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第二单元单元研习任务教案
展开熟悉阐释与辨析核心概念的常用方法,引导学生构建从感性认识到理性思考的核心概念阐释辨析思维。。
教学重难点
无论是材料作文还是命题作文,总包含一两个核心概念。对这一两个核心概念的理解,关乎审题立意的准确、深刻。同时,理清核心概念是议论文写作的第一步,也是议论文论证的力量之源。因此,对于考场作文来说,正确理解其内涵,发挥好它在审题立意、展开论证方面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本课教学重点在于认识核心概念的运用以及理解它的方法,主要是举例法、类比法、拆字(词)法、比较法、阐释法等方法;教学难点在于从方法运用中引导学生构建从感性认识到理性思考的“核心概念”阐释辨析思维。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放置“画桌”和“画案”图片,请学生区分哪一个是画桌,哪一个是画案。
当学生难以区分时,通过视频给出两者的概念:“画案”——四根支撑柱缩于平面之下;“画桌”——四根支撑柱垂直于平面四角
引导学生思考,当明确概念之后,对于事物的理解与区分就更加容易。
作文亦如是,界定好核心概念才能立意精准,言之有物。
班级磨课心得:学生能够认识到两件家具的分别是什么,只是讲不出原因。因此,在下一次授课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根据什么确定两种家具的分类”,这样课堂才能更顺畅地过渡到“核心概念是界定事物的关键”,进而引导学生关注授课核心点“核心概念”。
(二)指点门径
1、核心概念在议论文写作中的重要作用
课本52页《审题与立意》指导内容中所说:“审题,就是抓住关键,弄清题旨。要善于抓住题干或给定材料中的关键字句,筛选有价值的信息,推敲琢磨,提炼归纳,把握命题者的意图,不要仅仅凭借直觉就轻率动笔。重点思考题目中的核心概念是什么,应该如何界定,可以从哪方面立意。” 因此,在抓住核心概念的基础上,对它进行准确地阐释与辨析就是重中之重。
教师:切题是高考议论文写作的生命线,行文一旦偏题,将被判为三类卷以下,给学生造成严重损失。材料作文的审题依赖学生对材料的整体解读,为了避免偏题,在行文中反复点扣材料的核心关键词似乎成为了一种关键方法。于是,标题突出关键词、论点聚焦关键词、论证重复关键词、结尾强化关键词,成了不少学生议论文写作的标配。但是,如果不清晰地辨析核心概念的内涵,不清晰地界定核心概念的外延,则行文根基浮夸,极其容易通篇垮塌。
班级磨课心得:学生对于课本知识点还是较为重视的,当学生明白“核心概念的阐释与辨析”来源于单元研习任务,课堂氛围变得更加庄重,有助于学生关注课堂。
2、“核心概念”的感性认识与理性思考
材料展示: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听到有人说这个人很有文化,因为他毕业于名牌大学。而作家梁晓声却说,文化是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是无需提醒的自觉,是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是为别人着想的善良。
对此,你有怎样的感受与思考?请联系时代和生活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文体明确,题目自拟。②不得套作、抄表。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核心概念——文化
G2005班磨课心得:学生能够较快地找到找关键词“文化”,因此在此环节要引导学生关注材料中对“文化”的定义,进而使核心概念有指向性,方便下一步植入情境。
(1)植入情境,具象化“核心概念”
活动:根据材料内容,请同学们写一个能够体现“文化”的情境。
示例:平时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在公共场合不大声喧哗,抽烟;遇到需要帮助的人愿意帮助一把。
老师:面对核心概念,我们并不知道其的准确内涵,但可以思考,在现实生活中这一概念常用的情境是什么。选择能体现核心概念的典型 人、事,有层次、有梯度地感性描述,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
班级磨课心得:学生能够列举出多个“文化”情境,对“文化”是一种精神有模糊地感知,教师需引导学生明确“文化”是一种精神,方便下一步感知是什么样的精神。
(2)深化认知,深刻认识“核心概念”
a.拆字法:汉字造字法之一是会意。结合语境,用两个及以上的独体汉字,根据各自的含义组合成 一个新汉字。
例:“福”,左边是“衣”,右边是“一口田”。古人造字时,认为一个人有衣穿有饭吃,就是“福”。
b.比较法:围绕核心概念,通过对相似概念或相 反概念的比较辨析,感知概念之间存在的细微差别。
例: 幸福是感受而不是享受 ;幸福是包容而不是苛求
活动:在具象化理解核心概念的基础上,试用“拆字法”和“比较法”对核心概念“文化”进行诠释,并比较哪种更好。
示例:
拆字法:“文化”没那么复杂,两个字拆开,意思就是用什么样的“文”,来教“化”“化”育。我以为“文”与其那么多众说不一的定义,不如很简单的讲就是一个境界,一个格局。我们要以什么样的境界,什么样的格局化育一代又一代的人。
比较法:文化?它是随便一个人迎面走来,他的举 手投足,他的一颦一笑,他的整体气质。他走过 一棵树,树枝低垂,他是随手把枝折断丢弃,还 是弯身而过?一只满身是癣的流浪狗走近他, 他是怜悯地避开,还是一脚踢过去?电梯门打 开,他是谦抑地让人,还是霸道地把别人挤开? 一个盲人和他并肩路口,绿灯亮了,他会搀那 盲者一把吗?他与别人如何擦身而过?他如何 低头系上自己松了的鞋带?他怎么从卖菜的小 贩手里接过找来的零钱?(节选自龙应台《文化 是什么》)
班级磨课心得:学生拆解“文化”,往往会想到在讲解《论语十二章》时讲到《易经》“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以文化人”概念,应该明确“以文化人”是较难以理解的概念,方便突出以“比较法”诠释“文化”更好,以引导学生根据“概念”从“拆字法”和“比较法”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诠释。
(3)理性思考,概括“核心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在感性认知的基础上,对核心概念作理性 分析、阐发、总结,解决“核心概念”是什么和包含什么的问题。
活动:请同学们根据前面的思考,对“文化”是什么和包含什么写一段定义性文字。
示例:文化是内心的精神与素养,包含着人的言行举行、待人接物和道德遵循等方面。
班级磨课心得:学生对于“文化是一种精神,包含个人思想品德、为人处世等”都能得出,本堂授课效果还是比较有成效的。
3、比较思考
思考:对于核心概念“文化”的三个步骤认识,说说你认为以哪一个为基础展开立意更深刻?
预设:在感性认识基础上的理性思考,提炼与升华,穿透现象,直抵本质,它精准理解了命题者的意图,集中体现了作者认识的高度和思维的深度,树起了文章的大梁
(三)课堂总结
1.植入情境,渲染核心词,充实其内涵。
把核心词的内涵置于具体详实生动的文学意境之中,不仅能够清晰辨别核心词的内涵,而且能够增加道理的文学趣味和文化品位。
2.比较概念,辨识词义,精准内涵。
不能把几个近似的核心词混为一谈 ,要辨识与材料指定的核心词的区别。
3.从核心词出发,发散思维,清晰其内涵。
核心词的发散角度应多元化,以便引领素材向文学性艺术性价值取向靠拢。
板书设计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第二单元单元研习任务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第二单元单元研习任务教学设计,共13页。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单元研习任务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单元研习任务教案设计,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阅读材料,讨论发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学年单元研习任务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2021学年单元研习任务教学设计,共1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探究,运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