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辽宁省海城市西部集团中考模拟预测地理试题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10/15850261/0-17181941039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年辽宁省海城市西部集团中考模拟预测地理试题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10/15850261/0-171819410399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年辽宁省海城市西部集团中考模拟预测地理试题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10/15850261/0-1718194104076/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年辽宁省海城市西部集团中考模拟预测地理试题
展开(本试卷共19道题,满分40分,地理与生物学考试时间共90分钟)
注意: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 “格物致知,叩问苍穹”。2023年5月30日,中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我国在航天领域的成就再一次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读我国四大卫星发射中心位置示意图,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经纬度位置是( )
A. 40°N,100°EB. 40°N,100°W
C. 40°S,100°ED. 40°S,100°W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在经纬网上,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若相邻的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读图可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大致的经纬度是(40°N,100°E),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023年10月26日,神舟十七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如图示意地球公转及卫星发射中心位置。读图,完成下面小题。试卷源自 每日更新,更低价下载,欢迎访问。
2. 卫星发射当天,地球位于图中的( )
A. 甲乙之间B. 乙丙之间C. 丙丁之间D. 丁甲之间
3. 神舟十七号发射当天,锦州市的昼夜长短情况及未来一个月变化趋势是( )
A. 昼短夜长昼变长B. 昼短夜长昼变短
C. 昼长夜短昼变短D. 昼长夜短昼变长
【答案】2 B 3. B
【解析】
【2题详解】
读题意可知,10月26日神舟十七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图中的甲时间为6月22日前后,乙是9月23日前后,丙是12月22日前后,丁是3月21日前后。因此卫星发射当天,地球位于图中的乙丙之间。ACD错误,B正确;故选B。
【3题详解】
读题意可知,乙是9月23日前后为秋分日,丙是12月22日前后为冬至日。10月26日介于秋分与冬至之间,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太阳直射点在未来一个月继续向南移动,因此位于北半球的锦州市的昼夜长短情况及未来一个月变化趋势是昼短夜长且昼变短,夜变长。ACD错误,B正确;故选B。
【点睛】可以利用经纬度进行定位和定向。地球公转产生昼夜长度变化、太阳高度角变化、四季更替、五带划分等地理现象。太阳直射于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太阳所直射的半球是昼长夜短,相反则昼短夜长。
4. 2023年2月6日,土耳其发生7.8级地震。读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地震发生时安全的避震措施是( )
A. 在市区——躲高楼下B. 高楼内——乘电梯逃生
C. 教室里——蜂拥而出D. 操场上——空旷地蹲下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地震来临应该远离高楼,A错误;不可以乘坐电梯,B错误;应该有秩序的撤离,C错误;在操场上在空旷地蹲下,D正确;排除ABC,D正确;故选D。
5. 车厘子是近几年深受我国广大民众喜爱的进口水果之一,一般春季开花,初夏成熟上市。如图为车厘子产区分布,从智利将车厘子运到我国,一般是通过海上冷链运输的方式,经过的大洋是( )
A. 大西洋B. 印度洋C. 北冰洋D. 太平洋
【答案】D
【解析】
【详解】读图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位于亚洲东部,智利位于南美洲西部,都位于太平洋沿岸,经过的大洋是太平洋,D正确,ABC错误,故选D。
6. RCEP是《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简称,2020年11月,由15个国家正式签署。如图为15个RCEP成员国分布图,RCEP各成员国的贸易往来中( )
A 韩国大量出口椰子,香蕉等水果B. 日本主要出口初级农产品和矿石
C. 菲律宾主要出口热带的经济作物D. 澳大利亚大量进口羊毛、羊肉等
【答案】C
【解析】
【详解】韩国位于温带,香蕉、椰子是热带水果,A错误。日本矿产资源缺乏,需要进口矿石,B错误。菲律宾位于热带,主要出口热带经济作物,C正确。澳大利亚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大量出口羊毛和羊肉,D错误。故选C。
7. 印度在上世纪60年代推行的“绿色革命”意在解决( )
A. 环境问题B. 森林问题C. 粮食问题D. 沙漠化问题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于印度人口众多,水旱灾害频繁,生产技术落后等原因,粮食产量供应不足,所以面对粮食紧缺的问题,印度实行“绿色革命”,培育新品种,改进灌溉技术,推广机械化生产,提高了粮食产量,解决了长期以来的粮食短缺问题,C正确,ABD错误。故选C。
