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全套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
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题,计算题,综合能力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把正确答案填在答卷中相应位置)
1. 医生为心脏病患者诊断时,常会借助听诊器(如图)来增大声音的
A. 速度B. 音调 C. 响度D. 音色
2. 下列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A. 水中的倒影B. 放大镜成像
C. 水面“断筷”D. 手影的形成
3. 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射电望远镜(FAST)如下图,迄今已发现一百多颗脉冲星,工程首席设计师南仁东被誉为“中国天眼之父”。下列对“中国天眼”的相关物理知识的描述,正确的是
A. “中国天眼”相当于一个巨大的凹面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B. “中国天眼”相当于一个巨大的凹面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C. “中国天眼”的作用就相当于凸面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D. “中国天眼”的作用就相当于凸面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4. 物流越来越发达,在炎热的夏天可以吃上远方的新鲜食品。为了防止食品在长时间运输中腐烂变质,常利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给食品降温,这是因为
A. 干冰升华吸热 B. 干冰凝华吸热 C. 干冰液化吸热D. 干冰熔化吸热
5. 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当液体发生“热胀”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液体密度变小B. 液体质量变大
C. 液体体积变小D. 液体没有任何变化
6. 人脸识别系统被广泛地应用于考勤、门禁、监控等,它是通过将刷脸机镜头捕捉到人脸信息,与系统中储存的人脸模板对比进行人脸识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刷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凹透镜
B. 刷脸时,面部通过刷脸机的镜头成的是虚像
C. 刷脸时,面部应位于刷脸机镜头的两倍焦距之外
D. 刷脸时,面部通过刷脸机的镜头所成的像在一倍焦距以内
7. 甲、乙两列火车并排停在站台上,小明坐在甲车厢向乙车厢观望。突然,小明觉得自己的列车开始缓缓地前进了,但是,“驶过”了对面列车的车尾他才发现,实际上他乘坐的列车还停在站台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明第一次判断是错误的,因为没有选择参照物
B. 以小明乘坐的列车为参照物,对面的列车是运动的
C. “觉得自己的列车开始缓缓地前进了”这是以站台为参照物
D. 发现“乘坐的列车还停在站台上”这是以对面的列车为参照物
二、填空题(本大题7小题,每空1分,共21分,将答案填在答卷中相应位置)
8. 根据实际情况,在下列空格中填上合适的单位或数值:
①八年级物理课本长约26__________;②一个苹果大约是150__________;③纯水的密度是__________.
9. 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__________℃、沸水的温度是__________℃;“-4. 7℃”读作__________.
10. 敲击鼓面,人们可以听到鼓声;鼓声是由鼓面__________产生的,鼓声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___m/s;为了保护听力,鼓声不能超过90__________(填单位);人耳__________听到10Hz的声音(选填“能”或“不能”)。
11. 科技人员发明了一种新型材料,该物质在250℃开始熔化,直到温度升高到300℃时才熔化结束,这种物质一定是__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此过程要__________热量。
12. 如图所示,将一束太阳光投射到玻璃三棱镜上,在棱镜后侧光屏上AB范围内观察到不同颜色的光,这个现象称为光的__________;由上至下排列为:红、橙、黄、绿、蓝、__________、紫。
13. 如下图三种声音的波形图中,属于噪声的波形图的是__________,甲、乙两种声音的响度__________、音色__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图丁交通标志,这是在__________控制噪声。
14. 如图所示,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图中:__________是界面,界面的__________(选填“上方”、“下方”、“左侧”或“右侧”)为玻璃,折射角等于__________。
三、作图题(共7分,在答卷中相应位置作答)
15. (1)如题15-1图所示,请在图中画出光线AO的折射光线和BC的入射光线。
(2)如题15-2图所示,A′O′是AO在平面镜中成的像,请大致画出平面镜的位置。
(3)如题15-3图所示,某同学从A处向水中看去,看到刻度尺上水中B点所成的像位于C点,请完成该同学从A处看到B点的光路图(虚线为水面位置)。
题15-1图 题15-2图 题15-3图
四、实验题(本大题3小题,共20分,将答案填在答卷中相应位置)
16. (6分)(1)如题16-1图所示,测量木块的长度时读数方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选填“A”或“B”),图示木块的长度是__________cm。
(2)如题16-2图所示,甲、乙两温度计的示数分别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如题16-3图所示,该仪表是测量__________的仪器,读数为__________秒。
题16-1图 题16-2图 题16-3图
17. (7分)用如图(1)所示装置探究萘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
(1)除图(1)所示的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火柴和__________;
(2)将装有萘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这样做不但能使试管受热均匀,而且萘的温度上升速度较__________(选填“快”或“慢”),便于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
(3)图(2)是萘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从图像中可看出,萘是__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它的熔点是__________℃;
(4)由图(2)可看出,萘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大约持续了__________min;当萘的温度为60℃时,该物质处于__________态(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
(5)实验中收集多组数据是为了__________
A. 寻找普遍规律B. 减少实验误差
18. (7分)小明和小华一起走进实验室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实验室提供了茶色玻璃板和透明玻璃板各一块和蜡烛两支,应选__________作为平面镜,且厚度要__________(选填“厚”或“薄”)一些;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较__________(选填“明亮”或“黑暗”)环境中进行;
(2)选取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____关系;
(3)当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后,移去蜡烛B,在原位置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____像;
(4)经过三次实验后,在白纸上记录像与物对应的位置,如图乙所示,依次测出A和A′、B和B′、C和C′到镜面的距离,比较后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图甲 图乙
五、计算题(本大题2小题,共13分,将答案做在答卷中相应位置)
19. (6分)某同学在家发现装修剩下的一捆铜线,质量是8. 9kg,铜线的横截面积是。若该铜线由纯铜制成,试问需多少的纯铜?算出这捆铜线的长度多长?已知。
20. (7分)海啸预警设备是通过接收海啸发生时产生的次声波来工作的。若某次海啸发生的次声波中心位置距海岸边的预警设备300km,设备接收到次声波的时间是200s,求:
(1)该次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少?
