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5届人教新高考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2025届人教新高考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1讲人口分布与人口容量
展开
这是一份2025届人教新高考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1讲人口分布与人口容量,共3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内容索引,知识筛查,知识点1人口分布,知识巩固,知识点2人口容量,整合构建,2人文因素,真题剖析,训练突破,答题建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一环节 必备知识落实
第二环节 关键能力形成
第三环节 核心素养提升
1.世界人口的分布(1)基本特点:世界上的人口分布很不均匀,有的地区人口稠密,有的地区则人口稀少。(2)分布规律。
2.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1)自然因素:气候、地形、水源、土壤、矿产资源等。(2)人文因素:生产力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历史因素、政治、军事、文化等。
某干旱、半干旱区人口持续增长。下图为该地区25人/千米2等人口密度线的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2题。1.下列对该地区人口分布的描述,正确的是( )A.西北多、东南少B.南多北少C.东北多、西南少D.均匀分布2.若A地人口密度高于周边地区,其原因表述错误的是( )A.水源充足B.资源开发C.交通便利D.地势高峻答案:1.A 2.D
解析:第1题,据材料可知,该地区人口持续增长,图示25人/千米2 等人口密度线向东(南)移,说明人口分布特点是西(北)多、东(南)少,A项正确。第2题,该区域气候干旱,则水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人口密度较大;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与资源的开发均有利于人口集中;地势高峻不利于人口集中,故选D项。
(2023全国甲卷,4~5)技术进步对人口分布有重要影响。研究表明,1790—1870年,随着蒸汽机等技术的应用,美国人口更加趋向临河分布;1870年后随着电力、机械等技术进步,美国的用水来源结构随之变化,河流对人口分布的重要性相对减弱。据此完成第3~4题。3.影响1790—1870年美国人口分布变化趋势的主要因素是( )①工业 ②农业 ③内河运输 ④公路运输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4.1870年后,美国用水来源结构发生变化,主要表现为( )A.河流水比例上升B.河流水用量减少C.地下水比例上升D.地下水用量最多
解析:第3题,随着蒸汽机等技术的应用,美国的工业、内河运输发展迅速。工业用水需求大,原材料与产品运量大,河流运输不仅能满足工业运量大的需求,且运输成本低。因此,美国人口更加趋向临河分布,①③正确,故选A项。第4题,结合材料可知,1870年后,电力、机械等技术进步,随着工业的发展,美国用水总量会大幅增加,用水类型会更加多样,之前由于技术水平低而无法开采的更深处的地下水也能开采使用。因此,1870年后,美国用水来源结构中地下水比例上升,C项正确。
1.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1)概念:在保证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良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区域的资源环境条件所能承载的人口数量。(2)影响因素:自然资源状况、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人均消费水平。2.人口合理容量(1)概念: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生活的水平,同时又在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2)意义:对于制定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有着重要意义,进而影响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
(3)保持人口合理容量的措施。
《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指出,2020年全市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1 450平方千米,2020年常住人口控制在1 350万人。这“1 350万”是让天津人“活得舒服”的指标。据此完成第1~2题。1.天津市提出的“1 350万”被称为“临界点”,“1 350万”是指( )A.环境人口容量 B.人口合理容量 C.资源环境承载力 D.土地承载力2.针对天津市的人口状况,天津市今后应该( )A.挖掘自然资源潜力,积极扩大生产规模B.鼓励无限制生育,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C.建立公平社会秩序,提高生活质量D.鼓励人口迁入本地,弥补劳动力不足答案:1.B 2.C
解析:第1题,人口合理容量是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生活的水平,同时又在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由材料可知,“1 350万”是让天津人“活得舒服”的指标,这表明“1 350万”是指当地的人口合理容量,B项正确。第2题,天津经济发达,面临产业升级改造,积极发展资源密集型产业不利于产业的升级改造;天津应在计划生育的前提下,缓解老龄化问题;建立公平社会秩序,提高生活质量是保证人们“活得舒服”的前提,C项正确;天津经济发达,外来人口较多,劳动力丰富,鼓励人口迁入本地会带来很多社会问题。
能力形成点1 人口分布
1.世界人口分布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2.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1)自然因素。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题。四川省攀枝花市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随着矿产资源的开发,由乡村发展起来的工业城市。据图中信息,概括攀枝花市人口分布的两个特点。