8. 古埃及人发现尼罗河每年6~10月定期泛滥的规律,形成与之相适应的农业耕作方式。他们将一年分为三季(每季4个月),即泛滥季、播种季和收获季。人们在泛滥后的土地上耕作,在干旱的沙漠地区形成一条“绿色长库”。如图为埃及部分农产品主要产区分布图,尼罗河定期泛滥,是因为其上游地区主要气候类型为( )
A. 热带雨林气候B. 热带草原气候C. 热带沙漠气候D. 地中海气候
【答案】B
【解析】
【详解】尼罗河没有流经热带雨林气候区,A错误。热带草原气候终年高温,一年分为干湿两季,河流定期泛滥,有利于发展农业,B正确。热带沙漠气候终年高温干旱,降水稀少,C错误。尼罗河上游没有流经地中海气候,D错误。综上,ACD错误,B正确。故选B。
【点睛】尼罗河主要流经热带草原和热带沙漠气候区。热带沙漠气候终年高温干旱,降水稀少。热带草原气候终年高温,一年分为干湿两季。
9. 如图为甲乙两大岛屿示意图,乙岛所属省区因物产丰富,享有盛誉。下列关于其美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花园城市”、“海上米仓”B. “植物王国”、“东方明珠”
C. “人间天堂”、“东方明珠”D. “水果之乡”、“海上米仓”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台湾岛位于东亚地区,水热条件好,盛产热带水果和稻米,有“水果之乡”和“海上米仓”的美誉,D正确;“花园城市”指的是新加坡,“植物王国”指的是西双版纳,“东方明珠”指的是上海,“人间天堂”指的是杭州西湖,排除ABC;故选D。
10. 我国风力发电量逐年攀升,助力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图为2020年我国排名前十及其他省级行政区风力发电量占比饼状图。读图,发展风力发电的主要目的是( )
A. 推动科技创新B. 取代火力发电C. 增加就业机会D. 促进节能减排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材料“我国风力发电量逐年攀升,助力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可知,利用风能资源,减少常规能源的消耗,符合国家能源改革的方向,促进节能减排,D正确;风能发电是资源问题,与科技创新无关,排除A;取代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风力发电不属于劳动密集型工业,因此主要目的不是增加就业机会,排除C。故选D。
11. 读“巴西略图”,亚马孙河流分别着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该热带雨林因具有巨大的环境效益其开发与保护一直备受世界关注,该雨林巨大的环境效益主要有( )
①提供大量木材,增加收入 ②调节全球气候 ③为全球提供新鲜空气 ④涵养水源,保护淡水资源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区﹣亚马孙热带雨林,有涵养水源、调节气候、消减污染、为全球提供新鲜空气及保持生物多样性的功能,②③④正确;增加收入不属于环境效益,①错误,ABD错误,故选C。
12. 我国在南极已经建成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读图,四个科学考察站纬度位置最高的是( )
A. 长城站B. 中山站C. 昆仑站D. 泰山站
【答案】C
【解析】
【详解】越接近南极点的科学考察纬度位置越高,由图可知,我国在南极已经建成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中昆仑站纬度越高,故选C。
13. 下列省区轮廓与其对应的简称错误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图可知,图中A选项的省区轮廓是陕西省,该省简称秦或陕,故A正确。B选项的省区轮廓是山东省,该省简称鲁,故B正确。C选项的省区轮廓是云南省,简称云或滇,黔是贵州省的简称,故C错误。D选项的省区轮廓是辽宁省,该省区简称辽,故D正确。故选C。
14. 2017年12月6日,西成高铁(西安—成都)全线正式通车,铁路很多路段都设计成如图所示的“灯泡”形线路。西成高铁穿越秦岭,有关秦岭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一月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B. 400mm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C. 热带与亚热带分界线D. 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答案】A
【解析】
【详解】读图根据所学可知,秦岭是我国东西走向的山脉,与淮河组成了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是一月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800mm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半湿润区与湿润区的分界线,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秦岭与淮河是我国东部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显著的差异。
15. “十四五”期间,我国大力开发建设清洁能源基地,为“西电东送”提供电力。读“中国大型清洁能源基地分布及规划的输电通道示意图”,规划的输电通道建成后,将对我国东部地区产生的积极影响有( )
①缓解能源紧缺 ②增加能源进口 ③改善大气环境 ④促进经济发展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西电东送是把我国西部地区的能源输往我国东部地区,西电东送能缓解我国东部地区能源紧缺,①正确;西电东送的能源大部分是清洁能源,也能改善大气环境,③正确;缓解能源紧张的同时,能促进东部经济发展,④正确;减少对能源的进口,②错误。故选D。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计25分)