(2)若海浪的推进速度是750km/h,则经过多长时间海啸中心巨浪抵达岸边预警设备处?
(3)从接收到次声波到海啸巨浪抵达预警设备处,设备处工作人员有多少时间逃生?
六、综合能力题(本大题3小题,共18分,将答案填在答卷中相应位置)
21. (6分)小朋在实验室测量一块不规则的石块密度。
(1)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处,如图(1),其做法错误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若此时直接将石块放置在盘中进行测量,则测量结果较真实值__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2)小朋纠正上述错误后重新对天平进行调平,此时他应向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端调节平衡螺母,才能使天平横梁重新平衡;
(3)用调好的天平测石块的质量,当右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2)所示时,天平横梁平衡,则石块质量为__________g,在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该石块放入前、后的情况如图(3),则石块的体积是__________,此石块的密度是__________。
图(1)图(2)图(3)
22. (6分)如图甲为眼球结构示意图,若图乙为某同学模拟眼球成像原理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则模拟成像实验中的凸透镜相当于眼球的__________(填名称)。
图甲 图乙 图丙
该同学对“视力的矫正”原理进行探究,如图丙所示。他观察到如下现象:
(1)将近视眼镜片放在发光体和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使光屏远离透镜,又能在光屏上看到发光体清晰的像,这说明近视眼镜对光线有__________作用,它应该是__________透镜。由此可知,在近视眼得到矫正之前,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的__________(选填“前方”或“后方”);
(2)取下近视镜片,重新调整光屏的位置,使它上面的像再次变得清晰,然后将另一个镜片放在发光体和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又变模糊了;再使光屏靠近透镜,又可以在光屏上看到发光体清晰的像,这说明戴上这个眼镜可以矫正__________眼。
23. (6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神十七”飞天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2023年10月26日11时14分,搭载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七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10分钟后,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由航天员汤洪波、唐胜杰、江新林组成,汤洪波任指令长。神舟十七号与核心仓对接后,神舟十六号飞行乘组在太空与“神十七”乘组进行任务轮换,这也是航天员的首次太空会师。
图1图2 图3
(1)神舟十七号发射时,在发射台下部的大水池里冒出了大量的“白气”,它们是水蒸气遇冷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小水珠。
(2)神舟十七号在上升过程中,若以神舟十七号为参照物,则三名宇航员是静止的,若以地面为参照物,三名宇航员是运动的,三名宇航员“运动”不同是因为__________。
(3)在太空中航天员感觉周围一片寂静,这是因为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___。
(4)相比起在地面,绕地飞行时太空舱的质量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在地面将瓶子里的水和油摇晃均匀后静置于水平桌面上,水和油会逐渐分离,这是因为油和水的__________不同。若三名航天员在空间站里进行如上实验,则__________(选填“会”或“不会”)出现水和油分离的现象。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
八年级物理期末考试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1分)
8. ①cm;②g;③1. 9. 0; 100;零下4. 7摄氏度(或负4. 7摄氏度)。
10. 振动;340;dB;不能。11. 非晶体,吸收。
12. 色散(或折射),靛。
13. 丙;相同;不同。声源处。14. AB,左侧,45°.
三、作图题(共 7分)
15. (1)2 分
(2)2 分
(3)3 分
四、实验题(本大题3小题,共20分)
16. (1)B,3. 15~3. 18 都正确。(2)-4;37. 3. (3)时间,5min37. 5s=337. 5s。(每空 1分)
17. (1)秒表;(2)慢;(3)晶体;80;(4)10;固;(5)A。(每空1分)
18. (1)茶色玻璃板,薄;黑暗;(2)大小;(3)不能,虚;
(4)物与像关于镜面对称(或物与像到镜面的距离相等)。(每空 1分)
五、计算题(共13分)
19. 根据(2分),得钢丝的体积:
()(1)
铜线的横截面积: (1分)
因为V=SL (1分),所以铜线的长度:
(1分)
20. (1)声波到海岸距离: (1分)
根据s=vt (1分),声波传播速度:
(1分)
(2)海浪到达海岸的时间: (2分)
(3)从接收到次声波到海啸巨浪登岸剩余逃生时间:
(2分)
六、综合能力题(共18分)
21. (1)没有将游码拨至零刻度线处,偏大; (2)右; (3)38. 4, 15, 。(每空1分)
22. 晶状体。(1)发散;凹;前方;(2)远视。(第一空2分,其余每空 1分)
23. (1)液化。(2)所选的参考物不同。(3)介质。(4)不变;密度,不会。(每空1分)题号
1
2
3
4
5
6
7
答案
C
D
B
A
A
C
B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共6页。
这是一份广东省梅州市平远县八年级2023-2024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文件包含广东省梅州市平远县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原卷版docx、广东省梅州市平远县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年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部分学校中考一模物理试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题,计算题,综合能力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