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人教新高考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3讲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
展开第一环节 必备知识落实
第二环节 关键能力形成
第三环节 核心素养提升
1.成因地域特征的形成是地域外部条件与内部物质、能量运动的结果。地域外部条件包括太阳辐射量、距海远近等,常常影响自然环境要素间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导致自然环境特征存在着差异。
2.表现(1)自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差异。在沿海地区,太阳辐射较多地用于蒸发,水循环强烈;在大陆内部,太阳辐射更多地转化为风能。因此,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自然环境要素间物质迁移存在差异,自然环境演化过程也不相同,从而形成湿润区和干旱区不同的景观。(2)高、低纬度地区间的地域差异。低纬地区与高纬地区吸收的太阳辐射量不同,使得水循环、生物循环等物质迁移的数量存在差异,从而形成热带与寒带不同的景观。(3)空间尺度上的地域差异。自然环境的差异性体现在不同的空间尺度上,即规模有大有小。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图中阴影为某自然景观分布区。读图,完成第1~2题。1.图中阴影地区的自然景观最可能为( )A.森林B.草原C.荒漠D.冰川2.该自然景观向北一直延伸到赤道附近的主要原因是( )A.东北信风的背风坡,降水少B.山脉直逼海岸,地形狭窄C.沿岸洋流影响D.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答案:1.C 2.C
解析:第1题,图中阴影地区位于南美洲西海岸,且地处副热带高压带控制区,属热带沙漠气候,自然景观为热带荒漠。第2题,位于盛行风(东南信风)的背风坡,受沿岸秘鲁寒流降温减湿作用的影响,降水少,导致荒漠带向北一直延伸到赤道附近。
知识点2 自然环境地域分异规律
1.陆地自然地带世界气候类型与陆地自然地带分布的对应关系如下图所示。
特别提醒 自然地带与气候类型非一一对应(1)相同的自然地带对应的气候类型不尽相同,如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对应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2)相同的气候类型对应的自然地带不唯一,如温带大陆性气候对应的自然地带主要为温带草原带和温带荒漠带。(3)热带沙漠气候对应的自然地带是热带荒漠带。
2.陆地地域分异规律
3.垂直地域分异规律(1)形成:高大的山体随着海拔的变化,水热状况不同,从山麓到山顶,分布着不同的景观带,构成垂直带谱。(2)分异规律:垂直带变化与其所在纬度向较高纬度方向上的陆地自然地带变化相似。(3)形成基础:水热条件的垂直差异。4.地方性分异规律受地形、岩石风化物等地方性因素影响,形成尺度较小的地域分异。
下图为某山地等高线和自然地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2题。1.该山地位于( )A.北半球温带地区B.南半球温带地区C.北半球亚热带地区D.南半球亚热带地区2.影响图示区域自然地带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水分B.热量C.季风D.海拔答案:1.A 2.D
解析:第1题,根据该山地同一自然地带南坡海拔较高判断,南坡为向阳坡,该地位于北半球;根据山麓的自然地带为落叶阔叶林带判断,该地位于温带,A项正确。第2题,影响图示区域自然地带由山麓到山顶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海拔,D项正确。
能力形成点1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分析方法
1.影响山地垂直分异的因素(1)影响山地垂直带谱复杂程度的因素。①山体所在纬度——纬度越低越复杂,纬度越高越简单。②山体海拔——海拔越高越复杂(有极限),海拔越低越简单,甚至没有。③山顶、山麓的相对高度——相对高度大则复杂,相对高度小则简单。
(2)影响山地垂直带分布海拔的因素。①山体所在纬度——纬度低,分布海拔高;纬度高,分布海拔低。②坡向——同一山体,阳坡高,阴坡低;迎风坡低,背风坡高。
(3)影响雪线海拔的因素。夏季气温小于0 ℃的地方有永久性积雪,即夏季气温0 ℃等温线为山体的雪线。雪线是冰雪带的下限,其高度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如下表所示。
