为边的中点,分别交,于点,.
    (1)如图1,①若,请直接写出______;
    ②连接,若,求证:;
    (2)如图2,连接,若,试探究线段和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20.问题背景:
    (1)如图1,在四边形中,,,,,分别是,上的点,且,探究图中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嘉琪同学探究此问题的方法是:延长到点,使,连接,先证明,再证明,可得出结论,他的结论应是_________.
    (2)探索延伸:①如图2,若在四边形中,,,、分别是,上的点,且,上述结论是否仍然成立,并说明理由.
    ②如图2,若五边形的面积为30,,,直接写出点到的距离.
    21.如图,,,点D在AC边上,,AE和BD相交于点O.
    (1)求证:.
    (2)如果,,E点到AC边的距离为3,求的面积.
    22.(1)阅读理解:

    如图①,在中,若,,求边上的中线的取值范围.解决此问题可以用如下方法:延长到点使,再连接,这样就把,,集中在中,利用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可判断线段的取值范围是 ;则中线的取值范围是 ;
    (2)问题解决:
    如图②,在中,是边的中点,于点,交于点,交于点,连接,此时:与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
    (3)问题拓展:
    如图③,在四边形中,,,,以为顶点作,边,分别交,于,两点,连接,此时:、与的数量关系
    23.如图①,在Rt△ABC中,∠C=90°,BC=6cm,AC=8 cm,AB=10 cm. 现有一动点P,从A点出发,沿着三角形的边AC-CB-BA运动,回到A点停止,速度为1 cm/s,设运动时间为t s.
    (1)当t=_______时,△ABC的周长被线段AP平分为相等的两部分.
    (2)当t=_______时,△APC的面积等于△ABC面积的一半.
    (3)还有一个△DEF,∠E=90°,如图②所示,DE=4cm,DF=5cm,∠D=∠A.在△ABC的边上,若另外有一个动点Q,与P 同时从A点出发,沿着边AB-BC-CA运动,回到点A停止. 在两点运动过程中某一时刻,恰好△APQ与△DEF全等,则点Q的运动速度 cm/s.
    24.【阅读】如图1,等边△ABC中,P是AC边上一点,Q是CB延长线上一点,若AP=BQ.则过P作PF∥BC交AB于F,可证△APF是等边三角形,再证△PDF≌QDB可得D是FB的中点.请写出证明过程.
    【运用】如图2,△ABC是边长为6的等边三角形,P是AC边上一动点,由A向C运动(与A,C不重合),Q是CB延长线上一动点,与点P同时以相同的速度由B向CB延长线方向运动(Q不与B重合),过P作PE⊥AB于E,连接PQ交AB于D.
    (1)当∠BQD=30°时,求AP的长;
    (2)在运动过程中线段ED的长是否发生变化?如果不变,直接写出线段ED的长;如果发生改变,请说明理由.
    25.在△ABC中,∠ACB=90°,AC=BC,点O是AB的中点,点D是OB上的一点(点D不与点O,B重合).过点A,点B作直线CD的垂线,垂足分别为点E和点F.
    (1)如图1,求证:EF=AE﹣BF;
    (2)如图2,连接OE,OF,请判断线段OE与OF之间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第十二章 全等三角形压轴题考点训练
    1.如图,在四边形中,.不能判定的条件是( )
    A.B.C.D.
    【答案】B
    【分析】根据已知条件,分别添加选项进行排查,即可完成解答;注意BD是公用边这个条件.
    【详解】解:A.若添加AB=CD,根据AB∥CD,则∠ABD=∠CDB,依据SAS可得△ABD≌△CDB,故A选项正确;
    B.若添加AD=BC,根据AB∥CD,则∠ADB=∠CBD,不能判定△ABD≌△CDB,故B选项错误;
    C.若添加,则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能判定△ABD≌△CDB,故C选项正确;
    D.若添加∠A=∠C,根据AB∥CD,则∠ABD=∠CDB,且BD公用,能判定△ABD≌△CDB,故D选项正确;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全等三角形的5种判定方法中,选用哪一种方法,取决于题目中的已知条件,若已知两边对应相等,则找它们的夹角或第三边;若已知两角对应相等,则必须再找一组对边对应相等,且要是两角的夹边,若已知一边一角,则找另一组角,或找这个角的另一组对应邻边.
    2.在△ABC中,∠C=90°,D为AB的中点,ED⊥AB,∠DAE=∠CAE,则 ∠CAB=( )
    A.30°B.60°C.80 °D.50°
    【答案】B
    【详解】试题解析:∵D为AB的中点,ED⊥AB,
    ∴DE为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
    ∴AE=BE,
    ∴∠DAE=∠DBE,
    ∴∠DAE=∠DBE=∠CAE,
    在Rt△ABC中,
    ∵∠CAB+∠DBE=90°,
    ∴∠CAE+∠DAE+∠DBE=90°,
    ∴3∠DBE=90°,
    ∴∠DBE=30°,
    ∴∠CAB=90°-∠DBE=90°-30°=60°.
    故选B.
    3.如图中,AE⊥AB且AE=AB,BC⊥CD且BC=CD,若点E、B、D到直线AC的距离分别为6、3、2,则图中实线所围成的阴影部分面积S是( )
    A.50B.44C.38D.32
    【答案】D
    【分析】由已知和图形根据“K”字形全等,用AAS可证△FEA≌△MAB,△DHC≌△CMB,推出AM=EF=6,AF=BM=3, CM=DH=2,BM=CH=3,从而得出FH=14,根据阴影部分的面积=S梯形EFHD-S△EFA-S△ABC-S△DHC和面积公式代入求出即可.
    【详解】∵AE⊥AB,EF⊥AF,BM⊥AM,
    ∴∠F=∠AMB=∠EAB=90°,
    ∴∠FEA+∠EAF=90°,∠EAF+∠BAM=90°,
    ∴∠FEA=∠BAM,
    在△FEA和△MAB中