16. 阅读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抚顺市某中学初一学生学习了地球运动的知识后,地理老师组织了测量日影变化规律的实践活动。请结合地理学习小组实践过程和你的学习经历,完成下列各题。
活动材料:2米长的竹竿1根、量尺1个、绘图工具1套。
活动一晴朗的日子,分别在日出后、9时、12时、15时、日落前测量并记录竹竿影子的方向和长度
(1)通过活动,同学们发现一天中竹竿影子长度的变化规律是:____。此现象与地球的____(运动)有关。
活动二在夏至日和冬至日前后,测量并记录正午影子的方向和长度,绘制A、B图。
(2)图一中A、B图是某组同学的测绘结果,他们忘记了标注观测时间,根据你的经验,A图测绘的时间应该是____(节气)日前后。
(3)当地影子长度如图一中B图所示时,地球公转位置对应图二中甲乙丙丁的____处。此时我市河流进入____(枯水期/丰水期)
活动三冬至日这一天,我市的小明邀请家住杭州的表弟一起测量相同长度的竹竿的正午影子长度,绘制出图三和图四。
(4)通过测量绘制,发现两图影子长短不同,由此推理,为了更好地采光,与杭州相比,我市的楼间距应该更____(大、小)一些。
【答案】(1) ①. 由长变短再变长/早晚长中午短/长短-长 ②. 自转
(2)冬至 (3) ①. 甲 ②. 丰水期
(4)大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地球的运动为材料,涉及影长变化规律、太阳直射点的季节性移动、地球公转、采光等相关知识,考查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一天中的影子长短与太阳高度有关,日出日落时刻太阳高度角最小,影子最长,正午时刻太阳高度角最大,影子最短,长竹竿影子长度的变化规律是由长变短再变长;地球的自转影响影子的长短,地球不停地绕地轴做自转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是太阳的东升西落,太阳的东升西落是一个太阳高度角在一天中不断变化的过程,影子随之变化。
【小问2详解】
据所学知识可知一年中物体影子的长短变化是由于太阳公转导致,正午太阳高度角不同,夏季时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影子短,而在冬季时,正午太阳高度角小,影子长,春分、秋分日影适中,A是冬至日前后。
【小问3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甲是夏至日,丙是冬至日,B图是夏至日的影子,所以公转位置对应的是甲;夏至日我市气温高降水充足,河流进入丰水期。
小问4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我市影子更长,太阳高度角小,我市楼距应更大一些。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在基建、能源、农业及制造业等诸多领域与非洲国家开展广泛合作,帮助非洲国家摆脱贫困。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援中非光伏电站项目——萨卡伊光伏电站实现并网发电。
材料二:非洲拥有全球60%的太阳能资源,却只拥有世界上1%的光伏发电装置。随着非洲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电力短缺严重影响着非洲民众的日常生活。乡村大量民众还使用木炭、薪柴等传统固体生物质燃料来作为生活能源。
材料三:如图为非洲简图,D为萨卡伊光伏电站位置。
(1)图示地区A是 _______海,B是 ________运河。
(2)C地为热带沙漠气候,该地区的 _______能(可再生能源)丰富。为促进非洲经济的发展,中国为其提供资金、技术与建设等援助,这种合作被称为“_________”(南南合作/南北对话)。
(3)分析中国与非洲国家开展广泛合作的意义。
【答案】(1) ①. 地中 ②. 苏伊士
(2) ①. 太阳 ②. 南南合作
(3)中国与非洲国家地域辽阔,资源丰富,人口众多,发展经济的潜力巨大,和中国保持合作,可以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非洲简图、萨卡伊光伏电站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非洲的地理位置、气候、国家合作、中非合作的意义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地图的认读能力、在地图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地理知识掌握与理解能力,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素养。
【小问1详解】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中A是地中海,B是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
【小问2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和读图可知,C地为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降水稀少,因此该地区的太阳能资源丰富。为促进非洲经济的发展,中国为其提供资金、技术与建设等援助,中国和非洲都属于发展中国家,这种合作被称为“南南合作”。
【小问3详解】
中国与非洲国家地域辽阔,资源丰富,人口众多,发展经济的潜力巨大,中国在基建、能源、农业及制造业等诸多领域与非洲国家开展广泛合作,帮助非洲国家摆脱贫困。非洲国家和中国保持合作,可以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18. 中欧班列沿途共打通73条运行线路,通达欧洲22个国家的160多个城市。中欧班列的开通铸就了沿线国家互利共赢的桥梁纽带。结合图文,回答下列问题。
(1)中欧班列从太平洋沿岸贯通____大陆,运抵大西洋沿岸。
(2)中欧班列途经地区中,从亚洲地理单元来看,中国属于____亚;从经济发展水平来看,欧洲西部多为____国家。
(3)中欧班列穿行俄罗斯境内的铁路干线叫____(填名称),又称为“亚欧大陆桥”;途经首都莫斯科时,看到了很多____人种;将中国的生活用品、小家电等运抵当地,与当地人交易时,需要使用的当地语言是____。
【答案】(1)亚欧 (2) ①. 东 ②. 发达
(3) ①. 西伯利亚大铁路 ②. 白色 ③. 俄语
【解析】
【分析】本题以中欧班列为材料,涉及大洲分布、人种分布等知识点,考查学生识图能力和区域认知素养。