2.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判读方法(1)通过垂直带谱的基带名称确定其所在的温度带。基带,即高山山麓的陆地自然地带,因位于垂直带的最底层而得名,如果最底层陆地自然地带是常绿阔叶林带,说明该山地位于亚热带地区。(2)通过垂直带谱的数量判断纬度的高低。垂直带谱的复杂程度受山体所在纬度、山体海拔和相对高度影响,纬度越低、海拔越高、相对高度越大的山体,垂直带谱越复杂。(3)通过同类自然地带的分布海拔判断纬度高低。同类自然地带在低纬度的山地地区分布海拔较高,在高纬度的山地地区分布海拔较低。
(4)利用垂直带谱判断南北半球。通过垂直带谱的数量,判断阳坡和阴坡,进而判断南北半球。北半球的山体,南坡获得的光热多于北坡,南坡垂直带谱的数目多于北坡,或基带的分布上限高于北坡;南半球则反之。如下图所示。
(5)根据雪线的高低判断迎风坡和背风坡。雪线高的为背风坡,雪线低的为迎风坡。(山地迎风坡降水丰富,冰雪量大,雪线低;山地背风坡降水少,冰雪量小,雪线高)(6)根据不同山坡垂直带分布海拔的不同判断山坡坡向。①东西走向的山——一般情况下,同一垂直带,分布海拔高的为阳坡,分布海拔低的为阴坡(如喜马拉雅山脉)。
②南北走向的山(温带地区)——同一垂直带分布海拔高的为背风坡,分布海拔低的为迎风坡(如太行山:迎风坡降水多,但气温稍低,在背风坡相同的海拔处,其降水量比迎风坡少,但气温偏高。因此,背风坡同迎风坡降水量和气温大体相同的地方,其海拔要高于迎风坡,故背风坡的垂直带分布海拔要比迎风坡的高)。如下图所示。
下图为我国西部某山地北坡垂直带谱示意图。据该山地海拔2 500—3 400米的一小流域水量平衡实验资料,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460毫米,水量支出中蒸发占28%,下渗占2%,不产生地表径流。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小流域内水量支出占比最大的是( )A.地表蒸发B.植物截留和蒸腾C.地下径流D.转化为固态水(2)甲表示的垂直带是( )A.山地落叶阔叶林带B.山地草原带C.山地常绿阔叶林带D.荒漠带
尝试解答:(1)B (2)B
(2020江苏卷,13~14)下图为同纬度的甲、乙两山地的山地垂直带谱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2题。
1.两山地属于( )A.昆仑山脉B.秦岭C.祁连山脉D.横断山脉2.两山地的基带植被类型不同,原因是乙山地( )A.基带更高,热量不足B.海拔更高,山谷风强C.基带受焚风作用更强D.基带原生植被遭破坏答案:1.D 2.C
解析:第1题,由题干可知,甲、乙两山地纬度相同,经度都位于100°E附近,而且甲山地基带为常绿阔叶林,可以判断该山地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属于横断山脉。第2题,由于乙山地地处横断山区,而且位于甲山地的东边,山高谷深,受西边重重山岭的阻挡,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越过山地,气流在背风坡下沉,形成焚风效应,乙山地受焚风作用影响,基带形成干热河谷灌丛带。
能力形成点2 地方性分异规律分析方法
地方性分异规律及成因受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等因素的影响,出现了地方性分异规律。如下表所示。
方法技巧 地方性分异现象的判断方法依据该现象所处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及海拔,按地带性规律判断应该是什么自然地带,然后将实际与理论上的自然地带相比较,如果一致就是地带性现象,如果不一致就是地方性现象。
海南岛西部某些地方呈现热带稀树草原的自然景观,这一现象引起地理工作者的思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海南岛地处热带季风气候区,一年分为旱、雨两季。专家研究认为,海南岛西部某些地方旱季比岛内其他地区更干旱是那里形成热带稀树草原景观的关键因素。材料二 海南岛旱季以偏东风为主。材料三 海南岛西部一些地方沉积岩透水性强,地表水易于渗漏。下图为海南岛地理简图。
材料四 海南岛东部(海口、琼海)和西部(东方)旱季降水量、平均风速、日照时数(1971—2000年)表。
(1)海南岛西部的热带稀树草原景观反映了什么地域分异规律?说明判断理由。(2)海南岛西部“旱季更显干旱”的一个主要因素是降水少。从风向、地形角度分析降水少的原因,并概括造成这里“旱季更显干旱”的其他因素及其作用。
尝试解答:(1)地域分异规律:地方性分异规律。理由:海南岛地处热带季风气候区,按地带性分异规律应该是热带雨林景观,而海南岛西部实际上却是热带稀树草原景观,因此其反映的是地方性分异规律。(2)原因:海南岛旱季以偏东风为主,水汽受到中部山脉阻挡与拦截,西部为雨影区,降水明显减少。其他因素及其作用:风速大,日照时数长,导致蒸发量大;岩石和土壤保水性差,旱季土壤含水量更小。因此,这里旱季更旱,不利于热带雨林的生长。
我国某公路长500多千米,南北贯穿了多冰川的山脉,并跨越了多条河流。公路南端海拔约1 070米,为山前冲积平原上的绿洲。该公路山区段每年9月底至次年5月底封路禁行。据此完成第1~3题。1.该公路位于( )A.吉林B.内蒙古C.西藏D.新疆2.该公路山区段定期封路禁行主要是因为( )A.洪水频发B.路面积雪严重C.泥石流多发D.路面冻融沉降3.该公路北端海拔约750米,其所处的自然地带是( )A.针叶林带B.山地草原带C.高寒草甸带D.灌丛荒漠带答案:1.D 2.B 3.D