    ∴△FEA≌△MAB(AAS),
    ∴AM=EF=6,AF=BM=3,
    同理CM=DH=2,BM=CH=3,
    ∴FH=3+6+2+3=14,
    ∴梯形EFHD的面积===56,
    ∴阴影部分的面积=S梯形EFHD-S△EFA-S△ABC-S△DHC==32.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面积,梯形的面积,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等知识点,关键是把不规则图形的面积转化成规则图形的面积.
    4.如图,在中,和的平分线相交于点O,交干E,交于F,过点O作于D,下列三个结论:①;②当时,;③若,则.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①③
    【答案】C
    【分析】由角平分线的定义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求解和的关系,即可判定①;根据得,根据角平分线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在上取一点H,使,利用SAS证明可得,利用ASA可证明得,进而可判定②;作于H,于M,根据题意得,根据,利用三角形面积即可判断③即可解答.
    【详解】解:∵和的平分线,相交于点O,
    ∴,,

    =
    =
    =,故①正确;
    ∵,
    ∴,
    ∵,分别是和的平分线,
    ∴,
    ∴,
    ∴,
    ∴,
    如图所示,在上取一点H,使,

    ∵是的角平分线,
    ∴,
    在和中,
    ∴,
    ∴,
    ∴,
    ∴,
    在和中,
    ∴,
    ∴,
    ∴,
    故②正确;
    如图所示,作于H,于M,

    ∵和的平分线相交于点O,
    ∴点O在的平分线上,
    ∴,
    ∵,

    =
    =,
    故③正确;
    综上,①②③正确,
    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与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等知识点,正确添加辅助线是解题的关键.
    5.如图,△ABC中,AC=BC,∠ACB=90°,AE平分∠BAC交BC于E,BD⊥AE于D,连CD,下列结论:①AB-AC=CE;②∠CDB=135°;③S△ACE=2 S△CDB;④AB=3CD,其中正确的有( )
    A.4个B.3个C.2个D.1个
    【答案】B
    【分析】①作高线EH,先根据角平分线定理得:CE=EH,再证明△ACE≌△AHE(AAS)可得:AH=AC,根据线段的和可得结论;
    ②先证明点A,B,D,C在以AB为直径的圆上,得∠ADC=∠ABC=45°,所以可得∠BDC=135°;
    ③作辅助线,构建全等三角形,证明△ACE≌△BCG,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得BD=DG,知道:△BDC和△CDG的面积相等,由此可得:;
    ④根据③知:AB=AG=AC+CG,在△CDG中,可知CD>CG,从而得结论.
    【详解】①过点E作EH⊥AB于H,如图1,
    ∵∠ABC=45°,
    ∴△BH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EH=BH,
    ∵AE平分∠CAB,
    ∴EH=CE,
    ∴CE=BH,
    在△ACE和△AHE中,
    ∵ ,
    ∴△ACE≌△AHE(AAS),
    ∴AH=AC,
    ∴AB−AC=AB−AH=BH=CE,
    故①正确;
    ②∵∠ACB=90°,BD⊥AE于D,
    ∴∠ACB=∠ADB=90°,
    ∴点A,B,D,C在以AB为直径的圆上,
    ∴∠ADC=∠ABC=45°,
    ∴∠BDC=∠ADB+∠ADC=90°+45°=135°
    故②正确;
    ③如图2,延长BD、AC交于点G,
    ∵AD平分∠BAG,AD⊥BG,
    ∴BD=DG,
    ∴CD是Rt△BCG的斜边的中线,
    ∴CD=BD, ,
    ∴∠DBC=∠DCB=22.5°,
    ∴∠CBG=∠CAE=22.5°,
    ∵AC=BC,∠ACE=∠BCG,
    ∴△ACE≌△BCG,
    ∴ ,
    故③正确;
    ④∵AB=AG=AC+CG,
    ∵BG=2CD>AC,CD>CG,
    ∴AB≠3CD,
    故④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形判定和性质,以及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掌握辅助线的做法证明三角形全等是解题的关键.
    6.如图,中,,于,平分,于,与相交于点,是边的中点,连接与相交于点,下列结论:①;②;③是等腰三角形;④.正确的有( )个.
    A.个B.个C.个D.个
    【答案】B
    【分析】只要证明△BDF≌△CDA,△BAC是等腰三角形,,可判断①②③正,作GM⊥BD于M,只要明即可判断④错误.
    【详解】∵平分,
    ∴∠ABE=∠CBE,∠AEB=∠CEB,
    ∴∠A=∠ACB,
    ∴△BAC是等腰三角形