【小问1详解】
中欧班列是连接中国和欧亚大陆一带一路国家经济贸易的大通道,运抵大西洋沿岸,也是连接中国与欧亚各国友好发展的大动脉,更是连接欧亚各国人民感情的纽带。
【小问2详解】
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属于东亚地区,俄罗斯属于北亚。欧洲国家多为发达国家;亚洲经济较落后,多为发展中国家。
【小问3详解】
中欧班列又称西伯利亚大铁路,途经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将中国的生活用品、小家电等运抵当地,这些商品价格往往比较低,在与俄罗斯人交易时需要使用的当地语言是俄语,当地主要为白色人种。
【点睛】俄罗斯地处高纬度,气候寒冷,由于热量不足,生长期很短,农业难以发展,轻工业的原材料生产比较困难,导致俄罗斯轻工业发展的相对薄弱,消费品制造业发展相对滞后,需从我国大量进口生活消费品。
19.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我国重要省区。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利用暑期从托克逊出发,开启新疆地理研学之旅。阅读“新疆研学路线图”和“草方格沙障景观图”,回答下列问题。
揭秘中国“干极”
(1)托克逊是我国降水最少的地区,年平均降水量仅5.9毫米,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加上高大山脉的阻挡,湿润气流难以到达,因此常年降水稀少。
参观瓜果之乡
(2)新疆的哈密瓜、葡萄等瓜果因甜度高、口感好深受同学们喜爱。从气候角度分析新疆瓜果品质好的原因。(答出两点)
翻越天山
(3)沿独库公路(独山子——库车)翻越天山时,山脚下酷暑难耐而山顶却白雪皑皑,形成这种差异主导因素是 _________。
考察和田河
(4)和田河因和田玉而闻名。该河夏季日出前后流量小,下午流量大,冬季会断流。据此判断影响和田河流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_______。
古城寻踪
(5)研学时发现沙漠中散落着古城遗址。查资料得知这里曾经是绿洲,因水源枯竭,绿洲逐渐变为沙漠。由此推测这里曾经发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_________。
探究治沙方式
(6)草方格沙障是当地常见的固沙工程,人们将秸秆、芦苇等插在沙土中,制成沙障,呈方格状设置在公路两侧,阻挡风沙。同学们设计了三组实验,实验效果如图所示,同学们设计这三组实验的探究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托克逊位于我国西北内陆,远离海洋
(2)新疆地处西北地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降水少,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瓜果,瓜果营养物质消耗少,便于糖分积累;
(3)地形地势 (4)气温 (5)土地荒漠化
(6)怎样使草方格更好阻挡风沙
【解析】
【分析】本题以新疆研学路线图和草方格沙障景观图为材料设置题目,涉及到新疆的气候、地形、河流、农业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相关内容的掌握程度,对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有一定要求。
【小问1详解】
托克逊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属于亚欧大陆的中心位置。由于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加上高大山脉的层层阻挡,湿润气流难以到达,因此常年降水稀少。
【小问2详解】
新疆地处西北地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晴朗天气多,光照充足,植物光合作用充分,生成糖分等营养物质多;昼夜温差大,瓜果营养物质消耗少,便于糖分积累,所以新疆的哈密瓜、葡萄等瓜果因甜度高、口感好深受同学们喜爱。
【小问3详解】
沿独库公路(独山子——库车)翻越天山时,山脚下酷暑难耐而山顶却白雪皑皑,形成这种差异的主导因素是地形地势。由于山顶与山脚下的相对高度差距较大,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导致山顶与山脚下气温差异大。
【小问4详解】
和田河流量变化主要受气温影响,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量大,流量大;尤其是中午气温高,导致夏季日出前后流量小,下午流量大。冬季气温低,冰雪冻结,导致河流流量变小,甚至枯水期河流出现断流。据此判断影响和田河流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气温。
【小问5详解】
研学时发现沙漠中散落着古城遗址。查资料得知这里曾经是绿洲,因为气候异常干旱,以及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导致水源枯竭,绿洲逐渐变为沙漠。由此推测这里曾经发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
【小问6详解】
同学们设计了三组实验,三组实验的区别在于沙障的方向不同,第一组是垂直放置,第二组是顺风放置,第三组是逆风放置,可以看出同学们设计这三组实验的探究目的是怎样使草方格更好的阻挡风沙。
2024年辽宁省海城市西部集团中考模拟预测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2024年辽宁省海城市西部集团中考模拟预测地理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辽宁省本溪市中考模拟预测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2024年辽宁省本溪市中考模拟预测地理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辽宁省鞍山市海城市西部集团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辽宁省鞍山市海城市西部集团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