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对人口分布特点的分析。直接从图中读取攀枝花市人口分布的两个特点,注意整体总结,并对迁入集中地的人口进行说明。尝试解答:特点:人口密度差异大(人口分布不均);1965年后迁入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区和西区,其他区域迁入人口少于祖籍人口。
下图示意某流域人口分布情况。为了满足统计分析的需要,有时需要观察某一数值以下或某一数值以上的频率之和,即累积频率。读图,完成第1~2题。1.该流域人口分布特点是( )A.空间分布比较均匀且比较稠密B. 海拔3 550—3 650米的人口最为密集C.距河8—10千米范围内人口分布最多D.海拔4 500米以上的人口密度变化剧烈2.该流域很可能位于( )A.巴西高原B.南部非洲C.青藏高原D.北美大草原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该流域人口空间分布不均匀且人口密度较小,A项错误;海拔3 550—3 650米的人口总数累积频率曲线斜率最大,说明人口多,人口最为密集,B项正确;距河流1—2千米范围内人口分布最多,C项错误;海拔4 500米以上的人口密度变化小,D项错误。第2题,海拔3 500—4 000米人口总数累积频率变化大,说明人口总数较大,人口密度比较大,海拔4 000米以上人口总数累积频率变化小,说明人口较少,人口密度比较小。青藏高原的人口主要集中在海拔比较低的河谷地带,海拔4 000米以上气温较低,人口稀少,C项正确。
能力形成点2 人口容量
1.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
2.资源与制约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其他因素的关系
人口地理研究对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经济决策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水资源和耕地资源是制约一个地区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根据下表数据,若不考虑其他条件,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中,人口容量最小的可能是( )A.甲省B.乙省C.丙省D.丁省解题思路:影响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资源,尤其是资源短板。丙省水资源总量最少,因此丙省的人口容量最小。尝试解答:C
每一个承载系统对任何的外来干扰都有一定的忍受极限,当外来干扰超过此极限时,系统就会被损害、破坏乃至瓦解。无论是水环境、大气环境、土壤环境还是城市区域、流域等都存在环境承载力的问题。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第1~2题。1.深圳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一个知名的大城市,其资源环境承载力渐趋极限,某些部分甚至已经透支,透支的部分最可能是( )①土地资源 ②交通 ③科技 ④水资源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2.日本地狭人稠,下列条件中,有利于提高其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是( )①资源贫乏 ②科技发展水平高 ③对外开放程度高 ④人口的消费水平高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解析:第1题,深圳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一个知名大城市的过程中,人口大量迁入,由于深圳市面积小,导致土地和水资源严重不足,其资源环境承载力渐趋极限,D项正确。第2题,日本国土面积小,自然资源缺乏,但由于日本对外开放程度高,大量从国外进口各种自然资源,且其科技发展水平高,对资源的利用率高,有利于提高其资源环境承载力,B项正确。
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思维模型
模型应用下图示意秘鲁年降水量和矿产分布。读图,完成下题。秘鲁人口分布不均,大致以安第斯山脉为界,东部人口稀少,西部人口密集。分析秘鲁西部人口密集的原因。
套用模型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主要从西部的位置、交通、资源等条件远比东部优越进行分析。规范解答西部临海,交通便利;渔业资源丰富;矿产资源丰富;与外界联系方便。
模型迁移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题。材料 图1为巴西地形分布图,图2为巴西人口分布图。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2025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2部分人文地理第8章人口第1讲人口分布与人口容量课件,共5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研析课标·定目标,研清教材·固基础,拉丁美,印度尼西亚,经济发展,某一种或几种,社会经济,发展中,可持续,深化整合·提素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备战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2篇人文地理第8章人口第1讲人口分布与人口容量课件,共4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强基础必备知识,提素养关键能力,目录索引,北纬10°50°,日本中南部,文明中心,拉丁美洲,低纬度,农业发达,生态环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7章第1节人口分布人口容量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必备知识·落实基础性,不均匀,°~60°,欧洲西部,某一种或几种,极限值,最适宜,生活方式,生活的水平,生活质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