    ∵CD⊥AB,BE⊥AC,
    ∴∠BDC=∠ADC=∠AEB=90°
    ∴∠A+∠ABE=90°,∠ABE+∠DFB=90°
    ∴∠A=∠DFB
    ∵∠ABC=45°,∠BDC=90°,
    ∴∠DCB=90°-45°=45°=∠DBC
    ∴BD=DC,
    在△BDF和△CDA中,
    ∴△BDF≌△CDA(AAS)
    ∴BF=AC,
    ∴故①正确,
    ∵∠ABE=∠EBC=22.5°,BE⊥AC
    ∴∠A=∠BCA=67.5°,
    故②正确;
    ∵BE平分∠ABC,∠ABC=45°,
    ∴∠ABE=∠EBC=22.5°,
    ∵∠BDF=∠BHG=90°
    ∴∠BGH=∠BFD=67.5°
    ∴∠DGF=∠DFG=67.5°
    ∴DG=DF,故③正确,
    作GM⊥AB于M,如图所示:
    ∵∠GBM=∠GBH,GH⊥BC
    ∴GH=GM< DG


    ∴,
    故④错误;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是三角形综合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正确添加辅助线是解题的关键,难度很大.
    7.如图,已知,BD为△ABC的角平分线,且BD=BC,E为BD延长线上的一点,BE=BA.下面结论:①△ABD≌△EBC;②AC=2CD;③AD=AE=EC;④∠BCE+∠BCD=180°.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C
    【详解】已知BD为△ABC的角平分线,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ABD=∠CBD,
    在△ABD和△EBC中,
    BD=BC,∠ABD=∠CBD,BE=BA,
    由SAS可判定△ABD≌△EBC,即可得①正确,符合题意;
    根据已知条件,无法证明AC=2CD,②错误,不符合题意;
    已知BD为△ABC的角平分线,BD=BC,BE=BA,可得∠BCD=∠BDC=∠BAE=∠BEA,
    再由∠BCE=∠BDA,∠BCE=∠BCD+∠DCE,∠BDA=∠DAE+∠BEA,∠BCD=∠BEA,可得∠DCE=∠DAE,所以AE=EC;
    再由△ABD≌△EBC,可得AD=EC,
    所以AD=AE=EC,即③正确,符合题意;
    由△ABD≌△EBC,可得∠BCE=∠BDA,
    所以∠BCE+∠BCD=∠BDA+∠BDC=180°,④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等腰三角形的的性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本题中熟练求证三角形全等和熟练运用全等三角形对应角、对应边相等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8.如图,Rt△ACB中,∠ACB=90°,∠ABC的平分线BE和∠BAC的外角平分线AD相交于点P,分别交AC和BC的延长线于E,D,过P作PF⊥AD交AC的延长线于点H,交BC的延长线于点F,连接AF交DH于点G,则下列结论:①∠APB=45°;②PF=PA;③BD﹣AH=AB;④DG=AP+GH,其中正确的是( )
    A.1B.2C.3D.4
    【答案】C
    【分析】①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与角平分线的定义表示出∠CAP,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ABP=∠ABC,然后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整理即可得解;
    ②先求出∠APB=∠FPB,再利用“角边角”证明△ABP和△FBP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得到AB=BF,AP=PF;
    ③根据直角的关系求出∠AHP=∠FDP,然后利用“角角边”证明△AHP与△FDP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可得DF=AH;
    ④根据PF⊥AD,∠ACB=90°,可得AG⊥DH,然后求出∠ADG=∠DAG=45°,再根据等角对等边可得DG=AG,再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两腰相等可得GH=GF,然后求出DG=GH+AF,有直角三角形斜边大于直角边,AF>AP,从而得出本小题错误.
    【详解】解:①∵∠ABC的角平分线BE和∠BAC的外角平分线,
    ∴∠ABP=∠ABC,
    ∠CAP=(90°+∠ABC)=45°+∠ABC,
    在△ABP中,∠APB=180°-∠BAP-∠ABP,
    =180°-(45°+∠ABC+90°-∠ABC)-∠ABC,
    =180°-45°- ∠ABC-90°+∠ABC-∠ABC,
    =45°,故本小题正确;
    ②∵PF⊥AD,∠APB=45°(已证),
    ∴∠APB=∠FPB=45°,
    ∵∵PB为∠ABC的角平分线,
    ∴∠ABP=∠FBP,
    在△ABP和△FBP中,

    ∴△ABP≌△FBP(ASA),
    ∴AB=BF,AP=PF;故②正确;
    ③∵∠ACB=90°,PF⊥AD,
    ∴∠FDP+∠HAP=90°,∠AHP+∠HAP=90°,
    ∴∠AHP=∠FDP,
    ∵PF⊥AD,
    ∴∠APH=∠FPD=90°,
    在△AHP与△FDP中,
    ∴△AHP≌△FDP(AAS),
    ∴DF=AH,
    ∵BD=DF+BF,
    ∴BD=AH+AB,
    ∴BD-AH=AB,故③小题正确;
    ④∵PF⊥AD,∠ACB=90°,
    ∴AG⊥DH,
    ∵AP=PF,PF⊥AD,
    ∴∠PAF=45°,
    ∴∠ADG=∠DAG=45°,
    ∴DG=AG,
    ∵∠PAF=45°,AG⊥DH,
    ∴△ADG与△FGH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DG=AG,GH=GF,
    ∴DG=GH+AF,
    ∵AF>AP,
    ∴DG=AP+GH不成立,故本小题错误,
    综上所述①②③正确.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以及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角对等边,等边对等角的性质,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做题时要分清角的关系与边的关系.
    9.如图,为的角平分线,且,为延长线上的一点,,过作,为垂足.下列结论:①;②;③;④.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答案】D
    【分析】易证,可得,可得①②正确,再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可求得,即③正确,根据③可求得④正确.
    【详解】解:为的角平分线,