解析:第1题,由材料“南北贯穿了多冰川的山脉”“绿洲”可知,该地气候干旱且山脉有冰川分布,D项正确。第2题,由上题分析可知,该公路位于我国新疆,由材料“该公路山区段每年9月底至次年5月底封路禁行”可知,该公路禁行时段是该地一年中的低温时段,路面积雪严重,B项正确;该时段新疆处于冬季,气温低,不会出现路面冻融沉降,D项错误;此时段积雪冰川难以融化,且该公路地处内陆,降水稀少,故洪水频发、泥石流多发不符合实际,A、C两项错误。第3题,由材料可知,该公路北端应位于北疆,地处天山北坡、准噶尔盆地南缘,海拔较低,水汽受地形抬升作用小,降水稀少,故其所处的自然地带是灌丛荒漠带,D项正确;针叶林带应位于天山北坡降水丰富的山腰地带,海拔较高,A项错误;山地草原带与高寒草甸带分布的位置海拔更高,B、C两项错误。
高考新热点——林线及其高度分析
情境设置林线林线是指高纬度或高山地区,由于低温(月平均气温最高在7 ℃以下)、风及土壤等条件而不能形成森林的界线。在平地一般是高寒地带的针叶林的北限(北半球),位于60°N—70°N,海岸附近纬度更低。山地林线高度是指山地垂直带谱中森林分布的上限海拔,大体上是以发达的亚高山带针叶林为上限。山地林线的高度随纬度升高而降低,在北半球同一山地,一般南侧比北侧高。狭义的林线指山地森林分布的最高界线。一般规律为纬度越低,林线越高;降水越多,林线越高。
思考 影响林线分布高度的因素主要有哪些?答案:
素养提升(2020全国Ⅲ卷,9~11)堪察加火山群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带的北端,气候冷湿,火山锥各坡的降水差异小。近几十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火山锥的林线(森林分布上限)升高、雪线(终年积雪下限)有所降低。此外,其他干扰也影响林线和雪线高度。例如,火山喷发彻底破坏原有景观,若干年内该火山锥的林线与雪线高度往往发生显著变化。据此完成第1~3题。1.一般情况下,与阴坡相比,该地火山锥阳坡的( )A.林线与雪线更高B.林线与雪线更低C.林线更高、雪线更低D.林线更低、雪线更高
2.林线升高,雪线有所降低,表明火山群所在区域气候变化趋势为( )A.暖湿B.暖干C.冷湿D.冷干3.火山喷发后若干年内,该火山锥( )A.林线升高,雪线升高B.林线升高,雪线降低C.林线降低,雪线升高D.林线降低,雪线降低答案:2.A 3.B
2025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部分自然地理第6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3讲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课件: 这是一份2025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部分自然地理第6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3讲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研析课标·定目标,研清教材·固基础,太阳辐射量,温度带,自然带,亚寒带针叶林带,②中纬度地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亚热带常绿硬叶林,草原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18讲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课件)-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教材新高考): 这是一份第18讲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课件)-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教材新高考),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情分析,网络构建,雪线高储雪少,真题感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5章第3节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课件: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5章第3节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必备知识·落实基础性,太阳辐射量,热带雨林,温带落叶,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亚热带常绿硬叶林,中纬度,落叶阔叶林,关键能力·提升综合性,考点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