    在和中,

    ,①正确;





    ,②正确,





    ,③正确;
    过作,交的延长线于点,

    平分,

    在和中,



    在和中,



    ,④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的性质,本题中熟练求证三角形全等和全等三角形对边角、对应边相等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10.在△ABC中,BAC  90°,AB=AC,D、E 是斜边 BC 上两点,且∠DAE=45°,将△ADC 绕点 A 顺时针旋转90° 得到△AFB, 连接 EF.下列结论:①BE⊥BF;②△ABC 的面积等于四边形 AFBD 的面积;③当 BE  CD 时,线段 DE 的长度最短.其中正确的个数( )
    A.0 个B.1 个C.2 个D.3 个
    【答案】D
    【分析】由旋转的性质可得∠ABF=∠ACB=45°,可求∠FBE=90°,可得BE⊥BF,故①正确;由旋转的性质可得△ADC≌△ABF,由面积的和差关系可得△ABC的面积等于四边形AFBD的面积,故②正确;由“SAS”可证△FAE≌△DAE,可得DE=EF,由勾股定理可得BE2+DC2=DE2,即可求解.
    【详解】∵∠BAC=90°,AB=AC,
    ∴∠ABC=∠ACB=45°,
    ∵将△ADC绕点A顺时针旋转90°得到△AFB,
    ∴∠ABF=∠ACB=45°,
    ∴∠FBE=∠ABF+∠ABC=90°,
    ∴BE⊥BF,故①正确;
    ∵将△ADC绕点A顺时针旋转90°得到△AFB,
    ∴△ADC≌△ABF,
    ∴S△ADC=S△AFB,
    ∴S△ADB+S△ADC=S△ADB+S△ABF,
    ∴△ABC的面积等于四边形AFBD的面积,故②正确;
    ∵△AFB≌△ADC,
    ∴BF=DC,∠CAD=∠BAF,∠DAF=90°,
    ∵∠BAC=90°,∠DAE=45°,
    ∴∠BAE+∠DAC=45°,
    ∴∠EAF=∠BAF+∠BAE=∠DAC+∠BAE=45°,
    即∠FAE=∠DAE=45°,
    在△FAE和△DAE中

    ∴△FAE≌△DAE(SAS),
    ∴DE=EF,
    在Rt△FBE中,由勾股定理得:BE2+BF2=EF2,
    ∵BF=DC,EF=DE,
    ∴BE2+DC2=DE2,
    ∵(BE-DC)2≥0,
    ∴BE2+DC2≥2BE•DC,
    ∴BE=DC时,BE2+DC2有最小值,
    ∴当BE=CD时,线段DE的长度最短,故③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是四边形综合题,考查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旋转的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证明△FAE≌△DAE是解题的关键.
    11.在Rt△ABC中,∠C=90°,∠A的平分线AD分对边BD,DC的长度比为3:2,且BC=20cm,则点D到AB的距离是 cm.
    【答案】8
    【分析】根据题意画出图形,过点D作DE⊥AB于点E,由角平分线的性质可知DE=CD,根据角平分线AD分对边BC为BD:DC=3:2,且BC=10cm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解:如图所示,过点D作DE⊥AB于点E,
    ∵AD是∠BAC的平分线,∠C=90°,
    ∴DE=CD.
    ∵BD:DC=3:2,且BC=10cm,
    ∴CD=20×=8(cm).
    故答案为:8.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角平分线的性质,熟知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2.如图,中,,,,在上截取,使,过点作的垂线,交于点,连接,交于点,交于点,,则 .
    【答案】
    【分析】过点D作DM⊥BD,与BF延长线交于点M,先证明△BHE≌△BGD得到∠EHB=∠DGB,再由平行和对顶角相等得到∠MDG=∠MGD,即MD=MG,在△△BDM中利用勾股定理算出MG的长度,得到BM,再证明△ABC≌△MBD,从而得出BM=AB即可.
    【详解】解:∵AC∥BD,∠ACB=90°,
    ∴∠CBD=90°,即∠1+∠2=90°,
    又∵BF⊥AB,
    ∴∠ABF=90°,
    即∠8+∠2=90°,
    ∵BE=BD,
    ∴∠8=∠1,
    在△BHE和△BGD中,

    ∴△BHE≌△BGD(ASA),
    ∴∠EHB=∠DGB
    ∴∠5=∠6,∠6=∠7,
    ∵MD⊥BD
    ∴∠BDM=90°,
    ∴BC∥MD,
    ∴∠5=∠MDG,
    ∴∠7=∠MDG
    ∴MG=MD,
    ∵BC=7,BG=4,
    设MG=x,在△BDM中,
    BD2+MD2=BM2,
    即,
    解得x=,
    在△ABC和△MBD中
    ,
    ∴△ABC≌△MBD(ASA)
    AB=BM=BG+MG=4+=.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适当添加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求出待求的线段,难度中等.
    13.如图,已知OP平分∠AOB,CP∥OA,PD⊥OA于点D,PE⊥OB于点E.CP=,PD=6.如果点M是OP的中点,则DM的长是 .
    【答案】5.
    【分析】由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出∠AOP=∠BOP,PC=PD=6,∠PDO=∠PEO=90°,由勾股定理得出,由平行线的性质得出∠OPC=∠AOP,得出∠OPC=∠BOP,证出,得出OE=CE+CO=8,由勾股定理求出,再由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性质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OP平分∠AOB,PD⊥OA于点D,PE⊥OB于点E,
    ∴∠AOP=∠BOP,PC=PD=6,∠PDO=∠PEO=90°,
    ∴,
    ∵CP∥OA,
    ∴∠OPC=∠AOP,
    ∴∠OPC=∠BOP,
    ∴,
    ∴,
    ∴,
    在Rt△OPD中,点M是OP的中点,
    ∴;
    故答案为:5.
    【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角平分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性质、平行线的性质等知识;熟练掌握勾股定理和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性质,证明CO=CP是解题的关键.
    14.如图,C为线段AE上一动点(不与A. E重合),在AE同侧分别作等边△ABC和等边△CDE,AD与BE交于点O,AD与BC交于点P,BE与CD交于点Q,连接PQ,以下五个结论:①AD=BE;②PQ∥AE;③CP=CQ;④BO=OE;⑤∠AOB=60°,一定成立的有 (填序号)
    【答案】①②③⑤
    【分析】①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证出△ACD≌△BCE,即可得出AD=BE.
    ③先证明△ACP≌△BCQ,即可判断出CP=CQ,③正确;
    ②根据∠PCQ=60°,可得△PCQ为等边三角形,证出∠PQC=∠DCE=60°,得出PQ∥AE,②正确.
    ④没有条件证出BO=OE,得出④错误;
    ⑤∠AOB=∠DAE+∠AEO=∠DAE+∠ADC=∠DCE=60°,⑤正确;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解:∵△ABC和△CDE都是等边三角形,
    ∴AC=BC,CD=CE,∠ACB=∠DCE=60°,
    ∴∠ACB+∠BCD=∠DCE+∠BCD,
    ∴∠ACD=∠BCE,
    在△ACD和△BCE中,,
    ∴△ACD≌△BCE(SAS),
    ∴AD=BE,结论①正确.
    ∵△ACD≌△BCE,
    ∴∠CAD=∠CBE,
    又∵∠ACB=∠DCE=60°,
    ∴∠BCD=180°-60°-60°=60°,
    ∴∠ACP=∠BCQ=60°,
    在△ACP和△BCQ中,,
    ∴△ACP≌△BCQ(AAS),
    ∴CP=CQ,结论③正确;
    又∵∠PCQ=60°,
    ∴△PCQ为等边三角形,
    ∴∠PQC=∠DCE=60°,
    ∴PQ∥AE,结论②正确.
    ∵△ACD≌△BCE,
    ∴∠ADC=∠AEO,
    ∴∠AOB=∠DAE+∠AEO=∠DAE+∠ADC=∠DCE=60°,
    ∴结论⑤正确.没有条件证出BO=OE,④错误;
    综上,可得正确的结论有4个:①②③⑤.
    故答案是:①②③⑤.
    【点睛】此题是三角形综合题目,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的应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应用、平行线的判定;熟练掌握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证明三角形全等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15.如图,AC=BC,∠ACD=90°,AE平分∠BAC,BF⊥AE,交AC的延长线于F,且垂足为E,则下列结论:①AD=BF;②BF=AF;③AB=BF;④AC+CD=AB;⑤AD=2BE.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
    【答案】①、④、⑤
    【分析】利用ASA证明△ADC≌△BFC判断①正确;由AF>AD,推出BFAF判断②错误;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及垂直的定义证明△AEB≌△AEF,得到AB=AF,BE=FE,即可判断③错误;根据△ADC≌△BFC推出CF=CD,由AF=CF+AC判断④正确;由AD=BF,BF=2BE,判断⑤正确.
    【详解】∵BF⊥AE,
    ∴∠AEF=∠BCF=∠ACD=90°,
    ∴∠F+∠FAE=90°,∠F+∠FBC=90°,
    ∴∠FAE=∠FBC,
    又∵AC=BC,
    ∴△ADC≌△BFC,
    ∴AD=BF,故①正确;
    ∵AF>AD,
    ∴BFAF,故②错误;
    ∵AE平分∠BAC,
    ∴∠BAE=∠FAE,
    ∵AE⊥BF,
    ∴∠AEB=∠AEF=90°,
    ∵AE=AE,
    ∴△AEB≌△AEF,
    ∴AB=AF,BE=FE,
    ∵BFAF,
    ∴BFAB,故③错误;
    ∵△ADC≌△BFC,
    ∴CF=CD,
    ∵AF=CF+AC,
    ∴AB=CD+AC,故④正确;
    ∵AD=BF,BF=2BE,
    ∴AD=2BE,故⑤正确;
    故答案为:①、④、⑤.
    【点睛】此题考查角平分线的性质,垂直的定义,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及性质,熟练掌握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并运用解决问题是解题的关键.
    16.如图,在△ABC中,∠ABC=50°,∠ACB=60°,点E在BC的延长线上,∠ABC的平分线BD与∠ACE的平分线CD相交于点D,连接AD,以下结论:①∠BAC=70°;②∠DOC=90°;③∠BDC=35°;④∠DAC=55°,其中正确的是 .(填写序号)
    【答案】①③④
    【分析】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角平分线的定义、三角形外角的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解答即可.
    【详解】解:∵∠ABC=50°,∠ACB=60°,∴∠BAC=180°﹣50°﹣60°=70°,①正确;
    ∵BD是∠ABC的平分线,∴∠DBC=∠ABC=25°,∴∠DOC=25°+60°=85°,②错误;
    ∠BDC=60°﹣25°=35°,③正确;
    ∵∠ABC的平分线BD与∠ACE的平分线CD相交于点D,∴AD是∠BAC的外角平分线,∴∠DAC=55°,④正确.
    故答案为①③④.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角平分线的定义和性质,掌握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是解题的关键.
    17.在中给定下面几组条件:
    ①BC=4cm,AC=5cm,∠ACB=30°;
    ②BC=4cm,AC=3cm,∠ABC=30°;
    ③BC=4cm,AC=5cm,∠ABC=90°;
    ④BC=4cm,AC=5cm,∠ABC=120°.
    若根据每组条件画图,则能够唯一确定的是 (填序号).
    【答案】①③④
    【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进行分析,从而得到答案.
    【详解】解:①符合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SAS,即能画出唯一三角形,正确;
    ②根据BC=4cm,AC=3cm,∠ABC=30°不能画出唯一三角形,如图所示△ABC和△BCD,
    错误;
    ③符合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HL,即能画出唯一三角形,正确;
    ④∵∠ABC为钝角,结合②可知,只能画出唯一三角形,正确.
    故答案为:①③④.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掌握三角形全等判定的几种方法即可,结合已知逐个验证,要找准对应关系.
    1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B分别为x轴和y轴上一点,且,过点B作于点E,延长至点D,使得,连接,若点C在第一象限,点C的坐标为,连接,与交于点F,则点D的坐标为 .
    【答案】
    【分析】如图,先证明再根据证明,即得,接着再证明,即可得出,从而求得结果.
    【详解】解:过点D作轴于点K,过点C作于点L,与x轴相交于点H,
    如图所示:


    在中,,
    在中,,


    在和中,


    又,


    即,



    在和 中,



    点C的坐标为,即,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属于三角形的综合题,主要考查了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题的关键是会添加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
    19.已知,在中,,点为边的中点,分别交,于点,.
    (1)如图1,①若,请直接写出______;
    ②连接,若,求证:;
    (2)如图2,连接,若,试探究线段和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答案】(1)①45°;②见解析;(2),理由见解析
    【分析】(1)①利用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相加得和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不相邻的两个内角和的性质结合题干已知即可解题.
    ②延长至点,使得,连接,从而可证明≌(SAS),再利用全等的性质,可知,即可知道,所以,根据题干又可得到,所以,从而得出结论.
    (2)延长至点,使得,连接,从而可证明≌(SAS),再利用全等的性质,可知,,根据题干即可证明≌(HL),即得出结论.
    【详解】(1)①∵,



    又∵


    故答案为.
    ②如图,延长至点,使得,连接,
    ∵点为的中点,
    ∴,
    又∵,
    ∴≌,
    ∴,
    ∴,
    ∴,
    又∵,
    ∴,
    ∴,
    ∴.
    (2).
    如图,延长至点,使得,连接,
    ∵,,
    ∴≌,
    ∴,,
    ∵.
    ∴≌,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直角三角形的角的性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以及平行线的性质.综合性较强,作出辅助线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0.问题背景:
    (1)如图1,在四边形中,,,,,分别是,上的点,且,探究图中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嘉琪同学探究此问题的方法是:延长到点,使,连接,先证明,再证明,可得出结论,他的结论应是_________.
    (2)探索延伸:①如图2,若在四边形中,,,、分别是,上的点,且,上述结论是否仍然成立,并说明理由.
    ②如图2,若五边形的面积为30,,,直接写出点到的距离.
    【答案】(1)
    (2)①成立,理由见解析②3
    【分析】(1)由题意可直接得出;
    (2)①延长到点,使,连接,先证明,再证明,即可得出结论;②利用①中的结论,再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1)解:
    ∴,
    ∵,


    (2)解:①结论仍然成立
    延长到点,使,连接,
    ∵,,

    在和中,
    ∵,
    ∴,
    ∵,,
    ∴,
    ∴,.
    在和中,
    ∵,
    ∴,
    ∴,
    ∵,
    ∴.
    ②点到的距离即的高
    由①可得,,
    则,
    解得,
    即点到的距离为3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及性质,构造全等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
    21.如图,,,点D在AC边上,,AE和BD相交于点O.
    (1)求证:.
    (2)如果,,E点到AC边的距离为3,求的面积.
    【答案】(1)答案见详解 (2)9
    【分析】(1)根据ASA来证明三角形全等即可;
    (2)欲求△EDC的面积需先求出DC长,由(1)中可知 AC=BD=15,根据求出DC,进而求出△EDC的面积.
    【详解】解:(1)在△AOD和△BOE中,,∠AOD=∠BOE, ∴∠2=∠BED
    ∵ ∴∠1=∠BED
    ∴∠1+∠BEA=∠BED+∠BEA 即∠AEC=∠BED
    在△AEC和△BED
    ∴(ASA)
    (2)由得AC=BD=15,
    ∴DC=15×=6
    过E作EF⊥DC于F,∴EF=3

    【点睛】本题考查了利用ASA来证明三角形全等,然后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来求解,解题关键是证得三角形全等,利用全等三角形性质对应边相等求得三角形的底边长是目的.
    22.(1)阅读理解:

    如图①,在中,若,,求边上的中线的取值范围.解决此问题可以用如下方法:延长到点使,再连接,这样就把,,集中在中,利用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可判断线段的取值范围是 ;则中线的取值范围是 ;
    (2)问题解决:
    如图②,在中,是边的中点,于点,交于点,交于点,连接,此时:与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
    (3)问题拓展:
    如图③,在四边形中,,,,以为顶点作,边,分别交,于,两点,连接,此时:、与的数量关系
    【答案】(1);(2),见解析;(3)
    【分析】(1)延长到点使,再连接,证明,可得,再由三角形三角关系可得,;
    (2)延长至,使,连接,证明,可得,连接,可知是等腰三角形,则,在中,,即;
    (3)延长至使,连接,证明,可推导出,再证明,则,能推导出.
    【详解】解:(1)延长到点使,再连接,
    ,,,


    在中,,



    故答案为:,;
    (2)延长至,使,连接,

    ,,,


    连接,
    ,,
    是等腰三角形,

    在中,,即;
    (3)延长至使,连接,

    ,,

    ,,

    ,,
    ,,


    ,,




    【点睛】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综合应用,熟练掌握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及性质,三角形中线的定义,三角形三边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23.如图①,在Rt△ABC中,∠C=90°,BC=6cm,AC=8 cm,AB=10 cm. 现有一动点P,从A点出发,沿着三角形的边AC-CB-BA运动,回到A点停止,速度为1 cm/s,设运动时间为t s.
    (1)当t=_______时,△ABC的周长被线段AP平分为相等的两部分.
    (2)当t=_______时,△APC的面积等于△ABC面积的一半.
    (3)还有一个△DEF,∠E=90°,如图②所示,DE=4cm,DF=5cm,∠D=∠A.在△ABC的边上,若另外有一个动点Q,与P 同时从A点出发,沿着边AB-BC-CA运动,回到点A停止. 在两点运动过程中某一时刻,恰好△APQ与△DEF全等,则点Q的运动速度 cm/s.
    【答案】(1)12 (2)11 (3).
    【分析】(1)根据△ABC的周长,结合点P的运动路线即可求出;
    (2) 根据△ABC的面积,结合点P的运动路线即可求出;
    (3)分情况讨论, ①当点P在AC上,点Q在AB上时,又分两种情况; ②当点P在AB上,点Q在AC上时,又分两种情况.
    【详解】(1)∵△ABC的周长=AC+BC+AB=8+6+10=24,
    ∴△ABC的周长被平分为相等的两部分时,
    点P运动的路程为12,
    又∵速度为1 cm/s,
    ∴运动时间t=12÷1=12S.
    故答案为:12.
    (2)∵∠C=90°,BC=6cm,AC=8 cm,
    ∴△ABC的面积=6×8÷2=24,
    当△APC的面积等于△ABC面积的一半时,
    △APC的面积为12,
    此时点P在BC上,
    ∴8×(t-8) ÷2=12
    解得t=11
    故答案为11.
    (3)设点Q的运动速度为x cm/s.
    ①当点P在AC上,点Q在AB上,△APQ≌△DEF时,
    AP=DE=4cm,AQ=DF=5cm,
    ∴4÷1=5÷x
    解得x=,
    ②当点P在AC上,点Q在AB上,△APQ≌△DFE时,
    AP= DF =5cm,AQ=DE=4cm,
    ∴5÷1=4÷x,
    解得x=,
    ③当点P在AB上,点Q在AC上,△AQP≌△DEF时,
    AP= DF =5cm,AQ=DE=4cm,
    ∴(24-5) ÷1=(24-4) ÷x
    解得x=,
    ④当点P在AB上,点Q在AC上,△APQ≌△DEF时,
    AP= DF =5cm,AQ=DE=4cm,
    ∴(24-4) ÷1=(24-5) ÷x
    解得x=.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以及三角形的面积问题,能够熟练运用其性质求解一些简单的计算问题.
    24.【阅读】如图1,等边△ABC中,P是AC边上一点,Q是CB延长线上一点,若AP=BQ.则过P作PF∥BC交AB于F,可证△APF是等边三角形,再证△PDF≌QDB可得D是FB的中点.请写出证明过程.
    【运用】如图2,△ABC是边长为6的等边三角形,P是AC边上一动点,由A向C运动(与A,C不重合),Q是CB延长线上一动点,与点P同时以相同的速度由B向CB延长线方向运动(Q不与B重合),过P作PE⊥AB于E,连接PQ交AB于D.
    (1)当∠BQD=30°时,求AP的长;
    (2)在运动过程中线段ED的长是否发生变化?如果不变,直接写出线段ED的长;如果发生改变,请说明理由.
    【答案】“阅读”详见解析;“运用”(1)AP=2;(2)运动过程中线段ED的长始终为3.
    【阅读】:由△ABC是等边三角形和PF∥BC可得PF=BQ,进而证△PFD≌△QBD得DF=DB.
    【运用】:(1)由△ABC是边长为6的等边三角形,可知∠ACB=60°,再由∠BQD=30°可知∠QPC=90°,设AP=x,则PC=6-x,QB=x,在Rt△QCP中,∠BQD=30°,PC=QC,即6-x=(6+x),求出x的值即可;
    (2)作QG⊥AB,交直线AB于点G,连接QE,PG,由点P、Q做匀速运动且速度相同,可知AP=BQ,再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得出△APE≌△BQG,再由AE=BG,PE=QG且PE∥QG,可知四边形PEQG是平行四边形,进而可得出EB+AE=BE+BG=AB,DE=AB,由等边△ABC的边长为6,可得出DE=3.
    【详解】解:【阅读】证明:如图1中,
    ∵△ABC是等边三角形,
    ∴∠ABC=∠ACB=60°,
    ∵PF∥BC,
    ∴∠AFP=∠APF=∠ABC=∠ACB=60°,
    ∴AP=PF,
    ∵AP=BQ,
    ∴PF=BQ,
    ∵PF∥BQ,
    ∴∠FPD=∠DQB,∠PFD=∠QBD,
    在△PFD与△QBD中,

    ∴△PFD≌△QBD;
    ∴DF=DB.
    【运用】:解:(1)如图2中,
    ∵△ABC是边长为6的等边三角形,
    ∴∠ACB=60°,
    ∵∠BQD=30°,
    ∴∠QPC=90°,
    设AP=x,则PC=6﹣x,QB=x,
    ∴QC=QB+BC=6+x,
    ∵在Rt△QCP中,∠BQD=30°,
    ∴PC=QC,即6﹣x=(6+x),解得x=2,
    ∴AP=2;
    (2)作QG⊥AB,交直线AB于点G,连接QE,PG,
    又∵PE⊥AB于E,
    ∴∠PGQ=∠AEP=90°,
    ∵点P、Q速度相同,
    ∴AP=BQ,
    ∵△ABC是等边三角形,
    ∴∠A=∠ABC=∠GBQ=60°,
    在△APE和△BQG中,
    ∵∠AEP=∠BGQ=90°,
    ∴∠APE=∠BQG,

    ∴△APE≌△BQG(AAS),
    ∴AE=BG,PE=QG且PE∥QG,
    ∴四边形PEQG是平行四边形,
    ∴DE=EG,
    ∵EB+AE=BE+BG=AB,
    ∴DE=AB,
    又∵等边△ABC的边长为6,
    ∴DE=3,
    故运动过程中线段ED的长始终为3.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根据题意作辅助线构造出全等三角形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5.在△ABC中,∠ACB=90°,AC=BC,点O是AB的中点,点D是OB上的一点(点D不与点O,B重合).过点A,点B作直线CD的垂线,垂足分别为点E和点F.
    (1)如图1,求证:EF=AE﹣BF;
    (2)如图2,连接OE,OF,请判断线段OE与OF之间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答案】(1)证明见解析(2)OE=OF,OE⊥OF
    【分析】(1)根据AAS只要证明△ACE≌△CBF即可;
    (2)结论:OE=OF,OE⊥OF.由△AOE≌△BOG(AAS),推出AE=BG,OE=OG,推出FG=BG﹣BF=AE﹣BF=EF,再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即可解决问题;
    【详解】(1)证明:如图1中,
    ∵AE⊥CD,BF⊥CD,
    ∴∠AEC=∠F=∠ACB=90°,
    ∴∠ACE+∠BCF=90°,∠BCF+∠CBF=90°,
    ∴∠ACE=∠CBF,
    ∵AC=CB,
    ∴△ACE≌△CBF(AAS),
    ∴AE=CF,CE=BF,
    ∴EF=CF﹣CE=AE﹣BF.
    (2)解:结论:OE=OF,OE⊥OF.
    理由:如图2中,延长EO交BF的延长线于点G.
    ∵AE⊥CD,BG⊥CD,
    ∴AE∥BG,
    ∴∠EAO=∠GBO,
    ∵OA=OB,∠AOE=∠BOG,
    ∴△AOE≌△BOG(AAS),
    ∴AE=BG,OE=OG,
    ∴FG=BG﹣BF=AE﹣BF=EF,
    ∴OF⊥EG,∠EFO=∠GFO=45°,
    ∴∠OEF=∠EF0=45°,
    ∴OE=OF.
    【点睛】本题考查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寻找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评卷人
    得分
    一、单选题
    评卷人
    得分
    二、填空题
    评卷人
    得分
    三、解答题
    评卷人
    得分
    一、单选题
    评卷人
    得分
    二、填空题
    评卷人
    得分
    三、解答题
    相关试卷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三章轴对称压轴题考点训练(原卷版+解析):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三章轴对称压轴题考点训练(原卷版+解析),共4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如图,C为线段AE上一动点,如图,已知,点A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12.1 全等三角形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a href="/sx/tb_c10243_t7/?tag_id=28" target="_blank">12.1 全等三角形课时作业</a>,文件包含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单元复习压轴精选36题原卷版docx、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单元复习压轴精选36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6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同步精品压轴题第12章全等三角形压轴题考点训练(学生版+解析):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同步精品压轴题第12章全等三角形压轴题考点训练(学生版+解析),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已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压轴题考点训练(原卷版+解析)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